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

2024-05-03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篇1: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说课稿《不跟陌生人走》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2014级学前教育专升本的同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不跟陌生人走》,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思路

在学前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活动中,自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安全自护教育的核心,《不跟陌生人走》主题活动所跟着眼的就是当前幼儿现实活动中的已遇到或者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极富现实意义,社会上这样的事件多次发生过,甚至我周围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虽然有些是有惊无险,却仍然触目惊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一定要让幼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观性动作和具体形象性比较明显,而抽象逻辑水平很低,他们只能理解和解决一些具体形象的问题,最好是在具体活动中进行,他们的活动有着十分明显的情绪性,在努力愉快的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思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得到发展。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活动的最终归宿,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体现幼儿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又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结合小班幼儿园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认知能力的水平,我制定的本次活动目标如下: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初步知道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安全自护的态度,并且要初步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

三、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难点:难点是情景练习环节,如何在联系中让幼儿不仅仅是在做游戏,而是要身临其境的感觉,严肃紧张而又轻松活波,只有这样哟而在练习中的行为才可以更有效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一>教法 1.提问法

通过讲故事,然后提问,来引入话题,恰当的问题有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情景练习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进行“不和陌生人走”的一些常识性的训练。<二>学法师幼互动,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五、活动准备

1、两位同学扮演陌生人

2、小零食,玩具若干。

六、活动过程(1)导入主题

先给幼儿讲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妈妈去公园玩,小猴子特别高兴,一个陌生人走到小猴子面前,说带他去买火车侠,小猴子很开心,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2)情景探讨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情景一:一个陌生人魔宠莫幼儿的妈妈,说要接他回家

情景二:一个陌生人给某幼儿一些零食和玩具,说要带她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

(3)总结性回答,最后作为=一些总结性提问,要求幼儿回答,在幼儿回答过程中适当点评总结。有这些问题: 1.什么是陌生人?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2.没有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在时,有陌生人拿着玩具给你,和你说话,你该怎么做?(4)情景练习环节

就以上情景,组织幼儿角色扮演,请两位幼儿来扮演陌生人,再换其他人来练习,我及时指导和鼓励尤其注意那些平时比较内向,参与性不太高的幼儿的情况,力求让每一位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得到训练。

七、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再讨论或演练情景中的环节。

篇2: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__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好朋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好朋友》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领域的内容,通常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选择《好朋友》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在于能够使幼儿懂得只有待人友善、多帮助别人,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的道理。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根据对教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纲要》对活动目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他人的需要,知道体谅他人;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乐于与人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能够乐于与人交流和分享,能够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难点在于:幼儿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中班幼儿能将喜欢的东西与人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单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很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主要包括:

1.讨论法: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表达的重要方法。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并且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说活动准备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课文的内容。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音乐录音“找朋友”,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一个小白兔和小松鼠的故事,以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松鼠刚开始没有朋友吗?后来它做了哪些改正和小兔子成为好朋友了?”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刚开始因为有好东西自己留着,不喜欢和同伴分享所以没有朋友,后来她将自己采的蘑菇送给小白兔,小白兔也送给小松鼠自己的胡萝卜,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通过提问引出懂得要乐于分享,才能获得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主要包括

1.幼儿回忆自己的好朋友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幼儿回忆自己小班的好朋友,并且谈谈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我会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在小班时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们叫什么名字?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要待人友善,合作、分享的概念。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在这个环节更进一步将幼儿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知识。我会向幼儿提问:“想要和别人成为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懂得,要获得朋友就要学会理解和帮助别人,要乐于分享,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3.学习《朋友歌》

在这个环节我会教授给幼儿《朋友歌》的儿歌:

“幼儿园里朋友多,

大家一起多快活,

团结友爱手拉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儿歌通俗易懂,容易记忆,通过儿歌的方式,再次巩固活动的重点内容,使幼儿更好的与别人交往。

4.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故此,我将采取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之间的友情,并且能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我会分发给幼儿小动物的头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并且伴随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做游戏的等各种方式,帮助幼儿懂得朋友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本节课的我采用的活动延伸的方法是区角延伸,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到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图画,贴在美工区里。

篇3: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

社会呼唤诚信, 人们的内心更是渴望诚信。诚信是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社会呼唤诚信》一课的教学,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 引发学生思考约定、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 也通过了解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从内心的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二、学情分析

本课有些内容是从生活的角度来体现的,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现了社会生活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 拥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 要让学生体会诚信在各行各业的重要作用, 就需要教师搜集更多资料加以整理、介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 感知社会各种主体 (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 对诚信的期待。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 诚信品牌毁之容易, 建之难。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 培养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诚信问题, 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 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从内心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在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 增强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的剖析与对比, 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教学难点: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一条基本原则, 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五、教法运用

根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 我采取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动手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 利用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教材介绍了社会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 有关各行各业间的诚信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在认知理解上比较有困难, 因此, 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的剖析与对比, 使学生感知社会对诚信的期待。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大社会, 让学生体会到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准则。

(二) 动手实践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不同侧面的承诺形式。课上指导学生开展易操作、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如:模拟表演, 分角色进行质询问答、办专栏、小报等。在拓展学习中, 我推荐孩子们看“立木为信”“晏殊的故事。

六、学法指导

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整理, 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各自的收获, 使他们能开拓眼界, 在小课堂上认识大社会。模拟表演与分角色质询问答等活动, 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合作。在活动中, 学生感知了人与人交往应以诚为本。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由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讨论交流互动学习、巩固学习总结经验三个部分组成。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各种签约场景图。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作出承诺, 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交流得出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 作出约定, 并依据约定行事。违约要受到惩罚。

(总结:要做到诚信, 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 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社会呼唤诚信》。)

引出课题并板书:社会呼唤诚信。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各种签约场景图引发学生的思考, 一幅幅签约图仿佛将学生带到了签约现场, 使学生感受了签约的重要性。了解到签订合约既是约束对方, 也是规范自己以合同为合作标准。】

(二) 讨论交流互动学习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我设计了找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品牌的由来、回归诚信大行动、讲故事说格言四个主题活动。

活动一:找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指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装修合同、房屋买卖合同复印件等, 由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如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 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等。接着,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和媒体案例说说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如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签订合同、协议, 政府部门对市民的承诺等。在交流中,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承诺的意义, 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政府部门向市民做出承诺, 说明了什么?当承诺得以兑现, 人们是怎样的感受等。

活动二:品牌的由来

由学生介绍自己与家人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 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它们。接着, 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研讨:

1. 砸冰箱的事例

讨论:厂长为什么要砸掉冰箱, 如果放任其流入市场, 会出现什么后果?在学生的畅所欲言时,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76台不合格冰箱的销毁会给厂家造成什么损失?如果将这批冰箱与合格冰箱一起卖掉, 对厂家和对消费者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降价卖掉与砸毁不合格产品, 会对以后工厂打造品牌产品, 保证产品信誉等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中, 体会厂长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的良苦用心, 企业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定会引以为戒。正是海尔冰箱重质量、重信誉, 所以, 才打造出海尔冰箱的品牌, 从而引发学生明白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

2. 温州鞋业的衰与兴

讨论:为什么两千多双劣质鞋, 就能毁掉温州的信誉, 而重建信誉却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明白了假如自己听说某地生产假冒产品, 也一定不会购买该地的产品。由此, 让学生感受到, 毁掉信誉很快, 但要恢复信誉却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设计意图:这两个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信誉卡、保修卡、及各种签约合同的展示, 以及自己对品牌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信誉对商家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三:回归诚信大行动

我在参考了教材的活动提示下, 引导学生开展以模拟表演为主, 办小报为辅的回归诚信小活动, 学生在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深刻体会出诚信象阳光一样照亮了人的心, 辉映了企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活动中,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活动, 每名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 学生感受到了诚信是人与人长期交往的前提。】

活动四:讲故事说格言

通过有关诚信的故事, 学生从中体会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件出示诚信格言: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接着, 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的古人有关诚信方面的格言, 警句抄在小报上,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选择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 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是组织者。】

(三) 巩固学习总结经验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句话的?学生看板书来回答问题并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我采取了学生总结的方法, 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课教学的印象。】

板书设计:

社会呼唤诚信

企业发展之根本

篇4: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

1.教材特点及编写意图

《“问号”之歌》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爱学习的信念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旨在让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敢问、乐问、善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会好问、多问,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能力目标:通过视频播放、玩中提问、生活中提问、讲故事和制作书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好问的良好学习品质和敢于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动手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学习品质;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3.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和勤奋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品德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育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其认知规律,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因此,整堂课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看、想中思考问题,以“一休”贯穿,与“一休”共同学习、共同思考,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解决,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课我以四个活动为主线,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和场所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敢问、乐问、善问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促学生开“问号”之花、结“问号”之果、繁殖“问号”之森林,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课标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在情境寻找、体验“问号”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课前我用小魔术调动学生兴趣,又以在“百宝箱”中、生活中、图片中寻找“问号”,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情境,运用身体多感官寻找“问号”,体验在各种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学生乐学。

四、说教学过程

品德课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为主的课程。我紧扣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培根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用“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多问个为什么做好铺垫,让“问号”贯穿课堂。

活动二:在百宝箱中发现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挖掘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在玩百宝箱的过程中,我用“一休哥”送来百宝箱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去发现问题的欲望。在箱内装有源于生活的小玩具,让学生在自主选择想玩的玩具,并提出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在玩中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引出“问号”之歌奠定了基础。

活动三: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本课以“问号”之歌促发世界中充满了问号,大胆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号”的足迹,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学生好问的品质,为寻求解决方法作基石,引出:勤学(板书)。通过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四:巩固升华

我设置了一系列有梯度的活动,从观察对比图片到讲牛顿的故事,得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源于问号。通过收集名人名句、赠送书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

五、说重点、难点的突破

本课的重点是: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学习品质。在处理重点上我紧扣教学目标,在寻找问题中培养他们敢问、乐问、好问的品质。我大胆的创设百宝箱,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又在生活中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勤学,通过名人故事让学生知道从小好问、勤学的重要性。

本课的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并利用名人名句激发学生爱思考、爱动脑、爱学习的品质。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出示卡通问号,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用简洁的板书突破了勤学好问这一重难点。

板书设计:

“问号”之歌

篇5:社会领域找朋友说课稿

《小鸭找朋友》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语言比较简单,有重复性,有利于小班孩子的理解与学习。故事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有的动物不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重复性的动物对话,适合小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学说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

学情分析:

小班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与这么多幼儿一起生活、学习,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同伴间的交往,不能准确地运用礼貌用语,制订了以下幼儿最近发展目标:

1、学说礼貌用语:“请”、“对不起”、“谢谢”。

2、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说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礼貌用语在幼儿交往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单排、半圆座位。

2、物质准备:课件PPT、手偶

教学过程:

本次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是谈话导入,引发好奇心——看课件,听故事,引导幼儿学说礼貌用语——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巩固礼貌用语——邀请小公鸡,练习使用礼貌用语——邀请好朋友,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一、谈话导入,引发好奇心。3——4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我通过提出问题,谈话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及好奇心,自然而然的引导幼儿进入了故事情境。(本环节预设2分钟)

二、看课件,听故事,本环节我通过充满童趣的语言,配以生动形象的flash课件,为幼儿形象的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同时,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从而达到会用对话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本环节预设4分钟)

三、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巩固礼貌用语。意想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模仿小动物之间的简单对话,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此环节中体现这一点。在这个故事中,有的动物会游泳,有的动物是不会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让幼儿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一些动物的习性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时候我们不能满足别人提出的要求,要学会拒绝,婉言拒绝别人也是一门艺术,拒绝别人时我们也要有礼貌,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本环节预设3分钟)

四、邀请小公鸡,在生活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创设这么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应答的环境中练习对话语言,从而为下一课时“用简短的话语讲出图中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本环节预设2分钟)

五、邀请好朋友,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让幼儿去邀请好朋友,可以说是整个活动的实际运用,巩固幼儿已掌握的对话。设计环节层层递进,给幼儿创设多种说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享受到礼貌交往的快乐。

(本环节预设3分钟)

篇6: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范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舌头的外形特点和构造。

2、幼儿在尝试和比较中了解舌头的三大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舌头。

4、发展幼儿的味觉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一份(包括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一根吸管。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用舌头发出声音的游戏。

2、提问:是谁帮助我们发出这些有趣的声音?

二、认识舌头各部分的名称及部位

1、师:对了,是我们的舌头,你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镜子,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它的上面、下面有什么。

2、幼儿边观察边发言。

3、教师把自己的手当作舌头演示,幼儿认识各部分名称:舌头后面连着喉咙的部分叫“舌根”,舌根的前面部分叫“舌体”,舌体的最前面叫“舌尖”,舌体的上面叫“舌背”,舌背上有舌乳头、舌苔,舌体的下面叫“舌腹”,舌腹上有舌系带、血管和突起。

4、师: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舌头自己还想介绍一下自己,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说什么。(看多媒体软件)

三、了解舌头的作用

1、幼儿和教师试试舌头不动,还能不能说话。

2、师:舌头除了能帮助我们说话,还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

3、幼儿用吸管品尝各种调味品。

品尝后教师提问:你尝到了什么味道?是谁帮助你知道这些味道的?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各种味道呢?(教师:因为舌背上有许多小小的味蕾,这些味蕾对味道特别敏感。)什么地方的味蕾对什么味道反映最灵敏?(看多媒体介绍。)

4、幼儿和同伴互看,比较舌头的异同。

教师指导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舌苔会特别重?(教师:因为舌头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个标志。)

5、教师:我们的舌头不仅能帮助我们说话、品尝味道,还能反映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舌头的作用真大。

四、讨论如何保护舌头

1、师:如果舌头生病了或受伤了,我们一定会觉得很痛苦,那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2、幼儿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舌头最怕刺激性强的食物,我们以后吃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不能边吃边说,以免咬着舌头,还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强营养,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让小细菌无法生长。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说课稿范文二:火箭飞起来啦

活动目标: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空气的存在。

2、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自制火箭、可乐瓶与幼儿人数相同,视频一个,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结合课件的播放,激发兴趣。

前几天呀,我们中国发射了一枚火箭,它的名字叫嫦娥一号,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飞上天的?(播放视频)

2、第一次操作后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并介绍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们每人拿一枚小火箭、一个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飞起来。

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 你们的小火箭飞起来了吗?

(2) 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起来的?

(3) 为什么我们一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4) 小实验:瓶子里的空气。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瓶子里装有许多空气宝宝。我们一拍瓶子(附动作),空气宝宝就被挤出来了。出来的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起来了(附动作,结合图片)。

3、第二次操作。

师:小朋友们再去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飞起来。

4、第三次操作。

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的小火箭部飞起来了。老师发现有的小火箭飞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低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试试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

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高的?又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的?

幼儿再次带着问题操作、尝试。

小结:当我们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时,里面就出来很多空气宝宝。这些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得高;当我们轻轻拍打瓶子时,里面的空气宝宝出来得少,火箭就飞得低。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火箭飞起来的游戏。如果用瓶盖把瓶子盖起来,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这个小游戏。

篇2:小班科学说课稿

(一)教育目标

如今,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和热爱科学的情感。所以,根据这一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目标指定如下:

1、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2、能从动物的局部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并能合作将动物完整的拼出来。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教材内容方面

根据制定的目标,选择相应的内容也是置关重要的。确定了活动《猜猜它是谁》,还要结合我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我根据主题活动《动物王国》里的内容,结合本次活动,收集相关的游戏材料,巧妙地将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设计在游戏转盘中,并将这些动物分割成二至四块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拼图,让幼儿通过这些分割图推断出是哪个动物,及在拼图游戏中让幼儿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增强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本次活动重点是: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难点是: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我在设计本次活动中,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利用拼图游戏,将动物的整体图片拆开,分成若干片,再让幼儿拼完整。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直接导入课题,给孩子一个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下面内容奠定基础。

2、游戏部分

①游戏:《玩转盘》

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头部图片,教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字。该游戏的难度不大,动物的特征明显,易于每一位幼儿的独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能针对动物的头部进行推断动物名字,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将枯燥的认知活动转变成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②游戏:《找动物》

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②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3、结束部分——《拼图游戏》:

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玩拼图》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拼图,能独立将拼图完成。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篇3:小班科学说课稿

说教材:

冰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并接触过得物质,幼儿很喜欢玩水玩冰。在玩冰中幼儿不仅充分享受玩冰的乐趣,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幼儿对冰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不断深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冰”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

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度的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已有而得操作摆弄为主,同时,因为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冰的一些基本特征,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冰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让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一下目标:

1、尝试玩冰,知道冰快得明显特征。

2、体验玩冰乐趣。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肯创造力。

说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冰活动中充分感受冰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方面试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胡培养。

活动准备:

1、五颜六色的果汁冰块若干。

2、制作冰块的各种形状的物体。

3、热水一盆,各式颜色等物品。

说教法和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和谐统一过程。《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试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次活动中,我除了用亲切胡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们以外,还采用了直观教具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感受冰胡神奇和有趣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和谐统一,体现活动多元化的整合。

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主要学法有:情感体验法,交流讨论法,尝试操作法等。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幼儿对科学活动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过程:

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出处于积极探索胡状态,在玩中学,学中玩。我把本次活动设为四个环节:

下面我为各位老师具体阐述一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喝过冷饮吗?你知道有哪些好吃的冷饮吗?”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自由交流。(用一个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2、看看说说交流经验:

老师出示五颜六色的冰块,“这是什么呀?冰块是什么颜色的呢?”“你在哪里见过冰块?”请幼儿自己交流,然后再小结。(这个环节通过简单的提问,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巩固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也能照顾到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使他们也有主动发言的机会。)

3、摸摸玩玩,尝试操作:

(1)给幼儿摸摸玩玩冰块,“冰块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没一会,你的手心里多出了什么东西?”在幼儿玩冰的时候,引导他们观察冰的变化。

(2)给诱饵品嚐果汁冰块,猜猜冰块的味道。感觉冰块在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3)怎样让冰块化得更快一些呢?请幼儿讲冰块放到热水里,看看冰的变化。

(4)提供给幼儿各种制冰的器皿,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起制作冰块。(这个环节给幼儿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4、活动延伸,拓展知识: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冰块,再尝试一下,还有那些办法能在让冰块融化。

篇4:小班科学说课稿

“幼儿关注和发现生活中的科技成果。”这个目标属于科学领域的范畴。《纲要》中提出: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这里提到了几个关键词:生活、熟悉,可见我们选择的科技成果的内容应该是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为幼儿所熟悉的。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选择了“手机”,因为现在的家庭中至少有两部手机,有的甚至更多,孩子用手机打过电话、拍过照片、玩过游戏、听过音乐,他们对手机有一定感性认识,教师把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但作为小班第一学期进行的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幼儿最为熟悉的两大功能:打电话与拍照入手,引导幼儿去关注和发现手机的其它功能,让孩子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手段,让孩子了解手机的部分功能,使幼儿知道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2、通过打电话游戏,让孩子初步感知点与数的对应,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手段,让孩子了解手机的部分功能,使幼儿知道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难点:

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手段,让孩子了解手机的部分功能。(解决重点目标)

1、观察比较固定电话与手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手机的功能之一:打电话。了解手机的特性:小巧、携带方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它。

2、比较照相机与手机,了解手机的功能之二:拍照片。(出示平时用手机给宝宝们拍的照片进行引导。)

3、了解手机的其他功能:(如打游戏、听音乐)

师:科学家可聪明了,他们发明的手机本领越来越大,除了可以打电话、拍照以外,你还知道手机有什么本领吗?(如听音乐,可现场演示)引导幼儿去关注手机的其他功能,进一步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二、运用手机的最大功能学习打电话:(解决难点目标)

师:宝宝现在想不想爸爸妈妈,可是,我们在幼儿园,爸爸妈妈在上班,怎么办呢?(教师在这里要注重情感的引导)

教师有选择性地提供一组号码的小圆点,让孩子数数小圆点的数量,数对了,电话就通了,并让孩子真实地与家长进行对话。

教师在小结时要提醒幼儿不能随便打电话。

三、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继续去关注手机的其他功能(如摄像、闹钟、上网等功能),进一步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我对这个活动设计的思考:

1、能从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中选材。我们对孩子的教学既要来自于生活,又能回归生活,为生活所服务,我所选择的“手机”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孩子在家中经常接触父母的手机,对它有一定的了解,陌生是因为手机中有许多功能是孩子不熟悉的.,因为父母怕孩子弄坏自己的手机而不让他们玩,所以这里就有许多教师可以挖掘的教育价值,引导孩子感受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注重各领域的结合。在第二环节中我设计了打电话,通过打电话游戏,让孩子初步感知点与数的对应,通过真实地打电话学习打电话的方法,在这里,既注重了各领域间的整合,又培养了孩子的口语能力。

3、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除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外,还有其情感因素在里面,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向朋友或家人表示问候,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工具。在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对幼儿情感的引导。

篇5:小班科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纸朋友

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写写画画也离不开它。随着幼儿活动的丰富,幼儿接触到更多的纸。在水墨画活动中小朋友提出:宣纸为什么特别软?在手工活动中提出;卡纸为什么这么硬?的疑问。

《纲要》科学领域目标中提出: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的目标。认识《纸》是选自大班领域或殴打能够科学领域的内容,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而且在探索的过程中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神奇的纸世界》旨在让幼儿初步了解纸的种类、特征和用途。因此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是了解不同纸的特点,难点是通过记录的方法比较纸的不同特征,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的目标如下:

1、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了解几种纸的特征及用途。

2、学习记录、比较的方法。

3、教育幼儿爱惜用纸。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顺利的开展活动,我们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的纸和纸的资料,在本活动中主要有:幼教。

1、用各种纸布置的“神奇的纸世界”

2、各种纸、颜料、记录表、笔等。

三、说教学方法:

1、情境激趣法:

教师设计了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以神奇的世界为题让幼儿到其中去探索。再以神奇博士的测试为题,引导幼儿用比较记录的方式寻找纸的秘密,保持幼儿活动的习惯,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

2、自主探索法:

幼教欢迎您活动安排了三次的探索,三次探索活动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又是层层递进的。第一次到神奇世界中寻找秘密,是让幼儿发现不同种类的纸;第二次游戏是为了寻找出纸的特种,发现纸可以撕、揉、折等特征;第三次探索为神奇博士解迷,是让幼儿比较发现不同的纸软硬、吸水性也各不相同。

3、记录表诉法:

活动中在每次的探索后都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幼儿还可以边说边演示,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发现。在第三次的探索中,让幼儿运用表格绘画记录的方式,比较纸的异同,起到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4、情景演示法:

教师在活动的最后,以实验的方法演示燃烧的纸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纸具有可燃性的特点。让幼儿已经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过来,给幼儿深刻的印象,并借此机会教育幼儿安全防火。

四、说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题,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纸的种类。

活动一开始就以带幼儿到神奇的世界参观,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让幼儿用手摸摸、看看、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不同类型的纸,让幼儿疗饥饿纸的种类。

2、通过自由游戏,发现纸的特征:

本环节请幼儿自由的取纸,玩纸,并跟其他人说说自己是怎么玩的,教师适当的提示幼儿:“你把纸揉揉看看有什么感觉?”“你用这种纸折一折?”让幼儿发现可以撕、揉、折的特点,并通过活动后的提问引起下一环节的重点:哪些纸硬?哪些纸软?哪些会吸水?哪些不会?

3、操作记录,比较纸的异同:

第三次活动,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请小朋友比比纸的软硬,吸水性,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并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小结纸的不同,进一步让幼儿了解纸的特征。

4、实验演示:

活动结束前,通过教师的实验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真实的情境让幼儿清楚的了解纸的可燃性,并借此契机来教育幼儿安全防火。

5、活动延伸:

教师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这一主题,其中包括:看录象、做实验、纸艺制作等,因此我们在区角中准备了更多的纸和其他的材料,让小朋友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纸的特点。

篇6:小班科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植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路边有茂密的大树,院子里有绿油油的草坪,公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这些植物为什么生长的如此茂盛,在进行主题活动“奇妙的植物”时很多孩子曾向我提出疑问,于是,我用“茎输送水”这节活动来为幼儿解开这个谜团,此活动材料来源于生活,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大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输送水和养料的奥秘,针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

2、帮助幼儿简单了解植物的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

这两个目标蕴含了激发幼儿的人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探究植物的茎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难点是:“了解植物的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

我通过几组有趣的实验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的了解植物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酷暑天萎蔫的树木,雨后旺盛起来的经验

2、物质准备:两盆萎蔫的草本植物,去根芹菜若干,水盆,红蓝颜料,白色花朵(玫瑰火康乃馨)剪刀,杯子,橡皮筋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在活动中,我力求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乐于探索的科学习惯。

本次活动打算在自然角用2天的时间完成活动目标。

三、说学法

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法、操作法,归纳法等来获得知识,活动前我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放在自然角,通过启发性提问“你知道植物是怎么喝水的吗?”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吧”幼儿最喜欢自己动手,这时候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期待着实验,幼儿做完实验后,隔段时间去观察并作记录,最后,用归纳法得出实验结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时间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乐于探究的科学习惯。

四、说活动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欲望,给幼儿2盆萎蔫的花

问题:

1、这两盆花为什么萎蔫了?

2、你有什么办法让花重新旺盛起来?

这一环节,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并将讨论得出的解决方案付诸行动,幼儿会拭目以待,结果会怎么呢?活动一开始就调动了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二)、一小时后观察结果,并讨论原因

问题:哪盆花最先旺盛起来?为什么?幼儿讨论后得出结论,:将水浇在花盆里的那盆花最先旺盛起来,将水浇在叶子生的花不如前一盆花旺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来做实验。

(三)、实验

1、芹菜实验

将芹菜的茎剪短一些,叶子摘掉一些,(目的是让实验效果跟明显,便于幼儿理解),把橡皮筋套在被子上,再装进一些水,并滴进一些红墨水,将芹菜插在被子里,并调整橡皮筋到水面位置作记号。第二天观察:

1、水面和橡皮筋的位置是否一样,(水面低于橡皮筋)

芹菜的茎有什么变化(变红了)

2、两色花实验

老师将花朵的茎剪开,两个杯子各放进一些水,分别滴进红蓝墨水,将花朵剪开的茎分别插进不同的杯子。

第二天观察:

1、看看花朵有什么变化(植物的茎将两种颜色的墨水往上吸)

2、白花怎么样了?(变成红色和蓝色了)

这一环节,给幼儿分组,每组幼儿同时进行两组实验给每个幼儿参验的机会,体现了《纲要》中科学领域指导思想: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四)、讨论试验结果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结论:植物的茎能吸收并输送水分和养料

这一环节。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及实验大胆想象、思考,使幼儿的发散思维得以扩展,在交流中探索出植物的茎能吸收并输送水分和养料。

(五)、讨论植物的茎还有哪些功能?

问题:仙人掌在酷暑天好几天不用浇水,为什么死不了?结论:植物的茎还有储存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这一环节,提出更为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五、说活动延伸

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变态茎的植物,放在自然角为下节活动“变态茎”作准备。活动暂时结束了,但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认识兴趣却在延伸,并将更多的关于奇妙的植物的内容渗透在多种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篇7:科学领域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AB模式的排列,在老师的启发下能说出物体排列和动作形成的模式。

2、能用重叠摆放的方法复制AB模式3、能按要求将材料正确地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物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红、黄、蓝、粉颜色已熟悉物质准备:白板课件、每人两种颜色圆形,每种颜色3-4个、操作卡每人一个张

活动重点:能够说出物体排列形成的模式

活动难点:用重叠方法复制AB模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拍手拍腿》

2、教师用简单的拍手-拍腿-拍手-拍腿开始,听几遍后,让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3、出示课件一、幼儿学习看图谱。

4、出示课件二、幼儿看过图谱后,幼儿根据图谱做动作。

5、熟悉后,尝试其他方式:如:拍手拍桌子或者拍手拍肩等动作。

二、分析讲解:

1、教师出示课件三,告诉幼儿:喜羊羊家里买来新的小凳子,瞧!这些小凳子是怎样排队的?请幼儿观察后说一说凳子是怎样排的。

2、谁来做客了?播放语音。幼儿听清楚指令(小猪要坐蓝椅子,小猫要坐红椅子)后,请3名幼儿到前边进行操作,让小猪、小猫坐在相应的椅子上。

三、游戏

1、出示课件四:这里有个礼物盒,要想打开礼物,就要草莓西瓜草莓西瓜这样吃完,吃完了礼物就打开了。请幼儿到前面操作课件。

2、操作后,点击礼物盒,就会发出礼花的声音。

3、出示课件五:礼物盒打开了,里面是谁呀?原来是懒羊羊啊。教师点击懒洋洋,播放一曲欢快的音乐。

四、操作活动:

1、师:毛毛虫听到这么好听的歌声,也来了,他们没穿好看的花衣服,我们帮助它们穿上花衣服吧。穿好衣服,我们送毛毛虫去找妈妈,小朋友要记得,毛毛虫和妈妈长得一样,千万别找错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作品欣赏看毛毛虫找到多高兴呀,看一看,毛毛虫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她穿上漂亮的衣服,谢谢小朋友!

篇8:科学领域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物体沉在水底,有的物体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

【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

2、各种实验材料(塑料小鸭子、塑料袋、毛巾、空塑料瓶、树叶、小石子、乒乓球、橡皮泥、钥匙、糖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请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到了水底。

(1)把塑料小鸭子放入水中,观察小鸭子在水中会怎样(在水面还是在水底)。

(2)把石子,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又会怎样。

2、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并提出疑问。请幼儿说说我们都准备了哪些材料?猜猜这些材料哪个能沉哪个能浮?

3、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材料,去发现沉浮的现象。

(1)将准备的材料一一放入水中,看看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沉在水底。

(2)互相交流在操作中发现的秘密,并提出疑问,它们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又为什么沉在水底。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那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那些东西可以沉在水底。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对此实验非常感兴趣。部分幼儿在操作是不够大胆,小石子为什么会沉到水底?小树叶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对沉浮现象还不太了解。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

篇9:科学领域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1、气球,塑料袋,棉线。

2、《变大变小》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朋友,先听我说一个谜语,猜猜他是谁。(有一个东西很奇怪,胖也胖的快,瘦也瘦的快,胖了飞上天,瘦了落下来)。

幼:气球。

二、观察气球变大变小。

师:现在这个气球是胖的还是瘦的?是大的还是小的?

幼:瘦的,小的。

师:我怎么能让这个气球变大呢?

幼:吹气。

师:气球变大了,如果我一直吹一直吹气球会怎么样?

幼:破,爆炸

师:小朋友在吹气球的时候也不能一直吹一直吹,气球爆炸的话会伤到脸和眼睛,非常危险。现在气球变的大了,我怎么让气球再变小呢?

幼:放气,撒气。

师:气球小姐还带来了她的好朋友,气球先生,可是呢,气球先生生病了,你来看看他发生什么事情了?

幼:漏气。

师:气球漏气的时候是慢慢漏气的,还是一下子漏气的?

幼:慢慢漏气的。

三、尝试给充气物品充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充气的吗?

幼:皮球、热气球、游泳圈。

师:我还知道有一个东西也是可以充气的,(塑料袋),你来试试怎么能让塑料袋充气呢?

幼:每人一个尝试。

四、游戏:“变成一只大气球

(1)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大气球,教师给气球充气,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渐渐变大的样子。

(2)幼儿手拉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3)幼儿牵手拉个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篇10:科学领域小班教案

珠珠跳水

【活动设计】

通过直接的感官的接触,更能使他们记忆深刻并且情趣浓厚。同时在孩子们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各自带着兴趣和需要直接和木珠接触。通过看看,摸摸等感官的使用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粗浅的探究方法和学习技能。孩子们由探索得到了知识,自然积累了经验,之后经验又使活动升华,这其实也是我们老师的最终目标:让宝宝主动去学习,去观察、去认知、去生活、去创造!

【活动目标】

1、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2、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3、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将木珠、玻璃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2、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3、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活动过程】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

1、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导幼儿与珠珠打招呼)

2、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玻璃珠呢?

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

1、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教师演示木珠跳水)听“咕咚”,木珠宝宝跳到水里去了。(学说“咕咚”)

2、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

3、玻璃珠也来跳水,它跳到水里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猜测后教师演示)

4、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它和木珠一样吗?(幼儿学说:“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三、幼儿操作。

1、仔细听,谁在说话啊……原来还有很多珠珠也想来跳水,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2、每个幼儿1盒珠珠,把它们抛入水中,观察珠珠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收拾整理玩具,活动结束。

篇11: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活动来源:《漂亮的花围巾》是一节小班科学领域学习间隔排序的互动操作活动。该活动是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图案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参与“坐火车”互动游戏和制作花围巾的动手操作环节加深对间隔排序规律的认知。并在让幼儿欣赏、制作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操作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无限乐趣。

活动过程:1、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寒冷的冬天,给小动物制作围巾送去温暖,体验关爱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2、能力与知识目标: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图案大小、形状和颜色的不同,探索图案排列规律,学习间隔排序。

3、技能目标:能够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4、创造力培养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粘贴图案,尝试运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粘贴图案,装饰漂亮的花围巾。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能够分辨图案的大小,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认识红色、黄色和蓝色。

2、物质准备:

(1)PPT课件(图案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围巾各一条)。

(2)手工小筐,图形粘贴材料,彩色围巾,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3、环境准备:场景布置用小椅子摆成的小火车,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一、观察感知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初步感知间隔排序。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天空中飘着的是什么?在什么季节会飘雪花?冬天会有什么感觉?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感到非常的寒冷,让我们一起坐火车去为小动物们做围巾吧!小火车的车厢上有什么?第一节的车厢上是什么头饰?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头饰是怎样排列的?你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请你找到贴有和你一样娃娃图案的小座位并坐在上面。坐好了吗,我们的小火车出发去森林王国喽!

二、深化表征展开

1、引导幼儿从第一把小椅子开始,按照头饰间隔排列的顺序就座教师:看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早就为我们准备好小椅子了,你们瞧,小椅子上有什么?是从谁开始的?他们是怎样排列的?我们应该怎样来坐椅子呢?

2、出示印有大小、形状、颜色不同间隔图案的围巾图片各一条,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图案的不同特征和排列规律。

教师:这条围巾上的图案有什么不同?是从哪个图案开始的,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3、教师出示操作材料,讲解图案粘贴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的这条没有图案的围巾漂亮吗?漂亮的图案就在操作小框中,看一看这个小框中的图案有什么不同?图案要从围巾的一头开始,按照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到的那些围巾图案的排列方法来粘贴,小动物们才会喜欢。

4、请幼儿选择喜欢图案的粘贴材料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概括总结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讲解排列方法。

教师:老师看到小朋友做的花围巾都非常的漂亮,谁能来给小朋友讲一讲你围巾上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2、组织幼儿按照间隔排列的方法来站队,去给小动物送围巾。

教师:请小朋友拿着你的漂亮围巾,到老师这来,我们从小男孩开始,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小女孩的排列法来站队,我们一起去把自己制作的漂亮的花围巾送给小动物吧,他们带上一定会很暖和,很高兴的。

活动反思: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寒冷的冬季,为小动物制作漂亮的花围巾导入活动主题。在坐小火车去森林王国的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对间隔排序的规律有初步的感知。在后面的观察围巾图片环节加深对规律排列的认知,并通过亲自粘贴图案尝试使用规律。情景内容的设计,贴近于幼儿的生活,使得幼儿在参与活动时始终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游戏内容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在欣赏、制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操作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无限乐趣。

篇7:大班社会领域我爱我班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福建省《幼儿园大班领域活动指导》(上期)社会领域:《我爱我班》。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结合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在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当轮到本班的星宝宝讲话时,愿意为其积极地加油鼓掌。可见他们有了初步的集体意识。而我设计的本次活动就是要进一步萌发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目标定位:根据《指南》的精神、本班孩子的情况、领域活动指导的建议,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为:

1.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初步树立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能用绘画的方式设计班徽并说出设计的含义。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难点定为:

重点:能用绘画的方式设计班徽并说出设计的含义。

难点: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初步树立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为了能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平时,幼儿经常为班级服务,如:区域材料的收拾等。

2.物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徽章;各种形状的设计底图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水彩笔,勾线笔。

二、说教法

为了促使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设计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引导思考法、操作法。

(一)启发提问法:提问是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适当的提问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我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提问萌发幼儿对班级的热爱。

(二)引导思考法:通过幼儿独立的思考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三)操作法: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资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三、说学法

根据《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及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本次活动的学法主要采用:交流讨论法、观察法、尝试法。

(一)交流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讨论我要为班级做点啥,萌发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并且这种讨论可以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二)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欣赏各式各样的徽章,为后面设计徽章鉴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尝试法:陶行知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设计班级徽章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萌发对班级的热爱,而且各种能力还得到了锻炼。

四、说活动过程

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部分:

谈话激情——动手设计——评选展示

(一)谈话:我爱我班。

1.围绕“我爱我班”,谈一谈为什么爱自己的班? 2.讨论:我要为班级做点啥? 3.鼓励幼儿从多方面讨论,如:收拾整理区域、自然角;扫地;餐前服务等等。

(二)为班级设计班徽。

1.欣赏徽章,捉.问:这些徽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哪个徽章最漂亮?为什么?

出示众多的微章,请幼儿自由谈谈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并向幼儿介绍这些微章的一些特点,它们向征的意义是什么?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幼儿提供知识素材,使每个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2.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底图来设计班徽。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幼儿经历、感受、体验全部过程。

(三)评选大家喜欢的班徽。

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班徽,集体讨论,共同选出一个设计方案,定为班徽。

上一篇:四新论坛活动方案下一篇:梅林中心小学棋类特色教育三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