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2024-04-24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共14篇)

篇1: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重点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六、教学体会;

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来学习,这一章内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几乎每节教材都是从生活实际开始,引入新课,学习了知识之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熔化与凝固》这一节是学学自然知识的延续,也是初三热学和高中热力学知识的基础,无论从大刚不是从物理知识的扩展角度来说,本章和本节教材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节教材所采用的“实验----分析----比较----总结”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2.知道晶体的熔点.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4.会查熔点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四、教学难点

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现象较为熟悉,但理论知识却又较为缺乏的事实,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在熔化特点教学时)以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实验指导法为主,将课本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辅以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运用实验、微机等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兴趣、渗透方法有机结合,目的在于全方位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不成熟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法和类比法,通过实验归纳、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新课引入时以课件形式展示课本问题(黑龙江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0C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0C。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接着演示一个实验:加热使一块冰熔化。从而引入新课,这样既提出了让学生急于想得到答案的问题,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给学生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

2、进行海波与松香熔化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在新课学习中重点指导学生正确顺利地完成海波与松香的熔化实验(全班共分十组,每组六人,让八个小组观察海波熔化过程,二个小组进行松香熔化实验。)记录数据并在事先准备好的方格纸上描绘出图象。让学生讨论分析。

3、考虑到有些小组的实验也许误差较大,利用课件快速再现海波与松香的熔化过程,并展示两者熔化过程的图象,便于分析。

4、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可顺利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和区别。

5、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由于海波在凝固中会出现过冷现象,因此采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即与熔化过程类比),这样既可避开了过冷现象对学习带来的干扰,又可让学生在类比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分析总结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总结。

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的理解熔化和凝固知识,设计习题见附页。

七、教学反思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熔化和凝固概念固然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总结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再现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教育。

2、本节内容虽不难,但学生学习中仍存在几个疑点:第一、为什么固体会有晶体非晶体之分?第二、晶体和非晶体除了熔化过程的区别外,还有哪些区别?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留有余味。

3、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最后小结我都尽力设计适当问题,创设物理情景,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篇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熔化和凝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重点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来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在物态变化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但不同的物质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出乎学生意料的,掌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所在,也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确认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③、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随堂实验使学生树立规范实验、仔细实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以及学生分工协作的团结精神

三、学习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教材从固体熔化实验出发,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分析及归纳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我确定

学习重点:1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由于学生缺乏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感性认识;图像法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次的应用,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因此我确定

学习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点教学时)以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实验指导法为主,将课本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辅以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兴趣有机结合,目的在于全方位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抽象思维较不成熟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法和类比法,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印发熔化过程记录表、方格坐标纸。相应实验器材

(海波)、冰、蜡和水;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和钟表。学生:全班同学按5-6人一组分好组,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激发欲望---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演示实验加以验证----相互交流获得新知----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进行实验前向学生展示出自学提纲,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㈠、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请学生回答“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什么?”夏天冰棍从冰箱里拿出后不一会儿会变成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展示不同物质熔化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确认,并让学生回答类似的显现还有哪些?从而引出新课。设计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领悟关于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色。

㈡、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第一个环节:设疑提出问题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吸热还是放热 ?

第二个环节:自由猜想

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意识,教师让学生结合问题和生活经经验自由猜想。

第三个环节:教师指导设计实验

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实验的思路,设计出实验方案。

第四个环节: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1.分工协作,职责分明

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分好小组,6人一组,(报时、搅拌、读数、观察状态、记录、描点各一人),根据学生选择海波、冰和蜡做为药品的不同分组

做熔化实验时。教师要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强调实验时要加强分工协作。学生只有分工明确,实验才有望成功。

2.仔细观察,认真实验

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特别强调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温度下的状态、熔化时的状态及温度,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每1分钟记录一次)。注意:当海波和萘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

第五个环节: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方格坐标纸上描点、把所描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完成图像。指明坐标轴上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完成海波、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加以投影演示海波和蜡熔化过程及图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以下分析: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1.海波和蜡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怎样变化?各阶段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让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并展示本组答案。

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再分析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结合学生的图像和回答,引出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熔点概念

第六个环节: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调控矫正

通过熔化实验,分析熔化规律和图像,教师投影一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对比数据和图像,教师适时指出熔化的逆过程是凝固,让学生讨论推出物质凝固的规律和图像及特点,达到对知识的迁移。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熔点和凝固点及其关系,及晶体熔化和凝固各阶段的特点。教师在展示几种常见的晶体及非晶体。

教师问:通过你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和上述结论相同吗?若不同?是哪不同?问题可能出在哪儿?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这样的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们由过去的“观察者”变为“探究者”,由“验证者”逐渐转变为“实验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让他们体会到了未知世界探究的乐趣。同时突出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㈢、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出十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

A-52.3℃,这时还能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B

㈣、总结:

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结由学生自己来做:

整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巩固。明确本节课中采用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了哪几个问题?作业设计:1.做课本第8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小题。2.课外实验:探究蜡烛凝固和冰的凝固特点

板书设计

4.2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固体→液体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如海波)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非晶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需要从外界吸热

二、凝固:液体→固体

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凝固放热

六、教学反思: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熔化和凝固概念固然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总结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再现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教育。

2、本节内容虽不难,但学生学习中仍存在几个疑点:第一、为什么固体会有晶体非晶体之分?第二、晶体和非晶体除了熔化过程的区别外,还有哪些区别?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留有余味。

篇3:“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一、教学前期深思考

思考一:读教材、读学生, 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做保障。

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一单元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的进率,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 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 是空间形式上“由线到面”的一次质的飞跃。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且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 喜欢操作、乐于探究。所以, 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思考二:定目标、定方法, 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打基础。

我们结合本学段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 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形成正确的表象。 (3)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格子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我们将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教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感性认识, 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讲策略

为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我们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1) 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2) 趣味游戏, 激发兴趣; (3) 充分感知, 合作建构; (4) 联系实际, 达标检测; (5) 结合目标, 总结提升。下面我就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具体阐述以下两个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课上教师采用谈话引入的方式, 提出了:“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 你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新知的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目的在于: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第二环节:充分感知, 合作建构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应做到:让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我们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分析, 发现教材是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感知概念。但我们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所以我们适当调整了认知顺序。把游戏中的素材当做学材, 抓住“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引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认知。又运用观察、重叠、比较的方法, 突破了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顺学而教,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学生对面积的概念逐渐清晰时, 教师就引导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合作探究”的有效措施, 给学生提供充分合作学习的空间。学生根据合作要求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全班汇报的过程中优化方法。教师顺势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再通过比较6个格子和12个格子的图形大小, 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统一面积单位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这节课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习面积单位时, 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采取“先扶后放、教学合一”的有效策略。在“量一量建立认知, 找一找形成表象, 测一测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学生掌握了这种“量、找、估”的学习方法后, 教师利用类推思想认识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目的就是让教法成为学法,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效果预测促达成

为了预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我们认为本课运用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以学定教, 为学而教。本课教学关注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基于经验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2.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们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经历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方法、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3.回顾反思, 再次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 促使学生养成追问的习惯,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更多新知的心向和愿望。

篇4:正确理解熔化和凝固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如通常情况下,冰的熔化温度(熔点)是0℃.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如0℃既是冰的熔点,又是水的凝固点.

下面通过海波的熔化图像及凝固图像来理解熔点和凝固点.海波的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如图所示.从A点开始加热计时,B点表示t=4min时海波的温度为48℃,此时海波处于固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波不断吸收热量,这些热量全部用于海波的熔化.所以,海波的熔点是48℃.BC段与时间轴平行,表示海波正在熔化,到C点海波全部都熔化成了液体.此后,海波吸热使其温度升高,如线段CD所示.从图像看出,B点是48℃时固态的海波,C点是48℃时液态的海波,BC之间是固液共存态的海波.停止加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波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渐渐下降,如线段DEFG所示.其中EF段海波与时间轴平行,表示海波正在凝固,此时海波的温度也为48℃,所以,海波的凝固点也是48℃.

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如果吸收不到热,即使温度达到熔点也不会熔化.同样,如果不能放热,晶体熔液达到了凝固点也不能凝固.例如把正在熔化的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由于无法吸热,冰不再熔化.同样把0℃的水放到0℃的房间里,水也因无法放热而不会凝固.也正是由于冰熔化时要吸热,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物体时,由于冰多了一个熔化吸热过程,所以冰的降温效果更好.

无论气温怎样变化,为什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呢?

因为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由于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当外界气温高于0℃时,热传递只能促使冰的熔化,只要冰未熔化完,混合物的温度仍保持0℃不变;当外界气温低于0℃时,热传递只能促使水凝固,只要水未全部凝固成冰,混合物的温度仍保持0℃不变;当气温等于0℃时,混合物不吸热也不放热,冰不熔化,水也不凝固,温度仍保持0℃不变.因此无论气温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0℃不变.

另外,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的,杂质和外界的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会影响晶体的熔点.例如在烧杯中放一些小冰块,在冰上面洒一些盐.搅动冰,使它熔化并测定它的温度.可以看到冰的熔化温度低于0℃.可见,杂质可使冰的熔点降低.在十分寒冷的天气,在汽车发动机的水管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即使温度低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管中的水也不会凝固.日常生活中用的保险丝和焊锡是利用几种不同的金属按一定比例所制成的合金,它的熔点往往比其中熔点最低的那种金属的熔点还要低一些.又如将两块0℃以下的冰用力紧压在一起,可以看到接触处的冰熔化成水.撤去压力,水又凝固,结果两块冰合成了一块冰.这说明增大压强也能使熔点降低.人们穿了冰鞋滑冰时,鞋底的冰刀与冰面接触处,压强很大,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对冰刀的滑动起着润滑作用.

下面举几例说明.

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B.夏天雨后早晨,植物叶子上附着小水珠

C.少许盐放入水中,待会儿不见了

D.洒在地上的水过会儿就没有了

解析 A中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B中是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C中是盐溶解在水中;D中是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根据熔化的定义,可知答案是A.

例2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冰化成水使水增多些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些

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解析 在0℃的空气中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由于空气、冰和水的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0℃的冰不能从外界吸热熔化成水,0℃的水也不能向外界放热凝固成冰,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C正确.

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晶体熔化、凝固的特点及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知道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一定要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而要发生热传递,必须存在温度差.

例3 萘(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的熔点是80℃,那么80℃的萘(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都可能

解析 萘刚达到它的熔点时,还未开始熔化,此时它是固态;当它达到熔点又继续吸热则开始熔化,此时为固液共存状态;当加热到熔化过程末,萘刚好全部熔化,则为液态.因此三种状态都可能.应选D.

例4 我国北方冬天很冷,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主要是因为( ).

A.水银的熔点比酒精的熔点高

B.水银的熔点比酒精的熔点低

C.水银的沸点比酒精的沸点高

D.水银的沸点比酒精的沸点低

解析 北方很冷的地区不用水银温度计,很显然是水银温度计在温度低的时候不能用了,温度低的时候水银可能会凝固,而酒精不会凝固.应选A.

篇5:熔化和凝固评课稿[范文模版]

上学期在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听了X老师一节课,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本节课X老师准备充分,器材、实验记录表等准备齐全。课的设计非常成功,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学情分析基础上,这点很好。新课引入是从学生熟悉的冰熔化的生活经验开始的,通过动冰雪消融画面呈现,介绍了冰熔化的过程,自然而贴近生活。

实验前引导学生复习了仪器操作要点,着重介绍了温度计、酒精灯使用方法及要点,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习惯。实验中各小组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在学生中走动,给各组指导,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教师的走动体现了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教育的公平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实验中各组成员对冰和蜂蜡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观察及绘制图像成为本节课的成功关键。各组同学参与度很高,观察仔细,分工协作,老师将经小组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说明教师利用资源意识是很开放的。更重要的突出了对熔化、凝固、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的重难点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碰撞、交流,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本节课的优点:

1、选择了科学、实用的教学策略——实验、探究方法,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诙谐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创设愉快的学习心境,激励评价。

2、实现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强化了学生的.情感目标,突出了自主学习的核心。

3、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反应,学习过程身心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形成过程自然而丰富,并有多个目标生成。

4、科学合理地运用了教学资源,如对学生学情分析准确,对教材组织处理得当,恰当补充教学材料(如海波可以除去鱼缸中的杂质,水浴加热,晶体外形等)把学生身边的事例、现象巧妙地引入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

5、学生参与度高,人数多,方式多样,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动手实验,主动与同学协作学习,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

6、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效果好,顺利实现了预设目标和解决了过程中的生成目标。

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1、关注生活:突破学科本位,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将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生活、经历、探究、感悟。让科学服务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2、关注互动:师生相互交往,平等对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思考和活动的自由,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关注生成:理想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要创造性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学习经验,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焕发出学生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

篇6:《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

在接下来的三班和四班上课之前,我抓紧时间准备了小组实验器材,用了两节课时间。在三班上课时,由于“实验前的准备”讲解过多,致使实验时间只剩下十分钟,实验没做完就下课了。四班的课在三班的下一节,由于实验的准备不够充分,四班实验时三班做过的石蜡还没有凝固,致使课上耽误了不少时间换水,换蜡,这样一来,做实验的时间就有点苍促。所以,在以后的实验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偷懒。

篇7: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

本设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冰用矿泉水冷冻,破碎后用保温桶盛装带到教室。到教室后,再装到试管中,太耽误时间,今后可用试管装好后放到保温桶内,并用冰保起来,这样,它不会熔化。

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测冰的温度时,不少学生将温度计拿出试管来读,原因是上课时,因为时间原因,教学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是时,过快,学生掌握不好造成。

学生试验时,课堂显得有些乱,主要是因为对该做些什么和如何做还不够明确。

描点时,可以用坐标纸,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并找出规律。

篇8:《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稿

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 又是学习后面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重要基础。

本节介绍了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其中基因突变从实例入手, 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 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 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在基因重组部分, 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栏目, 旨在让学生通过计算, 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生物变异。

课程内容: (1)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2)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置探究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演绎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出疑问, 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创造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整容手术使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 提出问题:这种双眼皮能遗传?引入本章教学内容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授新课]

(一)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实例

教师引导, 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进而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首先, 教师介绍一些有关“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背景资料, 提供图片资料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病理症状以及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的图片等。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该病的发病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病因, 引入新课教学。 其次, 教师设置以下问题情境, 层层递进。 (1) 找出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的区别。 (2) 分别写出对应的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基酸的密码子。 (3) 由此可推测相应的DNA分子的碱基片段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分子水平上讨论和说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真正病因。 (4) 一个碱基对的变化就可导致生物性状变化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密码子的兼并性的现象, 并提出问题探讨教材第80页英文句子抄写的翻译和比较。再次, 设置以下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以类比和想象的方式分析基因突变的概念: (1) 请比较以上三个抄写的句子与原句在字母上的变化、差异以及意义上的差异。 (2) 如果将原句想象成DNA分子, 将错句想象成基因突变而成的DNA分子, 那么DNA突变有哪些类型? (3) 再举半胱氨酸的例子, 请同学们尝试在缺失和插入状态下蛋白质性状是否一定改变? (4) 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 尝试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

(二) 基因突变的特点

播放5幅图片资料, 由学生根据所给的资料,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出疑问,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请学生根据图片资料分析讨论基因突变的特点。

学生观看完资料图片后, 进行自学或分小组讨论, 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穿插引导, 使学生对基因突变特点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 突变的原因

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 在引导学生回忆癌症的相关问题后, 介绍癌症的形成是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基因突变的原因, 归纳哪些因素会诱发基因突变, 从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 基因重组

[问题情境]从教材第83页中的“思考与讨论”引入基因重组。

[提供图片资料]重点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发生的时间。带领学生梳理知识, 直接找出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 引导学生在解决基因重组产生原因的问题时, 实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之间关系的知识迁移。

[设置问题情境]如何理解人群中个体性状是多种多样的?

(五) 课堂总结

多媒体展示列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由学生讨论总结完成。从本质、发生时间及原因、条件、意义等几方面进行比较。

五、说教学反思

篇9:水凝固和冰熔化实例分析

一、水凝固实验

在冰格中倒水,水深3mm,放入冰箱中,每过10min取出来观察它的状态,并测量它的温度,直到全部结成冰后2min为止.依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1.从图1可知,水凝固过程中,虽然持续放热,但温度不变,说明液态的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本实验中两个相同的小碟子,一个放满水,另一个放满盐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同一位置处,经过40min后,水全部结冰,盐水没有全部结冰.用温度计分别量出冰的温度为0℃,固液共存态的盐水温度是-3℃;然后将盐水又放入冰箱中过了10min后,才全部凝结.这说明:有杂质(如盐)时,凝固点降低.

小结:水的凝固点高低与是否有杂质有关,有杂质时凝固点降低.

应用:在东北地区,为了防止汽车中的水结冰,都掺入一些杂质.

二、冰熔化实验

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插入温度计.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杯中冰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块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

按照课本装置进行冰熔化实验,用酒精灯给冰加热熔化,观察时发现当冰块才有少数熔化时,温度计示数已明显高于0℃,原因是烧杯在酒精灯火焰的辐射下温度偏高.不用酒精灯加热,直接在室温25℃的实验室做实验,使200g冰熔化,共用了22min,下面的表格就是实验记录.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像(图2).从图可见:冰熔化过程中虽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本实验中两盆凉水,其中一盆放入足够多的食盐.把冻鱼平分成两份,分别浸没到两盆中.观察现象:发现两盆水中的鱼都已经解冻,淡水中鱼外面结了一层冰,而盐水盆中的鱼不见结冰.

原因:冻鱼就是鱼的体液结了冰,而鱼的体液中含有大量盐类,所以其熔点要低于0℃,当用淡水化冻鱼时,先是冻鱼吸热升温并且部分化冻,同时外面的淡水由于放热降温到0℃,并在鱼体外表结冰.鱼体进一步吸热到全部熔化,外面冰层达到最大厚度,这时鱼、冰水的温度都是0℃.

三、冰与水相互转化的条件

例1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分析 正在熔化的冰是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0℃的冰与0℃的房间温度相同,没有温度差,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因此冰不能继续熔化.

例2 电视上在介绍我国南极科考队时,有这样一个镜头:科考队员在地面上捧了一大块冰,放入铝锅中加热,好久以后掀开锅盖,它还是一块冰,为什么?

答 南极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56℃),冰的温度也是-56℃,这样冰加热后首先是升温,而不是熔化,要熔化必须达到0℃.

例3 质量相等的0℃的水与0℃的冰,谁的冷却效果好,为什么?

分析 0℃的水与0℃的冰,温度相同,则冷热程度是一样的,因此认为冷却效果也相同,这就错了.用0℃的水与0℃的冰冷却食物,冰会发生熔化,熔化吸热后变成了0℃的水.显然质量相等的0℃的水与0℃的冰冷却食物时,0℃的冰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去冷却食物比0℃的水冷却食物效果更好些.

四、生活中的故事

秦王的水晶宫

2000多年前,秦王建造了一座宫殿,非常豪华.特别奇妙的是,在炎热的夏天,这座宫殿里却非常凉爽,如同进了水晶宫,正因如此,人们把这座宫殿叫做秦王的水晶宫.

为什么秦王的水晶宫里会有这样低的温度呢?从表面上看,这座建筑除了有较多的铜柱外,再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可是奥妙就出在这一根根铜柱上.秦王的水晶宫里的这些铜柱不仅有支撑屋顶的功能,而且还是殿里降低温度的装置.原来这一根根铜柱全是空心的,每当盛夏到来之际,人们便把冬天收藏在冰窖里的天然冰装进铜柱里,这就是秦王水晶宫温度降低的原因.

为什么把冰装到铜柱里可以降低宫殿中的温度呢?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晶体物质由固态变成同温度的液态时,都要吸收一定的热量.0℃的冰熔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热,而且冰熔化成水吸收的热量远远大于别的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另外,铜是传热的良好材料,当铜柱里的冰熔化时,铜柱能很好地从周围吸热.这样,整个宫殿里的温度就会大大降低了.

我国用冰降温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冬天凿冰,藏进冰窖的记载.周朝王宫里就设有专门负责管冰的“凌人”.冬天凿冰保存,夏天用冰解暑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北京有个地名“冰窖口”,就是由此得名的.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冰是冷的象征,一提到它,人们就会不寒而栗.但是,生活在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却凭着用冰垒成的房屋,熬过严寒的冬天.

在北极圈内,有取之不尽的冰,又有用之不竭的水.每当冬天到来之前,爱斯基摩人都要建造冰屋.他们先把冰加工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这就是“砖”;用水作为“泥”.材料准备好以后,他们在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块,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块;前边不断地垒着,后边不断地冻结着,垒完的房屋就成为一个冻结成的整体冰屋.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怎样起到保暖防寒作用的呢?

首先,由于冰屋结实不透风,能够把寒风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风的袭击.其次,冰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很好地隔热,屋里的热量几乎不能通过冰墙传导到屋外.再次,冻结成一体的冰屋,没有窗子,门口挂着兽皮门帘,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屋内外空气的对流.

正因为如此,冰屋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零下几度到十几度,这相对于零下50多度的屋外,要暖和多了.爱斯基摩人穿上皮衣,在这样的冰屋里完全可以安全过冬了.当然,冰屋里也不允许生火取暖,因为冰在0℃以上就会熔化成水.

多孔的冻豆腐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好菜呢!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像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熔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篇10: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弄清豆腐产生“小孔”的`原因,再根据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来进行判断.解答:解:“冻豆腐”的特点是有很多小孔.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熔化,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

篇11: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

胡东成

今天我的三个班都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尽管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课上下来,效果与我想象的有很大差距。给二班上课时,我准备按照实验课的几个环节讲下来,却省略了最重要的“进行实验”环节,而是准备放到下一节课专门做实验。然后给出了学生实验数据,并由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可是我发现,由没有“实验”的数据得出结论,每一句结论都显得那么牵强。而且,由数据得出结论的分析过程有点混乱,没有逻辑性,想到哪说到哪,这说明备课还不够扎实。以后的实验课的备课要在“分析得出结论”时的语言准确、简练和逻辑性上下功夫

篇12:《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较好

第一课时:讲解熔化、凝固的概念,探究固体熔化的特征:温度变化情况,吸放热情况,物质状态变化情况。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和评估的探究过程。教师分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水浴法加热的目的-缓慢均匀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灯帽盖灭,外焰加热等。最后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第一课时完(时间基本上够)

篇1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各地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对熔化实验中所采用的实验晶体的材料有所不同, 有的是采用冰作为实验的材料, 取材方便, 但冰在南方地区就不易保存, 熔化的过程也太快。浙教版科学采用的实验材料一是海波 (即硫代硫酸钠) 。实验装置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来减慢晶体升温的时间, 使熔化过程的时间持续更长。

这两套实验装置是目前科学课堂上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最常见的器材, 以笔者自己曾利用上述装置上公开课的经历, 分别阐述上述装置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装置繁琐

原装置采用的是500ML大烧杯, 内置小试管的方法, 第一套装置由于未在烧杯上加盖, 水温升温时间大大减慢, 实验时间太长, 一节课难于完成教学, 且海波的固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传热时间慢, 温度不均匀, 温度计测量势必不够准确。第二套装置考虑到了海波的传热问题, 增加了一个搅拌装置, 而且考虑到了水浴法加热时, 如果内外温差太大, 海波的熔化过程势必也会很快, 所以在烧杯中也增加了一支温度计, 来控制内外温差保持在3-5℃, 但操作难度大。

装置2虽然考虑周全, 但实验器材更多。

二、实验操作复杂

以上实验中除了上述器材外, 还要用到计时器。在操作以上器材时, 必须做到酒精灯加热的同时, 要进行搅拌操作, 同时观察水浴加热的水温, 和浸在海波内的温度计的示数, 保持内外温差控制在3-5℃范围内, 同时还要观察计时器的时间。如此复杂, 即使一位训练有素的教师也难免手忙脚乱。更何况是初次实验的学生, 因此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要小组合作进行, 然后指导合作的方法, 使本已紧张的教学时间更加紧张。

三、实验的条件控制难度大

以笔者上公开课的经历, 在要求学生进行该实验操作时, 大烧杯中需加水的量应控制在400ML左右为宜, 太少了水温升的太快, 海波熔化过程太快, 实验现象不明显。而浙教版教材安排的课程时间已经是到了11月底12月初。此时的浙江气温一般是在2℃-10℃。水温如果从室温开始加热要达到48℃的海波的熔点, 一节课时间也不够。因此教师需准备40℃温水, 从40℃开始加热如果控制的好该实验能在10-15分钟内完成。但由于气温的较低, 温水极易降温和酒精灯火焰大小的差异, 实验时间还是不太好控制。如果采用冰作实验材料, 冰的制取和储存也较麻烦。

四、实验数据不太明显

按以上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 实验是要求每隔1分钟读数, 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往往太短, 有时能取到的平台数据只有2, 3组, 也就是2, 3分钟内熔化已经完成。这样和非晶体的熔化区别就不太明显。往往不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晶体和非晶体概念。

改进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设计了一套新的晶体熔化实验装置。其结构如下:

改进后的装置主要有以下优点:

四、简化装置结构, 提高实验安全性

该装置省去了铁架台, 石棉网, 计时器, 酒精灯等仪器。改进装置设备整体集成度好, 携带方便。由于采用了自动温控技术, 使整套实验装置的温度控制在55-65℃之间, 大大提高了实验者的安全性。本装置发热功率小, 约在25W左右, 适于实验室大面积使用。

五、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实验精度

改进后的装置采用了电热丝加热替代了酒精灯加热, 热源发热量的高低通过调节稳压电源电压高低进行调控。使得不太可控的热源变成可调控。实验时环境温度的高低对实验的进度的影响可控。

实验装置中采用电热丝密绕玻璃杯壁, 加热效果均匀, 课类同于旧实验中的水浴法, 并省去了水浴法操作的繁琐。加了保温层的采用双层玻璃结构使热量不易散失, 热效率高。本实验装置放弃了传统的玻璃温度计, 而改用了电子温度计, 原因是传统的玻璃温度计普遍存在刻度不准确, 测量误差大等问题。而电子温度计精度高, 同时集成了计时器, 应用于实验是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是实测过程中, 更是采用了带数据采样和处理系统的RC-4温度计, 将温度计连接到上, 将测量的数据直接通过数据软件直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 图形清晰。以下是实测的数据:

从图像可以看出整个实验的时间控制在了10分钟以内, 数据采样出的熔化平台时间长,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征明显。总体的实验效果要优于传统实验装置的效果, 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篇14: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关键词:弃而不做;再认识;随堂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9)4(S)-0021-2

实验探究是“科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面对许多随堂实验在多种不利因素下产生局限性时,老师们不得不舍本逐末,寻找其他替代的方法。就“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而言,普遍存在如下两种现象:①日常教学用“嘴巴实验”或“媒体实验”代替。②公开课,基于本演示实验现象可见度差,可以自圆其说的特点,用“演示实验”配合多媒体进行。

1 实验弃而不做有多方面的原因

(1)核心问题是晶体熔化实验很难成功。

教材或教参对实验的说明是这样的:

①华师大版:实验药品是冰,冰块初始温度低于-10℃,冰块敲碎放入100ml烧杯中,杯口用泡沫塑料板做盖,中间开孔插入酒精温度计,整个装置放入冷冻室降温,取出后放入双层保温瓶备用,冰块开始熔化后用玻璃棒在冰块周围搅动。没有安排非晶体熔化实验。②浙教版:晶体熔化实验药品是海波,水浴法缓慢加热,酒精灯用小火焰,也可以用60℃水作热源。非晶体熔化实验药品是松香。

针对上述说明多次实验结果如下: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冰的熔化实验基本能成功,但冰块是在试管中利用外面的热水加热的,不容易观察到冰何时开始熔化成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也有熔距(温度区间)。然而由于条件制约只能做演示实验。浙教版(七年级上)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要变化,而且耗时较长,到下课海波也没凝固。松香加热到90℃时,仍是胶体,再加热,耗时太长,温度高,温度计量程不够,也比较危险。

(2)教材把物质凝固的知识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来对待,叙述也比较简略,没有安排凝固实验,有些教材也没有给出凝固图像。

(3)本节内容教参中安排为1课时。由于熔化实验完成时间约20min,因此要完成本节内容的全部教学任务显然不可能。

(4)在不做实验前提下,只要适度增加习题练习就不影响知识目标的落实,也可对付试题的评价。

2 新课程理念下对实验的再认识

(1)本节内容的技能目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晶体熔化图像的描绘,能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是: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指导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这节课的特点是十分重视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显然在新课程理念下用“媒体实验”及“嘴巴实验”不能实现上述目标,应把它改成学生分组实验。

(3)本实验是首次让学生完成比较完整的实验。它对了解科学探究和初步学会一些实验技能,逐步了解常用仪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理论分析实验难成功的原因。纯物质晶体实际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即含杂质成分),对这种所谓的纯物质晶体而言,其固体实质就是“固溶体”,液体实质就是“溶液”。因此,这种晶体的整个熔化(或凝固)过程是在一定的温度区间(熔距)中进行的。原因是“成分”这个因素起了作用。先熔化的是那些具有较低熔点的杂质,并将较多的高熔点元素排向与液体接触界面上的剩余固体中,结果导致纯晶体物质进一步熔化必须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同时在加热中若内外温差太大(过热),造成向外吸收能量速率大于晶体结构转变所需能量速率,使包围在温度计液泡周围的熔液稍微吸热而升温。在此前提下即使是纯晶体物质熔化温度也会上升。可见,对于这类 “固溶体”晶体其熔化和凝固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区间(熔距)的,实验室配备的海波熔距一般在1℃~2℃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中,晶体都是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前述中海波熔化过程温度要变化的原因就是如此。

晶体熔液在熔点处要想发生凝固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温度差,即具有所谓的“过冷度”。“过冷度”越大转变的动力也越大。显然,只有在保持着这个温度差的条件下,转变才是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如果转变进行到某个程度,晶体仍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时,原来保持着的温度差消失了,那么状态的转变过程也将停止下来,结果成了固、液共存状态。如果转变的“过冷度”大到超过了某个临界值,虽然此时的热力学自由能差也极大,但是转变的动力学条件却极度恶化到阻止了正常的固、液转化过程,结果也将形成了所谓的“过冷液体”。前述中海波凝固时就会出现过冷现象,到下课也没凝固的原因就是如此。

3 实验改正及随堂分组实验的操作

3.1 海波熔化

(1)装置如图1所示。

(2)药品:

状海波20g;46℃温水两瓶(普通保温瓶)。

(3)说明:

①实验耗时约13min。②试管外的温水中悬挂另一支温度计,其目的是控制内外温差在4 ℃~7 ℃之间,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③酒精灯加热到水温54 ℃时停止加热。由于装置的余热,水温还会上升到约55 ℃,这样就避免了由于供热速度太快而造成熔化过程恒温时间较短的弊端。④在水温自然下降到52 ℃时,海波熔化基本结束,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到实验结束。⑤温度计不碰管壁和管底。⑥点燃酒精灯加热约2min前,海波中温度计示数不变。⑦其中搅拌是关键,应特别提醒。(见下述方法④)

(4)方法:

①课前准备好装置并加入海波。②上课铃声响时向烧杯倒入270ml的热水(需助手配合)。③引入新课至开始实验不超6min(此时海波在预热),到开始实验时海波温度达到40℃左右,水温42 ℃左右。④每组四人分工如下:一人负责计时(每1min报1次);一人负责读试管内海波温度(每1min读1次);一人负责看烧杯内水温,水温达到54℃熄灭酒精灯,当试管内壁刚出现液体时,立即拿起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直到试管内海波全部熔化;一人记录实验数据,完成表格,还要观察水温下降到52℃时,又要点燃酒精灯,加热到实验结束。

以下是“浙派名师”经典展示课中学生绘制的海波熔化图像。

3.2 非晶体熔化见图2所示。

药品改用石蜡20g(蜡烛削成细小片),水浴法,装置同教材中的海波熔化,其中试管中号;用细玻璃棒搅拌,目的让学生体会非晶体熔化过程有变软现象(浙教版中增加了晶体与非晶体另一区别熔化过程是否变软),实验耗时约10min。

3.3 凝固实验

(1)时间安排在课外或第二课时。

(2)海波凝固时会出现过冷现象,过冷液体是不稳定的,当海波温度降到49℃时投入少许该物质的晶体,即能诱发结晶。

参考文献:

[1]袁运开.科学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1

[2]朱清时.科学(教学参考书)(第一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139-181.

上一篇:泪光里的彩虹抒情作文下一篇:乡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