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幸福读后感

2024-05-11

你可以幸福读后感(精选6篇)

篇1:你可以幸福读后感

你可以幸福的读后感

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 记者对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面对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人们的答案各色各样,当看电视时听到“你幸福吗”,我在心里也默默的问着自己我幸福,幸福是什么呢?现在的社会常常会听到各种抱怨的声音,人们总抱怨社会不公、风气不正,感慨自己无爹可拼、无权可傍,抱怨之气驱走了他们住在心里的幸福感。从不抱怨到真正的幸福到底有多远的路呢,读了《你可以幸福》这本书后,让我感到幸福其实并没有离我们有多远,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幸福,有的人把它所在心里的屋子里,关紧了门,关紧了窗,不让新鲜的空气接近“幸福”,也不让明媚的阳光照着“幸福”,所以他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幸福的生活所需不多;他存在你的自身,在于你的思维”,这句话其实悟出了幸福的来源,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速,身体状况不时就亮红灯,长期被亚健康的状态包围着,工作多、压力大,似乎感到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情绪也很容易失控,这样长此以往,你就会忘记幸福感到底是什么,常常是一些负面的情绪挤走了你的幸福感。其实幸福是个内在的过程,幸福是良好的感受,我们需要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工作面前,还给自己内心一片宁静。愁眉苦脸,抱怨的工作是换不来良好的工作效果的,幸福是有意识的选择,为何不把幸福感植入我们的思维,带着正面的情绪去工作,阳光微笑不仅让自己舒服,也让周围的人受到感染。不要说“我想幸福”,其实要知道“我很幸福”,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想法,我也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幸福。

“觉得幸福之时,你会微笑。在你微笑之时,你也会觉得更幸福”,这句话告诉我们幸福需要行动,这个行动并不是你特意去采取多大的动作,这些行动应该是嵌入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在办公室摆放些绿色的植物,打扫干净我们的办公区域;在繁忙的工作结束一天后,为自己和家人做几个可口的小菜;每周和好朋友去健身房有氧运动,还有早上在起床时听听让人心情愉悦的音乐,多听听happy and sunshine歌曲,幸福的音乐真的会让我感到happy;这些都是平时我们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事情,可是这些都会让我们有幸福感。

我们天生就会幸福,幸福是我们的本能,幸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就像你的家人一样和你住在一起,家人是我们要亲近呵护的,让我们经常和他问好,经常和他拥抱,家人是我们生活中永远都不能缺少的,他们已经成为我们习惯的一部分,接近家人,我们会更幸福。幸福感并不大喜大悦,它就像涓涓的溪水,清澈、清晰,是一条长流淌在心里幸福小溪,温柔的阳光常常印照在上面,并伴有和煦的微风和淡淡的花香,看,你的幸福向你走来!

篇2:你可以幸福读后感

其实,我还好,有你的疼爱我真的很好。

其实,我要的,只是你能幸福。这你懂吗?

我不美丽,没有白析的皮肤。

我不可爱,没有大大的眼睛。

我不聪明,没有极高的智商。

我不听话常把你气到无语。

幼稚的语言,天真的笑。

白痴的.想法,惹人恼。

认真的说句我爱你,

不知道何时才能嫁给你。

风吹雪花,落到我头上。

轻触一下,融化啦。

傻傻的说着我要和你白头,

默默的许诺我要珍惜你。

每当你生气的时侯,

我只能像个小猫乖乖的听话。

一会吵闹,一会撒娇。

一切都因为我爱你!

无论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只要有你在,我的世界每天都阳光明眉。

无论明天是什么生活,

只要有你在,我去做乞丐都开心。

无论明天会走到哪里,

只要有你在,走在垃圾堆旁依旧能闻到玫瑰的香味。

虽然,我不知道

以后的以后会是什么样。

那个不确定的未来,

可能是我们所向往的,

可能是我们所害怕的。

我相信,结果总会是出乎意料的。

你像童话般,

虽然我不是公主,

我自卑,

我害怕,

夜里常醒,

找到手机,

第一个想找的人就是你。

开始我会打过去,

渐渐的,

我不打了,

我怕打扰你。

我怕惊扰了你美好的梦。

我承认,

我能给予你的太少太少。

我希望我走尽路的时候,是白头。

我不敢承诺什么,

我怕诺言有一天会被荒无。

我不敢说,我能让你幸福。

我知道我做的还太少太少。

试着让自己变成熟,

你才不会太累。可本性又那么难以改变。

道歉时我可以放弃自己所谓的尊严,

也许我可以让你快乐,

也许我只能带给你忧伤。

可我在你身边只是希望你能真正幸福。

如果可以,我会给你。

如果不可以,我会把你留给一个爱你的人。

前提是,比我还爱。

你知道这些都为了什么吗?

只因为喜欢你,我可以做贱我自己。

笨蛋老公,一定要幸福。

篇3:你可以选择幸福

《小明和小强的故事》。

小强没有上大学, 年轻时候就外出打工, 娶了个农村媳妇, 一起打工一起养孩子一起回家盖楼一起养殖一起照顾父母和孩子, 一直幸福到老。

小明学习优异考上大学, 努力工作, 和女友由于异地工作分手, 终于按揭买房, 娶了媳妇却因为工作地点的原因聚少离多, 孩子在城里上学借读费昂贵。小明一直在紧张的压力下生活, 辛苦一辈子, 退休后还继续被返聘回去工作, 最后过度操劳, 身体提前衰退而去世。

小明和小强, 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孩子, 生活观不一样, 追求不同, 命运截然不同。

其实, 网络上的这个故事有点简短了。故事省略了很多的生活细节。关于健康很关键的一环:小明和小强, 在五六十岁的时候, 体检身体, 都查出了血糖偏高。

那么, 小明和小强面对糖尿病的时候, 他们俩分别会如何对待呢?

新《小明和小强的故事》之“初遇糖尿病”

小强在医院查出血糖值偏高, 大夫说这是糖耐量受损, 暂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大夫建议他从饮食和运动上, 改善生活习惯, 从而改善自己的健康问题。小强回去以后, 听大夫的话, 好好的学习糖尿病知识。原来糖尿病并不可怕, 只要从饮食和运动各方面注意好了, 身体状况跟健康人没有两样。小强将以前不好的生活习惯慢慢改善, 戒烟限酒, 坚持饮食定时定量, 保持规律的运动, 血糖一直处于正常水平。他还将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向自己的家庭人员推荐, 家人也都在他的影响下, 生活也越来越健康了。

小明在医院查出血糖值偏高的瞬间, 就崩溃了, 没想到自己也会得糖尿病。由于对糖尿病了解甚少, 小明心想着家庭的压力, 想快速治愈糖尿病, 他轻信了很多宣传能快速治愈糖尿病的虚假广告, 以身试“药”, 不仅耽误了自己身体的治疗时间, 还由于长时间血糖不稳, 出现了各种高血糖症状, 没几年, 糖尿病并发症也慢慢出现, 日后, 小明饱经糖尿病并发症的折磨。

>>学会保健选择健康

正当很多老年人要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 糖尿病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如何管理好糖尿病, 怎样学会保健, 他们也面临着一次次的选择……

从怀疑否认到接受事实

有的糖友在确诊糖尿病后, 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并且抱有幻想, 走进了糖尿病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

有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友, 经过一段正规治疗, 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 血糖降至正常, 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目前的科学水平, 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 就不可能真正治愈, 哪怕临床症状可以暂时消除。

误区二:糖尿病治疗只是降糖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重要诊断指标的, 但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绝不是仅仅降糖就可以了。糖尿病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血脂异常可引起一系列慢性病变, 所以有学者又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同时糖尿病病人还易并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其比率约要高于正常人4~5倍, 而且动脉硬化的进展很快, 可使血压上升, 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脑中风等。所以, 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治疗决不能单纯降血糖。

误区三: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了解高血糖危害的糖友、都希望自己居高不下的血糖能迅速降到正常, 能像正常人一样饮食。许多糖友以为自己的血糖是一下子升高的。其实人的血糖升高是一点点变化的, 只是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在病症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不被觉察, 所以, 当病症被觉察时, 血糖已发生变化很久了。如果此时要把血糖迅速地恢复正常, 就像一个拉着重物艰难行走的人突然断了绳子会摔倒一样, 人体对突然降低血糖是无法马上适应的。

误区四: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社会有一种流行的、愚昧的说法就是“胰岛素成瘾”, 造成许多糖友拒绝胰岛素治疗。其实, 胰岛素是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的一种激素, 体内胰岛素不足, 就会引发糖尿病。胰岛素是机体必需的激素, 它不同于一般概念的激素。糖友用胰岛素是补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不存在“上瘾”的可能。事实上, 不少病情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 血糖恢复正常, 感冒、发烧、肺炎等疾病控制后, 可换为口服降糖药治疗。某些2型糖友在外出、旅游时也可短期停用胰岛素治疗, 改用口服降糖药。

走进误区以后, 对血糖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有些糖友认为糖尿病能治愈, 一味地降低血糖, 最终导致了低血糖的现象。有的打胰岛素的糖友, 起初不敢打胰岛素, 否认胰岛素, 最终还是听从的医生的建议, 打了胰岛素, 才发现, 原来胰岛素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 打上了就依赖上。学习了科学的糖尿病知识后, 从一开始的否认、怀疑到最后的接受糖尿病, 选择只在一念之间。

从失望无助到自信坚强

糖尿病让很人多感到失望和无助。本来自己身体好好的, 可是发现了糖尿病后, 就要永远面对糖尿病, 因为它是终身性的疾病。特别是在运动方面, 本来运动就不容易坚持, 但是医生建议糖友最好要每天运动, 选择了就坚持走下去。

1.运动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糖友张叔叔, 在刚查出糖尿病的那年, 他听大夫说运动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于是每天早上起来就骑车去山下, 到了山下, 再去爬1个小时的山, 这样他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低血糖, 摔倒在路上, 被人送进了医院。其实如果运动过量, 即便是血糖降下来了, 却引起软组织和关节损伤、视网膜出血等病症, 便是得不偿失。张叔叔虽然知道了运动的意义, 但是没有自信, 过量的运动, 反而得不偿失。

2.运动=快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糖友, 在面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之外, 还要面对糖尿病, 这时的糖友会感觉到莫名的失落感, 不知该如何走下去。运动就能让糖友们感受到快乐的意义。因为运动能降血糖。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 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有效地改善糖代谢, 达到降糖目的。运动还能提高药物疗效。这一作用在肥胖的2型糖友身上体现更为明显。研究发现:运动减少体内脂肪后, 糖友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也随之减轻, 从而提高了降糖药物的疗效。只要糖友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相信一定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3.运动=健康。

人到老年的时候, 身体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毛病, 那么合理和科学的运动可以产生一系列有助于健康的生理作用。

神经系统。肌肉活动可以使大脑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和兴奋性, 而运动强度的改变则可以起到调节大脑功能的作用。同时运动也有利于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运动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延缓老年人思维能力的衰退、增强记忆和分析能力。

心血管系统。长期运动, 会使冠状动脉供血增多, 心肌纤维增粗, 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肌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增加, 心脏工作效率和能力提高, 从而胜任高强度及长时间劳动或工作的供血要求。

呼吸系统。长期的运动锻练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加肺组织的弹性、增加肺组织摄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 从而增强肺组织的工作效率。

肌肉骨骼系统。长期锻炼可以使肌纤维变粗、弹性改善, 肌肉增大和肌力增强;运动可以增加关节滑液分泌, 增强韧带和关节囊强度。运动还可以促进骨骼中的钙磷代谢, 增加钙的吸收, 因而能有效地防止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最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进行锻炼。

从最初盲目地运动到后来快乐、健康、科学的运动, 就是自信的最好表现。

从焦虑、恐惧到自我调节

饮食治疗是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 很多初患糖尿病的糖友, 不了解食物的成分含量, 但是由于焦虑和恐惧并发症, 特别小心的吃饭, 高热量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吃, 一个劲儿地吃粗粮和蔬菜, 结果血糖控制地不理想。饮食方面糖友忌焦虑, 要学会自我调节, 选择合理饮食, 因此糖友要注意几个“固定”:

1.营养比例固定。

根据病情和全天热能消耗确定糖友每日允许摄入的总热量。然后再按照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约50%~60%, 脂肪占总能量的的约25%~35%, 占总能量的约10%~20%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 在适宜糖友的食物中, 力求食物多样, 这样能避免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2.主食固定。

在确定了每日总热量和三大营养素比例后, 要计算出主食的总量, 一般大约控制在200~300克, 主食的选择要粗细粮搭配, 并且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保证每日摄入粗粮的数量, 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 如果今天全吃粗粮, 明天全吃细粮, 这样由于血糖指数不同, 同样会导致餐后血糖的不稳定, 不利于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和糖尿病的治疗。

3.进餐时间固定。

临床上为了减轻胰岛的负担, 使之合理分泌胰岛素, 糖友一日至少应进食3餐, 而且要结合临床情况定时定量。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或易出现以及病情控制不好的糖友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 但时间必须相对固定, 否则会造成血糖的紊乱。

4.各餐比例固定。

糖友三餐及加餐的饮食要搭配均匀, 餐餐有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 并且比例固定。这样可减缓的吸收, 增加胰岛素的释放。

糖尿病的到来肯定会让糖友感到焦虑和恐惧, 糖友们害怕自己的身体出现并发症, 于是过分紧张、小心, 这样反而控制不好血糖。多学习饮食的知识, 多听取营养师的建议, 在饮食中出现小问题的时候, 能自我调节, 保证血糖的稳定性。

从自责到理解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 给糖友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包括测血糖的仪器, 平时吃的药, 定期去医院检查等等, 这些会让糖友觉得自己给家人带来了负担, 于是产生了自责自罪的心理。而有的糖友则选择了理解家人, 积极地面对糖尿病。

1.选择大夫。

有些糖友, 血糖已经能控制得很好, 但是他们还是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 还得去大医院找大专家看病。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之后, 看到了大专家, 但是结果还是一样的, 驾驭好“五驾马车”, 开心的生活。还有的糖友, 认为自己是家里的负担, 不愿意老去医院, 认为去一趟医院就会花很多钱。其实糖尿病虽然只要控制好就没什么问题了, 但是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糖友们定期去医院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大夫作为糖友的引导者, 他们会根据糖友的病情开出治疗的方案, 只要糖友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了, 糖尿病大多数时间还是需要自我管理的。

2.选择器材。

有些糖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甚至都不买血糖仪。其实这些让儿女们更加痛心。所以糖友们可以去买一般的血糖仪就行了, 自己常用一个血糖仪, 血糖监测的数值也会越来越准确的。还有的糖友为了省钱, 打完胰岛素不换针头, 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糖友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否则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 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 甚至出现将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

面对糖尿病, 不一定要去最好的医院, 不一定要看最好的大夫, 也不一定用最好的药物或者器材, 因为糖尿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只要战胜了自己, 就会控制好糖尿病。从最初的自责到最后的理解, 关键的问题在于糖友选择了什么。

从悲观到乐观

乐观与悲观的区别就是: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 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发现了糖尿病, 是选择乐观地生活下去, 还是选择自暴自弃, 悲观地等待着不好的结果?其实健康是可以选择的, 规律的生活方式, 积极地面对, 快乐的生活下去……

1.远离烟火。

尼古丁不仅会使血糖升高, 尿糖增加, 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而且还会引起下列疾病。

加重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病人很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 因为尼古丁会使血管壁硬化,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 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 导致动脉壁水肿, 妨碍血液流动, 使胆固醇容易沉积。日子一长, 便发生动脉硬化。尼古丁还会使人体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出现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 导致发生高血压、心肌缺氧, 引起心绞痛发作, 加重冠心病病情。长期饮酒, 也会加速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硬化, 促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加重肝脏负担:肝脏是酒精的解毒脏器。肝功能正常者, 肝脏解毒能力强, 能把大部分有毒物质加以转化后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差, 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 还可发生高脂血症和代谢紊乱。

引起胃炎:酒精对胃黏膜是种刺激, 会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 发生炎症。若长期空腹饮烈性酒, 还会引起萎缩性胃炎, 影响营养吸收, 发生贫血和周围神经炎等疾病。

损害胰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 酒精会刺激胰腺, 使其分泌的消化酶和胰腺液成分发生改变, 进而导致胰内蛋白质过分浓缩, 使蛋白质不断堆积, 形成栓子, 堵塞胰腺导管, 造成钙质淤积, 成为胰腺结石。而烟是导致胰腺癌的因素之一。

2.少喝酒。

由于乙醇可以抑制脂肪、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 如果糖尿病人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时饮酒, 会加重磺脲类降糖药和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出现头晕, 症状较重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心慌、恶心、走路蹒跚等。

另外, 喝酒以后, 糖友出现的低血糖反应还容易被误当作“酒醉”, 这就更危险。如果没有及时对低血糖采取措施, 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低血糖昏迷、休克, 由于脑组织受损, 个别严重者可致死, 即使侥幸活下来, 脑组织已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留下后遗症。所以, 糖尿病人在饮酒后出现头晕、蹒跚等表现, 本人或家人切不可将之作为“酒醉”处理, 必须尽快送医院救治。

3.保证睡眠。

睡眠是糖友血糖稳定的保证, 但还是有些老糖友会失眠, 因此老年人在睡觉的时候要选择科学的睡觉方式。

一忌睡姿仰、俯。俯卧影响呼吸、心跳, 容易做恶梦;仰睡则四肢肌肉不能放松, 容易疲劳。较好的睡姿是身体向右侧而卧, 为了避免疲劳, 也可以左右交换睡, 但一般以保持右侧睡为佳。

二忌睡前多虑。睡前思虑过多则心绪不宁, 忧愁焦虑难入睡, 辗转反侧易失眠。宜, 做到“神静志和, 心境安宁”这样才能熟睡。否则情绪波动, 不仅难以入睡, 还会伤身损气。

四忌睡前进食。晚饭过饱或临睡前进食, 既不利于养生, 也不利于安眠, 对于糖友来说也不容易控制血糖。

五忌睡前多语。古人言:“食不言, 睡不语”。语多伤气, 临睡宜静, 倘若睡前说话不断, 一夜必定难以安眠。

三忌睡前恼怒。平时做事不宜怒, 睡前恼怒更不

新《小明和小强的故事》之“面对糖尿病”

血糖值偏高, 糖耐量受损, 是良性改善病情恢复健康?还是发展成为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以后, 是控制好病情、健康生活?还是任由糖尿病恶化、并发症发生发展?这些不仅跟个人的生活习惯相关, 跟个人的心情心态也密切相关。

小强在学习糖尿病知识之后, 心里对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概念清晰了很多, 他积极热情的跟家人交流, 似乎是因祸得福, 越来越注重个人和家人的健康, 不仅是全家人的健康得到了改善, 家人之间也因为交流更加亲密了。

小明确诊了糖尿病以后, 心情很糟糕, 自己内心一直很失落也很悲观, 家人的劝慰和照顾, 挽救不了小明内心的沉重。小明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他在自己内心的黑暗里不愿意出来, 沉默寡言, 不愿意跟家人交流。家人一直关心他的病情, 时刻照顾他, 可小明和家人之间还是越来越远。

>>沟通, 拉近心灵

沙皇尼古拉一世时, 李列耶夫因叛乱被判死刑, 在绞刑中绳索断裂了。在当时, 类似这样的事情犯人通常会得到赦免, 李列耶夫却在第二天被再度被推上绞刑台。只因为他向着人群大喊:“你看, 他们甚至连制造绳索也不会。”这句话惹怒了国王。

本该被赦免的人, 却因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再次赴死, 这次不成功的沟通代价是生命。糖友因为糖尿病, 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 或许也是因为与人沟通的方法没有选对, 而选错的代价是幸福。

与子女做朋友

做惯了家里的顶梁柱, 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骤然闲下来会让很多老年人心理产生极大的落差。不少老人在这时会钻牛角尖, 子女的一句平常话, 也可能让老人感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 子女与父母交流的障碍就越来越大, 时间长了之后, 子女说话战战兢兢, 老年人的心情也每况愈下。如果老人此时再受到疾病的困扰, 心情就会更差, 总觉得自己不但不能继续支撑一个家, 反倒还要给子女增加负担, 心情抑郁, 甚至有些老人产生了活着是子女拖累的想法。这样不仅于健康无益, 也让自己在与子女之间产生隔阂。

其实, 与其继续做一位想威严, 却又有点“力不从心”的严厉的家长, 不如试着与自己的孩子交个朋友。无论是自己对疾病的恐惧, 还是生活上的烦恼, 或者对孩子为人处事的意见, 都可以敞开心扉的讨论,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就渐渐变浅了。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事事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 长者应当是指导者和参谋, 不要遇事专断独行。对子女的兴趣爱好, 不要以老思想、老眼光去看待, 只要不有碍社会公德, 就大可不必挑剔。面对一些新鲜事物, 和新奇的想法, 首先想到的别是拒绝, 可以试着接受一下, 或许自己心中那年轻的感觉也被呼唤出来了呢。

心宽嘴甜, 随喜随缘的老人最招儿女喜欢。只是在原则问题上, 老年人不能一味迁就, 该讲的不讲, 该制止的不制止, 这样下去, 家庭矛盾反而会加剧。说的再严重一点, 假如子女在外犯了法, 老人还庇护或设法逃避, 这就是糊涂老人在帮倒忙了。

和老伴谈恋爱

看过这样一部电影, 一位魔术师, 擅长用各种小魔术逗女朋友开心, 就连求婚的戒指也是他用魔术“变”出来的。婚后几十年的生活中, 时不时的一个小魔术成了生活最好的调剂。金婚纪念日那一天, 在补拍婚纱照时, 男主人公又给老伴“变”出了一枚钻戒。这个贯穿了他们婚姻生活的小魔术, 也许老伴早已知道其中关窍了, 但看到戒指的一刹那, 她脸上的欢喜却是发自内心的。

生活中, 并不是每个老人都会这样浪漫的方式, 那就换一种方式, 比如路上碰到一个卖花的小姑娘, 买一只老伴喜欢的鲜花送给她, 这可是比年轻人手捧一大束玫瑰花还要浪漫的事。

爱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可以轰轰烈烈, 自然也可以温情脉脉。曾看见这样一幕温情的画面: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公共汽车上走下来, 手里各自提着袋子。下车后老大爷把老伴儿手里的袋子拿过来, 然后另一手拉起老伴儿准备过马路。老大爷走路看起来十分轻便, 而老伴儿显得有些蹒跚。老大爷走在稍前面的位置, 照顾着老伴儿的速度, 直到过马路后上了台阶才松开老伴儿的手。

牵手过马路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动作, 但在两位老人做来, 给人的感觉却是格外的温暖, 即便是这个简单的牵手动作也值得回味。正如琼瑶对于“什么是爱情”有这样的描述:爱情就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 两位携手走过几十年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仍然可以牵手在林荫道下散步。看到这样的描述, 脑海中就可以浮现这个场景, 是何等的美啊!

爱情既简单又复杂, 人生暮年的爱也可以有最真挚的爱。年轻时, 双方都忙于工作, 还要兼顾养老育幼, 谈情说爱的时间少之又少, 如今既然有时间了, 何不好好温习一下恋爱这一课。

对朋友敞开心扉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 友情是人间感情的三大支柱之一, 是快乐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论语》开篇讲:“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英国培根也说:“友谊使人欢乐倍增, 使人痛苦减半。”有了真正的朋友, 生活就会丰富多彩, 和谐愉悦。老年人更需要多交一些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胸怀大度的朋友。人的情绪都是需要出口的, 老人也不例外。如果能有一些朋友整天说说笑笑, 不仅能分散了注意力, 排解孤独, 更能活跃自己的生活。

结成忘年交可以互助互补, 增进老人与社会的联系, 让生活增加有一些朝气;子女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不能时时陪伴在自己身边, 邻里之间却是可以时常见面的, 把邻居变成朋友, 无论在生活上, 还是心理上都有益处;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在一起, 会有更多话题, 人也能变得开朗起来;知心的朋友之间, 可以分享幸福与快乐, 也能共同承担痛苦与悲伤。对于糖友来说, 一位血糖控制很好的老人, 或者一位内分泌科医生, 都是难得的益友, 更是良师。平时接触中, 可以与他们交流一些控制血糖的经验, 也可以学习着更好的控制血糖, 更能在碰到糖尿病带来的问题时助自己一臂之力。

每一种朋友, 都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些亮度。对身边的人以诚相待、以礼相待, 朋友自然会多起来。老年糖友如果觉得自己生活无趣, 不妨考虑一下, 自己是不是交朋友方式不太对呢?

学会与自己沟通

常言道:要说服他人, 首先要说服自己。这正说明自我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自我沟通是一种内心准确认识、把握、修正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绪乃至行为, 从而达到提升自我、有效与周围沟通的过程。

事实上, 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沟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无论是遇到快乐的事还是悲伤的事, 无论是处于积极的环境还是消极的环境;无论是遇到生活上的挫折还是心理上的挫折, 自我沟通的目的在于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现实, 并适应这个现实, 或者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个现实。

糖友要知道, 得了糖尿病, 只是人生中遇到的一处挫折, 大可不必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 心理负担过重。首先要相信医生, 遵照医生的嘱托, 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积极配合治疗, 其次, 自己要做好生活方式的调整, 加强监测。要明确一点, 控制糖尿病并非遥不可及, 很多糖友通过自己的努力, 同样获得了精彩的人生。

这样的一种修炼常常需要转换视角、开放心灵。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紧闭心灵的窗户, 就看不到外面的阳光;拒绝他人的接近, 就等于把自己置于自我的“山巅”上。于是, 他人万物在你的俯视之下, 不自觉中, 与他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只有开放心灵时, 才能让外面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吹进你的心灵。

新《小明和小强的故事》之“与糖尿病之战”

糖尿病一经确诊, 就将终身伴随。既然是一辈子要相伴的, 那就不应该去抱怨或者钻牛角尖, 因为那是无济于事的。与其破罐破摔, 不如抱着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的心态。

小明的生活由于糖尿病的来临变得一团糟了。没心情工作和生活不说, 更没有心情做自己最爱好的事情了。以前小明最喜欢摄影, 现在也没心情了, 摄影是一门艺术, 讲究心情和心态。小明再也没那个闲情去优雅的抓拍生活里的幸福瞬间了。生活灰蒙蒙的。

小强的生活依旧, 虽然血糖值偏高, 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 其他的兴趣生活爱好一点都没有改变。年纪大了, 带带小孙子, 种种花, 听听戏……小日子不紧不慢, 却丰富多彩。

>>乐活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富人去向哲学家请教一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他有着数不清的财富, 可他却总是不快乐。哲学家想了想, 将他带到窗前, 对他说:“请你向窗外看, 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很多人。”有钱人老老实实地回答。然后, 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面前, 问他:“现在你看见了什么?”“我自己。”有钱人又老老实实地回答。“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 分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 ”哲学家说, “但是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能看见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而一个眼中没有别人的人, 是享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

在这个故事里, 富人快乐的障碍是“银子”。在每一个不快乐的故事里, 都有阻碍人找到快乐的东西, 每个人碰到的障碍都不相同, 有人因为疾病困扰, 长期郁郁寡欢;有人因为没有朋友, 感到孤独寂寞;有人却又因为害怕人情世故, 焦虑异常……快乐, 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过什么样的生活, 过得快乐与否, 这些都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做一名艺术家

一直有这样一种口号:艺术无国界。其实还有一句:追求艺术不分年龄。老年糖友选择做一名艺术家, 不仅能陶冶自己的情操, 更能让生活中充满乐趣。事实上, 在忙碌的社会中, 人在年轻的时候, 为了追求价值奔波, 除了专业的从事艺术事业的人之外, 大部分人只能看着别人“艺术”。但退休后, 人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热爱的艺术。这里当然并不是指真正要对艺术成就的追求, 而是指“艺术心情”。

近年来, 老年摄影队伍不断兴起与壮大。很多糖友担心, 摄影拍照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拍得容易成为作品难, 初学摄影的人, 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的作品和新颖独特之处了。但是, 单单在捕捉和记录那些平常的镜头的时候, 人的心也着实愉悦了一回, 至于拍出来的照片是不是具有大家风范又如何呢。同时, 摄影艺术的动静结合, 在寻找景物的时候, 不知不觉的就多走了几步, 让枯燥的运动变成了有趣的探寻, 使得坚持健身变得容易不少。

很多糖友因为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影响, 在不适合做剧烈运动时, 通过作画来对身心进行自我调节, 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全神贯注、怡情畅怀、手脑并用的轻微动作, 对中老年人尤有好处。当然, 作画是看似寻常却艰辛的事, 许多赏心悦目、神韵洒脱的作品, 往往是作者多年的苦心凝就。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既不可气躁心烦, 更不要轻易罢笔。

书法艺术不但有着自身的高雅与洒脱, 更能使人心态颐和、健康益寿。书法重在一个“静”字, 不“静”不能为, 惟有“静”, 方能怡情, 方能养性。心猿意马、心躁神乱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因此, 习书时, 必定不思声色得失, 不想荣辱进退, 烦恼远去, 雅兴近前, 在凝神静气中使身心得到极大放松, 对人体能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研习书法需要的条件也比较低, 只需一张纸、一支毛笔再加一瓶普通的墨汁, 有时候这些都不需要, 一桶清水、一片空地足矣。在清晨的公园里,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情景,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 手持一支长长的毛笔, 在石板路上“挥毫泼墨”。以水为墨写下的“墨宝”只能留存很短时间, 水蒸发了, 字也就不见了。可是在这过程中的气定神闲却是最让人羡慕的, 那种悠闲, 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呢。

做一位爱心人士

如果对这些艺术都没什么兴趣, 或者觉得在这些领域没有造诣实在没什么价值, 可以选择换一种方式寻找乐趣。养花养鸟, 是许多老年朋友用来解闷的法宝。当我们赋闲在家, 为花浇一瓢水, 给鸟喂一捧食, 既陶冶了情操, 又于身心大有益处。

医生一般不建议糖友饲养宠物, 因为很多宠物都可能成为传染源, 更有可能造成抓伤咬伤等意外, 对糖友来说都是一种威胁。其实宠物有很多种, 糖友想要解闷, 不妨选择一些安全一点的宠物, 比如鱼或者安静一点的小鸟。看着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看着鱼缸中鱼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多有成就感啊。清晨伴着悦耳的鸟叫转醒, 这样悠然自得的生活多少人羡慕啊。

门前的一片小空地, 经过自己的精心打理, 也可以变成一片漂亮的小花园。几株盆栽也能给居室空间带来生气。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每天精心呵护, 它们也能成为生活的伴。现代科学也证明, 花卉是天然的“芳香制造机”, 它的香气可以镇静安神、活络血脉。而且, 花卉还是高品质的“空气净化仪”, 它能够制造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负离子”, 其分泌的杀菌素, 能杀死多种病菌。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哭花、葬花, 那一幕也着实感动了不少人。但这样敏感的情绪, 对健康是没有一点益处的, 林黛玉最后的结局也与她敏感多疑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任何生物都有它的生长周期, 花开花谢、岁月更替, 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 没有一种动物或者植物能保证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糖友用它们陶冶情操, 可千万别陷进去才好。

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很多人追随着快乐, 却又总觉得快乐是那么遥不可及, 艺术与自己距离甚远, 养花养鱼又总是不得其道, 看着别人生活丰富多彩, 自己却只有羡慕的份。其实, 快乐有时候真的很简单, 根本不需要什么条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就是快乐, 糖友更是觉得健康是最大的奢侈, 因此影响了心情。殊不知,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可大可小, 因为血糖控制不好, 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例子确实不少, 但得了糖尿病还能颐养天年的也大有人在。事实上和很多疾病比起来, 糖尿病并不能算大病, 毕竟控制好血糖,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糖友依然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因为得了糖尿病就觉得生活中没有了快乐, 生活质量才是真的受了影响了, 这才是大大的不值。

不要以为把清早的时间用来欣赏世界是在浪费光阴。早晨清新的空气, 鸟儿嘹亮的叫声, 最能使人心情愉悦, 去公园里散散步、跳跳舞、听听空竹飞舞的声音, 一定会给你一个美丽的心情, 让人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生活, 会让人觉得脚踏实地, 品味出生活的许多滋味。就算什么都不做, 只是欣赏这个美好的早晨, 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或者, 晚饭后, 与老伴结伴出门, 在温暖的夕阳下, 看着倦鸟归巢, 听听周围人的欢声笑语, 和老朋友随意地聊聊家常……心情放松一点就会发现, 这些无比平常的生活中, 也充溢着快乐与幸福。

篇4:你可以给自己幸福

展信佳!

经过这个暑假,我就是高二的学生了。可是一年过去了,我也没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高中不过三年,很快的。我越来越着急了。

初中时,我是学校里公认的优等生,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名,那时学习对我而言是非 常轻松的事。我的家庭比较特殊--我们从不和其他亲戚朋友来往,父母也常常吵架,他们 从不给我任何关爱:不做早餐,不洗衣服,不过问我的需要,还常因我学习上的困难打击我 。没上高中时,因为成绩好,我过得还算不错,可以和爱我的外婆住在一起。

中考那年我想考上海中学,爸妈每天都让我放弃这个念头。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 哭喊着说:"我就是要考上中,我不要和你们住在一起(上中是寄宿制高中)!"然后我被 他 们在厨房里痛打了一顿。那是在中考前两个星期的时候。后来爸爸在给我填报志愿时,写了 最难考的复旦附中。最后我以5分之差未能考进。学校里和我考分一样的同学都进了上中, 而我只能和扩招的同学一起留在本区的一个市重点,在一个平行班。我一直都很难过,后悔 当初自己不够坚定,不明白为什么要和差我二十多分的人一起坐在这里--这个每次考试平 均分都在年级里倒数的班级。

主观客观的因素都有,我的成绩从进这所中学起就一落千丈,年级排名一直在两百多名,这 次大考竟然只有304名。

在学习上我越来越力不从心,看到书本找不到以前的冲劲了。有时明知道再这样下去就真的 沉沦了,可一坐到书本前,头脑还是一片空白,没有思绪。于是又合上书,呆坐着任时光流 逝。可悲的是,老考不及格,渐渐竟已不再难过,我似乎已经麻木了。这怎么行!我该怎样 给自己幸福呢?一直问自己,始终没有答案。

我老是忘不了上海中学,我把成绩下降归罪于现在的学校。是市重点又怎么样呢?我遇到 的老师对我有偏见,说我为人古怪,甚至当着我家长的面说:"她没有进上中是很正常的, 还好没进,不然成绩会更差。"这是班主任的原话,我真的很难过,很绝望很绝望。

一直以来,我把成绩看作我平静生活的保证(初中时,我考全年级第一,父母吵架都不会骂 到我),可现在保护不见了。很小的事都会联系到我的学习,妈妈会很凶地骂我,想到小时 候她教我跳绳的样子,那么温柔,我忍不住泪如泉涌。

我知道我写得太多了,我确定你们一定可以帮助我,所以想让你们了解得更多一点。对不起 ,请别告诉我:"你应该和父母好好交流沟通",这样漂亮的话对我没有意义。我的父母真 的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不同。从小我不是他们带大的,所以他们对我没有感情(当年因为我是 女孩,奶奶要爸爸把我送掉,他们都同意的)。只有外婆对我好,她把我当作一个有出息的 孩子。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8月刊《少女》中,"单翼天使"里"绝望小草"的处境我也有,而且 比她更严重,那是我的亲生父亲!

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的情况有多么糟糕,请你们一定要帮我,尽快帮我。我希望离开这个 家,给自己幸福,也许父母的蔑视从此淡化。我要考北大,我是个简单的女孩,请你们帮我 ,求求你们!

夜のsky

亲爱夜のsky:

你好!

从《少女》姐姐们那里看到了你的信。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能够体会得到你的无助和焦急 。 综合看来,你的烦恼主要来自你的家庭和你的学习。

首先,关于家庭。看起来你生活在一个缺少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的"特殊"环境中。从你的 描述中我无法得知,你的父母为什么不爱你。仅仅因为你是女孩吗?如果是的,我建议你同 父母开诚布公地谈一次。不管他们多渴望有个儿子,但事实是--你是他们唯一的孩子而且 是个女儿!他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你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孩不仅不比男孩差,还可 以更优秀。

和你一样,很多高中生都认为,和父母沟通是impossible的事,而且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我 觉得在你心中至少仍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你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表达你对她的爱了吗?比 如母亲节的礼物、生日时的那句"生日快乐"、帮助妈妈做家务等。你告诉过她,你渴望 她的爱了吗?父母骂你成绩不好,或许是因为他们为你着急,担心你的前途,只是用错了表 达方式。我相信那个曾经温柔地教你跳绳的妈妈一直在那里。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相 信那句老话:"血浓于水",也去真诚地试试那句漂亮的话--与父母好好沟通。让父母真 正看到你的长大,而不是仅仅口头上告诉他们,你长大了。加油啊!

我们再来看一下你的学习--你不满意你现在的学校;不屑于和你的同学坐在一起;你感受 到老师的偏见;你还对上海中学念念不忘;你现在的成绩一落千丈,并且没有了以前的冲劲 。同时,因为成绩的下降,使你失去了尊严,父母对你的期望也转化为另一种情感和态度。

我们假设你现在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学校里得到同学的钦佩和老师的肯定,我想你会对自 己、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吧。所以,学习成绩是解决你目前问题的重要一环哦!对于你的学 习,我有几条这样的建议,供你参考:

忘掉上海中学,接受现在的学校

不管你多么渴望上海中学,不管你今天有多么后悔,你毕竟还在一所应该不算差的市重点中 学读书,这个事实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你必须接受的。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我错过了月 亮,但我不能哭泣,如果哭泣,我还会错过星星。"不正是这样吗?你信里有句话特别感动 我,你说你要给自己幸福。但如果每天仅仅是坐在教室里想念上海中学,坐在教室里后悔、 抱怨父母,那只会让你的幸福离你越来越遥远吧。

忘掉初中时的辉煌,接受现实,一切从头开始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初中时的辉煌和荣耀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仍然固执地相信: "我是年级前三名,我比他们更聪明,我应该始终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这样只会让自己更 加 盲目、更加不现实、更加不平衡,整天沉浸在坏情绪中,"找不到以前的冲劲"。你说,这 样成绩又怎么会有起色呢?

高中的课程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和初中有质的差别。所以一时还不适应高中生活, 成绩出现滑坡是十分正常的。而且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可能你只是没记住一条 公式,而这条公式又偏偏在试卷中要多次用到,结果可想而知,你考了低分,名次靠后。可 你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许就只有一条公式而已啊!要知道,高中三年是一场战争,平时的考 试不过是战争中的一次次小小战役,从小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会在决战中取得最 终的胜利。世上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那么,曾经"傲视群雄"的你能否在混战中脱颖而出 ,并笑到最后,就要看你是否拥有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恒心。所以期 末的"304名"又有什么可怕呢?现在的你要做的就是,一切从头开始,依靠你的聪明和勤 奋,两年后进入北大的校园。

试着接受你现在的同学和老师吧,从他们那里收获友情和关爱

对别人敞开心扉,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情并不是可耻的事。生活并不是壁垒森森,你大胆地 去理解别人,也让别人理解自己,生活才会因此而柳暗花明。阳光看似平淡,细心的人才会 知道它是七彩的;世间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你用心去看,才会看见别 人对你的关爱,正如你身上懒洋洋的温暖阳光,你没在意它的重要,却又时刻不能缺少它的 关怀。有了友谊和温暖,你就不会那么孤单和无助了。

在信的最后,你提到了你有着和"绝望小草"相同的处境,希望八月刊中的建议对你有所帮 助。

篇5:你可以幸福读后感

十月读了《今天你可以不生气:让你快乐每一天的心理学智慧》,感觉受益匪浅。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生气是习惯,也是选择。从潘基文秘书长身上可以很好地映射出这部书的信息。正如我们从潘基文总长的表情所看到的,他以不轻易发火而著称。也就是说,他可以很好地控制愤怒情绪。在一次询问个人生活哲学的采访中,他如此说道:“我经常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关怀、理解和尊重对方”。这样的哲学思想就是他收获健康、幸福、成功的基础,也是让他走到现在这一步的关键。“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的主题是在控制愤怒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愤怒在杀死我们,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会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但是,如果无法控制生气、愤怒,就将会危及我们的生命与生活。愤怒情绪对人生的主要影响包括:

 性格:生气不是表现性格的途径,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这个人不可靠。 能力:有时候你生气了,在别人眼里就是你不行。

 人生:生气是心里的事儿,是身体的事儿,不是人生的事儿。 哲学:学会哲学地看待不快乐和生气的关系。

 幸福:越美好的人生越不是通途,生气只会让你变得简陋和不可一击。 犯错:人一辈子犯得所有错误,80%是因为生气而发生的。 承受力:别小看自己,每个人内心里暗藏着一种神奇的承受力。

 职场:容易生气的人更容易被解雇,也更容易辞职。这样的人也有经常换工作的倾向。

 学习:容易生气的青少年更容易中断学业,最终也很难取得成功。习惯:经常生气的人更容易吸烟,几率比不经常生气的人要高65%。 外形:越是喜欢生气的女生,特别是生闷气的女生,就越有可能肥胖。

 健康:容易生气且愤怒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

生气时,情绪越激动就越容易出现脑中风,几率约是平常时的2倍。

 心情:不经常生气的人,约有67%的人会在早晨以愉快的心情起床。与之相反,经常生气的人,只有33%的人才可以做到这一点。生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只要一生气,怒火将会攀升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因此,早期消除怒气是非常重要的。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就很容易产生生气的情绪;而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就有助于相互理解,从而消除生气情绪。何谓愤怒管理?人生就像是一次航海,既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但是,每一次的航海都有一个目标。大部分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享有健康、幸福、成功的人生。能不能控制愤怒将会决定我们的人生。控制愤怒可以概括为如下的三个主题。控制愤怒的目的不是消极地消除愤怒情绪,而是通过控制愤怒来消除不必要的愤怒情绪来积极追求幸福的人生。其实,愤怒也是核心情绪之一。因此,控制愤怒的真正意义并非单纯地把我们的情感从消极状态(-)转为中性状态(0),而是从消极状态(-)转为积极状态(+)。如果想要成功地控制愤怒,不仅要理解其原理,还必须付诸行动。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只要理解其内容就足够了。但在控制愤怒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原理,同时还要把那些技巧付诸行动。就像我们学游泳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其原理,还要进行充分的练习一样,控制愤怒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去理解书中介绍的原理,同时还要努力付诸行动。我们要知道一两次的练习是远远不能改变陋习的,而是要付出持续的努力。控制愤怒时,不仅要考虑到身体水平,还要考虑到心理水平、社会水平和精神水。在本书中,作者先介绍了基础部分和心理水平,这是因为愤怒归根结底仍是一种心理现象。只要从心理上改变自己,就有可能有效地控制愤怒。如上所述,心理水平既是控制愤怒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基本的。

篇6:加油你不可以输给自己读后感

是呀!这本书中有一位小学生叫张博爱,父亲入狱的事情常常使他受到别人的嘲笑。渐渐地,他变得很自卑,成了一个坏孩子。其实,他是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但由于旁边同学的指指点点,他才会去打劫其他的小学生,变成一个坏孩子。胡小闹的舅舅是心理专家,为他解开了一个个秘密,从此变成了一个人人欢迎的好学生。最强大的对手是你心里的小人,你只要战胜你自己,就没有什么强大的对手了。获得过11次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张怡宁曾经说过:“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只要能战胜自己,真正的对手就不多了。”

在今年暑假,我去海纳·百·川大酒店参加华东赛区复赛(所有乐器一起比赛)那里一个个高手如云,他们演奏的曲子又长又好听,我的心里有点慌,手颤抖着,手心冷冰冰的,出了许多汗。心想:哎,我肯定得不到名次,上去随便弹弹好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温柔地对我说:“宁宁,你要加油!你一定可以超过他们的,你是最棒的!”听见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又回到了心中。“金宁宁!”轮到我了,我走上去,向评委和群众问了好,鞠了躬,再调好琴凳,轻松地弹了起来。我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弹完了,我轻松自在地走下了台。后来,我知道我得到了银奖,进了总决赛。

上一篇:初任职务前工作小结下一篇:工地食堂及小卖部承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