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的几首诗词

2024-04-29

朗朗上口的几首诗词(精选6篇)

篇1:朗朗上口的几首诗词

好诗推荐——朗朗上口的几首诗词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越人歌》

——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离思》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长干行二首》

——李白

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诗经》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篇2:朗朗上口的几首诗词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季节。下面是描写春天几首古诗词,请参考!

描写春天古诗词

1.《好事近·梦中作》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文字赏析

上片是写词人梦中看到美景。“春路”两句,写景兼点时令,采用白描手法写活了一个春天。其妙处在于两个动词,一个是“添”字,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一场春雨滋润了万物,促使含苞山花绽开,于是花儿多了起来;另一方面,春雨来得及时,山花开得迅速,词人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感受到雨露滋润、春天美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个是“动”字,它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春花是春天使者,是春天代表性景物,当满山鲜花盛开、争奇斗妍,就能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春天。“动”字抓住了这层含义,用得恰到好处。“行到”两句,进一步描写构成明媚春光千百只黄鹂。这黄鹂不仅是视觉形象,同时又在听觉上给人以音响。在这春气浮动、姹紫嫣红深山里,群乌荟集,戏嬉喧闹,交相和鸣,加上小溪潺潺声,真美妙动人。

下片是写词人醉酒。“飞云”二句传神地描写了天空由阴沉多云转为澄澈蔚蓝,进一步说明春天多姿多彩。云在眼前飞,变幻成龙成蛇,一屈一伸,怪状迭出;不久,这些奇形云块又慢慢地淡化,最终完全消失,而晴朗、明丽天光普照四方。这既是指天色而言,又是心情流露。醉卧二句,是说面对这美好春光,词人禁不住狂饮起来,以至于醉了,美酒和春色已完全融化在醉得不省人事作者身上了。这是一种醉倒春光、身与物化人生境界:不图名利,恬淡自适,神游万物之表,与天地山水共存。

2.《东溪》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作品鉴赏

第一句,写行到之地(东溪)与到此之由(看水),而“闲意”已暗含于巾,因为只是为了“看水”而“行到”,自是爱闲而不是车马征逐,奔走钻营。第二句写面对之景(孤屿)与留连之情(发船迟),而山水之美,使作者爱之不厌,亦自见于言外。平平写来,毫不费力,而十四字中概括如许之多,确是“平淡”而有工力(《临汉隐居诗话》)。在结构上,又学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份闲适与淡然。当然,这还只是开端,精采还在下面。

三、四两句,写“看水”时所见岸旁之景。元代方回赞为“当世名句”(《瀛奎律髓》);清代纪昀赞为“名下无虚”(《瀛奎律髓评》);陈衍也说“是名句”(《宋诗精华录》)。它妙在那里,宋代胡仔说:“似此等句,须细味之,方见其用意”(《苕溪渔隐丛话》)。

先就第三句说:杜甫《漫兴》中有“沙上凫雏旁母眠”,此句取景与杜相同。这说明:作者写水乡春色,抓住了最有特征东西;更重要是由此景象中细绎出“有闲意”来。“凫眠”是人所共见,而“闲意”则由作者想象与感觉来。作者看到“野凫眠岸”,想象它自由自在,感觉它“有闲意”,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爱闲”、“羡闲”。当时人傅霖诗曰:“忍把浮名卖却闲。”热衷名利之徒是不会“爱闲”、“羡闲”。这是要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当然,说“闲”也并非真遗弃世事,更不是不劳而食。那些热中名利“车马客”才真是不劳而食人;而“浮云富贵”,不事奔竞人,往往正是最关心世事。

第四句写岸旁老树,春深着花。此亦乡村常见之景。但“老”与“丑”往往相连,说它“无丑枝”,是作者新意。这样写,不仅使这一平常村野增添几分春色,更重要是反映了作者心情。欧阳修说梅尧臣“文词愈清新,心意难老大,有如妖娆女,老自有余态”(《水谷夜行》)。“老树着花无丑枝”正是“老自有余态”,正是作者“心意难老大”自我写照。

这两句合起来看,那就是写出了一个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自然景象,又写出了一个活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人物心情。每句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有景有意,而意又饱和在情中,使景、情、意融为一体。从而既写出深层含义,而又保持鲜明、生动形象,它成为“名句”,其妙处是可以说清。

3.《城西访友人别墅》

朝代:唐代 作者: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4.《满江红·敲碎离愁》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5.《春草》

朝代:唐代 作者: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篇3:朗朗上口的几首诗词

李贺一生虽短促,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而独树一帜。其诗或抒写渴望有所建树的热情及“天荒地老无人识”怀才不遇的愤慨,或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或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残暴和宦官擅权的弊政。作品继承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虚荒诞幻,自铸异词,风格独特。张碧说他“奇峭”,宋祁称之“鬼才”;周紫芝谓其“语奇而入怪”,姚文燮说他“幽深诡谲”。《南园十三首》是元和六年辞官返乡所作。南园与《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中“北园”都是李贺家中之园,也是他读书和闲居之处。李贺就园中景物和读书所感,写了《南园十三首》,其中七绝十二首,五律一首,这里所选都是写其感时不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的。其共同特点是活用典故,以古喻今,明白晓畅,直抒胸臆。

一、《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前两句以反诘语气表达投笔从戎,收复关山,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男儿,男子汉,大丈夫。何,疑向代词,可译成为什么,怎么。不,表否定的副词。“何”“不”连用,相当于“为什么不”,“怎么不”。带,佩戴。《礼记·月令》的“带以弓韣,授以弓矢”和《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都是这种用法。吴钩,古代吴地所造的一种弯型的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邪,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相传吴王阖闾命国中作金钩,有人杀掉两个儿子,以血涂钩,铸成二钩,献给吴王。后来泛指利剑为吴钩。晋左思《吴都赋》:“吴钩越棘,纯钧湛卢”。这里的“带吴钩”,指佩戴兵器,弃笔从军,表达了因“心中自不平”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情壮怀。收取,收复,夺回,多指失地而言。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如《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五十州,指当时藩镇所据五十余州。《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元和七年三月,李绛曰:“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大戎腥膻,近接泾陇,烽火屡惊。”诗的首句用“男儿”带“吴钩”言志,第二句则表明“带吴钩”的目的,藩镇割据,法不能制,兵燹频仍,烽火屡惊,边民受难,痛不欲生,热血男儿焉能坐视无睹,自当投笔从戎,奔赴疆场,收复失地,救民水火,救亡图存,保家安邦。这两句诗,一是抒发了抑郁难耐的不平之气,二是暗示了边情紧急的动荡时局,三是透露了愤懑已久的幽怨情愫,四是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壮志情怀。李贺很早就显示了诗人的才华。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云“贺年七岁,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元和五年,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成绩优异被推选应进士举唐人应试极重家讳李贺因父名晋与进士进同音而放弃了考试。元和六年春,得到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小官,元和八年春,便以病辞官,回到昌谷。既然才学入仕为国尽力之途难以走通,当然希望能通过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来建功立业了。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后两句诗从反面衬托为什么要投笔从戎。请,请求。君,尊称,相当于“您”。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暂,一时,不久,暂时,指时间短。上,到,去。凌烟阁,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阁,绘有功臣图像。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出平乐之宫,实思贤传。”若个,谁,哪个。卢照邻《行路难》诗“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书生,读书人,多指儒生,如《后汉书·夏馥传》:“少为书生,言行质直。”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战国策·齐策四》:“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这两句说,请您到凌烟阁看看,有哪个书生被赐封为万户侯?既然封侯拜相执掌朝纲的都是能征惯战的武将或运筹帷幄的军师,那么何不弃笔从戎,“万里赴戎机”,驰骋疆场呢?

连用反问是本诗的突出特点,全诗连用两个设问,好男儿为什么不佩带兵器,投笔从戎,去收复边塞法令所不能制的五十州呢?请您到凌烟阁上去看一看,有哪个书生被赐封为万户侯呢?两个反问连用,表面上是在强调“带吴钩”的必要性,其实是在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同时又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二、《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寻章摘句老雕虫”,首句写自己的勤奋攻读。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原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咨曰:`吴王……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老,执业久,历事多,相当于总、常。雕虫,比喻小技、小道。典故见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两汉学童必习秦书八体,虫书、刻符即为其二,以喻作赋绘景状物与雕琢虫书、篆写刻符相似,都是童子所习小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搜寻篇章,摘录字句,总是干着雕虫小技的事。一个“老”字告诉我们,尽管别人认为是雕虫小技,自己却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晓月当帘挂玉弓”,次句写景续写刻苦攻读,发奋写作。晓,天亮。李白《塞下曲·其一》:“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当,对着,面对。王充《论衡·变动》:“盛夏之时,当风而立。”玉弓,弓形的月,喻弦月。全句是说,拂晓前的弦月,正对窗帘缝隙,像玉弓悬挂天边。而自己仍在刻苦攻读,通宵达旦,相伴的只有孤灯残月和凄清孤独。希望用世却不能用世,悲怆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三四两句表达了郁积已久的不能见用于世的忧伤和愤懑。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魏书·库莫奚传》:“及开辽海,置戍和龙。”诗中指东北边境。文章,文辞。《史记·儒林传序》公孙弘奏“文章尔雅,训词深厚”。也泛指独立成篇的文字。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中的“文章”代指写文章的人,即文人,哭,歌。《淮南子·览冥训》:“昔雍门子以哭见于孟尝君。”注:“哭,犹歌也;见,犹感也”。秋风,秋季之风。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里的“哭秋风”是“歌秋风”,即写悲秋之歌,元和四到七年,东北边境藩镇跋扈,屡生兵变,战火连绵,朝廷讨伐屡败,民困兵疲,生灵涂炭。朝廷重用能征善战的武将而轻视文弱儒生,以致斯文扫地,才华难展。这两句说,难道没有看见辽海地区连年征战,兵燹不断吗?那些善于写华美文章的才子们又到哪里去抒心写意,慷慨悲歌呢?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这“哭秋风”的文章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读书无用,书生见弃,才华难展的怨愤之情暗含其中。

含蓄凝练是本诗突出特点。前两句叙事写景,渲染出刻苦攻读,通宵达旦的情景,三句点明时空,紧承“玉弓”,不言战事而战事自显,四句再续写书生斯文沦落,怀才被弃,深化主旨,加强感染力量。

三、《南园十三首》其七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长卿牢落悲空舍”,首句写司马相如的落拓失意,家徒四壁。长卿乃汉代杰出赋家司马相如之字,蜀郡成都人,生于文帝初年(前179年),卒于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小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帝不好辞赋,因不得志,适逢梁孝王来朝,其宾客枚乘等都好辞赋,于是借病辞官,游梁国,与邹阳、枚乘等同为孝王门客,写著名《子虚赋》。孝王死,相如归成都,家贫,无以为业,临邛令王吉待之厚,饮于富人卓王孙家,以琴挑卓女文君。时文君新寡,慕相如,乃偕亡归成都,以家徒四壁,不得已复返临邛,尽卖车骑,置一酒舍,令文君当垆,自己著犊鼻裤与佣保杂作。卓王孙羞之遂予僮百人钱百万因成富人武帝即位后对子虚赋大加赞赏于是召见他又献《天子游猎赋》(即《上林赋》),帝大喜,任为郎官。曾两度出使巴蜀,晚年为孝文园令。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汉书·艺文志》载赋二十九,今存《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六篇。牢落,寥落,孤寂,无所寄托,司马相如《上林赋》有“牢落陆离,谰漫远迁”之句。李贺《京城》诗也用过“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李延济注,牢落,阒寂也。这里指司马相如早年失意沉沦,无所依托。空舍,指家中财用匮乏,家徒四壁,生活窘迫。这句诗是说,像司马相如这样的辞赋大家,在梁孝王死后,失意落拓,无所依托,竟然财用匮乏,家徒四壁,生活窘迫,真是令人悲哀。这里以司马相如比况自己:司马相如虽有文才,早年却不被皇帝赏识;自己也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像司马相如一样,不被皇家所知所用,弃居山野,可悲可叹。从而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曼倩诙谐取自容”,次句写东方朔的诙谐取容,怵惕终生。曼倩,东方朔的字,生于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卒于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初即位,诏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他上书自荐:“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武帝壮其言,命待诏公车,久之,得为常侍郎。帝问他比董仲舒、公孙宏、司马相如辈如何?他答道:“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当时朝廷多事,文人多奉使四方,独他与枚皋、郭舍人在武帝左右,嫚嘲诙谐,以为娱乐,时人称之滑稽家。又说,他人隐居,均在山林,独己隐居金马门中。其行动和思想既这样浪漫,于是人们把种种诞谩之谈附着到他身上,产生了许多浪漫传说。《汉书》谓朔作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今不传。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南北朝人所撰《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皆讬名朔作。诙谐、戏谑,谈话富于风趣。《汉书·东方朔传》:“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文选》晋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取容:曲从讨好,取悦于人。《吕氏春秋·任数》“人臣以不争持位,以听从取容。”这句说,像东方朔这样满腹经纶的人才,也只能用鼓簧弄舌戏谑风趣的手段来取悦于人。这里的“取自容”,既包含巧言取宠,也包含着讨好对方,保存自己。这是以东方朔为例,写文人雅士不受重视,东方朔虽身在朝廷,伴随武帝左右,却不被信任,才华不能施展,诙谐取容,位同俳优,斯文扫地,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三、四句直抒胸臆,表示欲投师学艺,弃文习武。见,将要,拟议,张籍《寄王奉御》:“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见买,将要买,打算买。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越绝书》云:“薛烛对越王曰:若耶之溪涸而出铜也,古欧冶子铸剑之所。”欧冶子,春秋时冶工,应越王聘,铸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剑,后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事,侍奉,从事,跟随。《荀子·王制》:“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猿公,传说故事,欧冶子为越王取若耶之铤以铸剑。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善剑,越王聘之。处女北行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袁公,问处女:“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接末,袁公则飞上树为白猿。事猿公,即拜袁公为师学习剑术,弃文从武。这两句说,既然从文没有出路,索性买把名剑,拜仙猿为师,或许还可能有为国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一方面表达了渴望有所建树为国效力的激情,另一方面也倾吐了怀才不遇的激愤。

活用典故、以古喻今是本诗突出特点。前两句运用司马相如和东方朔的典故,他们虽才华横溢,谋略过人,却沉沦下僚,或穷愁潦倒,或诙谐取容。这正和诗人的遭遇相似,所以借用典故以古喻今,慨叹时世,抒发愁怀。后两句则活用欧冶子铸剑和越女与袁公比剑的典故,表达自己欲买利剑,访求名师,弃文习武的反常心理。儒雅文人放弃礼乐兴邦,欲求兵戎辅国之路,内心的凄苦重创可想而知。

摘要: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南园十三首》有几首是感时不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的。其共同特点是活用典故,以古喻今,明白晓畅,直抒胸臆。

关键词:李贺,南园诗,怀才不遇

参考文献

[1]王琦.李贺诗歌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李贺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篇4:大可的几首小诗

为你绽放我一生的璀璨

一片绿叶高高翘起,

一滴露珠在叶片上闪着晶莹的光。

于是,我听到露珠的呢喃:

因为那惊鸿一瞥的怦然心动?

与你相拥,在你冰冷的怀抱中涅磐。

从轻盈到晶莹的跋涉,我仿佛走过万水千山。

风儿,放慢了舞步。虫儿,不再呢喃。

月亮偷听了我们的情话,羞怯地把脸儿藏到云后。

我想,点亮夜空所有的星星,最好地球也停止旋转。

为你燃烧生命,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短暂而灼人的烈焰。

碧波滔滔,浓雾漫漫,你和我的相遇仅仅是一种偶然。

今晚,我依然会陪你穿越黑夜的凄寒。

用我前世的体热给你温暖,用我今生的血浆给你滋润,

只要你在明天的晨光中舒展青春的笑颜。

当晨曦微启,我凝结所有的眷恋,为你绽放我一生的璀璨。

无悔,无怨。因为我知道,这是你我躲不过的情缘。

我梦到一朵鲜花,把春天的门推开

一、

阳春,

我在乡村漫步。

路上铺满青草,

路旁有小河、蝴蝶、飞鸟……

春天是美丽的。

我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

二、

生命真美好。

山有生机,水有灵性。

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庄稼。

一株幼苗,可以成为森林。

只要我们付出,

就可以收获秋天。

三、

父亲在花香中,

给我讲述起香蒲草。

母亲在花丛中,

给我缝补好书包。

我梦到一朵鲜花,

把春天的门推开。

四、

倾听鲜花盛开的声音,

可以抛开烦恼与世俗。

春天花开,

生命永恒。

幸福在,

我们就拥有一切。

多么温暖的春雪

春天:太阳是鲜红的,天空是湛蓝的,小草是嫩绿的……

诗人吟咏春天,画家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与生机的象征。

春雨滋润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

汇成小河,给人们带来绿色的生命。

何止是“绿”:满山满坡的野花,

一朵、两朵、三朵……连成片,汇成海。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色彩斑斓,眼花缭乱。

那是孩子们放飞的风筝,飘舞着……

仔细看,也有零星的寒雪、枯黄的冬衣,

里面全是绿:小草也在孕育,花朵正含苞欲放。

那寒意犹存的风,那爱恋绵绵的春雨,

还有那一声接一声的鸟鸣和成群结对的燕子。

望着桃花丛中的村庄,我感受到充满活力的春天。

泥土的芳香,多么象一双年轻母亲的手。

春天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碧波涟漪,兰馨蕙草;润物如酥,落红如雨。

月染西窗,淡淡思绪弥漫……

月色:流在肌肤。

轻盈飘逸的韵致。

情调:流在心际。

月华如练,清朗而柔软。

感动和美丽,

灵动浮若。

欣赏:乡村恬静的月色。

感悟:似水年华的美丽。

江南的温婉情怀,飘渺的琴声……

让我沉醉不归。

墙角:花影动。

月染西窗:淡淡思绪弥漫……

流年处:古典的含蓄,

与现在的浪漫,演绎唯美……

月色:可饮。

幽径处,听取静默……

那天,我知道有个词叫淡定

一、

那天:是2010年4月20日。

那天:是我上完课的第二天。

百度解释:淡定,

与心态有关。与修炼有关。

漫漫人生路上,

我寻找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

二、

一种思想境界?

一种生活状态?

处之泰然:那是神仙。

宠辱不惊:那是圣贤。

我属于忘乎所以的人,

我属于痛不欲生的人。

三、

淡定自若:是一个成语。

也是一种境界。

淡然若定:也是一个成语。

义同上:我向往……

如同农民的满足。

我对淡然与沉稳理解更深……

四、

淡定是右手。

平庸是左手。

左手握右手:

那也是一种态度。

有能力争取一切,

无能力看淡一切。

五、

所谓幸福:与世无争。

两个字:简单。

感情的事,如星星。

隐隐约约,闪闪烁烁。

如乡下的月光,

洒满整个屋顶。

六、

想起一句台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最浪漫的一件事情,

就是和你背靠背,慢慢变老。

美丽的风景,

总会出现淡淡的音乐。

七、

隔窗凝望,

从此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隐忍的对白,

感觉遥远又陌生。

记忆是一盒罐头?

我希望不会过期。

八、

忘记一些事情,

才能记住另外一些事情。

夜深了,

灯亮着,我醒着。

淡淡的桔色,

让我感到一丝暖意。

九、

身外之物?

执着脚下的路。

雨声继续留在窗外……

水菊的香味,

弥漫在炊烟里。

云雀在低吟,

星星追赶着你的眼睛。

那只美丽的小鸟?

漂泊的小船为你守候。

让我惦记撑油纸伞的姑娘,

于是:我站成一棵树。

西厢红楼,与子规夜啼,

不再凄婉!

醉后,独自来到岸边。

雨声继续留在窗外……

一抹轻柔的叹息,

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农妇到井里担水,

把晚霞抱在怀里。

在河流的边缘,

农人荷锄而歌。

村头那棵老枫树,

守护着村庄的岁月。

那是唐朝的宫殿,

放射出万道光芒。

铺摆爱情的盛宴,

霓裳羽衣曲从远古飘来。

流行的黄梅调,

坐在一口古井旁边……

仿佛橡树和木棉,

最默契的对望。

引你回家,

悼怀感思的烛火,映红泪眼。

翻开历史,

仿佛成为永远。

隔世空离的容颜,

在梦幻里纵横交替。

刹那间:轮回。

相知与谁,相爱与谁?

唐诗被四月的春雨渗过

一、

草丛:微露欲滴。

寂寞:守候风景。

树根,忠诚地与故人偎依。

长发带着点点忧伤。

二、

有时,在烟雨水乡。

有时,在青砖雨巷。

夜,依然是水中花。

凝望。一个美丽的转身。

三、

沉睡的一枝桃花,

将城市的眼睛:吹开。

清澈的小溪,

含着桃花、梨花的清香。

四、

翻开唐诗宋词,

每一页都被春雨渗过。

农民的“一犁春雨”,

让人怦然心动。

五、

荷锄晚归的影子,

曾经风景如画。

那就回家,

回家看看爹娘!

夏雨湿润了诗人的衣带

一、

雨,

湿润了听雨人的衣带。

听雨,

男人泪:正好下酒。

二、

一个不眠之夜,

雨声梳理着“香蒲草的记忆”。

那些无声呢?

比如春绿山河,比如霜染秋林……

三、

扮演一个盲者,

聆听漆黑的世界。

羞云怯雨的女子,

恍然如梦中的电影。

四、

人面如桃花。

带雨梨花开满女子的粉颈?

曾经痴迷。

或香软浓艳、或清丽妍秀的旋律。

五、

低吟浅唱,

挥不去万千美丽。

瑰丽红颜的乐章,

小家碧玉的节拍。

多想看看父母年轻时的照片……

一、

默认的声音里面,

我只听见这样两个词语……

长在一个地方的两棵树,

用最普通的语言叙述。

二、

快乐是相同的,

幸福是永恒的。

把喜欢的理由写成文字,

说抒情也对,说记叙也对。

三、

他们老了……

我不敢往后想。

给父母写点文字,

内心永远充满幸福。

篇5:几首诗词赏析

【诗文】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试题】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2009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张先(公元990─1078年)北宋人,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任吴江令、永兴军通判。官至尚书都官郎中。著有《安陆集》及词。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注释】

①西溪:浙江湖州有苕水,分东西二源:西苕出天目山之阴,东北流经孝丰,又北经安吉县,又东经长兴县,至湖州而与天目山之阳流出的东苕合流。西溪就是西苕。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译文】

水光天色虚清,上下一体,没有人声,没有微风,波澜不惊,水岸持平。浮萍碎处,映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僧人入城,禅院愈清,物我两忘,人行镜中。阵雨过后,秋色渐浓,别让芦苇长太高,挡了水中的月影。

【鉴赏】

张先的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情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

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

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一个“破”字,与他的名句“云破越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寓动于静,体物入微。小艇去来,水波开合,草声微微,却为诗人所留意,足见其静,此又是以动衬静的手法。颔联一动一静,皆于细微处听之见之,虽无大景致,却有大起落,足以动人心。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

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

最后两句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这一结余味悠然。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赏析

【原文】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②。

男儿身手和谁赌③。老来猛气还轩举④。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

①堵:量词,座,一般用于墙。②袒:裸露。略记:大约记得。③赌:较量输赢。

④轩举:高扬,意气飞扬。【翻译】

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赏析】

陈维崧被誉为清初词坛第一人,生于明天启五年(西元1625)十二月初六,字其年,号迦陵。“维崧”一名出自《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是国运长存,子孙贤惠之意。因家学渊源,他自幼聪慧,才思敏捷,10岁时即能代父援笔作序,倚马千言,瑰玮奇丽,令同行与长辈折腰。少年时拜当时文坛巨擘吴伟业、陈子龙为师。其诗流丽风化,语多涉六朝初唐之习俗;其词风格雄壮,因身处明清易代之际,故词多家国之忧,波澜壮阔。

词的题目为“咏鹰”,故多有将此篇划入咏物词者。然细味词情,其“咏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体“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借物咏怀题材来认识似更恰当。

这首词大概写于他流寓河南之时。全词慷慨悲壮,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词的上阕咏物而抒怀,即先以粗犷的笔墨刻画了苍鹰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着由鹰及人,写到自己对往事的追忆。词人善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但却使我们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寒山”“秋风”“碧空”为雄鹰翱翔提供了一个广袤、辽远的天地。“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几堵”,意为“几座”,突出山峦之高峻。“低”字写秋风之劲。“削碎”,是用夸张笔法突显风的猛烈。这“风”何以如此迅猛急速?原来是雄鹰在平原上高速低飞而激起的,这就从一个侧面写出鹰的凌厉激荡之势。凝望鹰的刚毅奔放的身姿,词人就不禁要心潮澎湃了:“我,能像这自由翱翔的鹰一样拥有广袤的天空吗?”紧接着的一句“秋空一碧无今古”,既写秋空之澄澈静谧,又揭示了词人心潮之澎湃跌宕。“无今古”,即不分今古,古今同一。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而此时头顶上的深邃的“秋空”仍是静止不变的。江山亘古如斯,而人呢,却是华年难驻。那些个流走的日子中,依稀清晰的怕就是“醉袒貂裘”的出猎场面。“略”是“大略”“约略”之意。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杜甫《壮游》诗中云:“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渴望浴血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徒成空梦,那只好在游猎的追逐中找到一点精神的寄托了:这才是古今诗家醉中的愁、醉中的怨。

《蕙风词话》中说,好的词多擅暗转,即上下阕之间过渡自然巧妙。就此词看,其过片一句“男儿身手和谁赌”,用议论句,转得很妙。顺上阕驱鹰逐兽的场景直抒发胸臆,表达了自己的牢骚不平,出语豪迈、悲愤,且精警犀利。空有一身武功绝艺,却只能在猎场上与人一赌高下,未免无聊。“和谁赌”暗藏了怀瑜握瑾而不见用的抑郁寡欢。“老来猛气还轩举”则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决心。为什么有如此的壮怀呢?紧接的一句“人间多少闲狐兔”,交代了词人发愤图强的原因。“闲狐兔”其实是奸佞小、恶人的代称。因为人间尚有很多的恶人、小人,在侵凌着正义和善良,所以“我”寝食难安,立志要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去惩奸除弊,还人间以公道。这就是词人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下阕末尾两个句子,用荒莽的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余作含蓄的曲折,呼应篇首的“寒山”二字。月黑沙黄,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是特别地想你,渴望能像你一样搏击于寥廓的天宇。着一“偏”字,可见出此人对鹰的喜爱。“此际偏思汝”有言外意,即“此际谁知我”,就是说,在这样落寞的时候,又有谁能欣赏“我”呢?在陈的不少词作中,鹰的形象多是志存高远、锐意进取的词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陈维崧《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陈维崧入清后曾补诸生,未中举人,兼家道中落,直到四、五十岁,仍未谋得一官半职,生活贫困不堪。这首词应该是在这样惨淡的境况下写成的吧。全词虽多不得志之幽愤语,却极具“鼓舞风雷”“蹈扬湖海”(陈廷焯语)的沉郁之气与“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为感奋人心。

陈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的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读这首词不仅令人体察到“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顽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苏轼《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赏析

【原文】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赏析】

此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上片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景色。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的情景,以虚托实,以想象对眼前景象进行侧面描写。“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并以此比拟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使之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

词的下片前五句,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江面广阔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并由此生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狂风,江面倏忽变化,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搏击。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凸起,由静境忽变动境,自然过渡到全词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浪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由**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宋玉曾将风分为“雄风”和“雌风”,在作者看来,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观景象即是明证。

通观全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王维《田园乐(其六)》赏析

【原文】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中国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原文】

泛菊杯深(1),吹梅角远(2),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3)。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作者】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属江西)人。平生以功业自许,力主抗战,曾多次上书陈述恢复方略,不被朝廷采用。参加科举考试也不中,后流落江湖。晚年投靠友人,客居江苏昆山。能诗词,受到陆游、辛弃疾、陈亮的推重。他的词作中,词作尤为著名,豪迈奔放,境界阔大。后人将他归为辛派作家。有《龙洲集》、《龙洲词》。【注释】

(1)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

(2)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梅:梅花。

角:号角,这里指笛声。远:指笛声悠远。

(3)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吹梅:吹奏《梅花落》。【赏析】

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人们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这反而显得他是真豪杰,体现出他的真性情来。鲁迅先生有句话:“无情未必真豪杰”,这首《柳梢青〃送卢梅坡》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时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中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这首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读者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语句间情深意切。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舵尾”(《惜双双》)句意,说明在离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原文】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释】

①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由“雁儿落”与“得胜令”两个曲牌组成的带过曲。②趱(zǎn):赶快。③苫(shàn):用草覆盖。【赏析】

这首散曲为作者归隐前后所作。此曲着重在慨叹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这就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却透露出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

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

前四句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缘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动词“闻”“看”,反映作者的触景伤情。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这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

后八句主要写向往中的田园隐居生活。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①其中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此调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后人评价此曲“如空谷流泉”一样,带着天籁似的天然纯真之美。全曲运用白描手法,平易浅近,流畅自然。无一典故,无一华艳文词,纯用白话口语,读之纯乎天籁,自有其天然淳真之美。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原文】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注释】

①忆少年:晁补之创调。又名《桃花曲》、《陇首山》、《十二时》。②历下:山东历城县。

③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指官道,大路。④画舸: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⑤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⑥罨(yǎn)画:覆盖。杂彩色之画。色彩相复,为杂。⑦绀(gàn)碧:稍红的青碧色。绀:红青色。⑧刘郎: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译文】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词的上片,起笔叠用三个“无”字,前三句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南山”二句继写送故人时的无限依恋。词的下片,“罨画’句赞历下林泉景胜。“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韵味久耐。全词以“无根”为抒情之根本,抒情凄婉。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而不软,韵味久耐咀嚼。这两句以山衬人,抒发了佳人不见的忧伤。“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词牌简介】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晁补之创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亦以入声部为宜。两结皆上

一、下四句法。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

柳宗元《柳州峒氓》

【原文】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②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③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④拜水神。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注释】①箬:竹皮。

②峒:山穴。

③虚:岭南人称市集。趁虚,即赶集。

④占年:问一年收成。【鉴赏】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十年期间,心情一直很郁闷,经常纵情于山水以消忧,不大与人民接近。调任柳州刺史后,思想有所转变。他想到柳州尽管比永州更远离中原,地更偏僻,条件更差,但自己身为一州的长官,与过去在永州任司马闲职时已不同,有了政治实权,在这里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于是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关心他们的疾苦。《柳州峒氓》这首诗,就是写他在柳州和峒氓生活接近的情况的。

头二句写初到柳州时的感受。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这两句是说:柳州城南有一个四通八达的柳江渡口,从那里经过的是穿着特殊服装的少数民族人民,与他们言语不通,难以亲近。这两句是总起,“不可亲”三字,深含感叹之情,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中间四句接着写峒氓的生活、习俗。柳州峒氓,多住在山村,日常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盐,要到郡城集市去买,所以三、四两句接着描写他们赶集的情景:“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这两句是用倒臵法,意思是说:峒氓们用绿色的荷叶包着饭去赶集买盐,买好了盐就用宽大的青箬竹叶裹着带回山村去,往返甚是辛苦。

第五句写峒氓御寒之物。“鹅毛御腊缝山罽”,御腊,就是御寒的意思。腊,腊月,即阴历十二月,是天气很冷的时候,罽(jì记),用毛做的毡子一类东西,这里指用鹅毛缝制的被子。这句是说,在天气寒冷的腊月里,峒氓们用鹅毛制成的被子来抵御寒冷。

下句接着写峒氓的迷信风俗。“鸡骨占年拜水神”。“鸡骨占年”,是峒氓的迷信风俗,以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坏。“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这句是说:峒氓们用鸡骨去占卜,问水神祈祷一年的好收成。

以上四句描写了柳州峒氓的贫苦生活和迷信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四两句如画。

最后两句抒写心意,表示愿意随俗。“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士大夫的服装。文身:在身上刺画花纹。这是古代越地的一种习俗。《庄子〃逍

①遥游》里说: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章甫这种礼帽,越国人断发文身,用不着这种礼帽。这里化用这个故事,表示愿意随俗。以上两句意思是说,我不乐意只在公庭上通过译员来和峒氓接触,而宁愿抛掉中原的士大夫服装,随峒氓的习俗,在身上也刺上花纹,学习他们的样子,与他们亲近。

篇6:诗词几首

一剪梅 心路迢迢

一夜东风万物娇,醉了黄莺,醒了红桃。

群花绽放吐芬芳,蝶舞逍遥,燕舞逍遥。

漫写新词慰寂寥,心雨潇潇,泪雨潇潇。

青春几度负时光,路也迢迢,梦也迢迢。

画堂春

一帘幽梦几回真,醒来细雨纷纷。

杜鹃啼过乱红尘,无处销魂。

花谢花飞满地,依然陌路行人。

拈花无奈抚伤痕,又到黄昏。

七绝 无题【新韵】

闲来逸兴逛山坡,翠郁红衰意欲何,

待到春迟花事了,几人曾记那时歌?

七绝 闲钓【新韵】

风和日丽鸟欢歌,柳影亭亭映入河。

上一篇:一四节约用水教案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计划书.doc 组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