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函和介绍信一样吗

2024-04-08

便函和介绍信一样吗(精选6篇)

篇1:“围”和“摆”一样吗

一、教学情景

1. 出示有三角形事物的幻灯片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甲生:“看到了铁塔、自行车、房子、金字塔……”

师:“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你们发现了是什么吗? ”乙生:“都有三角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 它简单有趣, 也十分有用. 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 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那今天我们就学习三角形, 学习三角形首先要认识三角形”. 板书“认识三角形 (1) ”.

此环节很顺利地引入课题, 问题情景的描述让学生陷入深思,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发言积极, 逐步补充, 从而找出了图中所有的三角形, 使同学们具有思维全面性的意识.

2. 演示用透明胶连接的三条硬包装带围成的一个三角形

师:“哪名同学根据上述演示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甲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乙生:“我认为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丙生:“必须首尾相连所组成的图形 (可能是提前预习了, 并利用画图举出反例指出了前两名学生叙述得不严密的地方) .”

将最后一名学生的叙述板书在黑板上, 特别指出这句话中包含三个很重要的条件, 即不在同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缺一不可. 通过回答问题同学们已经在注意几何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能利用反例来说明一个问题的对与否.

3. 动手操作

师:“首先剪出5 cm线绳, 再剪一段8 cm的, 最后剪一段2 cm的. 用这三条线绳能否围成三角形? ”几分钟后, 全班同学回答“能围成”. 当我走下讲台发现, 同学们做的没有一个是三角形, 我恍然大悟, 刚才把“摆”说成“围”了, 接着再问: “同学们看, 这是不是三角形? ”甲生:“不是, 线弯了. ”乙生: “这也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的图形, 应该是吧. ”丙生: “不对, 你把线变成曲线了, 不是线段. ”

师:“那我们现在换成‘摆’, 同学们做, 三角形是否能摆成? ”过一会儿全班同学说“不能”.

师:“谁能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释?”甲生:“前面讲过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而2 + 5 = 7 < 8, 所以摆不成. ”

师:“还有不同的解释吗? ”乙生:“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差必须小于第三边, 而8 - 5 = 3 > 2, 所以摆不成. ”

师:“那3 cm, 4 cm, 5 cm, 6 cm呢……”每换一个条件, 说出结论, 还要说明为什么.通过做题, 同学们发现第三边的长度在3 cm和13 cm之间, 也就是知道两边的长度, 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大于它们的差小于它们的和.

4. 总结

师:“通过学习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每个组小结一个方面, 不得重复.”一组代表:“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二组代表:“在记三角形时一定要用三个大写字母, 不能忘记符号‘△’. 为了方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 ”三组代表:“构成三角形是有条件的, 不是任意三条线段就能构成. ”四组代表:“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了创新教育, 学生的主题教育, 通过说、找、记、量、算、剪、做三角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 给每一名学生广阔的活动、认识空间, 充分体现了师生交流、同伴交流、小组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学生小结, 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节课教学活动通过讨论、精讲、合理利用模型,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通过生动的画面, 来列举三角形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些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知识源于实践又广泛用于实践, 从而提高学生对学好三角形重要性的认识.

篇2:必须和别人一样吗?

赫尔伯特是一只很有个性的羊,她从来都不去剪羊毛。其他的羊,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去剪羊毛的。所以只要是在羊群中,赫尔伯特总是第一眼就能被认出。她的毛又长又多,从远处看,她简直像是一块巨石。过生日的时候,她会在“头发”上扎许多漂亮的红蝴蝶结。这就是特别的赫尔伯特,一只有个性的羊!

赫尔伯特不仅外形很特别,而且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特别一点点,跟人家不一样。羊们都在草地上捉迷藏时,她却爬到树上躲起来;羊们都在草原上滚草垛时,她却跑到旁边的公路上滚草垛……她也很乐意去玩最刺激的跳水炸弹游戏,不像其他的羊那样不放松。哟,你看,赫尔伯特这只羊多么有个性!

这只很有个性的羊,最后会有怎样的故事?你来选选,要说出你的理由哦:

A赫尔伯特无论做什么,都常常是冠军。赫尔伯特自己也特别骄傲,渐渐也瞧不起其他的羊了。渐渐地,赫尔伯特的朋友越来越少,她只好离开了自己的羊群,独自待在一边过着自己孤独的生活。当然,会有好心的剪毛师定期去为她剪剪羊毛的。

B有一天,赫尔伯特开始冒汗了,全身的毛纠缠在一起。赫尔伯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剪去羊毛。剪下来的毛织成了围巾,给其他的羊带来了温暖。这下,赫尔伯特也因此更加出名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故事在等你。

特别特别的小圆子

小圆子每天上学都戴不同的发夹,星期一是蓝色蝴蝶,星期二是向日葵,星期三是粉红花朵,星期四是黄色小星星,星期五是点点熊。哟,班里的女生都好羡慕,小圆子是那么那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总是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呀,班里的小美丽还有点暗暗嫉妒她,跟同桌说:“点点熊一点也不好看。”可是,第二天画画课上,小美丽画的小精灵就戴着点点熊发夹呢。(哈哈,美好的东西就这样传播开来了……)

小圆子不光是发夹很出名,小圆子问问题也很出名呢,她是班里最爱提问的,比如,为什么人老了就要掉牙齿?为什么时间不能倒流?为什么自己爱看喜羊羊?为什么春天过了就是夏天?哎,这样的问题真是傻乎乎,傻乎乎。(别管别人怎么说,走自己的路,不懂就问。)可老师居然还说,小圆子是我们班最有想法的,还请大家都来帮她找答案。(举双手赞成老师的做法!敢提问题的小孩是动脑筋的小孩,是勇敢的小孩!哈哈,我也要准备几个问题问……)

班里的小霸王就不肯帮她找答案,说:“这真是不公平呢!小圆子的问题是小圆子的,我才不想知道答案。”可是,小霸王怕老师批评自己不帮助同学,还找了几个同学,说:“你们也别帮小圆子。”结果当然不是小霸王能安排的,只有一个同学听他的,哈哈,那天那位同学感冒没来上学。(嘿嘿,小霸王也是有个性的!但这样的个性该怎么发展呢?这个问题,我可回答不了了,拜拜。)

(故事说明:括号里为小火箭弟弟的感想。)

现在,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思考下面的问题:

有好的个性和坏的个性吗?

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吗?

如果一个人很有个性,他的朋友就一定很少吗?

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与众不同的人。

篇3:老师的眼睛和我的眼睛不一样吗?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观察物体”一课的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长方体实物, 仔细观察一下, 你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观察事先准备的牙膏外壳、药盒等各种长方体。

师:想一想, 观察一个长方体时, 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生1:最少能看到1个面, 最多能看到3个面。

生2:老师, 我有不同意见。最多应该能看到4个面。 (还有一些学生表示支持)

生3:老师, 我观察到了5个面。

师 (感到疑惑) :看到这么多? (想到了什么) 对了,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 身子和头是一点儿都不能动的, 站直了。你俩上来重新观察一下, 看看还是不是4个面、5个面?

生2和生3按照老师的方法上台演示。

生2:我把盒子这样放 (边长较短的一面放在眼前) 。我看到这个盒子的正面、上面、左面和右面, 一共4个面。

生3:我把骰子 (教师没想到这位男生随身带着这么小的玩意儿) 放在眼睛下面, 我可以看到它的上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 一共5个面。

师 (似有所悟) :哦, 我们在看比较小的物体时, 要用一只眼睛观察, (教师让生2和生3遮住一只眼) 现在, 你看不到4个面、5个面了吧?

结果他们仍然回答说可以看到4个面、5个面。此时, 教师彻底崩溃, 无计可施了。只能强行灌输:那你们动脑子想一想, 观察这些物体时, 看到了上面还能看到下面吗?! (学生肯定地回答说不能) 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嘛, 看到了左面还能看到右面吗?! (学生无言) 观察物体时, 看到了上面, 就不能看到下面;看到了前面, 就不能看到后面;看到了左面, 就不能看到右面。所以, 观察一个长方体物体时, 最少能看到1个面, 最多能看到3个面。

生2轻声嘀咕:我明明看到了4个面, 老师的眼睛和我的眼睛不一样……

【“问”:病历记录】

我们都知道“观察一个长方体物体, 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的理论, 并对此深信不疑, 因此没想到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出现了“异”见——看到了4个面甚至5个面时, 才提醒教师也应该亲自看一看。课后, 教师拿来学生那颗“惹事”的骰子观察, 虽说看到5个面有点勉强, 但用一只眼看到4个面却是千真万确。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理论错了吗?随后, 我们进行了课堂回放, 围绕这一问题记录了一些“病历”。

一是观察技术不够。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 教材中并没有提示要“从一个点”进行观察, 事实上, 学生在观察较小的长方体物体时, 确实能够看到4个面。因为当物体的宽度小于两眼间距时, 这时左眼、右眼2个观测点的作用就被放大, 而观察较大物体时, 两只眼睛所在的2个观察点对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教学中, 执教教师想到了这一点, 于是采用遮住一只眼的对策, 让学生用“一个点”去观察, 然而让教师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学生还会看到4个面甚至5个面?其实, 用一只眼睛观察, 依然难以精确成一个观测点, 因为人的眼珠子会左右移动, 于是观察的视点仍然可以左右变动, 只是扫描的范围小于两只眼睛而已。当看物体左面时, 眼珠子会下意识地左移, 反之右移, 这样观察, 就可能会同时看到一个较小物体的左右面, 物体越小, 这样的反映就越明显。

那么, 学生的眼珠子怎么就不能不动呢?其实, 这还与学生的心理反应有关。在课后与学生的访谈中, 我们知道, 学生在面对这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最多有几个面”时, 为了“最多”, 就会尽力去看“多”和“多”看, 两只眼睛也就会不由自主地“用力去看”——看左面时, 左眼发力, 看右面时, 右眼用力。学生这种看的方法, 眼珠子必定要左右移动, 其结果等同于进行了先后2次观察。

在课后与学生的访谈中, 我们还知道了这样一种情况, 有些学生在观察物体时, 并没有真看到4个面, 但由于在准备或出示物体时, 学生已了解, 或者在同学和老师的对答中知晓了各个面的特点, 为了逞能, 在观察时无意识地“感知”到自己“已看见”, 但这其实是“潜意识”中看见的, 比较模糊, 于是也就糊里糊涂地成为“看到4个面”的支持者。

二是观察知识不够。实际上, 数学中所说的观察物体不同于生活中所说的观察物体, 它应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个学习内容是“投影与视图”范畴之内的, 在中小学阶段所呈现的视图, 是平行光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光线是平行光线, 不是像我们眼睛一样的点光源会产生扇形式的扫射过程, 这样, 就不会出现“长方体的厚度比两眼间的距离小可以同时看到4个面的情况”, 在这样的观察条件下, “一次最多只能看见长方体的3个面”完全正确。然而, 这些高深的知识对小学生而言, 显然是无法理解的。

人的眼光只能算是视线,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光线。当观察的物体宽度等于人的两眼距离时, 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行投影法 (图1) ;当观察的物体宽度大于人的两眼距离时, 可以近似地看作中心投影法 (图2) , 人的两只眼睛可以合并为一个观察点, 但当观察的物体宽度小于人的两眼距离时, 虽然也可以近似地看作中心投影法, 但是人的两只眼睛却被划分为了两个观察点。

【“切”:病理诊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二学段 (4~6年级) “图形与几何”部分对这一知识是这样表述的:“能辨认从不同方向 (前面、侧面、上面) 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从这句话可知, 观察物体时, 要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 也就是要确定合适的“观测点”。本节课的“观察物体”为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 在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目标定位为:“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最多只看到三个面。”随后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中也提到:“要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反复进行观察, 充分体会,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 最多只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在这里, 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知晓“一个长方体最多同时看到3个面”这一知识点。那么教学中如何尽量避免“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尴尬, 让学生较为科学地把握这一知识呢?我们认为, 目前只能用“眼睛”下功夫、用“投影”做渗透, 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如下对策。

一、根据学生认识水平, 无“事”则不生“是非”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还不必要去清晰地认识到观察物体时需要“一个点观察”和“视线平行投射”等科学性问题, 教师也无须向学生诠释观察时的技术问题。研读教材, 不难发现, 教材在安排“观察对象”时, 选择的都是相对较大的物体, 如例题所选择的图书柜, 想想做做中的洗衣机、冰箱等。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指出:“被选择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能太小, 否则不利于学生观察, 而且不便于总结出相关的结论。”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妨这样安排:

第一步, 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图书柜, 从而引出只能看到1个面、2个面, 然后教师利用身高优势站在能看到3个面的地方, 让学生猜猜能看到几个面?并邀请学生以同样的角度和同样的高度实地观察, 再组织学生自由地在图书柜周围走动, 观察能看到几个面?初步感知到观察一个长方体, 最多能看到3个面。

第二步, 教师提供图3、图4这样的正面既定, 只是摆法不同的实物,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说说看到了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从更大范围让学生知道最少看到1个面和最多看到3个面。

第三步, 教师提供如图5这样空白的、正面相对而定的实物, 让学生观察。

第四步, 将实物延伸到如图6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这时可准备相对较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再次说说看到了几个面?

最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 通过三次观察, 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从选材上避开了过于“小” (物体的宽度小于两眼间距) 的物体, 照顾学生的认知能力, 减少知识生出“是非”的可能。

二、根据学情认识问题, 有“事”则明辨“是非”

然而, 学生不会是我们预料中的学生, 课堂也不会是我们预料中的课堂。虽然教师故意避开“小”物体的观察, 但学生未必就会主动绕开, 一是像上述课中的那位学生随身带着的平时经常玩的骰子, 如果没有, 或许有的学生也会想到。一旦课中生成这样的问题, 教师就难以绕开这个坎儿, 视而不见。那么, 教师该怎么解决这一进退两难的问题呢?目前, 也只能拿学生还能理解的观察技术和观察知识来说事:

第一种办法是, 教师首先让学生只睁一只眼睛, 睁着的眼也尽可能眯成一条缝, 不转动眼珠而盯着小物体看, 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的视点能够尽可能地接近“一个点观察”, 使之重新符合中心投影法。

第二种办法是, 当物体 (例如骰子) 小到小于一只眼睛的余光范围时, 用只睁一只眼睛也无法精确到“一个点观察”时, 教师可以借助摄像机或摄像头等科技手段来代替肉眼的观察。例如把骰子放在镜头下, 屏幕现场播放从各个角度拍摄到的观察画面 (如图7) , 在距离的不断推移中、在角度的不断转换中、在物体的不同摆法中, 让学生观察到事物的“真相”, 确信“只能看到3个面”。这样利用技术手段客观上的观察, 可以真正确保“一个点观察”, 从而克服因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观察上的缺陷。

此时, 学生会产生“眼见怎么不为实”的疑惑。对此, 教师可以与学生做个实验:让学生闭上左眼睁着右眼看举在眼前的手指, 再闭上右眼睁着左眼看手指, 一睁一闭交替。学生会惊奇地发现, 随着左右眼睛的闭合, 手指似乎在左右移动。教师于是可适时地告诉学生其中的道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物体形象是两只眼睛两个观察点所看到的图像的综合之后的结果。当观察的物体宽度越是大于人的两眼距离时, 人的眼睛越是接近于一个观察点;反之, 当观察的物体宽度越是小于人的两眼距离时, 人的眼睛越是接近于两个观察点, 越是不容易达到眼见为实, 这也就是有学生看到4个面甚至5个面在生理上和物理上的原因。

当然, 除了用摄像头和摄像机, 我们也可以用照相机拍照、实物投影仪投影等多种技术帮助学生观察物体。其中, 摄像机、照相机的成像运用了绘画中的“透视”原理, 实物投影仪的成像则属于几何中的“投影”知识。

上述课例让我们想到了“眼见为实”这个词, 意思是道听途说不可信, 自己亲眼见到的才是真实的。这种说法在直觉上是成立的:眼睛忠实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一切, 不论是感知物体, 还是感知物体的运动, 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常识了。然而,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 事实上我们的眼睛和视觉系统并非绝对客观的, 即眼见不一定为实。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最近研究发现, 视觉给予的信息是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的。上述课例, 可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篇4:抹茶粉和绿茶粉一样吗?

答:抹茶粉不等同于绿茶粉。

抹茶和绿茶粉在原材料上就体现出差别,生产抹茶的茶树,一般都是从抹茶工艺成熟的日本引进的。品质最好的抹茶茶叶,要等到五月才能采摘,这是为了减少嫩茶中苦涩的茶多酚。另外还要进行遮光处理,盖上黑网以过滤掉阳光中的紫外线。优质的抹茶呈现出翠绿色,经过蒸烘,会产生一种独特类似海苔的香味。这是茶多酚褪去后,氨基酸和叶绿素在茶叶中大量沉淀的结果。再经过冷却、烘焙、筛选等多道工序,最后用石磨缓缓磨出翠绿色的粉末,这些粉末就是抹茶。而绿茶粉的研磨工艺则很简单,使用的是金属粉碎机,采用瞬间粉碎法对茶叶进行粉碎处理,颗粒比抹茶要粗得多,粉末也不够细腻。

从口感和营养成分上去区分,绿茶粉色泽黄绿,抹茶粉则色泽翠绿。仔细闻绿茶粉是普通的茶叶味儿,而抹茶则带有一股独特的海苔香味。口感上,绿茶粉吃起来比较苦涩,类似于把茶叶嚼碎以后干涩的味道。而抹茶粉味道鲜醇,基本没有苦涩感。绿茶粉所含茶碱和咖啡因较高,而抹茶则是高氨基酸,高蛋白质,高叶绿素,低茶碱和低咖啡因,营养成分更高。

篇5:美国和美国运动员一样伟大吗?

认为民主制是“相当糟糕”或“非常糟糕”的政治制度的美国人比例正在急剧上升。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显示,有1/4的美国年轻人持有上述观点。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大多数的美国年轻人认为美国应该远离全球事务。

但是在奥运会上,我们似乎并不像一个走向衰落的无能国家。要说新闻报道有些无聊的话,那是因为我们总在赢!而且这些冠军都有着惊艳的美国故事和个性特点(拜尔斯、莱德克伊,是的,还有罗切特)。

美国的奥运表现在近几十年里惊人地一致。除了极少数例外,我们在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上每次都能赢得101到110枚奖牌。2016年比这还多。

按国民人均获奖牌数来算,美国还不算最牛(新西兰、丹麦、匈牙利、澳大利亚和英国才是大赢家),但是美国获得的奖牌数比历史上的任何国家都要多,而且领先还在不断扩大。

况且,美国取得好成绩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更优秀的运动员(天赋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很棒的训练体制。奖牌的取得,体制的功劳和个人的一样大。德国有训练皮划艇、马术和投掷项目—铁饼或标枪的优良体制,而美国有训练跳高、游泳、篮球、体操、跑步和十项全能的最佳体制。

有个大问题:美国体育体制的强大,反映的是这个国家各种体制的普遍强大,还是像苏联那种体育的强大掩盖了整个国家的腐朽?

好吧,要是你能跳出竞选演说的阴霾,就会发现美国体制的普遍强大。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令人炫目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国家现在都受到体制弱点的羁绊,增长水平直线下降。

而美国经济的成功就像我们奥运会上的成功一样显而易见。美国的问题很突出,但是我们有健全的基础。美元迄今为止仍是全球性货币,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是医疗行业的标杆,美国的专利制度是全球最重要的。

《福布斯》评选出的10个最有价值品牌9个是美国的(苹果、Google、IBM等),美国是能源生产的龙头,全球排名前20的大学中(至少!)有15所是美国的,好莱坞一如既往地在电影业占据统治地位。

美国也非常善于变革。美国的年龄中位值是37.8岁,而德国和日本是46.5岁。一项技术越新,美国就越有可能主导它—无论云技术还是共享经济。据《经济学人》统计,91%的在线搜索是通过美国公司完成的,99%的智能手机是在美国制造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的。

美国的一些行业有所下降,但是另一些正在向上发展。美国的基金经理处置着55%的全球资产,美国的企业拥有全球61%的社交媒体用户。

在竞选过程中,全球贸易被描绘成一个重大的国家灾难。美国正在被外国人毁灭!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为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要恶魔,尤其是在那些不知该协定为何物的人当中。

其实,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表现和我们在奥运会上的一样成功。在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美国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排在第三位。在根据国际协定开展的贸易当中,美国的公司具有优势,并能赢得客户。

在一个重要的方面,体育与经济有所不同。里约奥运会的每个项目只有3块奖牌。而全球贸易不是零和游戏。尽管在有限的领域肯定会损害一些企业,但是全球贸易给不同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当然,我们要照顾到遭受损害的群体,但是现在最大的威胁是不该有的悲观情绪,以及不可避免地从中溢出的愚蠢的和可怕的选择。

篇6:安神药和安眠药一样吗?等

我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失眠多梦,想吃点治疗失眠的药物,听朋友说肴安神药和安眠药两种。请问安神药和安眠药是一样的吗?

山东陈斌

陈斌读者:

安神药是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平调脏腑间阴阳失调而达到安神的目的。根据药物来源以及应用特点不同,安神药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类。前者为质地沉重的矿石类物质,如朱砂、磁石、琥珀等,多用于惊痫发狂、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阳气躁动、心神不安之实证;后者为植物类药,如酸枣仁、合欢皮、丹参、茯神、柏子仁等,具有养心、滋肝肾等作用,用于心神失养、心肝血虚所致心悸或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宁的虚证。常见的安神中成药有安神补脑液、养血安神丸、枣仁安神液等。相对于安眠药来说,安神药副作用较少,有的可长期服用。

安眠药是适用于急性心理应激和躯体疾病引起的暂时性失眠,或者用于重症精神病的睡眠障碍。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是指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该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其中,地西泮(安定)曾经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第三代催眠药物有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安眠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产生对药物的依赖,因此不宜长期用药,但也不宜骤停,要逐渐减量。

短暂的失眠、多梦等多与精神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只是一个方面。故还应树立乐观的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加强体育锻炼,切不可单纯依赖药物,而不注重精神治疗和饮食、生活起居的调理,从而影响疗效。

疫人也会血脂高吗?

我父亲62岁,不久前参加体检时发现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这使我感到迷惑不解。平时常听人说胖人血脂容易升高,而我父亲高高瘦瘦的,怎么也会血脂高呢?

广东宋有才

宋有才读者:

血脂是人体血液里的脂肪,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两大类。其中胆固醇又包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血脂可对人体产生多种作用,如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被称为“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会导致血黏度升高,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是“坏胆固醇”。而甘油三酯的升高,则会增加胰腺炎的发病率。

体形肥胖的人,由于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较少,以至脂肪合成较多,故易形成高脂血症。所以一般人都认为胖人的血脂高,其实不然。因为影响人体血脂水平的因素很多,除饮食习惯以外,还与性别、年龄、遗传、吸烟、饮酒、精神状态及多种疾病有关,不能单纯以胖瘦来判断血脂水平的高低。

研究认为,血脂的来源有两方面:其一是外源性,主要来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其二是内源性,由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体内合成胆固醇能力强的人,即使不吃高胆固醇饮食,同样也会得高脂血症,患者既可以是胖人,也可以是瘦人。

临床还发现,瘦人高脂血症的特点多为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却低于正常水平,这类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又因为高脂血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无症状,所以许多瘦人误认为自己与高脂血症无缘,以至一旦出现症状往往比一般人更重。因此,瘦人也应定期检查自己。的血脂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脂肪类食物,戒除烟酒,加强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降脂药物。

上一篇:《正方体和长方体》说课稿下一篇:河南煤化集团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