老舍写的猫读后感

2024-05-21

老舍写的猫读后感(精选6篇)

篇1:老舍写的猫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母鸡》这篇课文,母鸡对她的小雏鸡关心,呵护让我很感动。

母鸡发现一点好吃的食物,就咕咕的紧叫,她的儿女来吃自己饿肚子;遇到别的大鸡来夺食,她一定出击。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母鸡也把不喜欢她的老舍先生也感动了。我的母亲在生活中也像母鸡妈妈一样关爱着我,我的一切一切都是妈妈给我的。妈妈每天不管多么辛苦也要认真检查我的作业,讲解我不懂的地方。我预习课文的时候妈妈坐在我的身旁,听我读书,划出我读错的地方,然后辅导我,不厌其烦。我的一点一滴地进步都离不开妈妈的帮助。

篇2:老舍写的猫读后感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的猫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舍的猫教学反思1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个单元的练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易学的方法。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一般这种文章的段落里都有总起句或中心句。如《猫》,每个自然段开头都有一个总起句。但第2、3自然段总起句只是分别概括第2、3自然段内容,只有第一自然段的开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概括全大段的主要内容,可作为第一大段的段落大意。同样第4自然段总起句的前半部份“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可作为第二大段的段落大意。这篇课文按照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用归并法把文章分成两大段。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又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本文时我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深入理解作家对猫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学习作家的语言技巧;二是要仔细品味文章中蕴涵着的既显而易见又不着痕迹的感情抒发。

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学生能体会到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老实”、“贪玩”、“尽职”,这看似矛盾的三方面都集中在猫的性格上,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发现这三个矛盾的方面是用三次“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

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时,我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自己的朗读中体会猫的可爱以及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我觉得这篇课文学生都很喜欢,因为学生自己家里也养猫,虽然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猫,但对于猫的情感没有老舍爷爷对猫的情感深。

教学及训练。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备课,理论依据、教材文本、学生情况并重。

老舍的猫教学反思2

《猫》是老舍先生的文章,他把猫写的惹人喜爱。文章谈到猫的性格十分古怪,说它贪玩吧,但是又非常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在教学这个部分时,我请一个学生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屏息凝视”,这个学生由于预习不够充分,一时语塞满脸通红,其实这个词从字面也可以了解大概意思,不必非按照字典的解释来说。于是我对这个学生说:“那就请你上来,给我们演一下吧,这猫是怎样屏息凝视的?”他摆脱了这一尴尬局面,也松了一口气,接着上台,摆出屏住气,眼神集中的样子。我让其他同学评议,有的同学说,他虽然屏住了气,但眼神太直了,表现不出精神集中的样子,在其他学生的提议示范下,他最终准确地表现出了小猫屏息凝视的样子,在学生的掌声中走下了台。这一小插曲,反而使学生对小猫尽职尽责这一特点理解的更为深刻了。

[反思]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处理的灵活富有创意,因而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首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会感谢老师给他解了围。

其次,通过这次表演,不但这个学生,全班所有学生都对这个词语印象深刻。

第三,调剂了单调的课堂氛围,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表演一下词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作用很大,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老舍的猫教学反思3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教学反思《猫的教学反思》。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重点词语,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即先引领学生通过“老实”“贪玩”这两个词来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然后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其他表现猫性格的词语,并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矛盾词语连起来的?从而让学生有机会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每节语文课,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划出作者喜欢猫的语句仔细品读。学生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有同学说:“在作者眼中,猫的脏脚印成了可爱的‘小梅花’,可见作者是多么喜欢猫呀!”有同学说:“我在‘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这句话中体会到老舍对猫的喜爱,在他眼中猫就像一位歌唱家一样棒。”还有的同学说:“我从‘蹭你的腿,要给你抓痒痒’这句话看出猫与作者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潜心研读,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

篇3:记老舍师四十八年前给我写的序文

再也没有料想到,通过《人民日报》今年七月二十五日第八版对《老舍文艺评论集》(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介绍,竟使我看到了他这篇序文中的一些原话。佳木同志介绍文章中涉及这篇序文的部分是这样写的:

一九三五年,他在给徐中玉的散文集《芭蕉集》写的序言里有:“写吧,什么都要写!只有写出来才能明白什么叫创作。青年人不会害怕,也不要害怕;勇气产生力量,经验自然带来技巧,莫失去青春,努力要在今日。”字里行间,表现作者对青年的关切。

这张《人民日报》还是前天才到我手里的,因为七月二十五日那天我正还在从桂林去昆明的火车里,外出时期常常会连续几天看不到报纸,因此竟还不知此事。有个青年朋友来信问我,介绍中说的是否即为我的事情,当他知道即为我的事情后就把报纸赶快给我寄来了。这位青年朋友的好意令我十分感动,因为通过这篇原序,就能把老舍师通过对我个人的这本并未出成的小书所表达的美意,传达给今天的广大青年作者同志们了。老舍师对青年的关切,决不只是对我一个人的,也是对所有与我当时类似的青年作者的。他对我当时这番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的指导,我认为对今天的广大青年作者同志们同样有用。序文写于四十八年以前,今天我都已经六十九岁了。积四十八年之经验,我多少知道了“勇气产生力量”这句话的精理。我觉得这句话不仅对青年人从事文学工作是精理,对青年们从事任何工作,包括做一辈子人,都是精理。

“青年人不会害怕”,应该这样,“初生之犊不畏虎”嘛!青年而就畏首畏尾,这也怕,那也怕,没有一点闯劲,还象什么青年。古往今来已经产生了那么多的名篇巨著,真是高峰插云,难免有人会发“观止”之叹。但这是老站在平地上、比较低矮处的看法,如果站得很高,更高一些,就象今天坐在大型客机上,从万米高空看下来,不是群山尽在自己的脚下,所谓插云的高峰,渺小得可以不入眼底吗?“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如能想到这一些,我看即使在名家、权威前面,也就不会害怕。谦虚、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向先贤、前辈恭敬学习,当小学生,自然完全应该,也必须如此,但这绝不等于害怕。需要害怕的是自己缺乏远大目标、高尚品德、坚毅意志。当然,条件太差、遭遇坎坷、挫折频频,有时难免又会害怕起来,这时老舍师的下一句“也不要害怕”,就值得我们深思,可以从中汲取激励了。不妨一想,文学史上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直到鲁迅这些大家,他们哪一位是从一帆风顺中生活过来的?如果他们在艰难困苦甚至奇耻大辱面前,害怕了,后退了,还能成其为千古不朽的文学大家吗?

的确,“勇气能产生力量”。老是害怕,就象瘫倒了的一般,没有活动,毫无锻炼,哪会产生出力量来呢?没有勇气,包括面对挫折的勇气,那是会连写作练习、投稿都不敢的。对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作者来说,没有这点勇气就是自己拆断了原来很想走上的道路,这条道路如果你有勇气的话也许正是大可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的道路。当然,要求的决不是蛮勇、傻勇、主观乱来的冲撞。它必须建立在崇高理想、丰富知识、刻苦战斗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生活真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所有这些,在道理上大概已无人反对,可是作为一个文学作者,要做到这样子,很容易吗?不。你真要这样写,就得面对还存在的不少问题、“关系网”,就会有不少好心的人来劝告你别这样,还可能有人来阻挡、吓唬你,甚至会有打击报复和“小鞋”在等待你。实事求是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要对生活有深入的洞察,必不可少的还得有很大的勇气。不消说现在的形势比之过去已好得远了,可是没有这种勇气看来仍还不行。过去常说搞理论的要有理论勇气,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不为成说所限,而为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难道搞创作的不是同样地非常需要?无论是理论还是创作,三中全会以来凡是在广大读者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拨乱反正大计的,莫不由于理论工作者和作家有了这种勇气,这种同志中,青年人占的比例不少,是着实可敬可喜的。正是这种建立在大智上的大勇,既增长了青年同志自己的力量,也加强了我们整个社会、整个革命事业的力量。

重温四十八年前老舍师给我写下的这几句话,结合我自己近五十年的生活经验,不能不使我越发感到他这些话的深刻和有力。真值得把他的这几句话永远铭刻在自己的深心里。同时感到只让我自己或很少青年同志知道,不能一道听见他这些无比有益的指导,是万分可惜的。

我确实还不知道这本书的编者同志是从哪里找到了老舍师的这篇序文的。是不是我曾把它在《益世小品》里发表过?还是老舍师自己也曾留下过底稿?我真是太高兴了,让我还是象当年一样,照着老舍师的指引,努力鼓起勇气,以余年来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罢。

篇4:老舍的猫课文主要内容

看第一回养猫的情景,让我们也回忆起小猫的有趣可爱,养猫给休闲平添了多少乐趣!可爱的小猫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人对宠物有了感情,就会为它们的不幸而难过、酸辛。

看第二回养猫的.情景,又唤起我们另一类回忆,有的猫活泼极了,有趣极了,可到处乱窜,又叫人提心吊胆。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结果不幸而言中了,小猫被过路人捉去了。“我”诅骂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也就是诅骂损人利己的人。三妹责怪邻居家的丫头,明晓得它是我家的,看见人捉猫,却不出来阻止。那种人,一点不仗义,事不关己,冷眼旁观。作者写猫,也写了一种世态,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不闻不问。后一种人为前一种人开了绿灯,这两种人的存在,给人世间造成了极不愉快的后果。

看作者所写的第三回养猫,简直是一则寓言故事了。是“我”“妄下断语”: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妻子也同意我的判断,她的话很值得咀嚼: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

全部证据就是“它常常对鸟笼望着”,似乎证据充分,却是莫须有的罪名。试看他们,一旦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于似是而非的现象,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又强化了错误的思维定势。找不到猫,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看见它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以为一定是在吃着鸟腿了。结果是挥舞大棒,这只猫就屈死在主人武力之下。

这是值得深思的。这只猫确有不少缺点,有不讨人欢喜的地方,但这是它的天性,其实它并不干坏事。而人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不讨人喜欢,就常怀厌恶之心,一旦有事,就给它定罪,结果铸成冤案。这样的教训是太多了。还是应该重证据,绝对不能搞莫须有。因为白猫常常望着鸟笼,就断定小鸟一定是白猫咬死的,这样的逻辑是荒谬的。作者把真正的罪犯写成黑猫,大有深意,就是说,“我”的武断,是颠倒黑白!

将本是“我”的忏悔。能忏悔,就算难能可贵了。忏悔出于良心的自责。作者意在警示世人,有良心的人也可能犯错误,但是一旦发现错误,应该虚心自责。看 “我”的自责多么深切,他并没有因为“我”是人,你是猫,你本来就有缺点,当时冤枉你也是有道理的,现在给你抹掉罪名,便是“我”极大的仁慈。文过饰非,只会重犯错误。只有真诚的忏悔。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篇5:老舍的猫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体会“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 的喜爱之情的。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过程】课前读本课词语

一、 导入:创设情境,谈话交流。

1、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

看完 了这些图片,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猫是我们很熟悉的动物,也是 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板书:猫】

今天我们来认识老舍爷爷家的猫, (齐读课题)

老舍爷爷一生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两大爱好:养猫和养 花。

2、简介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 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P70,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 读几次。(出示自读要求)

2、检查交流。

(1)、认读词语:读得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很用心的学习了。那这些 多音字组词大家能读好吗?指名读

(2)、老舍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 猫的?我们来完成一道填空题吧,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理清课文脉络。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到答案。 课文共有( ( );第(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至第( )。 )自然段写猫

(3) 根据这道填空题, 、 你能找出课文的两个中心句来吗? (指 名生说)(课件出示,齐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三、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1、2、3 自然段,看一看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 描述猫的性格?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用手中的笔圈出来画 出来,注意学习语文时一定要养成拿起笔随时圈圈画画的习惯。然后 完成《语文作业本》P48—T4 (生反馈练习答案)完成了练习册,我们继续看到课文,通过刚才的 练习,我们知道了猫的性格既( 又( )又( ),( ))。你找到有关的句子了吗?谁来说一说。

预案:

句子一: 说它老实吧, 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 成天睡大觉, 无忧无虑, 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 它决定要出去玩玩, 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 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重点指导:这里从哪几方面写了猫的性格古怪?

(1)老实(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这只猫确实挺乖的,可是它会一 直这么老实吗?

(2)贪玩:任凭??也??

a、 男女生分别读

b、从这组关联词中你能看猫的什么特点?)

c、用上“任凭??也??”说句子。多贪玩的猫啊,你觉得会有 谁怎样呼唤猫?

过渡:真是一只贪玩的猫!可是,猫又是尽职的。作者是怎样描 写猫的尽职呢?)

句子二: 它屏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齐读)

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猫非常的尽职呢?

尽职:屏息凝视,非??不可 品味:屏息凝视

A、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B、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屏息凝视”,请大家先找好“凝视”的目标,“屏息凝视”10 秒钟。(师生体验)

你们刚才的感觉是什 么?

C、交流感受。

D、师:我们才体验了 10 秒钟,而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可见猫 是多么的——(尽职)。

(让我们通过朗读体验猫的尽职吧)

E、品味 非??不可

(1)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如果把它改成肯定 句要怎么改?

(2)、从这个句子中除了体会到猫的尽职,你还体会到什么?让我 们再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吧!

过渡:这么贪玩的猫,工作起来却这么尽职,的确非常古怪!

句子三: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 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 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 不出。

句子四: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 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板书: 高兴 不高兴 胆小:藏 勇猛:斗

过渡:1、猫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爷爷却非常喜欢它,大家能 举些例子来说吗?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无论??也??

2、 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在老舍爷爷的心目中也是可爱的。

句子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 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 印几朵小梅花。 蹭:是什么意思?表达了小猫的什么感情(轻轻地摩擦,向主人 撒娇) 小梅花:是指什么?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

(猫到处乱跑乱跳,脚一定脏兮兮的,它踩在老舍爷爷的稿纸上, 老舍爷爷不但不生气,反而称它的脚印为小梅花,可见老舍爷爷是多 么的喜欢它)

(5)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变化多端。 品味“丰富多腔”:

师:我们一起来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

a、 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 (生:齐叫“喵——”)

b、 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 (生:齐叫“喵”)

c、 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生: 齐叫“喵??”)

d、 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 一声—(生:齐叫“喵”)

e、 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生:齐叫“咕噜咕噜”)

师:这样“丰富多腔”的叫声听起来特别美妙,老舍爷爷简直要把 猫写成一位歌唱家了,可见,老舍爷爷是多么的喜欢它。

(6)它若是不高兴啊,??一声不出。 无论??也??

(7)它什么都怕? 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的地方呢?(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勇敢的男同学一起来读一读既胆小,又勇猛的猫吧。 藏 斗

师:(指着板书)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这么多方面,从这些词语中 你们发现了什么?(意思相反) (指名回答,)

师:这就是猫的性格古怪之处。那猫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爷爷喜 欢它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一段吧!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四、总结写法;

1、老实、贪玩、尽职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人的,在这里却被老舍 先生用在了猫的身上,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2、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什么感情?

3、今天我们学习猫的古怪性格是围绕那句话来学习的?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作者围绕这句话,也就是一个总起句,举出一些事例来具体描述表达 对猫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表达方式就是总分式构段方式。

4、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也有这一类的写法。 比如说我们三年级学的课文 《秋天的雨》 《美丽的西沙群岛》

5、性格古怪的猫是如此的可爱,满月的小猫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 节课继续学习。请同学课后完成这个小练笔。(课件出示)

下课!

【板书设计】

篇6:五年级老舍的猫教学实录

1、学习课文

1、

2、3自然段,通过抓重点词句,想想画面理解猫的性格特点,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同学们,宋代陆佃说:鼠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这个字你想说什么。

1.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2.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自主学习:

讲读第1自然段。(15分)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出示幻灯片)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老实) 又(贪玩) 又(尽职)。

(7)师相机板书

(8)(出示幻灯片)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合作探究

自读第2自然段。(10分钟)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5分钟)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课堂练习、小结(2分钟)

1、今天,我学习了课文《猫》,知道了老舍爷爷家的大花猫性格( )。它( )又( )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它有时很( )有时很( )。可以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 )之情。

2、这是一只( )的猫,( )的猫,( )的猫,( )的猫,( )的猫。

3、这只大花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人(喜欢)

板书设计:

15、猫

又老实又贪玩又尽职

大 古怪 会高兴又会不高兴 喜爱

猫 又胆小又勇敢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题库下一篇:对朋友很失望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