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物流管理系统

2024-05-05

毕业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精选8篇)

篇1:毕业设计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信息管理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它实现了商品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以合理费用将商品在需要的时间送达指定位置。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用VB6.0做一个物流系统来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

本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开发,从数据库的应用和开发的实效性角度出发,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运用VB 6.0做为前台开发工具,实现了货运作业,作业查询,财务结算,系统维护,数据处理等模块,系统能统计各个方面的运营情况,并生成对应的打印报表。本系统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数据操纵功能,界面友好、使用简单方便,系统维护成本低。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系统;货运配送

Abstract: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is a network system which gathers with the modern conveyance, warehouse, sending, transport, packing, the product circulate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It carries out the link organic combine the raw material supplier, manufactory, retail the company, dealer arrives the consumer with each one circulate send to time that the certain merchandise is need to specify the position with the reasonable expenses.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the system adopts the SQL server 2000 to be the backstage

tabase and uses VB 6.0 to develop.Moreover, this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freight transportation homework, the homework search, the finance balance of accounts, the system maintenance, data the processing waits a few aspects, the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luck camp circumstance of each aspect, all covariance have to should of statement is born to be provided for customer to print out.This system provides the strong data to manipulate the function for the customer, interface amity, usage simple convenience, the cost of system maintenance is low.Keywords: Logistics;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Freight transportation

篇2:毕业设计物流管理系统

姓名:王文祥组长:王冬翠指导教师:陈运才班级 :物流1101

小组其他成员:孙良岑孙超雷邵梓峰王静邵雪娟王桂平

篇3: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及国家一系列物流业利好政策的出台, 我国物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 目前国内包括货运、仓储、快递、航运等物流公司的数量已发展到约40万家。我国已成为真正的物流大国, 但却还不是物流强国。我国物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成本高、渠道不畅, 物流系统性不强、信息化水平偏低, 物流信息标准不规范, 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度低等[1]。

经过近几年的物流信息化发展, 虽然很多物流企业都已经在运输车辆加装了GPS模块, 但GPS模块的实际应用功能就仅限于定位监控。例如专门用于运输疫苗的冷藏车辆或专门用于运输危化品的槽罐车辆驶出后, 车辆和货物的相关信息就很有可能成了未知数,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客户都无法实时、准确地了解车辆在途中的相关状态信息, 车辆的行驶状态、安全状况、冷藏车在途中的冷藏温度是否达标、槽罐车在途中货物是否有泄漏或异常、车辆在途中长时间滞留的原因是塞车、撞车还是出事故了等。尤其对于危化品的运输车辆或存储仓库, 一旦事故发生, 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所有这些不可监控的问题, 都属于物流企业未能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范畴。所以物流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和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如何实现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已成了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针对此课题,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将设计一款可满足物流企业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1 相关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RFID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都在物流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为动态采集物流业各个环节的相关物流信息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为实现物流业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即在技术层面, 已经可以实现物流资产的位置和状态等实时动态信息的采集, 并可以通过GPS/GPRS/卫星/RFID链路连入互联网[, 与物联网服务中间件进行交互, 并可实时传输数据到物流资产管理平台的后台服务器。可见, 搭建起智能物流资产信息的后台服务器已不是技术的难点。

据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 目前Android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90%[2]。可见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 同时WIFI、3G、4G网络也日益的稳定成熟, 所以不论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客户通过智能手机端随时随地的查看其关注的物流信息也是可实现的。

2 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2.1 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

本系统旨在为物流企业设计一款可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位置跟踪服务、资产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资产运营调度管理、配套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及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性的管理系统, 帮助物流企业实时的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物流资产信息, 确保其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控, 提高物流企业对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并极大地减少和避免物流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节省了总体的物流成本。

2.2 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物流资产信息采集端、web后台服务器端和智能手机端[3]。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端监控和管理其所拥有物流资产, 本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2.2.1 信息采集端

在物流资产设备中部署GPS和各类传感器实现物流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

2.2.2 数据接入链路

将实时采集的动态物流资产信息通过GSM/GPRS/卫星链路连入互联网。

2.2.3 数据收集解析模块

将接收到的二进制物流资产信息进行过滤, 分组, 关联, 聚合等操作, 处理得到物流资产管理过程中对应传感器采集的可用数据。

2.2.4 数据库集群

用于储存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

2.2.5 应用服务器集群

应用服务器集群将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物流设备的逻辑业务和数据服务, 如资产管理中心、实时位置服务、实时状态服务等、配置服务、登录认证、运营管理、视频语音远程服务等。

1) 资产管理中心

负责处理用户管理相关物流资产的请求, 实现使用人员远程控制其物流资产的具体指令操作。

2) 实时位置服务

负责处理用户查询物流资产实时位置信息的请求和查看物流资产历史位置或轨迹信息的请求。

3) 实时状态服务

负责处理用户查询物流资产实时状态信息的请求。如使用人员通过智能手机端查看其物流运输车辆的燃油使用情况等的请求。

4) 配置服务

随着物流客户对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 物流业务将会不断的细分, 新的物流装备品种也将会不断的更新升级, 对每一类型的物流设备我们都需要配套相应的设备管理系统, 因为不同的物流设备, 物流企业所关注的参数不同, 即在手机端的显示界面也会存在差异, 而在手机端作为开发人员不可能要求客户安装N个APP, 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例, 开发人员也不可能一次性将各种物流设备的配置文件一次性打包到APK里, 第一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不符合手机开发的“轻应用”设计原则;第二任何开发人员都不可能预知未来所有物流设备的配置参数和个性化界面要求。所以基于以上两点, 为了提高本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将设计配置服务器专门用于存放各类物流设备的个性化配置文件。

5) 登录认证

负责处理用户的登录请求, 能够根据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通过安全认证, 防止“非法”用户的接入与盗取物流资产的状态信息, 提供私有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6) 运营管理平台

负责物流资产的优化调度管理, 采用就近发货原则, 采用云仓储物资管理调度系统实现将所有库存信息 (地址、库存品种、数量、物流能力) 记录在后台中央服务器上, 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跟踪, 实现简单直观的任务交互系统, 为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上传任务并管理物流资产的调度, 以及提高实施处理运输异常的反应机制。从而实现降低物流成本, 极大提高物资配送效率。

7) 视频语音远程服务

负责本系统视频语音远程服务相关的请求。如仓库的管理人员发现仓库异常时, 可通过手机端向后台发出视频语音请求, 当视频语音远程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具体请求后, 将会根据用户的请求做出相应的响应, 为仓库管理人员与其请求的协助人员建立连接, 使协助人员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准确的掌握和理解仓库管理人员所发现的仓库异常情况, 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有效应急处理机制, 快速的解决仓库的异常问题, 避免仓库事故的发生。

2.2.6 负载均衡层

1) 在物流资产信息采集端和后台服务器集群端之间搭建负载均衡层, 目的是为了均衡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服务器的工作任务, 当采集数据量在短时间内达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处理峰值时, 负载均衡层可充当缓存的作用。避免数据收集解释模块服务器端处理能力下降。

2) 在后台服务器集群和客户端之间搭建反向代理服务器, 目的是为了提高后台服务器集群的安全性和高并发的处理能力, 同时也为了实现本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个后台服务器集群对于使用人员的客户端来说是透明的, 提高物流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实现更稳定、安全、灵活的交互使用, 减少服务器内部资源遭受破坏的风险。

3 结论

物流资产的数量、质量、效率和可利用程度直接决定了物流企业的货源组织能力和其他供应系统的效率[4], 物流企业实现对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和保障, 也能为社会和客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从未创造出更多盈利的机会。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的不足, 目前物流各个环节的不可控因素大多数都还属于物流企业没有真正有效监控和管理好其物流资产的问题, 所以本文针对此研究课题完成了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旨在为物流企业设计一款可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位置跟踪服务、资产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资产运营调度管理、配套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及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性的管理系统, 帮助物流企业实时的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物流资产信息, 确保其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控, 实现物流企业对其物流资产真正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并极大地减少和避免物流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节省了总体的物流成本。

摘要:本论文针对物流企业如何实现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展开了探讨, 并设计了一款可满足物流企业随时随地有效监控和管理其物流资产的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位置跟踪服务、资产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资产运营调度管理、配套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及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联动性的管理系统, 帮助物流企业实时的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物流资产信息, 以实现物流企业对其物流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物流资产管理,物流资产监控,智能物流资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阮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2]李萧然.大屏智能手机受青睐苹果跟风三星欲肉搏[J].IT时代周刊, 2013 (13) :32-33.

[3]基于智能手机的家用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尹琳琳[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篇4: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关键词:设计;实现;物流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倾向于使用自身资源,通过在各地区开设销售公司和办事处,完成产品存储销售与运输工作。这种专有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企业对其控制能力较强,但由于组织结构的刚性,人力资源专业性强,导致整个渠道系统的柔性较差。

一、物流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管理系统的模式主要有:制造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简写为M-DCs)和商业服务业中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简写为C-DCs)”。他们大多数脱胎于原有企业的管理理念,多数从属于企业管理构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我国企业中物流管理的地位较低,尚未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重视。?在国外的制造企业中,物流管理在企业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根据90年代北美的一项调查,美国被调查的企业中,有约45%的高层物流管理者是副总裁以上人员。而我国的制造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物流的集成化管理在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降低成本、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方面的作用,因此,尚未将其作为一项战略问题来对待。

其次,物流管理实践及研究重内不重外,缺少系统管理物流的方法研究。我国企业及研究人员较重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而缺少有关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方法的研究。

再次,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和运作过程中,社会化分工程度较低,缺乏合理利用企业外部社会资源的意识。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我国物流管理系统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方能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才能发挥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

二、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1、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我国实际,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把社会化的结构、系统化的运作流程、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及关系型的管理方式作为指导思想。

物流系统社会化的含义建立在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即制造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建立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系统,而不是专有化程度较高的结构模式,借以减少组织结构的刚性,增加系统的柔性,并且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专业分工的结果)和减少包括管理成本在内的系统固定运行成本,增加效益。

系统化运作的含义有两个:第一,处理好物流系统与企业生产加工、营销、开发、财务等基本功能系统间的关系;第二,综合考虑企业内外因素,对物流系统中采购、制造、仓储、分销过程中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运作流程进行集成设计和管理。其好处是可以建立一致的目标,使系统中的成员相互协作,通过共同减少系统中的资源浪费,减少运作成本,通过协调一致的合作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信息化的含义是指新的物流系统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网络、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说物流系统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系统社会化和系统化运作的必要前提。? ?

关系型的管理方式是指制造商在供应商、分销商和承运商等行为主体的交易过程中,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力求建立相对的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以保证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反应性。?

2、设计遵循的原则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在保证先进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企业积累的经验和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②充分考虑系统的柔性、扩展性和功能重组。

③在先进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实现设计开发过程的平滑过渡。

④在保证先进性的基础上,采用成熟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

3、系统设计的目标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吸收企业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确保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三、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根据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为辅助制造企业合理设计其物流系统,特提出了一种以区域公共配送中心(RC-DCs)为核心的社会化物流系统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其中信息流及物流的运作流程。

区域公共配送中心(RC-DCs)是独立于制造企业、分销商之外的经济实体,是生产企业产品的集散地,其职能是为多个制造商提供产品短期储存、分类、拆包、再包装、送货的物流功能,但并不买断产品的所有权,同时将合并后的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种类,按照顾客的提货单及时送货。

制造商是生产企业,是整个物流系统的产品的来源地。制造商为区域公共配送中心和供应商输送制成品,并与(RC-DCs)、各分销商、客户直接保持紧密的信息交流。

供应商为所有制造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并与各制造商直接进行必要的制成品的交换。

各分销商是单线接受与区域公共配送中心制成品的输送,同时与各制造商、区域公共配送中心、客户进行商品销售信息的交流和分享。

客户是整个物流系统的终端,直接从分销商处购买到所需的商品,同时与各制造商、分销商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四、物流管理系统运作的实现机制

社会化物流系统结构是一个统一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信息畅通,反馈及时,沟通顺畅,货运及时。通过使用RC-DCs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其原理如下:在使用RC-DCs之前,制造商自己负责为客户送货,这意味着每个制造商要派遣数量较多,但可能没有满载的运输车。使用RC-DCs之后,制造商可以满负荷地将产品运送到RC-DCs。RC-DCs同时为多家制造商提供服务,在RC-DCs将多家制造商的产品进行拆包、合并,又可以利用部分制造商送货的运输设备满负荷的运送至顺路的分销点,减少跑空车的次数。通过RC-DCs、制造商、分销商共享信息和设备,使整个物流系统送货和收货的次数明显减少,从而可减少运输设备和劳动力的需求量,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在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既是协调成员活动的基础,也是产生信息价值的前提”,故网络环境和友好的伙伴关系是保证系统信息化和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在本系统中的制造商(企业内联网),RC-DCs(企业内联网),分销商(企业内联网)和客户之间,通过Internet完成相互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在系统中,合作伙伴间通过防火墙技术和用户认证,访问和读写Internet部分的数据库。内部人员可以访问内部数据库,其他顾客仅能访问外部Web服务器。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参考文献:

⑴刘小卉主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9.

篇5: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名词、简答、论述: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

1)调查分析阶段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6)时效评估阶段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1)成本评价指标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

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

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

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

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仓库配送

④生产企业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2)资源筹措不合理

3)库存决策不合理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价格不合理6)送货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实行送取配合4)推行即时配送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2.配送的客体

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

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2.及时3.可靠4.节约

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

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15、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以便于采取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装卸作业法。

16、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7、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8、自动仓储系统:是指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9、自动仓储系统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

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

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

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声

20、仓储空间评价要素: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

5.作用感觉

21、货位优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2)销售量的货位优化

3)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4)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

22、库存管理模式(论):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2)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23、仓库布局合理化:1)提高仓储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储定位系统

3)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是存储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枢纽:是指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路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和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25、物流网络:即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和组织的与经营有关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

26、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停靠的地方,如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节点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仓库不同之处:1)仓库的位置不同2)仓库相对的吞吐能力不同

3)仓库内部构造及机械装备不同

29流通性节点包括:1)流通仓库2)集货中心

3)分货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园区

30、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物流线路规划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3)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

4)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31、物流系统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协调运行,能适应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

32、(物流设施设备的)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配置的最优化

二、图题:197-199页

1.自营型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图8-3矩阵图决策法加199页文字

三、计算题:127页定量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四、单选、判断:

1.期中试卷

2.80页----4.3运输决策--1)成本比较法

3.90页----5.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4.107页---5.3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

5.110页---5.4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6.138页---7.1.3--1)物料分类

2)移动

7.146页---7.3现代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8.154页--7.5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9.160页--7.6物流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方法 10.192页--(5)数据分析

篇6:毕业设计物流管理系统

计划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之

一。根据青岛滨海学院专科毕业生毕业环节考核方式改革的有关规定,现制定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专科毕业生毕业环节毕业设计实施计划:

一、目标和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物流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如设计工作方案、搜集和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和数据处理等。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和具体要求

1、选题为“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类

要求:详细了解物流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核心业务、经营地域范围、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资产规模和资产类别分布、企业运作模式、信息化水平和特征、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客户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协作伙伴情况、企业市场地位和企业发展方向等企业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待该问题的看法,并帮助企业制定一个可行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2、选题为“流通企业物流管理”类

要求:详细了解某流通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经营地域范围、企业资产规模、企业运作模式、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供应状况、企业市场地位和企业目前物流经营状况(重点分析)等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物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系统规划、物流运作流程或各项具体的物流职能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对象在系统规划、运作流程或各项具体职能方面的特点,分析企业在物流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待该问题的看法,并

基于企业的现实,帮助企业制定一个可行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该方案可以是一个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解决方案,也可以是一个针对企业物流某一环节的流程优化方案。

3、选题为“工业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物流管理”类

要求:详细了解某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核心业务、产品销售地域范围、企业规模、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供应状况、企业客户状况、企业市场地位和企业物流业务(重点分析)等企业的基本情况。针对该企业物流管理的系统规划、物流运作流程分析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对象在物流系统规划、运作流程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物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进而分析企业在物流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待该问题的看法。通过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一个关于该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并设计一个问题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是一个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解决方案,还可以是一个针对企业物流某一环节的流程优化方案。

4、选题为“地方政府的地区物流建设规划”类

要求:分析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物流发展状况、该地区当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物流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形成一个关于该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帮助该地区拟定一个地区物流发展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要科学、合理,适应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要求,融入国家物流整体规划,符合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放假期间的实习工作岗位或掌握的其他资料,自行选择分析对象。不论选题为以上哪一个类别,问题分析要清楚明确,解决方案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实际问题,能反映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忌大而空洞的分析问题。

三、毕业设计进度要求1、2013年10月中旬,选定分析对象,明确分析方法。

2、2013年11月中旬,完成调查分析,确定设计纲要。

3、2013年12月中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初稿。

4、2013年12月下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终稿。

5、2014年1月15日前将符合上交要求的终稿打印出,一式两份,交给指导教师。

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和上交毕业设计,一式2份,以免影响学生的毕业。

四、毕业设计写作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写作要求观点正确、调查资料及论据充分、结构合理、文字通顺、书写正确,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2、毕业设计的字数要求4000字左右。要求用A4纸打印。

3、引用他人资料数据的,必须作出注释,注明资料出处。

4、毕业设计正文后须附上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目录。(格式为作者姓名、文章或书刊名称、出版社及出版日期)。

5、封面格式另发。

五、毕业设计考核方法

根据指导教师或评阅人的意见,并考虑课题难易程度,对毕业设计进行评等级。毕业设计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与不合格五级评定。

(1)优秀:对问题分析深刻、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做法新颖、操作

性强,实用价值大,文笔流畅。

(2)良好:能够较为准确找出问题,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较有见地,能

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文笔较流畅。

(3)中等:主体上符合设计要求,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把握准确,理论阐述清晰。

(4)合格: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原则上的错误,语言通顺,结

构无问题。

(5)不合格:未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或问题寻找不准确,或方法不恰当、结构

不合理,违反专业原则要求,雷同、或抄袭他人成果。

物流教研室

篇7: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范文)

一节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一)含义;

(二)构成要素;

(三)物流系统的特征(四)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二节 物流系统化推进

(一)含义

(二)层面

(三)各层面物流系统化的趋势、要求及途径

(四)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三节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含义及其意义

(一)一般含义

(二)规划与设计概念区分

(三)层次与类型

(四)企业物流系统规划

(五)规划设计的意义 六章物料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节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

(一)概述

(二)设计方程式(三)设计的基本与要素

(四)设计的原则

(五)设计过程

(六)图例符号

(七)分析设计与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关系

二节 搬运系统设计的基础分析

(一)物料的分类

(二)系统布置模式

(三)各项移动分析

(四)各项移动图表化

三节 物料搬运方案的设计

(一)物料搬运路线与设备决策

(二)初步的方案制定

(三)二章物流战略规划

一节 物流战略概述

(一)概念

(二)内涵:思想、目标、方针、优势、态势、重点、阶段、步骤、手段、措施。

(三)物流战略框架

二节 物流环境战略分析

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对手分析、内部环境、物流体系

三节 物流战略设计

(一)基于行业竞争的三种基本物流战略方案

(二)目标服务水平的确定

四节 物流战略实施与控制

(一)战略实施计划

(二)基于物流战略实施的企业物流

(三)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改善 三章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设计

一节 物流系统模式及其设计

(一)含义

(二)物流系统模式的设计内容及其意义

(三)理论依据

(四)几种典型的分销物流系统运行模式

(五)物流系统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二节 物流管理组织设计

(一)物流管理组织设计的含义及任务

(二)物流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

(三)物流管理体制的定位决策

(四)企业物流组织机构基本模式

(五)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模式 四章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

一节 物流网络概述

(一)概念

(二)构成(三)结构的类型

(四)企业物流网络结构影响的因素

(五)企业物流物流规划的方法

(六)物流物流构建原则

(七)物流结点

二节 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及其分析过程

(一)所需数据

(二)网络规划分析内容与一般步骤

三节 物流设施场址及其评价

(一)场址选择的一般阶段与程序

(二)影响因素

(三)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

(四)评价方法 五章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一节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

(一)含义

(二)内容

(三)原则

(四)阶段与程序

二节 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

(一)原则要求

(二)基本因素

(三)系统布置SLP模式

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一)分析的基础

(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三)设施系统平面布置技术

四节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一)流量距离分析法

(二)优缺点列举法

(三)加权因素法

(四)成本比较法 修改和限制

(四)说明并测算可行方案的各项要求

(五)方案的评价

(六)详细搬运方案的设计 七章EIQ规划分析技术

一节 EIQ规划分析的基础

(一)概述

(二)所需基础资料

(三)基础规划资料相关分析

二节 EIQ分析的作用、步骤与方法

(一)EIQ分析的作用

(二)分析步骤

(三)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

三节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一)订单数量(EQ)分析

(二)品项(IQ)分析

(三)订单品项数(EN)分析

(四)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五)IQ及IK交叉分析

八章仓储设施布局规划与设计

一节 普通仓库的布置规划与设计

(一)含义

(二)仓库储存区域空间规划

二节 自动化仓库的规划与设计

(一)概述

(二)立体仓库规划设计步骤与内容

(三)单元式立体仓库的设计

(四)立体自动化仓库的总体布置 九章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规划

(一)物流中心含义

(二)物流中心种类

(三)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形式

(四)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

(五)系统规划内容

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目标规划与条件设定

(一)经营定位于策略分析

(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目标

(三)规划执行限制因素(四)基本规划条件的确定 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区域设置分析

(一)作业区域设置程序

(二)作业区域能力确认方法

(三)作业需求能力平衡分析

三节 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规划

(一)基本步骤

(二)物流相关性分析

(三)活动相关性分析

(四)作业区域规划

(五)区域配置

(六)移动路线的分析

(七)实体限制的修正

四节 物流配送中心辅助设施规划

(一)辅助作业区域设施规划

(二)厂区建筑外墙设施规划 十章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一节 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规划概述

(一)概述

(二)开发

(三)规划和开发方法

(四)物流信息系统与企业流程重组

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一)信息需求的层次及其在规划中的作用

(二)需求分析的内容

篇8:物流定位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据统计, 我国现已注册的物流企业约有70多万家, 大部分规模在500人以下, 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中, 大部分企业拥有的汽车数量在百辆以下。企业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质量较差, 服务成本相对较高, 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从全球物流企业发展进程看, 信息化可以大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目前仓储管理系统 (WMS) 、运输管理系统 (TMS) 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 (ERP) 是物流企业使用最多的3类信息化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定位系统大部分用来进行道路辨识, 没有和物流中的货物、货车紧密结合起来。而且目前针对货物的条码识别, 大部分采用的是一维码, 只能用来记录有限信息。而物流定位管理系统将采用二维码对货物进行识别, 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信息, 包括文字、图像等, 并可以脱离计算机使用。

1 系统概述

1.1 目标

(1) 开发意图:

为物流公司负责实时监控的管理人员的实时管理和查询提供便利, 为货物的运输人员提供一种快捷、智能、安全、低成本的运输方式。

(2) 应用目标:

集3G技术, GPS技术、GI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物流定位管理系统软件, 运行在PC机和Android智能终端上, 该系统应用在物流公司中, 可以实现以下目标:运单录入、运单生成、条形码生成、货物交接、二维码扫描、货物装载、车辆运输、货物卸载、到达签收、实时查询、实时调度、分拨控制。能有效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程度, 而且可以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管理。

(3) 作用范围

面向的用户群:该系统运行在物流公司办公室的PC上和Android智能终端上, 适合物流公司管理人员使用, 也适合车队管理人员和托运方使用。

1.2 系统特点

1.2.1 本软件的特点

为货物产生二维码, 用来记录货物的基本常用信息。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取货物信息, 并且通过扫描二维码建立货物和货车的关联。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 可以根据货物二维码对货物进行实时定位。

通过车载货物识别系统, 可以通过对货物二维码进行扫描, 了解货车与货物的关联信息, 包括货物装载和货物的卸载状态;并且可以对车载货物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从而使物流调度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辆货车的装载率, 减少丢包率, 避免车辆空载, 以及安排最优化的货物运送路径。

物流定位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2.2 特色功能子模块说明

(1) 货车的实时定位功能

每辆货车上都有GPS接收器, 车载终端通过GPS技术实时获取移动车辆的定位信息, 再通过移动网络与监控中心通信, 监控中心收到定位信息, 把车辆位置在GIS电子地图中显示出来, 实现对货车的实时定位, 从而在监控中心的系统中和移动终端上精确地显示车辆的具体位置。货车实时GPS定位业务流程图如图2所示。

(2) 货物的实时定位功能

可以通过对货物二维码进行识别, 了解货车与货物的关联信息, 了解货物的装载和货物的卸载状态, 有了这些关联信息和状态信息, 结合GPS/GIS, 可以根据货物二维码对货物进行实时定位, 并且可以对车载货物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货物实时GPS定位与货物装车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 调度功能

对于调度人员和用户来讲, 他们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参数, 随时了解当前货车和货物所处的位置, 以及货物到达目的的时间, 便于提前做相应接货和调度准备, 从而实现决策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辆货车的装载率以及安排最优化的货物运送路径。

2 运行环境规定

2.1 设备及分布

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 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的CDMA 1x或3G (WCDMA、CDMA-EVDO、TD-SCDMA) 网络。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GSM网络能提供较好的语音质量以及各种不同的通讯方式。从设备生产商来说, GSM标准是开放的, 这有利于他们在自己的无线设备中实现相关功能, 并且能和其他设备无缝连接。从运营商来说, 利用GSM网络, 可以节省成本。

2.2 支撑软件

2.2.1 操作系统 (Android)

Android是基于Linux平台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名称, 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2.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 具有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特点, 图形化用户界面, 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2.3 接口

(1) 手机接口:

空中接口, 手机通过空中接口协议 (例如GSM、CDMA、PHS等) 和基站通信, 既可以传输语音、也可以传输数据。通信协议处理单元和手机协议软件一起完成空中接口要求的通信功能。

(2) 数据通信协议:

使用开源的点对点协议服务程序PPPD与网络服务器进行PPP协商。协商成功后, 可以获取IP地址、域名服务器地址和网关地址等信息。通信流程如图4所示。

3 系统关键技术

3.1 二维码技术

目前手机端 (如Android) 对二维码识别的实现已很成熟, 现成的软件网上也很多。其原理就是通过手机摄像头 (自动对焦功能) 扫描二维码以达到识别的功能。条码/二维码识别的开源类库, 如Zxing。

Web服务器端采用JavaEE技术, 该技术易懂, 使用普遍, 开发比较快, 而且可以跨平台使用,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2 GPS定位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即全球定位系统, 是美国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基于Google地图显示。开源库:Google Map的API。

3.3 G网络通信

3G, 全称为3rd Generation, 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1G问世, 手机只能进行基本的语音通讯, 1996年~1997年2G (GSM, CDMA) 及其后的GPRS, EDGE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手机开始逐渐增加了数据服务功能。2009年开始, 3G在全世界开始大规模布置以及苹果创造性开发了新型苹果手机。手机慢慢地变成互联网的终端, 从而带动了一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因此现代手机通常都支持这些常用网络设备, 如WIFI, NFC, 蓝牙等。

3.4 Android手机网络通信开发

技术要点:JAVA支持的网络编程方式Android都支持, 同时Google还引入了Apache 的HTTP扩展包。另外, 针对WIFI, NFC, 分别提供的单独的开发API。

3.5 GI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 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 (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 集成在一起。

Geotools是一个开源的Java GIS工具包, 可利用它来开发符合标准的地理信息系统。

4 产品特点分析

(1) 此款软件的主要特色之一是能够让物流公司对货物进行实时GPS定位、对货车进行实时GPS定位, 并能对货物装车进行自动识别。

(2) 通过货物信息管理子系统, 可以对货物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 例如货物号、价格、数量和入库时间等;并为该货物产生二维码, 用来记录货物的基本常用信息;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 可以根据货物二维码对货物进行实时定位。

(3) 通过货车信息管理子系统, 可以对货车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 例如车牌号、开车时间、始发地、目的地和到达时间等;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 可以根据货车车牌号对货车进行实时定位;并可以对货车路线进行追踪。

(4) 通过车载货物识别系统, 可以通过对货物二维码进行识别, 了解货车与货物的关联信息, 包括货物装载和货物的卸载;并且可以对车载货物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已达到系统的实时性, 从而使物流调度中心,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辆货车的装载率以及安排最优化的货物运送路径。

5 结束语

结合了3G技术, GPS技术、GIS技术优势于一体的新一代物流信息技术, 在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降低企业经济经营成本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GPS/GIS的应用, 务必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使得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 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和客户的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 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而且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能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客户。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透明管理, 降低物流过程所付出的成本, 降低物流货物库存水平, 提高物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而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 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服务, 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俞仲秋.当代物流外包中有效沟通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 2011 (3) .

[2]倪帅.基于B/S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0 (5) .

[3]刘成.坚持创新发展速递物流[J].中国邮政, 2010 (7) .

[4]郭威, 李金艳, 周维.基于SOA构架的物流业务平台软件中Ser-viceMix的研究与开发[C].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 (下册) , 2010.

[5]杨卿, 魏中帮, 程耀东.基于ArcGIS Engine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J].测绘科学, 2010 (S1) .

[6]张桂强.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 2006.

上一篇:h3c酒店业解决方案下一篇:公务员工作鉴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