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作者介绍

2024-05-11

散文诗两首作者介绍(共6篇)

篇1:散文诗两首作者介绍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我想》作者:高洪波,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干过行政工作,编过大型期刊。

代表作品:出版过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为二十一世纪祈祷》、《柳桃花》、《避斋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其中,《我想》这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和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一起进入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九课。

《童年的水墨画》作者:张继楼,1926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重庆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主要艺术简历和艺术成就: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20多种。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多种,有2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2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作品:儿童诗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夏天到来虫虫飞》《写给孩子们的诗》《童年的水墨画》等,作品多次获奖。

篇2:浅析纪伯伦散文诗两首

关键词:纪伯伦,散文诗,责任感,价值观

卡里·纪伯伦 (Kahlil Gibran) (1883-1931) 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 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 不以情节为重, 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在东方文学史上, 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 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 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 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 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 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纪伯伦的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 《先知》, 《论友谊》等。其中《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 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而《风向标》和《价值》便是这本散文诗集当中《先驱》一章脍炙人口的两则。

1 风向标

风向标对着风说:"瞧你是多么讨厌, 多么乏味啊!你不能换个方向, 干吗老冲着我的脸吹呢?是你破坏了上帝赐我的安宁!"

风没有作答, 只是在空中大笑。

作者以语言的形式叙述了这则小故事。故事很短, 仅39词 (以英文单词计, 下同) , 但却以极大的智慧给予我们其实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故事的主体部分由风向标对风的话语构成, 短短的三句, 却揭露了风向的心理活动以及它无责任感、逃避生活变化和挑战的思想本质。

1) “是你破坏了上帝赐我的宁静!”这一句, 充分说明了风向标并不真正明白他的使命之所在 (无论这使命是否是上帝赐予的) 。众所周知, 风向标就是测定风来向的设备。换言之, 没有风的吹拂, 风向标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此文中的风向标说“安宁”, 正体现了它不知自己使命、没有责任感这一本质特征。

2) 从“你不能换个方向, 干吗老冲着我的脸吹呢?”这一句, 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风向标五使命感的心理。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风换个方向, 由于风向标的构造特点, 风同样会吹到它的脸, 因此, 风向标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特点和存在价值。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我们生活中变化与挑战的象征。因此, 从更深层次是说, 风向标并不情愿面对生活的变化与挑战。

3) “瞧你是多么讨厌, 多么乏味啊!”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能要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句话对风向标自己说, 应该更恰当啊!它不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不愿面对生活的变化与挑战, 这样的人生不是令人讨厌和乏味的, 又是什么?!从风向标的话语顺序来看, 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第一句岛第三句所揭示的内容是由深到浅的, 也就是说, 读到第三句, 我们就完全认清了风向标所象征的本质特征。可见短短二十多个次, 蕴含了作者无穷的智慧和匠心。

4) 再看寓言的结尾:“风没有回答, 只是在空中大笑。”面对风向标的浅薄, 风并没有用任何大道理来与之辩驳, 而是以“大笑”来回应, 作者在此表达了深刻的寓意:风只有继续或更加猛烈地吹, 才有坑使风向标领悟:我的使命便是面对风吹, 标示风向, 才能锻炼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变化与挑战的高贵品格。纪伯伦也想以此来唤醒像风向标一样的人们:快醒来吧, 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勇敢地面对人生!

再来看另外一篇。

2 价值

从前, 一个人从他的田地里挖出一尊美丽卓绝的大理石石像。他把它带到一个喜爱世间竟品的收藏家那里, 打算卖给他。收藏家以高价买下了它。完事后两人道别。

归途中, 这人拿着大把的钱, 暗自思量:“这笔钱意味着多少荣华富贵啊!怎会有人以此换取一块深埋在地下数千年、梦也不会梦到的顽石呢?”

同时, 收藏家端详着石像, 也凝思自语:“多具魅力, 多有价值啊!一个充满梦幻的精灵, 在熟睡千年之后再次恢复生机!怎会有人竟以此珍品换取那些既无生气又无梦想的臭铜呢!”

全文只用了12个英文句子, 便生动地描绘出了两个具有完全不同价值观的形象。故事通过对卖主和收藏家心理的描写, 对比了两个人的价值观:前者认为金钱能为他带来荣华富贵, 是有价值的东西, 而石像只是一块“顽石”;而后者认为石像“多具魅力”, “多有价值”, 是“精灵”, 价值不可估量, 而金钱在他眼中只是“臭铜”。作者并未在故事中做任何评论, 但从他的用词“美丽卓绝”、“世间精品”等可以看出, 他是比较赞同收藏家的观点的。作者的生活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纪伯伦在15岁以阿拉伯文写下《先知》的初稿, 到1923年, 他的英文散文诗集《先知》出版, 几乎一直生活艰难窘迫, 而在这期间, 他却从未想过放弃对写作的热爱。因此, 作者的价值观与收藏家类似———重艺术轻金钱, 唯一不同的是作者穷困潦倒, 而收藏家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收集“世间精品”。因此, 从这一则寓言, 我们应该学习到这样的价值观:虽然现代社会是物质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 但我们绝不能认为金钱是万能的, 陷入拜金主义, 而应正视金钱在人生中的作用:只是为我们实现崇高理想的阶梯和工具。因此, 有了钱, 我们不能纸醉金迷;没有钱, 我们也要像纪伯伦一样, 树立宏伟而高尚的人生目标, 不畏困苦, 不断向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篇3:散文诗两首作者介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和作者作些介绍是十分必要的,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作者介绍是需要,但无效介绍应该避免。以《现代散文选读》“作者介绍”教学为例,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程式化。从作者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到创作成就、思想言论乃至奇闻轶事,面面俱到,无所不包。缺少系统,缺乏通盘考虑和前后勾连,所作的“介绍”详略失当,前后重复。二是随意化。教师根据自己对作者的熟悉喜爱程度自由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非常随便。三是单一化。教师在介绍课文作者时,课堂形式单一,千篇一律。有的依注释照本宣科,有的把参考书上的资料一股脑儿发给学生,有的热衷放映PPT。

如果把“作者介绍”视为一种必不可少、必不可变的教学程式,而不管作者风格、文章特征、学生实际,千篇一律地按解题、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朗读课文等套路进行教学。这种无重点、无系统、无框架、无目的的介绍,显然是十分有害的。笔者提醒教者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时机恰当,灵活机动、适时而用

时机的选择乃是一种教学机智,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作者介绍的“时”,有“课前”“课中”“课后”之分。究竟选择何时合适,要依据教学需要。

1.课前介绍——激趣铺垫

一般情况下,作者介绍放在文本解读之前。许多教师习惯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介绍作者和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教法。课前介绍好处是营造气氛,激发兴趣,为深入阅读探讨作好准备,有着较强的指导性。

笔者在教学胡适《我的母亲》时,先介绍胡适其人及其成就。胡适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等职。毛泽东主席曾托人传话,邀请他回来。胡适去世时万人空巷……这样的介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着课文的展开,再介绍胡适的性格特点以及母亲对他的影响。

萧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一生虽然短暂,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她的散文很多是有自传性质的,渗透着她对生活的全部理解和深刻感受,显示了人生最冰冷的残酷和生命彻骨的悲怆,是对生命最本质最深刻的透视和思考。对高二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品在情感体验方面必然会有一定距离,因此笔者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和作品风格。只有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解读出其作品的内涵。

还有刘亮程,他生在黄沙梁,长在黄沙梁,这个封闭落后的僻远村庄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最初认识世界的经验。这经验是宝贵的,也是残酷的。所以他在以后的创作中将生命的许多苦难体验,融入自己的作品。其中有孤寂之苦、卑微之苦、荒芜之苦……这就形成了具有刘亮程特色的情感世界。了解刘亮程的生平经历后,学生会体察到这种沉郁悲凄的情感与他近乎孤绝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2.课尾介绍——挖掘提升

课尾介绍是进行补充、延伸,是再阅读、再思考。这种深度解读能促使教学升华,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分析完课文《送考》后,为了挖掘本文文笔朴实、率真、细腻、生动的成因,笔者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对这些学生会有同情、仁慈和悲悯之心?”学生兴趣顿生,讨论热烈,但不得要旨。于是再提示另一部分作者介绍: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佛家教义是丰子恺确立人生理想的理性背景。佛教的坚忍笃行、超然达观、宽厚仁慈使他能淬去多余的烟火气、尘俗气而达于“清”的境界,以佛家的大悲怀,观照人类的苦难与命运,观照生命在运行过程中的种种遭际与变故。

最后师生对课文的总结如下:这是丰子恺先生描绘30年代考试众生相的一篇散文,此文延续着他慈悲的情怀,他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今后才会有好生活的观念。这肯定是大人们的观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作者在文中也借牵牛花“爬得再高也没有用”,来暗示读书功利化的结果,表达了作者对成人世界的厌恶与鄙弃。

二、内容取舍,重点突出、因需而用

作者介绍不应一股脑儿全部介绍,而应该有选择,有取舍,有详略。原则有二:一是根据学生对作者“熟悉”的程度,决定介绍的详与略;二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决定内容的取与舍。学生特别熟悉的作者、不重要的作者、还有个人经历与文章内容没有什么关联的作者,可以从略或者干脆不介绍。不同的教学目标应当有不同的介绍内容。

像鲁迅这样的现代文学巨匠,语文教材中的常客,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知之甚多。如果我们教《春末闲谈》时,还是按照“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影响评价”这样的套路,面面俱到、一成不变地介绍下来,无疑是无的放矢,浪费生命。

而《春末闲谈》寓意深广,学生较难读懂。为了让学生读懂这篇文章,必须有针对性地介绍鲁迅和背景。为此,教师应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读懂鲁迅”的角度,透视鲁迅“闲谈”之中的深刻含义,进而体悟鲁迅“闲话风”散文语言和结构的独特魅力。

第一问:《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北京春末,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白色恐怖政策,所谓“特殊知识阶级”,鼓吹“特别国情”之时,鲁迅此时“闲谈”,从何处“开口”?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春末闲谈”涉及的话题,进而体悟鲁迅笔力犀利、入木三分的文风。用郁达夫的话说:“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第二问:昆德拉说:“对存在进行深思”。鲁迅时在北京,正值北洋军阀实行恐怖政策统治时期,鲁迅为何在此时此地作此“闲谈”?能否缄口不谈?为何不去大声疾呼?文中每一处“闲谈”,与当时现实社会有何联系?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材料和鲁迅其他作品展开畅所欲言的讨论。学生根据1925年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课文提供的信息,可以感受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语)。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闲谈”是鲁迅“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成熟的高级形式,是坚持“韧”的战斗的有力武器。

《葡萄月令》是一篇写得十分别致的散文。它从一月写到十二月,在整体上显得疏简、随意,通篇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不少段落也十分自然、简洁。但它的“疏”,更多是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枝蔓后所呈现的干净利落,所体现的是一种游刃有余的姿态。它应该属于语“疏”而事“密”的那一类散文,在其俊朗、清疏的字里行间,其实弥漫着非常丰厚的内涵和意味。其实,这种高妙的表现技法和文风,是与作者那淡泊平和的心灵境界和飘逸洒脱的人生气度分不开的。教学《葡萄月令》时,介绍一点汪曾祺的为人气度和作者在被下放到干校时的劳动场景,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方式多样,不拘一格、生动活泼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同时,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所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的任务可以教师做,也可鼓励学生进图书馆、上互联网,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教师或提供线索,或补充延伸,起组织引导的作用。

1.学生群言堂

让学生参与并成为教学的主体,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实行学生的群言堂。如学习《再别康桥》,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然后在课上介绍作者。

生1.:他是北大毕业生,先赴美,后入剑桥大学留学,将他那隽永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镌刻在了剑桥大学的石头上。

生2.:他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诗人的影响,一生追求美、自由与爱,并将他的这一理想凝结成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与一个心灵、体态俱美的女子结合。

生3.: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是梁启超的学生、胡适的朋友,也曾陪泰戈尔访华,像拜伦,又似雪莱,创立新月诗社,在文学史册上留下无数优美的文字。

生4.:但是他却英年早逝,35岁时因飞机失事而魂归自然,如王勃溺水、如李白魂牵新月一样,给文学史留下了深深的叹息,给世人留下了一抹遗憾。

2.写作颁奖词

让学生写颁奖词:“亲们,参照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莫吝惜你的文采,为你心爱的作家写一段颁奖词吧!”

我心中的萧红:在我的心中,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这些花从来不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可是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把园子里眩耀得闪眼,把六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呼兰河传》)虽然她没有家,终生漂泊无依,可是在她三十一岁的生命里,她终于找到了她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姿态柔弱的女性,开着红红的花儿,在北方的荒原。可她又是一个坚忍的女性,她用明丽越轨的文字抵挡终生无以排遣的荒凉、寂寞,也感受文字带给她的幸福与快乐。

我心中的张爱玲:作为一代才女,她的一生既辉煌又寂寞,既精彩又又悲凉。她是那个时代,大上海开出的一朵奇葩,冷艳之中略带凄楚。喜欢张爱玲,她的精致,她的深刻,她的细腻,她的犀利,她的鲁迅遗风,和她笔下那种时代的种种韵味。李碧华说:文坛很寂寞,也就出了一个张爱玲。张爱玲也是很寂寞的,她在尘埃里开出了花朵,却似一个苍凉的手势,转身离去。在我的心中,她,虽然绝尘而去,却始终用她的文字和灵魂感动着尘世的我!

总之,教学中的作者介绍,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座桥梁,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作者介绍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疑难之处,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目的,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思想,有时能帮助学生理解美好意境等,语文教师要认真对待作者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

篇4:孤独的写作者(两首)

1、怪僻

(怪僻使你没有朋友)

2、隐忍

(隐忍使你忍耐和坚强)

3、敏锐

(敏锐使你成为一个世界的观察者)

这也是成为一个写作者的

三个条件:

没有交往使你宁静

耐得住寂寞成就你的孤独

易感动使你有一颗悲悯心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

是这样战胜自己的:

他有丰富的心灵

以克服不断到来的欲望和诱惑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

是一个生活在将来的人

(原载于《劳动者》2007年6期)

赵芮民,你为什么不痛苦拥有花朵

也无法拥有啼叫的秘密

拥有飞鸟

也无法拥有飞翔的秘密

一个人放低了欲望的天使

他的秘密产生昆虫

一块石头无法高出梦

而星星只有变成石头

因此这些飞翔的泥巴

多像激情的幻觉

这些啼叫的梦

总像未完结的心愿

大地只有更低

才能满足于天使

满足:

飞翔

和堕落

这大面积空出来的(冬的)空间

只用来供风儿展翅

房子无法更高

白云无法更低

用什么样的花香什么样的飞翔

也无法填满天与地的距离

因此一只羊在天上找到

它的宿命

一只狮子也和天空的蓝与黑

紧紧相连

拥有花朵

也無法拥有啼叫的秘密

拥有飞鸟

也无法拥有飞翔的秘密

(原载于《鲁西诗人》2007年2期)

篇5:重点作者与作品介绍

此次“变焦未来”特邀展映单元由董钧、杨博共同联合策展,邀请到中国重要的独立电影和动画作者的作品,被邀作品在近些年国内与国际重要电影节与动画节上代表着华语独立影像已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无论是主题、形式与艺术表现都鲜明的代表着作者本身强烈的人文思考与独立探索精神。愿此单元的作品可以给更多年轻创作者们在寻求自我创作思维的道路上更多启示,也愿他们在未来可以成为中国独立影像创作群体中的生力军。

耿雪

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导师徐冰教授。

耿雪雕塑系本科在读五年内多次荣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展览一、二等奖,2007年毕业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一种表述》获当年毕业生优秀作品学院一等奖。2006年至今,从事雕塑以及对陶瓷与雕塑的语言扩展的尝试,结合绘画和影像等创作手段,实践多维度的扩展创作。

曾被邀请参加韩国光州毅斋美术馆、日本濑户市立美术馆、英国卡的夫fire works陶瓷工作室、爱尔兰国家雕塑厂等艺术家驻地创作项目。作品曾在国内、台湾及英国、美国、西班牙、瑞士、德国、日本、韩国等地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机构展出和被收藏。

影片介绍:对瓷的喜爱是源于对我们传统中高格调艺术的热爱,瓷是有长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材料,我一直在试图从这个传统的材料中挖掘一些新的语言。《海公子》综合了多种媒介,我尝试了一种新的媒介来表现瓷——用动画电影短片来重新 让瓷的雕塑活起来,这种“活”不只是“活动”的意思,而是强调有新生命力的一种 创作方式。 瓷的玉质之光、流动之光与电影用光的实验性结合形成了影片特殊的“光的语言”,这种“光的语言”是影片中其它几种语言之间的“精灵”,是影片的瓷、雕塑、镜头语言之间的语言——它们交互作用来实现整个影片的“瓷视觉”。“瓷视觉”这种视觉形式作为影片的主视觉和形式语言,既准确而充分表现了瓷器的性格,又有效的传达了聊斋故事的特殊美感和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气质。

胡新宇

私影像作者。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2001年底,完成第一部私人影片《男人》。2007年,完成第二部作品《秭归》。2007年7月,为艺术家艾未未《1001个童话》纪录片上海部分做剪辑。2002-2009年,完成纪录片《家庭恐惧》。2013年8月,完成纪录片《刍狗-关于黑道小弟和他……》。

影片介绍:本片由三个部分组成,“黑道小弟”、“兄弟和老乡”、“田园赞美诗”三个段落的交叠叙事,讲述了一个黑道小弟在大城市所遇到的种种心酸,以及重回老家时再次面对身份错位带来的迷茫。

马占冬

独立纪录片制作人。2001年开始独立拍摄、制作纪录片。2006年成立“图·谋”工作室,致力于纪录片拍摄、平面设计。先后拍摄制作纪录长片、短片十余部,作品分别在德国、荷兰、冰岛和国内影展展出、放映。长片《五月一天》获香港华语纪录片电影节2011最佳纪录片奖。2009年接受法国艺术电影台(ARTE)采访。目前生活、工作于成都。

影片介绍:三线二代人老赵的故事:面对曾经的理想与现实困境,老赵在春节前面临的无奈选择。三线人的命运如早已凋零的工厂一样被国家遗忘,个人的局限与现实制约,个体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城市化的变革中被彻底淹没。

篇6:巧选作者介绍 发挥教学功效

但如果我们仔细观照一下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似乎可有可无,和课堂阅读教学是井水不犯河水,纯粹是一个摆设。君不见有多少课堂上,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总习惯性地先介绍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但仅限于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和开篇的作者介绍根本无关,那这样的“作者介绍”教学效果在哪里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作者创造的,学生与文本对话,自然也要和作者对话,因此“作者介绍”实质就是邀请作者一起参与到我们的阅读对话中,而“作者介绍”是静态的、平面的,文字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概念化的作者,如何让静默的作者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与师生共同研讨?“作者介绍”和当下所学习的“这一篇”课文有何关联?这就需要教师对“作者介绍”中的内容精心裁剪、巧妙设计,作者才会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活跃在文本中,它的教学功能才会尽可能地得到发挥。

一.截取与“这一篇”相关的作为解密文本的钥匙

如果立足封闭的文本进行研读,学生根据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似乎对文本的意蕴也能理解不少,但很可能会浅尝辄止或者仍会有许多疑惑萦绕于怀;何况许多文章作者思想情感的流淌就像山中的小溪,若隐若现,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意脉。此时对文本的解读很可能会流于表面到此为止。如果巧妙地裁剪一段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或写作前后的经历作为解密文本的钥匙,就可能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助推学生更上一层楼,探寻到作品中作者的内心真实。

《再别康桥》以作者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表达了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对诗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康桥的依恋、缠绵又带着淡淡伤感的情愫,通过诗中“云彩、金柳、水草”等等意象的解读感知,学生大都能体会到,但作者在康桥的时间并不长为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学生往往会产生疑惑。在本诗的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会很详细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事迹以期学生获得感悟,而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教师对徐志摩的有关介绍并没有直接和本诗的学习相联通,过多的材料呈现反而迷了学生的眼。

如果我们只截取徐志摩在康桥的一段生活以及这段生活对他思想、情感上的影响,效果就会明显不同。突出强调康桥旖旎的自然风光使他流连忘返;康桥的游学生活使他精神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观念和价值追求;在康桥偶遇林徽因使他激情澎湃。康桥无形中成了徐志摩精神、情感的圣地,他对康桥的情感如此地炽热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仿佛能看见当年的作者是如此的恋恋不舍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怅惘,独步在康河边的身影。

《呼兰河传》(节选)作者萧红描绘了童年时和祖父在大花园的一段快乐自由的童年时光,字里行间向我们呈现的是充满着童心童趣、自由幸福生活的画面。如果我们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无形中就是误解了作者。在本文的教学中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和代表作品,并不能帮助我们探求到作者写作的真实用意,只有如实地感受作者写作《呼兰河传》时的境况和心境,我们才能从那些欢快的文字里看到作者那颗悲苦的心,理解作者用欢快的文字来曲折地映衬自己悲苦的人生,真正认识一位生命苦短而作品丰厚的作家。

名家大家的介绍一般都比较丰厚,期望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就想整体了解一个作家,那是不可能的,往往会顾此失彼,并不利于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只有立足“这一篇”,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深入挖掘具有教学价值的东西,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

二.选择其中某一面作为阅读教学的线索

教材中不乏一些名家大家,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已成定论,比如鲁迅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对鲁迅的介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等等基本能脱口而出,但这些介绍和所学的课文有什么联系呢?知道了这些介绍对学生理解课文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联系、没有作用,我不介绍鲁迅又何妨?事实上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很少能真正走近鲁迅,理解鲁迅。鲁迅就像一座神像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又像一个文化符号,抽象虚无;更没有想过鲁迅和自己学习“这一篇课文”的关系。如何让鲁迅走下神坛,让学生亲近鲁迅,感受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鲁迅呢?只有把鲁迅的介绍和课文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文中真切的认识鲁迅。

《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7-8期汪雅虹老师《雪》的教学实录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例。汪老师巧妙地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三个概念化的标签作为全课思路的一根主线,将教学设计为三个板块,即“文学家——感受意境之美”,让学生领略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作品中给我们带来的文学意境之美;“思想家——感受情感之切”,感受作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文章中传递出来的深邃思想和真切情感;“革命家——追寻战斗之魂”,让学生感受作者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所应有的战斗灵魂。

学生在三个熟悉的“概念化”称号的引领下,不断以课文内容去充实丰富这三个称号,不仅深入的理解了《雪》,还逐渐使鲁迅形象立体起来,认识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

我们都知道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哀其不幸,恨其不争”,这也是鲁迅写作《孔乙己》的情感态度,如何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呢?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作为教学《孔乙己》的课堂线索,“不幸”“不争”是孔乙己的行为表现,“哀”“恨”是作者的情感态度,要求学生找出孔乙己的表现,探寻表现的深层原因,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自然能感受到作者那一双忧虑、关切的眼神,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孔乙己们,从而认识鲁迅以笔为武器,揭示社会的病痛,以引起疗救者注意的文化斗士形象。

如果我们巧取“作者介绍”中的某一点作为课堂设计的线索,教学中用课文的具体内容去丰富它,两者相容相谐,就能使作者、作品真正的融为一体,“作者介绍”中原本抽象的概念就会变得具体可感,真正为“这一篇”的学习服务,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点缀。endprint

三.根据其中某一点确立学习的重点

教材中有一些作者的介绍很简单,如于漪、赵丽宏、苏步青等等,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他们的身份。对这些作者的介绍似乎可有可无,我们教师采取的做法要么一句带过,要么只字不提,因为知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根本不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

课文《三颗枸杞豆》中第一节说“我是一名植物学家”,为什么要突出“植物学家”的身份呢?说我是一名其他学家行不行呢?不行!因为这个称号和下文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小树林里遇见三叔,三叔在仔仔细细的观察植物,三叔给我的是启示生命意义的三个植物的种子——枸杞豆,也许从那时起在我心里自觉不自觉地埋下了研究植物的种子,为以后成为植物学家作了铺垫。小说人物身份和小说内容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世间万物间自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作者的身份和课文内容间也肯定有意无意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写作目的,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会不同。

例如,对于漪老师的介绍,“于漪,上海,中学教师,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家”。这些介绍和《往事依依》的学习有关吗?如果从单元主题“金色年华”的角度上看,本文就是回忆了自己童年时的读书生活,内容通俗易懂,似乎并无可以深究之处,但从作者的角度上看远没那么简单。本文是作者应《语文学习》杂志写的一篇特稿,目的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如何学习语文的,作者是从一位老语文人的视角写作本文的,文中明确表明联想想象是学好语文的必要要素,课外阅读是必须的、学习语文必须和生活相联系等。从这点出发,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一位语文老师,一位语文教育专家,现身说法谆谆教诲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学习课文就像把于漪老师请到课堂,如她一贯的上课风格娓娓道来。

赵丽宏是一位作家,他要用文学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自然《为你打开一扇门》中他就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对文学语言有个直观的感知;苏步青是位数学家,讲究思维逻辑的严谨,自然《从小就要热爱科学》一文结构谨严、语言简洁明了。

文章的内容风格特点有意无意地印证着作者的身份,以此入手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学习目标内容就明确直观,学习效率自然明显。明确作者的身份,从文字里感受作者的风格、人品,就是把作者作品紧密结合,很容易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作者介绍”详细一点也无可厚非,以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作者的有关信息,形成知识文化的积累,提高文化修养,但作用于阅读教学时需要教师仔细琢磨,哪些和课文学习有用,哪些没用,需要精心挑选,否则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给学生学习造成干扰,最终成为鸡肋。

上一篇:计算机不能忘的名人下一篇:美,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