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2024-04-19

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本书,有《经典杂文》、《中外神话故事》、《昆虫记》……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书,这一本书是著名的法布尔写的,鲁迅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昆虫记有很多篇,我觉得最好的是《蜜蜂》这一篇,现在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蜜蜂》这一篇文章叙述了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他不相信,自己就试一试。有一天,他捉了二十只蜜蜂,叫小女儿爱格兰等在屋檐下,然后法布尔把蜜蜂放在一个纸袋里,带着它们走了两里半路,最后打开纸袋,放它们飞出来,看有没有蜜蜂会飞回来。为了区分飞到屋檐下的蜜蜂是法布尔放出的,于是他在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放走蜜蜂的时候,吹起了微风,它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发面,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在回家的路上,法布尔想象它们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找不到回家的路。没想到法布尔刚跨过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原来法布尔的蜜蜂飞回来了。一共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空中吹着逆向的微风,沿途是一些陌生景物,但它们还是飞回来了。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像法布尔一样喜欢上这些聪明的小蜜蜂。

读了这本《昆虫记》,我明白了一定要认真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法布尔能写出这么好的书,正因为他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做试验。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希望大家都来看看这本好书。

篇2: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忠诚既是古今中外予以赞誉的一种美德,又是事业成功的一块基石。中国文化非常讲究忠诚。“一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在中国,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关公庙,关羽因为“挂印封金,千里寻主”而成为忠义的化身,成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典范。关羽无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作为一个民间传说的主角,都被罩上耀眼的光环。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他还说过,不忠诚于统帅的士兵就没有资格当士兵。“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这是义务”。

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忠诚,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代企业竟争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更多情况下是指“知识型员工,企业大厦的建构的支柱就是由知识员工所组成的。日本企业明确提出用人的基本原则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中国企业用人讲究“德才兼备、西方企业用人注重“价值观认同,其实质都是需要对组织、对企业的忠诚。应当说层面越高的成员就越需要其对组织的忠诚。知识员工一般处在企业内的中高层面,因此,如何提高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显得日益的重要。

一个企业要有好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忠诚。那么怎样才能把工作干好,才是对公司的忠诚呢?每天欢欢喜喜,热爱他所做的一切,视其为享受,于是,生命就是一支悠扬动听的歌谣。快乐工作是一种于已于人于公司都有益的职业态度,是一种高效的工作状态,更是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与方法。你的笑容会感染你的上司,同事与客户。为此你和你所在的企业都将获益良多。只有带着热情的态度去工作,用一种快乐在于积极的心态,像亿万富翁般快乐工作,保持热情主动的精神,以老板的头脑对待公司,甘于从平凡小事做起,专注使工作做得更完美,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同时应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为成功勾画一个蓝图,量化工作,一步一步完成,及时修正目标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做事追求高效率,管理时间,就是管理快乐,珍惜时间的每一分钟,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情做,拒绝拖延,现在就去做;另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微笑带来好人缘,建立双方平等基础上的尊重,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团结互助才会双赢,服从上司是你应尽的天职,成为同事的知心朋友。

忠诚是成就优秀员工的重要的品质,当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具备了这样优秀品质,这个企业也会成为优秀的企业。忠诚是企业疑聚力之魂,动力之源;是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取得成就的助推器。像有些人为什么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真是工作枯燥乏味、薪酬体制不合理、甚至低得不能养家糊口、自己没有被重视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在为谁工作。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发生了偏差,那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就如同敷衍和认真这两种工作态度一样,敷衍的结果就像故事中的鲁西一样自己为自己造一所精制溢造的房子;而认真的结果得到的会是一麻精美的别墅。

人生就像一场没有里程的马拉松比赛,每个人都是场上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看你是否有速度,更要看你是否有耐力。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才会在马拉松比赛中胜出,也只有对自己负责,对所作的每一件事情负责、对每个人忠诚,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责任是你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缺乏责任,缺少忠诚,使你对到底在为谁工作、你工作的方向是什么等问题永远是一头雾水。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需要明白你是在为谁而工作,需要知道人生的方向。就好像一个人在大海中行驶,如果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相同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那么努力地工作,到底是为何而做,为谁而做,那么无论他换多少个工作,永远都不会遇到更好的`下一个老板。只要抱持忠诚精神和负责态度,每个人都可为工作赋予全新的境界,从工作中找到尊严和成就感。

实质上个人、企业和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有互为因果、互为依存的关系。你不忠诚于企业,企业必然不会对你有回报。就像昆明院蔡院长所言:“一个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企业必然被社会淘汰,一个对企业没有价值的员工必然被企业所排弃,一个对员工没有价值的企业必然被员工所抛弃”、同时三者之间又形成了一个“一个员工服务企业,企业服务社会,社会回馈企业,企业回馈员工的价值链”。

大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2

《简·爱》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小说主要内容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她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成年后,她成了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但她为这段婚姻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但自始至终她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简·爱的父亲是个穷牧师,当她还在幼年时,父母就染病双双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里德先生临死前曾嘱咐妻子好好照顾简·爱。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连使女都不如,受尽了欺侮。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吓昏了。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

简·爱从小到大虽然吃尽了苦,但是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她身边的人、事、物不知改变了多少次,但是,最终惟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她真挚的感情与高尚的品德。虽然她只是个很卑微的人,根本不起眼,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却让人深深地感动着。

贝西·利文是盖兹海德府里一个有同情心的女佣。经她照料康复后,简·爱被送到五十英里以外的劳渥德学校。尽管学校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总的说来,在经历了盖兹海德府的痛苦日子之后,这倒使她感到宽慰。简得到了一位名叫坦普尔小姐的友善帮助,功课学得很快。灾难降临了,一场时疫夺走了劳渥德女子学校一些姑娘的性命。这导致上级对该校情况进行一番调查,以及随之而来的某些改善。

简·爱在这所学校当了教师,但在十八岁时离去,为早慧的阿黛勒·瓦朗担任家庭教师。阿黛勒·瓦朗住在米尔科特附近孤零零的桑菲尔德庄园里。

简·爱在劳渥德学校学习,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去当了教师。但是在这所学校里,根本就是让我们看透了丑恶。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十分艰苦,而且,一场可怕的瘟疫夺走了简·爱好朋友的生命。简·爱十分悲痛,但是学校的人却置之不理。任他们痛苦的死去。她又怎么做得下去呢?

大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3

《基督山伯爵》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复仇的故事,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复仇之路神机妙算,整个故事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内容紧凑一气呵成,最终还给主人公一个公道。这样精彩的好书难怪成为世界不朽之作呢!

唐泰斯是一位勇敢的水手,在即将成为船长并与心爱的姑娘梅塞苔丝订婚当日,被嫉妒他当船长的会计唐格拉以及情敌费尔南设计陷害,以拿破仑同党之罪名身陷囹圄。而检察官维尔福知道其父才真正是拿破仑同党,为免牵连,他没有帮助唐泰斯洗刷罪名,而是判处了他终身监禁。在14年的监牢中,他与一位智者学习生活并成为忘年之交,老人死前将基督山岛藏有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在他成功越狱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基督山伯爵。他在了解真相后,报恩于摩莱尔先生一家。同时他巧妙安排,向他的仇家――已经是巴黎社交界的三大名家展开了复仇。

这是一个并不十分复杂的复仇故事,但作者却将它绘制的有声有色,内容精彩绝伦,实不失为一本老少皆宜的好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帝会还给你一个公道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大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大学生的读书计划

2.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3.大学生的读书笔记

4.大学生的读书笔记

5.大学的读书心得体会

6.大学生读书的心得体会

7.大学假期读书心得体会

8.大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3:我的读书体会

读全集, 把握全人。作为学生读书, 读名作、代表作, 是现实的可行的, 但作为研究准备的读书, 非把握全人全貌不可, 这样才能有知人论世的条件。《诗经》、《周易》、《诸子集成》、《楚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全唐诗》、《马恩全集》、《鲁迅全集》、《京剧剧本丛刊》、《莎士比亚全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等等, 这样大部头的书, 我读了50多种, 读时有比较, 有互相启发, 有无数的课题被发现。

同时读几本书。事实上进入专业读书的层次, 谁都不可能单头独进地只读一本书, 问题是怎样自觉地这样做, 并且能读得多有收效。我是经常不停地读计划顺序中的书, 也同时读正在进行中的研究课题所需之书, 也有临时产生动机推动要读的书, 我觉得这样很能激发读书情绪。

突击读书。有时为了确定新的研究课题、或讨论某个问题、或思考某种倾向、或为形势所催促, 则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把某一类作品或相关著作, 尽皆作一了解, 这时需要集中一段时间, 突击读某一类书, 在时间计划上这是不允许从长安排的。这类读法由于任务与目的明确, 效果是非常切实而突出的。

解疑读书。在知识追求与积累中, 随时会遇到许多自己不知道或不甚精确了解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自己读书的契机, 争取尽量不放过, 不因循苟且, 想办法找相关的书去请教。一个人往往并不是没时间或不想读书, 而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和为什么要读这些书, 这后者才是可悲的。我得知雨果的小说中有充分的人道主义理想表现。情节上以意为之的痕迹非常突出, 我要看个究竟, 我读了《悲惨世界》后, 就挨排读了他的全部小说和诗集, 对雨果有了清楚无惑的了解。

反复读一本书。扩展知识面的读书, 常是摸底之后即放诸脑后, 用时再按迹循踪, 重翻记忆存留印象;但一个人在读书生活中, 不论从用的目的, 或积累方法经验, 都应该反复熟读和精研几本书, 成为自己的知识的港湾, 这差不多是会读书的人都有的经验体会。有些书是随着自己期待视野的发展变化不断加深理解的, 我对于《红楼梦》、《庄子》、《哈姆莱特》、《金刚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书, 就是反复阅读的, 至今有的已无遍数可记, 并且是一回阅读一回深。

读专业之外的书。人生处在自然空间中的社会空间中,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并用, 在社会科学中的各学科的渗透结合, 都已成为广泛的事实存在。现代人更应开阔, 明于权变, 即使有专业主攻方向, 也不应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一概无知, 外国的达芬奇、歌德, 中国的曹雪芹、鲁迅、钱学森, 他们都是知识的博学之士。在我看来, 有了专业之外的知识才能巩固专业知识的根基, 推动专业知识的更新扩展, 使知识的具有者成为现代生活潮流中的人。

读论书的书。我在念大学一年级时, 读了《唐吉诃德》, 发现书中的人物很好笑, 但看不清究竟有什么意义;可是一时又找不到分析文章, 后来见到了评论文章, 才恍然大悟, 知道读书需要有论书的书。之后, 我特别注意论书的书, 或在读书之前或之后读, 各有不同收获。我读俄国文学作品之后读别、车、杜的著名书评, 读了莎士比亚之后读海涅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 读了中国许多古典小说之后, 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读了《红楼梦》之后读何其芳、王朝闻、王昆仑等人的有关论著, 我不仅加深了对书的了解, 也学到了怎样评书的经验。

读书不要全信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读的书多了, 不仅对书有比较、又能从书中走出来, 让生活世事来检验书的所言, 则会发现书中不仅有真知灼见, 也有错误、有片面、有不可相信的东西, 也有害人不浅的东西。所以, 读书者走进书中, 目的本身并不在于书, 而是在于人自身和书外的人生世界, 如果书中的东西无益于或有碍于这个基本目的, 那就不应吸取。更兼书中的东西都是有其特定背景的, 放在此时此地, 即使是真理的东西, 也有如何联系实际、为现今所用的转化问题, 切不可为书所执。人生的价值在于实践创造, 书虽是这种创造的力量, 但却应不止于书。

篇4: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关 键 词】 阅读;自由;快乐;素养

2007年12月,我校正式立项《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山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研究的初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对课题的开展都是一筹莫展,认为方案的开展与实际的教学工作有所抵触。有部分教师担心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固然有益,但是应付考试还是需要点‘急功近利。”这样的思想不多不少都会阻碍课题活动的正常开展。要知道,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平时学校布置完成的常规工作有所不同,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要有高涨的热情,还要有科学探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不知不觉该课题已经开展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我们经历了懵懵懂懂、邯郸学步时的迷茫与困惑,但在局领导及结算中心业务员的指导和协助下,我们的课题开展也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活动的实施,让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脸上洋溢着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充满对阅读渴求的眼睛,更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回首来时路,我们的确走得不容易。现将走过的历程做一回顾:

一、从课堂入手,解放思想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用支离破碎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因此,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和热爱之情。反之,更会因为教师啰唆的讲解或机械性的复述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从课堂入手,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为了得到更多活动信息的反馈,除了按照课题组的计划每位实验教师上好实验课外,学校主抓该课题的行政,课题组长还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一年多来,我们明显感到了我们的教师上课时讲得少了,也不会因为频繁啰唆的讲授使声音变得沙哑了。

二、凝造阅读氛围,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把学生午读的时间延长至20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一个故事,去看一个笑话,去感受一段至理名言;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都在静静地读,细细地想。时不时我们会看到一两张笑脸,听到一两声忍俊不禁的笑声或者是抽泣声。这都是学生阅读时与作者心灵的碰撞,是阅读的感悟、收获,而老师则在一旁当好观众。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了写字的沙沙声,没了因老师担心上午课中知识点学生学得不够扎实而再一次唠叨的烦琐声。

(二)设立小小图书角,解决学生看书难,没书看的问题

毕竟,我们所处于的只是一个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小城镇,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很好。家长一是没时间没心思去为子女选购课外书;二是没有多余的钱去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而学校就只能肩负起这个责任。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把图书按不同的种类经过筛选借给各个班,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也解决了班级图书角图书少的问题。而且,我们还实行了每两周同级班交换一次图书,每月邻级班交换一次的办法,使学生阅读的内容不断更新。

三、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坚持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外剧本表演”“手抄小报比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生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深情合作的演绎,抑扬顿挫而包含情感的诗歌朗诵,字字铿锵而真情流露的读书笔记,这就是阅读能量的释放。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阅读的能量得以释放,让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示,让阅读的氛围得以蔓延。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的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储存各种信息,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四、阅读需要一片净土

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除了要完成必要的家务外,所有的事情都是自由的,学习是自由的,你读什么书,好像也是自由的“四大名著”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小人书……没有人会干涉你看的是什么书。而且这些书总会传着传着,直至会传到书皮甚至里面的内容都会不见了一两页。因此,从小我们就熟悉了四大名著,因为那时一切都是自愿的。自愿的就是自由的,自由的就会感到快乐,快乐的事有谁不愿意去做?而现在的学生,他们有太多外在的压力。大量的作业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所以,素养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的借口去剥夺学生的读书时间。阅读需要一片净土,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这一片净土!

经过一年课题活动的开展与探索,通过教师辛勤的实践与上级领导的协助,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外阅读犹如一道风景线,为学校带来勃勃生机。在这里,学生拥有一片自由读书的天地,学生正体验着自由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鞠锋. 让读书成为一种自由的呼吸[J]. 信息教研周刊,2014(5).

[2] 陈云梅,刘晓霞. 浅析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

篇5:学生的精神世界读书心得体会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依赖于每个公民精神世界的提高,比如,农场管理人员可以对航天事业感兴趣,驾驶员可以阅读关于法学的知识。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因此在孩童阶段探寻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故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可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真诚的情感和尊重,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从他们的一举一动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心在与他们一起跳动。

一、首先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一个学生的成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研究他们的心理,个性特征及其形式原因,才能很好地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姓名、身体状况(应该特别关注有残疾的学生,这类学生容易游离于集体之外)。

2、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基础(入学时文化课成绩和现有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

3、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和朋友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等。

4、历史状况:包括学习经历、奖惩、个人重大事件等。

5、成长环境:包括学生的交友情况、经常涉足的场所等。

6、家庭情况:父母亲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是否健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愿望以及家庭中重要的社会关系等。

7、适应状况:学生从普通初中进入职业学校有一个适应期,而我们只有抓好了入学关键期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状况包括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尤其是心理适应。

8、发展需要:需要是人们各种行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所以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一定要从了解学生入手。在以外的班主任工作中,常常忽视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所以感觉跟学生沟通很难,总是无法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学生有话不敢和班主任交心去说,就无法正确把握他们的动态。

二、在班主任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博爱是散布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前提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也是每位班主任应该贯穿的准则,同样也是走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教育以对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也是走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出发点,离开情感,走进学生精神世界也就无从说起。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情感教育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作用,班主任适时地运用这一感染媒介班主任很容易跟学生沟通,很容易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如果在和学生交谈的过程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略情感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对班主任产生厌烦情绪,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之,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感情的融入,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有小小的进步,也要激励、表扬。也许一次小小的表扬,学生会深受感动,在学习上也找到新的支点,重新树立信心,也许就因为亲切的笑容,真诚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学生就会重新找到自我。这样就能凝聚每一个学生的心。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性,更容易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融入,能使学生获益匪浅。它如一缕春风,能重新扬起学生信心的风帆,它是一泓清泉,能滋润学生自卑的心灵,它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精神世界的大门。

篇6:《学生第一》读书的心得体会

在书后面还有李希贵校长的语录摘记,其中一句说:“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学校教育要立足儿童立场,发现和引领儿童,才能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

一、由《学生第一》引发的思考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教育不能“削足适履”,所提供的环境和教育内容应该随着儿童的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在《学生第一》这本书里,我们看到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生动展现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当然,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真正立足儿童立场的教育。

看了《学生第一》,再回头看我们的学校,我们是一所小学,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属性,就是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即身体基础、精神基础和学力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驻足儿童立场,构建儿童意识,树立儿童观,从儿童视角出发,才能为学生保留一个美好灿烂的童年,幸福成长。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在这核心理念的统领下,我们追求“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所追求的是绿色分数、绿色比赛名次,追求的是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追求的是“原生态”的教育。

为了让“绿色”惠及到每位孩子,我们提出了“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办学价值观。适合学生发展,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发展”;创适合教师发展的教育,就是“尊重教师差异,以人为本,赋予教师选择权利,自主发展”。

二、由《学生第一》引发的探索

探索一:创设儿童文化渗透无声教育

在《学生第一》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群孩子幸福的在校园里成长。幸福教育就是要追求儿童的精神幸福,不仅要着眼与学生未来的幸福,更应该重视学生当下的幸福。只有行走在充满儿童文化的校园里,每个学生才是快乐、富足、美好。在学校里构筑一种属于学生的文化,就要求我们以儿童视角去规划和创设,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家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故事分享:“开放式”书吧Vs诚信教育

学校以“走廊门厅成书海,露天书吧溢书香”为文化宗旨,创设书香校园,让校园书吧随处可见,大厅、通道走廊甚至每一个角落。为了丰富书吧的藏书,学校各个班级出谋划策,最后学生自己提议每一个人捐一本,1444位学生就有了1444本,这就是我们“献一本看千本”捐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将自己现有的、珍藏于自己的小书架的、或是最喜爱的书籍捐献出来。当然捐赠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选择永久捐赠,也可以选择捐赠一个月或半年。学校对学生捐赠的书籍进行整理、编码,然后上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处随时随手取书阅读。

开放式书吧,让学生触摸书香,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生命成长的乐趣,同时又是一种诚信德育的无声渗透。刚开始建立“开放式”书吧时,总会发生丢书的现象,1400多本的书,没几天就只剩下一半数量了。管理书籍的班级总会反馈:今天书籍又丢了不少。于是,我们在学校内开展了一次“做诚信人”的主题,将书吧丢书的事件做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果你特别喜欢书吧里的书,你会怎么做?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学生慢慢达成了一种共识,这是属于同学们的集体财产,如果真的喜欢书籍,可以带回去阅读但之后应该要主动送回。自开展主题教育之后,书吧丢书的情况逐渐减少,现在书籍基本不丢,甚至还有同学悄悄的将破损的书籍带回去,修补好再带回来的。

探索二:推行评价变革实行自主教育

评价是指挥棒,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它是促进,不是甄选。只有构建灵活的、沟通的、支持的和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评价体系,才能激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实行自主教育,享受幸福成长。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又陷入了思考,怎么为“每一个孩子”定制一把适合他的尺子,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评价舞台,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呢?于是,我们推出了“晒晒我的学习成果”活动。在期末来临前2周时间,学生可以就音乐、美术、劳技、综合实践等课程,申请参加“晒成果”,然后由学校组织检测,对于通过的学生颁发“特长卡”一张。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基于学生的本身出发,让学生自愿选择,另一个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手段,让评价实现多元化,让学生学会自信对待“学习那事儿”,“你在这点好,我在那点好”。

分享故事:笋芽儿艺术展——自信教育

4月2日清晨,“笋芽儿艺术展”拉开了序幕。学校前操场彩砖区域被心灵手巧的学子们开辟成了书画展现场。书画展的作品来自学校开展的“书法和绘画晒成果”活动。课间,“笋芽儿”们三五成群地进入书画展现场。有的孩子热切地寻找着自己班级的展板,找到了,会向自己的伙伴高高地招手;有的孩子会被其中的一幅画吸引,驻足良久;有的孩子则会悄悄地在展板中寻找自己的作品,然后静静地看,脸上流露喜悦。书画长廊里,川流不息的孩子因为自己的作品而来,因为作品的精彩而来,也因为书画长廊的热烈氛围而来。他们边看边赞,边赏边议,一切自然地发生:在欣赏中学会审美,在比较中学会积极,在赞扬中体会成功。

据悉,我校艺术节以“活动策划书”来引领,通过“晒成果”活动,引导每一位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促进每一位孩子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每一位”,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个体,都存在差异。《学生第一》里提到:“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当校园里、课堂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家情怀的老师们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7:学生读书心得的作文

《狼图腾》是一本关于蒙古草原小狼的奇书。全书由几十个世人难以猜度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气呵成,精灵一般的草原小狼随时随处都能从书中呼啸而出。

本书由作者历时三十余载精心创作而成。作者在内蒙古额仑草原长时期地与狼共舞,与心爱的小狼结下生死之情。在书中,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结意识、狼的亲情和友情、狼和草原以及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以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作者是满怀着深深的忏悔之情来叙述小狼、呼唤小狼、赞美小狼的,从此,小狼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上面我说的一系列话都是在赞美小狼。看了后,你一定很想了解内蒙古大草原吧,不过,我要告诉你要想了解草原得先了解狼。也有人认为在草原上,狼不算什么好东西,这得算得上是一只凶恶的野兽,呵呵!开个玩笑吧,你去看看一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灰太狼并不可怕,反倒有点可爱,你说呢?在作者认为狼在草原上很重要,他说过:狼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了;狼没了,蒙古人的灵魂也就上不了天了。

狼通常是群体作战的,他们不光在草原上的地位是一流的,连吃羊也是一流的:大个头的狼为其它狼做跳板,跳进羊圈吃羊,等里面的狼吃饱了,再在里面撘跳板把吃饱的狼送出来,给饿狼搭跳板,吃饱的最后一只狼就会用死羊搭一个羊梯,跳出羊圈,回家。

篇8:培养学生读书:教师的使命

纵观世界各国, 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 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 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在犹太民族, 小孩稍微懂事时, 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 让孩子去吻, 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在那种书香社会里, 我们知道, 至少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一些人类的天才。

一个爱读书的国家, 必定是日新月异的国家;一个爱读书的民族, 必定是一个坚韧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国人, 才能将龙的血脉传承!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 徜徉书海, 与书为伴, 以书会友。有了深厚的知识、广博的学问, 教学才会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其次要对学生涵养熏陶, 让每一个学生也成为———读书人。

语文教师要在讲课文之余补充一些资料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要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要开展读书交流、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书籍, 让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书籍。

篇9: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激发阅读兴趣,感悟阅读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要求不能过高

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能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落字、读流利正确就可以。中高年级的同学要求要高一点,不但要读出感情,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2.以多种形式促读

低年级老师可以范读、领读,让学生分角色读,高年级可以默读、自由读、比赛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感悟着读书的乐趣。

3.阅读感兴趣的书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让学生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才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有阅读儿童自己感兴趣的书,他们才能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读感兴趣的人和物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家长、老师以身示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自制力要差一些。那么要培养其阅读兴趣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陪伴。

(1)教师的陪读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校老师布置的阅读题目,老师应该和孩子一起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读书兴趣会大大增加。

(2)家长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大人那里模仿来的。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里,他的孩子一定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陪读,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胜过很多说教。所以家长们无论多忙,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这样不但能拉近亲子关系,更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给孩子读书方法

现在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孩子拿过一本书,囫囵吞枣地很快读了一遍,你问他记住了什么?除了个别人物和精彩的片段,别的什么也没记住。有些学生读后,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什么原因?学生不懂读书的方法。

1.不动笔墨不读书

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我觉得读书时都应该养成动笔的习惯。当然年级不同,要求就不同。低年级学生可以圈画生字,给生字注音,圈画简单的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中高年级学生要运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重点词句,能找到中心句。还可以在有感悟的地方做出批注。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并能展开想象,领悟其内容。

2.读不同题材的文章要有不同的方法

例如读小说就可以先读目录和文章梗概,先把握主要内容。读散文要先读作者写作背景,这样很便于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读古诗类的书要边看注解边读,这样可以降低理解文章的难度。读说明文要先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事物和道理,再细细品味。

3.学会读书质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列特,所以,学生要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课内阅读,老师可以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就文中观点质疑、就文中问题质疑,学生学会了质疑的方法,在课外读书中他们自然学会了思考。

三、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

读书的目的是为我所用,那么积累就相当重要。看到好词佳句可以记录下来,低年级可以只记录短小的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记录文章片段甚至是整篇优美文章。

1.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这里我提倡网络上写日志,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建立班级摘抄比赛栏,教师和同学每天都能浏览,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摘抄记录进行评比。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上网的好奇心,还让孩子越读书越爱读,越读书越想读。

2.进行小练笔活动。提倡学生练笔时用所摘抄的名言警句、或摘抄的精彩词语。当学生的劳动成果有所用时,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去做。

3.熟读背诵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反复诵读是背诵的基础。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出文章的意境、韵味。

四、及时督促反馈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所做的一切都需要教师的督促评价来辅助完成。

1.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的契机,在班级开展一系列的课前课后阅读活动,如每一节语文课,可以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演讲内容可以是读过的书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一段优美的片段、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高年级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新感悟和大家分享,也可以改编自己读过的内容。

2.教师创办报刊。这里可以是学生通过读书写出来的小日记、人生感悟、习作等等。

3.对于在读书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要及时鼓励,并让其介绍好的读书方法。对于读书有困难的同学要给予“一帮一”的帮扶,让他们有信心去读书,直至爱读书。

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知识与文化。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全民阅读,读书可以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所以培养青少年爱读书的习惯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篇10:《赏识你的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榆林市第七小学 方娥

我认真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下面,我主要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感触:

一、赏识是爱,赏识是尊重

赏识是沟通、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地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智力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绝非仅是学习能力。“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爱是尊重。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基本的师德的表现。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甚至隐私。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若没有了自尊,没有了自我,是难以想像的。

二、赏识是不经意的一次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有特别的关心和耐心。不让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书中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吱吱喳喳地拉,每个人都忍受不了他的嘈杂的声音,甚至连家人都不愿多理会他,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有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老人说“我是聋的,但我能感受到你拉得很好~~”男孩子开心极了,每天早早起来,到后山只想为唯一的聋了的老人听众拉上一段,几个月后,男孩子的琴技突飞猛进,而其实这位“聋”老头是一个资深的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成为杰出的人。

三、赏识是用生命诠释的艺术

《赏识你的学生》中专家说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实践——试着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种技巧,甚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让孩子摆脱噩梦》中写到李圣珍老师救治了许多的“问题孩子”,她的成功正是教育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的体现——用自己的生命去理解与爱另一个生命赏识的辨证观。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赏识你的学生》——就是这本书,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

从《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折射出几个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欣赏、激励、宽容……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性格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作为一个教育者,又何必吝啬简单的一句:“孩子,你能行”呢?

篇11:《雷锋的故事》学生读书心得

雷锋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家人相继去世,只有小雷锋一个人还活着,所以他一直被地主欺负着。直到后来,伟人带领红军战士,解救了受剥削和压迫的穷苦人,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也可以学到知识了,这时在小雷锋的心理也埋下了参军可以解救穷人的种子。他想跟着伟人走,可伟人却让他好好读书。于是雷锋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参军。

雷锋长大以后就去参军了,在测体重时,他使劲往下压,体重勉强通过,可是在量身高时因为他不够高踮起脚被发现了。最后在雷锋的苦苦哀求下,检查员终于被雷锋的真诚和热情所打动,同意雷锋加入了队伍。

雷锋参军之后,日子过的特别朴素,从不乱花钱,把积攒下来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他做的好事不计其数,所以民间流传着一段佳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最后在一个雨天,雷锋在地上指挥战友倒车时,不幸牺牲。伟人亲自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篇12:写学生读书心得的作文

所以,本书就重点描写了母狼紫岚花很多心血在培养自己的儿子上,希望其中一个成为狼王。这一切都因为自己丈夫未能满狼王梦,就被野猪咬死了,她想让儿子成为狼王!

一开始,紫岚有些偏爱于她的大儿子黑仔,因为黑仔长得极像他的父亲黑桑,眼神充满了杀气,体格强壮。紫岚对他抱有极大希望,费尽心思栽培黑仔,使他拥有比同龄狼更大的勇气。可就因为他勇敢,在洞外等待母亲捕猎归来,被金雕叼走了。

蓝魂儿代替了黑仔,但是由于紫岚逼着蓝魂儿和同龄狼捕猎一定要冲在前头,结果中了猎人的计,紫岚赔了脊梁骨已被压断了的二儿子。紫岚心痛万分,然后狠心将它给碎尸“三”段,她要让猎人半张狼皮也得不到!

上一篇: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改革总结下一篇:滑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