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爷爷寄语

2024-05-16

习爷爷寄语(精选5篇)

篇1:习爷爷寄语

遂宁金鱼实验学校开展纪念建队69周年相

关主题活动

——我讲习爷爷对少先队员的嘱托寄语主题班会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四次团代会、市第七次团代会部署,牢固树立“全团抓学校”的意识,切实推动全市少先队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广大辅导员、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遂宁市金鱼实验学校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开了“我讲习爷爷对少先队员的嘱托和寄语”主题队课活动。中队辅导员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带头学习,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形式,加深对习爷爷提出的“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的希望和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队员对伟大的党、伟大的新时代、人民领袖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从小坚定“四个自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遂宁金鱼实验学校

2018年10月9日

篇2:习爷爷寄语

(金本原创,慈瑛改写)

学习知晓价值观,习爷爷教导记心间。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记住要求我用心,熟读熟背利于行。今天学做好少年,明天争当生力军。

心有榜样暖我心,我和英雄亲又亲。成长路上有标杆,英雄是我引路人。

从小做起有爱心,从我做起有责任。日积月累好品德,我送温暖情谊深。

篇3:“老”少年习作者寄语

由于当时广受欢迎的青少年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里的女主人公白雪是以我为原型创作的,《少年文艺》编辑沈碧娟老师采访我后完成了报告文学《她和白雪》,刊登在1990 年6 月的《少女》杂志上。不久,沈老师又采访了我的写作经历,写了报告文学《梦中的女孩》,刊登在1991 年11 月的《少年文艺》和1994 年1 月出版的《少女的风采》一书。

1991 年夏天,18 岁的我中学毕业赴美留学,出国以后的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写作,在北美一线媒体《世界日报》《世界周刊》等报刊发表作品,在海外主要华人网站设有多个博客和文集,受到海外华人读者的喜爱和支持 。近年上海《新民晚报》《少年文艺》《上海文学》和华语文学网陆续发表了我的作品。

篇4:习爷爷我想对您说

张云中

习爷爷,我想告诉你我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我的家乡是农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你走在晚上的街道上,街道干净极了,街道两旁的路灯像一个个珍珠闪闪发光,美丽极了。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商店里热闹非凡,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小吃。我还听老家的叔叔说:“以前这里人多地少,山上能开荒的都开来种花生、黄豆等旱地作物,如今大家响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了。以前农家的菜盘子是见不着肉的,一日三顿吃咸菜萝卜。如今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肉。衣服也不像从前一样一年一套,现在衣服多得很。旧的还没烂,新的又买了。据奶奶介绍,以前人们都以种田为生,但是田很少,人很多,经常是吃了一顿饭,就没下一顿的粮食,只能饿着肚子。门前只是一条很窄的土路,遇到下雨天,事情就不好办了。人们不是骑自行车,而是抬着自行车走路。十分的困难。现在,路越来越宽阔了,汽车也越来越多了。

篇5:读习爷爷的故事有感——徐张彧

南新城小学五(2)班

徐张彧

指导老师:陈晓丽

习爷爷说:“我的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习爷爷从小就爱读书。习爷爷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带他去买书,其中有一本是《岳母刺字》。回来之后,母亲就给习爷爷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习爷爷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习爷爷的母亲说,是很疼,但“精忠报国”也就铭记于心了。习爷爷说从那时直到现在,“精忠报国”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读书伴随了习爷爷的成长。习爷爷抓住一切机会,孜孜不倦的读书。“文革”时,很多名著被列为禁书,难以见到。读好书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儿。恰好有一次,中央党校需要把书全集中在科学会堂里,负责装车的师傅请习爷爷一起搬书。搬书的过程中,习爷爷就挑一部分留下来看。这可是有风险的呀,别人发现举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那段时间,习爷爷天天在那儿偷偷翻看名著,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积累了很多知识。其书中很多名言警句他都能背下来。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后来习爷爷被下放到黄土高原,那里闭塞荒凉,很是贫瘠。有的人从北京带吃的,有的人从北京带用的,但习爷爷是从北京拎着沉甸甸的一箱书来到黄土高原上。上山放羊,他揣着书,把羊赶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他揣着书,休息的时候,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晚上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他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步行走了30里路去借。痴迷于读书的习爷爷从中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就这样,习爷爷读过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许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都记得很清楚;他也常常被作家贾大山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习爷爷在讲话中常引经据典,由此可看出习爷爷读书范围之广、内容之博。习爷爷多次引用成语、典籍,如“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在一些讲话中,还提到《史记》、《春秋》、《诗经》、《礼记》、《管子》等书或书中的故事、名句。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上习爷爷说: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去澳门大学时习爷爷说,直到现在,他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书翻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您说: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立志成才,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

上一篇:教辅资料征订管理制度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蔬菜印画》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