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2024-05-05

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精选8篇)

篇1: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XX公司XX宣传思想工作要点

XX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起步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XX公司各项工作部署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公司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宣传思想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对于更好地团结激励广大员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胜利完成全年各项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立足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营造加快发展、开拓进取的良好舆论氛围。结合开展“创节约型企业、做和谐式员工”的要求,集中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推动广大党员、员工的理论学习活动。中心组学习每月不少于一天(8学时),参学率不低于95%。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实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按月向XX公司报送基层情况报表。年内,公司以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由公司党校举办四期党员理论培训班。所属各单位也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分层次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宣传报道和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有所突破

XX年,宣传报道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公司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安全、保设备、保供热、抢抓电量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突出展示公司上下团结进

1取、知难而进的精神风貌

加强对宣传报道工作的领导,提高引导水平,改进宣传方式。按季度编发公司宣传报道要点。加强重点稿件的选题、组稿与审定,科学分配、严格考核XX行业报刊稿指标与《XX》报发行工作。充分发挥各单位党务、政工人员和基层通讯员的作用,动员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宣传报道阵容,进行正面引导,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与各级新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围绕公司中心工作、重点项目前期和“抓基础、促生产、降亏损、促发展”工作目标,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大力精简机构,输出人员,公司三年减亏目标及发展前景等员工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导广大员工珍视公司开局后的大好形势,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精心策划,认真选题,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集中力量进行深度报道。年内,要整体提升公司宣传工作水平,力争在北方公司所属单位中进入前列。

发挥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做思想政治工作,各单位政工部门要及时准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通过每月上报职工思想动态汇报表,每周上报《基层情况调查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争创自治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单位。

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宣传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巩固创建成果,扩大创建活动覆盖面,提高供热“窗口”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以诚信服务、奉献社会为重点,推进供热“窗口”单位规范化服务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宽领域、深层次、多内涵的优

质服务,在提升公司公众形象、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供热公司要在全盟行风测评中进入先进行列。年内,公司要以保持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为契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北方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创建自治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单位,不断取得新的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或具备申报条件。

四、围绕创建一流热电企业的目标,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要在干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提高员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精简机构,输出技术,压缩行政人员,充实生产一线,促进了员工素质的提高。把构建“和谐企业、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去熏陶人、塑造人,促使员工转变传统的、固有的观念,培养企业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正确的行为准则。通过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倡导“创学习型企业,做知识型员工”、“拼搏奉献,学习创新之风”,把一流的管理作为一种工作常态,融入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中。使公司上下思想稳定,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形成具有北方联合电力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五、提高素质 创新方式,切实加强政工队伍自身建设 XX年,XX公司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新的经营机制和管理要求,对政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北方公司的统一部署。突出自身特色,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掌握现代传媒手段及网络技术,自觉涉猎现代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上下功夫,扎实工作、不图虚名,夯实基础、筑牢根本,求真务实、取得实效,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业绩迎接新的挑战。

篇2: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电讯车间XX年工作总结暨XX年安排

XX年,电讯车间全面贯彻分公司XX年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生产为中心,扩大通讯市场规模,克服管理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不断强化车间基础管理工作,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走向正轨。

生产经营稳步提升

产品产量 车间累计完成电话使用量 台月,完成电话费收入 万元,完成上半年度欠费回收额 元。

严抓重点工程,发展态势平稳

在XX年底完成铜缆用户光纤改造后,XX年基本实现了**地区三网合一改造。目前现有宽带用户 户,其中今年净增宽带 台。XX年上半年车间完成了 ***工业园 环保至电讯车间外部光缆施工,完成了***新办公楼外部光缆及电话迁移,完成营改增税制变动收费系统软硬件升级工作。

安全工作表现平稳

面对公司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车间各级组织按照年初分公司安全工作会的部署,紧盯“七为零”的安全目标,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车间与班组班组与个人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 活动月”活动,狠抓安全教育工作,组织职工学习《分公司安全事故案例》,为车间安全运行夯实了基础。

管理工作持续提升

班组整合,优化人员结构。3月份,车间营销班与运维班合并为营维班,部分岗位进行调整。缓解了车间、班组人员紧张的情况。

车间针对老欠费回收工作指定了电话催缴、上门催缴、水电费联动催缴等多种方案,加大了催缴力度,已完成欠费回收额 元。

培训工作不断增强

针对车间部分职工外出务工以及分公司内退政策的实施,分公司选派12名职工到车间进行通信网络知识培训,以缓解车间人员严重不足的不利情况。车间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安排学员的实习方向,形成“在练中学、在学中练”的良好氛围。同时,对车间职工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业务短板,车间安排职工与学员一起培训,营造了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有利局面。

回顾XX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经营形势、市场竞争压力,车间全体职工识大体、顾大局,不畏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车间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新常态下公司困难认识不足。存在按部就班、得 过且过,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不充分。

二是职工综合素质严重落后于发展需要。车间部分职工,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与市场发展以及车间工作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精益管理存在走过场。车间在5S管理、三化建设、对标管理、绩效管理等精益管理方面,做事一阵风,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四是外部网络现场管理问题突出。车间onu箱因施工抢工期、抢进度,出现箱内设备线缆布局混乱的情况。光交箱地理位置不清,只有少部分职工知晓。

XX年工作思路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在安全生产方面,车间要在下半年继续保持警惕的态势,要按照年初安全工作会的要求,严格落实车间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反事故演练、“全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反三违”、“百日无事故”等活动,抓好厂区和**路线路大修、机房及工人村外部设施接地测试。进一步抓好防雷、防汛、防地质灾害等工作,坚决把好 生产运行必须安全这条红线。

通信网络现场整改

对所有区域范围内的光交箱进行统计定位,绘制方位图。同时对onu箱内设备线缆进行改造。统一规范标识使用工作利用颜色标识,区分电信、联通、电视光纤标识,为今后维护安装数据打下扎实基础。

完善车间人员结构调整,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

由于人员减少,工作量增加,但是收入却降低,职工情绪很大,对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车间计划在新进人员培训结束后,根据人员特点进行工种分配,补充缺员岗位。并与班组长、骨干谈心鼓劲,竭力维持车间职工队伍的稳定,保证安全生产。

深化同行业对标,不断改进提升。

在与同行业对标管理方面,下半年车间准备采取修改完善维修班考核细则,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补充新晋人员加强维修力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维修技能等措施来达到提高用户故障维修及时率和在网用户保有率的目的。

***公司电讯车间

篇3: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虽然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特别是今年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 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高耗能工业增速较快。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加剧, 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有的地方出现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苗头, 有的地方擅自出台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一些企业效益回落, 影响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工作层面也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从目前进展情况看, “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仍落后于时间进度, 形势严峻, 任务艰巨。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 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内容, 作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面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务求取得更大成效, 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与“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度同步。

一、加强目标责任考核。

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省级政府2008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评价考核, 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 落实奖惩措施,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组织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开展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审核汇总考核结果, 向社会公告并做好考核结果的运用。发布2008年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公报, 以及2009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抓好军队资源节约统计与考评工作。

二、推动重点工程实施。

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外优惠贷款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 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2009年, 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形成7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对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等10大类产品, 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加大推广力度;推广节能灯1.2亿只;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立方米, 全国36个大城市基本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处理;新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5000万千瓦以上, 新增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20台 (套) 。

三、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

组织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在抓紧组织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过程中,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 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 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继续推动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力度, 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2009年“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 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造纸50万吨、铁合金70万吨、焦炭600万吨。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推广大型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等有效做法, 落实好差别电价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政策措施。发布节能设备指导目录、落后高耗能设备淘汰目录等, 推动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落实节能发电调度办法, 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大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 建设和完善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高效发电、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 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编制工业、通信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和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支持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加大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的实施力度,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 做好“金太阳”太阳能发电、大型超超临界发电、有机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制定半导体照明 (LED) 产业发展意见。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快风能资源的评估与开发。发布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出台关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鼓励专业节能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启动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作。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继续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 规范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特许经营, 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发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 (产品) 目录, 编制环保装备示范工程规划。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合作, 切实加强双边、区域和多边在节能、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交流,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继续大力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发布能源利用状况公告, 开展节能管理师试点, 形成2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制定发布钢铁、建材、电子信息、军工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 深入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 制定发布电风扇、微波炉、通风机、工业锅炉等6种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规则。组织开展5万个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活动。2009年底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全面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2009年改造6000万平方米;继续推进供热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 出台推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实施意见, 实施好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新农村农房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项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严格执行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实施落后车辆淘汰制度, 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机制;加快发展水路运输, 推进船型标准化;加快电气化铁路建设;优化航线航路, 启动机场节电工程, 研究建立民航业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安排财政资金70亿元, 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推进节约型机关、学校、科技场馆、文化场馆、医院、体育场馆等“六个100示范工程”建设, 研究建立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制度。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和公示工作。继续安排中央投资支持农村沼气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加大“以奖促治”工作力度, 解决一批村镇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零售业节能降耗。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做好循环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工作。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印发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能力建设等。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开展“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加快实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 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意见, 建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制度。组织编制实施再生金属利用规划、重大机电装备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建设。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 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脱硫石膏、磷石膏、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重点工程建设。启动第三批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第三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制定重点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物管理目录, 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加快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支持建设一批统一规范的社区回收站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和区域集散市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促进灾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大“限塑”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文件精神, 抓紧制定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标准和政策。推动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推进循环农业促进行动, 重点抓好10个循环农业地市建设, 以及农垦制糖业、天然橡胶业的循环产业建设。

七、完善相关经济政策。

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实行鼓励余热余压发电的上网和价格政策。继续推进电价改革, 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继续实行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 鼓励使用再生水。完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偿制度。出台农村老旧渡船拆解改造补偿制度。研究调整车辆购置税政策。推进环保收费改革, 提高收缴率。研究建立污染物减排激励机制。修订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 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继续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 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和执行政策的奖惩制度。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用于节能减排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研究开展污水处理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八、加快法规和标准建设。

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建设。落实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研究起草排污许可证条例。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组织制订、修订电炉钢冶炼和氧化铝、尿素等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以及水源热泵机组、小功率电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通风机、工业锅炉等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电石、热轧带肋钢筋等高耗能和易造成环境污染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制订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监管评价标准。

九、强化节能减排监管。

加强对各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 督促各项节能减排优惠政策的落实, 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对高耗能行业实行优惠电价、违规乱上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等行为。加强节能减排执法检查, 严肃查处严重浪费能源资源、严重破坏环境、违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私自排污等问题。开展能效标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及使用、高耗能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 重点做好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12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 强化对义务监督员的培训。发布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情况通报。

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加快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环境、循环经济基础研究, 建立体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抓紧组建国家节能中心, 健全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结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组织实施第二、三产业用能单位能耗调查和主要耗能行业重点耗能设备普查。继续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 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与统计等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启动建设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监管信息平台。

十一、开展规划编制等重大问题研究。

编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前期研究, 研究节能重大问题, 重点做好节能目标预测。对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前期研究, 重点对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及排放指标等开展专题研究。做好“十二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前期研究, 重点是目标、技术路线、政策机制等, 特别是对垃圾处理技术路线、污泥无害化处理做专题研究, 为制订“十二五”规划纲要做好前期准备。

十二、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以节油节电和全民节能为重点,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普及节能环保知识, 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做好200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中国城市无车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六·五”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各地区要对节能减排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汽车节能环保驾驶”活动, 大力宣传节能环保驾驶理念。新闻媒体要加大节能减排报道力度, 宣传先进经验, 曝光反面典型, 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篇4:2005年资源节约工作安排

一、继续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2005年资源节约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制定和落实宣传方案和措施,在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广泛深入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组织好200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影响广泛、注重实效。在开展资源节约专项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约新机制。

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待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后,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和各项任务。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利用国债资金和财政预算内资金对试点项目给予支持。组织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组织开展循环经济法规框架研究,提出立法建议。会同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组织编制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推动全社会节能工作

贯彻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做好规划宣传和社会反映搜集工作,细化分解并组织实施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落实《钢铁工业中长期规划》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资源节约要求,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导制定和完善强制性能效标准,扩展节能产品认证范围,实施家用电冰箱、空调器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组织制定《节约石油管理办法》、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继续推行分时电价制度和试行差别电价政策。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生产或使用节能产品的鼓励政策。加强对地方节能监测(监察)中心的能力建设。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推动政府机构节能。发布《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修订),支持重点行业重大节能技术改造,组织重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积极推进节水工作

继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支持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点抓好火力发电、钢铁、石油石化、化工、造纸、纺织、煤炭、建材、食品等高用水行业节水,特别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的节水工作。推进废水资源化,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制定和发布《海水利用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工作,提高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替代淡水资源的贡献率。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重点抓好严重缺水矿区和矿井水资源丰富矿区的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工作,解决矿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短缺问题。制定和发布《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把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作为城市供水价格改革重点,扩大实施范围。以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为目标,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

五、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研究起草《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研究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督促和指导国家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积极抓好共伴生矿、尾矿、大宗废物等的回收利用。研究制定《墙体材料革新管理办法》和《墙体材料革新发展规划》。

六、加强国债资金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支持

篇5: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一、比赛时间 预赛时间:2018年5月8、9日下午3点 2“六进四”:2018年5月10日下午3点 3决赛时间:2018年5月11日下午3点 二 小组预赛:(三局两胜制)1 抽签:2018年5月7日下午3点

2分组:分A、B两组,每组5队。以A1、A2、A3、A4、A5 ;B1、B2、B3、B4、B5计。A、B两个组组内循环,每组取前3名进入下一轮。(2比2 战平时以混双胜者为胜)A组、8日中午1号桌:A1-A2;A1-A3;A1-A5;8日中午2号桌:A3-A4;A4-A5;A2-A3;9日中午1号桌:A1-A4;A3-A5;9日中午2号桌:A2-A5;A2-A4;B组、8日中午3号桌:B1-B2;B1-B3;B1-B5;8日中午4号桌:B3-B4;B4-B5;B2-B3;9日中午3号桌:B1-B4;B3-B5;9日中午4号桌:B2-B5;B2-B4;三“六进四”安排(三局两胜制)

10日中午1号桌:A组第一-B组第一。A组第一-B组第二。A组第一-B组第三。

10日中午2号桌:A组第二-B组第二;A组第二-B组第三;A组第二-B组第一

10日中午3号桌:A组第三-B组第三;A组第三-B组第一;A组第三-B组第二;

四:小组预赛及“六进四”比赛,胜者积2分,负者不积分。以积分多少排序,积分相同时,按以下顺序确定排名:

1、胜负关系;

2、局数分

3、净胜球数

备注:小组预赛时的积分和胜负关系在“六进四”阶段排名时依然有效。

五、“半、决赛”安排(采用五局三胜制)

1、“六进四”决出的前四名抽签分成两组,胜者进入决赛,负者争夺第三名。决赛胜者为第一名,负者为第二名。2、11日中午1号桌,A组半决赛,三四名比赛;决赛。

11日中午2号桌,B组半决赛。

篇6: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XX年全局的各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近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全体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就业服务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XX年工作做以总结,安排部署XX年全局的各项工作。[文秘网站的领头羊...:]

一、XX年全局工作回顾:

XX年全局的工作以就业再就业工作为核心,以劳务经济和统筹城乡就业为重点,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XX年我县被省确定为第二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按照《吉林省第二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组建了高层次领导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工作,落实任务、明确职责、完善各种基础表册,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硬件建设,我们为重点的四个乡镇统一制做了规章报、劳动力资源显示板和劳务输出显示板。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劳务经济工作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劳务经济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高层次的领导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紧紧围绕方案 认真开展工作。截止9月末,全县已输出101057人,突破10万人大关,创历史新高。实现劳务收入2.8亿元,其中有组织输出38758人,城镇输出19908人,农村输出81149人,向XX输出保安16批次552人。预计到年底全县输出110000人。实现劳务创收3.7亿元。全县信息发布采用短信群发器发送的形式,覆盖面广、到位及时,信息传送方便快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普查和管理工作

XX年4月初我们选调工作人员312人,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了入户统计调查工作,该项工作利用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户统计调查、表格填写、微机录入、汇总上报工作。统计调查结果为农村总户数67248户,农村总人口数247398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128558人,其中男71137人,女57421人,建立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行政村建立了资源台帐,村级台帐根据人员变化时时更新,乡镇数据库每月更新调整,县数据库每季更新调整。

(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按照省里的培训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共计培训XX人,其中预备制共7个专业19批次1000人,技能提升培训6个专业8批次500人,劳务输出培训7个专业7批次500人。

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

按省市的要求,我们开展了“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培养一批创业骨干,征集一批创业项目,建设一批创业基地,推广一批创业成果和宣传一批创业典型,认真开展了创业项目的征集、筛选、推广、评选工作,现征集创业项目134个,推广创业项目72个,项目带动就业人数434人,培树创业能人25名。同时对零就业家庭开展了就业援助工作,通过申报,入户调查认定零就业家庭131户,以公益性岗位、企业吸纳、创业带动、劳务输出、引导自谋职业等形式使202人全部实现了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52人,劳务输出安置4人,企业安置38人,创业项目带动安置23人,引导其自谋职业72人,其他安置13人,我们每月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一次人企对接会,截止目前,共有来自域内外的100多个用工企业招工,前来求职人员达4000多人,成功对接千余人。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为加强社区网络和服务建设,我们为9个社区统一购置了微机,制作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信息板。并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和零就业家庭入户调查,完善了用工备案、企业登记、失业登记等基础表册,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经常深入到辖区内企业、个体工商户收集整理用工信息并及时发布,开展了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工作,并做好了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服务功能,促 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社会保险补贴的发放工作

XX年我们对全县灵活就业人员开展了XX年XX年社会保险补贴的发放工作,该项工作于XX年5月份结束,领取XX年补贴为5547人,发放金额为1705030元,领取XX年补贴为5885人,发放金额为2155281元,共计发放11432人,发放总额为3860311元,其中灵活就业人员10944人,发放金额为3487687元,公益性岗位人员488人,发放金额为372624元。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XX年9月末,注入小额担保贷款基金100万元,已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1万元,发放78人,带动240人实现再就业,年底预计发放贷款450万元,可发放280人,预计带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80人。

二、XX年工作安排

工作思路:

XX年全局紧紧围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并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调整就业结构,热情为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引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努力实现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 村劳动力输出和转移力度,增加劳务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目标任务:

劳务经济工作

1、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其中有组织输出4.5万人,省外输出4万人。

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

3、筹划新建省级劳务输出基地3个,县劳务输出基地10个。

就业再就业工作

1、城镇新增就业达到6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近4500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达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达到70个,培树创业能人25人。

3、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数量3个,解决零就业家庭率达到100%。

4、小额担保基金当年到位金额达100万元,当年新发放金额达350万元。

工作措施: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解放思想、提高认 识、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任务、明确职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拓宽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的领域和渠道

争取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在四个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民营企业岗位开发有新的进展,争取在招工用人较多的民营企业中建立起就业基地,逐年发展扩大。二是在社区开发就业岗位有新的进展,变一人自谋职业为合伙或联合就业。三是在自谋职业开发岗位有新的进展,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推动自谋职业的全面开展,通过小额贷款等政策的扶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四是在新建项目上跟进,掌握明年新建大项目的规模、用工数量,在项目开工时及时跟进,为项目提供就业服务,利用新项目开发岗位。通过落实以上四项措施,真正发挥小企业大就业、小社区大就业、小额贷款大效果的作用。

进一步做好“4050”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争取在三方面有所改进:一是在帮扶范围上有所改进。要在普遍解决好“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夫妻双方失业、一户两代人失业、单亲抚养子女失业人员这三类就业困难家庭身上,摸清底数,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争取取得一定成效。二是在就业岗位开发的方式上有所改进。认真选择“4050”人员规模就业的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办法,扩大吸纳下岗 失业人员的作用。三是在就业安置范围上有所改进。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和使用办法。

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重点加强基础工作,完善整体功能,突出市场作用。实现职业介绍一体化、信息使用一网通、就业服务一站式的工作方式。解决好市场建设面积和市场软硬件建设,实现劳动力市场向人力资源市场的转型,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基础平台。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承诺服务为手段,每月举办一次人企对接会,通过联动活动,搞活市场,实现充分就业。三是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库建设。四是加强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和社区在失业人员管理、就业服务和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

按照“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一是以完善工作体系,明确工作任务为重点,全面建立有职有责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二是继续实行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以劳务输出促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化、有序化流动。三是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以常识性短期培训为主的大规模培训,范围要广,时间要短,形式要多样,要结合 实际确立培训方式和内容。二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培训,以简单专业技能为重点,以输定培,扩大“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使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都能掌握一项简单的专业技能。要把培训和输出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维权为内容,搞好外出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三是创立劳务输出品牌。在巩固“通榆保安”输出品牌的同时,努力创立“通榆加油工”“通榆保姆”等品牌。

进一步开展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

篇7: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农业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

我县今年的农业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农业发展要求,狠抓了各项发展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的组织和落实,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促进了大旱之年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xx年全县预计实现粮食总产9093.4万公斤(科技数,下同),比上年增99.4万公斤,增长1.1%;水产品总产量105万公斤,比上年增4.8万公斤,增长4.8%;农村劳务总收入2.32亿元,比上年增0.32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5元,比上年增242元,增长11.7%。现就我县今年及十一五期间的农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把抓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保持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促进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的主要途径。通过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产出率;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规范化种植、农作物间混套种、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病虫综合防治等先进增产科技措施的推广和运用,提高群众生产技能和水平;通过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品种调优,提升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益;通过组织抓好抗灾、救灾、减灾和恢复生产等工作,有效避免或减少因灾损失。五年来,我县克服了冰冻雨雪、洪涝及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及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粮食连续增产,农业连获丰收的可喜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特别是今年,在遭受10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夏收农作物受灾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县委、政府确立的“小春损失大春补、大春不足晚秋补”的思路,全力抓好了农业抗旱救灾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水稻旱育秧、水改旱、地膜玉米、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等抗旱高产技术措施的大力开展和落实,确保了大灾之年实现粮食增产、农业丰收。

1、粮经作物生产。xx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64万亩,预计实现粮食总产9093万公斤、经作总产2753万公斤、蔬菜总产4715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1.14万亩、99.4万公斤、286.7万公斤和72.4万公斤。分别比xx年增4.13万亩、887.9万公斤、688.5万公斤和512.2万公斤,分别增长5.94%、10.82%、33.35%、12.19%,年均递增1.16%、2.07%、5.93%和2.33%。整个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8.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43362万公斤、经作总产13073万公斤、蔬菜总产21987万公斤,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9.6万亩、3065.4万公斤、5108万公斤和960.2万公斤,分别增长5.77%,7.6%、64.13%和4.57%。

2、茶、桑、果。xx年全县茶、桑、果在地面积3.26万亩,实现总产量502.3万公斤,比上年增0.15万亩和21.3万公斤,分别增长4.8%和4.4%;比xx年增0.8万亩和76.8万公斤,增长32.5%和18.1%,年均递增5.79%和3.26%。

3、渔业。

范文仅供参考

篇8:xx年公司计生工作安排

一、发展散装水泥节能减排创新高

(一) 散装水泥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散装水泥总量达到了9788.88万吨, 名列全国第二位, 完成年计划的108.77%, 同比增加564万吨, 比上一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水泥散装率达到63.62%, 名列全国第六位, 比上一年提高2.26个百分点;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达到13 854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18.55%;预拌砂浆供应量达到254万吨, 同比增长53.01%, 其中有十六个市完成了年度发展目标。

(二) 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

发展散装水泥为我省节能减排贡献如下:节约资源折合标煤224万吨, 减少粉尘排放9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5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万吨, 减少水泥损失440万吨, 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共计2162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44亿元, 同比增长6%。

通过发展散装水泥, 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提高了施工效率, 改善了劳动条件, 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为节能减排和建设美丽山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 综合发散实力显著增强

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的引导带动下, 全省散装水泥设备设施发展现状良好。现有散装水泥发放库1228座, 中转库46座, 固定接收库1250座;散装水泥运输车3423辆, 散装水泥火车240节, 散装水泥罐8326个。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达到1195个, 散装水泥罐2839个, 总容量达到91511吨。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达到667家, 年生产能力达到37 559万立方米, 拥有混凝土搅拌车7051辆, 混凝土泵车867辆。

预拌砂浆得到快速发展。各“禁现”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已经建成投产的现代化干混砂浆企业有59家, 预拌砂浆产能达到2066万吨。拥有干混砂浆运输车111辆, 移动筒仓742个, 背罐车16辆。散装水泥发放能力超过1亿吨。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收获

(一) 政策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省散办的督促和指导下, 各级政府和散装水泥管理机构非常重视政府令的贯彻实施, 坚持“依法治散、以法兴散”, 积极出台发展散装水泥配套政策措施。菏泽、聊城和威海市政府也出台发展散装水泥政府令。各地还积极出台发展预拌砂浆的政策。在政策的引导下, 散装水泥供应量和专项资金收取率都有所提高;工作经费纳入全额拨款;把推广散装水泥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城市城区“禁现”工作步伐;加大农村推散力度。促进了散装水泥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 散装水泥工作得到商务部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商务部领导对山东的散装水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对我省农村推散经验进行了报道, 省经信委副主任李建生接受了采访。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分别采访了济南章丘“农村推散示范园区”、淄博高青“农村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青岛平度“农村散装水泥直销配送中心”等典型。6月13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直播间播报了“山东送建材下乡, 散装水泥便民利民”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的宣传是对山东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同时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省散装水泥办公室荣获国家“促进全国散装水泥行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促进行业发展与标准化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和山东省“省直文明单位”等荣誉。

(三) 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按照省经信委《关于开展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 各级散办围绕“保护环境, 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惠农便民, 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宣传主题, 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过街横幅、标语条幅、彩色展板、宣传资料、公益广告、电子屏幕等形式, 大力宣传发展散装水泥的方针、政策, 重点宣传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省散办充分利用山东散装水泥信息网站, 由专职网络宣传管理员, 从政策法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农村推散、散装数据、先进技术和典型经验等方面, 及时进行宣传报道。网站全年发布各类文字信息739篇, 图片信息46张, 网站点击率达到30万余人次。编印了12期共3000份《山东散装水泥简报》。各级散办充分利用《中国建材报》《中华建筑报-散装水泥双周刊》《散装水泥》杂志、中国散协信息网站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

青岛市注重宣传工作多样化、常态化, 让城市“禁现”等节能减排理念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做客《青岛市网络在线问政》栏目, 以发展散装水泥事业为主题与广大网民交流;在《青岛晚报》连续刊登市建委领导有关发展散装水泥的专访专刊。淄博市在市以上报刊杂志刊登宣传文章20余篇;依托广播电台《1143早新闻》前黄金时间、电视台《淄博新闻》栏目、《淄博散装水泥信息网》《鲁中网微博频道》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还请电视台拍摄反映预拌砂浆和农村推散的宣传片。菏泽市在全市1300余辆出租车尾部LED显示屏上高密度连续滚动播出推散口号;向全市500余万手机群发宣传推散公益短信;建立宣传工作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济宁市在济宁日报以“发展散装水泥, 共建绿色济宁”为题专版进行宣传, 各县、区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形成了“市县联动”的宣传模式。潍坊市除利用带有宣传性质的雨伞、台历等向大众宣传外, 还在当地主要报纸开展了散装水泥知识有奖问答。泰安市制作了20 000余份宣传挂历。为了普及预拌砂浆知识, 营造城市“禁现”的良好氛围, 省散装水泥办公室积极组织主办了“2012中国 (山东) 预拌砂浆产业展览会暨预拌砂浆产业发展论坛”。宣传工作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散装水泥工作的认可, 为发展散装水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 组织机构建设得到加强

省政府令的实施, 使大家认识到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菏泽、济宁等市所属县积极建设散装水泥工作管理队伍。泰安市在工作经费纳入全额拨款以后, 又更名为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日照、德州、聊城等散办的工作经费也纳入了财政预算管理。这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 树立散办的良好形象, 稳定散装水泥管理队伍, 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 发挥典型作用, 加快农村推散步伐

为了推动农村用散, 由省经信委委托济南大学和省散装水泥办公室开展了《山东省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专家评价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出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预期, 为未来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散装水泥农村推广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应用模式。评审委员会认为, 该课题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7月19日, 在青岛平度市召开了全省散装水泥工作座谈暨农村推散现场会。平度市负责人介绍了农村推散工作经验, 并邀请代表们参观了平度市农村散装水泥直销配送中心。各市散办认真学习典型经验, 积极组织农村推散, 把省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实到城镇乡村和千家万户。青岛市建点运行48个直销配送中心。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临沂、泰安、菏泽、河滨州等市在农村地区使用散装水泥均超过100万吨。在乡镇建设农村混凝土搅拌站淄博市已达30余家, 威海市10余家, 向农村供应预拌混凝土已达680万立方米。

2012年, 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达到1195个, 比上年增加了75个, 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1885万吨, 同比增加1.5%。散装水泥使用率44.64%, 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使用为农民节省建设成本近2.8亿元。农村推散已成为散装水泥新的增长点, 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六) 大力发展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

认真落实《山东省散装水泥“十二五”规划》, 有力地保障了全省预拌砂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青岛、泰安、德州、威海、烟台和聊城等市以及部分县结合本地实际, 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并协调建设等有关部门,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出台发展预拌砂浆和城市“禁现”文件。以强化宣传、政策引导和营建市场打造发展预拌砂浆和城市“禁现”的平台。预拌砂浆社会认知度快速提升, 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 使得预拌砂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预拌砂浆使用量逐步提高。推进预拌砂浆的生产、使用、管理、研发等向纵深发展。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下发的《山东省预拌砂浆企业建厂预审管理办法》, 明确提出了“实施总量控制, 合理布局, 保持预拌砂浆协调健康发展”的要求。根据省经信委下发的《山东省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实施细则 (暂行) 》, 截至到2012年底, 省散装水泥办公室已经完成58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备案管理工作, 促进了预拌砂浆行业高起点、健康有序发展。济南市成立了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全市预拌砂浆行业自愿自律管理办法》。青岛市成立预拌砂浆协会, 建设城市“禁现”数字化管理平台, 对“产品质量、生产、物流网信息、使用监管和合同化管理”等全过程实施数字化监管, 城市“禁现”监管行政执法职能上网公布运行, 实施了城市“禁现”“闭合式”监管。部分市、县采取措施, 不断扩大预拌混凝土“禁现”范围, 发展预拌混凝土下乡。

(七) 加强协调服务, 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我省企业参加了2012 (第三届) 中国散装水泥暨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技术装备及产品展览会和2012中国散装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会。会上, 我省20余家企业展示了自己的预拌砂浆设备和技术。

在2012中国散装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会上, 我省山东方达康工业纤维素有限公司冯文利总经理、山东淄博凝易固砂浆科技有限公司徐建民副总经理、安丘市富邦机械有限公司孙世芬总经理、山东圆友集团创智新材料有限公司刘伟华总经理等分别作了题为“前进中的方达康”、“机制砂的研制与成批量应用实例分析”、“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站式预拌砂浆设备应用分析”、“轻质砂浆在建筑节能防火中的应用”的演讲。展现了我省散装水泥产业骨干企业积极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走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示范作用。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 对我省预拌砂浆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 专项资金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

各地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手段, 进一步规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方式, 加大征收力度。以在政府服务大厅设立“窗口”集中征收为主, 依法强制征收等其他渠道征收为辅, 征收率稳步提高, 专项资金征收额创历史新高。

青岛市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的基础上, 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制度。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等各环节纳入程序化、法制化轨道, 依法管理专项资金。淄博市连续六年参与由市住建局、监察局、检察院联合组织的“全市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活动。济宁市将征收使用工作纳入“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征、返”信息化管理。德州市制定了专项资金清退流程, 进一步规范管理。威海市将专项资金征收纳入全市节能考核指标工作当中。进一步加大了散装水泥推广及专项资金的征收执法工作力度。

2012年, 全省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3 600万元, 同比减少859万元。与此同时, 各级散办加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投入, 用于支持散装水泥的发展。全省共投入2366万元用于支持农村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的发展。各市用于扶持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明显增多, 其中青岛市根据《关于充分利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发展预拌砂浆的实施意见》, 投入960万元用于扶持预拌砂浆新兴产业发展, 已建成18家预拌砂浆企业, 吸引社会投资5亿元。菏泽市投入165万元、烟台市投入190万元、枣庄市投入100万元、泰安市投入80万元。

通过专项资金的征收和使用, 引导了水泥企业多生产散装水泥, 建设工程多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提高了政府性基金在发展散装水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为我省财政收入和企业扶持资金的财政来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 城市“禁现”工作取得新突破

各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政策法规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和农村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的通知》。积极学习省经信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精神, 并出台相关政策, 加大了混凝土和砂浆的“禁现”力度和“禁现”区域。

青岛、潍坊、威海、聊城以及昌乐、临朐、东阿、临清县分别出台了关于“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推广应用预拌砂浆”的有关文件。

2012年, 全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667家, 同比增加了122家;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7 559万m3, 同比增加了7199万m3、增长了23.71%;共生产混凝土13 855万m3, 同比增加2169万m3、增长了18.56%;使用散装水泥4510万吨, 同比增加710万吨、增长了18.68%;综合利用废弃物达2123万吨, 同比增加22万吨。

全省预拌砂浆企业已经发展到59家, 年设计产能达2066万吨。除了国家规定的七个“禁现”市, 全省还有九个市也发展了预拌砂浆。虽然2012年在建工程项目减少, 但是预拌砂浆使用量达到了255万吨, 同比增加89万吨, 增长了53.61%。

(十) 统计工作得到加强

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商贸流通业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散装水泥统计工作, 在济南大学举办了“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业务培训, 聘请武汉鄂恒散装水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员负责授课。来自全省各市、县 (市、区) 散办财务及统计工作共80余位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全省统一使用国家散装水泥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散装水泥行业统计网上智能直报, 进一步提高了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年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积极作为, 主动应对, 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全省散装水泥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级散装水泥主管部门指导协调、认真服务的结果;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狠抓落实的结果。

三、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为了确保我省发展散装水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经信委的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散装水泥的有关政策和省政府第219号令, 加大混凝土和砂浆“禁现”力度, 拓宽农村使用散装水泥市场, 全面提高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发展水平。

(二) 主要任务与目标

全省散装水泥发展目标为9500万吨, 比上年发展目标增长5%;地级市城区全面实现混凝土“禁现”;在地级市消灭预拌砂浆发展的空白点, 并逐步向县 (市、区) 拓展。

(三)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按照

党的十八大及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部署开展工作。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散装水泥发展工作实际, 制定2013年的工作规划。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219号令。

2、认真做好发展散装水泥宣传工作。

宣传内容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散装水泥的良好氛围。

要做好2013年的散装水泥报刊征订工作。积极组织撰写宣传稿件, 不断创新宣传方式, 利用好公益短信宣传面广这一手段。

3、商务部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检查工作推迟

到2013年, 各“禁现”城市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检查。要继续做好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备案管理工作, 加强对已经备案企业的监督管理。预拌砂浆尚不能满足建设需要的“禁现”城市, 要抓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积极协调建设等有关部门推动预拌砂浆的发展。要积极做好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 包括预拌砂浆进建设工程、家庭装饰装修、建材超市、建材下乡等项目。建议济南和青岛市率先开展预拌砂浆进家庭装饰装修活动。推广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技术。

我省散办与济南大学联合开展“预拌砂浆生产及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课题研究工作, 已经开始进行, 各级散办要积极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4、要继续加强地方政策法规建设。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立法, 逐步健全促进生态山东建设的地方制度体系。为我们建立健全发展散装水泥政策法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尚没有出台贯彻落实省政府令市级实施意见的地方, 要加大工作力度, 尽快出台。

5、党的十八大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包括“夯实农业基础, 保障农产品供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我们要紧紧抓住我省城镇化处于提质加速期以及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时机, 寻找在城镇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机遇和空间, 构建与生态山东建设步伐相适应的现代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体系。

6、重视散装水泥机构建设, 加快推进经费纳入全额拨款工作。

7、为了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

确性, 按照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的通知》认真推进“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建设, 从2012年年报开始, 积极实施智能化信息报送。

上一篇:信用社(银行)信贷工作总结下一篇:教育局长讲话稿与教育工会主席当选就职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