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

2024-05-25

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共9篇)

篇1: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体现鲁迅此时“彷徨”的心情。吕韦甫将生活的种.种辛酸与坎坷从酒楼上带进读者的心间,分明看到两个字:无奈。这种“无奈”充斥着他的生活,使他“飞进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不就是鲁迅自己的遭遇吗?生活象一潭死水透年出一点生机,所有的一切都“织在蜜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找到出口,正是鲁迅的信念,然而此时他却只有“不以深冬为意”的气概,只可惜理想与现实隔着遥远的距离。但鲁迅是不会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实践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事情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第一枪。

而《孔乙几》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几,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之呼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同情他那?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样走下去。“孔乙几还欠十九个钱那!”是啊,他的债谁帮他还那?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是鲁迅的代表作。他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你们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生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慷慨。

鲁迅的小说,有思想,耐人寻味,他让迷陷于封建制度的人们都清醒起来。那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该做些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鲁迅一起呐喊,呐喊吧!珍惜现在,珍惜美好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努力!

光明与真理的一生。黑暗的社会对人来讲是无所谓希望的,即使有几位肯挣扎一下的都被滚滚的洪流冲散、淹没。只有鲁迅深信前方一定是有希望的,无论这希望是多么遥远,多么渺茫。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篇2: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

《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 这篇我们高中就学过, 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

篇3: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

2014年第19个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 就调查结果来看 ,也许是受新兴电子传媒的影响,与2012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39本相比,2013年4.77本的阅读量仅增0.38本,可谓进步甚微! 相比之下,数字化阅读则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0.1%,较2012年大幅增长了9.8%。

一项调查曾显示,我国近40%的年轻人除了课本一类的书外基本没有藏书。第18个世界读书日期间的“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调查显示,以色列以人均64本的纸质图书阅读量远远超过韩国、日本、美国和中国,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的聪敏与智慧必定来源于书籍的熏陶。

其中,广大的中学生群体本应是图书阅读量的重要贡献者,但如今受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电子书泛滥、图书质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说,文化沙漠已从社会蔓延至中学校园,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

笔者在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数字化阅读的普通高中学生为41.9%,接近半数;有54.3%的高中学生每天读书的时间在“半小时及以下”,13.9%的学生根本“不读”任何课外书籍;46.5%的同学选择“双休日和假期”时间来读书,64.3%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读书,是因为“课业负担过重, 升学压力过大”;73.6%的学生平均每学期用于购买图书的钱在100元以下;而在阅读质量上,高中生的读书取向偏重“快餐式”和“ 浅阅读”,言情、武侠、动漫等类读书在最喜爱的图书类型中占到55%,文学名著、史哲经典、科学著作等类图书鲜有人问津;在回答家中纸质图书的藏书量时,75.9%的学生回答不到100本; 在回答一般 多长时间 去一次书 店或图书 馆时 ,37.2%的学生回答“很少去”。

二、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读书的必要性

首先是个人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需要。说得功利一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得现实一些,“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一本广为流传的名著其价值在于通过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从而使人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高中生仍在走向成熟的重要人生阶段上,读书是弥补性格缺点、完善品性人格的重要途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不同类型的书籍有如不同类型的食物给予高中生不同类型的精神营养。

其次是公民社会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的需要。现如今有一类新闻报道几乎每日可见,那就是个别的中国游客在一些景区因不讲公德所做出的种种破坏行为,如乱刻乱画、高声喧哗、疯狂抢购、举止粗鲁等。一些中国人的钱包确实是鼓了,但思想与文明还远没有进入富裕阶段。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文明的发育上还缺少自觉。个人的一小步,社会的一大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青年人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是急需培育的对象,是急需自我觉醒的群体。而文化自觉需要读书去唤醒,去培育。

再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高中学生承载着社会的期望, 担负着历史的使命。在我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里,这一代人的学习和成长、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正因如此,全社会都应热情关心青年学生,以激发其自觉读书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其读书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读书的思考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一次出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暨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开馆仪式时曾强调“: 要努力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这个环境,对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既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学校、家庭小环境和个人读书小环境。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等9个部委共同提出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 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6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共同向全社会提出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这些都是在营造读书的大环境。这样的环境,必然有助于重新播种我们的文化绿野。

在学校和家庭中,应注重青少年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倡经典名著阅读,倡导家庭读书。有计划地开设“语文读书课”“图书馆课”“ 校园读书节”等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树立文化品牌”“诵读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学校连家庭、读书意浓浓”等系列读书活动,经常举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之星”“班级读书会”等系列竞赛,还可开展“书迷俱乐部”“书迷故事会”“书迷沙龙”等展示活动。

在个人读书生活中,重在习惯的养成。古人有“三上”之说,即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读书。面对高中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可提倡利用每天10分钟时间读书。10分钟虽短,但日积月累,最后一样可收到博览群书之功效。

篇4:彷徨读书心得

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孔子说,君子跑庖厨,享受美味的同时,躲避开残忍的场景,其实只不过是既成人时间的游戏规则,有逃避内心刺痛的最滑头的手段。

然而,鲁迅却不,他既不想跑,也不愿妥协,而且 还要从这不能中找出一条路来。有谁知道,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却又时间最柔软的心肠。在鲁迅身上有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和果决,但她内心深处却是一刻舍身饲虎的此信。这是一个仁者所具备的。

《呐喊•彷徨》中还提到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理满足感。也就是说,只要你心里满足了,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幸福﹔否则的话,即使是锦衣玉食,也体会不到幸福。物质上的充裕与否,想来都不是衡量是否幸福的尺度。幸福只能到你的心里去寻找。只要你知足,知道感恩,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怨天尤人着,是永远也品尝不到幸福滋味的。

篇5:呐喊彷徨的读书心得

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弦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序文里,“医病”的问题,成为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求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这一思想转化的进程,对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这篇序文里,作者并没有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从集子中所收作品看,也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一段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唤的特色。

篇6:精选的名著《彷徨》读书心得

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异常黑暗的年代。虽然,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令人振奋的,但毕竟它没能成功,中国还是陷入了混沌状态。鲁迅,他怀者一颗无私的爱国心,徘徊于黑夜中,苦苦追求民族的希望与光明。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不体现鲁迅此时“彷徨”的心情。鲁迅的生活像一潭死水透出一点生机,所有的一切都“织在蜜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找到出口,正是鲁迅的信念,然而此时他只有“不以深冬为意”的气概,只可惜理想与现实隔着遥远的距离。但鲁迅是不会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实践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光明与真理的一生。

鲁迅先生含着这颗灵丹耕耘在一个黑色的年代里,在最困顿的时刻它执着地发挥着效力。许多人心中也怀有希望的种子,但他们不具有鲁迅先生的“韧的精神”。当挫折来临时,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就被熄灭了。可见,这种精神不是每个有“火种”的人都拥有的,只有鲁迅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品质。

“一切是死一般的宁静,死的人和活的人。”死的人长眠于地下也当安息了,因为活下来的人点燃了希望的灯火,指引更多的人踏上人生的路途,因为更多的垂死的人被救起,活在希望的世界里。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思想品质。

此时,我靠近彷徨着的鲁迅,与他一同守望着闪亮的希望,在漆黑的长夜中战斗,迎接新的黎明。

《彷徨》读书心得 (二)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彷徨》读书心得 (三)

关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读后感想读书心得 今年,我读了鲁迅的小说集,名字叫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继《呐喊》之后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收集了他从1924年到1925年创作的11篇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作者的思想苦闷。1933年,鲁迅为彷徨题诗寂寞新模范,平安旧战场,两间于一卒,荷戬独彷徨。“这便是”彷徨“的来由 主要内容是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了鞭挞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映封建的必要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压迫妇女深深的同情。 鲁迅先生通过细致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当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却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反而成为了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对象,最终被旧社会所吞噬。 文章的主要感情是悲哀的,它取材于现实世界,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现实世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这本书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的世界,去体会那个世界和那个时间里的喜怒哀乐,去思索当今社会所反映的一切问题。

《彷徨》读书心得 (四)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篇7:浅析《彷徨》的“炼字”艺术

关键词:鲁迅,彷徨,炼字

长期以来, 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小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果从1913 年《小说月报》发表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时所附的编者评点及“附志”算起, 鲁迅小说研究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论著资料真可谓汗牛充栋。本文仅以其小说《彷徨》来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中对词语的锤炼与选用, 结合《彷徨》中的具体作品《祝福》、《在酒楼上》、《肥皂》等进行例证。

一、选用词语的要求

吕叔湘先生在《我对于“修辞”的看法》中说:“修辞学, 照我的看法, 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 (多少是同义的) 词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各种风格……之间——进行选择, 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 用以达到当前特定的目的。”这就需要词语的锤炼。词语的锤炼, 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 既生动贴切又活泼的表现人或事物。而鲁迅先生的语言恰恰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的精华。在他的小说中既有对词义的锤炼, 又有对声音的锤炼。

二、意义的锤炼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灵魂, 不从意义入手, 就没有词语的准确、鲜明和生动。意义的锤炼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1、力求准确妥帖

准确、妥帖是用词的第一要求, 它要求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妥帖地表达思想感情。鲁迅先生在用词上非常讲究, 以求达到准确妥帖。

例如:

……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的说:

“不早不迟, 偏偏要在这时候, — — 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地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 几乎跳起来, 脸上大约也变了色…… (《祝福》)

对于祥林嫂的离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鲁四爷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者, 在年底“祝福”时, 有很多忌讳, 而祥林嫂偏偏在“祝福”时去世了, 鲁四爷觉得很不吉利, 但又不能把“死”字说出口, 所以只能怒斥其为“谬种”。而短工则由于深信迷信思想, 认为当临近祝福时, 谈“死”字不吉利, 所以用了一个比较隐讳的词“老了”。而“我”是一个知识分子, 有着新思想新观念, 所以“我”选择的是“死”字。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用词准确精当, 妙不可言。

2、力求色彩鲜明

词语色彩是否分明直接关系到用词是否准确, 表达是否鲜明有力。词语的色彩表现在三个方面, 既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

(1) 大儿子进来了, 胖到像一个汤圆。 (《高老夫子》)

“汤圆”本是中性词, 在这里由于语境的作用, 由中性词变成了贬义词, 改变了感情色彩。

(2) 煮熟之后, 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 可就称为“福礼”了…… (《祝福》)

“横七竖八”在这里是贬义词, 形象地描画了“祝福”的虚伪性。正因为他们追求的只是表面的形式, 不是真正的“福礼”, 所以他们才会把筷子放的“横七竖八”的。

词语的形象色彩:

树枝笔挺地伸直, 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血红的花来。 (《在酒楼上》)

“乌油油”和“血红”色彩鲜明, 给人浓重的色彩感。

三、声音的锤炼

词语的声音美体现在:音节整齐匀称, 声音平仄相间, 韵脚和谐自然, 叠音自然等。

1、平仄相间

鲁迅小说的语言在词语声调的搭配上也是十分讲究的, 或者平仄相间, 或者前仄后平, 或者此平彼仄, 总之, 每句话中词语的声调多是平仄交替, 读起来起伏跌宕, 富有变化美。

例如:

(1) 忽然, 他流下泪来了, 接着就失声, 立刻又变成长嚎, 像一匹受伤的狼, 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 惨伤里夹杂着悲愤和悲哀。 (《孤独者》)

其中“悲愤和悲哀”是平仄对平平。

(2) 深冬雪后, 风景凄清, 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

我看她的神情, 是害怕而且希望, 大约怕自己调得不好, 愿我们吃得有味。 (《在酒楼上》)

其中“懒散和怀旧”是仄仄对平仄。“害怕而且希望”是仄仄对平仄。

2、叠音巧妙

叠音, 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 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

(1) “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 敷敷衍衍, 模模胡胡。” (《在酒楼上》)

“敷敷衍衍, 模模胡胡”传递出一种对一切都漫不经心, 已没有什么生活热情与抗争勇气的信息, 比起“敷衍”、“模胡”更准确, 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将长明灯用厚棉被一团, 漆漆黑黑地, 领他去看, 说是已经吹熄了。” (《长明灯》)

“漆漆黑黑”的重叠表现出说话者语速加快甚至略带夸张的神情, 这与茶馆女主人灰五婶说话时的语气、节奏保持一致, 与人物自身的经历和身份相吻合。

总之, 鲁迅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 他的著作具有各方面的典范意义, 在语言方面, 其用词之练达不愧为现代汉语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0.

[2]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杨晓黎, 鲁迅小说中AABB式词语的巧用[J].修辞学习, 第5期, 2003.

篇8: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

关键词:小说《彷徨》,知识分子,形象

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鲁迅, 在他的有生之年, 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 小说《彷徨》便是其中的代表。鲁迅始终满腔热情地关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农民问题, 一个是知识分子问题, 而后者在《彷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是知识分子, 他同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深厚。鲁迅又是显然超越于同辈的优秀知识分子, 他能够拉开距离清醒地观察、剖析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陷。鲁迅在《彷徨》中, 用他犀利的笔剖析了他最熟悉的知识分子群:这里有不吹熄封建主义的“长明灯”就决不罢休的“疯子”, 有固守封建主义文化营垒同新文化运动作对的封建复古派或卫道者, 有“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形象。

一、孤独、决绝的叛逆者形象

《长明灯》中的疯子是一个孤独的决绝的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封建战士。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真实地描绘了“疯子”所生活的典型环境:迷信守旧的吉光屯。“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 动一动就须查黄历, 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倘没有写, 出去也须先走喜神方, 迎吉利。”这个屯所以叫“吉光屯”, 是因社庙里点着盏从梁武帝点起, 一直传下来的“琉璃灯”。他们都相信这长明灯主宰着全屯人的命运, 灯一灭, 屯就“要变海”, 人“都要变泥鳅”。所以他们都把这封建传统的象征———“长明灯”看成自己的命根子, 拼命加以维护。在这迷信守旧的村民中, “疯子”是唯一敢于离经叛道的叛徒。他所以被众口指为“疯子”, 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觉醒者, 要把祖庙里象征封建传统的“长明灯”吹灭。

“疯子”是孤独的叛逆者。他反封建的思想和行为, 虽然代表着群众的利益, 但却是群众所不理解的。这便是群众不仅不支持他吹灭“长明灯”, 反而把他当作“疯子”而任意加害的原因。

“疯子”是决绝的叛逆者。这种决绝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韧性的战斗精神。社庙里塑着的“三头六臂的蓝脸, 三只眼睛, 长帽, 半个的头, 牛头和猪牙齿”等凶神恶煞, 代表着封建社会的吃人者。“疯子”要消灭这些吃人者, 但他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因此, 他反抗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吹灭“长明灯”, 虽然灯灭了, 这些凶煞还在, 但在群众尚未觉醒的时候, 只能姑且这么办。对于迷信守旧如吉光屯的村民者, 用科学道理来说服, 简直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便采用他们能接受的迷信的语言来说明利害 (说吹熄长明灯, 就不会有蝗虫, 不会有猪嘴瘟) 。这种从实际可能出发, 讲求斗争策略的作法, 正表现了鲁迅所提倡的“韧战精神”。其二是坚毅不拔的斗争意志。他吹熄长明灯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阔亭们用“我替你吹”来欺骗, 他回答:“不要你们, 我自己去熄!”他们用“打断你的骨头”来威胁, 他回答以利剑一样的目光, 致使阔亭的眼光赶紧避易;他们把他紧紧关在庙门之外, 笑问:“看你有什么办法。”他的回答是:“我放火!”他们将他锁在社庙的西厢屋里准备绑送县衙, 他的回答仍然是:“我放火!”这种决绝的性格特征深刻地体现着鲁迅的战斗精神, 使“疯子”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封建复古派或卫道者形象

鲁迅以讽刺的现实主义手法在小说中再现了封建复古派或卫道者的形象, 这便是《肥皂》中的四铭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四铭在光绪年间曾经是“提倡开学堂”的维新派人物, 不久便开了倒车, 成为猛烈攻击新文化, 仇视新事物, 道貌岸然, 灵魂卑污的道学家。他反对新道德, 认为提倡“新文化”的结果是“学生也没有道德, 社会上也没有道德”;他“最恨的就是那些剪了头发的女学生”, 认为“搅乱天下的就是她们, 应该很严地办一办……”。为了“存国粹”“挽颓风”, 他纠集一伙封建余孽, 组织了什么“移风文社”, 大搞什么“专重圣经崇祀孟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征文”;他反对一切新文化, 咒骂新学堂讲“解放”、“自由”致使学生“没有实学, 光会胡闹”, 主张新学堂“应该统统关掉”。但作者对于这个卫道者的上述反动思想和行为并没有展开正面描写, 却用讽刺艺术的放大镜, 透过他道貌岸然的外表, 廓大了隐藏于灵魂深处的污秽, 从而写出了道学家的虚伪。他口里讲的是忠孝仁义, 心里想的却是男盗女娼。他在街上遇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女丐, 就津津乐道地讲述这位“孝女”的事, 并要写《孝女行》来大加“表彰”, 但这“表彰”的背后却隐藏着肮脏的心思。他指责流氓无赖不该用秽言侮辱女乞丐, 自己却怀着同样猥亵的心理给四太太买了一块肥皂。他攻击新学堂的学生“没有实学, 只会胡闹”, 自己却将女学生骂他的一句英语“恶毒妇” (老傻瓜) 错解为“很凶的女人”, 并且逼儿子学程查遍了英语字典也终于没有弄明白。他声色惧厉地教训儿子要学好, 吃饭时却同儿子争着“伸筷自去夹那早先看中了的一个菜心”。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 廓大了人物的卑污内心, 使人看到以道德文章自居的所谓封建卫道者, 其实是一些道德败坏的伪君子, 不学无术的“恶毒妇”。

高尔础也是复古派的人物, 但同绅士化的四铭不同, 他是在复古逆流中从社会最肮脏的底层泛起的渣滓。鲁迅正是从这“沉滓的泛起”来显露和讽刺复古运动的反动实质。高尔础原是一个流氓赌棍, 在来女校之前, 他的职业是“打牌, 看戏, 喝酒, 跟女人”。他交运的原因是因不久前“在《大中日报》上发表了《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这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 由于这篇文章, 便立即受到主张办学应“以国粹为归宿”的贤良女校校长万淑贞的赏识, 被聘为教员。他所以应聘去做女校教员, 还有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钻到里面去看”女学生。但由于他不学无术, 又心怀叵测, 实在无法把课讲下去, 终于又恢复了他流氓赌徒的“旧业”。

四铭和高尔础, 一个呼吁保存国粹, 一个主张“整理国史”, 都是复古逆流中的风头人物。但由于出身和地位的不同, 其性格也有明显的差异。在高尔础的性格中没有四铭那绅士的虚伪, 只有市侩和无赖之徒的浅薄。为此, 作者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来赤裸裸地展示他卑污的灵魂。小说一开始就写高尔础备课、照镜时的心理活动。他本来不学无术, 不懂什么历史, 却偏偏要当什么历史教员。课备不出来不怨自己无知, 却埋怨“《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者竟太不为教员设想”, 埋怨中途辞职的历史教员为什么不给他留下“三国”或“唐朝”, 因为他最擅长的是“三气周瑜”和“秦琼卖马”。他一面照镜, 一面埋怨“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 以至使他摔出了额角的伤疤, “万一给女学生发现, 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本来是怀着“看女学生”的目的去女校上课的, 却因精神的过分紧张和灵魂的极度空虚, 竟不敢往台下看, 惟恐落入“可怕的眼睛和鼻孔联合的海”。他在极窘的状态下打熬着讲, 却盼望着赶快下课。这绘声绘色的精彩描写,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这个流氓无赖卑鄙空虚的精神世界和丑恶嘴脸。

三、“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形象

鲁迅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这苦痛, 正是鲁迅关注知识分子命运的一种切肤的痛感。他的描述那些一度觉醒过的知识分子的灵魂的小说, 一般都是一种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这种悲剧集中体现在《彷徨》中以新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四篇作品中:《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他们都曾投身于革命的洪流, 后来却迷路了, 颓唐了, 沉沦了, 以至于有的堕落了。鲁迅冷静地分析了这种现象, 他解剖这些被反动势力击败了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灵魂, 总结他们由前进到碰壁以至最终遭到失败的教训。一般地说, 鲁迅通过魏连殳、吕纬甫的悲剧否定的是一种倒退、妥协行为;通过文学青年、涓生、子君的悲剧, 否定的是小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

魏连殳和吕纬甫是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落潮时期由叛逆而趋于彷徨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都曾经觉醒过, 反叛过, 抗争过, 但后来他们却改变了。吕纬甫曾到城隍庙里去拔神像的胡子, 曾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 但是现在却“敷敷衍衍, 模模糊糊”了。他的心境和意志竟然到了这步田地:“以后?———我不知道。……连明天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魏连殳曾经是一个“新党”, 被人们认为是“很有些古怪的人”, 但后来却从根本上改变了, 他自己概括说:“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吕纬甫教起“诗云子曰”和《女儿经》来了, 而魏连殳则充当起军阀杜师长的顾问来了。他们确实从反抗、改革的路上回过来, 走上了苟且、敷衍的旧路。在他们的心里浸透了失望、寂寞、冷漠的情绪。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他们都始终是不安、不满、不幸的。他们之所以甚感寂寞, 正因为他们有一颗不甘寂寞的心;他们之所以冷漠, 正因为他们灵魂深处仍有着热情;他们之所以迁就, 苟且偷安, 正因为他们仍未忘怀过去的改革和将来的一线希望。他们带着一种报复心理。“我已经真的失败, ———然而我胜利了。”魏连殳的这个总结包含着深深的痛苦, 然而也带着取得了报复“胜利”的讥笑。然而这是可怜的报复。这是先前反抗的余音, 也是挽歌。他们以其曾经反抗终于屈服然而又不甘心的哀伤、屈辱、痛苦、懊丧、寂寞, 并以这一切的混合与深沉而向旧制度旧社会提出了控诉, 发出了谴责:要改革这人生, 要改革这人性, 要改革这社会与制度。

《伤逝》中的涓生、子君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 虽然都从封建主义的道德和思想观念的牢笼中求得了个人的解放, 但仍然不能真正摆脱悲剧的命运。

《伤逝》吟唱的是一首不能爱, 失去了爱的哀歌, 由一对青年知识分子所唱出。他们是新的一代, 他们能够用新的方式来热恋、同居, 这在他们的前辈看来却是大逆不道的。然而他们的反抗和追求仍然失败了。因为涓生被解雇了, 没有了经济收入。失败的原因是经济, 但经济背后又有政治———旧制度与旧道德的冷眼、谴责、切切私议以至惩罚。那经济的手段正是执行制度与道德的命令。于是, 子君回家了, 并死在“威严和冷眼”所包围的“人生的路”上了, 涓生则“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虽然和涓生生活在同一个“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的黑暗世界里, 过着难以为继的生活, 但却没有涓生那种敢于正视现实的勇气, 更缺乏涓生那种善于反省的品格和对人生要义的精辟认识。他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诱惑下, 梦想以自己的笔开出一条通向“幸福家庭”的路, 但结果不过是自我讽刺。小说正是通过对文学青年的讽刺, 批判知识分子梦想逃避现实斗争的错误道路, 从客观上告诫他们, 人民在根本没有幸福可言的社会里, 获取幸福的途径只有从根本上改革社会的革命斗争。

总之, 鲁迅先生以其丰富的社会生活, 深刻的社会观察, 高超的现实主义手法, 杰出的艺术技巧, 在《彷徨》中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群, 他的作品像一面镜子, 将那个黑暗如磐的时代中的知识分子的灵魂清晰地映现出来, 或鞭挞, 或嘲讽, 或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期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鲁迅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剖析, 达到了同时代的最高峰。《彷徨》也因其对知识分子描摹的精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重要地位, 恰如鲁迅投向旧时代的一把匕首, 或是向旧时代宣战的勇士, 不仅仅在民族民主革命中起到过振聋发聩的作用, 时至今日仍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2]田仲济, 孙昌熙.中国现代小说史[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

[3]赵遐秋, 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杨政.试论《呐喊》《彷徨》的反面人物创造[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5]彭定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J].2002, (4) .

篇9:关于学生彷徨读书心得体会

关键词:《呐喊》,《彷徨》,生命,自由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专制主义蔑视人的价值,践踏人的尊严。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上形成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肯定人的价值的思潮。鲁迅率先发出了旨在近代启蒙的激进“个性主义”的呐喊。鲁迅认为,“欧美之强,莫不已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世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然而,“个人一语,入中国未三四年,号称识时之士,多引以为大垢,苟被其谥,与民贼同”。鲁迅感到了思想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呐喊着的同时,也苦闷着,彷徨着。《呐喊》《彷徨》就是他当时思想情绪的见证,其中充满了使命感,同时也表现出深重的孤独感、愤世感和悲剧感。

从整体上看,《呐喊》和《彷徨》是以写人为主的。鲁迅在其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也写出了这众多人物的悲剧。可以说,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个个孤独者。这样的孤独者有两类,一类是在封建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的重压下觉醒的人;一类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牢笼里因其不幸而被大家嘲笑和唾弃的人。通过对他们悲剧命运的描写,鲁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与之对立的庸众以及造成这所有现象的根源:封建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并试图唤起所有人的觉醒,以期待在中国大地上有真正的“人之子”出现。

一、鲁迅描写了诸多小人物的不幸,同时对他们充满了深切的同情

在这众多不幸的人物中,他很明显地突出了两位“木偶”形象。一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幸,而且常常是雪上加霜。两个丈夫都先后死去,最后儿子也被狼叼走了。还有就是《故乡》中的润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

“木偶”形同“呆滞”。鲁迅之所以把他们都刻画成一个个“木偶”形象,可见他对他们苦难的体会是相当深的。只有深重的苦难,才会使他们变成这样一种毫无生命力的所在。在生活的重压下,完全失去了活力和生机。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无所思、无所想,只是机械地、本能地活着。在封建专制体制下,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也不能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这意味着他们自由和自由意识的双重失落。

这些人物在屈辱求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尊严。只不过这种自我意识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我意识,它不是在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系统里形成的。比如《孔已己》中的孔已己、《阿Q正传》里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尽管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着自己的尊严,但他们还是生活得很卑微,从来没有象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定位,是自觉地遵守着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自尊常常也不过是表现为一种虚荣。这注定了他们的不幸和悲哀。

二、封建的伦理价值观念势必造成这些人物生存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僵化及奴性的形成

他们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这意味着自主性和自由意识的失落。而自主性和自由意识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他们的存在,都是一种被封建伦理价值观念掏空的存在。他们面对生存丝毫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面对严重的生存困难时,他们就只有靠幻想来减轻负担、消解矛盾。

自觉地或潜意识地认同封建传统观念,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压迫不自知,对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无法获得一种正确的认识,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必然地占据了他们的心理空间以代替希望。费尔巴哈就说过,“人的知识越缺少,他的幻想就越强大”。而且,人的行动能力越缺乏,幻想必然也越强大。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必然导致他们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双重缺乏。

《药》中的华老栓、《故乡》中的润土,他们对生活都有着自己的希望。华老栓把儿子的生死寄托在人血馒头上,润土则认为香炉是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希望的象征。其实,他们的希望都是一种毫无根据、虚假的希望,准确地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不过是以此来慰藉和维持这苦难和毫无希望的人生。尤其是《阿Q正传》中的阿Q,更是常常把幻想当现实,以此来缓解苦痛和平衡心境,然后再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对于这样一种自欺和苟活,鲁迅是最痛恨的。他曾尖锐地指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正是这种在封建传统下所形成的国民性造成了整个中国的暗淡和死寂。因此,对这种愚昧麻木的国民性进行揭露和抨击以唤起民众的觉醒,成了鲁迅不渝的追求。

三、这些不幸的人都是孤独的

周围的人们赏鉴着、咀嚼着、嘲笑着他们的不幸,由此把他们隔绝起来。除此之外,被隔绝的还有那些在传统伦理价值观的重压下觉醒了的孤独者。

这些觉醒者包括《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在酒楼上》的吕维甫等。他们明白封建传统观念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禁锢,于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实现一种真正的人的存在。可事实是,他们非狂即死,即使活着的,也被一种孤独无聊深深地围困。历史学者汤因比对此有过一段很真实的论述,他说:“一个创造者,当他开始出现的时候,他总是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毫无创造性的大量群众的压倒优势之下,如果这个创造性的天才不能够在他的周围环境中实现他自己达到的那种改革,那么他的创造性便会陷害他自己的生命”。鲁迅把一些先觉者塑造成狂人的形象,可见他对他们的命运是很有预见的,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看得很清楚。所以他说,“中国实在是太难以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几乎也要流血”。这样的铁屋子是“万难破毁的”,对此,鲁迅真正表现出了一种“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

四、在鲁迅笔下,与这些孤独者构成对立的,是那些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群众

他们通常以“看客”的形象出现。这些看客,在《示众》

简述“降B大调柴金手风琴协奏曲”的思想内涵

江影陈若良(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尼古拉·柴金(N.Chaikin 1915-2000)是当代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他的“降B大调手风琴协奏曲”是手风琴作品中的经典名作;正确地理解这首作品的思想内容对完美地演绎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降B大调柴金手风琴协奏曲;思想内容

一、作品时代背景

1946年,前苏联在付出了惨重牺牲后,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胜利不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物质财富等各方面得到了巨大补偿,也直接获得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人才等等,苏联由此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

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认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建设祖国的热情都空前高涨。进入1950年,苏联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国家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刚刚过去的艰苦战争,已经来到的辉煌美好时代,促使柴金写下了这部手风琴名著。

二、作品风格特点

这首协奏曲表现了俄罗斯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它具有鲜明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色。它选取了俄罗斯传统音乐中的船夫曲、摇篮曲和舞曲,分别作为三个乐章的音乐主题。作品曲式体裁与思想内容相得益彰。它既是柴金个人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手风琴乐曲中的名篇,还是上世纪50年代俄罗斯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经典名著之一。

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们那种渴望刺激的痴呆,对别人痛苦无动于衷的残酷,被鲁迅揭示得惟妙惟肖。与此同时,鲁迅也把对他们的愤激和讽刺于不动声色之中抒发得淋漓尽致。在鲁迅看来,那些觉醒者的孤独和悲剧命运是与这些冷漠、愚昧的群众分不开的。这种麻木的精神状态正是觉醒者奋斗途中的巨大障碍。而且,这些冷漠的群众还不惜加重那些不幸的人们已有的精神苦痛。

其实,这些庸众的生活也是一种被抽空的存在。在封建伦理的框架下,他们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也不可能意识到人应该有独立的追求以显示自己独立的价值。因此,生活定然是一片空虚无聊。恰恰因为生活是一片无穷无尽的虚空,他们才那样迫切地需要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充实他们的生活,从而打破这种沉闷,使之增添一种趣味。因此,看“热闹”、以别人的不幸作为谈资,就成了他们主要的消遣方式,甚至是主要的生活方式。

总之,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都是一种非常态的存在。他们呆滞、麻木、虚空、幻想,要不就精神崩溃。在封建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专制下,他们的生活死水一潭,没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和追求,更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偶尔有几个这样的先觉者也会被当时的社会所扼杀。真正的人的生活离他们很遥远。所以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有感于此,他急切地想唤醒所有的民众,让他们都成为具有个性,具有真正独立意识、自由意识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鲁

三、作品分析

作品是传统的协奏曲式,分三个乐章。全曲由快、慢、快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分为引子,呈示部,连接部,副部,华彩再现部、尾声等。[1]

引子以恢弘的气势,隆重的气氛,以和弦加强正拍的八度音阶进行,拉开了这一描写祖国苦难与辉煌乐章的序幕。在隆重、庄严的引子之后,进入乐段1[2],呈示部的主部,先由乐队演奏主部主题。主题宽广,庄严,富于历史的沧桑雄浑感。从乐段2第一小节,手风琴开始进入。手风琴以两个八度叠加进行主部主题的复述,音乐庄严、深沉、宽广、坚定。主题动机是来自俄罗斯古老的船夫曲片段(b7·6|1 7),它代表着苦难、坚

毅、抗争。这个动机贯穿了整个乐章。到乐段3连接部之后,乐曲进入了歌唱性副部。副部包括4、5、6三个乐段。副部是船夫曲音乐动机节奏的演变。它是一首无限深情,舒展,宽广的颂歌,是对辽阔、美丽祖国的深情赞颂。到乐段5,手风琴跨越三个八度音区的、分解和弦的三连音,似深厚情感的补充,似情感抒发后的余波,似层层荡漾的情感涟漪。

经过乐段6的十个小节后,从乐段7进入了乐章的展开部。随后的8、9、10、11、12几个乐段,作者或是以转调、移调、和弦加强等方法复述主题动机,或以自由散板似的三度音程分解后的半音阶上下级进,或以手风琴与乐队的问答对比等多种形式,使主、副部音乐主题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到乐段13,乐队快速的长达18个小节的补充强化,使展开部愈加丰满。

迅的小说是一种呼唤,一种对生命和自由的呼唤。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篇文章中,鲁迅说,“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这社会”。所以,他就借了他的文章为武器,来揭示群众精神上的严重缺陷,“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只有每个群众觉醒了,整个民族才会觉醒;只有唤醒了个人,才能唤醒整个中国,从而完成对中国社会整体的改造。

从作品的情感基调看,《呐喊》比《彷徨》多一些激情,《彷徨》比《呐喊》多一些苦闷和绝望。不管怎样,鲁迅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一切压迫、禁锢的反抗。他要争取真正自由的、有生命、有活力的存在。对于一切非常态的存在,一切扭曲人性的存在,都是不能容忍的,要进行不屈不饶的抗争使之消灭。惟其如此,整个民族才有活力,才有振兴的希望。这就是鲁迅《呐喊》《彷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24节气芒种节气的诗句下一篇:瓦斯治理防治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