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舞蹈队活动简报

2024-04-09

社区舞蹈队活动简报(精选9篇)

篇1:社区舞蹈队活动简报

2014-2015下期彭州市葛仙山镇九年制学校 乡村学校少年宫关于乡村学校少年宫文体活动

简 报

彭州市葛仙山镇九年制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 2015年11月24日

为了使舞蹈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认识需求,扩大舞蹈艺术的影响力与传播领域,我们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当前舞蹈教学现状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舞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得到完全体现。让德智体美进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11月24日我校进行了乡村少年宫艺术项目学生形体培训。

在此次活动中,罗艳老师对我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生进行了形体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同时现场纠正了学生的形体姿势。

篇2:社区舞蹈队活动简报

本学期的第三次家长助教活动又开始了,这次助教课,我班请来了焦孟琪的妈妈。接到我们的邀请时,她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我们的家长助教活动,为此她精心准备了一堂舞蹈基本功课。

我们学校没有专设舞蹈课,也只有参加了舞蹈兴趣班的同学每周有一节。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对她的到来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在课堂中互动异常活跃,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讲解听起来非常认真并且踊跃的表现自己。整个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焦孟琪妈妈对孩子们进行悉心的指导,自己也亲力亲为的做示范动作,孩子们哪个地方没做到位,就一个一个的去纠正,一点也不会觉得麻烦,孩子们平常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学习一节课的舞蹈,他们自然是乐在其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节课,但是对舞蹈这门以前不太了解的艺术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收获的。而我也在一旁,认真的跟着孩子们一起做起了动作,此时此刻,我已经不是上课的老师,也是孩子当中一员。

篇3:社区舞蹈队活动简报

一、社区舞蹈概念

(一) 专业舞蹈与社区舞蹈概念

专业舞蹈主要是指一种利用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在三度空间中将身体语言作为基础, 实现心智交流和沟通,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社区舞蹈主要是以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及集体性为主的表演舞蹈形式, 具有自娱性与表演性。一般是非专业人员参与的舞蹈表演, 存在多种表现类型, 例如:土风、加工整理、创新以及踏歌等舞蹈表演形式。土风舞蹈主要是群众自发性表演, 种类多, 且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加工整理舞蹈则是在原有舞蹈基础之上进行创造的舞蹈;创新社区舞蹈则是结合不同的舞蹈类型, 是为了迎合广大人民群众健身而创新的;踏歌舞蹈是近些年兴起的舞蹈形式, 一般有快三、中三等方式。

(二) 社区舞蹈特征

大众化。相比较而言, 社区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 其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舞蹈形式主要是一个简单手势和动作, 队形也是十分简单的, 具有明显的大众化特征。

直接性。表演现场一般是社区附近的广场和宽阔地区, 舞台与观众是一个整体, 观众可以随时参与到舞蹈表演中, 与整个表演融为一体, 直接参与其中。

内容简单。由于社区舞蹈是一种广场艺术表现形式,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表演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决定表演时间。另外, 社区舞蹈表演环境不同于舞台表演, 不能够运用很好的布景舞美来体现内容。因此, 社区舞蹈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形式方面, 都不能够复杂, 并且要欢快热情, 让人们在舞蹈中释放压力, 锻炼身体。

二、社区舞蹈发展情况

近年来, 我国社区舞蹈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活动, 其发展情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 社区舞蹈作为一种全面活动, 相关职能部门宣传与组织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当地社区舞蹈的发展。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指示精神传达不到位, 宣传过于形式化, 导致社区舞蹈节目编排失去自主性和灵活性, 内容空洞, 过于老套, 没有新意。因此, 加强引进专业舞蹈元素十分重要。其次, 我国城乡发展越来越重视健身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作为城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推动城乡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社区文化建设不尽人意, 各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特别是县级以下社区表现更为明显, 群体休闲活动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舞蹈进一步发展。另外, 一些社区过度重视文化设施建设, 例如:路灯、绿化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中心广场等设施不足, 群体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再次, 社区舞蹈需要一定组织才能够顺利进行, 但是, 通过对我国社区舞蹈活动的调查可知, 社区文化馆并没有派专业舞蹈教师指导舞蹈活动, 由于缺乏专业指导, 专业舞蹈元素也不能够与之很好地融合, 舞蹈动作、练习等不够规范。另外, 社区舞蹈在编排和选择上缺少专业性, 导致节目过于传统, 内容保守陈旧,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社区舞蹈发展。最后, 社区舞蹈参与群体老龄化现象严重, 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 社区舞蹈主要是老年、女性参与, 青少年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游戏中, 主要是由于社区舞蹈形式过于单调和传统, 缺乏新意, 无法吸引年轻人。因此, 在社区舞蹈发展过程中, 应注重融合专业舞蹈内容, 为社区舞蹈注入新鲜血液, 丰富社区舞蹈, 从而推动我国社区舞蹈进一步发展。

三、专业舞蹈在社区舞蹈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 丰富社区舞蹈内容

将专业舞蹈元素融入到社区舞蹈当中, 不仅为社区舞蹈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社区舞蹈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能够传承和发扬我国舞蹈文化。例如:将汉族舞蹈秧歌融入到社区舞蹈中, 利用扇子、手鼓等道具, 在增添了舞蹈动态美感的同时, 还能够增强舞蹈表现力。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区舞蹈形式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社区舞蹈逐渐朝着正规方向发展, 在服饰等方面加以完善。因此, 将专业舞蹈元素运用到社区舞蹈之中, 是丰富社区舞蹈的重要途径。

(二)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我国专业舞蹈元素主要是以民族舞蹈为主要基础, 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特点, 例如:朝鲜族舞蹈庄雅秀美、蒙古族舞蹈奔放等, 这些舞蹈元素实现娱乐性与表演性有机组合, 并在社区舞蹈中展现出来, 为推动我国社区文化活动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另外, 受到风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还能够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等情况, 为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增添力量。

(三) 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我国人民经过五千年传承下来的重要财富。我国舞蹈在众多舞蹈研究者的努力下, 发展到今天, 已经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体系, 而与社区舞蹈的融合, 不仅能够创造更多舞蹈表现形式, 还能够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 在巩固先民精神支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有经济、社会价值。

(四) 增强人们民族自豪感

我国拥有56个民族, 每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都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风格特点的文化, 舞蹈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民族生活中形成, 能够充分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精神。我国舞蹈源远流长, 是我国艺术的活化石。社区舞蹈作为一种全民健身项目, 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将其与专业民族舞蹈元素结合到一起, 人们在活动中, 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增强人们民族自豪感、归属感。

四、专业舞蹈元素在社区舞蹈中的运用

(一) 秧歌元素

秧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具有深厚的历史, 不仅是我国民族舞蹈的瑰宝, 也是社区群众舞蹈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秧歌是一种以简洁欢快动作、流程旋律为基础的舞蹈, 营造一个热闹、红火的场面, 在我国北方比较常见。秧歌舞蹈基本动作相对简单, 例如:十字步、平扭步以及上山步等, 道具一般是扇子、手绢等, 音乐主要选择欢快的歌曲, 通过秧歌豪放、热情的艺术表现风格, 不仅丰富社区舞蹈形式和内容, 还能够带给观众视觉享受。

(二)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是我国藏族人民在历史实践中保留下来的, 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 虽然藏族舞蹈形式、种类很多, 但是其舞蹈动作比较简单, 社区广大人民群众容易接受, 在藏族舞蹈上进一步创新, 能够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一般包括松胯、弓腰、曲背, 不仅能够减轻体力, 达到健身的目的, 还能够体现出我国民族特点。另外, 将藏族舞蹈与健身动作结合在一起, 还赋予社区舞蹈现代气息, 藏族舞蹈更具大众性, 更容易推广和普及, 实现全面健身的目标。这些简单的藏族特色舞蹈适合大众学习和表演, 能够让群众快速融入到社区舞蹈中, 并推动我国民族性文化进一步发展。

(三) 蒙古舞蹈

蒙古舞蹈是一种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舞蹈, 快吸慢呼是蒙古舞蹈的主要呼吸特点, 用呼吸带动舞蹈动作是其表演形式, 将其与社区舞蹈融合在一起, 能够对舞蹈者的肩部、手部等身体部位进行锻炼, 展现舞蹈力度、美感等。常见蒙古舞步:提压腕、抖肩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饮酒歌》、《马背上的骑手》, 但是, 由于蒙古族舞蹈强调呼吸与动作相结合, 对社区群众的舞蹈功底要求较高, 人们只能模仿其形式, 更深次的神态难以展现出来。因此, 在社区舞蹈中蒙古族舞蹈的运用较少。

(四) 维族舞蹈

维族舞蹈是我国舞蹈中的典型代表, 主要是将眼神和动作互相配合来表达情感, 动作柔美, 在静与动中的结合, 能够感受到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 社区舞蹈中常用的移颈、三步一台等都是维族舞蹈常用的舞步, 但是, 同蒙古族舞蹈一样, 维族舞蹈元素掌握和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人们接受难度较大, 在社区舞蹈中应用较少。

除上述舞蹈元素之外, 在社区舞蹈中, 除了将民族元素运用到本民族音乐中, 还能够互相融合, 进行创新, 促使其发挥娱乐价值。

五、专业舞蹈元素在社区舞蹈中运用对策

(一) 转变观念、重视融合

为了能够实现专业舞蹈元素与社区舞蹈更好地融合, 编舞者需要转变观念, 多借鉴专业舞蹈元素, 了解和掌握专业舞蹈元素内容和特点, 由于社区群众舞蹈基础不够扎实, 教练需要下功夫安排和教导, 确保专业舞蹈元素能够能够运用其中。另外, 舞者作为舞蹈的重中之重, 必须要加强对舞蹈动作的认识,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风情, 尽快掌握舞蹈风格, 掌握舞蹈动作。

(二) 注重创新、凸显个性

目前, 我国社区舞蹈类型和形式较少, 多为流行音乐, 缺乏新意。因此, 注重创新、凸显个性, 加强在动作和音乐两方面进行选择和创作至关重要。编舞者应多了解专业舞蹈知识, 利用一些经典的音乐, 创新社区舞蹈, 与音乐紧密结合, 确保每个舞蹈环节都能够做到完美, 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舞蹈中来, 实现全面建设目标。另外, 社区舞蹈也可以抛开地域限制, 西北地区人民额可以学习东北等地区舞蹈, 东北地区可以借鉴其他少数民族舞蹈, 通过互相学习, 能够让人们感受不同地域文化, 并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 广泛借鉴、丰富内涵

近年来, 我国社区舞蹈主要是选用一些流行音乐, 群众平时接触的音乐也是流行音乐, 淡化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地位, 长此以往, 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十分不利。因此, 我国社区舞蹈应广泛借鉴民族音乐, 将民族元素融入到社区舞蹈中, 我国民族舞蹈多姿多彩, 其中存在许多优秀元素值得借鉴和学习, 丰富社区舞蹈形式, 在让人们欣赏艺术美的同时, 还能够感受到我国多彩的民族风情。

六、结论

根据上文所所述, 社区舞蹈作为我国城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实现全民健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 为了能够推动社区舞蹈更好地发展, 应加强与专业舞蹈元素有机融合, 采取有效措施, 了解和掌握专业舞蹈元素, 丰富社区舞蹈内容和形式, 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提高社区舞蹈水平, 从而实现全民健身。

摘要:近年来, 社区舞蹈作为现代人们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社区舞蹈是将音乐和舞蹈有机结合, 通过广场的形式展现出来, 不仅能够锻炼身体, 还能够增进人们的友谊,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了能够实现全民健身目标, 将专业舞蹈元素与之相结合, 成为传承和保护社区舞蹈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我国社区舞蹈概念及其发展情况, 专业舞蹈元素在社区舞蹈中应用的研究, 并阐述专业舞蹈元素在社区舞蹈中运用对策, 从而推动我国全面健身事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专业舞蹈元素,社区舞蹈,运用,对策

参考文献

[1]韩瑾, 庞丹.走进中国现代舞一试论当今中国现代舞之“民族特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0 (03) .

[2]李育林, 孙红梅.全民健身新项目---健身花鼓的创编与锻炼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 (5) .

[3]郑杰政, 马月群, 梁曰忠.全民健身背景下桂西北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 2011 (8) .

[4]髙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 2013 (1) .

[5]黄银华, 余涛.民族传统舞蹈与全民健身运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 (5) .

[6]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 (7) .

[7]宋修妮.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影响程度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报, 2010 (8) .

篇4:社区舞蹈队活动简报

[关键词]岭南民俗舞蹈 社区文艺活动 基石

在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社区渐渐成为岭南地区农民群众交流沟通的合作平台,也是组织农民群众进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最小活动单位,休闲广场自然就成为农民群众表演岭南民俗舞蹈的活动场地。在此过程中,岭南民俗舞蹈逐渐崭露头角而成为诸多艺术形式中的佼佼者,慢慢发展成为社区文化艺术的主体内容,为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传统艺术享受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最强基石。

一、岭南民俗舞蹈与社区文艺活动

岭南民俗舞蹈是一种历史悠久、风格奇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吸引较多数量的农民群众参加,因而逐渐发展成为社区文艺活动的主流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和艺术体验,也促进了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一)岭南民俗舞蹈

岭南民俗舞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是数千年来岭南地区的农民群众接触艺术、理解艺术、表现艺术、创编艺术的文化实践,能够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岭南民俗舞蹈主要包括诙谐幽默煞有其事的道士舞、具有强烈图腾意识的禾楼舞、潇洒飘逸威猛异常的狮子舞、活泼轻松行云流水的鲤鱼舞以及气势雄壮掷地有声的英歌舞等。岭南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在数千年农业生产与现实生活的文化艺术积淀,是岭南地区农民群众世代相继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够表现出农民群众对艺术的感悟、对世界的探知、对生活的把握,岭南民俗舞蹈以其群体舞蹈的艺术形式吸引着数量众多的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逐渐成为岭南地区传统文化中的凤毛麟角,直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形式,也成为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二)社区文艺活动

社区文艺活动是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社区为基本活动单位,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和表演岭南民俗舞蹈活动和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社区的农民群众就近参与社区文艺活动,社区文艺活动地点主要是休闲广场和一些室内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以岭南民俗舞蹈为主体的集体舞蹈、个人舞、唱歌、棋牌社、写字、绘画、工艺品制作等形式的活动,农民群众在社区文艺活动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展示个人的才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社区文艺活动是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核心内容,是农民群众享受现代化、城镇化高质量生活的主要途径,极大地充实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文艺活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引导农民群众适应城镇化生活、社区化生活的最佳方法,还能够培养农民群众对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培养农民群众以社区为家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将农民群众改造成为具有先进意识的现代农民,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改进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岭南民俗舞蹈的特点

岭南民俗舞蹈是集体舞蹈为主要内容的舞蹈形式,数量众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享受集体舞蹈带来的快乐,农民群众在汗流浃背中翩翩起舞,尽情享受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新生活、新活动。

(一)艺术性

岭南民俗舞蹈记载了几千年来农民群众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的杰出成就,也是农民群众享受生活、享受艺术、愉悦自我、充实生活的成品展。岭南民俗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以起源于民间习俗的瑶族土风舞《舞火狗》为例,狗是瑶族人民的图腾,因而“舞火狗”舞蹈成为岭南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记载着瑶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值得一提的是“舞火狗”是瑶族女孩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成人礼”,在少数民族民俗记载中“舞火狗”是我国唯一将图腾崇拜与少女成人礼结合在一起的宗教礼仪活动。在“舞火狗”舞蹈表演过程中,一位位风姿卓越、清新纯洁的瑶族少女在野外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载歌载舞,气氛非常热闹,“舞火狗”的时间一般在八月十五,“舞火狗”过后瑶族少女就成为大人,拥有谈恋爱的权利了,另外,“舞火狗”舞蹈活动已经成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文化性和娱乐性。

(二)群众性

岭南民俗舞蹈属于群舞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决定了岭南民俗舞蹈具有非常明显的群众性。群舞素来是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集体舞蹈,参与舞蹈活动的农民群众越多,气氛就会越热烈,表演者和欣赏者的情绪越高涨,大脑就会越兴奋。以人龙舞为例,成年人为龙腿,未成年人为龙身,这样的一条人龙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够组成,而要组织更大的人龙,表演者的数量还要增加。以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的《双凤舞》为例,在表演过程中不但有扮演金凤、银凤的舞蹈演员,还有扮演“百鸟朝凤”的诸多演员,参与舞蹈表演的农民群众人数达到二十人左右,如此庞大的演员阵容显现出岭南民俗舞蹈强大的群众根基,表现出明显的群众性、娱乐性和艺术性。岭南民俗舞蹈是一种自娱自乐、随心而出的传统艺术形式,具有一点即兴表演的味道,表演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情绪特点随意组合岭南民俗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够给予表演者较大的发挥空间,因而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

(三)娱乐性

岭南民俗舞蹈产生的根源在于自娱自乐,随着表演者刻意追求欣赏者的视觉体验而开始注意自娱自乐与娱乐他人相结合,从而使岭南民俗舞蹈由即兴表演逐渐走向自娱娱人的正规发展之路,使岭南民俗舞蹈的娱乐性、适应性大为强化。以蜈蚣舞为例,二十多米的大蜈蚣道具需要十多个年轻人才能够舞动自如,加上大蜈蚣还要表演出爬行、蠕动、捉虫等独特动作,为农民群众带来了较好的视觉体验。在大蜈蚣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相互协作、步调一致、用力匀称、变化自如,从而将大蜈蚣表演的栩栩如生非常逼真,表演者获得成就感而感到快乐,欣赏者看到完美的舞蹈艺术表演而感到满足和兴奋,因此,要求宽松、广泛参与的岭南民俗舞蹈真正实现了大众娱乐的目的,成为农民群众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首选项目,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无数的笑声和掌声。

(四)健身性

岭南民俗舞蹈不但需要诸多的参与者,一般还多有舞蹈道具辅助进行,如蜈蚣舞需要表演者将大蜈蚣道具舞动为栩栩如生、狮子舞需要表演者将醒狮道具舞动为虎虎生威、金龙舞需要表演者将金龙道具舞动为天马行空、麒麟舞需要表演者将麒麟道具舞动为活灵活现等等,舞蹈道具的出现需要表演者更多的体力投入,而参与道具舞蹈表演的演员也多为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才能够长时间的舞动具有一定重量的道具,因此,在岭南民俗舞蹈活动过程中表演者经常汗流浃背,非常卖力。所以,岭南民俗舞蹈具有非常强的健身性,能够为表演者提供一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表演者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健身性是舞蹈艺术的基本特性之一,因为舞蹈活动的基础就是表演者的肢体运动,岭南民俗舞蹈具有突出的健身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岭南民俗舞蹈成为社区文艺活动主体内容的必然性

长期从事田间耕作的农民群众对其他舞蹈形式比较陌生,唯有千年相伴的岭南民俗舞蹈成为诸多农民群众的第一娱乐项目,从而使岭南民俗舞蹈发展为社区文艺活动主体内容成为必然。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满足农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消费需求,能够提升农民群众文化艺术生活的质量与水平,将岭南地区的农村打造成为户户都参与、人人是能手的传统文化发展区。岭南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最熟知的艺术形式,也具有较高的人气指数,更是最拿手的艺术表演节目,因而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成为举办各种社区文艺表演活动的重头戏,有力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群众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与岭南民俗舞蹈的发展动力正好一致,岭南民俗舞蹈自然就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众文化发展的需要

大众文化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样都追求实现农民群众的集体娱乐,只不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针对岭南地区的农村,实现农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丰富和高质量,而社区文艺活动则是为了实现本居住范围内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社区文化活动是大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强调实现社会大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全员性,因此,岭南民俗舞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文艺活动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层实现形式,新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分支,四者都是服务于民、娱乐于民的文化艺术发展形式,在发展主旨和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所以说岭南民俗舞蹈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社区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大众文化消费的需要

物质生活的富足,使农民群众开始产生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农民群众希望更多更好的艺术形式、文化形式丰富本地文化艺术市场,使岭南地区的农民群众有机会欣赏到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尽情地享受岭南民俗舞蹈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彩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岭南地区农民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农民群众是社会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自然就是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实现的人文工程。

四、岭南民俗舞蹈是社区文艺活动的主体

岭南地区的农民群众常年从事农业生产,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机会较少,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千百年来主要进行岭南民俗舞蹈活动,因此,岭南民俗舞蹈就成为社区文艺活动的真正主体。

(一)文化消费是社区文化活动的潜力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岭南地区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民群众开始有时间、有机会进行文化艺术活动,文化消费需求日渐复苏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进行文化消费,在社区组织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中满足个人的文化消费需求。社区是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层单位,肩负着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倡导新生活新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安宁的时代重任,更是满足农民群众文化艺术消费的有力保障。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在社区参加文化艺术活动是最便捷、最实效、最直接的文化消费方式,因此,农民群众逐渐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而成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潜力股。

(二)民俗舞蹈是社区文艺表演的重头戏

在社区文化艺术活动过程中,许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纷纷粉墨登场百花齐放,而在诸多艺术形式之中,岭南民俗舞蹈成为社区文艺表演的重头戏。首先,岭南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最熟悉的艺术形式,自然拥有最高的人气指数,能够获得最大人群的支持,岭南民俗舞蹈成为社区文艺表演的“龙头老大”毫无争议。其次,岭南民俗舞蹈属于集体娱乐的群舞形式,而且是参与舞蹈表演的人数越多,现场氛围越热烈,表演者和欣赏者的情绪越兴奋,娱乐效果越好。最后,岭南地区的农民群众对民俗舞蹈的研究和表演远比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多,岭南民俗舞蹈已经成为农民群众最拿手的艺术表演,是展示个人艺术天赋和表演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岭南民俗舞蹈理所当然成为社区文艺表演中分量最重的成员。

(三)民俗舞蹈是社区文艺活动的生力军

在社区文艺表演活动过程中,岭南民俗舞蹈爱好者不断将个人新学的舞蹈和新创编的舞蹈在休闲广场和文艺活动中一一展示,从而为社区文艺表演活动提供了较多的新鲜元素,有效促进社区文艺表演活动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由于岭南民俗舞蹈拥有最大数量的群众基础,拥有艺术创新天赋的舞蹈爱好者也最多,“众人拾柴火焰高”,从而为社区文艺表演活动提供的新剧目、新节目也最多,岭南民俗舞蹈已经成为社区文艺表演活动过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对于农民群众而言,本土文化是最接近生活实际的艺术形式,对外来文化知道的较少,岭南民俗舞蹈也因此在社区文艺表演活动过程中成为中流砥柱,成为农民群众文化艺术消费中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结 语

“农村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岭南民俗舞蹈在社区文艺表演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究岭南民俗舞蹈在农民群众文化艺术消费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强调岭南民俗舞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岭南民俗舞蹈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舞蹈节目,有效满足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艺术消费活动的需求,直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够加速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物质文化环境的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陈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兰州学刊,2008(4);

[2]郭国祥,丁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学术论坛,2009(7);

[3]何兰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研究,2008(2);

[4]何志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调研世界,2006(12);

[5]陈育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篇5:社区扫雪活动简报

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出行安全,信息工程系于12月11日一早在我校主干道组织了扫雪活动。此次活动由我系社会实践部主办,导航部协助举办,部分班级自愿参与本次扫雪活动。

接到扫雪命令后,所有成员纷纷回宿舍领取扫雪工具,并分队有序的来到主干道开始打扫积雪。冷冽的北风和零下十多度的低温使扫雪工作异常艰难,同学们的手和脸都冻得通红。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和工作效率,在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团结协作,顶着寒风,将分担区的积雪全部清扫干净。同学们干劲十足的身影感染了每一个路过的人,大家纷纷向扫雪的问学们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扫雪任务圆满完成。虽然室外气温依然很低,但是同学们劳动的热情和团结的力量让这个冬日变得格外温暖。

此次扫雪活动的顺利完成,不仅使学校主干道变得更加整洁,而且让同学们得到了锻炼,更向广大师生展示了信息学子敢于吃苦的精神,加强了信息工程系精神文化建设。

篇6:社区扫雪活动简报

13日清晨,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火炬雕塑两侧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格外憨态可掬。

上午9点,记者跟随东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队员们来到奥林社区公园,自备清扫工具的.执法队员与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清理公园内主干道、盲道上的积雪,并提醒来此拍照打卡的居民朋友在赏雪的同时要注意防寒、防滑,确保安全。此外,在东四六条社区,执法队员也一早向胡同内的各商户发放扫雪铲冰宣传手册,要求相关责任人履行门前三包扫雪铲冰义务,并同社区工作者动员胡同内的居民朋友一起扫雪,确保背街小巷内的“门前雪”也能及时清理,防止踩踏结冰、路面湿滑。

11时左右,建国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两名队员完成了对东单北大街的沿街商户一一“走访”到位,发放扫雪铲冰宣传手册、实地检查扫雪铲冰情况,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商户清扫的积雪占压盲道、部分区域清扫不到位等情况,执法队员现场要求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做到随下随扫。

“雪情就是动员令,根据雪情预警信息,昨天我就已经在‘门前三包’工作群里发布扫雪铲冰信息,要求各责任单位提前布置、履行职责,同时我们也会组织执法力量进行‘线下’检查督促,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要求责任人进行整改,”崇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介绍。

在东花市街道,快递小哥主动化身志愿者投身扫雪铲冰行动。13日早晨,当执法队员上门入户至顺丰快递站点时,快递点负责人告诉执法人员“快递小哥们早就出门铲雪啦,大家按照管片包干,正在挨家挨户铲雪呢!”快递小哥们的凡人善举彰显了邻里互助爱心,在寒冬中传递温暖与关怀。在安定门街道,铃铛扫雪队的成员们在清脆的铃铛声中相约社区后,各拿工具对胡同内的积雪进行清扫,嘱咐老人小孩小心慢行。

据了解,依据相关法规城管部门根据雪情及时督促、动员辖区责任单位和个人开展铲冰扫雪工作,对未按规定开展的单位依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进行处罚;对于城市主干道、重点路段、重点地区降雪未按规定清扫的,及时通知、提醒专业作业单位进行清扫。2月13日东城区城管执法局共计出动执法力量448人次,动员商户890家,动员物业公司45家,规范“门前三包”单位28家。

篇7:社区七夕活动简报

东城街道老年义务联防队成立于,是一个立足于保护社区安防,发挥夕阳余热,服务社区居民的基层志愿者组织。联防队最开始是由社区里面几个退休老大妈发起成立的,后来不断的壮大,发展成了现在40余人的大队伍。 而对于所有的联防队队员来说,她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家庭和工作的冲突。在采访中,大妈们最多的感慨就是:这么多年的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开展下来,和家人的支持配合和理解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家人的支持,她们是走不到今天的。为了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也为了感谢所有联防队员家人的支持,活动特别邀请了部分联防队员代表及其家人相约七夕,欢聚一堂。

东城街道文明创建负责人杨丙杰宣布活动开始并发表讲话,讲话中,杨丙杰对联防队这么多年来不辞辛苦以及联防队队员的家人们始终支持联防队工作表示感谢,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在一片欢乐的笑语声中正式开始,大家谈谈儿女,说说工作,唠唠最近发生的事情,其乐融融。富强社区的相关负责人也特意为活动准备了水果、瓜子、饮料等食品。联防队员们一起合唱了黄梅戏经典选段《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用传统戏曲表达了夫妻之间相互扶持的深厚感情。

联防队志愿者赵子英现场为大家演唱了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并用快板歌颂了新时期党的好政策,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也把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联防队志愿者饶富州给大家分享了他和妻子从恋爱到结婚的故事;联防队队长郭凤英在活动现场做了精彩的发言,并向大家这么多年的付出致以由衷的感谢。本次活动还特地邀请了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联防队队员们做身体检查。活动结束后,联防队又投入到了日常的巡逻中去。

在七夕来临之际,百合社区和宁波集运公司联合举办的“七夕寻缘 爱在大堰”企业职工联谊会在奉化大堰举行,单身青年男女嬉水狂欢,点燃激情。水上拔河、泼水狂欢、冰桶大战、趣味渡河……尽管烈日炎炎气温高升,但是却阻挡不了她们的热情,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拍,整个大堰沉浸在欢乐的水世界。

有别于传统的做游戏、表演的联谊会,百合社区这回将活动安排在户外,奉化大堰的嬉水节在8月开幕,并持续一个月,在户外活动中,大家放开自己,尽情的玩耍。活动现场笑声不断、惊喜不断、高潮不断,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现场洋溢着热烈欢快的青春气息。

近年来,由于工作忙、社交圈子窄、与外界接触少等原因造成青年外来工在交友、择偶方面的困难。因此,新碶街道总工会、百合社区工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活跃未婚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扩展他们的社交圈子,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现代婚恋观,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共融的人文关怀氛围,实现感情留住人才的目的,使广大青年人才能够安心地服务北仑经济发展。

七夕是小情人们的节日,也是社区阿姨们的穿针乞巧的日子。您瞧,农历七月初七一大早,阿姨们就聚集在凤凰城社区居委会参加“比一比,赛一赛,穿针引线谁最快”活动。

活动共分为5个小组,每组4人,每组都产生1个巧手阿姨。有的阿姨们带上老花眼镜,有的阿姨们眯着眼睛,还有的阿姨手都在微微的颤抖,都生怕自己被说成 “笨手”阿姨,聚精会神的穿针。每组穿针最快的阿姨我们都给她热烈的掌声和小礼品。接着我们对5个小组产生的5名巧手阿姨来最后的“巧手大比拼”,旁边的阿姨几乎都要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5名巧手阿姨,最后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冠军顾阿姨。

篇8:社区群众舞蹈文化初探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社区舞蹈,发展趋势

一、社区群众舞蹈概述

(一)社区群众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远古人类最早创造出的艺术形式之一,自古便产生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舞动从未离开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渗透到了社区、学校、公司等地,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吸引着人民群众的高度注意,开始走进百姓的生活中。

(二)社区群众舞蹈的特征

1.非职业性。对于参加的人员而言,群众舞蹈的表演人员及欣赏者理应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身,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从内容形式上看,社区群众舞蹈贴近人民日常生活,更加质朴自然。正是这类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增进了社区团结,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

2.自娱性。群众舞蹈的种类十分广泛,作为社区居民的健身活动行为,社区群众舞蹈既有民族风格强烈的民族民间舞蹈,又有强身健体的体育类舞蹈;既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典舞蹈,又有各国的代表性舞蹈。通过观察发现,民众对不同种类的舞蹈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老百姓参与其中,一是为了强生健体,二是通过舞蹈这种形式舒缓自身压力,其目的更多的在于使自己感到愉悦,是群众舞蹈自娱性的体现。

3.普及性。社区群众舞蹈一般相对简单,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很快学会,适合各年龄段的人。例如现在流行的广场舞《小苹果》,全国各地不论老少都能随着音乐跳起来,这充分体现了社区群众舞蹈在百姓间的普及性。

正因为这种快速的发展,群众舞蹈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保守的管理机制和缺少专业化的舞蹈创作都是各地群众舞蹈文化存在的现实问题。但总体而言,在生活节奏过快的当今,群众舞蹈这一减压、健体、交流感情的群众文化活动必将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发展。

二、群众舞蹈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议及发展趋势

(一)缺乏专业指导

群众舞蹈团体多是自管的方式,一般由一些舞蹈业余爱好者自己观看视频模仿动作再教给大家,因此,在舞蹈动作质量上有待提高。而在后期的舞蹈练习中,舞者也是相互指导进行,不能完全解决动作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适当地引用专业指导人员是群众舞蹈今后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吸引更多的舞蹈人才投身于社区舞蹈事业中来。

(二)抓好活动开展,扩大参与人员普及问题

开展活动的同时应着力做好各方面的宣传活动,来吸引更多人群的参与。现如今生活节奏过快,青年人生活压力过大,需要一些群众舞蹈的活动方式来减压。舞蹈队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活动,也可做一些适合年轻人的宣传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参与,如开展社区街舞队吸收喜爱跳街舞的年轻人的积极参与,让这些年轻人不只是看客。由于社区舞蹈队的活动大多为老年活动者开设,考虑到健身强体的效果,因此活动时间都放置在了白天,这无疑和青年群体的活动时间产生了冲突,所以吸引年轻人参与还应适当将活动时间调整到下班后。

(三)社区群众舞蹈的发展趋势

社区舞蹈活动并不只是倾向于中老年人群,如何使各年龄段的人群参与其中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舞蹈作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群体活动,对于社区文化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首先,舞蹈种类繁多。多种形式的舞蹈符合不同年龄段的民众选择,这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起到了“融合剂”的效果,使得社区文化活动能多方面地开展,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其次,舞蹈的多元化符合人民群众不同的要求。广场舞、秧歌、民族舞等舞蹈类型,可以方便民众自由选择,突出社区活动的多样化,呈现社区文化活动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也为各年龄、各层次的群众提供了可选择的文化项目,使民众自主选择,加快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最后,舞蹈是群体性活动,在群体性活动中,民众彼此相互了解,相互熟悉,增强了邻里和睦,促进了社区发展。民众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也使得社区文化在平凡中不断进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从上述来看,社区群众舞蹈的发展与社区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群众舞蹈的形成无疑加快了人民生活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同时也是推动舞蹈在社区文化中的传播的良好媒介。因此,社区舞蹈文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成为一个趋势,成为舞蹈文化传播的“领头羊”。

参考文献

[1]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透析[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朱丽丽.群众舞蹈对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

篇9:繁荣社区群众舞蹈文化的五个抓手

人们需要在舞蹈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寻求实现人格的完善。社区也需要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由于社区舞蹈活动具有自娱性、自发性、群众性、随意性等多种特征,要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引导和组织,势在必然。文化馆或文化宫等文化机构和工会组织,应该担当起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任,让人们在舞蹈中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展示时代风貌。

抓好社区群众舞蹈辅导工作。这是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工作职能和手段,其工作方针是:请进来,走出去;带尖子,促团体;勤交流,出精品。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做到多深入基层吸取营养、寻找舞蹈创作灵感和韵律;多运用群众喜爱的舞蹈语汇,多塑造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形象,真正使舞蹈艺术与社区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要真正面向大众、面向基层,特别要努力把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送到广大农村、企业、社区基层和群众中去。

抓好社区群众舞蹈培训工作。对社区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爱好者进行义务舞蹈培训,主要教授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蹈。所教授的舞蹈内容积极健康,融表演性和健身性为一体,便于普及推广,能充分体现舞蹈的广泛性、参与性和群众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文化机构除每年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辅导工作外,还要结合节假日,有计划地传授成品舞蹈,编创一些本土节目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的表现形式,促进艺术交流,提高大家的创作、表演水平。一是抓活动型培训。举办由全体舞蹈辅导员参加的理论、管理等内容的培训班。二是抓专业型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社区舞蹈辅导员、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培训,这也是文化馆舞蹈干部最主要的辅导方式。

抓好专业辅导队伍和舞蹈团队建设。要注意选择和培养具有辅导普及、提高水平双重能力和较强组织能力、一专多能的专业人员,切实抓好专业辅导队伍建设,这是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要抓好各类文艺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社区舞蹈团队的基本功;成功的团队建设能不断为社区文艺活动提供丰富的文艺、人才、节目、创作等文化资源,乡村、企业、街道(社区)文化活动,正因为有了团队的支撑而显得繁荣兴旺,其中重要的是培育形成团队骨干。

抓好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通过舞蹈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学会舞蹈、热爱舞蹈、参与舞蹈,引领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关系,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使社区内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氛围。为此,一是搞好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交流和比赛,积极参与高层次、跨区域的社区舞蹈赛事,现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口市、温州市、新乡市、芜湖市等为推进舞蹈艺术在社区群众中的普及,促进全市各地舞蹈队伍的交流,提高城市社区舞蹈水平,持续举办了城市社区舞蹈比赛,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搞好特色活动,结合节庆和地方特点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如重庆酉阳县的社区和乡镇经常举办摆手舞活动,吸引了很多观众和游客。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妇联、百步亭社区文体站在百步亭足球场举办“千人健身气功大舞比赛”,展示了百步亭社区居民的风采。三是搞好普及活动,以点带面扩大参与面、利用媒体宣传,走访活动,调动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文化馆的舞蹈干部可采取“对口联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根据社区的需求,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指导,以促进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繁荣。一些社区还注意举办少儿舞蹈培训班,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后,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会跳舞、能跳舞,能表演、会表演,使孩子真正得到规范专业的训练、在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素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高雅的气质。

抓好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管理和考评。社区群众舞蹈活动有时候缺乏最基本的场地和器材,有时候会给周边的居民形成干扰,有时候舞蹈队伍内部还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意见,这都需要认真研究,及时协调,化解矛盾,尽可能整合力量加以解决。政府和文化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社区文化管理,同时要加大文化投入,完善配套设施;要摸索形成社区舞蹈的评价标准。各社区舞蹈队的辅导员或文艺骨干,是社区活动辅导的桥梁和纽带,对他(她)们的管理和考评要求是:在工作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广泛组织和开展社区群众乐于参加的各类舞蹈活动;不断创新舞蹈的形式和内容,群众喜闻乐见;切实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热情周到的服务。

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普及和提高,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参与和展现才艺的平台,能够提高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吸引力,提高社区的价值和知名度、美誉度,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李 直)

上一篇:学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为夏天寻找一片清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