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2024-05-04

信息与简报的区别(通用9篇)

篇1: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信息的一般写法:在安排信息结构时,应该把最重要的,最新鲜,最需要了解的信息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地以简练的文字叙述主要事实,表达重要观点,然后按照事实材料的重要程度,轻重,及先后有序排列。也就是先讲概述,再讲细节:先讲主体,再讲陪衬,先讲过程。

写信息要注意先写事因,事因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最详细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以及落实的情况以及信息通报是的状况和结果。

简报一般要求内容要简要。文字要简练,简报的篇幅一般较短,一般是几十字,最多不超过1000左右。简报可分综合性简报,专题简报,会议简报和内参性简报。

现在写信息基本是以简报的形式的,因为写信息比较复杂。如果说简报和信息有所不同的话,我认为简报是信息的载体,简报是信息的集中,一期简报可以刊发一条信息,也可以刊发若干条信息。或者可以说,简报是更加全面和条理化的信息。总之,“新、准、简、快、全”是简报和信息的共有特征,这也就是我认为简报和信息相同的原因。简报是正式文件,信息不是这就是差别.如何处理,看内容 可以公开的用简报,不能公开,只能内部了解的,用信息.在行政机构,信息一般是提供给上级部门参考用的强调一点,简报是正式的文件,因此是公开的.简报可长可短.信息不是正式文件,因而一般是不公开发布的,信息的内容一般是简短的.把情况说明即可,不要求分析.例一:

信息与简报的共同点与区别

信息:

**分局强化车辆安全管理近日,该分局针对国家税务总局通报的三起交通事故,制定得力措施,强化车辆安全管理。一是层层签订车辆安全责任制。分局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状,办公室与分局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行车资格、行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及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责任约定。二是严格执行派车制。所有用车由办公室统一调派,驾驶员必须凭出车通知单出车,节假日期间,车辆一律封存。三是坚持车辆出入登记制。由门卫或值班人员负责登记车辆出门、入库时间、驾驶员、主乘人员等情况。四是坚持单车油耗月定制。根据车型、车况、行驶线路确定车辆油耗,每月公布一次油耗情况,并将油耗情况同驾驶员报酬挂钩。

简报:

**分局四项措施强化车辆安全管理

**分局始终把车辆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近日,分局针对“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三起交通事故”中的典型事例以及暴露出的税务机关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少数税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甚至违规违纪的问题,及时召开了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全体驾驶员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反思,并出台了四项措施进一步强化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抓好教育,提高认识。办公室把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作为重点,定期组织驾驶员集中学习交通安全及车辆管理有关制度,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行车安全。要求驾驶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把车辆管理提升到为单位负责、为干部职工负责、为地税形象负责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消除对安全不利的因素。

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分局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签署安全责任状,办公室与分局驾驶员签署安全责任状,对行车资格、行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及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明确的约定,从思想上引起各科室负责人和分局驾驶员对行车安全的高度重视,出现问题即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分局深入查找本单位在交通安全、车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修订和完善了车辆管理使用的各项制度,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用制度管车、管人。规定:严格车辆派遣手续,所有用车由办公室统一调派,驾驶员必须凭出车通知单出车,节假日期间,车辆一律封存;坚持车辆出入日登记制度,由门卫负责登记车辆的出门、入库时间、驾驶员、主乘人员等情况;坚持车辆定油耗制度,根据车型、车况、行驶线路确定车辆油耗,并每月公布一次油耗情况;加强安全检查,要求驾驶员对自己驾驶的车辆实行日检查制度,并逐日登记,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四是加强督查,防患未然。办公室对车辆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责任落实情况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采取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车容车貌、安全行车、车辆停放等方面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通报和整改,切实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分局无任何车辆安全事故发生。

总结:上述例子反映的是同一个事件,其共同点是主题突出、事实准确、层次清楚。其区别在于,信息只保留客观事实的核心部分,一语中的,语言上不采用修辞方法,风格简朴实在。简报可适当运用些通讯色彩,在写法上或提出希望,或给出启示,或交代效果。

信息、简报是新闻的一种体裁,多用于党政机关内部,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参政议政、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写作方式基本一致。信息、简报也可以在报纸上发表,用以反映部门内部最新工作动态。

如何写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的具有一定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新闻采写涉及到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二是要坚持新闻的时新性(速度快才能体现时新)。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了这两条基本原则,“新闻”也就不会成为新闻。

撰写新闻,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切忌冗长、罗嗦。新闻与评论不同,因此也不可用“表态式”语言;与文学作品不同,不应有抽象的内容。新闻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

新闻的标题。能够概括、提示、评价新闻的内容,揭示新闻的本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消息的新闻价值。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提要等,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排出。

新闻的导语。是新闻这一裁体特有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有六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为何、如何。“六要素”俱全的导语,其长处是: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大体能够了解。具体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只写部分要素,要求好中挑好,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突出的写在导语里。

新闻的主体。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它起到注释导语的作用,使导语中的事实更加清楚,更加详细,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要求。

新闻的背景。在部分新闻中,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读者所不熟悉的新闻事实作注释;二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三是作者表达个人的观点;四是使新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并增强新闻的情趣、感染力和说服力。

新闻的结尾。结尾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个层次。它是新闻事实的结尾,它依附于事实,并不一定需要议论和抒发。这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种结尾的特殊形式。

如何写简报和信息。学会了写新闻材料,也就学会了写简报和信息。关键是多写,在写中练,勤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

篇2: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新闻(消息)稿和信息是常用的两种文体,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经常把新闻(消息)稿当成信息稿投稿,或者把信息稿当成新闻(消息)稿投稿,以致稿件采用率低。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1、从标题上来看,信息的标题基本都是单标题,标题非常死板直观;新闻(消息)的标题有多行标题(包括眉题、正题、副题),两行标题(包括虚体、实体,也就是眉题+正题或正题+副题),单行标题三种形式,标题非常活泼,2、从结构上来说,信息由导语和主体构成,或者开门见山,直接由主体构成。

3、从形式上来说,新闻(消息)表现的形式比较活泼,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信息则相对固定规范。

4、新闻(消息)讲究的是用事实说话,而信息稿件则要求真实素材,通过结果反馈过程或通过过程来看结果。

篇3: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智化技术两部分。所谓的物化技术,指的是人们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完成现实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设备、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硬件及其软件;所谓的智化技术,指的是人们在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或者完成现实任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策略、方法和技巧,如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所以,不要将技术简单的理解为物化技术。

2001年至2010年,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10年以后,我们常听到的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来源。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2001)”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推动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极大的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 涵义。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何克抗,2005)”

3. 特点。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所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析得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三个属性:一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二是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三是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只有准确把握这三个属性,才能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然而这三个属性并不是并列、平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是营造支持学生多种方式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实施具有“自主、探究、合作”特征学习活动的课堂教学(一般称为“整合”课),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 来源。

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描绘出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的蓝图,其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2010)”教育部为深入落实《纲要》中关于教育信息化内容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并在2011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战略部署,《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教育部,201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提法就来源于《规划》,它强的调信息技术和教育全面、深度地融合是一个宏观、系统的工程。

《规划》中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也进行了阐述。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义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部,2012)”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途径与方法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

2. 涵义。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就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随时(Any Where)、随地(AnyTime)、多途径(Any Way)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与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3. 特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三个特点是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与学方式、面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个性化学习环境就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个性化选择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实现以学为主的教与学方式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开展,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整合”与“融合”的区别

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很多人认为这三个词的含义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时髦的炒作概念。其实不然,三个词既体现了对教育中技术价值追问的不断深入,也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强调的是教师利用其编制的课件采用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把作为教育之外客体的信息技术与作为主体的教育相整合,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强调的是教育内的技术与教育相互改变、不断适应的过程,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方法、模式的变革,“融合”阶段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开展的核心要素,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

四、总结

篇4:信息与简报的区别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简言之,凡是拓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还可以细分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是当前信息处理的核心,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依靠着计算机技术,例如我们在银行所享受到的全国通存通取业务,就是因为有计算机网络在为我们服务,天气预报、飞机的起飞降落控制都需要计算机的支持,在科学实验中大批的数据靠计算机来为我们处理等。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决不能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代替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只能将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工具进行学习。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应从信息技术的高度、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学习,而不是脱离这个前提进行学习。所以在一般的教育中,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教育为主导方式的。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应处理好与计算机技术学习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实际含义,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是计算机课来上,无怪乎信息技术老师很多时候被学生称作:计算机老师或微机老师。每当我第一次给新进校的高一学生上课时都会告诉学生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区别,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二者区分开来。但是多年的误导使学生们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甚至还有家长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计算机课,就是教学生怎样“玩电脑”的。其实,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看报纸,看电视,打电话,发短信,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谈都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我们的平时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无处不在,教师上课做个幻灯片,用了一张图片甚至讲课都是信息技术的一种传播方式。我们把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整合到一起了,而学生还在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那是错误的。

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往往出现这样的误区:一是学生不明白信息技术课为什么要上成计算机课,二是不知道其它学科教学中很多方面也应用了信息技术。所以在每次上课,我总会告诉学生这堂课在哪些时候会用到。既然信息技术课不是计算机课,而我们的课本又赫然写着“信息技术”这几个大字。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仅是教他们怎么样运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有时候在教室里上课,做个游戏,看段文字信息都要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考虑它们与信息技术的关联。

信息技术进入中学教学,时间已经不短。从当前的状况来看,由于传媒的熏陶、形式的要求、硬件条件的齐备,全体教师已经具备了使用新技术的意识。大多数教师已经投入到了新技术的行动中去,并尝到了甜头。少部分教师甚至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但信息技术现在只是老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那么如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武器,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工具,这是我们今后研究的目的。

篇5: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河间市第九中学 魏紫薇 *** 作为一名80后教师,亲身经历了中国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到现代备受青睐、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我也是有自己的感触。就我对两者的一些浅显的认识,简单做了以下总结。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并且许多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 的接受器、前人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而信息化教学,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

1.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2.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3.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4.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 5.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并且二者从内容和过程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分:

1、教学内容不一样。教材上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是单纯的课本知识。利用了信息手段后,可对教材进行加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动画、图像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甚至四维教材。网络教学的运用,又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2、教学过程不一样。传统的教学设计下,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由教师主导,学生很少或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归纳、逻辑演绎式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课堂真正由学生主导,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3、学生学习方式的不一样。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如何学”的能力。学生必须有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而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只是充当忠实的听众的角色。很少或者没有发挥自己主动性的机会。学到的也只是课本内容的复述。

4、教师角色的不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在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就是:

1.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3.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4.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

5.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

虽然信息化教学集中了以上特点。但是当教师的准备不足时,容易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并且,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住处源的地位有所降低。因为,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他们的学习探索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控制支配地位明显地降低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自由空间反而更加广阔。

篇6:计算机课与信息技术课的区别

在于观念的不同

与从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从1982年起开始起步,所教内容教编程,到教工具软件,再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现,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

篇7:电子信息类与计算机类有什么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计算机类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不同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讲,本科和研究生差别比较大,本科做研发的少,做技术支持和售前市场或者售后支持的多,研究生做研发的多。

篇8:算术与代数的区别与联系

一、同与不同

1. 从总体上说,这显然是算术与代数的一个重要区别,即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

算术主要集中于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包括相应的计算方法;代数的研究对象则不仅由具体的数扩展到了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代数)式,也更加侧重于方程的研究与应用。

当然,从形式上看,代数中关于式的研究又应说是与算术中关于数的研究较为接近的。具体地说,尽管运算的对象不同,其涵义也有所扩展,特别是引进了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等新的运算,但在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之间显然又有着直接的类比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两者似乎也有着共同的关注,即如何通过适当的计算求得最终的结果。

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一些学者提出:“算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过程性的。”另外,这显然也就是人们在算术的教学中何以特别重视算法的掌握以及计算的准确性和迅速性的直接原因。

然而,应当强调的是,如果我们对于式的教学采取完全相同的观点,即是唯一强调如何能够通过适当的计算求得所需要的结果,就很可能因此而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代数思想:“代数即概括。”更为具体地说,这正是数学中引入字母的一个主要作用,即有助于人们通过概括达到更高的抽象层次。然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强调了用字母去代表数,却没有更加重视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理解“概括”这样一种重要的代数思想,就不能不说是忽视了在算术与代数之间所存在的这一重要区别。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点:“概括也是学习代数的一个途径。”

应当指出,上述的“过程性观点”又不仅仅体现于数的运算,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数的理解。例如,在笔者看来,我们就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学生在分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学习中何以会经常出现如下的困惑,如“0.999……与1究竟哪个大?”因为,这里的关键恰恰就在于观念的必要更新,也即如何能够帮助学生由过程性的“潜无限观念”转变到对象性的“实无限观念”。

2. 相对于式的教学而言,方程的认识与应用在代数的教学中显然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而也只有从后一角度去分析,我们才能更为深入地认识到这样一点:

代数的学习必然要求学生超越上述的“过程性观点”并达到新的更高的认识水平。从而,这也就应被看成在算术与代数之间所存在的又一重要区别。

具体地说,等量关系无疑应当被看成方程的本质,这也就是指,方程所强调的正是对象之间的等量关系。尽管“解方程”的主要目的仍然在于如何能够经由具体运算求得相应的未知量,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必须特别注意不能因此而破坏方程两边的等量关系,也即变形后所得出的新方程应是与原来的方程等价的。例如,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们提出,“等价是代数中的一个核心观念”。

由“等号”的不同理解我们即可更好地认识代数与算术在这一方面的重要区别:如果说等号的使用在算术中主要表明了运算的具体实施过程,也即由具体运算所依次得出的结果,那么,在代数中,“等量关系”就已成为等号的主要意义。例如,从这一角度去分析,我们就可立即看出,以下的常见错误主要就是因为学生仍然处于“过程性观点”的直接影响之下:

进而,我们在此又应明确提出关于“过程性观点”(也可称为“程序性观点”)与“结构性观点”的区别。例如,就字母与式的理解而言,所谓的“过程性观点”就是指将字母或字母表达式看成所要求取的求知量的直接取代物,这也就是指,我们在此所关心的主要是如何通过具体计算求得所说的未知量;与此相对照,“结构性观点”则是将字母或字母表达式看成直接的对象而非具体数量的取代物,我们在此所主要关注的也只是式与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按照这样的理解,符号表达式事实上就应被看成整体数学结构的一个组成成分。

值得指出的是,也正是遵循这样的分析思路,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由“过程”到“对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凝聚”)可以被看成是代数思维的一个基本形式,我们可从这一角度清楚地去指明在代数与几何之间所存在的重要区别。

最后应当强调的是,我们不应把“结构性观点”与“过程(程序)性观点”绝对地对立起来。恰恰相反,这正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应当依据不同的情景和需要在“过程”与“对象”之间作出必要的转换,包括由“过程”转向“对象”,以及由“对象”重新回到“过程”。例如,在求解方程时,我们显然必须将相应的表达式,如(x+3)2=1,看成单一的对象,而非具体的计算过程,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上述的“连等式”这样的错误。然而,一旦求得了方程的解,如x=-2和-4,作为一种检验,我们又必须将其代入原来的表达式并实行具体的计算,这时所采取的又是一种“过程”的观点。

二、聚焦教学涵义

就代数思想在小学算术教学中的渗透而言,应当首先明确:这并非外部强加给小学数学教学的附加性成分,因为,小学数学的相关内容本身就包含了这些因素。例如,这事实上也就是在现今的数学教育研究何以会出现以下一些术语的主要原因,如“算术的内在代数本质”“早期代数思维”“涌现的代数”等。进而,又如“涌现”(emergence)这一词语所清楚表明的,我们在此所提倡的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变化,也即如何能在算术的教学中自然而然地体现代数思维。以下就围绕“概括”与“等价观念”这样两个代数思想对此作出进一步的分析论述。

1.

上面已经提到,字母的引入(更为一般地说,就是由数到式的过渡)应当很好体现“概括”这样一种思想。例如,我们显然就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以下的一些论述:“代数是概括的算术”“代数意义衍生于它的数字基础”“概括也是学习代数的一个途径”等。

我们显然也可从同一角度去理解以下研究工作的意义,特别是,这更可被看成是我们具体判断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可能的标准:就学生对于字母表达式的理解而言,可以大致地区分出这样六个不同的水平:(1)赋予特定数值的字母:从一开始就对字母赋予一个特定的值;(2)对字母不予考虑:根本忽视字母的存在,或虽然承认它的存在但不赋予其意义;(3)序母被看成一个具体的对象:认为字母是一个具体物体的速记或其本身就被看成一个具体的物体;(4)字母作为一个特定的未知量:把字母看成一个特定的,但是未知的量;(5)一般化的数:把字母看成代表了或至少可以取几个而不只是一个值;(6)字母作为一个变量:把字母看成代表一组未指定的值,并在两组这样的值之间存在有系统的关系。进而,以下的调查结果(这是1976年在英国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共对3000名13~15岁的中学生进行了51项的笔试)显然又更为清楚地表明了注意代数思想在算术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13岁中的73%,14岁中的59%,15岁中的53%)或是把字母当做具体的对象,或者根本就不去管它们。

再者,就概括思想的具体学习而言,表格无疑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例如,这显然也就是以下论述的一个主要意义:“表格可能是学习代数旅程的起点。”然而,这又是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弊病,即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的主动探究留下足够的空间,特别是忽视了关于图像的视觉与实际操作应当被看成概括的必要基础,从而就极大地“削减了概括过程的丰富性”。

更为一般地说,这事实上也就是众多“找规律”课程的一个共同弊病:其所希望的是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或者说教材)的暗示、用教师(教材)指定的方法、按照教师(教材)指定的步骤去作出所谓的“发现”。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就只能说是一种“假探究”。

例如,以下关于韦达定理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可被看成这样的一个实例:

先让学生填下面的表格,然后问:你认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尽管从教学的角度看以下的措施似乎都只是一种小技巧,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的字母,或是对已选定的字母作出改变,如将4x+7=35变形为4y+7=35,直至用更为复杂的符号表达式去取代原来的字母,如4x+7=35与4(2r+1)+7=35等,但这显然十分有益于学生超出“外在形式的感知”从而也就能够更为深入地去认识对象的内在数学结构。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外在形式的感知”事实上也正是学生在操作性活动何以经常出现某些“规律性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所说的不同表达式作出必要的比较。

另外,我们显然也可从同一角度去理解以下一些教学设计的意义,即如何帮助学生初步地建立起关于“等号”的“结构性观念”,而不只是认为“等号”表明“给出答案”(正因为此,等式也就常常被看成具有固定的“方向”:左边表示应做的运算,右边表示答案):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构造这样一些等式,先是每边都有一个运算,如4+3=6+1,2×6=4×3,2×6=10+2等;接下来是每边都有两个运算的,随后是每边都有乘法的,如7×2+3-2=5×2-1+6等。

更为一般地说,以下正是学生形成关于方程的“结构性观念”的一些关键环节:(1)用字母代表数;(2)等号表示左、右双方的等价性;(3)右边的项不一定是单一的数而也可能是一个代数式。从而,这也就十分清楚地表明这样一点:小学数学教学确实能在这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具体地说,这应当被看成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即努力促进学生由“过程性观念”向“结构性观念”转变。值得指出的是,从这一角度去分析我们也可更为深入地认识“奥数”的盛行对于数学教学的严重影响:由于在小学奥数的训练中,方程几乎无一例外地只是作为一种新的解题方法得到了介绍,学生对于方程方法的应用又常常依赖于记忆与模仿。因此,这种学习恰恰就是丢掉了代数学习中最为根本的一些东西,由此所形成的“思维定式”也必然会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笔者看来,后一实例事实上已进一步证实了笔者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如下判断:“所谓的‘超前教育’正是造成现今‘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就是指,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上并非真正的‘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差距,而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提前起跑者’与‘正常起跑者’之间的差距。而且,这里所说的‘先进生’有很多不仅不能被看成真正的优秀学生,更可能是一个‘越做越恨’‘越学失败感越强’,甚至灵魂也因此受到一定扭曲的‘偷跑者’。”

三、更为一般的分析

1.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也可更为深入地去理解什么是“过程教育”的主要涵义,特别是,什么是真正的数学活动,什么又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适当活动?

具体地说,这是笔者在这一方面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数学活动的丰富性。例如,上面已提到的概括、抽象、符号化、视觉化、操作、算法的应用等显然都应被看成学生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提及下定义、综合、表征、证明和公理化等活动。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相对于外在的形式而言,我们又应更加重视内在的数学思维,也即应当十分重视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例如,从这一角度去分析,就代数思维向小学数学的渗透而言,字母的使用就不是真正的关键,因为就如以下的论述所清楚表明的:“低年级的代数思维涉及在活动中培养思维方式,字母一符号代数可以作为工具被应用于这些活动中,但是这些活动并非排除代数,而且在根本不使用任何字母一符号代数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比如,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构、研究变化、归纳化、问题解决、模式化、判断、证明和预测。”

更为一般地说,这事实上也可被看成“关于算术教学的现代观点”的核心所在:“算术不(应)仅仅关注计算能力,它还应该通过数学知识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以便于他们奠定一个坚实的数学倾向的基础。通过简单的例子,理解数学陈述与它们所模拟的情境(或者没有模拟)之间的关系,学习猜想、论证(或多或少是非正规的)和证明(如在数字理论领域)的艺术,甚至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意识到作为‘数字’意义的激进的概念结构化的本质正在得到逐步的扩展。”

另外,在笔者看来,上述观点也为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理解所谓的“数感”(众所周知,这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明确主张,即应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提供了直接启示。后者即是指,尽管我们在此所使用的是“数感”(the number sense)这样一个词语,但这又不被理解成仅仅局限于“数的感知”这样一个范围,毋宁说,就如对于“外在形式的感知”的必要超越,我们在此也应积极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去认识研究对象的内在数学结构。当然,由所做的分析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出,“数感”不应被看成先天的才能,而主要依赖于后天的学习。

2. 除去算术与初中代数的(区别和)联系以外,我们显然也应从同一角度去看待初中代数与高中代数(乃至抽象代数之间)的联系。

例如,上述对于“数学结构”的强调就正是现代数学研究最为基本的一个思想。另外,在笔者看来,我们显然也应从同一角度去理解以下的论述:“代数不仅仅成为关于方程和解方程的研究,也逐步发展成涵盖函数(及其表征形式)和变换的研究。”又,“函数方法……不仅扩大了代数的内容,而且也被用来设计和解释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技术观点,这增加了意义源泉分析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在算术的教学中我们就应积极地去渗透这样三个代数思想:第一,概括的思想;第二,等价观念;第三,变化与函数的思想。当然,就这方面的具体工作而言,我们又应高度重视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

篇9: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

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笔者认为搞清楚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教育教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甚至学术机构的确切命名。

一、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应当看到,没有过去20多年会计电算化所积累的丰硕成果,今天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无从提出与研究。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有划定的边界,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深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在认识上产生了飞跃,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较大的区别。

(一)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二)系统地位层次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三)系统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四)信息输入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五)数据处理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六)信息输出的区别。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三、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学术领域、教学领域都在同时使用这两个概念,造成的结果是人们疑惑丛生,疑惑之余只能盲从,继续盲从会导致企业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教学概念继续模棱两可、学术机构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上述结果最终会影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二)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三)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息与简报的区别】相关文章:

简报与新闻稿的区别08-15

教育信息简报04-25

广告信息简报05-03

创新信息简报05-12

安全信息简报范文05-23

督查信息简报范文05-24

计生信息简报范文05-28

开学信息简报范文05-29

信息简报范本范文06-03

组工信息简报范文06-05

上一篇:柳传志的经典语句下一篇:广告公司广告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