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

2024-04-20

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共9篇)

篇1: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

描写乌镇的作文参考

天阴,霾袭。情绪也随了天的阴而沉沉的。最后一天的月休,反倒手足无措起来。闲来无聊,便打开好友的空间,一一欣赏起来。很快,我的眼球被一组照片吸引,那组照片上的风景是乌镇。

春天的乌镇,绿意浓浓,鲜花锦簇,水波荡漾,宁静而且充满生机。清晨,薄雾轻起,亦仙亦梦,阳光冉冉升起,鸟儿们呼朋引伴,嘤嘤歌唱。漫步小桥,俯视流水,似乎行走在历史的涟漪上。小商贩的叫卖声,游人们惊喜声,小船行走时的划桨声,情人们的呢喃声,声声入耳。似乎有剔除心中万般杂物之力量,于是乎,满脑满心的愉悦起来!待薄雾尽散,一切如诗如画,百合,桃花竞相开放,绿柳勃发,随风荡漾,花香四溢。水中轻舟慢移,有人轻弹,有人漫诵,有人耳语,有人嫣然。及至傍晚,夕阳西下,水中月上柳梢,各种小吃的香,在空气中弥漫。一串串的红灯笼生发出温婉柔和的光,行了一天的游船,静静地停泊在水的岸边,开始酝酿浪漫的春梦:翌日一定又是一天的欢声笑语!

夜晚的乌镇,更是充满魅惑,霓虹浸染。天空,小桥,流水无不洋溢着霓虹的色彩,整个乌镇掩映在一片温馨宁静之中。典雅的木制楼阁,铺着青石板的小巷,酸甜的.糖葫芦,手挽手的情侣,无不述说着乌镇的繁华,无不描摹着乌镇的内涵和生动!

冬天的乌镇,更是别具一格。那漫天遍野的雪花,轻轻的飘落在乌镇的每一处角落。这南国的温情,及至雪野都充满着烂漫,房顶上,船篷上,小桥上,流水中,均可领略到雪花的倩影,它是那样的轻巧,那样的不做作,那样的优美和充满诗意!流水并没有因为雪花的到来而冰冻,蓬船里的游人一边尽赏雪花的魅姿,一边还可尽享船在水中“漫步”的浪漫。似乎这雪花只是南国的色调,而与季节不相关联。你可在雪中吟诗作赋,也可在雪中搔首弄姿……

继而,好友的笑容映入我的眼帘。好友既是一个事业成功者,又是一个乐天派,他的笑容融入乌镇的情怀,更是和谐有加。他身后的背景是咸亨酒店,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想到了那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孔乙己。乌镇既描摹着繁华,又酝酿着宁静,更以文化的底蕴展示着南国的风情。啊!乌镇,你是我的梦!

而今,红尘滚滚,浮躁喧嚣。乌镇的繁华和宁静,亦如一粒宁心丸。亦如好友,面临流水,背靠咸亨,洗尽铅华,清新脱俗,淡雅如菊。那番美意,那番心境,怎能以文字而表达呢?

篇2: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

这里的有美味的小吃,丰富的特产,有名吃泰山三美白采豆腐水、宁阳的大枣、肥城的肥桃,还有山里的.泰山核桃和板栗。

泰安玩的地方也很多,有梦幻的花样年华,精彩刺激的方特欢乐世界,还有虎山动物园,里面有聪明伶俐的小猴子,凶猛的大老虎等。

泰山上风景好、水好、石头也好,泰山有个石敢当的传说,当地人在家里都会放块泰山石,它会给你带来好运。

篇3:《祝福》中的社会环境描写

在教授《祝福》时自己加以探讨深究,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以飨读者:

要分析社会环境就离不开分析人物生活的环境(即人文环境),祥林嫂悲剧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特定的环境里,它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印下了她短暂一生的足迹。

开头写鲁镇“祝福”

文章开头写到“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时“鲁镇天空中也显示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此时的鲁镇笼罩在“祝福”的喜庆热烈的氛围中,人们高兴的祭祖祭灶,表面看来是一种风俗习惯,实则是在搞封建迷信,也就是统治者所谓的“神权”,是封建社会套在妇女身上的四大绳索之一,是鲁四老爷欺压祥林嫂的权力之一,也是所受悲惨命运之一。

接着写鲁四老爷大骂新党“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因为他所骂的是康有为。”鲁四老爷之所以大骂新党,是因他是守旧势力的代表和自觉的维护者,他抱着封建僵尸不放,誓死效忠封建统治,对革命极端仇视。他是守旧、封建、闭塞的代表,归根到底他的表现都是封建思想在作怪。

接下来写“祝福”开始后的女人们“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辛苦劳作的是女人,颐指气使的是男人,拜神求福的也是男人,这是典型的男尊妇卑,典型的封建伦理作怪,是它成为镇压妇女的罪魁祸首,也是它逼的祥林嫂走投无路,文章又写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仔细揣味这三个“如此”,让人顿生寒意,表面看是写鲁镇年年喜庆祝福的的热烈,实则是写鲁镇没有丝毫的变化:中国农村状况如旧,阶级关系如旧,风俗习惯如旧,人们的思想意识如旧,生活依旧贫困,人民依旧愚昧,思想依旧迷信,女人依旧卑下,总之,一切如旧,这和辛亥革命前没什么两样,革命,革命,革的什么命,封建势力依旧,人民的精神依面貌依旧,总之一句“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它未能推翻压在人们思想的沉疴,只不过换汤不换药罢了。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统治依旧。

中间写鲁家祝福

先写祥林嫂来到鲁家“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祥林嫂满足了笑了白胖了,而我的心却酸了流血了:多么低的要求,只要有口饭吃,有个窝地,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心满意足;多么低的愿望,只要有工可做,食物不论,力气不惜。这么低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这样的好人也不被社会所容,最后被逼的走投无路,在热烈的祝福声中凄惶地死去,天理何在,公理何在。

再写鲁四老爷两次骂“可恶!然而……”。第一次“可恶”指祥林嫂婆婆抢的举动,给鲁四老爷带来了麻烦;“然而”指她私自出逃,为礼教所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这说明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第二次“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她先荐后合伙抢劫祥林嫂,闹的沸反盈天,有损鲁四老爷家的体面;“然而”是指找到像祥林嫂这样的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接着写三个“祥林嫂,你放着罢”,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的最为强烈,鲁四老爷不准“伤风败俗”的祥林嫂沾手———失去了祝福的权力,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听到的仍然是“祥林嫂,你放着罢”———这一句断喝,就粉碎了她身前免于侮辱,身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

再写祥林嫂一次“捐门槛”,走投无路的祥林嫂为了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倾其所有捐门槛,希望死后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更希望死后没有地狱,不被锯成两半。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反抗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就是进了“狼窝”,或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反抗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还写了一群“善良”的帮凶:“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教,同情祥林嫂,但软弱无能,无力帮助祥林嫂解脱,我模棱两可的回话,让祥林嫂仅存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最后孤寂死去;柳妈同样是一个帮凶,她也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打皱”,眼睛已经干枯,还要给地主帮工,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对祥林嫂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讲阴司的故事完全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非想置她于死地,结果适得其反。她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但她以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脱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却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一群听故事的闲人,她们毫无恶意,但他们毫无同情心,对身在绝境的祥林嫂不仅不同情,而且是逗乐取笑,拿她寻开心,祥林嫂的反复念叨,本想唤起别人的同情,换几句安慰的话,达到苦愁的释放,寻求心灵的慰藉,哪知没寻到一丝的安慰,却受到一致的嘲笑,众人的嘲笑使她更加孤寂,更加难排谴丧夫失子的悲痛。所有的不幸都找上了祥林嫂,所有的人都冷落她嘲弄她,试想想她还能怎么办!

鲁家的祝福更集中体现了封建迷信活动、封建宗法思想、反动理学观念,正是这些的联合摧杀,最后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

结尾再写鲁镇祝福

文章结尾写到“我给爆竹惊醒,看见灯火光,听到鞭炮响,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气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一边是热烈、浓重的祝福,一边却是祥林嫂悲惨、凄凉地在雪地中死去,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结尾以虚写实,以乐写悲,愈是繁闹,愈是反衬祥林嫂命运的悲苦,可谓精釆至极。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

篇4: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

[关键词]数字参考咨询;概念;特点;历史;模式;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5-0088-04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 Based on 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EnvironmentLou Changchun Yang Hui Ma Lijuan

(Library,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defined concept of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DRS),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DRS,looked back on the history of DRS,recommended Models of DRS based on 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environment.It also prospected future development of DRS.

[Keywords]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concept;characteristics;history;models;trend

日立信息通信集团总裁筱本学先生,在“第六届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2006年10月18日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上以“城市信息化及‘泛在信息社会’的到来”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提出了“泛在信息社会”的新理念,阐述了日立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描绘“泛在信息社会”的前景:信息社会初期受到基础系统和信息终端技术、性能的限制,“信息”并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随着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等通信基础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系统、软件、服务器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信息社会将逐渐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利用IT“无论在何时何地所有人都能够安全、安心地使用信息”,日立称之为“泛在信息社会”。随后不久,2007年5月15日在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富士通(Fujitsu)论坛”宣布:世界将迈入泛在信息社会。

“泛在”的英文为Ubiquitous,它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到处存在的、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或结果,在“泛在信息社会”中,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创造新型商业模式;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成为生活必需品,且每个人都能够利用信息创造新价值,其核心思想是信息技术将以不为人们所觉察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达到互联的状态。泛在信息环境通常理解为因特网的环境处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全面互联可得的状态。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DRS)是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产物,也是泛在信息社会的主要参考咨询形式。因其具有信息资源丰富、服务方式先进、服务对象广泛、不受时空限制以及智能化的结果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各图书馆利用网上平台解答用户通过电子形式提出的问题的新型信息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是传统信息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1 DRS的概念及特点

11 DRS的概念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又称虚拟参考咨询服务(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s)、在线虚拟参考咨询服务(Online Reference Services)或电子参考服务(E Reference Services)等,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人力资源为媒介,以因特网为基础,集各地数字化参考信息和咨询专家于一体的问答式服务。它是图书馆利用网上平台解答用户通过电子形式提出的问题的新型信息服务方式。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以馆藏文献资源为基础,主要利用目录、索引、文摘等各类参考工具书以及光盘、本地数据库来解答咨询,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有限。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依靠网络形成的虚拟现实环境,突破了传统的参考工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无限量的信息资源,其范围不再局限于本馆馆藏。

12 DRS的特点

121 数字信息资源多元化,无限性和共享性

网络环境下的参考信息资源,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有大量的更利于储存和检索的数字化信息;除本馆所藏资源外,还有因特网上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各个领域,包括科技、学术、专利、报告等信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是个巨大的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如数字参考咨询中,专家服务就是可以共享的,专家可以利用掌握的知识凭专家的经验、技能为读者提供服务,以达到知识共享。

122 打破用户范围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社会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信息存取和传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参考咨询领域,网络强大的通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域上的空间距离,用户不再受地域限制,任何人通过网络均可向各地区、名类型图书馆提出咨询,图书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更加广泛,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其中Web表单是最流行的非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形式,用户按要求填写图书馆网页上咨询表单,然后通过点击“发送”或“呈交”按钮即可将咨询问题发送给图书馆,咨询人员在一定的工作日内(一般是2天),将答案用同样方式发给用户。

2010年5月第30卷第5期基于泛在信息社会/环境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May,2010Vol30 No52 DRS的历史

目前普遍认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起源于1984年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健康服务图书馆推出的名为“参考咨询服务的电子化获取(EARS,The Electronic Access to Reference Service)”的项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在线化”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1995年,密歇根大学图书馆(Library,University of Michigan)启动了“因特网公共图书馆”(Internet Public Library),用户通过在网上填写表单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获得答案,问题和答案经过组织后储存起来制成知识库。1997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开始试验交互式咨询服务,设立“科学咨询台”(Science Reference Desk),利用桌面视频会议技术(Desk Video-Conference Technology)为医学实验室的学生提供实时数字参考咨询服务。Ask Librarian是图书馆界较早出现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形式,它是英国公共图书馆于1997年推出的网上信息获取项目,使英国实现了全国性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2000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牵头发起,16个图书馆参与的一个项目——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Collaborative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s,简称CDRS),目前的成员馆已达100多个,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系统和服务公司(LSSI)、虚拟咨询台项目、英国的EARL等都已加入,显示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国际性。近几年来,国外在数字参考咨询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中较典型的是远程视频虚拟合作咨询服务和Question Point服务。馆员不仅可以接受用户提问,还能听到用户声音、看到用户的表情;用户可以体会到与馆员面对面交谈和观看实际操作的感受。该咨询模式目前在美国发展较快,许多公共和大学图书馆开始研究和使用。Question Point是由OCLC开发的世界范围内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已拥有1 000多个参与者,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我国的DRS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期,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置于的图书馆网页上的“图书馆百问”,即是我国的DRS雏型,为读者提供了与本馆资源和服务利用有关的各种问题解答。2002年4月,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启动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分布式参考咨询系统”研究项目,2003年4月,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在网上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接受和解答各个学科的文献信息咨询,为我国DRS系统的技术标准知识库数据标准格式、系统运行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提供了蓝本和经验。随后,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图书馆等)相继建立了一些比较成功的DRS系统。当然,与国外比较,国内无论是在开展DRS服务的数量、类型、形式,还是在接受与处理提问的数量和内容广度及相关的技术与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都与国际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3 DRS的模式

31 非实时参考咨询(Non real-time reference service)非实时参考咨询,即用户提出问题与咨询人员回答问题不是同时进行,用户需要等待异地时间才能得到答复。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提供了一定的非实时参考咨询服务。非实时参考咨询有以下几种形式:

311 常见问题解答(FAQ)

FAQ就是将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其答案进行分类组织,编制成特定数据库供读者查询的一种问题解答形式。FAQ为用户提供了快捷的自助信息咨询模式,也是图书馆员工进行DRS时有价值的参考源,但读者被动地接受服务,只适合图书馆服务和读者利用图书馆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与咨询。

312 电子邮件参考咨询服务(Email Reference)

电子邮件服务是最简单、成本最低、应用极为广泛的非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方式,有两种形式:(1)基本的电子邮件,在图书馆的网页上建立相关链接,通过该链接将相关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咨询人员,咨询人员也将答案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用户。(2)Web表单,图书馆页面上的DRS链接直接指向一个包含读者和问题基本信息的表单人口,用户按要求填写表单,具体表达自己的问题和信息需求,咨询人员将问题解答回送给读者或在网页上发布。由于表单上一些字段的限制,用户提问能够比较清晰具体,咨询人员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来更好地帮助用户回答问题,避免了大量垃圾邮件的干扰,成为电子邮件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

313 博客(Blog)

博客因其成本低廉、简单易用、互动性强等诸多优势,所以在短短几年成为一种最流行的时尚,应用博客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实践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图书馆领域学者的关注。博客不仅是一种交流平台,也是各位专家学者为了发表自己专业某些学术见解问题或搜集本学科领域内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而建立的,这种“知识博客”也是做好DRS非常重要的参考源。

32 实时参考咨询(real-time reference service)

实时参考咨询,是基于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利用数据库技术作为后台支撑,实现实时交互的智能化服务,是一种在虚拟环境中咨询专家直接“面对”用户回答提问的即时服务形式。实时参考咨询有以下几种形式:

321 网络聊天室(Internet Chat)

聊天室咨询服务是在同一在线的聊天室中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的交流咨询服务,咨询人员和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来进行实时的文本交流,也可依托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进行音频甚至视频聊天,当前应用的大多数是基于文本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处理过程相对简短、查找答案相对方便的即时性参考提问,特别适合图书馆员工指导用户如何使用图书馆及网上各类电子资源,不适合回答寻找答案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用户在线等候时间相对较长的提问。

322 即时信息传递(Instant Message Transmission)

即时信息传递服务,即实时快速传递简单的短消息,交流双方只要在各自的计算机上安装程序,拥有对方的号码或标识,便可在网上呼叫对方,同时在线时双方即可直接进行交流,非同时在线时一方也可给另一方发送信息,常用的IM服务有: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Google Talk ICQ、QQ等。这种模式,既适合于事实型、简单型咨询,也适合于能直接提供答案或提供线索、出处、路径的咨询,及难度要求适中、能较快提供咨询答复的问题咨询,对于较为专深的问题则不适合。

323 网络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e)

视频会议是利用宽带web技术,带有声频和视频设备、信息传递工具及白板,同时还兼备图书馆参考咨询所采用的chat(文本交谈)、E-mail、在线讨论区等其他方式,使咨询人员与用户可以真正“面对面”进行同步交流,该模式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功能全面,可以进行文本聊天、页面推送、同步浏览、脚本传送等,适合于传统面对面咨询的各种问题类型,但技术性强,对网络要求高,用户必须具备带宽、软硬件条件及相关技能等条件。

324 网络寻呼中心(Call Center)

可以集合电子邮件、聊天室、网络会议功能,并将它们与网页共享和应用共享技术相结合,使双方可以实时传输各种格式的文件,参考咨询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同时向多个用户演示和讲解信息检索过程。该模式技术成熟,可以实现页面推送(Page pushing)及共同阅览(Co—Browsing)、对提问排列等候及发送,但费用高昂,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33 混合型DRS

混合型DRS,即既可实时又可非实时的DRS,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31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在该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提供的留言功能在论坛上自由地“发贴”提出问题,图书馆员工定期浏览,通过电子邮件回答或仍以公告板方式返回用户答案,是一种一对多的文字交互式服务。图书馆员工与用户的交流是公开的,对某一类代表性的问题,可以起到解答多人的作用,咨询人员可以是本馆的员工,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资深专家,但对一些隐秘性强的问题,网页上不便发布。

332 论坛(Forum)

论坛由BBS发展而来,利用论坛可以开展图书预约、续借、新书推荐、专题服务、信息推荐等服务,具有高度流动性、实时流通性和自由开放性等特点。咨询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用户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给予答复,用户不必安装任何软件,有利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除了提供简单的事实型咨询及图书馆服务常见问题外,尤其适合于某一主题问题的咨询与查找。

333 手机短信参考咨询(Reference by SMs)

手机短信参考咨询是指用户通过手机发送手机短信息的方式与图书馆进行交互的数字参考咨询方式,是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一种数字参考咨询新形式,适合简单的问题咨询,如关于图书馆服务、图书信息查询方面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主要提供“预约图书到馆”和“图书到期提醒”的手机短信提醒服务,重庆大学的“手机图书馆”提供了图书到期通知、续借、预约、查询等服务。

4 DRS的发展趋势

41 DRS的个性化

个性化咨询服务是一种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荐给用户的服务方式,是建立在主动性和知识性基础上的服务。用户的需要是个性化的,总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数字参考咨询面对的是一个个用户,通过电子邮件或实时交谈,深入了解用户咨询的性质,这就要求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信息产品不再是信息的简单罗列,而是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向用户提供更加切合需要的答复,这是一种“服务到人”的服务。如果一种信息服务不能“定制”,这种服务就不能充分体现个性化,很可能与用户的需要南辕北辙。这种基于内容的个性化推荐是一种比较深层次、主动性的服务方式,也是图书馆DRS的发展趋势。

42 DRS的广域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学习、工作、交流和交换方式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宽带网络和卫星将使整个世界进一步向视觉化方向发展,而与文本渐行渐远。构架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DRS,其用户将不再局限干本馆用户和本地用户,用户范围将扩大到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各地,所有上网的终端访问者,只要有需要咨询的问题,都可以成为DRS的服务对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宽带网络获得全球信息或咨询服务。

43 DRS的合作化

即,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CDRS),是指图书馆之间合作成立网上咨询中心,各成员馆咨询界面均可链接到共同的请求管理器(Request Manager)。用户通过所在图书馆网页上的咨询服务链接,按照统一表单填写并发送咨询请求;该问题被送至请求管理器,请求管理器根据问题性质和用户情况自动检索成员馆,根据工作时间、地理位置、资源特点、用户类别、接受问题数量限制、特别服务项目等,选择最合适的图书馆,将咨询问题以电子邮件形式传给该馆;咨询问题得到解答后也将通过请求管理器传送回最初接受咨询的图书馆,并通过它传给用户,与此同时,咨询问题和相应的答案被存放入Q/A数据库。请求管理器还跟踪咨询解答过程,掌握问题得到回答的程度。咨询的有关数据可用于统计、管理,甚至自动回答用户查询。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各图书馆在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上的优势,将DRS服务模式引入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李欣.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思考[J].医学信息,2008,21(12):2200-2202.

[2]周瑞华.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与实践[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9(2):81-82,84.

[3]焦玉英,陈瑜.基于Web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9,(1):1-4.

[4]张林,徐宜青.浅谈医学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4):55-58.

[5]丁凤玲.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互动管理模式探微[J].现代情报,2009,29(1):101-103,106.

篇5:描写记忆的参考作文

依然记得小时候瘦小的身躯,灵活的穿越于大街小巷,跑完整个绿荫荫的田野,到处播洒着欢乐与愉悦。还有,小锄头。听妈妈说,小时候的我总是和小伙伴们扛着小小的锄头在山路边锄草,说是锄草还不是打打闹闹,你说我笑的。我想不起来那时候的情景了,很是一种遗憾,不过,耳边时常有那铃儿般的.笑声回荡。时常,我会在回忆里不由自主的傻笑。

每个人的童年都很美好,至少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尽管有时候担心做错事,怕爸爸妈妈骂,可是,一切又是那么美好纯洁。我想我应该算是个好学生吧,到现在只逃过一次学。那年,我6岁,在武汉上幼儿园。由于我是外地的,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弱小的我总是哭哭啼啼的跑回家。虽然我很小,但我还是有忍耐度的。惹不起,哼,我总会躲得起吧。于是,我想到了逃学,来了人生第一次叛逆。当时,幼儿园有个小男孩,他是我爸爸朋友的儿子。我对他说,今天学校放假,不用上学。他不干,说什么今天不放假等等一类的。我也记不清他到底说些什么了。总之,我骂他胆小鬼后,就一个人走了。我躲进了学校旁边的食堂的大门后面。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躲在食堂干吗,或许,小时候嘴馋吧,食堂是个另人向往的地方。当时食堂里的一个胖叔叔问

我怎么在这里的,我记不清我怎么回答他的。他还问了我爸爸妈妈的名字,我如实告诉他了,不过,我说的是我爸爸妈妈的小名,因为,我不知道他们的大名。我依然记得那位叔叔很是疑惑的样子,大概,他很奇怪吧。他很好,问我:小孩,饿不饿啊?我一个劲儿地点点头,他拿了个馒头给我,我想我应该吃的很香吧,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吃馒头。后来我还是被妈妈找到了,我不知道她怎么找到我的,当时,我还纳闷呢,这个世界怎么这么小呢。

篇6:描写妈妈的电话作文参考

这一段时间里妈妈总是会每天打很多个电话,以至于到后来有些不耐烦的没等她说完我就已挂断。有时因为手头正在忙,有时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有时嫌她太唠叨,有时......总之太多太多的借口让我有些不愿意,心想也没什么事总打电话干什么呀。

慢慢的我发现,每次在家里发生很小很小的事情时她都要告诉我。什么家里的羊爬窗台打碎了玻璃,去田里干活晒伤了脸,猪仔卖了多少钱等等琐碎,也不管你在干什么她会在任何时间打电话告诉我这些。

那天因为手头在忙工作,焦头烂额时她打来电话说上午去给别人家干了一上午活挣了30块钱,唠唠叨叨的就是不愿挂断电话,实在听不下去了我便很不乐意的挂掉电话忙去了。直到晚上下班后才想起来白天的事,内疚的拿起电话打给了妈妈说明原因并且道歉,可是妈妈似乎完全不记得白天的事,继续问着继续说着无关紧要的.琐事。

后来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像现在这样了,家里除了爸爸之外我和弟弟都常年不在家,爸爸白天也要出去放羊或者去地里干农活,经常剩下妈妈一个人,原来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不禁有些自责,觉得自己真的太不孝了,都忽略了妈妈的感受和心情。以为逢年过节回家大包小包的拎着,给他们点钱就是尽心了,却忘记了老人更需要关爱,更需要被呵护。

从那以后不是她每天给我打电话了,是我在百忙之中经常给她打电话,哪怕什么都不说只是听着她唠叨家里的大事小情。听着妈妈在电话里笑的那么开心,做女儿的我终于觉得有了一丝欣慰。是啊,父母已不再年轻,他们真的不是年轻的时候那样硬朗了,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改善,更多的是我们做儿女的经常陪伴。

在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路的时候是父母的双手伴随我们成长,而今真的是我们该回报的时候了。子欲养而亲还在是一种难得的幸福,现在多为他们做一点,才能在他们不在的那天不留下太多遗憾!

篇7:描写人物的中考作文参考

一柄白粉刷伴随着二外公走过了大半辈子光阴,最初只以为是件玩意,没想到却因它,练成了一门好手艺,从此养家糊口。二外公原是个幸福的孩子,靠着祖辈的荫封,虽不富裕,倒也美满,后来却横遭变故,父母相继离世,家境潦倒。某一天,他无意间见到了角落的白粉刷,走上前拾起,也拾起了希望。

我年幼时,有一次央求二外公干活时带上我。那是炎热的午后,太阳毒辣地烤着大地,河岸的杨柳也没有精神,蔫蔫地打起了卷儿,二外公一手抱着怀中昏昏沉沉的我,一手提着洁白混合着锈红的铁桶,渗着豆大的汗珠,渐行渐远。乡间的小路曲折而泥泞,铁桶晃荡中,几滴白漆偶尔会调皮地探出头,跳到地面上,不久,我们便到了一户人家。

户主望着满头大汗的二外公,让他喝喝茶歇口气再干活,二外公谢绝了户主的好意,立刻着手准备工作。他对着刚砌好的水泥墙,双掌合十于胸前,直挺地站好,凝重的闭上双眼,神情虔诚,全身沐浴在灿金的光芒里,像极了堂内供奉的佛像,庄严而神圣,少了一丝飘纱,多了一份实诚。

二外公拿起粉刷在油桶里迅速地一涮,随即朝空中一扬,白漆还未能越出粉刷,便已然被墙吸了去。一道又一道漆如此这般被粉刷在那面泥墙上,无缝结合,仿若天造。他手中的白粉刷马不停蹄地抽出、拍下、涮上,周而复始,动作连绵、干脆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户主望着粉饰一新的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回家的路上,夕阳为蓝天披上霞的霓裳,外公提着被夕阳染红的白粉刷,脸上情不自禁地浮现着微笑,那是释然一切的笑。

篇8: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

《寒夜》主人公有婆婆汪母、儿媳曾树生、儿子汪文宣。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的小说, 在西方思想传入我国之后, 西方思想和传统封建思想的斗争。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小说呢?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态存在的时间最长, 对人的思想毒害最深。一个女孩遵守媒妁之言, 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熟识的人, 唯唯诺诺、兢兢业业地在婆家生活, 她的婆婆也是一样的经历, 但大多数的婆婆并没有善良的己所不欲, 就不施于人。自己经历过的不幸一定要加在儿媳身上, 似乎这样就把时代加在她身上的仇恨得以继承。

在中国古代, 女人的地位很低, 而孝悌在儒家思想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导致了, 女人靠生个儿子便能平步青云, 生活也“有了盼头”。生儿子, 在中国古代是一生的意义和最大的成功。

在《寒夜》中主人公曾树生和汪文宣都是接受过西方文化教育的人, 但是在民国那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 被西方文化催生出来的梦想是不堪一击的。生活是现实的, 不如意的真真切切扼杀了梦想, 使得汪文宣在浑噩中最后接受命运的审判, 曾树生急于逃离, 却仍败在了封建思想带来的无尽悔恨中。而婆婆汪母从未想过改变, 她悲哀的一生看似是时代赋予的, 细想却不过是人性的贪婪所致。

二、评析汪母的悲剧原因

对与错、是与非在这三者的关系中并不存在。大人物创造时代, 小人物演绎时代, 都是牺牲品而已。各有各的悲哀。我们抱着极大的同情心看别人的故事, 但在自己的故事里, 我们是否能看清自己。

汪母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 早年守寡, 与儿子相依为命。这种病态的相互依存是她生活下去的动力, 如果没有儿子的存在, 她的命运大抵会像祥林嫂一般吧。在她的眼里, 儿子是唯一, 她倾注了全部, 儿子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她的胜利果实, 怎可让一个旁不相干的女人来代替自己, 而且对自己的儿子颐指气使。看着儿子那副窝囊样, 是怎么也不甘心的吧。而且她在内心深处觉得儿子虽然没有忤逆自己, 但在心里是站在儿媳一边的, 心里的火气越憋越大, 却对儿子无能为力, 只能把气撒在儿媳身上。

她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为了儿子能做“二等老妈子”都不会做的事。含辛茹苦地把儿子自己拉扯长大, 即使儿子穷困潦倒了, 也甘愿同儿子一起吃苦。她又有什么错呢, 她不过是因循守旧地固守着“合理的规矩”。她对儿媳的讨厌, 都是“合情合理”的。儿媳曾树生怎么想都是个“异类”, 不守妇道, 抛头露面总是挑战着她的权威。她完全理直气壮地就应该代替并且鼓动儿子给她点颜色看看。“你是我的儿媳妇, 我就有权管你!我偏要管你!”这些矛盾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物的冲突, 也是两种思想的冲突。

三、评析曾树生悲剧命运

儿媳曾树生是新新女性的代表, 是第一批在不自由中渴望自由的代表。她摒弃了传统妇女在婚后生活中应尽的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生活, 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本与汪文宣郎情妾意, 兴趣相投, 可婚后生活的不如意渐渐使得两个人渐行渐远。婆媳关系不和的催化, 使得曾树生离家出走。

巴金先生创造的三个角色出自现实, 鲜有《孔雀东南飞》里的浪漫色彩。在《孔雀东南飞》中, 焦母似乎是唯一的矛盾, 夫妻恩爱, 与小姑子关系处的也很好, 最后被焦母逼得刘兰芝“举身赴清池”, 逼得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带着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孔雀东南飞》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 但处处带着刻意, 以悲伤渲染悲伤, 每一处都是渲染悲伤的伏笔。而老舍先生的《寒夜》更贴近社会生活, 即使到现今社会婆媳矛盾仍旧层出不穷, 甚至《寒夜》中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实实在在的。巴金先生用批判社会的方式同情这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曾树生的不幸, 不仅来源于婆婆封建势力的压迫、爱人的软弱无能、家不像家的苦楚, 更来源于无法实现梦想, 屈服于现实的不甘和无奈。虽然巴金先生不批判曾树生, 但是字里行间也穿插了对自私的享乐主义的批判。在文中, 汪母固然有其可恨之处, 但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如吃苦耐劳等, 也是被赞扬的。这种不纯粹更真实,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 才使得矛盾不可调和, 而这就是生活。

四、汪文宣可憎亦可怜

汪文宣这个角色我是如何也喜欢不起来, 同情少于憎恶。一个男人在母亲和爱人之间都不能调和, 他的悲剧命运如何也是活该。奶奶曾经对我说, 男人要当刀板, 两头挨剁, 这样才能使一个家团结友爱。你给不了一个女人爱, 也尽不了对含辛茹苦拉扯你长大的母亲的孝道;你感恩于跟你一起吃苦的人, 却不感恩于陪你一起上进的人;你宁可在卑微中弯腰, 也不愿意扛起一个男人的责任去跟命运对抗, 你死在病榻上, 这是你的命运还是你的选择。

这三个悲剧角色被汪文宣穿成了一条线, 各有各的悲哀。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更要思考, 孝道和爱情是可以并存的。“安全感”这个词很重要。你给了母亲孝道的“安全感”, 给了爱人爱情的“安全感”, 这才是一个男人该扛起的责任。

时代在进步, 我们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文化, 在思想开化的同时如何能将传统美德和进步思想相容地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婆媳关系是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的社会命题, 如何使婆媳关系融洽, 这样的探索还是任重而道远。

在小说题材中《寒夜》是一次新的突破, 这种突破是很有社会意义的。它要引发你去思考, 去判断, 对错是非融合出来的是非观价值观, 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五、结语

“家和万事兴”是中国的一句古话, 而“婆媳亲, 全家和”。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一项, 但是将心比心, 大家以一颗赤诚的心, 因为共同爱的男人, 把彼此当成重要的亲人和谐相处, 多拿出一些宽容, 多拿出一些忍耐, 少些计较, 少些争吵, 幸福生活自己就来到了。婆媳间的关系永远都是个大学问, 可再大的学问也是我们能攻克的。男人记住要做好那块“刀板”, 在母亲和爱人之间调节好。婆媳融洽一家亲, 不正是大家都想看到的么。

摘要:《寒夜》是老舍先生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 主线是婆媳关系, 在民国的大背景下, 小户人家的锅碗瓢盆磕磕碰碰, 却道尽了封建思想在苟延残喘中对小人物的伤害。大人物创造了时代, 小人物演绎了时代。

篇9:描写社会的作文参考

摘 要:陈忠实的《白鹿原》里有大量服饰描写,作者抓住白鹿原崇尚古朴的服饰审美文化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读者展示了白鹿原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白鹿原》 服饰习俗 审美情趣 时代变迁

服饰,作为民俗文化表现的媒介,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具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交融的二重特征。陈忠实以对家乡热土的挚爱浓情,剖析关中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生存形态、精神世界与社会性格,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雄奇瑰丽的关中历史文化的风情画卷,小说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文化韵味。

一、自纺自织、自裁自缝的服饰特色

纵观《白鹿原》人物的服饰衣着,除了“政要人员”穿制服,军人穿军服,中医冷先生穿着做工精细的米黄色蚕丝绸衫、黑色绸裤,接受了新思想影响的白灵及城里人穿“紧巴巴”的旗袍之外,白鹿原上的农人所穿的衣服,衣料都是自纺自织的土布,自裁自缝的袖衫和半截裤、偏襟袄、混裆裤、大裆裤,衣服的色彩大致包括纯白、蓝格条、红色和黑青色。

白鹿原娶媳妇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要会纺线织布。小说主人公白嘉轩在订娶头几房女人时,媒人首先向他夸奖的总是那女子所受的家教如何严格,茶饭手艺如何利落精致,还会拿来纺下的线穗儿和织成的花格子布供人欣赏。可见纺线织布技艺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女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主妇的前提条件。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教儿媳仙草“怎样把弹好的棉花搓成捻子,怎样把捻子接到锭尖上纺成绫,纺车轮子怎么转着纺出的线才粗细均匀而且皮实。……各种颜色的纬线和经线如何交错搭配,然后就创造出各种条纹花色的格子布来”。作者描绘了妇女淘布的动人情景:“春天织成的白布搁到夏天,打下核桃捶下青皮,再摊到石碾上碾轧成糊涂,然后和白布一起装进瓷沤窝起来;五至七天以后,再掏出来到涝池淘洗,白布已经变成褐黑色的了,这种颜色直到棉楣烂朽成条条缕缕也不少色。”

原始的纺织、洗染和纯粹手工制作的方式,构成了白鹿原朴素无华的服饰衣着习俗的主要特征。

二、崇尚质朴而精细的服饰审美情趣

朱先生和朱夫人的衣着最能代表白鹿原人的崇尚简朴的服饰习惯和服饰审美情趣。他去南方讲学时“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双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绫一缕丝绸。妻子用面汤浆过再用棒槌捶打得硬邦邦的衣服使他们觉得式样古笨得可笑”。朱先生的妻子也是一身布衣,没有绫罗绸缎着身。“靛蓝色大襟衫,青布裤,小小脚上是系看带儿的家织布鞋袜,只是做工十分精细,那一颗颗布绾的组扣和纽环,几乎看不出针钱的扎脚儿。”她的服饰审美追求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服饰审美心理——衣料款式崇尚质朴,手工制作格外精细。作者通过朱先生、朱夫人的服饰审美情趣的描写,彰显了人物的个性。在白鹿原,人人衣着简朴,个个整洁古拙。人们走亲访友,庄稼汉男女穿着浆捶得平展硬峥的家织布白衫青裤,古拙中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精细里充满火热的激情。

三、白鹿原服饰民俗的变化传递着改朝换代的讯息

只要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变、人们的观念不变、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不变,那原上人们的衣着服饰就会这样一直穿下去。小说恰好是通过衣着服饰民俗的视角,让人们看到社会时代的变化。先是听至“反正”的消息,接着,鹿子霖在县府接受了为期半月的任职训练。鹿子霖脱下长袍马褂,穿上新制服日暮时回到白鹿村,在街巷里遇见熟人,全都认不出他来了。走进自家院子,“他的女人端着一盆泔水正往牛圈走,吓得双手失措就把盆子扣到地上了。”鹿子霖那“一身青色制服”和“辫子也没有了”让原上的人着实吃惊不小。而后,是穿一身“猴里猴气制服” 的何县长打躬作揖请白嘉轩做参议;让白嘉轩最不能容忍的是正月里皮匠领着妻女回乡下来拜年,“二姐更不入辙,人已经发胖了,却把衣服的腰身做得那么窄,胸脯上的奶子圆滚滚地鼓撑得老高”,白嘉轩最反感这种烧包儿的言谈举止。衣着服饰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改朝换代的风潮给白鹿原带来的影响。

从田福贤组建的民团武装穿上由韩裁缝承做的黑色制服上衣,到白鹿仓里自“交农”事件后,那七八个扛枪的穿着黑制服,腰里扎着皮带,白裹腿白帽圈儿“乌鸦兵”的装束,都说明在衣着服饰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历史的变迁有密切的关系。

衣冠发式是文化的外观,它记载历史、表现社会,是传统成为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发生变迁的标志。《白鹿原》的服饰描写体现出服饰民俗的变化要比物质生产民俗和生活民俗的其它方面的变化要快得多,因为流行服饰能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封闭落后的白鹿原也同当时中国其它乡镇一样,清末民初受到新思潮的强烈冲击,作者恰好抓住了服饰变化这一特征,为读者带来了白鹿原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信息。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拾回桥小学国学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职业道德公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