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评课稿范文

2024-05-04

幼儿园礼仪评课稿范文(通用4篇)

篇1:幼儿园礼仪评课稿范文

《介绍礼仪》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白**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课题是《介绍礼仪》。听完这节公开课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说说我听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1、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本节课主要向同学们讲解了介绍类型中的自我介绍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介绍,了解自我介绍的相关礼仪礼节。白小青老师制定了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介绍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白小青老师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思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内容充实,教学思想落实得较好。

2、教学思路清晰。课文篇幅较短,容量不大,但可感可学内容却很多,主要从自我介绍的`内容、形式及时机三方面来展开讲解。

3、师生沟通自然、亲切。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白老师不论是提问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沟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其实关注就是欣赏)。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白老师总是很亲切的引导和鼓励,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自然的沟通

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学生知识面有限,自我认识不足,因此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内容不够丰富,语句也不够通顺,应事先让学生有所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模拟自我介绍时就会比较顺利,师生互动也会更加流畅!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非常成功的。

篇2:幼儿园礼仪评课稿范文

今天的新授课《电话礼仪》,整节课教师都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自编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活动,淡化理论;关注认知,强化体验;表层切入,深层体验。激发学生自觉提高自己的礼仪的素养,塑造优雅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形象。课堂自然流畅而富有活力,本人认为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本节课的亮点:

一、是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巧妙设计:电话礼仪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变成空泛的说教。授课教师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从学生的基本生活入手,又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设计了多个形式多样的活动情境,使教材生活化、个性化、活动化。如:“小品表演”——师生之间互打电话、同学之间互打电话、与长辈之间互打电话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体验优雅礼仪给人的美感,使他们认识到注重电话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按礼仪要求去做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内化。巧妙的设计,为营造生动活波、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我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出彩的地方。

二、赏识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始终面带微笑,置身于学生之中,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多用“请”、“我们班”、“很好”、“再想一想”等词,给予学生鼓励和点拨,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坚持采用欣赏、激励手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发现身边礼仪之星,争做礼仪之星,达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风采。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充满情趣,充满生机。

美中不足的是:

创设情境时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上课初期学生的反应不够积极热烈,师生配合的不够默契,中期才有了较好的改善,学生开始主动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何尽快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尽早的融入设置的情境中,这些还需要任课教师继续锻炼和提高。启示:

一、任何一堂课都是缺憾的艺术,如何突出重点,产生亮点,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重组教材,活化教材,精心设计教与学两环节,这需要教师提高课程意识,提高自己的素养。

篇3:慈母情深,评课稿[范文]

评 课 稿

团二小 苗娜

今天,很荣幸听了蒙校老师的授课,我感觉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本是一篇略读课文,把它改为精读课文来讲。教学过程和环节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很精彩。

1、教师充满激情

教师的激情,是一堂好课所需具备的条件之一。整堂课老师始终拉着一条感情之线,让学生尽情沐浴在母爱的伟大中。我们提倡课堂要有生命活力,要把课上成动态的、情态的语文课堂,那么首先教师得激情投入。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整堂课,执教者,学生,听课者,无比被这深深的母爱所包围着。

2、重点突出。a、扣词品味,丝丝入扣。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单元的提示告诉我们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老师选择对重点词语的品味,选择准确,到位,丝丝入扣,如4个“立刻”等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合了学生阅读的感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b、读中悟,悟后读。

一次次老师用自己那深情的语言带学生走进课文,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解读,深入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那份伟大的母爱,最后通过自己一次次深情并茂朗读,完成了自己对

这份亲情,母爱的诠释。

c、课堂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资助学习,这样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3年9月

篇二:慈母情深评课稿

平凡之中衍生伟大

——试评何惠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

城西 沈燕丽

《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原文是小说《母亲》里的一个片段,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梁晓声笔下的这一篇文章语言平实,笔触细腻,感情真挚,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一系列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辛苦、瘦弱、坚强、慈爱的母亲的形象。向阳小学何惠老师执教这一课时,温柔的声音,扎实的训练,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有情、有意、有爱的课堂中,不禁久久地徘徊在梁晓声慈母的深厚情谊中。

一、小诗导入,渲染有情的课堂氛围

《慈母情深》的字里行间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种慈爱与支持。课一开始,何老师便出示了自己偶然学到的一首小诗《一碗油盐饭》,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从“你知道什么是油盐饭吗?”开始说起,说到小诗中的“前天”、“昨天”、“今天”这三个在空间上相互关联的时间,来怀念已经逝去的母亲,简简单单的一首小诗,同样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谊,何老师将它带到了今天的课堂上,赋予了它生命。

应该说,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从小诗中读到了什么,孩子们还是很能说的。但是,由于见解不同,说话往往缺少一定指向性。何老师在聆听过程中,便注重将这一系列见解进行了小结:“哦,你读到了一种母女之间的情谊”、“哦,你读到了这首小诗表达的一个主题,那就是爱”、“哇,读着读着,你已经被这种爱感动了”??小诗的呈现、音乐的渲染,无不将孩子们的心带到了课堂上,带到了将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中。从作者的介绍,到交流对作者想说的话,何老师也是紧紧围绕作者“念念不忘”自己的母亲这一中心进行引导,营造了有情的课堂氛围。

二、方法指导,体会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在何老师的课上,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感悟与想象的空间,这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每次聆听何老师的课,总是能够感觉到一种“无痕”的

方法指导的渗透。课题的出示,让孩子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于是:“我读到了对母亲的一种爱”、“作者很爱自己的母亲”、“课题包含着对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个小小的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何老师能够从细节出发,让孩子们关注课题,并且引导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读题、解题,也为孩子们今后的阅读指引了一定的方向。

在整体把握文本环节,何老师便利用学案卡,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时遇到难读的生字“”、“攥”出示在大屏幕上,示范了读音之后,便引导孩子们理解“龟裂”的意思,在孩子的回答中仿佛就已经看到了那是母亲一双操劳的手、辛苦的手。值得学习的是,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如何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何老师通过学案卡上三种不同的课文大意,将孩子们自主学习时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引导孩子们从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将整个故事串连起来,针对一些同学“主要内容中包含思想感情”这一疑惑,进行了讨论,何老师认为“主要内容的概括就是一个解决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的问题,我们只要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就可以了,至于抒发的情感可以不用写。”可见,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指导上,何老师为我们指引了明路。

三、对比强烈,感悟有爱的人间真情

母爱永远都是人间最永恒的话题。《慈母情深》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何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文本的解读总是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研读课文时,当学生抓住“失魂落魄”这一词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时,何老师给予肯定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哪些时候会失魂落魄?”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接着对于文中出现的“一元钱”,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当时的“一元钱”对于梁晓声的家庭来说,是一比较大的支出,但是母亲却支持“我”去买书,足见母亲对儿子的情深。

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何老师引导学生们找一找令你感动的语句,与大家交流。两个明显的对比镜头:母亲站起来与投入工作。第一个快镜头中,何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三个“我的母亲”,除了感受母亲的辛劳、疲惫,同时也出示与作者不同写法的句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们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操劳的母亲。接下来的慢镜头中,何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四个“立刻又”,体会母亲为了工作忙碌而又急促的身影。两组截然不同的镜头,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母亲对儿子无私

而又伟大的爱。

最后的小练笔,何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带着对这位慈母的崇敬之情,一起写下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在情感的升华上也将文本的意蕴提升到一个高度。最后呈现的《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片断则将这一堂朴实却又温馨的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慈母情深》在整堂课上,都洋溢着平凡而又伟大、朴素而又真诚的情感,何老师对整堂课节奏与情感的把握,也是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篇三:《慈母情深》评课稿

《慈母情深》评课稿

《慈母情深》是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一片段,是一篇歌颂母亲的美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周老师执教的这堂课给我留下总的印象是:这节课上出了语文味,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实践中习2得语感,积淀语感,真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精彩导语,无痕链接

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享受母爱,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那么作家梁晓声笔下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说说文中的母亲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二 基本功训练扎实、到位。

周老师在课堂上始终没忘记字、词、句、段的训练。比如 “龟裂”的”龟”,学生读错时,及时纠正,并补充这个多音字的读音 :龟(jūn)裂、乌龟(gūi)、龟(qiū)兹。对文中的词语“震耳欲聋、龟裂”等的一步一步的引导,既理解了词义,又理解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的爱。还有让学生找出 描写母亲工作环境、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来理解、感悟慈母情深。

三、.精心朗读,真情体验

(一)、读重点句,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的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师:读着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带着作者的感受,请你读一读.(二)、读对话,感悟母亲通情达理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你看你妈是在怎么挣钱 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三)、读重点句,体味母亲的辛劳、贫苦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四)、读重点句,体味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三、文本拓展适度

这堂课,老师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巧妙的补充资料

1、母亲工作环境的回忆。

2、母亲的工资。两个拓展的内容,前者让学生明白母亲赚钱的艰辛和不易,向母亲要钱的不忍,后者让人感受到母亲的负担实在太重,同时使学生认知1元5角在当时已是很多的钱。则进一步体会到母亲对儿子,儿子对母亲的爱。两次拓展的内容都围绕“慈母情深”展开,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很有必要。篇四:慈母情深评课稿

《慈母情深》评课稿

东关小学 马慧芳

《慈母情深》是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一个片段,是一篇歌颂母亲的美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款款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这堂课,解老师优美的语言、亲切的教态、动情的朗读、周密的构思,让我深受感动。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娓娓道来,渲染情感。

解老师的语言柔和、充满感情,对整个课堂起渲染的作用。始终有一种感动在空气中汩汩流淌。解 老师的语言机智,充满了鼓励,很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解老师的文学语言功底深厚,用贴切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非常丰富,很佩服解老师深厚的个人素养与扎实的文学功底。

二、深入咀嚼,丰满形象。

课堂上解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如环境描写中“烤”、“震耳欲聋”,人物描写中“瘦弱”、“龟裂”等,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想象、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悟慈母情深。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了人物形象,还渗透了写作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重视朗读,品词悟句。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解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正是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比如,在学习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等句子时,不仅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去体会文字,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法,比较写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由学生自然生发出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疲惫和艰辛后,进行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了体现母亲辛劳的其他句子后,老师引领学生又回到这一句上,再练习朗读,体现了读、悟的层次性。她在无声处渗透着语文意识,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

这样的品悟,学生无疑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

四、巧妙设计,以读促写

解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小练笔的设计无疑是做到了水到渠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在这里进

行一段想象写话,通过这样的练习,我想母亲这个字眼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分量一定更重了。

五、情感熏陶,余音袅袅

师生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烛光里的妈妈》的感人音乐如泉水般流淌出来,学生内心的感动再一次喷涌而出,启发学生从作者的对母亲的爱,延伸到体会自己对母亲的爱,使本节课的主题进一步升华。

篇4: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模版)

近桃小学语文教研组

听完丁洁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此次丁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丁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丁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丁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丁老师运用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识字体现在随着文本的深入逐一进行:如“姑娘”、“啄”、“蚜虫”、“盼”、“治”等生字的教学。研读完课文之后,再集中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以多种形式,巩固了对生字的掌握。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

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丁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者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一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介绍七星瓢虫的时候,以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七星瓢虫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绍。然后拓展介绍了其它许多种瓢虫,明确了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使学生对瓢虫家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丁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

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丁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习,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六、将爱心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课文的教学中

在这堂课中,丁老师都注意将爱心教育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丁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提到:“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她治病?是他们没有爱心,不愿意吗?”在研读完第2至4自然段后,丁老师小结到:“看来这些医生不是没有爱心,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

他们本领不同,只能干着急呢!”在学生了解了瓢虫家族之后,丁老师再次进行爱心教育:“我们要保护身边的益虫,关心他们,珍惜他们,要对他们献出我们的爱心。”在学完全课后,丁老师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在学生纷纷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之后,丁老师继续引导:“这些益虫益鸟会关爱、保护身边的植物,那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很自然地说出要对小动物们有爱心。教师最后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感受到了动植物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我们也懂得了要拥有一颗爱心,要和身边的动植物做朋友,要保护他们,关心他们。也明白了要对我们周围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并号召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对学生的爱心教育自然渗透在教学当中。

另外,我还想提一点小小的建议。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很健全,说话往往不够连贯、完整。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听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用完整的句子进行回答,并要求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丁老师这堂课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篇二:一年级棉花姑娘评课

一年级《棉花姑娘》评课

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

《棉花姑娘》在去年我也开过这样一节课,相比查老师上的这堂公开课在读、说的方面是我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语言训练点对学生深入感悟文之道、文之情

是否有促进作用。“读”在语文阅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查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分角色读、齐

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在自己的情感中领悟

文章中心等形式,使同学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使孩子们能自

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体现出每个小朋友的理

解。小朋友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去了。在本节课中,查老师积极营

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相互诱发对

言语的感悟,让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即训练了说,又促进对文章的理解,从

而达到感悟交流情感的作用。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陆蓓蕾)

《棉花姑娘》的课堂设计中有很多的亮点,使人印象深刻。

1、《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查晓华老师 就以字词为抓手,让孩子与文本开始对话。如: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

让学生对着课件边读边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

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

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

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

2、师生互动中,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紧紧地抓住了文本中“人物”的特点(着急、难受等),使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掌握朗读

技巧。

3、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训练说话,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又加入了三段七星瓢虫的知识,让学生以七星瓢虫的口气

介绍自己。(刘衡)

《棉花姑娘》是低年级的一篇课文。查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并注意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的处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比较适切。

教学中,她首先注意了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音、字、词、句的落实,又兼

顾了阅读的指导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非常巧妙地将拼音、识字、阅读、理解、说话训练等内容有机地进行整合,使课堂教学紧凑而有效。其次,查老师能根据

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恰如其分的引导,丰富的教师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来指导学 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查老

师还注意学生多种习惯的培养,有写字习惯的培养;有明确问题,带着任务阅读的习惯;有与同伴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发展等习惯。应该说,整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体验中得到发展,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引领孩子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汤 莹)《棉花姑娘》评课(孙利亮)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又富有知识性的童话故事,语言符合儿童特点。

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悟,教师通过指导

朗读,让学生自己感悟课文中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的语气。查老师这

一堂课上得非常精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小组学习的方式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课堂上老

师与学生之间不但有言语交流,也有情感交流。尤其在师生间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可以看出教师深厚的功力。整堂课整体性强,内容与结构形成了完善的统一。

二、三维目标的制定适切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在指导

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不单运用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

形式,而且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戴着小动物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堂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此很喜欢,积极性

也很高,都争着上来表演。而坐在下面的学生也看得很认真,并纷纷评价他们的优点与不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在这

堂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教师语言训练的设计对学生感悟文之道、文之情有着促进作用。课堂中,教师提问、与学生配合朗读时,可以看出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同

样也带动了学生,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朗读时也充满了激情。课文的语句在抑扬

顿错的语调及丰富的表情中得以体现,并随之感悟。

查老师的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十分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及作为低

年级语文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低年级的语文课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拼音、识字,又对朗读、理解有一定的要

求,有时还要求掌握一些语文技能,如查字典等。如果不好好整合,整个课堂就

像一个“大杂烩”。而查老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非常巧妙的将拼音、识字、阅

读、理解、说话训练等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课 堂教学紧凑、有效。

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关注到查老师在教学“棉”字的时候,她规范地在黑板

上写下了“棉”字,边写边说:棉是植物,白白的,棉花可以用来做毛巾。看似

随意,其实是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的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我个人是很欣赏这

个环节的,细节之处看出了老师的教学功底。(沈燕泓)

《棉花姑娘》评课

姜娜波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请求的语气。课文虽较长,但情节生动,特别是对话生动有趣,有利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无可奈何的语气,七星瓢虫高兴的语气等。老师在阅读中舍得花费时间,她结合课文画面为学生制作了漂亮的头饰,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把课文内容大胆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表演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印象。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精神的统一,令人耳目一新。

“读”在语文阅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节课中,以读代讲是最大的特色。老师积极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的碰撞交流中,相互诱发对言语的感悟,相互促进彼此的升华,从而达到感悟交流情感的作用。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了解了不同的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这堂充满“情感”的课堂,让我们再次体悟到:课堂应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应是让情溢于言表,藏于心间的深刻体验,更应是具有生命的精彩与张扬。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层次:

1.自主识字,合作互动,重点反馈

识字是低年级的主旋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识字。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啄”正音(翘舌音),“稻”认清字形。2.导入情景,体验情感,反复朗读

本课老师注重启迪现象思维,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验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苦;燕子、青蛙、啄木鸟的内疚与无奈以及七星瓢虫的高兴护骄傲的心情。老师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积累语气。在第一自然段中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让学生对着课件边读边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又如自然段的处理上,可以看出老师对教材处理有独到之处,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材教” 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三次同样的请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兴——失望——痛苦、急切),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3、创设情景,训练说话

老师以七星瓢虫为切入口,用媒体补充瓢虫的资料,让学生设想“你是七星瓢虫,你会怎样向棉花姑娘 介绍自己?” 综上所述,这一堂课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性。篇三:棉花姑娘说课稿(孙秀珍)棉花姑娘说课稿

孙秀珍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组里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欲望。这篇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插图色彩明丽,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儿童特点。如何以篇带篇,引导学生掌握本篇的读书方法,带动学好其它四篇课文呢?

二、说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人文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把本课划分为两课时,本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认识七星瓢虫是专治牙虫的益虫,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读好“请求”的语气。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3、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

五、说过程

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趣味识字,自主学习——再读课文,体会情感——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预设2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在上课前,我以精美的课件把孩子们带入漂亮的棉花之乡,并以棉花姑娘自我介绍和孩子们打招呼的形式,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3分钟)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我说:“棉花姑娘多可爱,多漂亮呀!可是不久前,棉花姑娘生病了,都会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它们都能治好她的病吗?”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呢?我在教学中力图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观察“姑、娘”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通过猜字谜、摘棉花、送生字宝宝回家、摆卡片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预设20分钟)

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在简单介绍蚜虫后,启发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盼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接着我这样过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呢?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燕子说的话。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通过换位读、同桌读、男女对读、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请求的语气。

之后,我相机质疑:还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治病?他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让孩子们根据教学提示,在小组内合作学习3-5自然段,以每组推选金话筒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在这互帮互助、互评互学、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引导学生揣摩语气,个性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力求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转载于:棉花姑娘评课稿)

5、拓展练习,积累语言。(预设5分钟)

当七星瓢虫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后,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读第6 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穿插说话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以及总结性的思考题,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语言。

六、说板书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捉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蚜虫

本课板书分三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七、说反思

1、教学设计上的特点:

a、突显以“趣”引路,扎实字词教学、促进语言内化。b、引导个性朗读,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生成。c、抓住文体特点,创设童话情境,落实说话训练。

2、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a、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时,教学中是否会出现课堂调控上的不足。b、由于时间的关系,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会流于形式,展示平台是否过窄。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能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遗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篇四:《棉花姑娘》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三、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五、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棉花姑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 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 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 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需、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3、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 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先让学生自由读悟,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读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随后再追问:“她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在 学生探究的答案中: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 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4、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5、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1)出示课件图片,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问: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2)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6、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 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读读,再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__,所以它__。

啄木鸟只会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会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常识,认识益虫、益鸟)

7、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现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来说说看。(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2、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本课板书分两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篇五:《棉花姑娘》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2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三、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五、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棉花姑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 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 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 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需、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

3、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

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先让学生自由读悟,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读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随后再追问:“她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在 学生探究的答案中: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 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4、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5、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1)出示课件图片,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问: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2)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6、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 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读读,再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__,所以它__。

啄木鸟只会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会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常识,认识益虫、益鸟)

7、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现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来说说看。(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2、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上一篇:游颐和园导游词300字下一篇:寓题,寓题徐夤,寓题的意思,寓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