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札记》读后感

2024-04-28

《读毛泽东札记》读后感(通用11篇)

篇1:《读毛泽东札记》读后感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读毛泽东札记》有感

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

王全胜

2010.7

正如封底内容简介上的一句话:本书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陈晋研究员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文字讲述、解读了诸多往事及其背后复杂的历史背景。

《读毛泽东札记》一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不平凡的一生,内容涉及了其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崇高的思想、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和令世人折服的个人魅力。

“从9月8日零时起,便开始腹部人工辅助呼吸,血压高到180,低压到80。11点左右,心率失常。下午4点过,插上鼻饲管。晚上8点半,神智模糊。就是在上下肢插着输液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插着鼻饲管的情况下,毛泽东当天看文件、看书十一次,加起来有2小时50分,平均每次不到16分钟,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看的。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毛泽东,最后一次阅读,是9月8日下午4点37分,七个多小时后,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当我看到上面摘引的这一段文字时,心灵被深深震撼了。毛泽东去逝前这个细节,是我从前不曾知晓的。我受到震撼,不是因为一个伟大生命衰落的过程,而是在这个生命之火即逝的过程中,毛泽东仍坚持读书,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我们都知道毛泽东酷爱读书,但他在读书中结束生命,我还是第一次知道。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毛泽东苦读了一辈子的书,读书、实践、探索,造就了他个人的伟业和国家的基业。今

天我们怀念毛泽东,向他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且不论他的行为、思想、才识、情感,仅读书一项,便给我们树立了标杆。试问,即使和他同时代的人,有谁达到了他的人生高度,而我们这一辈人,又有谁能达到如此程度?且不论什么领袖、导师、伟人之类,仅仅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毛泽东也足以让他的同辈和后辈钦佩了。即使在毛泽东常常感叹“时来天地皆用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被疾病缠身的晚年,他也没放弃过读书,而且知老之将至愈加勤奋。毛泽东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从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图书,到长征途中的书驮子,转战陕北的书箱子,到建国后书房中的图书方阵,到沙发上、厕所内、睡床上摆放的图书,毛泽东抓紧能够利用的一点一滴时间读书,读书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春蚕到死丝方尽”,他是生命尽时读方休!

毛泽东的雄心壮志,毛泽东的文化修养,毛泽东的乐于实践,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的这些性格和素养,的确是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的。作为一名基层员工,还不能对“团队核心人物的凝聚力”、“廉洁从政”有独到见解,抚卷深思,对毛泽东的“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感触颇深。

有这样一条路,一提起它,大家都能说出一二,因为我们对它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左右手。人从认知开始,就和它结下不解之缘,它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始终,并创造了诸多历史。在这条路上,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史书永远镂刻下他的名字;在这条路上,张艺谋从一名普通工厂工人转变成集摄、演、导于一身的“影坛奇才”,他执导的奥运会开闭幕式让全世界为之喝彩。

也正是因为走在这条路上,让我走出农村到了省会城市,成为一名颇令人羡慕的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的员工。

成功是诱人的字眼,人人渴望,人人企及,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但唯有一条必经之路,就是读书。

关于读书,我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舅舅教我学古文。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学的第一首便是颜真卿的《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时的我,并不明白教我这首诗的用意,而如今,二十多年的求学经历,让我明白了,那是在给我指明一条导航人生的坐标啊!

有人说,能登上金字塔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对我而言,虽不能像鹰一样一飞冲天,但我可以像蜗牛那样默默地前行在学习的道路上。孤灯夜下,埋头苦读。读到妙处,或会心大笑,或潸然泪下。多少个工作难题在读书后迎刃而解;多少个思想疑惑在读书中烟消云散,尽管近视度数越来越高,尽管眼镜片越来越厚,但收获的甜美总让人忘却了痛苦的记忆。

谈到这儿,有人会问:读书难道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吗?我的回答是:不,当然不是。一滴水何以成江河呢?是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情操、道德修养是与社会文明的程度成正比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一个国家国民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向前推进,国民的修养水平也随之提高。那么谁又能说读书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谁又能说读书仅仅能成就个人的前途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时之功。诗仙李白,天资聪慧,而他的成功也来自那“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勤奋;诗圣杜甫,生性睿智,而他的神来之笔也离开不“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来吧!为已达人,请热爱读书吧!让我们终身前进在读书的道路上,让它为我们架起通往成功的桥梁,为促进社会进步、祖国文明始终奋斗不息!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有水平的好书。

篇2:《读毛泽东札记》读后感

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肖特写的《毛泽东传》,读完之后深有感触。这部著作讲述在西方世界中的毛泽东,西方人眼中毛泽东是一个咋样的人。

每一代人都是特定经验与偏见的俘虏,历史变成了不断被重新诠释的过程。试图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变得困难。如果你置身其中,你可能会被自己的直接经验所左右,而无法用更长远、客观的眼光观察现实;但如果当你出生时,惨痛的悲剧早已过去,你获得了新的观察视角,却又可能被一厢情愿的抽象、肤浅所左右。没有隐而未宣的资料,没有刺激人心的阴谋论,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距离感也使这本书获得了其最重要的特色——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用普遍性的意义来衡量毛泽东。

短短的20年间,毛泽东的故事仍不断被谈起。1980年代初,由于文革的伤痛,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的声誉受到了影响,邓小平为他作出了七三开的评价。到了1990年代初时,他又重新获得了普遍的赞扬,日渐加深的市场化进程造就的社会不公,使很大一批公众忘记了历史的伤痕,而怀念起毛泽东时代更公平的岁月;而当毛泽东110周年的诞辰纪念日到来时,纪念毛泽东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仪式,人们对于一段遥远的、由信仰构成的历史充满情感。

西方描绘毛泽东的作品的普遍特色,却是中国的传记作品最为缺失的角度。菲利普。肖特的这本著作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避免了60年代大多数西方学者将毛过分浪漫化与神秘化的倾向,是典型的记者化作品,叙述生动、注重个性与历史画面的结合,外国人的角度使那些习以为常的材料焕发出生机。对于历史最有趣味的描述,绝非是将一切历史事件视作想当然的、必然发生的结论,而应采取一种向前看的姿态。设想你处于与历史人物相似的境地,面临各种选择的诱惑,并最终作出带有偶然性的结论。毛泽东绝非那种天生的伟大领袖,在1911年时,他对于中国充满不成熟的憧憬,18岁的湖南青年设想的中央政府是孙中山成为总统,康有为是总理,梁启超则是外交部长。一直到1920年,他仍不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也没有给他带来足够的冲击,他是依靠被列宁批判的考茨基而非正统的马克思获知社会主义的。一直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似乎都不一定由他领导,来自苏联的年轻海龟派王明、博古才前途无量。他始终未能赢得革命的中心莫斯科的信任,一直到1949年,斯大林都更倾向于蒋介石。而毛泽东对于美国的感情则在相当大时间内都如此炽热,1940年代延安的官方报纸对美国民主的赞美达到了巅峰,在抗战胜利后,他与周恩来都如此想去美国会见杜鲁门;而在某一段时间内,他如此地讨厌教条主义,他厌恶别人将马列主义变成金科玉律;对于共产党仅仅通过三年战争就战败了国民党,他自己都觉得吃惊,他原指望更长的时间……毛泽东的前半生比后半生更容易描述,因为资料

更为充分,观点更为多元,而他的后半生尽管更富戏剧色彩,对此的记载却不得不千篇一律。与1949年前不同,私人的情感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公众生活,绝对的权力则使他的任何行动都被放大出来。也因此,人们对于他的私人生活作出了更多的猜测,渴望在其中发现更多的历史课本无法言说的秘密与谋略。在世界性的领袖中,没有比他的后半生更难把握的题材。由于对普遍性歌功颂德的不信任与遭受的苦难,知识分子在描述毛泽东的后半生时,往往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此,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家迈斯纳曾作出过著名的判断,即中国的主要工业能力、基础设施,都是毛时代所建立的,这一切都为邓小平的改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就拿此事来说,说明主席是一位立场坚定的,信念始终的人物。

篇3:读《大学》札记(一)

儒学的基础

“三纲八目”是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 是儒学的基础, 儒学的全部学说都遵循它们而展开。三纲是明明德、亲民 (即新民) 、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纲领目标

篇4:《读毛泽东札记》读后感

第72页:“可惜王安石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于是凡是赞同他,同时也是他认为有能力的,不论处于哪一层次,都要破格提拔,韩绛、吕惠卿、苏辙等的升迁可以佐证。”

据我所知,苏辙并非王安石一派,他和其兄苏轼一样,是反对新法的。《宋史》卷三三九苏辙本传:“(辙)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时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吕惠卿附安石,辙与论多相牾。王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苏辙反对。但青苗法还是推行了,中外皆莫敢言,“辙往见陈升之”,表示反对,“又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后哲宗立,宣仁太后临朝,旧党用事,而新党(王安石一派)的蔡确、韩缜、章悖仍在位,“窥伺得失,辙皆论去之。吕惠卿……至是自知不免,乞宫观以避贬窜,辙具疏其奸,以散官安置建州。”元祐五年,王安石党人“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司马光一派“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太后疑不决,苏辙面斥“调停”之非,复上疏竭力反对,其中有云:“(安石等)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指宣仁太后和哲宗)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宣仁太后从其言,“调停之说遂已。”

从以上史料看,苏辙显然不是王安石一派的人,而是新法的反对者。

第84页:“董子云:‘上臣以人事君,中臣以身事君,下臣以货事君。’此中董子,不知为何许人。”

前人称董仲舒为董子,但《汉书·董仲舒传》和《春秋繁露》都没有这三句话。据我所知,《荀子·大略》有这三句话,但顺序为“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我怀疑《巢林笔谈》的作者龚炜本作“荀”,后人刊刻误为“董”。

第87页:《老学庵笔记》记南宋初的唐锡,故意引毛文评论当国的秦桧,毛文大骇,亟起掩耳,连呼“放气,放气!”田先生解释为:“放气,是骂人说话无理。”

田先生说的并不错,但未达一间,“放气”就是“放屁”,乃宋朝的俗语,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转矢气)条:“转矢气,即所谓屁也……宋时俗语也。”矢,今作“屎”。又清人沈起凤《谐铎》有《夏器通》一则,为“下气通”谐音,亦即放屁。

第98页:“在《池北偶谈》里,王士祯讲到自己自陕西布政史(原文如此)的任上回京述职,‘帑羡一无所携’,别人劝告他,你给严嵩送的礼,哪里像话,别的地方官拿去送给他的管家还怕怪罪呢。王士祯说:‘厚则吾务实有不能。’此话不虛。王士祯在地方,不仅‘不奖喜事猎虚名者’,而且‘更严禁贪酷之吏’。他给手下出过一个告示:‘尔之俸薪,皆出于民,更残民以逞,取充囊,不有明罚,必有幽责,不于其身,必于子孙’。正因为王士祯的严察和身体力行,带动了一批人,‘其归属官鲜以贪墨败者。’”

我很奇怪:王士祯,清康熙间神韵派的大诗人,大名鼎鼎的“渔洋山人”,生于1634年,卒于1711年;而严嵩,生于1481年,卒于1568年。王的生年,距严的卒年,中间隔了六十六年,王士祯怎么可能去给严嵩送礼呢?

我查了一下《池北偶谈》,卷五有一则《葛端肃公家训》:“德平葛肃公为明嘉(靖)、隆(庆)间名臣……公与予家世姻娅……尝谈公家训,谨录数则于左。”其第八则云:“予自陕西布政使入觐,帑羡一无所携,有时相子(南按:时相指严嵩,子指严世蕃)官太常尚宝,同众邀饮,亦只照常送一帕仪。吏白:‘他省藩司未尝有以此送严管家者,而顾以贻其主,人恐嗔怪。’予曰:‘厚则吾力实有不能,相谅与否,听之而已。’严管家者,分宜(南按:指严嵩)家人严年也。”其第九则云:“……予在河南,只重循良有司,不奖喜事猎虚名者,更严禁贪酷之吏。尝刻木榜曰:‘尔之俸薪,皆出于民,更残民以逞,取充囊橐,不有明罚,必有幽责,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后予在吏部,佐中外考察数四,旧属官鲜以贪墨败者,不可谓无所感孚也。”

原来田先生把葛端肃公的言行误为王士祯本人的言行了!

葛端肃公是谁呢?是葛守礼。《明史》卷二百十四有传。《中国人名大辞典》第1308页,《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第1138页,皆据《明史》本传概括。简介如下:葛守礼,字与立,德平县(旧县名,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人。生年不详,卒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嘉庆八年进士。为人清廉高介。累迁至户部尚书,奏定国计簿式,夙弊因而清除。时徐阶、高拱、张居正轮流执政,交相倾轧。守礼周旋其间,正色独立,人以为难。卒,谥端肃。有《端肃公集》十卷(《四库总目》)。

鄢烈山先生在序中称赞田先生“苦读完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等绿皮书’,《资治通鉴》等‘黄皮书’和《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白皮书’”,这自然很好。但愿他以后读书时还更细心些,就更好了。

第152页:“古谚云:‘咬得菜根,定百事可作。’”

此二语并非古代谚语。朱熹编、陈选注的《小学集注》(收在《四库全书·经部》)有:“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胡康侯闻之,击节叹赏。”《中国人名大辞典》第478页:“汪革,宋代临川人。字信民,绍圣进士,吕希哲门人,分教长沙。蔡京当国,召为宗正博士,不就。性笃实刚劲,时谓不免堕禅学。然其言曰:‘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固名言也。有《青豁类稿》《论语直解》。”

第161页:“状元出身的赵翼……”

赵翼是探花,不是状元。《清史稿》卷485本传:“(乾隆)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三。高宗谓陕西自国朝以来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

第307页:“《礼记》不是由孔夫子亲手删定的吗?”

传说孔子删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礼》是指《仪礼》《周礼》,而非《礼记》。《礼记》非“经”而为“传”,乃汉朝儒生所辑录的,故其中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读过《礼记》的人,就知道孔子决不可能删定《礼记》。《礼记》在先秦儒家虽为“传”,但到汉朝,已被尊为“经”,郑玄作了注。

我并没有从头到尾看完田先生这本书。出于对田先生的尊重,为了他今后能写出更多的好书来,所以提醒他注意。

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自序》说:“纪氏(指纪昀,《四库全书提要》的定稿人)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同样的道理,我就没有精力和识力写出田先生这样的书。

我自改革开放以来,写了不少绳愆纠谬的文字,并非自以为高明。清代学人钱大昕说得好:“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学术乃天下公器,书既出版,如有错误,知者不及时指出,必然贻误年青读者。这就是我不断写作此类文字的用心。钱大昕又说:“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足观’耳……去其一非,成其百是,古人可作,当乐有诤友,不乐有佞臣也。”(《潜研堂集》卷35《答王西庄书》)我对所有被批评的书或论文,实皆抱此思想。相信被批评的诸公,必定虚怀乐善,能受尽言。

篇5:毛泽东读宋词忽然大哭读后感

毛泽东读宋词忽然大哭读后感

4月11日《中老年时报》刊登一篇题为《毛泽东读宋词忽然大哭》的文章,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在1974年为毛主席治疗白内障的故事。当时主席已经得了白内障一年多,基本看不到东西了。他说服主席先在左眼手术治疗,主席叫身边工作人员张玉凤去放弹词《满江红》,这是中医眼科泰斗唐由之唯一一次听着音乐做的手术。好在唐由之专心致志地做手术,根本没听见满江红唱什么。后来,他被派到朝鲜为金日成主席治疗眼睛,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再给主席做另一只眼睛的手术,主席去世了,这成了他一生中永远的遗憾。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术后一天,他陪主席在书房看书,忽然主席大哭起来。原来主席看的是南宋词人悲叹南北分离不能统一的词。文中未分析毛泽东读宋词为什么会忽然大哭,作者仅把此情景叙述了一下。实际上,毛泽东读宋词是触景生情,南宋词人悲叹南北分离不能统一的情景让主席联想到中国的现状,他一生为人民求解放,就是要建设一个统一的新中国。但是他已感到身患多病,新中国成立了几十年,每年都要喊“一定要解放台湾”,但因中国缺强大的海军,美国又派其第七舰队保护台湾,造成中国未能统一的局面。主席也是深感悲痛,至今中国尚未统一。就是眼疾治愈,他也想到他是看不到中国统一的那一天了,怎不令人伤感?

笔者仅是一个草民,也盼望中国有统一的那一天,何况作为人民领袖的主席,他早把中国统一作为革命的目的,毛泽东读宋词,勾起他现实的联系:中国尚未统一。作为一个革命家岂能不感叹自己奋斗一生,却未完成自己的抱负,统一的中国。主席的大哭是爱国真情的流露,是责任担当的表现,是要中国早日统一的强烈呼声!

篇6:读毛泽东观后感

题目:青春需奋斗 ——读《毛泽东传》有感

作者:陈可欣

学号:1220400321

班级:12信息3班

日期: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内容摘要:本书由罗斯〃特里尔,一个美国的毛主席研究专家,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手法,站在一个纯学术的、客观的立场上,解读毛主席,讲述了毛泽东从少年时代的相关事情一直到毛泽东去世时的人生历程,贯穿了毛泽东整个的生活史,而且书中运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使历史以真实可感的形象直观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尽管有些观点不同于国内某些毛主席传记所载,但是,从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了作者对毛主席一生勤奋好学精神的推崇,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新世纪的青年学习和传承的。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主要经历了革命、奋斗和建设三个阶段,整整九十年间,涌现出一大批为国为民、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优秀共产党人,而毛泽东同志是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奠基者,他是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有毛泽东同志参与的55年(1921至1976年),占现有九十年党史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基本包括了革命和奋斗的绝大部分时期。

阅读《毛泽东传》,就是要更加客观、深入的了解他,更加客观、深入的了解党史,并以史为鉴,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阅读《毛泽东传》,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而这些伟大又是如此平凡,理应成为共产党人的基本准则,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认真去学习、去坚持。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特定利益,而存在区别的是,这种特定利益是公益,还是私利?一般来说,人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人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一心只企划个人的私利,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不惜违反制度、损害他人、践踏法律;第二种人是基本道德的,他们虽然也追求个人的利益,但不会做出损公利私的事情;第三种人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奉献,甚至牺牲。

毛泽东同志就是第三种人,大公无私的人,在少年时代,他就已经自觉同情弱者和劳苦大众:“一次他帮父亲去卖猪,在回来的路上,他把全部收入都给了一个乞丐”、“背着父亲把稻米送给一位揭不开锅的乡亲”、“还和家里的长工一起让父亲的吝啬行为不能得逞”;在革命时代,“他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毕生使命”,“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在党内,他从来就没有小派系、小山头,一切从党的事业出发,一切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一切都为了人民解放和生活幸福。

毛泽东是中国的大救星,是受苦受难的贫苦人民心目中的观世音。当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列强瓜分中国,统治者腐朽无能,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华夏文明危急存亡之时,这个厌恶四书五经、讨厌儒学、反感父亲管束而又极度渴望新知、不顾反对毅然外出求学的叛逆男孩走上历史舞台,他重新审视中国革命前景,预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想常人不敢想,为常人不敢为,追从自己内心的渴望,不受外界错误思想的束缚,即使孤立无助也依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以广大人民的力量去实现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事实证明,他的对的,也是在纠正左倾错误之后,确立了毛泽东为领导核心之后,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的革命前景也更加光明,中国的胜仗越打越多。而在完成抗日战争之后,毛泽东的政治眼光更加独到,看清了老蒋的野心,只身前往重庆,粉碎国民党的谣言,赢得了人心。解放战争胜利后建国之初,中国更是迅速复兴。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有为了人民利益的政党,人民才会真心拥护他。“与蒋介石不同,毛泽东没有征兵征粮引起人民的反对”、“他的干部也不像蒋介石的部下那样用大部分时间来建造自己的安乐窝”。共产党人正是赢得了中国“老百姓”的支持,才最终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但是在革命结束后,面对这个国家应该何去何从时,历史无法给他指引,这是全新的篇章,而不仅仅是像以前那样,共产党的使命仅仅是将某个篇章推向高潮。他那种从古代帝王、水浒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混杂而成的世界观实在是太模糊而无力了,他们最终让步于他自己的个人意志。也许在他的心里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社会主义吧,然而大跃进无可避免地失败了,在不那么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其他国家领导人面前,这让他丢脸,他暂时退居二线,带着对党内绝对权威丧失的一丝不满。然后就是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与他想象的不一样的愤怒。有一次在党内会议上他说“现在,几盒香烟就能收买一个党支部书记,如果把女儿嫁给一个干部,那就要什么有什么。”无论毛泽东的期望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都不指望党来完成,他要完全靠自己。

毛泽东的错误主要集中建国后的经济建设时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开给这个国家的一剂猛药,好像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对中国实行的一种高级治疗。他让他的红卫兵和党作斗争,这样的故事使中国差点滑向无政府主义,最终他自己结束了红卫兵的使命,当然是在政治局里大部分他不喜欢的人退出后,一个因为巨大的成功而变成完全自负的人。对于国内的经济建设,毛泽东走上了与刘少奇、邓小平不同的道路。同样面对布拉格之春,毛泽东认为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而刘少奇却认为只有执政党努力去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58年以后因大跃进的错误和其他考虑,毛将国家主席的位子让给了刘少奇,邓小平也当上了党的总书记。两人的发展策略都是务实的,可以说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在他们的治下,农村生产大队的作用被弱化,黑市交易也合法化,也就是说可以商品交换了。但一起而来的,肯定还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毛终身重视道德作用,他真的相信资产阶级在党内复辟了,他尤其无法容忍共产党内的腐败行为,于是他积蓄力量后来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将无数老革命打成了反革命,毛泽东的权力得到稳固,但由于健康的的恶化,他开始掌握权力而不施展权力。刘少奇试图挽救毛泽东的错误,他想召开政治局会议来纠正,但失败了。

我认为,毛泽东的错误有一部分源于他斗争的个性以及偏执的性格。他信仰永恒变动的世界,偏爱的是斗争高于一切,认为一切现象都充满矛盾。他说,“政治家是掌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医生”。同时他固执己见,对共产党以及新中国一度进行近乎独裁的统治。另外,毛泽东早年拒绝出国留学的行为限制了他的眼界。诚然,这使他更好地认识中国,但也使他对资本主义的了解停留于书本,停留于中国。他知己而不知彼,无法从资本主义中提取精华,无法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历史的引力无处不在。毛泽东虽然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他和他的同志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给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投下了自己巨大的身影。当代中国人必须明智的对待毛泽东的历史遗产,因为他已经与中国历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毛泽东是一位富有魅力的革命家,他领导下的中国并不是乌托邦理论的一只插曲,而是对中国社会的重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他有过过失,但他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难怪与人这样说:毛泽东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读懂了马泽东,也就读懂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读懂了中国人和中国的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是我们应该崇敬的人,而在崇敬的同时更多的是每一代中国人对毛泽东优良品质的学习,毛泽东的成就并不是一朝一夕所成就的。他是当代大学生的好榜样,他的经历、他的奋斗史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尽管我们不能和他相提并论,也没有身处他所在时代的环境,但是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是相通的,乐于奉献的品质是一致的,我们也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读《毛泽东传》不只是要去了解毛泽东的一生,而读一本书的价值更多在于丰富自我的思想,了解自己所不知。现在风华正茂的我们要从书中丰富自己的世界观,找到自己的人生路,这才是读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学习毛主席那种在革命年代的精神,学习他那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一位新时代的年轻人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中央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7:《读毛泽东札记》读后感

我很佩服两种成功者,一种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知识的那种人;另一种是抱着几本经典书籍研究了一个透透彻彻然后灵活运用的人。我觉得毛泽东是两种人的结合,在他刚刚投入革命的初期他没有多少书籍、思想可以学习借鉴,但是凭借手中的半本《三国演义》加上别人翻译的马克思便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尤其是当他被大家看重之后他便是博览群书的典型代表了。

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人很多,还有人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之后还大有作为。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据说就是一个毛氏理论的坚定践行者。我没有很系统、仔细地研读过毛泽东的各个著作,体会一下真正的毛氏思想,但是看看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我觉得这似乎还真值得仔细地学习一下。能够从战争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且由劣势转为优势最终拿下天下的这段故事都像是一种脱离现实的传奇。由此总结而来的经验之谈自然比那些纯粹的理论文字要实在的多。

我觉得毛泽东领导革命成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并不跟张国焘、博古等人那样死死地抱着那些经验之谈不放手,而是自己亲自践行检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的社会中似乎也很需要这种论断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各种评论,有多少是真真正正经过了一番调查的呢?我觉的似乎不是很多!毛泽东给人们留下的最大的一笔财富便是他的“毛泽东思想”。但是我觉得与其说他是一个思想理论的缔造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个自我思想的践行者、一个自我行动的总结者。

篇8:读《大学》札记(二)

修身是儒学进修中间过渡的一环。修身是正己, 先正己, 然后才能正人。“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修身为本, 教化为本。在修身的前提下向外展开,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

齐家, 家和万事兴。首先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 其次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治国, 国与家的关系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要强调以身作则, 倡导推己及人的恕道,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 还是作为兄长、弟弟, 都值得效法时, 百姓才会效法他。当今的家庭关系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家与国的关系依然十分密切, 仍然要提倡管好小家, 以有利于国家。

平天下, 一是治理好国家。要实行“絜矩之道”, 一言一行都要有示范作用。二是注重民心的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三是强调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敛财民心散, 散财民心聚。行善会得到天命, 不行善会失去天命。四是当政治国的人应爱憎分明。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 用人要以品德为第一、才能为第二。五是明确利与义的关系。“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以财发身修养自身的德行, 以身发财没有好下场, 所以一个国家不应以财货为利益, 而应以仁义为利益。

篇9:读老子札记

语言对于达意有其局限性,这是常识。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凡有写作经验的人无不体会深刻。文字表达大略不过四端: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个人感觉,抒情最容易,描写其次,再次为议论,最难在叙事。抒情,达意不难,难在不俗。描写需要驾驭文字的能力,需要词汇丰富,句型丰富,善于联想和比拟,善于感官之间的互相交融。按理说,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目之所睹,耳之所闻,鼓荡人心,一旦形诸文字,往往失却妙趣。西方人描述听音乐的感觉,直路不通,只好借助于比喻,诸如“悬崖边上颤抖的花朵”之类,尚未见更好的手段。议论需要学问和见识,和语言本身关系不大。叙事,既要流畅,主次详略得当,又要在整齐中富于变化,在简劲中风姿摇曳,短而不枯燥,长而不累赘。这一点,很难做到。庄子文字之美,诸子无出其右者,唐人说列子叙事还要胜过庄子,不妨去揣摩一下。

《淮南子》说:“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其粗也。”庄子书中斫轮的人对桓公说,书中读到的乃是古人的糟粕。庄子和《淮南子》的引申,本于老子却多少背离了老子的原意。老子只是提醒读者:道的本体,难以言说,恍兮惚兮那些描写,是无可道、无可名而强为之道、强为之名。读者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此可以不再拘泥于文句,而以此文句为起点,自己去领悟和发挥。所以,老子绝没有以著述为糟粕的意思,甚至也没有佛祖以言语为渡船,为桥梁,一旦渡过,便当舍弃的意思。相比之下,佛的“筏喻”比糟粕之说还更近于老子原意。语言纵有局限,仍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是达到至道的必由之路。

后人误解老子,以为老子既然声明常道之不可道,常名之不可名,为何又要自著五千言,岂不自相矛盾。关于老子的传说中,广为人知的一种说法是他之所以著书,是因为出关时为关尹所强留,不得不落下言筌。写完,便飘然西去,像是专为回答这种质疑而造的。《拾遗记》里却说,老子著书,呕心沥血(虽然是别人的血),成十万余言,后嫌词费,大加删减,得五千言。可见是当作大事业来做的。

至于庄子,另有说法。如果寻常的语言只能留下糟粕,解决之道便是超越它,求助于新的表达方式。于是就有了“三言理论”,用寓言、重言和卮言来铸造能够达意传心的新语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以卮言为蔓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卮言是“因物随变”之言,自然无心之言。重言是“借古人之名以自重”。但庄子书中的引述,多出虚构,因此也是寓言。所以司马迁说庄子之书,大抵皆寓言也。寓言最大的特点,便是意义非文字本身,意义大于文字本身,意义超出文字之外。卮言强调自然无心,随时生发,蔓衍不绝。摆脱了功利的计较,故能近于道。庄子又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才“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打破语言的陈规,也打破人心中的成见。

禅宗不立文字,转用启发式的语言,甚至用棒喝等动作来代替语言,这就有了后世那些稀奇古怪的公案。而中国诗文的重视比兴和用典,一直到近现代诗的广用象征和跳跃性的句子,走的还是庄子希望的那条路。

不可说,还有一说便错、一说便俗的意思。但我们必须明白,错和俗不在言说者,而在阅读理解者,所以言传之外,还需身教。身教之用,是补充了言语的特定处境和氛围。言语从来不是孤立的。

另一方面,扑散则为器。器虽可用,却将自身固定,丧失了无穷的可能性,所以老子说“大器晚成”,孔子说“君子不器”。金庸小说里高手出剑,只是平举,没有招数。因为无招数,便无破绽,便无法破解,这是对无为的理想解释。果真无言,实际的结果就是无,不管这“无”多么高妙。所以,“道”究竟是什么,就用得着前人关于冯道的门客朗读老子此章而又不得不避名讳的笑话:“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或曰:“可道”中的动词“道”,其意不是言说表述,而是履,是行,皆从道的本意道路转化而来。且老子后文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正是同样的用法。可具体履行的道,不是恒道;可履行,就不是本体,而是道之用。

道路之道转化为最高原则,法则,规律再转化为类似绝对理念的哲学概念,和英文中的“Way”用法非常相似。理念和法则,必借助于语言方能为人所知,才能传之后学,所以,道也就是话语。《约翰福音》:“泰初有道,道就是上帝,道与上帝同在。”这个“道”字,现代英译本作“话语”(Words),而原文应作“逻各斯”(Logos)。这三重意义,正是老子之“道”的基本内涵。

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一连七个比喻,排比而下,非惟气势恢弘,而且风度翩翩。佛经和基督教的经典习用此种句法,而为人所艳称。苏东坡诗的这一特点也早已被人指出。老子体认到语言的局限,不愿因言辞而导引读者入歧途,故此返璞归真,专意收敛,但偶有不经意处,神龙一现,则令人赞叹不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是智者,是大宗师,发言高远,意度潇洒。但此章却甚为情绪化,有很多感叹,有很多无奈。比如“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语气一似“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面对现实,处处无力之感。“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这和后来的屈原几乎是一个调子。屈原和贾谊都是多愁善感的人,作品虽受道家影响,但道家的达观在他们那里,往往不敌现实带来的伤感。老子本质上是一个对现世失望的人,因此伤感难免。他之所以劝导年轻的孔子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是因为觉得世事无希望。这一章,处处以自己和众人相对比,见出他的孤独。

去掉开头的“绝学无忧”(有人就以为这一句是错乱了的),和结尾的“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全章就是一首完整的抒情诗。“澹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可以视作纯粹抒情的句子。老子对《楚辞》大有影响,非独思想,连语言形式上也是如此。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此章近俗,不像老子的口气。“勤而行之”,似出后学之口。大笑云云,尤为不伦。上士下士之分,殷芸《小说》,便袭此而演为孔子和子路的幽默故事: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

《鸳渚志余雪窗谈异》“妖柳传”后评曰:“上士尚道德,中士尚节义,下士尚功名。”也是由此翻出。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止”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还有“中庸”,也许都源出于老子这里。

另,第三十二章:“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讲阴柔之术,给人的感觉,是权谋的祖师。第三十六章,多少为人诟病。“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注者以郑庄公克段故事为具体说明,益加深读者印象。其实老子讲治国多,讲阴谋不多。老子讲阴柔,主旨在谦让。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自知的,才是真聪明;能自胜的,才是真的强大。可见强者不在胜人,而在胜己。韩非发展老子的思想,以阴为谋,不仅讲治国,还讲御人。清高而形而上的道家产生出重实际要当帝王师的法家,正像郭沫若所说,道家的末流演变为求仙炼丹的方士,则一生死,齐万物,从何论起。

观老子此章,颇见仁者之心,令人觉得如出孔子之口,是老子的厚道处,也是他所有愤世之言的内在根基。所谓愚民政策,与此相参,便知老子不是要愚民,他是说上下各安其位,天下才能太平。儒家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相同。

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备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一段话,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善摄生者,到了危险的地方,也不会有危险。为什么?老子说,以其无死地。无死地,不是说不会遇到危险,上文明明提到兕虎和甲兵,王弼注说:“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无死地是说,没有自招死亡的理由。王弼的解释提到两点:一是“无以生为生”,二是“不以欲累其身”。第一点,有齐生死的意思,庄子对此有非常具体的发挥。第二点容易理解,少贪欲则远祸害,这也可以看作对“无以生为生”的说明。

韩非子在《解老》中有一段精彩的演绎:“夫兕虎有域,动静有时,避其域,省其时,则免其兕虎之害矣。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不免于万物之害。何以论之?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事上不忠,轻犯禁令,则刑法之爪角害之;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斗之爪角害之;嗜欲无限,动静不节,则痤疽之爪角害之;好用私智,而弃道理,则网罗之爪角害之。兕虎有域,而万害有源,避其域,塞其源,则免于诸害矣。圣人之游世也,无害人之心,无害人之心则必无人害,无人害则不备人,故曰‘陆行不遇兕虎’。入山不恃备以救害,故曰‘入军不备甲兵’。不设备而必无害,天地之理也。体天地之道,故曰‘无死地’焉。”

韩非强调的是无害人之心。无害人之心,因此无死地,这就是天地之道。正如俗语所说,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韩非还说,兕虎之害不算什么,人世上处处陷阱,处处危险,所以,人要学会躲避危险,减少嗜欲,不耍小聪明。一句话,万害有源,从源头杜绝,自然免害。

无害人之心,停留在具体的层面上,庄子认为,仅此还不够,《山木》篇讲了一个小故事:“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为什么“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解释说,那是因为“向也虚而今也实”,结论是:“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秋水》篇中也有解释:“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庄子的观点是不以物害己,意思和韩非差不多。

不以物害己,和韩非子讲的“无害人之心”一样,都是“虚己”这一原则的具体之用。

《列子》“黄帝”篇有一节,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空,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姬!鱼语女。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也?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得而正焉?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坠于车也,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坠亦弗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是故忤物而不慑。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

老子从不言炼形修真,即谈鬼神,不过藉当时人之通识以为比喻。庄子言真人至人,如姑射神人之类,也是寓言,绝然无意于羽化飞升,但言词夸大,故被后人利用。《列子》此节,更容易被解释为神仙的特异。后文的商丘开从高台跳落,形若飞鸟,入火取物,其身不焦,还有赵襄子大猎中山见到的穿石壁而“随烟烬上下”的乡野奇人,更与列仙传无异。

人不为外物所伤,道理何在?赵襄子见到的野人,当被问及如何能穿石入火时,他很惊奇地反问:什么是石?什么是火?赵襄子告诉他,你出来的地方,就是石,你随之上下的,就是火。他说,石啊火啊,从没听说过。魏文侯以此事问子夏,子夏说:他听孔子说,“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文侯问,怎么没见你也这么做。子夏回答:“刳心去智。”我做不到,但孔子可以做到。

大同于物,刳心去智,这是列子对“无死地”的阐释,基本思想还是从老子处来的。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通行的解释,治国像烹煮小鱼一样,不能频繁翻动;频繁翻动,鱼就烂碎了。进一步引申,治国,政令要轻简,更不能朝令夕改,使百姓无所适从。强调清静无为,自然而治。这样的解释,自韩非子到王弼大致一脉相承。但不同的人,就烹鱼一事,在细节上各有其引申和发挥。

烹鱼的要诀是什么?

韩非子《解老》篇说:“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他的结论是: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河上公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这是说,鱼小,为防其破碎,最好整条鱼囫囵烹。

王弼注:“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挠也。躁而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王弼不在细节上纠缠,直接归结到静躁之别。

《诗经·桧·匪风》有两句:“谁能亨鱼,溉之釜薪?”《毛传》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说得最为简易明白。

先秦人好以烹饪比喻治国。如《尚书·说命》中的“若作酒醴,尔唯麴蘖;若作和羹,尔唯盐梅”,便是著名的典故。烹调,顾名思义,重在调和诸味,这也正是政治艺术的精髓。

烹小鱼少翻动,是一个理解的方向;烹小鲜涉及烹调,故调和诸味,也是一个理解的方向,尽管距离原文更远。

钱钟书曾经讲过比喻的两柄和多边。多边,是说一物有多种属性,取任何一种,都可成立比喻。月亮,它可以弯如蛾眉,圆如人面,洁如素心,可以光明如镜,寒凉如冰,晶莹如玉,往抽象方面,还可以比喻分离和团圆,以及人事的如意和不如意。具体到一件事,就更有丰富的意蕴。烹小鱼,从不同的角度看,意指便都不同。韩非子认为君王贵静,不重变法。西汉初期,黄老盛行,大乱之后,国家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采取的政策是无为而治,具体地体现了王弼所说的静。政府不烦民,干预得越少越好。这还包括精简机构,减轻赋税。

然而还有其他的理解方式。有人说,烹小鲜,需要平心静气,态度认真,不急躁,不冒进,治国也是如此。说得太空,等于没说。又有人说,烹小鱼,小鱼指百姓,放在锅里慢慢烹煮,则百姓何等痛苦。这就很离谱。

烹鱼和烹牛烹羊一样,总之要使味道鲜美,好吃。调和百味,关键是各种味道之间的平衡和和谐,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太苦,太酸,太辣,都不行,都得适度。若说求和谐是老子治国理论的关键,不算无稽之谈。

我们还可以说,凡烹饪,要在保留、烘托和凸显原料自身的鲜美,那么,治理国家,就要创造条件,使人民都发挥自己的才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思路如果开阔一些,烹鱼,尤其是小鱼,去刺是不是也值得一提呢?要么去掉刺,要么把鱼煎炸,使鱼刺酥软,吃的时候就不会伤人。任何人治理天下,都必须存善去恶。这样理解,对照原文,看起来匪夷所思,其实要找根据,也是有的。《庄子·徐无鬼》篇讲到,黄帝到襄城之野,请教牧马小童如何治天下,小童回答说:“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一种理解,听起来尽管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并不一定就是作者的原意。解释有如此大的可塑性,这就是某种理论在不同的时代能为不同人出于不同的目的而利用的原因。利用,甚至不需要曲解,只要执其一端就行了。

如果不纠缠于细节,《庄子·田子方》中的两句话,应该说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最贴切的解释:典法无更,偏令无出。周文王请来臧的丈人而“授之以政”,三年而天下大治。

当然,往深了说,老子这句话,不妨和后文参照起来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这里强调以道临天下,因此在上和在下的,两不相伤。

鬼神一节,有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解释,《老子集释》引王道曰:“传曰:‘国将兴,听于人;国将亡,听于神。’圣人以道临天下,则公道昭明,人心纯正,善恶祸福,悉听于人;而妖诞之说,阴邪之气,举不得存乎其间,故其鬼不神。”另外,王注说:“道洽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不知圣之为圣也。犹云不知神之为神,亦不知圣人之为圣也。”后面这两个“不知”,由老归庄,不是老子原意。

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圣人亦不伤人”,均作“圣人亦弗伤也”。两不相伤的意思略有不同,但强调和谐的意思不变。

老子文词简单,含义幽深,这是大家公认的。但他的意思深,并不依靠后人对某一个词语和比喻的过度索解。烹小鲜,为什么说“小”?难道烹大鱼就可以频繁翻动,可以“扰”而鱼不烂吗?当然不是。说小,不过强调是一件小事,不必过分用力,放任自然就好。老子一直强调绝圣弃智,这都是无为的精义。治大国尚且如此,治小国就更不必说了。

今人说烹小鲜,动辄说煎小鱼。煎小鱼不能多翻动,自然不错。然而先秦的烹,未必是煎,应该是放在鼎里煮。加水煮,也不能多搅动,道理是一样的。为汉朝建立立了大功的郦食其,后来被齐王田广所烹——放在大锅里煮死了。如果烹释为煎,那就难以想象了。

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含有大道不行,遁世无闷的思想。孔、老之间每有相通之处。老子说话一向高傲。到孔子,态度变得平易。显然,能为天下所知、所遵奉,所谓“令广誉施于身”,总是一件好事。但事不能强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子说不愠,无闷,其实是有愠有闷的。他曾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个“疾”,就是愠,是闷,是痛恨。但他以平常心对待,不垂头丧气,继续努力。老子则很有李白那样的脾气,“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至高至妙的事物,常人不能理解,反过来,更能证明其高妙。如果人人都能理解和赏识,那你就跌落到和“人人”同样的档次去了。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局限,而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意思,这就是曲高和寡。置之今日,有人便会说,书能畅销,几十万上百万册地印,肯定不是好书,好书一定只能印几千册。《管锥编》不断重印,那是因为它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懂的,不懂的,都要备上一套以示风雅。

篇10:读《毛泽东选集》后感

党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于人民之中,同人民打成一片,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作为青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本质,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心里装着教师、家长和学生,凡事想着教师、家长和学生,工作依靠教师、家长和学生,一切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觉深入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他们的智慧。

其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阐明了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和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利益都应服从于人民的利益,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态度,精益求精地去工作,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比鸿毛还轻,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检验党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的最高标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学校、教师、学生中间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具体地

篇11:读《护士札记》有感

一直以来,我都只是从护理教科书或者是其它书籍上读到一些关于南丁格尔的为护理事业献身的故事,真正读到她的手记还是第一次,很荣幸,我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下面就是我读这本《护理札记》的一点感想:

一、通风的重要性。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工作最重要的规则,也是一名护士一开始并一直都要注意的事项就是“让屋内的空气尽量清新一些”。但通风的同时“不要让病人着凉”。我们护士应该经常给病人宣教“打开窗户”的必要性,尤其在冬天,病人往往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反对开窗,这种时候,我们护士应该发挥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做好解释工作,并在开窗的同时给病人做好保暖。而今年以来,我院把住院部的窗户都已经钉死,每扇空气只留10CM宽的缝,似乎与本文倡导的精神相违背。在我们的病房管理与基础护理工作中,提倡病床单位的清洁、床下无杂物及便器等均符合“让病室符合健康条件”。

二、细节决定成败。护理工作繁琐、细致,很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很多时候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所有的付出都会付诸东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如何做好工作的“精细安排”,比如一个待产的孕妇,护士在孕妇住院后即应该给她做好自我监护的健康宣教,教导她自数胎动,当胎膜自然破裂时,孕妇应该如何应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时注意有无头晕、眼花等自觉症状等等。这样护士在离开孕妇从事其它护理工作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心。只有把护理工作当成一生奉献的事业,热爱这份工作,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我们才有可能尽已所能为病人服务,努力钻研技术。工作中,我们要告诉护士牢记自己是一个“责任护士”,既是对病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我们的医院是“一家负责任的医院”,我们的每一个护士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四、噪音与音乐。噪音对病人的危害,护士大多知道,所以我们日常工作中要求护士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轻”。我认为我院现在推行的APN排班就很好的贯彻了南丁格尔关于尽量“减少噪音”的理念,在过去我们交接-班的时间是凌晨一点钟,这时候绝大多数病人都已经熟睡,而护士在床边交接-班时的脚步声、谈话声、开关门声等对病人来说都是反感的。

本书对医院的音乐使用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即“管乐,包括声乐及弦乐,因为他们能够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对病人来说有正面的作用”;“较少令人产生联想的音乐对病人来说才是好的音乐”。

五、饮食。“民以食为天”,但我院对病人饮食的关注太少,既没有专职的营养师,也没有专门的病人营养食堂,病人大多是自己解决开饭的问题。这对“普食”的病人来说还只是一“不合口味”的问题,而对一些需要相应“治疗膳食”的病人来说就是一种严重的不足了。对于产科专科的术后病人,护士经常会给她们做饮食指导,然后家属根据护士的指导回家做好再送来给病人吃,这无疑给我们的护理质量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六、基础护理的回归。护士每日为病人做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如床单位的整理、为病人修剪指甲、梳头、洗头、沐寓口腔清洁、皮肤清洁等等。但在注重病人个人卫生的同时,我认为还应该关注环境的清洁,如病床是否舒适、病房光线是否充足、病房空气是否清新、温度是否合适、墙壁有没有发霉等等。当然,这不仅仅是护士应该注意的,更是咱们医院管理层更应该注重的事情。

如今,在许多国家,《护理札记》成为护士必读的经典之作。书中精辟指出护理工作的社会性、生物性和精神对自体的影响等。她以事实、数据和观察为根据,总结了工作的原则、经验、规则和培养方法等。

上一篇:交警大队车管所的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局移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