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

2024-05-11

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通用3篇)

篇1: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

1. 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2. 你和他说文明,他给你来野蛮;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无赖

3. 成不了楷模,当个凯子也是可以的。

4. 你可以像猪一样的生活,但你永远都不能像猪那样快乐。

5. 一路上都是伏笔,转身的那刻全世界都失陷了。

6.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何苦记得如此深刻

7. 有些痛,说不出来,只能忍着,直到能够慢慢淡忘。

8. 没有借口、谎言,没有不兑现的诺言。

9. 当我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

10. 我又不脆弱、何况那算什么伤、反正爱情不就都这样。

11. 有时候沉默真好、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12. 爱情,它并非一个努力耕耘必有收获的项目。

13. 从前有一个小黄瓜 她觉得自己脸上的粉刺太多了就把自己切片敷脸了

14. 今天电脑坏了,拆开机箱一看,哇,机箱里有个大大的蜘蛛网,上面还住着个蜘蛛。

15. 现在的梦想决定着你的将来,还是再睡一会吧

16. 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

17. 爱情——就是所有男人和女人排列组合的总和。

18.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的太重。

19. 有一种爱,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

20. 如果你曾骗我,那就一直这样骗下去,骗我一辈子。

21. 不是幸福太短,是我们对疼痛太过敏感。

22. 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络只是为了掩饰眷恋。

23. 人嘛,总会犯错误的,就象吃芝麻哪有不掉烧饼的

24. 结局其实一早就注定了,我们不过是按照命运的剧本生活。

25. 幸福、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词、两个字。

26. 我不贪心,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生命中永远有你

27. 这个城市的楼太高,即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看不见远方。

28. 打得你面露桃花,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9. 俄妈说了,俄在玩游戏的时候,谁要是打扰俄,就给他灌瓶妇炎洁。

30. 当心狠累很累的时候,想哭连眼泪流不下来。

篇2:精彩活动 深刻感悟

一、研读教材, 设计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要考虑几个维度:一个是教材适合度, 教材内容有自身特点, 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设计教学活动的;一个是学生认知维度, 小学生有年龄认知特点, 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教师要对学生认知有全面了解才能抓住要点;一个是课堂教学环境维度, 课堂教学有特定气氛, 如果教学活动环境不良, 活动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 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每一个学生根据教材中三角形分类, 分别用剪刀在卡纸上剪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学生纷纷动手进行剪裁, 在剪裁中自然对三角形分类有了一些认知。当大家都完成剪裁时, 我随手拿出一个三角形纸样, 用手遮挡住大部分, 只露出一个锐角。我问学生:大家猜一猜,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有学生回答: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有学生回答: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有学生回答: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也有学生回答:说不好。当我放开手掌时, 原来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通过活动, 学生感悟到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无法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因为任何一种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当我再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 要求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时, 学生已经有经验支撑了, 这次的观点高度一致:不一定。这样的教学活动看似简单, 但操作效果却十分显著, 学生经验积累很到位, 课堂学习气氛很热烈。这说明教师的设计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学生思维就活跃, 课堂就呈现高效性。

二、激发思维, 丰富经验感知

在激发学生思维时, 教师要注意掌握力度、难度, 让学生在探索、质疑、分析中积累经验, 并将这些经验进行科学归类, 形成经验体系。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进入活跃期, 教师要注意随时对活动进行调整。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 我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这样的:先用卡纸剪成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然后测量所需数据, 计算周长。学生开始还比较有兴致, 剪了多个正方形、长方形进行测量、计算后, 活动显然已经没有什么“含金量”了, 学生兴趣迅速消减。我看到这一情况, 立即进行调整:每人再剪出一个同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与原来的长方形、正方形拼摆成新图形, 然后计算新图形的周长。活动一经调整, 难度提高了, 对学生的操作、思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 纷纷投入到活动中。经历了拼摆和计算, 学生们发现两个正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周长相同;而长方形则有两种不同拼法, 周长也不同。这个活动中, 学生参与的热情之火因教师的及时调整而不断被点燃, 由于图形拼摆存在多种方式, 需要借鉴原有经验并变化分析, 因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丰富了学生的经验感知,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动手实践, 积累直接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大多是师生共同参与,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 凡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教师就不要代替。实践出真知,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经验认知是深刻的。教师要努力创造教学活动条件, 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这对提升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在学习《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时, 如何理解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在教学中, 不是要学生将这样的结论熟记于胸, 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产生感悟。

在认识分数时, 学生有画图表示分数的经验, 待到解决这个问题时,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图操作, 再次积累“分”的经验, 知道分的份数越多, 每一份就越少, 从而理解:分子相同的分数, 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经验, 这种经验就显得格外珍贵。

四、迁移应用, 实现经验内化

数学认知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对经验进行迁移运用, 能够有效提升经验指数。如果有必要, 还可以对数学活动进行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经验积累进行验证。这对学生形成科学认知体系有重要帮助。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时, 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编制作息时间表。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一天的活动作息规律, 然后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进行操作时, 我发现他们不是弄得太详细, 就是太粗放。于是将学校发到班级的作息时间表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窍门, 开始有条不紊地操作。为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知, 我还建议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让爸爸妈妈也能够生活有规律。

篇3:人生如此,如此人生

在你最美丽的时候,你遇见了谁?在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又是谁陪在你身边?爱情到底给了你多少时间?去相遇与分离,去选择与后悔?不是不心动,不是不后悔,但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相拥,如果爱一个人却又无法和他在一起,除了珍藏那一滴心底的泪,无言的走远,又能有什么选择?

在时间的荒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于千万人之中,去邂逅自己的爱人,那是太难得的缘份,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彼此不断地错过,错过杨花飘风的春,又错过了枫叶瑟瑟的秋,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在一次次的心酸感叹之后。才能终于了解——即使真挚,即使亲密,即使两个人都已是心有戚戚,我们的爱,依然需要时间来成全和考验。

这世界有着太多这样那样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又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已的离合,一个转身,也许就是一辈子错过。所有的争取与努力,也许还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上帝只在云端眨了眨眼,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了。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上一篇:商品购销三方协议下一篇:矿大成教暑期社会实践汾西团队深入了解供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