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工作总结

2024-04-20

食育工作总结(精选7篇)

篇1:食育工作总结

2017 年新县食育年终总结与汇报大会发言稿

福和希望小学

刘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福和希望小学食育老师刘钢,非常有幸能够作为新县的食育教师代表,在本次食育年终总结与汇报大会上发言。

下面,我就一年来福和希望小学关于食育开课情况与今后的发展规划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详细的总结与汇报。

对食育的认识从 2017 年 5 月,新县教体局组织全县 40 余名食育教师参加食育培训开始,我校就意识到食育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偏多,不良的饮食习惯正在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向全校教职工召集食育成员,成立福和食育小组,设组长一名,由吴磊副校长担任,食育教师 4 名,主要负责食育课程的组织与开展,所有成员本着以食物为载体,以生活教育为契机的责任和信念,积极地踏上了食育教学的道路。

自 2017 年 4 月份食育教学开展以来,共开设食育理论课课题:10 节,分别为《营养蛋》、《板栗》、《小宝塔大健康》、《食物多样并不难》、《食以安为先》、《正确选择健康零食》、《学会正确洗手》、《学会正确刷牙》、《信阳特产——茶叶》、《二十四节气与饮食》,开课总课时:理论课 24 节,食操课节,受众年级幼儿部托小中大,小学部四至六年级,总受众人次达 2000 人次。

课题教案与每月总结 9 篇,微信公众号文章 9 篇,其中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达 1623 人次。

在校园与班级食育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开展了食育板报,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设计板报的食育知识建设,并建立食育课堂留言本,将每一次食育课开设的课题与目标进行登记,课后由学生总结课堂知识与所学内容,在留言本上写出自己的所学所感与所想,他们稚嫩的语言和对食育课堂浓厚的兴趣,跃然纸上。

在这里收集了几句比较典型的留言与大家分享:

六年级《彩色水饺》实操课,学生严祥金说:只有自己亲自劳动,才能知道食物是多么美味。

五年级《彩色馒头》实操课,学生李冉冉说:这次的彩色馒头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有创意,一看就有胃口,也学到了餐前礼仪,并学会了感谢食物和感谢制作食物的人,我发现我也有做馒头的天份,这节食育课我好开心,对我很有收获。

四年级《彩色水饺》实操课,学生胡瑞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做饭很辛苦,所以我一定要帮爸妈干点家务活。

学生的感动和感谢其实来自他们自己,参与了,体验了,才能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关

怀,这就是食育的魅力!

除了学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我们将每次实操课学生参与的现场照片以及小视频,在微信群与家长分享,家长们纷纷表示支持和赞赏,他们对学校能开设这样生活化的教学课程,大力支持,有家长在给我们反馈的信息中说过这样的话:真的非常感谢学校能开设这样贴近生活的课程,作为父母都没能教会孩子去做到的事情,你们学校做到了,并且孩子非常喜欢。

以上是我们春苗学校一年食育工作总结与汇报,对于2018年食育工作的开展规划如下:

一、加强校园与班级食育文化的建设工作; 二、深化课程开发与研讨,继续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三、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学校食育课程,开展家长食育课堂; 四、食育课程多样化,如食物的种植,开展校园菜园计划; 作为春苗的食育教师,我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见证人,从食育课程的全面开展到每一名学生和家长亲自参与,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离不开各位领导对食育工作的监督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刘璐老师、毛老师和林老师以及他们的团队给我们的帮助和鼓励。

我校 500 多名师生,上百位家长,都是在食育课程开展之

后,慢慢的了解并走进食育,我相信,食育的这颗种子已经在每一名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从改变自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体验制作食物的喜悦,从参与食物的种植,从感谢食物的恩赐,从感恩制作食物的人,如果每一次变化和进步是一支小火苗的话,那么我希望这星星之火,能呈辽原之势,从平桥、信阳、河南、甚至中国,让食育能够真正的去影响每一个人,每个家庭,直至我们的下一代。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食育工作总结

一、情况分析

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吃饭已经不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都使得许多有识者对食育的必要性开始关注。因此本学期我班新添了一门食育课。

儿童现状:

1、儿童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现象并存。一方面,儿童的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另一方面,营养过剩问题同样存在。

2、蛋白质和无机营养素的摄取量明显不足,其中锌、铁、钙缺乏较高。

3、饮食习惯更是令人担忧,儿童挑食、偏食、暴饮暴食、拒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非常普遍。学校体检龋齿人数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龋齿除了口腔没有及时保洁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过多食用精细食物和甜食造成的,成天拿蛋糕当主食,喜吃甜食的;还有些孩子只喜欢吃肉,不吃菜;有些只吃菜,不吃肉的;口渴了只喝碳酸饮料喝不惯白开水;饥一顿、饱一顿,三餐没规律的,饿了就吃零食;嗜食烤制、腌制、深加工食品,不知道这些食品里含了多少食品添加剂、致癌物质。还有就是对食物的浪费,不喜欢吃的就扔、就倒,造成了大量食物消费。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在提倡德智体美劳育同时,提倡食育。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开始。所以说幼儿园开展食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工作思路

通过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通过科学合理的喂养,家庭及社会的影响,让孩子们从儿童时期逐渐对一系列健康美味的食物形成牢固的印象,并逐渐把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自觉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三、主要工作

(一)每周开设一节食育课,教师针对儿童的发育特点制定食育课教案。

例如儿童对色彩敏感这一天性,把食物按天然颜色分成五色,即白、黄、红、绿、黑。白色是指主食米、面及杂粮,是提供热量的食物。黄色代表各种豆类和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质,其中又以豆腐、豆芽菜等最易消化吸收。红色代表畜禽肉类,含丰富的动物蛋白及脂肪等营养素。绿色代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以深绿色的叶菜最佳。黑色代表可食的黑色动植物,如乌鸡、甲鱼、海带、黑米、黑豆、黑芝麻及各种食用菌。

在食育课上用食物的图片来教孩子们辨别食物的五色,引导他们每餐根据五色食物原则来搭配膳食。

(二)先教孩子什么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食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危害,然后再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食物,用一些奖品来激励。

(三)教师给孩子们上餐桌礼仪课。

餐桌上铺上漂亮的餐布,最好色彩鲜艳点,这样能增加食欲,教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吃饭、喜欢吃饭的习惯,这不仅是食育,同时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选择食物的能力和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把食育的理念植入他们的脑中。

(四)提倡“体验式食育”。

即让孩子和家长或老师一起走进菜场、厨房、农田,接触最本真的食物。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家里都有小菜园,让孩子跟着父母亲手实践,种些小青菜、蕃茄、豆夹等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蔬菜的生长方式、营养成份及对身体的好处,然后等蔬菜成熟后,亲自采摘,有可能的话指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烹饪,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建立起“孩子”与“食物”的亲近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感情,逐渐改正一些挑食、偏食、浪费食物等不良习惯。

(五)经常开办家长营养讲座。

幼儿食育是否有成效,家长是一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生长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营养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学校应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幼儿食育更有成效。开设家长营养讲座,把一些基础营养知识和儿童的食育知识传播给家长。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的作用下,在幼儿教学中融入食育。

食育课程工作计划

广河县排子坪小学

篇3:食育,幼儿教育之重要课程

在城市, 一些比较规范的幼儿园为了保证幼儿的膳食营养, 配备了专门的幼儿营养师或保健师, 每周为幼儿制订代量食谱, 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幼儿进行食育;教师们在餐前对幼儿进行的餐桌礼仪教育或营养知识宣传也不能涵盖食育的全部内涵。专家认为, 只有通过许多吃的体验, 人们逐步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把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嗜好, 并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才能体现食育的实际内涵。

笔者从一个幼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视角, 试图探求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进行食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吃出健康来

1. 孩子成长的工程从饮食开始。

首先, 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幼儿饮食的卫生要求:如不吃污染、腐败变质的食物, 做到生熟具分开使用, 养成饭后漱口, 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等;其次, 家庭和幼儿园必须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 注意粗细粮及荤素菜的调配, 少喝饮料, 多喝白开水, 少吃膨化、烟熏、油炸的食品, 常吃蔬菜、水果;其三,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挑食、偏食, 定时定量, 细嚼慢咽, 囫囵吞枣不但会给肠胃带来负担, 引起消化不良, 还容易导致吃得过多, 造成肥胖;其四, 重视儿童的营养早餐。这个问题, 言传身教最为重要。现在, 一些家长早上为了赶时间上班, 不但自己不吃早餐, 孩子的早餐也吃的过于简单, 有的甚至让孩子拿着早点, 在来园的路上边走边吃。专家指出:早餐占一天营养成分的比重较大, 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对肠胃的损害尤其严重, 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饱。

2. 养成良好的膳食嗜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膳食嗜好。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口味形成有两个重要时期, 一个是怀孕期和哺乳期, 另一个就是九岁之前。多数的膳食嗜好都与父母的影响有关。例如, 有的家长自己的口味偏重, 喜欢吃又香又甜、又油又腻、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食品, 这种嗜好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口感并造成偏食。可以发现, 有的幼儿不愿意吃鱼, 有的拒绝吃蔬菜, 也有的对肉食十分挑剔……因此, 成人要以身作则, 引导幼儿接受合理的营养膳食, 不偏食、不挑食, 可以采取一些温和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丰富餐桌上的食物种类, 可以在菜的色、香、味上下功夫, 使孩子胃口大开。值得一提的是:不要用儿童偏爱的食物作为奖赏, 否则孩子会用不吃饭做“武器”威胁家长, 对于儿童偏爱的食物也不要完全禁止。当孩子尝试吃其他不同风味的食物时, 成人应立即予以表扬和鼓励。总之, 要使幼儿保持一日膳食的营养平衡, 按照食物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需求进食, 幼儿每天至少应摄取30种以上的食物。

二、丰富心灵的体验

1. 品尝美食。

无论是与家人用餐还是与小伙伴们一块儿聚餐, 品味美食都应该成为孩子们十分惬意的生活体验。成人除了经常变换食谱、调整花样, 偶尔也可以改变一下进餐方式和地点。如在双休日与孩子们一起在家里做馒头、做饺子、包包子;在元宵节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品汤圆;在端午节一起洗竹叶、包粽子、吃粽子;在春天或秋天的季节里组织幼儿到郊外游玩, 品尝各式各样口味不同的美食佳肴, 还可以在进餐时播放一些背景音乐, 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这样, 许多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虽然口感较为平淡, 如豆腐、蔬菜、粗粮等, 但都可以通过愉快的回味, 使人形成嗜好。因此, 食育并不是枯燥的学习知识, 而是满足其身心需要的愉快体验。通过品尝美食, 孩子们会把食物美好的味觉与丰富的营养膳食统一起来, 使愉快的饮食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融为一体。

2. 感恩食物。

成人还要引导幼儿在食物面前时常怀有一份感恩的心。要让幼儿懂得: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种食物都是叔叔、阿姨用勤劳的双手做出来的;要记住古人:“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至理名言, 要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要时刻提醒小朋友:我们国家的人口很多, 很多, 任何时候都要厉行节约。那种暴饮暴食、奢侈浪费的做法是不对的, 他不仅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还增加家庭开支。今天, 大家都能品尝到丰盛的食品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事啊!

三、营造关爱环境

1. 减少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饮食状况从饥饿时代跨入了饱食时代, 而人类的饮食文明并没有同步跟进。如今的食物, 加工越来越繁杂, 越来越精细, 食品的包装也追十分追求奢侈和豪华, 它必然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大大增加自然环境的负担。同时, 为了加速扩大食物的生产, 大量的化肥、农

“对每个孩子负责, 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个性发展空间, 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 是班主任的最高追求。班级工作应把学困生转化视为重中之重, 因为学生很容易厌学, 由于缺乏学习动力, 而不守纪律, 爱出风头, 甚至喜欢和老师对着干, 混学、闹学以至弃学。转化学困生, 应讲究方法, 注重策略, 下面就此浅谈:

一、寻根查源, 对症下药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除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外部原因之外, 学生自身的原因很重要, 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 没有良好学习习惯, 学法不当等。班主任对学困生应该做耐心细致的调查, 弄清他为什么对学习感到困难, 感到厌倦, 查找出阻碍他们进步的症结, 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二、早期发现, 及时矫治

班主任应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当他们出现学习困难或者有不利于学习进步的思想行为时, 及时采取针对措施进行矫治, 防患于未然。

三、爱心温暖, 循循善诱

药、灌溉、机械动力消耗等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人类的食品安全, 也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危害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2. 拒绝垃圾食品。

说起垃圾食品的危害, 自然会让人想到肥胖、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尽管全球的健康专家不断呼吁:抵制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以及含色素、防腐剂和各种添加剂的“垃圾食品”, 但是这些“垃圾食品”仍然是许多儿童的最爱, 如炸鸡翅、薯片、可乐、冰激凌等。可以想象, 当孩子嚼着垃圾食品, 在美滋滋的品尝中变得越来越笨, 越来越丑, 越来越抑郁, 且脾气越来越坏时, 当父母的该是何等得焦虑与无奈?目前, 我国公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 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家庭和幼儿园做起, 从小事做起。如引导孩子多喝白开水, 少喝饮料;多吃食物, 少吃食品;多吃当地的应季食物, 少吃异地的反季食物;能在家吃就不在外面吃等。

四、弘扬传统膳食文化

1. 保护本土农、特产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民的饮食习惯, 保护和发扬自己的传统食品文化, 不仅有利于本土农产品的市场繁荣、节省人力、降低食品成本, 还能保证食物的新鲜度。然而, 由于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速发展, 洋快餐、洋西餐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遍地开花, 这些被称之为“洋快餐”、“洋西餐”的新型食品, 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他们通过广告的诱惑, 市场的营销, 逐渐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嗜好, 改变我国以素食为主的传统膳食习惯, 从小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 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支持。班主任应协调科任教师指导学生,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照, 多找他们谈心,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增强他们赶超先进的信心。

四、激励与批评并举

学困生大多有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资质差, 脑子笨而破罐子破摔, 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自尊心, 当面批评和责备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对学困生的教育, 应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 适时适地为他们创造显示自身价值的机会, 树立他们进步的信心, 之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寻找适当场合, 找他们单独谈心, 指出不足之处, 使他们易接受批评。

班主任要把学困生当做发展中的人和发展好的人, 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们, 用光芒的思想解放他们, 让他们有信心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的伤害。

2. 膳食文化的传承。

当前, 贸易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和食物生产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的弘扬, 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 更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膳食文化, 幼儿园的老师应主动与家长配合, 共同实施食育的具体课题, 如:开展以“好吃的食物”、“家乡的风味小吃”、“家乡的特产”等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课程, 通过了解食品的生产、流通、加工以及到达餐桌的全过程, 进一步了解食物的来源及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这样, 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形式, 扩展了视野, 又增进了教师、幼儿、家长间的情感互动与文化交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而言, 幼儿食育比其他任何教育都更有潜力。家长和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食物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以应对当下食品方面的种种危机, 以保护儿童的生命, 促进儿童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里特.食育是国民健康的大事[J].中国保健营养.2012 (256) .

篇4:国人的食育

食育就是将吃饭当作对孩子教育的一部分,从简单的一顿午饭中潜移默化了饮食科学、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从1948年到1977年,日本小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7厘米,成为长寿大国,其食育功不可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能此说使很多国人惊叹不已,但是老朽只叹而惊不起来,因为《中国食物事典》是日本朋友写出来的,而“食育”更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长项,只是近年来被国人忘在脑后,才在温室大棚中长出了许多的小胖墩和“豆芽菜”来。

中国的不少食物“会说话”,中国的食物承载着“食以载道,敦化人伦”的社会功能,是中国食文化的特色之一。笔者有《会说话的食物——中国傩食文化事典》一书,对此已有详尽的论述,本文只是简述中国食文化的食育功能。

中国“会说话”的食物很多。早在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六》就记载:“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帏模,有假花、粉人、假果、面粉之属。”又据宋·孟元老《京东梦华录·七夕》:“又以蜜糖油为笑厌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以上记载充分说明自唐宋以来面制食品不仅成为敬祖的供品,也是馈赠亲友祝福辟邪的礼仪食品。

在我国农村,于婚礼上“撒帐”的习俗历史悠久。“撒帐”就是在婚礼上以傩食品“厌禳”以祈福消灾。此俗源于汉代。汉武帝成婚时,帝与李夫人,用衣服的大襟盛花果,据说盛得越多,子女就越多。到了宋代,“撒帐”改用金钱与彩果,大约面制傩食就始于此。直到现代,在山西襄汾,人们成婚时要在洞房的被褥下藏匿很多面捏的小狮、小虎、小猪、小羊、小牛、小象等花馍。然后,看热闹的孩子们一拥而进,任他们翻被褥、炕毡,寻找各种面捏的小动物面花,说是孩子们吃了洞房的瓜果和小花馍吉利,不会闹牙痛。

在河北省的邯郸等地,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至三日,各村的外婆和舅舅家,纷纷带上用新麦面捏制的“羊馍”,送到外孙和外甥家。舅舅们告诉外甥:“小羊羔跪着吃奶是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兽类都知道孝顺父母,何况人哩!”

“没有饺子不过年”,饺子是最具有社会功能的中国特色食品。饺子之所以能代表中国食文化的特色,是因为它几乎包含了食文化的各个层面。

在物质文化方面:其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发明的蒸煮食文化,是既使食物致熟消毒而又不会产生致癌物的最科学的烹法;其二,体现了中国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养气”的最适合国人肠胃的科学膳食结构;其三,馎饦——馄饨——姣耳——交子——扁食——煮饽饽等,浓缩了一部中国食文化粒食面食演变史。从《红楼梦》的螃蟹馅饺子,到水西庄的海棠馅饺子,则浓缩了一部地方津菜演变史。

在精神文化层面:其一,饺子深谙“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以调刚柔”的饮食之道。大年初一吃饺子图个素净,二月二的馄饨扯龙耳以补“天穿”,冬至吃饺子乃顺节而行之,充分以食物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其二,饺子能包容各种馅料,和而不同,其乐融融。煮饺子时,水火相憎,而鼎鬲其间,以味而和之;其三,饺子以善为大美,传以食育。春节吃饺子要先祭祖,为敬畏天地,孝敬父母,回报社会,不忘感恩。吃饺子的仪式实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纽带和凝聚力。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将文化形态由外到内分为若干层次,有三分法、四分法等。三分法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分法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表层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人类曾经和正在作用其上而可能触知的一切物质对象、人类物质生活方式,诸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

精神文化亦称为心态文化,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各种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体系。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是由其不可见的哲世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来整合的。

制度行为文化是一种社会关系型的行为模式,如礼俗、民俗、风俗等。

在研究中华民族的制度行为文化中,学界提出了一种“五缘文化”的概念(见林其琰等《五缘文化概论》)。所谓“五缘”即是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为内涵的五缘,是中华民族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当然也会反映在食文化之中。

五缘之中,亲缘出现最早。“有奶便是娘”这句话不中听,但却很实在(这里不指道义与气节,那是另外一个范畴),因为谁给了我们吃的,便是给了我们生命。中国人最爱母亲,因为母亲从一生下孩子,先是喂奶,后是给饭。如果是因为种种原因孩子的生母并不喂食,那么,孩子就和奶妈更亲,甚至“贵为天子”也是如此。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帝的奶妈,所以康熙帝照顾了曹家若干年。待到雍正时这种“亲缘”断了线,曹雪芹自然也跟着倒了霉。

由于亲缘要在一起共食,便产生了图腾崇拜,在亲缘与地缘的观念混一中,衍生出了神缘关系。物缘也始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动物、植物被认为是某一群体的共同祖先,成为某一群体的保护神。龙与虎可以成为保护神,羊也可以成为保护神,因为羊的功德首先是可吃和好吃,养育过我们的先民,所以,羊在中国文化中成为吉祥的代表:“羊言为善,羊大为美,羊我为羹,示羊为祥。”所以,人们不但要自己享用此祥物,还要将“牺牲”祭给神祗和祖宗。

业缘出现得较晚。古代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自己的祖师爷,比如木匠敬奉鲁班,梨园行敬奉唐明皇等。烹饪界被称为“勤行”,敬奉的神就更多了,有厨圣伊尹、文圣孔丘、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酒圣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药圣孙思邈、食圣苏轼,都和饮食文化沾得上边。从业者供奉自己的行业守护神,神将业缘与亲缘、地缘、神缘、物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便是“会说话、有故事”的傩食品产生的文化土壤。

文化人类学者李亦园先生曾经指出:“文化对于一个民族饮食习性的约定性很大,不同文化的人不但饮食习惯有差异,而且对食物的基本观念也迥异。我们中国食的文化最为发达,所以我们的食物也最为复杂,(它)不但与整个医药系统密切相关,而且与人际关系调和密不可分,讲究饮食男女,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因此,中国人看见竹,“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苏学士云:‘不可一日无此君也’。”中国人看见茶,“茶人求其道,僧人悟其禅,文人醉其韵,俗人品其味。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中国人就是在饮食中感受在民族生存中的那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律动。

中国的烹调技艺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推陈出新,迄今知名的美食不可胜数:北京烤鸭、湖北武昌鱼、江苏阳澄湖大闸蟹、浙江金华火腿、天津狗不理包子、云南过桥米线、四川麻婆豆腐等。此外还有各地的风味小吃,大多经历了多年锤炼,成为精品。有这样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食文化中的餐饮文化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其一,中餐的特色是“以味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的。老祖宗留下的以谷菜为主的科学膳食结构,以和谐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辟邪不至,长生久视”,使中华民族昌盛,至今繁衍了十三亿人口。

其二,一种小吃无脚而传遍天下。闽中沙县,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从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望族“衣冠南渡”以来,北人数度南迁,相继入闽,中原文化多在此驻足,带来各地风味小吃。一千多年来,祖祖辈辈相传不断弘扬,使沙县小吃集汉民族饮食文化传统之大成,形成了130多种、10个系列、40多种当家品种的庞大小吃系列。这些风味小吃在闽北莽莽森林之中,沉睡了千百年,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沙县农民把这些小吃带到八闽大地的各个城市,带到了浙、赣、粤等省,带到了京津沪深等大城市,甚至连国外的新加坡都见到了沙县小吃的招牌,可见中华饮食文化之顽强生命力。

和世界上一切民族文化一样,中国传统的食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之处,食情感制约的饮食理念与习惯,既有传承民族文化食育之功,也有奢侈浪费以至不科学之处,特别是盲目追求对燕窝、鱼翅的豪华浪费,正在毁灭性地破坏着自然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个专门追求口腹之欲之人是没出息的,一个过于沉溺于营养和珍稀美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我们的传统食文化近年来被人家花花绿绿的洋快餐冲击得几乎溃不成军。

笔者想到:当大批现代人迷恋在洋节圣诞狂欢时,如果有人想着去陪陪含辛茹苦把自己养育成人的父母吃上几个饺子岂不更好;当大批青少年沉迷在网上做“网奴”时,在重阳之际,捧着鲜花,提着花糕去看望一下有恩于自己的师长,岂不是好;如果我们把比卡通物更可爱的“虎馍”、“羊馍”、粔籹——小麻花当做旅游产品,作为文化使者飞向世界,该有多好;如果我们把包子、饺子、天津的煎饼馃子等变成快餐,能即时即热地送给匆匆上班的人群以及在家里行走不便的老人,那该有多好!因为不少人在生活中,缺的并不是物质,而是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羞耻之心。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的食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向一代代的中国人播洒爱意,传承希望,广植在人们的心底。如果说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大度包容,那更是一种民族自信,没有自信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篇5:二年级食育文化教案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 食育文化教育

校:崔桂璇希望小学

备课人:崔坤伟

第1课

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吃饭要按时定量,讲究饮食卫生。2.使学生养成科学进食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一日三餐的好处和平时在进餐时我们应当如何来做。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问同学们,现在我们除了水果和点心牛奶外,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吃几顿饭?

2.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对,就像汽车一样,如果汽车不加油的话,它就不能够再行驶了,我们人也是,如果不吃饭,同样没有了一切活动的能力。

二、学习新课: 1.一日三餐好处多:

一日三餐是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需要大量的热能供其需要。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3—4

小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4个小时,肚子就会饿了,就又该进食了。如果到时你不吃饭的话,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

2.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①进餐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

每个人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量四有一定限度的。暴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损伤,吃得太少又会引起饥饿,使胃部空磨,引起疼痛。因此定时定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②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向学生详细解释每顿餐为什么要这么科学饮食。3.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强健发育好: 向学生讲述三餐的科学和合理性。

三、巩固新知:

两名学生一组,相互交流讨论,看看你以前是如何进餐的,并谈谈你今后打算如何来引餐进食。

板书设计:

早餐:吃得好——牛奶(豆浆)、鸡蛋、面包 中餐:吃得饱——鱼、豆、肉、米饭

晚餐:精而少——青菜、炒肉丝、鸡蛋汤、稀饭

课后小结: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明白了吃饭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自己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相互间提醒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第2课、饮食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节饮食健康的学习,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增强安全饮食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对有害健康的饮食行为进行阐述分析,使学生掌握健康饮食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请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日常饮食。

二、讲授重点知识

内容包括不健康食品及饮食中毒现象。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较短。

3、中毒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列举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

1.保持镇定,进行催吐,及时联系大人。

2.尽可能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促进新陈代谢。

3.情形严重者,可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治疗。三,课堂游戏 惩罚制度为回答关于健康饮食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3、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不买“三无”产品。

4、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如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否则会农药残余。

5、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6、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7、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

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四,内容巩固 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课堂重点内容。并总结一段食疗顺口溜: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胡椒去寒又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大蒜抑制肠胃炎,绿豆解暑最为妙。

梨子润肺化痰好,健胃补肾食红枣。

蕃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

花生能降胆固醇,瓜豆消肿又利尿。

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

蜂蜜润肺化痰好,葡萄悦色人年少。

香蕉通便解胃火,苹果止泻营养高。

海带含钙又含碘,蘑菇抑制癌细胞。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第3课、一日三餐合理搭配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合理配餐才能身体健康。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讨论导入:

你一日三餐都吃什么?荤素菜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1、早餐应吃饱、吃好

早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凡是能够坚持每天吃好、吃饱早饭的小学生,其体型和机能发育都比较好,身体也健壮,上课时精神充沛,学习效率也高。

2、早餐应该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除了要提供产热快的淀粉类食品外,还要提供饱腹感强、不容易产生饥饿的蛋白质和脂肪,如五香牛肉、茶叶蛋、红油豆腐干、肉包子、饺子、馄饨等,有条件的还可增加含维生素的水果。早餐食欲较差,因此安排时要尽可能注意色、香、味、形,使更具吸引力。

三、午餐需合理搭配

小学生的午餐营养量,应占全天营养的40%。午餐中要有肉食与豆制品搭配的副食,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每星期吃1~2次鱼类,1~2次动物内脏,每天保持有动物性食品(肉、蛋类);有绿色和深绿色的蔬菜,也有橙黄色的蔬菜,少量选用白色或浅色蔬菜;增加虾皮、海带、紫菜、菌类以及肉骨(炖时加少量醋,以促使钙的溶解)。主食应粗、细粮搭配,豆、谷类搭配,使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做到蛋白质“互补”。力求食物品种多样化,一周内饭菜花样尽量不要重复。

四、晚餐要容易消化

由于小学生晚上多在8~9点钟才能休息。因此晚餐的热量比例应不少于30%,与早餐的热量相等。晚餐内容包括主食、肉、菜、粥或汤类,以达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但要防止过于油腻,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

春天是生长发育较快的一个季节,特别是儿童。建议在安排孩子饮食时注意以下三点。

1、补充钙质。春天是身高增长最快的季节。因此,在这个季节给孩子补充钙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孩子每天需要的钙量是700—800毫克,适宜的供给量是每日不少于1000毫克。最好是食补,排骨汤或骨头汤不仅含钙丰富,而且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另外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虾皮、芝麻、黄花菜、萝卜、海带、芥菜、鱼等。再就是少吃含有较多的磷酸盐的食物如糖、巧克力、糕点。对于婴幼儿要经常晒太阳,帮助维生素D的吸收。

2、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C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服用维生素C片,其而是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多吃粗粮如玉米、小米、糯米、绿豆、黄豆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3、常吃富含植物脂肪的食品。提供植物脂肪的途径:一是菜中多加些植物油,但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二是吃些富含植物脂肪的小食品,如花生米、核桃仁、松子、葵花子等。

第四课

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目的 : 使学生了解一日应吃三餐,以及膳食要荤素、粗细搭配,以保证营养。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一日应吃三餐,膳食要荤素、粗细搭配。

2、了解偏食和挑食的危害。教学难点:

养成吃饭不偏食和挑食的良好习惯。教学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一天要吃几餐饭,每餐应该吃什么吗?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理解题目。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讲的是什么。

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歌的意思。

3、说一说:你早、午、晚三餐各吃什么?

4、评一评:谁吃的营养好。

5、读、背诗歌。

三、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一日三餐应吃什么,以及膳食要荤 素、粗细搭配,回家后给妈妈提个建议,吃好每一餐好吗?

2、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讨论回答。

四、作业;设计一份有营养的早餐。(画图、写字都可以)板书设计

不偏食不挑食

不挑食 不偏食

一日三餐不可少,定时定量很重要,荤素粗细要搭配,保证营养身体好。

第5课、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一些科学进食的卫生常识。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要细嚼慢咽而不能狼吞虎咽的原因及平时生活中,应当怎样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一日三餐,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一日三餐应当怎样吃?„„这一次我们继续学习,一日三餐当中,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来进餐呢?。

二、学习新课:

吃饭时要慢慢的的吃,不能边吃边讲话,也不能狼吞虎咽: 1.(下面听老师,你们来思考:一个人,在沙漠里好久,渴的口干舌燥,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你们想想看,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对,会流口水,那么,他都已经渴 的不行了,为什么还要流口水,是不是他看到水果后,就不这渴了?„„)

向同学们讲述口水的作用,并使同学们知道洗嚼慢咽的好处。a.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可吃出食物的美味 c.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d.清除食物中的异物 2.当心吃饭时讲话

a.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文

b.如果讲话的话,可能会被呛到,或者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坏处:

a.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引起胃病

b.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

c.饮食过量,引起肥胖

三、巩固新知:

1.智力挑战 2.才华展示

3.总结该课,对发言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由学生来评价)。

板书设计:

细嚼慢咽的好处:

a.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可吃出食物的美味 c.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d.清除食物中的异物 狼吞虎咽的坏处:

a.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引起胃病 b.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 c.饮食过量,引起肥胖 进餐时不讲话,注意文明

四、课后小结:

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讲解,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老师的讲解能比较轻松接受,课堂效果较好,尤其在才华展示时,人人积极踊跃。

第7课、不要暴饮暴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含义;

2、让学生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

3、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教学难点、重点:

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看漫画: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题。

你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是每天定时、定量?还是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逢年过节期间,还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吗?

二、了解“暴饮暴食”

1、自由读文,了解什么叫暴饮暴食?不良的饮食习惯有那些?

老师总结:直接指出暴饮暴食是由贪吃、多吃引起的。暴饮暴食和偏食、挑食是不良饮食习惯的两个极端。

2.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或别人吃得过多时的感受和表现。

3.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暴饮暴食的害处。

偏食、挑食的恶果是慢慢表现出来的,而暴饮暴食的恶果会马上发作。不良的饮食造成消化器关发病后,其正常功能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

三、当当“小画家”

1、围绕“暴饮暴食害处大”画一幅漫画;

2、把你画的漫画讲给你的同桌听。

四、师小结 板书设计:

第7课 不要暴饮暴食

吃饭定时定量

浑素搭配

粗细搭配

第8课、过期食品不能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知道有关食品包装方面的问题。

2、能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有效抵制伪劣食品,了解为什么过期变质食品不能吃。重点难点:

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有效抵制伪劣食品,了解为什么过期变质食品不能吃。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的各种食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袋好吃的,请你们仔细观察(出示一包食品,背面朝同学),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猜这可能是一袋什么食品?

2、究竟谁猜对了呢?(教师把包装袋反过来,显眼的名称——康师傅干脆面印入学生眼帘)你是怎么知道的?

3、看来大家是从食物包装上看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二、教授新知:

1、拿出瓜子包装袋,学生观察,看看它上面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A、请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瓜子包装袋开始观察吧。B、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提到:生产日期、条形码、生产厂家、保质日期、食品配料等

2.从这些信息上我们都可以知道什么? A、知道食品是否过期 B、知道是食品的配料 C、知道食品的出产场地

3.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还能吃吗?为什么?

老师归纳:超过保质期的是食品不能吃,过期变质的食品容易使人中毒或生病。

4.没有包装的食品怎么辨别是否变质 A、学生议一议

B、点名学生说说自己辨别的好方法

C、老师归纳:香蕉、苹果的水果可以看看颜色,闻闻味道,如果腐烂 变质了就不能再吃了。

三、巩固练习

1.发霉的面包还能吃吗 ? 2.怎么知道水果变质了? 3.买食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有包装的食品:看日期

无包装的食品:闻味道、看颜色

第9课、吃冷饮要适当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吃冷饮要适时适量。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怎样吃冷饮才是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出示一个雪糕,调查哪些学生喜欢吃雪糕? 老师谈话:

冷饮虽然好吃,但不能糊吃多吃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怎样合理吃冷饮。

二、教授新课

1.夏天很热的时候,你最想吃什么? 2.你知道什么时候不能吃了冷饮吗?

A、学生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什么时候不能吃冷饮。B、点名学生说一说 C、老师总结:

饭前、睡前、天气太凉时或刚吃完油腻的食物后不能吃冷饮,避免引起肠道疾病。

3.适量吃冷饮

A、冷饮一次不能吃的过多 B、吃过多冷饮容易引起肚子痛

C、吃过多冷饮会使抵抗力降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三、巩固新知:

1.看书七页插图,小女孩一次吃两个大雪糕好不好?为什么 ?

2.看书八页插图小男孩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 3.姐姐刚吃完烤鸡就拿了三个大雪糕一下子全吃完了,这种作法对吗?

四、拓展引伸:

回家提醒家人吃冷饮要适时适量,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作一个家庭小营养学家。板书设计:

吃冷饮要适当

不宜过多

吃冷饮: 适时适量

篇6:《养生食育》每人一生必修的课

《养生食育》每人一生必修的课

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疾病等等问题,且越来越严重,这已关系到我国民族健康及兴亡大事,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养生食育”缺失。什么是养生食育?是指:以“养生食为先”为理念的养生饮食教育并通过饮食让人们获得饮食之外的教育。为补上这人一生必修的课,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将赵立冬会长提出的“养生食育”概念编辑成《养生食育》刊物并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了“全国养生食育工程”。

为了将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策划组织的“全国养生食育工程”的宗旨、任务得以系统化推广、落地,创建养生食育基地十分必要。

篇7:食育工作总结

【论文摘要由于社会的发展,对人类也带来了新的新题目,如摘要:生活方式疾病、食品平安、食品生产和资源环境等,因此,有必要在提倡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提倡食育。文章论述了食育的定义、内涵和必要性。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婴幼儿开始。食育包括生命和营养科学知识的教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教育和食文化的传承弘扬。何谓“食育”

教育的功能对于人类的发展十分关键。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自孔夫子以来,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新题目之一。近代,人们把教育的内容大体回纳为摘要:德育、智育、体育(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等几个方面,可是当前面对青少年景长,乃至全体人类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那就是“食育”(eating education)。

吃饭、摄取食品是人的本能,似乎吃是不学自通的本事。可是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吃饭已经不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由于吃饭不良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病新题目、饮食平安新题目、食品传统和文化的继续新题目、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新题目等等,都使得很多有识者对食育的必要性开始关注。

固然,为了国民饮食的健康,很多国家设立了营养士制度,培养大批营养治理人才,普及营养知识,治理餐饮业的卫生营养。可是这并不能代替对每个人的“食育”教育。这就和建立了运动场和运动设施,却不能代替体育教育一样。

国际上已经有学者开始对食育的内容和实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食育的基本概念。日本甚至对食育已经立法。

简单的说,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在没有食育的概念以前,就一直存在着食育,那就是由每个人母亲开始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母亲做的饭菜,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终生偏好的口味,成为影响一生饮食习惯的餐饮内容。可是单纯这样形成的习惯,在今天碰到了种种新题目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为了儿童青少年一生的健康,光有充足的食品供给,忽视饮食行为教育显然是不行的。为何“食育”

首先,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划时代进步,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跨进餍饫时代。数千年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餍饫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等,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004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生活好了,食品充足了,人们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患病率却迅速上升。我国高血压病人1.6亿,高血脂患者1.6亿,高血压、血脂异常者占人口18.8%,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达4000万;体重超重者摘要:2亿,肥胖者摘要:8000万;糖尿病人摘要:2000万,一些发达的大城市新题目更加突出。生活条件好了,反而体质下降,新题目出在哪里?出在“饮食不当”上!

另外,食品产业化、贸易化的迅猛发展,广告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很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年轻的生命。一些国家教育系统中把饮食教育回于“家政学”内容,而我国在大约60年前基本取消了“家政学”专业和有关课程设置,结果这一空缺使得目前饮食健康新题目更为突出。对于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我们往往只注重医疗医药条件改善,却忽视了更有效的,可大大控制疾病发生的“食育”。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加剧了食品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国家都非常关注自己国民的饮食消费动向,由于它关系到食品平安战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韩国因此也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弘扬传统食文化,有利于本国农产品占领市场。日本从年幼时就培养国民喜欢吃日本品种大米和日本“和牛肉”的习惯。因此,外国有低价上风的同类产品就很难占领日本市场。消费市场倾向关系到国家命根子的农业发展。食品平安的新题目目前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食品平安的教育,不再是专业人士独占的课程,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存和进步生命质量所必须接受的教育。

因此,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意义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关系到人和自然的***,资源的公道利用,也关系到本国农业的出路。

食育的基本内容是摘要:以科学的营养知识,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何“食育”

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通过很多吃的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美味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很多人固然有正确的营养知识,但往往却抵制不住偏食、餍饫的***,结果并没有避开生活方式病的危害。这和吸烟嗜好一样,一旦养成了嗜烟的习惯,即使明白吸烟的危害,也很难戒掉恶习。

和德育一样,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食生活营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和自然***的原则,让人们的饮食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国家农业和环境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和整个地球的***。

食育应当是全民的教育,但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甚至婴幼儿开始。因此,发达国家不仅非常重视探究制定和不断修订指导国民饮食健康的膳食指南,同时也非常重视通过《家政学》等这样的课程培养,教育未来的母亲懂得正确的育儿知识。食育的实檀越要应通过如下方面的教育。

(1)生命和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处在饥饿时代的人们,“吃饱、吃好”是本能的需求,但是一旦可以餍饫终日,美味易得,仅靠感觉往往会“为嘴伤身”。通过食育就是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眼前,科学公道的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由于食育是全民的教育,深进探究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的普及营养知识的方法。

美国、日本、欧盟很多国家都不断在各阶段学制教育中加强食育的教育。培养各类可以引领国民健康饮食的人才,包括营养师、治理营养师等。

(2)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

食育不能仅理解为知识的教育,不能仅满足于营养成分的宣传。由于即使营养学家,也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到天天按营养成分表计算配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使全体国民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是食育的基本内容,而最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这些习惯包括有利于全面平衡营养摄取的食谱记忆。最主要的是让儿童把对味觉的美好记忆和科学公道的食谱同一起来,把愉快的体味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融为一体。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膳食嗜好,而这些嗜好大多数都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例如,一些地区的人们吃饭时喜欢添加醋调味,另一些地方则不以为然;一些地方喜欢辣味,另一些地方却喜欢甜味;东方人喜食的豆腐,游牧饮食习惯的西方人很难接受,而他们喜欢的奶酪,东方人初尝也是膻腥难咽。当然,有些人类共同的愉快味觉,如摘要:对糖的甜蜜感觉,对油的香味感觉,对精米白面的喜好等,显然这些感觉是人类在数万年饥饿时代养成的本能,这些东西都是可贵的营养,也都是极其稀缺的。碰到这样的食品,喜食多吃有益,不会偏食,由于客观本身难以满足。然而,一旦进进餍饫时代,这种本能感觉可能会使人们的食品选择进进误区。这也和体育一样,懒惰也许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已经意识到养成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因此体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食育也一样道理。

事实上很多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把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作为食育的基本内容。例如,日本的一些保育园、小学校从小培养儿童吃水果、蔬菜,吃豆腐的嗜好,甚至通过参观、制作、品尝体验,引导儿童对这些食品产生愉快美好的记忆,形成终生的习惯。当然,食品厂家出于盈利的目的,通过广告等活动对青少年饮食习惯的引诱也不容忽视。(3)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教育

饮食是人类最基本,最永久的消费活动,饥饿时代人类活动的最大目标,就是获取足够的食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在短短半个多世纪,史无前例地实现了食品的极大丰富,然而,人类味觉的进化显然没有同步跟进地那么快。以至于旧的习惯、固有的嗜好、心理和生理的惯性,使得很多人对饮食消费纵欲失控,引起了深刻的社会新题目。这种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肥胖、心血管病、过敏体质、肿瘤、糖尿病等等)除了威胁人类健康外,也危害了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对食品过于精细、奢侈、豪华的追求,在经济上也许不成新题目,然而究竟大大增加了自然环境的负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利润,迎合和引导更多、更奢侈的食品消费。为此,必然要加速扩大食品生产,于是化肥、农药、浇灌、机械动力消耗等对自然的破坏和负担日益严重,这些不仅对人类的食品平安带来危机,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穷奢极欲、饕餮暴食的食习在我国更值得警惕。凡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发现,中国的宴会排场、餐桌浪费远远大于很多发达国家。可是,我们的人口数目、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远非用之不尽,甚至已显露耗竭。因此,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的食育名言,更需要今人的深思和坚持。提倡科学公道的膳食方式,避免奢侈浪费才能实现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

(4)传统食文化的弘扬

食文化不仅表现在烹调方法、用餐方式、餐桌、餐具上,更无形地支配着人们的食品结构,深刻地影响着食品的消费倾向,农业生产结构和市场,因此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命运。因此,无论古今,各国家、各民族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或本民族的凝聚力,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食文化。

现代,当贸易全球化对各国农业和食品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时,食文化成为保护本国食品生产和平安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值得注重的是我国消费者由于近代技术落后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自卑,对中华传统食品的自信似乎动摇,不仅影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的弘扬,更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甚至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例如,不少人把欧美作为样板,提出要按照西方人的食品消费,调整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追求肉、奶,改食西餐的风潮大有席卷之势,洋快餐在越来越多中国孩子们的体验中形成嗜好,以素为主的传统膳食被冷落,大量的粮食要被转化为畜产品;有人甚至把欧美人的动物性食品消费指标当成发达的标志。岂不知游牧饮食文化的欧美国家,并非发达了才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他们自古以来的游牧生活方式,历来就以动物性食品为主食。我国的游牧民族也一样。

实际上早在50多年前,美国就对动物性食品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引起警惕,尤其是近年,西方营养学家可以说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痛心疾首,甚至唤起民众推崇东方食品。中国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农牧业结构和民族的食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营养公道、丰富多彩、天人合一的食文化,今天不仅没有任何理由“邯郸学步”,向游牧文化的西餐文化转变,而且一些膳食西化的倾向,已经损害了国民的健康和本国农业的发展。

很多国家都十分珍视自己的食品文化,保护和发扬自己的食品文化,甚至把它作为维护民族权益,保护本国农业的战略。如摘要:日本、法国、韩国等,甚至提出了“身土不二”(身为国人,消费不能依靠他乡)的口号,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消费理念。日本以“寿司”、“刺身”为代表的鱼米食文化,韩国以腌渍辣白菜为代表的山地农耕食文化,法国以葡萄酒、奶酪为代表的游牧食文化等等,都很好地适应了本国的农业和自然资源。他们通过和各国的交流以及自身的进步,为本国人民提供了公道的营养和丰富的食生活。

世界各民族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同样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能,正由于如此,上述国家才把以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食育当成一个重要战略,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消费氛围,振兴本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当然,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外来的先进文化发展起来的。正由于如此,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创新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也是全世界各民族敬仰的文化。食文化也不例外。

“文化的气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六大报告)。食育的重点之一就是食文化的教育。我国以往的教育中存在重意识形态,轻文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而过往总把文化和文艺等同起来,实在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文化。为此,首先需要我们认真探究中华食文化的历史、目前状况和内涵,系统调查、抢救、分析和开发我国传统食文化。弘扬传统决不是守旧旧有的东西,弘扬意味着探究、发掘、保护传统中优秀的、公道的内容,淘汰和纠正不公道的部分,积极吸收、融合外来先进的、科学的东西,创造有利于本国、本民族发展的文化,当然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文化进步有更大贡献。

中国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五谷为养”的蒸煮文化,有“医食同源”的食疗保健文化,还有面食文化、米食文化、豆腐文化、粥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通过食育,弘扬这些人类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是进步国民生活水平,增强民族身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发展我国农业、食品产业的迫切需要,也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秋天的周记400字怎么写下一篇:梅子中心校校园周边整治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