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钢琴比赛作文

2024-04-27

特殊的钢琴比赛作文(精选9篇)

篇1:特殊的钢琴比赛作文

特殊的钢琴比赛作文

这是一次特殊的钢琴比赛,那天,我参加了“青春风采”钢琴比赛,并荣获钢琴专业少年组壹等奖。虽然有64位比赛选手,大家都很认真的比赛,让我骄傲的是我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一开始,我是没有信心的,在钢琴老师的鼓励下,我才报名参加了比赛。为了准备这场比赛,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认真准备参赛曲目——莫扎特的《幻想曲》。

到了比赛的日子,因为比赛的地点离我家很远,又七点钟开赛,所以我早上五点就起了床,换上了演出服,妈妈给我画了淡妆,打的去的。

到了现场,意外地发现孙老师的另一个学生也来参加比赛。我是第46号,虽然我还不够10岁,但还是把我分进了少年组。

比赛开始了,很多选手现场发挥的并不好:有弹到一半忘记了从头来的;有怯场弹得磕磕巴巴的;还有年龄大却弹着很简单的`曲子的……

轮到我们这一组了,我到后台排队。我的前面是两个大姐姐,所以我很紧张。

到我了,我走上台,左手扶着钢琴鞠了个躬,开始弹奏。本来我上场前很紧张,但我一开始弹奏,我就不紧张了。我融入了这首曲子里,就连评委为了节省时间说:“可以了”,我都没听见,还是弹完了整首乐曲。

评委给我的评语是:我的参赛曲目对我这样的年龄来说,曲子有些大了,但整体上来说我完成得还不错。

“青春风采”,既是艺术人才展示比赛,又是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义演活动,优秀选手将有机会得到全方位宣传及全国公益慈善巡回义演,获奖选手还有机会参加中外文化交流及赴台湾公益演出呢。

钢琴比赛已经结束了,单对我来说,这次比赛不仅仅是比的弹钢琴的能力,给最大的收益是得到了一次机会难得的锻炼。

篇2:特殊的钢琴比赛作文

说到比赛,大家肯定都知道,比如:跑步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那大家知道我特殊的“比赛”是什么吗?那就是吃西瓜大赛啦,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讲详细的情况吧。

那天的下午,爸爸妈妈把我带到了新合作购物广场,我看到新合作的门口围着很多人,我就跑过去看看,原来是在吃西瓜大赛,我去的还算及时,爸爸就把我也报了名,我是在第三轮,所以我先看第一轮、第二轮的比赛。

开始比赛了,那些服务员把西瓜端到一个桌子上,然后裁判说明了规则。规则是一轮比赛一分钟,看谁吃的多,瓜皮上不能有红色瓜瓤,如果红色的瓜瓤太多,视为作废。裁判的一声号令响后,激烈的比赛就开始了,一个个小朋友都狼吞虎咽的吃着西瓜,有的一手拿着一个,把这个吃完便快速的去吃那一个西瓜,有的则是大口的吃着,一下子半个西瓜就下肚了,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吃法,一分钟很快的过去了,然后,栽判过来数瓜皮,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个一手拿着一个西瓜的`小朋友已一分钟吃8个西瓜完胜。

第二轮比赛又在栽判的号令声下开始了,因为第二轮的小朋友吸取了第一轮小朋友的教训,所以都用第一轮获胜小朋友的方法来吃西瓜,但第二轮的那一个女生已一分钟吃11个西瓜而完胜,看到前两轮的比赛,我不禁的感到压力山大啊,但我还是最给我自己说,只要快乐就行,不是一定要赢取第一名的。

第三轮比赛又是很快的开始了,我有些犹豫的跑到参赛的桌子前,裁判说着:“3,2,1。开始!”我就狼吞虎咽的吃起西瓜来,但在我旁边的小朋友也不甘示弱,也狼吞虎咽的吃起了西瓜来,一分钟过去了,裁判宣布比赛结束,但是我才只吃了6个,而我旁边的小朋友吃的是我的两倍,他最后得到了最终冠军,但我想对没有得到冠军的小朋友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要气馁。”

篇3:谈合唱钢琴伴奏的特殊性及策略

尽管钢琴伴奏对于合唱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实中, 很多时候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一些中小学校以及业余合唱当中, 由于钢琴伴奏水平的低劣, 出现合唱走调, 唱弹不合拍, 织体节奏杂乱无章, 音乐情绪风格不相符, 伴奏手法单一等等粗制滥造的现象比比皆是, 使合唱水平大打折扣, 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大失光彩。

当然, 出现上述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伴奏者钢琴弹奏、音乐素质差而造成的, 而有一些却是由于伴奏者认识肤浅, 伴奏态度不端正, 没有认识到合唱钢琴伴奏一些规律及特点而造成的。因此, 如何正确认识合唱钢琴伴奏的作用与特点, 并采取积极的伴奏策略来提升合唱的境界确实应该成为钢琴伴奏者关注的问题, 本人通过翻阅大量的合唱谱, 聆听众多的合唱作品, 并结合自己具体的伴奏实践经验对合唱钢琴伴奏的特点与策略和大家作如下探讨:

一、合唱钢琴伴奏的特殊性

合唱的核心是“合”, 就是指合唱的各个参与者, 包括指挥、合唱队员、钢琴伴奏者之间的统一合作,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合唱音色统一, 色调均衡, 音准谐和, 从而使合唱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 达到情感的升华, 艺术的完美体现。正因为合唱“合”的特点, 使得钢琴伴奏这个“独立服务者”也有了自身的特点。

1. 合唱钢琴伴奏有别于独奏

独奏就是指钢琴独自演奏某一音乐作品, 而伴奏则是指钢琴与其他的乐器或是人声等合作表演某一音乐作品。因而作为表演者, 他们的任务是不同的。独奏是一个人的事, 完全可以展现自我个性, 只要符合乐曲内容, 就有较大的个人表现空间。但合唱伴奏就不同, 它需要的是多人多方面的配合, 不能任凭个性发展而不管整体的“合”的艺术效果。

2. 合唱钢琴伴奏有别于器乐钢琴伴奏

器乐作品呈现给听众的只有旋律及和声等, 而合唱作品除了旋律外还有文学语言 (歌词) , 歌词为我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供了比较具体而形象的基础, 也就使得人们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更能统一。相比之下, 器乐因没有歌词的直接解释, 留给了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二度创作”上也就更有空间。因而合唱的伴奏应当更加严谨和尊重原作。

3. 合唱钢琴伴奏有别于独唱钢琴伴奏

两者虽然都属于声乐伴奏的范畴, 方法上有相通的地方, 但独唱由个人单独表演, 作为伴奏, 需要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磨合。而合唱则不同, 它由多方面共同参与。因此, 合唱钢琴伴奏中伴奏与合唱的均衡, 前奏、间奏的连接, 关键的转折及特殊的音响效果等, 伴奏者都应与指挥、合唱队员协调配合。

二、合唱钢琴伴奏的策略

1. 认清自身地位, 端正伴奏态度

关于钢琴伴奏的地位, 我们应认识到, 钢琴伴奏作为器乐部分参加合唱演出, 大大扩展了合唱的表现力, 较好地烘托了人声的效果, 还可以承担前奏、间奏、尾奏各部分, 完善作品结构。在烘托人声表演的时候, 可以发挥音色、音域的表现力, 从基础低音、节奏、复调、华彩、补充声部等各方面丰富合唱的效果。因此, 在伴奏态度上, 我们首要的是做好服务, 不要把伴奏弹成独奏。钢琴作为“乐器之王”, 可以以独奏形式完美地胜任许多音乐作品的表演, 而当要钢琴作为伴奏时, 习惯于独奏的钢琴演奏者常常会找不到自身的角色而导致把伴奏弹成独奏。针对这一点, 钢琴伴奏者应更多地注意与指挥及合唱队员的配合, 在指挥的带领下将伴奏融入作品之中。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即完全被动地跟随合作者。伴奏与合唱之间是合作的关系, 伴奏虽为合唱服务, 但它绝不是合唱的附庸与陪衬, 在艺术上它是独立的。现实中那种认为只要“跟”好了就是伴奏好了的观点是极其幼稚而错误的。总的说来, 伴奏有其自身的功用与地位, 它既不同于独奏, 但也绝不是合唱的附庸品。在弹伴奏时, 我们既不能喧宾夺主, 也不能盲目跟从。

2. 研究合唱作品, 把握作品风格

伴奏的过程就是一个阐述合唱作品的过程, 而要完美地阐述合唱作品, 首先必须做到准确。这就要求伴奏者、指挥及合唱队员深入地研究作品, 了解曲作者创作的意图、时代背景, 分析其旋律及和声的特点, 这样才能把握其风格。比如著名的合唱曲《黄河大合唱》这首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 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战争, 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强博大的民族精神, 同时展现了抗日必胜的光明前景。这部气势磅礴的大合唱, 既有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的特点。伴奏者不深入了解这些, 不知道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 是不可能完成这部巨作的。同时全曲由七个乐章构成, 每一个乐章都是一首独立的音乐作品, 而且风格、内容又各不相同, 伴奏者必须对每首具体的作品又要作深入的了解。例如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吸取了民歌中船夫号子的素材, 生动地描绘了黄河船夫在暴风雨中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 伴奏者在前奏中就要表现出黄河波澜壮阔、一泻万丈的景象。第二乐章是史诗性的颂歌, 讴歌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第三乐章《黄水瑶》三段之间情绪的巨大反差, 在第四乐章《河边对口曲》中, 伴奏者一定要了解民间音调自由速度的特点, 如果一味机械地弹奏将使音乐失去它本来的特色。在第五乐章中, 伴奏者必须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血泪控诉, 以及如泣如诉的哭腔音调, 这样才能与歌唱者融为一体, 而最后两乐章, 运用号角性与战斗性的音调, 象征中国人民为取得最后胜利发出呐喊, 塑造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伴奏者首先要深刻认识到的, 不然, 弹奏出来的伴奏必定流于肤浅, 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大相径庭, 因此研究分析合唱作品, 显得尤为重要。

3. 刻苦练习技巧, 唱奏合作默契

在伴奏中,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任何合唱钢琴伴奏作品都需要有扎实的钢琴演奏功底。一个对钢琴音色、韵律、琶音跑动力度, 以及其他钢琴技巧控制不够的人, 即使懂得再多的伴奏理论也不可能弹好一部作品。因此, 刻苦学习弹奏技巧, 多演奏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 对于提高伴奏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在合唱表演当中, 指挥是这种审美交流的中心, 钢琴伴奏应该是指挥最默契的搭档, 在排练中, 应虚心听取指挥的建议, 努力地与指挥磨合。此时伴奏应认真注意几点:首先是前奏, 前奏是整首曲子的基调, 它将作品的情绪、力度速度对听众作准确的提示, 因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合唱伴奏应十分认真地对待;其次是间奏, 间奏在歌曲中往往起到衬托情绪及转调的作用, 对合唱的完整性、连贯性至关重要, 如童声合唱《山童》的第二部分转到第三部分时出现了间奏, 在这个间奏中, 伴奏就要完成转调和情绪转换的双重任务, 将静重新带回到动, 使合唱更加严密;第三是情绪的起伏, 伴奏应很好地理解指挥的意图。事实上, 指挥的手势不仅仅只是打打拍子, 一位优秀的指挥,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了对作品的全面提示, 故而作为钢琴伴奏, 应高度关注并配合指挥手势, 从而和指挥一起牢牢把握好合唱曲的力度、速度的变化以及情绪的转换, 为合唱的成功表演打下扎实的基础。

4. 提高自身修养, 提升伴奏境界

钢琴的演奏要以技巧为基础, 伴奏亦然, 但光有技巧是绝对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悟性及修养, 这一点对于伴奏者来说更为重要, 一个缺乏修养的伴奏不可能是好伴奏, 比如合唱曲《阳关三叠》, 是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而创作的, 意境深远是典型的文人诗歌, 如若伴奏不能理解歌词具体含义, 怎么可能很好地传达出曲子本身的意境呢?当然修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针对合唱伴奏, 应加强音乐理论、键盘和声、声乐、合唱基础知识广泛, 以及音乐史论, 音乐美学等学科的学习, 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了解其他各门艺术领域, 加强文学方面的修养, 除此之外, 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应具有谦虚随和的性格, 乐于与不同个性的合作者平等合作, 同时它还应是亲切而热情的人, 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悟, 塑造音乐形象。

总之, 合唱钢琴伴奏是一门被广泛运用的专门的音乐表演艺术, 合唱与钢琴伴奏如同一对亲姐妹, 从内容到风格, 从气氛到意境, 都应是浑然一体, 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使得合唱在钢琴伴奏下能完全将曲作者的意图展示给听众。也只有这样, 钢琴伴奏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摘要:本文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具体分析并区别合唱钢琴伴奏与钢琴独奏、独唱钢琴伴奏、器乐钢琴伴奏的不同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钢琴合唱伴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合唱钢琴伴奏,特殊性,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2]王伟任、王顺通《音乐欣赏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3]孙维权、巢志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篇4:特殊的比赛,特殊的意义

中提琴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在弦乐家族中,它的影响、地位、作用都不同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中提琴的特点是温和而忧郁,有着成熟的歌唱性和“隐性”的回味感。然而时至今日,有些人对它还持有认识上的偏见,认为它只是一件乐队中的中音乐器,是淘汰下来的小提琴演奏者改行学习和演奏的乐器。其实,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早在巴洛克时期就十分盛行,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更是成为了一件完美的、受到人们热衷和喜爱的乐器,在管弦乐演奏、室内乐演奏和独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届比赛的选手来自全国近二十所专业院校(除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比赛评委有:沈阳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厉学科(评委会副主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贾江涛、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副教授盛利、西安音乐学院中提琴教师王恪居、香港演艺学院中提琴教师陈浩堂、广州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钱宇幸、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朱其元。比赛评委会顾问有: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沈西蒂,中国中提琴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研室主任何荣。评委会主任由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作曲家李自立担任。

中提琴比赛在我国举办过几次,但都没有形成延续的惯例,这是当时不利的条件和环境所造成的。在前几次比赛中,因选手的普遍水平较低,故在专业上难以形成“上档次”的影响力。本次比赛则不然,按照比赛评委会顾问何荣的话说:“选手们的普遍水平得到了提升,尽管中央和上海两大音乐学院未派选手参加,但比赛的实际水平确实比过去提高了不少,一些尖子选手的水平比起两大院校的选手来说毫不逊色,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本届比赛共分三个组别,少年A组(十五岁以下)、少年B组(十八岁以下)、青年组(十八岁以上)。三轮比赛,共有四十人进入复赛,二十一人进入决赛。比赛设三个组别的第一名各一人,第二、三名各两人(青年组第三名三人),进入决赛但没有名次的选手获最佳演奏奖。最终,少年A组第一名被深圳艺术学校的王心怡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四川音乐学院康蜜夏、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唐国瀚,第三名获得者为深圳艺术学校邓蓉、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庄子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管昊获最佳演奏奖。少年B组第一名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杜鹃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于越、吴比欣,第三名获得者为西安音乐学院附中赵丹、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陆仲坤,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李蔚岚获最佳演奏奖。青年组第一名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徐琨博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西安音乐学院陈怡孜、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李谦,第三名获得者为山西省阳泉二中李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李佳、中央民族大学敖晓瑞,沈阳音乐学院时少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陈芳圆获最佳演奏奖。

从比赛获奖结果来看,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及其附中是最大的“赢家”,他们的“主场”之利非常突出,旁人似乎难有与其“抗衡”的实力。然而,看过全部比赛后我终于明白,他们之所以成绩好,思想重视、准备充分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报名人数多,选手选拔严格,亦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该校参赛选手水平高,这方面,学生的突出才能与教师的正确培养是最为关键的。

这次比赛的三轮曲目是与国际接轨的,三个组别,第一轮都是巴赫的无伴奏组曲(青年组还有列格的三首无伴奏组曲),第二轮都是奏鸣曲,第三轮都是协奏曲和中国乐曲。

少年A组第一轮规定曲目是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组曲》《D小调第二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第二轮规定曲目是格林卡《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轮规定曲目是采尔特《降E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舒伯特《C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任选一首),中国乐曲是马思聪《跳龙灯》、金灼南/娄树华《渔舟唱晚》、雷振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任选一首)。

说实话,本届比赛少年A组是最平淡的,没有什么惊人的天才火花出现。获得冠军的王心怡可以说在各方面都较全面,她初赛时演奏的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组曲》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应属上乘,复赛时演奏的格林卡奏鸣曲并不是最好,但决赛时,这个小姑娘却发挥得十分出色,舒伯特《C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拉得有板有眼,技巧与风格都很娴熟纯正。最令人欣赏的是中国乐曲《渔舟唱晚》,她的演奏非常清雅,很有成熟演奏家的味道。

第二名康蜜夏和唐国瀚都是综合实力略强,他俩从初赛的巴赫组曲、复赛的格林卡奏鸣曲到决赛的舒伯特协奏曲,都给人们带来了纯正、熟练和自然的感觉,而唐国瀚的演奏相对来说更有激情,是我比较喜欢的。

第三名邓蓉拉琴有着很好的规格,她音色扎实、音准较好。这个女孩复赛时演奏的格林卡奏鸣曲,我认为是所有人中最好的,对于这首作品,她的风格把握和歌唱性效果都体现得较为准确和突出。另一位第三名庄子健亦有着良好的声音、成熟的技巧和稳健的发挥。

少年B组第一轮规定曲目是巴赫《C大调第三无伴奏组曲》《降E大调第四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第二轮规定曲目是霍梅尔《降E大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轮规定曲目是斯塔米兹《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霍夫迈斯特《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弗尔塞特《G小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任选一首)。中国乐曲是马思聪《回旋曲》、刘庄《慢板》、祝恒谦《快乐的萨利哈》、李自立《丰收渔歌》。

这是一个颇具戏剧性变化的组别。它的特点是第一名与其他选手之间差距明显。获得冠军的杜鹃是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侯东蕾老师的学生,这是一个极有才华的孩子,初赛时她演奏的是巴赫《C大调第三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她拉的巴赫声音稳健、技巧规格高,且句法处理十分老练。复赛时她演奏了霍梅尔《降E大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声音浑厚纯正、音乐成熟流畅,是一个高规格的、气质与才能都超强的选手。决赛时,杜鹃演奏了弗尔塞特《G小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可以说她是当天唯一令我怦然心动的选手,这首协奏曲她演奏得深沉豪迈、激动无比,其技术的细腻和音乐的成熟完全是大家气派。中国乐曲《丰收渔歌》,她的演奏令我陶醉,其音乐之美甚至使我认为这首乐曲用中提琴演奏比用小提琴演奏更合适。

第二名获得者于越、吴比欣也都是侯东蕾老师的学生,他俩演奏的曲目完全一样,初赛巴赫《C大调第三无伴奏组曲》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复赛霍梅尔《降E大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决赛弗尔塞特《G小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国乐曲是刘庄的《浪漫曲》。于越和吴比欣优点基本相同,都是声音扎实、技巧熟练、音乐流畅。除杜鹃外,他俩的确比其他选手都要全面。若依我的感受,吴比欣应该在整体气质上更好一些。

第三名获得者赵丹、陆仲坤亦有不错的表现,他俩一个来自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一个来自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分别是王恪居老师和侯东蕾老师的学生。赵丹初、复赛的演奏曲目与前几位选手一样,决赛她选了霍夫迈斯特《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国乐曲选了《丰收渔歌》。这个孩子拉琴很有灵气,总体上规范、自然,音乐感觉不错。陆仲坤初、复赛的演奏曲目也与前几位选手相同,中国乐曲也与赵丹一样选了《丰收渔歌》,只是决赛时的协奏曲选了斯塔米兹《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这个男孩给我的感觉是声音好,技术能力强,演奏规格较高,是个不错的苗子。

少年A、B两组的比赛,的确有很多选手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但唯有杜鹃一人才华更胜,这是我在现场得到的真实感受。

青年组比赛亦角逐得很激烈,参赛选手的水平较少年组接近了许多,获得名次奖的选手分布也略广了一些。

青年组第一轮的规定曲目是巴赫《C小调第五无伴奏组曲》《G大调第六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列格三首无伴奏组曲(以上任选一首)。第二轮的规定曲目是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中提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奏鸣曲》、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阿佩乔尼),第三轮规定曲目是欣德米特《天鹅转子》、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一名获得者徐琨博是一位突出的人才,初赛时演奏了巴赫《G大调第六无伴奏组曲》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其技术、乐风、音色的把握均与众不同。复赛时他演奏了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奏鸣曲》,虽有一个上行分解和弦经过句出现了音准问题,但整部作品演奏得十分娴熟流畅,音色和音乐的把握均十分到位。决赛时他演奏的是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说实在的,在当天决赛中几位拉巴托克协奏曲的选手中,唯有他的演奏最标准、最完美。这个男孩子与杜鹃相类似,都有着一种大家的气派,艺术气质和底蕴非常独特而丰厚,这样的人才如若培养得当,假以时日必将大有作为。

第二名获得者李谦、陈怡孜亦是不错的人才。李谦声音好,演奏细腻而富有激情。初赛时演奏的列格《G小调第一无伴奏组曲》规范而流畅,单双音音准都较为精确。复赛时演奏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奏鸣曲》,其技术、风格、音乐的完整性都达到了优秀的程度。决赛时他选择了李自立新创作的《第一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面对具有浓郁蒙古音乐风格的新作品,他的演奏清新委婉,充分发挥了中提琴内在深情的音色特点。陈怡孜初赛时演奏的曲目与李谦相同,效果虽略逊于李谦,但在其他数人中仍属上乘。复赛时演奏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中提琴奏鸣曲》,充分显示出她男孩子般的魄力,整首乐曲处理得分寸得当、结构合理,厚重的音色使人感到了中提琴独有的力量感和气魄性。

决赛时她演奏的是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本次青年组决赛中,沃尔顿协奏曲是被选手们演奏得较多的,而陈怡孜的演奏无疑是其中最好的,她不仅技术完成得充分,音乐上、音色变化上、风格把握上也都做得很到位。

第三名获得者共有三位,李骞、李佳的演奏都很大气,论风格把握和完整性,他们二人均有优势,论对音色和技巧的掌握,他们二人亦有独到和娴熟之处。决赛时一人拉欣德米特《天鹅转子》,一人拉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两部艰难的协奏曲他们都完成得较充分。

另一位第三名获得者是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敖晓瑞,她是金红花老师的学生。这个姑娘的演奏很有个性,姿态松弛,技术把握熟练,而且很会“歌唱”。决赛时她演奏的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略微与众不同,其细腻的“柔性”色彩给作品增添了一种特殊美感。

尽管本次比赛呈现出选手水平普遍提高的现象,但通过四天的比赛,一些人还是暴露出演奏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既有技术上的,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

一、声音概念的模糊。本届比赛共有八十多名选手报名参赛,除获奖的二十一人以及入围复赛的部分选手技术把握稍好外,其他选手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演奏上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声音概念问题。我从现场的比赛中留意到,一些选手拉中提琴时还是拉小提琴的感觉,左右手都显得“飘”“轻”“尖”,尤其是右手,并没有真正找到中提琴弓子“挂”弦的感觉,故而声音缺乏扎实感和通透的浑厚韵味。这样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教师概念模糊而带给学生的,今后尚需大家从根本上研究和解决。

二、对巴赫作品理解上的欠缺。巴赫的作品对于演奏家,特别是弦乐演奏家来说,是一块检验基本功和音乐修养的试金石。正因为如此,现今所有正规的国内外音乐比赛,都将巴赫的作品放在首轮,以表示对选手专业基本功和音乐修养能力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年轻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演奏巴赫作品的成绩大幅提高,有些人已经达到了尖子程度。然而,对于大部分音乐学院的在校生来说,巴赫的作品仍然是演奏上的“软肋”。

本次比赛中,除一些尖子外,大部分选手在演奏巴赫作品时都有着各类的问题。第一,是前奏曲中的问题。巴赫的前奏曲,无论哪一首都有着规律化的句法(隐性的)、适中的速度和标志性的演奏法。而我们的一些选手在演奏时从头至尾混为一片,根本没有句法的感觉,也没有对连顿相间的规律性弓法进行仔细研究和合理运用,致使乐曲很难展示出其基本的结构框架。对于速度,一些选手演奏得太自由,想快就快,想拖就拖,致使巴赫的音乐从根本上失去了严谨的个性。再有,部分选手在演奏前奏曲,特别是第六前奏曲时,过多地使用跳弓,致使音乐在总体风格上受到了一定的曲解。第二,萨拉班德舞曲的问题。萨拉班德是巴赫组曲中慢板的三拍子舞曲,带有庄严、高贵的古朴风格。然而我们的选手在演奏中常常忽略了节奏的作用,只顾将声音拖长,或极力顾及双音的音准和音质的保持等,致使整首乐曲失去了节奏感,没有了舞曲音乐的“支撑”点和韵味。第三,对于乐曲中的各类装饰音缺乏讲究的、符合时代感的处理,致使音乐的趣味变得不够高雅和自然。

三、奏鸣曲演奏方面的问题。奏鸣曲是比赛第二轮的规定演奏类型,它既检验选手对奏鸣曲形式的掌握能力,又检验选手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奏能力,是一种带有室内乐性质的专业展示。本次比赛,无论是少年组还是青年组选手,都在演奏奏鸣曲时暴露了一些问题。少年A组的一些选手将格林卡奏鸣曲第一乐章拉得飞快,完全失去了俄罗斯风格的歌唱性。少年B组的一些选手在演奏霍梅尔奏鸣曲时,将乐曲变成了技巧性的协奏曲,更甚的是,他们基本忽视了钢琴伴奏声部的存在,将巧妙的合奏变成了你追我赶式的“竞赛”。

青年组一些选手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时,一味地发“狠”,把勃拉姆斯的音乐“挤压”成“瘪”状,从而失去了作品内心涌动般的深邃味道。而另一些选手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时,则将音乐奏得呆板、迟滞,没有了浪漫主义抒情化的热情和委婉。至于舒伯特奏鸣曲,很多选手在演奏时都没能将音乐的情调尽情展开,而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作,亦是处于一种相对生疏和隔阂的状态中。

四、协奏曲演奏方面的问题。协奏曲是比赛中选手们最好发挥的类型,因演奏协奏曲的选手都是进入决赛的选手,故暴露的问题相对较少。然而在这次比赛中,有的选手将舒伯特协奏曲奏得粗糙兀突,完全没有考虑到它是一首近似于莫扎特风格的作品。还有的选手将欣德米特《天鹅转子》拉得索然无味,将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拉得零乱懈怠,严重缺乏现代音乐的立体化气质,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选手没有正确理解作曲家的个性及其作品风格所造成的。

本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使人们看到了我国中提琴事业喜人的前景。比赛中,选手们赛得积极、赛得认真、赛得投入,场上激烈争夺,场下互相切磋,表现出了良好的团结气氛与合作精神;而由老中青三代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委会,则以认真、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体参赛师生和选手家长们的信赖与热赞。总的来说,这是一届和谐的、圆满的、成功的比赛。

篇5:难忘的钢琴比赛作文

我的钢琴弹奏已经达到了全国业余8级的水平,所以老师特意带我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参加一次全国性美国钢琴选拔赛。

我弹奏的曲目是我们学校升旗是播放的曲子《共产儿童团团歌钢琴变奏曲》,之所以要选这首曲子,是因为我长得很像红军。所以要能表现出小红军机智勇敢。其勇敢果断的形象。在打仗中的勇敢和机智。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我发现整个乐曲可以分为3个段,其中1,3段要弹得干净有力,第2段要弹的缓慢柔和。我在银川的比赛地点是宁夏大剧院,我被安排在7月18日下午参加比赛,我前两天都在看其他小孩比赛和听著名钢琴假的演奏会。等到比赛的那一天,我既紧张又兴奋。结果不负众望,我获得了第二名。拿到期待已久的奖状,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在这次的比赛中我收获满满。我懂得了要想获得满意成绩,就必须付出艰辛的练习,而且要持之以恒。我离自己希望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我会继续努力下去的!

篇6:特殊的拔河比赛作文

老师把我们带到草坪上,让我们坐下。在准备时,老师们的`行为真是无奇不有啊!老师们换上了运动鞋,做热身活动,但有一些老师却换上了校服,或是纠结自己的发型。

不一会儿,比赛开始了,第一场是六年级和一年级之间的比赛,虽然大多老师看起来很陌生,不过我依旧要给他们加油。因为队伍是按年级排的,所以队伍的最左边和最右边顿时轰动了起来,一声声的喊着“加油”,“一年级必胜”连四年级的我也觉得心潮澎湃。最终六年级赢了,传来一阵欢呼声。

第三局是三年级和四年级比,我们的四年级级部终于上场了,大家都拭目以待。只见一声令下,旗子不断往四年级这边移动。可局势竟反转了,眼看三年级就要赢了,我们恨不得上去帮王老师一把。这边的呼声更大了,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终于,我们四年级赢了,我开心的跳了起来。

篇7:特殊的跑步比赛作文

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先把班上的同学分为两个组,每组的两个人用红领巾绑着腿,左边的同学绑右腿,右边的同学绑左腿。最后看哪个队先到达终点,哪个组就获胜(三局定胜负)。

第一轮开始了,我腿抖得好厉害,心跳也好快。我和袁宜诺是搭档,我们排在第二个出场,我朝左边一看,我和袁宜诺要对决的是甲组的王牌――尹佳林和黄思行。我心里很紧张,心想:等一下肯定会输的。老师说:”开始!”话音刚落,第一个比赛的同学马上就冲了出去,我们第一个比赛的是我们的王牌选手,一眨眼,他们就回来了。我和袁宜诺飞快地走了出去,我们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刚走了几步,他们那组的王牌便跟上来了,然后她们很快地追上了我们,调头返回的时候,她们就超过我们了。由于我们后面的几组配合不太好,这一轮他们胜利了。

第二轮和第三轮都是我们胜利了。

篇8:儿童钢琴学习的特殊性与训练对策

一、儿童钢琴学习的特殊性

(一) 儿童特殊的心理特征

由于幼儿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表现, 所以在对于儿童钢琴学的教受中要注意把握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这个时期的儿童注意力只有10-20分钟, 这对于在一节课45分钟的钢琴课中, 怎样把握他们的注意力时间并能有效利用, 这无疑给钢琴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 儿童的情绪也不稳定, 极易波动, 一些敏感的幼儿可能会被老师的威严吓哭, 这要求钢琴教师要随时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并给与正确的引导, 再次, 儿童的好奇心通常来得快去的也快, 掌握儿童这一善变的心理特征, 善于培养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也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钢琴教师利用每节课的有效时间, 让孩子们更高效的学习知识并能保持对钢琴的兴趣喜爱。

(二) 儿童时期手指、手掌的特殊性

儿童时期, 手指的骨骼发育还不健全, 手指不仅小还很软, 通常的弱指4、5指在他们这个时候可能会更难以站立, 手型也难以支撑, 在这个时期的手指基本功训练显然凸显的很重要, 但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儿童的骨骼发展的还不健全, 在手指基本功的练习时要注意适度, 幼儿时期过度的手指练习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甚至会导致手指发育的畸形, 钢琴教师和家长在这时候都需要对儿童的的练习把握适量的度。

(三) 儿童时期教师的耐心

由于儿童特殊的心理状态决定, 他们的注意力时间只有10-20分钟, 在课堂上也会表现的顽皮甚至多动,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充足的耐心, 若是对他们过于严厉, 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二、儿童钢琴学习的训练对策

(一) 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不仅针对成年人, 在对幼小的儿童时期来说也同样适用。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来说, 兴趣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更容易被带入活泼的、感染力强的情境中去, 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课堂中对于他们要采取启发、诱导、鼓励的方法培养他们对钢琴学习的热爱, 在具体课堂实施中, 比如可以弹奏他们感兴趣的儿歌, 教师弹奏让他们任意打节拍唱歌,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他们表现的比上次进步一点点, 教师就要给与及时的鼓励, 可以发给他们一个小红花或者一枚孩子们喜爱的卡通贴纸, 及时的鼓励对于儿童尤为重要, 这会让他们找到自信。在每学习一段时间后, 教师可以组织小朋友们来一次音乐会, 提高他们的表演欲望和后期学琴的积极性。

(二) 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在当今社会, 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是陶冶情操, 更重要的是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发智力。事实的确如此, 钢琴学习是眼、耳、手、口、心合一的训练, 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 更能帮助他们对注意力集中的训练、记忆能力的培养以及各方面协调运作的训练, 这也无疑是当今家长及力推崇孩子们学习钢琴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办的奥尔夫教学法, 也正是利用了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这一观点, 让更多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来感知音乐中的节拍、节奏, 教师也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生动又直观的形象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三) 因材施教

由于儿童处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时期,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 对每个学生身上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到他们身上在学琴时的优点和弱势, 给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对儿童的性格特征、成长的特点以及和家长及时有效的沟通等方面来入手, 争取做到让每位幼儿学生都能轻松愉悦的获取课堂上的知识。

此外, 琴童的家长在整个学琴的过程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要做好教师的“助教”, 首先, 在学琴的初期要坚持陪孩子学习每一节课的内容, 课堂下对儿童的练习起到监督的作用, 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其次, 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对孩子的习琴不能有攀比心, 拔苗助长的心, 对孩子要持有从容的态度,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与及时的鼓励;再次, 要尽可能多的给孩子创设一种音乐氛围, 比如在家放古典音乐的CD或者带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去听高质量的现场音乐会;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做到和教师及时、有效的沟通,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孩子学琴的良好环境。

篇9:特殊的比赛 特殊的意义

中提琴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在弦乐家族中,它的影响、地位、作用都不同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中提琴的特点是温和而忧郁,有着成熟的歌唱性和“隐性”的回味感。然而时至今日,有些人对它还持有认识上的偏见,认为它只是一件乐队中的中音乐器,是淘汰下来的小提琴演奏者改行学习和演奏的乐器。其实,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早在巴洛克时期就十分盛行,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更是成为了一件完美的、被人们热衷和喜爱的乐器,在管弦乐演奏、室内乐演奏和独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中提琴演奏事业在我国发展很快,人们在认识、研究、掌握它的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而首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的举办,就是要通过这种国际化、规范化的形式来集中展示和评判我国青少年中提琴演奏的实际水平,同时对我国尚属年轻的中提琴教学事业予以调研和验证。事实证明,本届比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批富有才华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以他们一流的演奏技艺获得了比赛的优胜奖,而来自全国各个音乐院校的年轻中坚教师则以他们出色的教学成绩,证明了这项事业的蒸蒸日上和后继有人。

本届比赛的选手来自全国近二十所专业院校,比赛评委有:沈阳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厉学科(评委会副主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贾江涛、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副教授盛利、西安音乐学院中提琴教师王恪居、香港演艺学院中提琴教师陈浩堂、广州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钱宇幸、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朱其元。比赛评委会顾问: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沈西蒂,中国中提琴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研室主任何荣,评委会主任由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作曲家李自立担任。

选手普遍水平提高 尖子人才表现突出

本届比赛共分三个组别,少年A组(15岁以下)、少年B组(18岁以下)、青年组(18岁以上)。三轮比赛,共有40人进入复赛,21人进入决赛。比赛设三个组别的第一名各一人,第二、三名各两人(青年组第三名三人),进入决赛但没有名次的选手获最佳演奏奖。最终,少年A组第一名被深圳艺术学校的王心怡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四川音乐学院康蜜夏、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唐国瀚,第三名获得者为深圳艺术学校邓蓉、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庄子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管昊获最佳演奏奖。少年B组第一名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杜鹃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于越、吴比欣,第三名获得者为西安音乐学院附中赵丹、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陆仲坤,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李蔚岚获最佳演奏奖。青年组第一名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徐琨博获得,第二名获得者为西安音乐学院陈怡孜、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李谦,第三名获得者为山西省阳泉二中李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李佳、中央民族大学敖晓瑞,沈阳音乐学院时少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陈芳圆获最佳演奏奖。

从比赛获奖结果来看,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及其附中是最大的“赢家”,他们的“主场”之利非常突出,似乎旁人难有与其“抗衡”的实力。然而,看过全部比赛后我终于明白,他们之所以成绩好,思想重视、准备充分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报名人数多,选手选拔严格,亦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该校参赛选手水平高,这方面,学生的突出才能与教师的正确培养是最为关键的。

这次比赛的三轮曲目是与国际接轨的,第一轮是巴赫的无伴奏组曲(青年组还有列格的三首无伴奏组曲),第二轮是奏鸣曲,第三轮是协奏曲和中国乐曲。

说实话,本届比赛少年A组是最平淡的。获得冠军的王心怡可以说在各方面都较全面,她初赛时演奏的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组曲》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应属上乘,复赛时演奏的格林卡奏鸣曲并不是最好,但决赛时,这个小姑娘却发挥得十分出色,舒伯特《C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拉得有板有眼,技巧与风格都很娴熟纯正。最令人欣赏的是中国乐曲《渔舟唱晚》,她的演奏非常清雅,很有成熟演奏家的味道。

第二名康蜜夏和唐国瀚都是综合实力略强,他俩从初赛的巴赫组曲,复赛的格林卡奏鸣曲到决赛的舒伯特协奏曲,都给人们带来了纯正、熟练和自然的感觉,而唐国瀚的演奏相对来说更有激情,是我比较喜欢的。第三名邓蓉拉琴有着很好的规格,她音色扎实、音准较好。这个女孩儿复赛时演奏的格林卡奏鸣曲,我认为是所有人中最好的,对于这首作品,她的风格把握和歌唱性效果都体现得较为准确和突出。另一位第三名获得者庄子健亦有着良好的声音、成熟的技巧和稳健的发挥。

少年B组是一个颇具戏剧性变化的组别。它的特点是第一名与其他选手之间差距明显。获得冠军的杜鹃,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孩子。从比赛的第一轮开始,我就记住并关注了她,初赛时她演奏的是巴赫《C大调第三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她演奏的巴赫声音稳健、技巧规格高且句法处理十分老练。复赛时她演奏了霍梅尔《降E大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声音浑厚纯正、音乐成熟流畅,是一个高规格的、气质与才能都超强的选手。决赛时,杜鹃演奏了弗尔塞特《g小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不客气地讲,她是当天唯一令我怦然心动的选手,这首协奏曲她演奏得深沉豪迈、激动无比,其技术的细腻和音乐的成熟,完全是大家气派的表现。中国乐曲《丰收渔歌》,她的演奏已经令我在现场陶醉,其音乐之美使我甚至认为这首乐曲用中提琴演奏比用小提琴演奏更合适。

第二名获得者于越、吴比欣演奏的曲目完全一样。于越和吴比欣优点基本相同,都是声音扎实、技巧熟练、音乐流畅,而吴比欣应该在整体气质上更好一些。第三名获得者赵丹、陆仲坤亦有不错的表现。赵丹拉琴很有灵气,总体上规范、自然,音乐感觉不错。陆仲坤演奏声音好,技术能力强,规格较高是个不错的苗子。endprint

青年组比赛亦角逐得很激烈,参赛选手的水平较少年组接近了许多。获得名次奖的选手分布也略广了一些。第一名获得者徐琨博是一位突出的人才,他也是我从第一轮就印象深刻并特别关注的选手。徐琨博初赛时演奏了巴赫《G大调第六无伴奏组曲》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舞曲,其技术、乐风、音色的把握均与众不同,复赛时他演奏了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中提琴奏鸣曲》,虽有一个上行分解和弦经过句出现了音准问题,但整部作品演奏得十分娴熟流畅,音色和音乐的把握均十分到位。决赛时他演奏的是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在当天决赛中几位拉巴托克协奏曲的选手中,唯有他的演奏最标准、最完美,其音准、技巧、音色、音乐都表现得很好。这个男孩子与杜鹃相类似,都有着一种大家的气派,艺术气质和底蕴非常独特而丰厚。

第二名获得者李谦、陈怡孜亦是不错的人才。李谦声音好,演奏细腻而富有激情,决赛时他选择了李自立创作的《第一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面对具有浓郁蒙古音乐风格的新作品,他的演奏清新委婉,充分发挥了中提琴内在深情的音色特点。陈怡孜复赛时演奏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中提琴奏鸣曲》,充分显示出她男孩子般的魄力,整首乐曲处理得分寸得当、结构合理,厚重的音色使人感到了中提琴独有的力量感和气魄性。第三名获得者共三位,李骞、李佳的演奏都很大气,论风格把握和完整性,他们二人均有优势,论对音色和技巧的掌握,他们二人亦有独到和娴熟之处,决赛时一人拉亨德米特《天鹅转子》,一人拉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两部艰难的协奏曲他们都完成得较充分,给人们带来了胸有成竹的感觉。另一位第三名获得者敖晓瑞决赛时演奏的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略微与众不同,其细腻的“柔性”色彩给作品增添了一种特殊美感。

四天的比赛结束了,选手们为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竭尽全力,而我则从中看到了我国中提琴演奏和教学事业的前景与希望。

缺陷与不足广泛存在 认识与理念尚需改进

尽管本次比赛呈现出选手水平普遍提高的现象,但通过四天的比赛,一些人还是暴露出在演奏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有技术上的,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

(一)声音概念的模糊 本届比赛选手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声音概念。一些选手拉中提琴时还有拉小提琴的感觉,左右手都显得“飘”、“轻”、“尖”,尤其是右手,并没有真正找到中提琴弓子“挂”弦的感觉,故而声音缺乏扎实感和通透的浑厚韵味。这样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教师概念模糊而带给学生的,今后尚需大家从根本上研究和加以解决。

(二)对巴赫作品理解上的欠缺 巴赫的作品对于演奏家,特别是弦乐演奏家来说是一块检验基本功和音乐修养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国年轻选手在国际比赛中演奏巴赫作品的成绩大幅提高,有些人已经达到了尖子程度。然而,对于大部分音乐学院的在校生来说,巴赫的作品仍然是演奏上的“软肋”。本次比赛中,除一些尖子外,大部分选手在演奏巴赫作品时都有着各类的问题。下面我仅举几个小例子:第一,前奏曲中的问题。巴赫的前奏曲,无论哪一首都有着规律化的句法(隐性的)、适度的速度和标志性的演奏法。一些选手在演奏时从头至尾混为一片,根本没有句法的感觉,也没有对连顿相间的规律性弓法进行仔细研究和合理运用,致使乐曲很难展示出其基本的结构框架。对于速度,一些选手演奏得太自由,想快就快,想拖就拖,致使巴赫的音乐从根本上失去了严谨的个性。再有,部分选手在演奏前奏曲,特别是第六前奏曲时,过多地使用跳弓,致使音乐在总体风格上受到了一定的曲解。第二,萨拉班德舞曲的问题。萨拉班德是巴赫组曲中慢板的三拍子舞曲,带有庄严、高贵的古朴风格。而选手在演奏中常常忽略了节奏的作用,只顾将声音拖长,或极力顾及双音的音准和音质的保持等,致使整首乐曲失去了节奏感,没有了舞曲音乐的“支撑”点和韵味。第三,对于乐曲中的各类装饰音缺乏讲究的、符合时代感的处理,致使音乐的趣味变得不够古典和自然。

(三)奏鸣曲演奏方面的问题 奏鸣曲是比赛第二轮的规定演奏类型,它既检验选手对奏鸣曲形式的掌握能力,又检验选手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奏能力,是一种带有室内乐性质的专业展示。本次比赛,无论是少年组还是青年组选手都在演奏奏鸣曲时暴露了一些问题。少年A组的一些选手将格林卡奏鸣曲第一乐章拉得飞快,完全失去了俄罗斯风格的歌唱性。少年B组的一些选手在演奏霍梅尔奏鸣曲时将乐曲变成了技巧性的协奏曲,更甚的是,他们基本忽视了钢琴伴奏声部的存在,将巧妙的合奏变成了你追我赶式的“竞赛”。青年组一些选手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时,一味地发“狠”,把勃拉姆斯的音乐“挤压”成“瘪”状,从而失去了作品内心涌动般的深邃味道。而另一些选手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时,则将音乐奏得呆板、迟滞,没有了浪漫主义抒情化的热情和委婉。至于舒伯特奏鸣曲,很多选手在演奏时都没能将音乐的情调尽情展开,而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合作亦同样是处于一种相对生疏和隔阂的状态中。

(四)协奏曲演奏方面的问题 协奏曲是比赛中选手们最好发挥的类型,因演奏协奏曲的选手都是进入决赛的选手,故所暴露的问题相对较少。然而在这次比赛中,也有些人在演奏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选手将舒伯特协奏曲奏得粗糙兀突,没有考虑到它是一首近似于莫扎特风格的作品。还有的选手将亨德米特《天鹅转子》拉得索然无味,将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拉得零乱懈怠缺乏现代音乐的立体化气质,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选手没有正确理解作曲家的个性及其作品风格所造成的。

中提琴事业前景喜人 展未来更需加倍努力

本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使人们看到了我国中提琴事业前景喜人的希望。比赛中,选手们赛得积极、赛得认真、赛得投入,场上激烈争夺,场下互相切磋,表现出了良好的团结气氛与合作精神。而由老中青三代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委会则以认真、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体参赛师生和选手家长们的信赖与热赞。

本届比赛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其中最显著的代表是广州星海音乐附中的侯东蕾老师。侯东蕾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弦乐教研室主任,青年一代中提琴教师中的佼佼者。这次比赛他的学生参赛人数最多,进入复赛和决赛的人数高达9人,而少年A组第二名,少年B组第一名、第二名(两人)第三名(一人),青年组第一名、第二名(一人)都是他的学生,如此高的获奖比例实属罕见。此外,西安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王恪居也有三名学生获奖,其教学成就亦是相当出众的。

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专业比赛,赛程期间组委会还特意安排了许多重要学术活动,如中提琴老教授沈西蒂的大师专题讲座、何荣教授的赛后大师班讲座,李自立教授的《第一中提琴协奏曲》创作报告、青年中提琴演奏家钟华的独奏音乐会等。这些活动意义重大,效果突出,在师生们及爱好者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首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中提琴邀请赛圆满闭幕了,为了使我国中提琴艺术事业得到长期而全面的发展,赛会组委会决定,今后每隔两年举行一次比赛,并逐步扩大其规模和影响,使其真正成为我国具有正规性、权威性和延续性的专业中提琴比赛。

衷心希望全国的中提琴同行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使“星海杯”比赛这朵鲜艳的“中提琴之花”在广阔的艺术百花园中盛开得更加灿烂。

景作人 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家、乐评人

上一篇:外墙涂料工程规范下一篇:写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