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书心得

2024-05-22

学生读书心得(精选8篇)

篇1:学生读书心得

《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是我近期看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阿嬷。在战后时期,家里非常贫穷,生活物质非常缺乏,食物是从河里漂下来的东西;明明没有吃过饭,却说饭早已吃过,佐贺只有饿着肚子去上学……这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书中数不胜数。 阿嬷的房子旁有一条河,河的上游是一个菜市场。阿嬷就把她的法宝木棍横在河里,法宝总会把一些从上游漂下来的树枝、木片等拦截下来,晒干后当柴烧:“这样,河水可以保持干净,我们又有免费柴火,真是一举两得。”

木棒拦住的不只是树枝,还有一些卖不出的蔬菜,被卖菜人丢在河里后,也让阿嬷给截住了:“开杈的萝卜切成小块煮出来味道一样,弯曲的小黄瓜切成丝用盐腌一腌,味道也一样。”还有一些果皮受损的水果,对阿嬷来说,也“知识外表差一点而已,切开来吃,味道一样”。

佐贺的超级阿嬷乐观开朗,使她贫困的生活也多姿多彩。她在贫穷中不悲观叹气,而是积极地面对生活,感恩于上天的赐予,还想出了许许多多的好点子来改善生活。她工作勤勉,思想与众不同,富有大智慧。我要像阿嬷那样,在人生的旅途中,奋力向前,即使跌倒了也要爬起来,因为“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像阿嬷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让我们做一个像阿嬷一样的人,何乐不为呢?

篇2:学生读书心得

卖牛的人以为他没带钱,因为卖牛的人觉得大人不可能把七百块带在一个孩子身上,但是他挑了一个最大、最高、最凶的一头牛,给了卖牛的人七百块,卖牛的人怕牛会跑,好心帮他把牛送回家,他拒绝了。一个15岁大的瘦弱男孩能干什么?或许我们不会想到,他能让一头异常野蛮健壮的海牛驯服,他依然凭着惊人的毅力,不顾身体上的痛苦,毅然走向了大他几倍的海牛。在这条回家的道路上,纵然会遇到风风雨雨,艰难险阻,可他无所畏惧,虽然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每当想要放弃时,奶奶的一声“别怕”,使他瘦弱的身躯充满了力量,这力量,赢得了海牛的忠诚。在牵牛回家的过程中,男孩受尽了磨难,使他征服了强悍的海牛。一夜的暴风雨后,当东方红霞万缕的时候,他骑上了海牛,在金色的原野上踏上回村的路。这样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所缺少的吗?面对比我们强的敌人,我们往往会闻风丧胆,连连退缩,我们应该学会在风雨中搏击,在逆境中成长,这才我们应该具有的品格。

我觉的他是一个倔强、对祖母十分看重的人,海牛的力气很大,但是他很倔强的一个人把海牛引了回来,海牛也从高傲变成不再像以前高傲再变成温顺;他是一个喜欢海牛的性格的人,他的性格我很喜欢,但我更喜欢他的倔强。

篇3:学生读书心得

感受什么?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或情境倾注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观点或内心世界;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色或艺术境界等。领悟什么?领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或表达的事理;领悟语言形式本身的特色与魅力。把这些感受或领悟写下来, 就是读书心得。学生写读书心得, 是一种练笔的过程、思维理顺的过程, 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 如何教学生写读书心得呢?首先要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一本书, 认真阅读;第二,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确定引发感想的“点”。读书心得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围绕原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谈感想、发议论, 也可以围绕某一角度、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内容充分发挥, 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 写自己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 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注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 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 泛泛而谈。下面试举几例。

音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最简单的体会就是根据文章的主要意思明白一个道理, 如读《从小立志》, 学生的体会是:

著名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他四年级时就曾经担任过图书管理员,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意志非常坚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从小事做起, 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最后成功地实现目标。

读文章《民工》, 同样有这种体会:

《民工》这篇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工形象, 他荡气回肠的歌唱, 活泼开朗、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无不让我们感动。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感情告诉我们:当我们处境卑微、深陷逆境时, 一定不要放弃快乐, 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光明, 看到希望, 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音关注文章的重要句子、重要情节

学生读一篇文章, 除了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些了解以外, 也会对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或者是某句话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会产生一些想法, 如读冰心作品《水中红莲》, 学生的感悟是:

这是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 可她没有正面描写母爱的特征或作用, 而是在结尾处点出了母爱的伟大:“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荫蔽?”是啊, 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吗?本文的前几小节写了雨中的荷花, 衬托出了母爱的伟大, 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珍惜母爱。读了这篇文章, 一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不管孩子怎样独立, 都需要母亲的呵护。

读《安妮日记》, 有这样的体会:

我在“安妮语录”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能继续活着, 只要我还活着, 能看到阳光, 这蔚蓝的天空, 只要这一切还在, 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这个不到16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的犹太女孩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依然那么乐观、勇敢、善良, 渴望自由和公正。

音关注人物

每篇文学作品中都有人物形象的描写, 走近人物, 理解人物, 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工作, 学生读《三国演义》, 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是:

这是选自《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一篇文章。《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刘备与曹操在酒席前谈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袁绍见利而忘义, 不是英雄;刘表空有虚名, 没有真才实学, 不是英雄;刘璋只会守城, 不会创新, 非英雄也……总之, 曹操认为英雄要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下之志。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音关注思考和联系实际

当学生读到某些内容时, 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 进而去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读书心得, 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 或者复述课文, 一定要“感”比读多。如读《把梦想交给自己》, 学生的想法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它的实现不是靠别人给的, 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只有这样, 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

读文章《亲情》, 就更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

读了课文我十分感动, 因为这篇文章提醒我们过年时要去看看孤独的爷爷和奶奶, 多给他们一点关心, 这样他们就不再孤独了。其实, 不一定要在过年, 平时一有空我们就应该多去关心关心爷爷、奶奶, 哪怕挤时间也要去看看他们。

读《尊严是生命的基石》:

文章告诉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给予别人尊重, 在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 保全他人的尊严才是最大的帮助。外祖父因为知道小偷生活的艰辛, 所以对来偷东西的人一律敞开大门, 甚至还帮助他们翻墙, 因为他相信不到万不得已, 谁也不愿当小偷, 这不是笨, 而是内心中一种善解人意的善良。

音关注作家的写作手法, 情感,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与结构

写读书心得, 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个内容某个情节的感受上, 还应关注作家的情感和写作方法,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如读丰子恺作品《忆儿时》, 学生写道:

这是一篇丰子恺回忆童年的文章。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直率自然, 语言朴素洒脱, 形式灵活多样, 信笔所至, 妙趣横生, 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 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它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让我都不想再生活在热闹繁华的上海了, 而想在偏僻的乡下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这篇文章的结尾一面点出了作者儿时和父亲还有其他家人一起在中秋节赏月的欢乐, 一面忏悔儿时杀了螃蟹, 从而表现了他对小动物的怜悯之情。

读冰心作品《山中杂记》:

这是一篇冰心奶奶赞美海的文章, 冰心奶奶那优美的文笔让我陶醉, 她那惊人的说服力让我折服。冰心奶奶的文章结构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她用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开头, 从而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山也是可爱的, 但和海比, 的确比不起, 我有我的理由。

接着, 冰心奶奶从多方面比较了海和山的特点, 衬托出海的妩媚、庄严和璀璨……

篇4:《汪曾祺散文精选》读书心得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能发现一株草的生长吗?你能发现一朵花的绽放吗?你能发现平常的吃穿住行中的奥秘吗?我做不到,于是就更惊异于作者的观察力。他感受到那些草“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他观察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探索四方食事,研究风俗传统,表达个人感受,把深深的情谊融入字里行間。所以,汪曾祺的散文是独特的,是真实的,它引领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同时,他把生活的哲理表达出来,给人以启迪。

汪曾祺善造意境,使人如临其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茂盛。”你看,作者写昆明的雨,没有描写雨怎么样,而是写草木水汪汪的茂盛的状态,而我们体会到的,却不是草如何,而是“润物的雨”,它冲刷一切,洗涤一切,滋养一切,雨也具有了生命。再看他描绘的意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天空不是沉闷闷的,空气也不是沉闷闷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草木浓绿的颜色衬着雨水,雨变成浓绿的了,雨季也成了浓绿的了。这描写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了。把意境带给读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意境,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画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汪曾祺的记人叙事散文也别具一格,大多讲述西南联大的师生以及他自己的经历,内容丰富,真实亲切。比如写沈从文先生,不是写先生的生平、成就,而是从沈从文学生、友人的角度,写沈先生教书特点和为人,让我们从一位作家眼中认识另一位文学巨匠。这种故事性的散文,让我真正走进书中。

汪曾祺文风淡泊从容,但是,他却没有如此平淡从容的生活。他曾被打成右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历了那么多折磨和摧殘,然而这不公平的生活,他却能够平静地接受,乐观地看待,在那些困难和挫折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在乐观的心态面前,它们都变成了人生的助推剂,成了成功的垫脚石。

留心生活,享受生活,平淡从容,随遇而安。汪曾祺先生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散文,也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盎然的文学人生。

【作者系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篇5:学生善读书读书心得

康涅狄格州的草塬上有一只叫柴斯特的小蟋蟀,它在不经意间误入了繁华的大都市――纽约。在那里柴斯特遇见了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友谊。可是最后由于种种塬因柴斯特回到了它况别已久的家乡,继续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老鼠和猫呢?准备在明年夏天去探望柴斯特。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是却凝结着真挚的友谊,让人心潮澎湃,为文中主人公悲欢离合而牵肠挂肚。离开文章面向自己,却又觉得我和故事中人物心灵想法有着天壤之别。

在我还未读这本书时,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因为同学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小到一块橡皮和一团掉在地上的面巾纸闹矛盾,对同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久而久之,我的好朋友,知心朋友都渐渐疏远了我不再搭理我,我也为此感到纳闷、孤单和不可思议,到底是怎么了?什么事而让同学们怎么讨厌我厌恶我,难道我以前的好朋友都是虚假的吗?

大概是在叁四年级的时候这一本书无意中闯入了我的世界。当我看到一只小老鼠给才刚认识十几分钟的蟋蟀分享了自己最喜爱的腊肠,而且是把大的那一块分给了新朋友。这一开始让我十分疑惑不解,可是后来我却搞清楚了自己失去朋友的真正塬因问题出在我身上,而不是同学。我的斤斤计较让同学就当我是一个不值得交往的.“小人”。从困境中觉悟的我像是飞出笼的小鸟欢天喜地。在那之后,我尽全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像以前那样,我学会了宽容忍耐,不久之后好朋友又渐渐地回到了我的身边,我也不再孤单了。

直到现在我还拥有许多好朋友,我想他们会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永远!也正是有了友情,世界才更加真实更加美好。友谊是可以跨越时代的,友谊是不会被时间带走的!

篇6:学生读书心得

或许在每一次的考试中,你会觉得那个人一定非常喜欢考试,但如果你知道那位好学生的心里想法,你一定会非常的惊讶。其实在每一个好学生的心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最大的愿望,想着未来某一天将会实现,可是他们被那沉重的压力所压着,让他们喘不过气,其实他们也渴望有一天能拿掉“好学生”这个光环。《做好学生有点累》这本书中的主角就有着同样的心情,她就是——蔡一心。

在她那个世界里,她的父母对她的期望非常的高,她几乎成了她父母的“面子”。但其实她心里想的却并不是这样,她也希望能像一个中等生一样,虽然没有很高的成绩,但却拥有快乐,会有轻松的生活,而不是每天都活得那么累。她也想像其他孩子那样,会去逃课;会在父母睡觉时悄悄上网,玩他个通宵;会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去买一些不适合她这个年龄看的东西。但她不能,因为她是好学生,是“第一名”,所以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快乐的、活得轻松的人。

篇7:学生读书心得

面对书,我就像一只如饥似渴的狼,向它投来贪婪的目光;面对书,我也像一只勤劳的蜜蜂,无时不刻不在汲取书中的“花粉”;面对书,我更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细心呵护着它。

对于我来说,任何东西都可以让给别人,唯独书不可以,谁要和我抢,我就和谁死磕到底。有一次我去书城买书,被保尔的精神感动,决定买下那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一个男孩也要买,不了那却是最后一本。我就和他争,挡住他的去路不走,看他怎么办。结果他受不了我那强硬的脾气,把书让给了我。

我不仅不会把书让给别人,也不会把书借给别人,这可是我接受了教训才决定的`。三年级的时候,一位同学见我看《童年》看得如痴如醉,就像我借,怎料还给我时书已经破的不堪入目了。一向呵护书的我怎能原谅?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别的同学都说我爱书爱疯了,为了一本破书这样对待相处了这么久的同学,可是我并不在意。我一边把书摩平,一边发誓:以后再也不把书借给别人了!

我看书看得很疯狂,也很入迷。课间其他同学在嬉戏打闹,而我就在书海中畅游,无法自拔。有一次课间,我看<<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以细腻的写法把爱写的充满生机与情意,让我为葵花和青铜的“兄妹情”、奶奶的无私。感动得潸然泪下,连上课了都不知道。当老师点到我的名字时,我还满不在意地说了一句“等会儿,让我再看一点,这不是好没上课吗?等我反应过来时,面临的就是老师的一阵”口水战"了。

篇8:指导学生勤读书、善读书

学生不喜欢读书的原因, 主要是不懂得读书的意义。

人类祖先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并创造了语言文字, 把各种知识及感受化为书籍。每一代后来人为了生存的需要都把这记载了人类文明智慧的书籍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 变成掌握、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力量, 并把这力量的获得变成了新的需要, 所以读书是探索未知、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手段。如果不读书, 就没有知识去指导生活, 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变成“盲人骑瞎马, 夜半临深池”。所以读书对个人来说, 有教育培养的作用。

凡是有作为的人, 没有一个不是认真读书的。林纾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 年轻时他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 旁边写道:“读书则生, 不则入棺”, 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认为, 读书像积谷一样, 积蓄得越多越好。为了“积谷”, 他总是起早摸黑地读。正是这种苦读的干劲, 才使他成为中国有名的学者。因此要成才, 必须勤读书。

有的学生颇爱读书, 对推理小说、言情小说倍加欣赏, 对那些充满耸人听闻标题的流行小报爱不释手。或者无次序、无系统、无计划地随便碰到一本书就拿来读, 跟着又读一本也是偶然遇到的书。逢书必读, 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这种盲目随意涉猎的读书方法是学习上的大忌, 必须加以改变。

古今中外, “读书破万卷”的不乏其人, 可是“下笔如有神”的文学家却如凤毛麟角, 并非因为这些拼命读书者脑子愚笨, 多半是由于他们读书不甚得法。因此纵使他们学富五车, 却不能使每一本书对他们的成才有所补益。甚至一生泡在书堆里, 熬白了少年头, 到头来还是无所作为。这种读书法其实是对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世上书籍, 浩如烟海, 以有限的生命去读无尽的书籍, 哪里能够全部阅读和吸收呢?有成就的人读书都是有所选择的。曾国藩曾说, 韩愈、柳宗元这两位文学大师, 他们所读的主要是儒家经典以及《庄子》《史记》等, 读的书并不算多, 但他们却能成为千古大儒。可见指导学生读书, 除了勤读外, 还要指导他们善读。

学生功课多、时间紧, 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那么究竟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呢?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来读。书籍大约可以分为四类: (1) 内容形式都对自己有价值的书; (2) 可供参考的书; (3) 对自己没有用处的书; (4) 内容不健康的书。第一类书必须精读, 第二类书可以泛读, 第三、第四类书是不能读的。因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精读就要慢慢地读, 反复地读。宋代散文家苏东坡在精读中创造了一个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 这种方法曾有人称赞它是“读书的绝妙方法”。例如, 他读《汉书》, 第一遍从中学习治世之道, 第二遍从中学习用兵之法, 第三遍则去研究人物。这样读了几遍, 他对《汉书》的内容就非常熟悉了。这种读书方法, 我们在指导学生读书时, 可以借鉴。

阅读与写作有天然的联系, 为写好作文而读书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学生来说,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写法, 是阅读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 学生在阅读时, 可以把文章的观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 分别在各次阅读中加以掌握。例如, 读一篇文章, 第一遍要通读, 一口气读下去, 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遍要细读, 边读边对文章进行分析, 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看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穿插连贯、制造波澜等;第三遍要更细地品味, 逐段揣摩, 从主题、结构到遣词造句都要琢磨钻研, 重点是领会炼字炼句的精妙。这样反复地阅读, 就能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 开掘出文章的宝藏, 既有思想内容方面的“玛瑙”, 又有写作技巧方面的“翡翠”。“文章不厌百回读”, 在指导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中, 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

对具有参考价值的书, 宜泛读。泛读不是一目十行、一览而过, 而是在比较认真的阅读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要获取知识, 有读的一面, 还要有记的一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学问家曾国藩指导其子弟读书要做笔记, 并指出“此学问之捷径也”, 确是经验之谈。

当然, 指导学生读书, 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习书中的道理,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做诚实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指导学生知一句行一句, 做明理有用的人。如果学生读书不能体现到行动上, 即使能写一手好文章, 于社会又有什么用?唐朝元稹在诗的成就上与白居易不相上下, 但元稹的文学地位远比不上白居易。白居易为民直谏, 不成, 辞官以示抗议;而元稹为了当宰相, 竟勾结宦官魏弘简共同破坏裴度讨伐河北叛镇的用兵计划。人品的优劣决定了他们在文学上的优劣。人品对作品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可见读书首先是要培养好品行。

上一篇:宽容的微笑优秀作文下一篇:经典语录:心总在最痛时复苏,爱总在最深时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