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

2024-05-11

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精选8篇)

篇1: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

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

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房问,我慵懒地靠在枕头上看电视,享受着午后特有的安静与暖意。飞扬的思绪却早已不在搞笑的电视剧中,而是飞回了几个星期前的下午……

爷爷的`腰不好,总是痛,医生让他每天枕那种软软的枕头睡,可爷爷说他睡不惯那种枕头,依旧每天枕着带有谷物香气的硬枕头睡。我突发奇想,为爷爷做一个软的枕头。

说干就干,我找来了一块黑白圆点的棉布,一把剪刀,一支粉笔和一些软布块。我先在布上画了一个大约六十厘米长,二十五厘米宽的长方形,然后剪下来,缝好。一切都很顺利,只是,我在装拉链时遇到问题了,我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该怎么装,我决定让妈妈教。

妈妈以飞快的速度讲了一遍,见我一头雾水的样子,又以极慢的速度讲了第二遍,我还是似懂非懂。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好笨,那么一点小事都做不起来。我想放弃了,想去买一个,但我知道亲手做比买一个更能医治爷爷的病,只好鼓起勇气,继续装拉链。

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先将拉链的一边靠着布的一边,然后找了儿根大头针别着,然后缝一点,拆一根大头针,好不容易缝完一边,发现针脚又粗又稀,完全不像个样子。有了第一边的基础,另一边就容易多了。拉链装好后,我把棉花,碎软布都塞了进去,拉链拉上,感觉还不错,软软的,暖暖的,十分舒服。

晚上,爷爷回到家,我把它送给了爷爷,爷爷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我长大了,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一个简单的枕头,却换来了爷爷开心的笑容;一个简单的枕头,却饱含着我对爷爷的爱意;一个简单的枕头,却是爷孙两代情感的桥梁……

载着笑与甜蜜的小精灵飞到了我的身边,我一抬头,一片金色的阳光映入了眼帘,就像爷爷爽朗的笑声般明亮。

篇2: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

用奶奶的话说,“这个孩子呀,不是盏省油灯。”自打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我就没有哪一夜能老老实实的睡个安安稳的觉。每次睡觉时,奶奶都得严阵以待:床边围上一排靠背椅当“哨兵”;床上左右两边各堵上一层被子,床上堆起两三个枕头。尽管已经买了“三层保险”,但是第二天早晨一看,被子早就被我踢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我的鼻子就自然会发生交通堵塞,稍微严重点,就只好去医院打点滴,奶奶为我操碎了心。

今年秋天,我时常流鼻血,奶奶带我去看医生,医生说我“内火太旺”建议我喝点菊花茶,奶奶听了直摇头:“她也喝了不少了,不管用。”医生又建议,奶奶给我缝了个菊花枕头试试看。我们走出医院大门时已经是响午了,奶奶打发我先回家,说她想出去散散步。

我在家里无聊地等待了好久,眼看天已经快黑了,奶奶却还没能归来,我不禁心急如焚。终于,奶奶气喘吁吁地踏着夜色回来了,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塑料袋,舍不得松手,像揣着宝贝似的。她对我们洋洋得意地说:“今天我可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湘龙路尽头有一片荒地,长着很多野菊花,明天我得准备个大袋子去摘。”看着她孩子似的得意劲,我的鼻子酸酸的,路这么远,奶奶这么胖......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奶奶像一只辛勤的蜜蜂,整天围着花打转,摘花、洗花、晒花、收花......菊花枕头做好了,蓬松松的,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拿在手里,掂出了它沉甸甸的分量。

篇3:爷爷的爱:枕头里的爱

参赛者:李颂山东省膝州市西岗镇柴里小学

知识延伸:

篇4:枕头里的爱

我从小睡觉不老实,常常是睡前盖得整整齐齐,一觉醒来,被子、枕头都被我驱逐出床。我的鼻子自然就发生“交通堵塞”,感冒稍微严重点就不得不去医院看病、打点滴。为此奶奶没少着急,她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解决之道。每天晚上我上床睡觉前,奶奶都要严阵以待——在床边围上一排靠背椅当“哨兵”,床的左右两边各堵上两个枕头,床头堆上两三个枕头。有了这“三重保险”,我晚上睡觉终于不会着凉了。

每到秋天,我经常会流鼻血。有一次,奶奶带我去看医生,医生说我内火太旺,建议我多喝菊花茶去火。奶奶听了,立刻摇头:“菊花茶,她也喝了不少,根本就不管用,还有别的办法吗?”医生笑着说:“那我只能建议您给她缝一个野菊花枕头试试看。”出了医院奶奶打发我先回家,说她还要出去转悠转悠,顺便买一些东西回家。

中午,我和爸爸妈妈的午饭都快吃完了,奶奶才气喘吁吁地回到了家。我一眼瞅见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鼓鼓的塑料袋,便好奇地问里面是什么。奶奶得意地说:“今天,我可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小河的对面有一塊荒地,野菊花特别多。明天,我还得准备一个大袋子再去摘一些野菊花。”看着她那孩子般的得意劲儿,我的鼻子有些发酸。那么远的路,那么热的天,奶奶这么胖的身体……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奶奶像一只蜜蜂一样,整天围着花儿打转转,摘呀,晒呀,收呀……菊花枕头做好了,蓬松松的,还散发着幽幽的菊花香。还别说,自从有了这个菊花枕头的陪伴,以后的秋天里我再也没有流过一次鼻血。

光阴似箭,秋去冬来,奶奶又托乡下的亲戚给我买了几斤上好的棉花,重新缝制了好几个大枕头;春去夏来,奶奶又满大街地给我挑选轻薄、透气的凉枕。

随着季节的变换,我的枕头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不变的,是枕头里奶奶对我深深的爱。(350700)福建省永泰县第二实验小学

(选自《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

篇5:爷爷的爱

星期一妈妈接我放学回来,看见爷爷来了,我想:咦,爷爷怎么来了?原来爷爷是来给我送苹果和鸡蛋的。

爷爷这次送的不是苹果、鸡蛋,而是一份深深的爱。为什么呢?因为老家只有一棵苹果树,长的苹果不是很多。爷爷奶奶都不舍得吃,挑又大又红的给我送来了。鸡蛋也一样,家里的鸡一天只下一个蛋。爷爷积攒了很多,再给我拿来。爷爷知道我不爱吃饭,说这种鸡蛋比一般的鸡蛋有营养,让我每天吃两个,爷爷叮嘱我必须要好好吃饭,这样身体才能长得又高又壮!我吃着苹果,看着鸡蛋,心里充满了幸福!

谢谢爷爷,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您无私的关爱!

篇6:爷爷的爱

转眼,我就长到四、五岁了。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我的身体壮壮的,每天都生活得很快乐。每当吃完晚饭,爷爷就会带我出去玩,我在前面骑着小摩托车,爷爷在后面追。爷爷追得越快,我就开得越快,常常把爷爷累得气喘吁吁,我却开心得哈哈大笑。

每次玩完回来,爷爷还要给我洗澡,因为浴缸里很滑,爷爷要一手扶着我,另一手拿着沐浴露,爷爷仍担心我会摔跤,所以一再叮嘱我只要拉住爷爷的头发就没事了。

有一次,我还是不小心脚下一滑,身体便倒了下去,慌乱之中我赶紧用力拉住爷爷的头发。我的身体是站稳了,但是爷爷的头发却被我拉下来一大把。看着自己手里的一小把爷爷的头发,我心疼地问爷爷:“爷爷,你痛吗?”“只要宝贝没有摔倒,爷爷就不痛。”爷爷慈祥地笑了。

篇7:爷爷的爱

那天下午,爷爷来我们店子里修暖水瓶,结果来了一个买茶叶的客人,当妈妈从冰柜中拿出茶叶,就让爷爷到后面的房间里修水瓶,可爷爷却黑脸一拉,眉头一皱,眼睛瞪得像铜铃,没好气地说:“我为什么不能在这!我就要在这。”因为当时有人,妈妈只能忍着,为客人介绍茶叶。

爷爷边修暖瓶边看向妈妈这边,当客人品茶时,爷爷不失时机插嘴道:“你们现在喝的是绿茶,绿茶历史可悠久了……”妈妈一再阻止爷爷不要再说了,可爷爷依旧不听,最后客人都跑了,爷爷还怪是妈妈阻止他的原因。妈妈气得脸都青了,不再理会爷爷,爷爷还在那自顾自地说。我想说:“爷爷,你老是一意孤行,怎么会不坏事呢。”

还有一次,家里的水管坏了,爷爷要修,妈妈说要等到新管子回来了再修也不迟,可爷爷就像一头犟牛一样不听话。他二话不说,戴上手套,拿起盆子就去修水管了。当他把坏水管卸下后,才发现水管没买,又开始抱怨道:“水管都没买还叫我修,这简直在开玩笑。”妈妈听到这话气得脖子上青筋暴起,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准备跟爷爷大干一场。幸亏我及时相劝,这场“大火”才没烧起。

篇8:6岁女儿煮在一碗面里的爱

那段日子, 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他每晚不醉不归, 回到家倒头就睡, 沉醉不醒。一晚, 他再一次大醉而归, 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那晚他喝得太多了, 吐得一塌糊涂。吐过后, 他觉得身上轻松了不少, 便翻了个身呼呼睡去。不知过了多久, 他耳畔 (pàn) 恍惚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在轻声呼唤:“爸爸, 吃面!”接着便闻到丝丝缕缕的面香。他睁开惺忪的眼睛, 床前, 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6岁的女儿, 手里捧着一碗面。那面冒着一丝丝香气, 在他鼻孔间萦 (yínɡ) 绕。他使劲晃了晃头, 清醒了一下大脑, 感觉到胃部有点痛, 这才恍惚记得, 他呕吐了。可床头、地板却都很干净, 这才意识到女儿已经帮他清理过了。

他接过女儿的面, 一下子呆了:那是怎样的一碗面啊!女儿显然没等水沸就下了面, 否则面条不会数根粘在一起, 形成粗粗的一缕。他挑了一箸 (zhù) 放进嘴里, 面半生不熟, 而且盐放多了, 很咸。汤上漂着一粒粒的油珠儿, 显然是没等油烧热, 就添加进了水, 一股生油味。女儿煮的面, 真的很难下咽, 但他还是狼吞虎咽地把那碗面吃得一点不剩。吃完后, 他似意犹未尽地抹抹嘴, 问女儿:“你是怎么煮的面, 这么好吃?”女儿兴奋地告诉他:“我不会也不敢开煤气, 就只好用电饭煲, 先把水烧热, 把面条放进水中, 再放油、盐、葱花……”女儿又问, “爸爸, 我煮的面真那么好吃吗?”他把流到腮 (sān) 边的泪水随着面条吞到肚子里, 说:“嗯, 好吃!好吃!我女儿煮的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女儿听了夸奖, 举着小手欢呼雀跃起来:“那以后你晚上再喝酒回来, 我就给爸爸煮面吃, 妈妈以前说过, 喝酒不吃饭对胃不好……”

他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他一把搂过女儿, 摸着她的头说:“爸爸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从那以后, 他在中学校门口摆了一个修车摊, 那一年, 他也把女儿送进了学校。

如今, 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的女儿大学毕业了, 在外企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女儿不让他再去给人修车了, 每晚都风雨无阻地回家给他煮上一碗面。煮面、吃面成了女儿和他每晚的必修课, 一直坚持了20多年。

他至今仍记得, 女儿给他煮的第一碗面, 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那是他今生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面, 因为那碗面里融进了女儿的爱。

上一篇:小学2015年春季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网络舆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