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

2024-05-08

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共10篇)

篇1: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

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

1.不足十八未成年,合法权益不可犯

2.父母都是监护人,抚养监护有责任

3.虐待遗弃触刑律,歧视女孩是陋习

4.少儿有权受教育,随意剥夺不允许

5.父母教子责任重,注意思想和品行

6.中小学生重学业,不得提前订婚约

7.培育“四有”接班人,学校教育担重任

8.教师育人负使命,尽职尽责好园丁

9.全面发展德先行,社会课堂练本领

10.学生权益受侵犯,教师制止要果断

11.归侨侨眷受保护,子女升学应照顾

12.女童也应把书念,重男轻女理太偏

13.残疾少年入校园,家境贫困杂费免

14.教育残儿意志坚,身心补偿是关键

15.保障残儿入学权,不得拒绝与刁难

16.特殊教育方式变,“特校”“特班”谱新篇

17.各级政府创条件,“普九”目标早实现

18.后进学生有缺点,耐心帮助勿弃嫌

19.学生偶然违校纪,随意开除不可取

20.学生入格须尊重,体罚侮辱不能容

21.教学设施常查看,排除危险保安全

22.知识摇篮育幼苗,教学秩序要确保

23.集体活动讲实效,人身安全最重要

24.组织团体和个人,关心少儿献爱心

25.各类馆园重教育,优惠学生不图利

26.歌厅舞厅娱乐业,学生不宜须拒绝

27.祖国花朵正成长,“精神食粮”要健康

28.“淫秽”“暴力”毒害多,严禁制售与传播

29.食品玩具精制作,“健康”“安全”方合格

30.少儿活动在到内,“烟民”止步莫越轨

篇2: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

早上按时起床好,叠被洗刷要做到。早餐营养不可少,上午学习精力保。按时到校不迟到,见到老师有礼貌。

快静齐来做两操,动作规范见其效。统一校服齐称道,锻炼身体讲实效。课间活动新而巧,警戒线内安全保。

上学路上要记牢,交通安全最重要。上学路上要记牢,交通安全最重要。乘坐公交不嬉闹,安全文明齐叫好。

逢做值日早到校,各负其责效率高。见到垃圾弯弯腰,不让纸屑到处跑。顺序如厕要做到,讲究卫生染病少。

早读记忆效果好,大好时光莫荒掉。书声琅琅不喧闹,眼睛离书一尺高。眼到口到心更到,理解记忆找诀窍。

上课听讲精力到,遵守纪律是首要。合作探究方法妙,自主学习求实效。各门功课学得好,家长老师拇指翘。

下课铃响不争跑,目送老师懂礼貌。课前准备要做到,上下楼梯静悄悄。安全游戏不打闹,平安和谐在学校。

在家吃饭静悄悄,餐前洗手莫喧闹。五谷杂粮都是宝,挑食偏食不可要。勤俭节约品质好,浪费行为杜绝掉。

素质教育落实好,全面发展能力高。各科学习都重要,音体美劳更上好。午休习惯要做到,持之以恒才有效。

节约水电都知晓,杯里开水莫倒掉。桌面墙壁保护好,不在教室乱打闹。爱护花草花更俏,欢歌笑语校园飘。

下午放学要静校,整理教室装书包。离开教室应做到,水电门窗检查好。路上结伴危险少,平平安安回家早。

篇3: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

关键词:《三字经》,蒙学,小学生品德教育

现代心理学认为,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 也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前的人的可塑性大, 应抓紧训练、培养;成熟后并非不能再发展, 但可塑性较小, 较难训练、培养。因此, 抓紧成熟期前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 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循循善诱, 以事明理, 引导其分清是非, 辨别善恶。”[2]《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经典的蒙学教材, 世传为南宋王应麟撰。《三字经》内容丰富, 涵盖面广, 向孩子讲授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伦理道德规范、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兴替、勤勉好学榜样等, 在极短的篇幅内包蕴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内涵, 实属罕见。《三字经》既重知识学习又重道德培养、品格养成, 被人称为“袖里通鉴纲目”, “千古一奇书”, “若能句句知诠解, 子史经书一贯通”。它采用三字韵语的形式, 或六字成句, 或十二句, 灵活多变, 活泼生动, 读起来朗朗上口, 便于儿童记忆, 给后世儿童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198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三字经》收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向全世界推广。其在青少年优良品格养成方面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1.提倡“性善”是纯良品格养成的基础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首先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 而作为一个人所要坚守的正是善良的本性,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只有坚持学习, 才能不至于被陋习所左右, 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三字经》将儒学“人性善”的观念通俗生动地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 将“性善”作为青少年优良品格养成的基础, 把学习作为优良品格保持的途径。

2.培养勤奋好学品格

《三字经》以古圣先贤为榜样教导儿童勤奋努力学习 , 养成好学的优良品格,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作者为了让儿童懂得勤奋好学品格的重要性, 用大量古人典型事例加以强化, 更具说服力。如《三字经》中说:“古圣贤, 尚勤学。赵中令, 读鲁论。彼既仕, 学且勤。披蒲编, 削竹简。彼无书, 且知勉。头悬梁, 锥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如囊萤, 如映雪。家虽贫, 学不辍。如负薪, 如挂角。身虽劳, 犹苦卓。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 读书籍。彼既老, 犹悔迟。尔小生, 宜早思。”借用赵普、路温舒、公孙弘、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朱买臣挑柴、李密牛角挂书, 苏洵、梁灏大器晚成, 祖茔、李泌、刘晏年少成名, 蔡文姬、谢道韫作为女子也能辨琴吟诗等古代读书人勤学成名的例子教育学生必须形成勤奋好学的品格, 具有才能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否则连鸡犬蜂蚕都不如。《三字经》中从“昔仲尼, 师项橐”到“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几乎都是劝学的内容。同时照应开头“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的论断, 就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打磨就不能凸显它的价值, 人如果不学习, 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同时也是对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

3.建立爱国孝亲、兄弟和睦、夫妻恩爱的和谐关系

《三字经》中强调德育为先, 先教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 再教孩子做人的本事。这些对于今天的小学教学来说, 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儒家的思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 从不同侧面诠释以“忠孝”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文化联系。《三字经》中明确说 “首孝梯, 次见闻”, 认为人生第一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其次是增长见识。可以说, 它是一本典型的“德智统一”的教材。《三字经》在让孩子学习文字和语言的同时 , 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优秀品格进行自然传续。为了便于孩子接受, 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如“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教育孩子以黄香为榜样, 要懂得孝敬父母;“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引述东汉孔融让梨的故事, 告诫孩子们要懂得兄弟和睦;“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教育孩子要尊敬师友, 礼貌待人。《三字经》宣扬的“三纲”“十义”等, 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礼”的灌输, 摒弃其中包含的封建等级概念的成分, 其中蕴含的和谐理念, 即便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 在学前和小学教育中融入一定的古代蒙学教育的内容, 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 积极利用这些经典中的正能量为现代教学服务, 是一条可以深入探索的教学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22.

篇4:班组安全七字歌

班组安全七字歌

说安全,道安全,安全理念最关键,历史教训要牢记,经验警句血提炼。班前班后好机会,安全理念要宣贯。视频读书多形式,事故案例经常看。定期组织讨论会,教训绷紧安全弦。遵章守纪重践行,内化外化言行间。诸君多做安全事,幸福生活说不完。

篇5:创先争优七字歌

张良镇张北村党支部书记 王天义

2010年6月28日

要保党的先进性,创先争优意义重,中共中央发号召,全党都要齐行动。按照布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去执行,各级党委都强调,落到实处看行动。争创活动要创新,活动必须贯始终,因为我们是党员,要看党风和党性。小平理论要学习,认真领会重要性,推广4+2工作法,三个代表是内容。单位部门不一样,工作专业有不同,活动方式要创新,争创要有针对性。尽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看行动,比创新要看实效,创先争优当先行。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做五好排头兵,党员队伍有生机,支部堡垒显作用。理念思路要创新,整体推进互联动,科学发展为主线,重在持续和提升。

自觉学习做表率,要靠党员自觉性,爱岗敬业做表率,对党事业要忠诚。服务群众做表率,多办实事为民生,遵纪守法做表率,社会和谐促稳定。弘扬正气做表率,荣辱观要重品行,五个表率带好头,样样工作能推动。五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要行成,领导班子团结好,步调拧成一股绳。党员队伍建设好,模范带头起作用,工作机制要完善,管理措施要过硬。工作业绩要上去,各项任务要完成,基层组织有威信,干部群众都欢迎。围绕中心促创优,各项工作要推动,身边事和身边人,树立学习好典型。个别党员素质差,思想作风不端正,不受教育不学习,怎能保持先进性。有的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无作用,工作没有凝聚力,核心力量怎形成。党员素质要提高,理想信念要坚定,党的队伍建设好,执政能力有保证。

篇6:110接处警操作规范“七字歌”

商河县公安局 于进海

接处警事看似小,严格规范勿放松。

现场处理快又好,人民满意形象升。

昼夜值守不离岗,警容风纪须严整。

接听电话态度好,详细情况要问清。

带班领导做表率,紧密协作有分工。

受理警情和求助,无论大小必亲躬。

处警装备随身带,护身惩戒多功能。

正式民警须两名,安全开车带“三证”

临行打印接警单,到场时间有限定。

出示证件问经过,“七何”要素仔细登。

管辖权限有异议,先期处置再移送。

现场情况多危变,眼观六路耳听声。

重大情况早汇报,保持通话讯息灵。

群体事件控局势,武器警械要慎用。

合理引导少表态,教育劝说事态平。

刑事现场划警戒,救人勘验控疑凶。

“两抢”火速追嫌犯,放火爆炸疏群众;

绑架勒索保人质,谈判周旋口齿伶;

盗窃财物留痕迹,顺查赃物觅行踪;

依法使用武器具,震慑犯罪树威风。

治安案件做笔录,现场证人留姓名;

情绪稳定再询问,不同叙述得兼听;

证据确凿辨是非,一手材料要查明;

一问二拍三录像,四记五查是流程。

当场调解治安案,应有协议书形成。

意外事故和灾害,群策群力排险情。

精神病人有危害,果断制服见真功;

酗酒闹事用警械,约束清醒再批评;

流浪乞丐送到家,聋哑手语来沟通;

涉外联系出入境,兄弟分家不分工。

矛盾纠纷宜调解,耐心工作找共鸣。

隔离亲朋防争斗,析事说理情谊浓。

当场处结签协议,促成双赢笑语盈。

劝解无效讲后果,告知双方去诉讼。

勘验笔录要签字,登记扣押手续清。

二次反馈写详细,指挥中心勤沟通。

处结发放联系卡,恶意骚扰要严惩。

身在基层履职守,违法犯罪敢斗争。

警情万变有对策,对症下药自从容。

篇7: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

关键词:《三字经》,蒙学,教学方法,教育理念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在马年春晚上, 众少年朗朗的吟诵, 让观众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而这几句四字韵语正是出自我国古代经典蒙学教材《千字文》。《千字文》和《三字经》、《百家姓》一样, 都是古时儿童启蒙识字必不可少的教材, 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三百千”。近年来, 随着“国学”的持续升温, 古代蒙学经典教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而“读经热”正成为学前和小学教育中新的潮流。接下来我们以《三字经》为例谈谈蒙学教材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影响 , 这对今天的小学教学和教材编写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一、《三字经》首先明确教育孩子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责任。

《三字经》作者在强调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意义之前 , 提出“人之初, 性本善”。性善论是本书教育理论的基础。然后才指出“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这里阐明了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责任。送孩子上学受教育是家长的责任, 教育要求不严是教师的失职, 不好好学习则是学生的过错。小时候不用心学习, 长大了靠什么立身处世呢? 因此, 成功的教育与学习既需要家长、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同心协力, 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及良性互动,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三字经》 的教育理念既重知识的学习又重品德的养成, 把品德培养看成是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事。

《三字经》内容丰富, 知识面宽, 如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等基本名物及“小学”、“四书”、“六经”等基本常识;然后讲述历史及朝代更迭, 被人们誉为“袖里通鉴纲目”[1]、“千古一奇书”。《三字经》在让孩子学习文字和语言的同时, 又学习了一种文化传统, 渗透了一种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 积淀最深厚、影响最深远的为人处世的人本思想和道德意识。如《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梯, 次见闻”, 认为人生第一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其次是增长见识。如“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是说要和睦师友, 谦恭有礼;“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是说要孝敬父母, 关爱长辈;“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是教人兄弟友爱, 互谦互让。在讲述易被儿童理解的“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故事的基础上, 潜移默化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既生动又积极。通过《三字经》的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利用课外时间讲解有关《三字经》的小故事, 通过这些小故事, 激发孩子学习《三字经》的兴趣。如孟母三迁、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 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 提前渗透对《三字经》经文的理解, 通过故事达到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目的。可以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有礼、爱国爱家的良好品格。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字经》不是枯燥的说教, 先是利用榜样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如“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孟母三迁”的故事, 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窦禹钧, 号燕山, 五代后晋富翁, 富而不忘对孩子的教育, 最终五个儿子 (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 都获取了功名, 成就了“五子登科”的典故。《三字经》还以众多的学习榜样劝导儿童勤奋向学、立志成才。书中列举了21个榜样, 有圣人、宰相勤学不辍者 (如“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有平民百姓刻苦勤勉者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有年少成名者 (如“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 有大器晚成者 (如“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奋, 读书籍;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有才华横溢的男子, 也有聪慧过人的女子 (如“蔡文姬, 能辨琴;谢道韫, 能咏吟”) 。这些事例既形象又生动, 仲尼师项橐, 赵普读《论语》, 路温舒与公孙弘抄书, 孙敬悬梁, 苏秦刺股,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故事, 是古人勤学成才的例子, 即使今天用来教育孩子刻苦勤奋也是很好的例子。

四、主张教学和学习都应当循序渐进。

《汉书·食货志》在记述“教人之大略”时说:“八岁入小学, 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 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 学先圣礼乐, 而知朝廷君臣之礼。”[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则更明白地指出:“小学, 只是教之以事, 如礼乐射御书数, 及孝弟忠信之事, ”大学“教之以理, 如致知格物, 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3]。《三字经》讲解为学方法, 作者首先认为“凡训蒙, 须讲究: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小学终, 至四书”。“小学终, 至四书”是说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可以开始读“四书”了。四书读完读什么书呢?“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显然, 读完四书读六经, 还介绍了“诗书易, 礼春秋”六经名称。经书读了还要读子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怎么读呢? “撮其要, 记其事”, 作者在子书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家作介绍,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经书、子书都读了, 还要了解历史,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如何读史书呢?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可见, 作者每提出一点问题, 都有自己自成体系的内容, 既有观点, 又有例证。作者不但告诉孩子读书的顺序和内容, 还告诉孩子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学龄初期儿童的记忆力超前于理解力的发展, 因此能够读通文章, 明确字、词、句的含义, 达到“字求其训, 句索其义”的程度即可。至于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道理和进入文章的意境, 那是将来长期的任务, 对蒙学儿童不必过分要求。因此, 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当认真读书,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反复诵读, 先掌握重要内容, 再在今后的读书和实践中逐渐加深理解。在打好基础之后, 学习应遵循一定的顺序, 循序渐进。

五、对待孩子的教育, 态度要和蔼, 要循循善诱。

《三字经》注意语言的亲切感, 作者娓娓道来, 犹如一位长者和蔼地与孩子交谈, 如“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幼而学, 壮而行”, 等等, 就像这位长者在跟孩子说:“你们小娃娃呀, 也要多思考;你们小孩子呀, 要有志气, 要勤奋学习。”这就不会给人以说教之感, 而让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时如沐春风, 如逢甘露, 将老师当成知心朋友。《三字经》最后以“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结束, 这样的内容能够让儿童掩卷深思, 从而达到启人心智、劝人向学的目的。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值得今天的教师学习和借鉴。

《三字经》中的多数思想教育观念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 如劝善友爱、尊老爱幼、爱国主义、劝人勤勉等, 这些思想无不充满正能量, 无论是对于培养当今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还是对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王应麟著.[清]贺兴思注.三字经注解备要·叙, 1933:1.

[2][东汉]班固.《汉书》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453.

篇8:小学生普法教育七字歌、三字经

爱路护路“不字歌” 爱铁路 保安全 铁路法 学仔细 过道口 不着急 不抢行 不钻杆 列车过 不击车 不哄抢 不扒车 列车停 不围车 不叫卖 不钻车 道心上 不玩耍 不行走 不乘凉 路基旁 不放牧 不晨练 不采石 不捡炭 不取土 不乱倒 不搭建 钢轨件 不能卸 不偷盗 不买卖 防护栏 不破坏 不爬越 不涂抹 毁铁路 法不容 酿苦果 终自尝 惜铁路 如生命 护铁路 齐创建

爱路护路歌

昔日老区摇篮路,守着金山难致富。老区脱贫苦无路,今日公路进农户。信阳儿女奔小康,农村建设大跨步。政府花钱修通路,人人有责来管护。人民公路不爱护,损人害已没好处。路边农户都爱路,大路畅通才致富。不乱摆摊不堆物,不倒垃圾不晒谷。杂物莫往公路丢,占道经营交通堵。路上乱堆诱事故,责任追究要记住。公路设施要爱护,交通标志固原处。桥梁涵洞要坚固,不要破坏草和树。搭棚建房傍公路,建筑红线要留足。桥涵水沟不能堵,排水畅通路基固。搭接公路先申述,安保措施不含糊。标牌设置有法度,安全视距不容阻。埋设管线先告诉,跨路设施批准做。挖掘公路要止住,履带机车莫上路。行车安全不糊涂,损坏公路要赔足。超限运输要根除,子孙走得万年路。破坏公路要严处,提醒大家莫损路。公路畅通心畅舒,交通安全万家福。人人都把路来护,家家幸福代代富。创建安全文明铁道走廊三字经

爱家乡,爱铁路,爱公物 互尊敬,互帮助,互勉励铁路通,百业兴,人民兴 铁路法,牢牢记,永遵循铁路线,不毁路,不闹事 铁路边,不乱采,不乱堆搞创建,党政抓,领导带 创走廊,全民动,联队防要稳定,先宣传,再教育 要平安,综合治,多手段走廊内,治安稳,运输畅 保铁路,维治安,任务重

篇9:《三字经》的教育思想探析

一、教和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1、强调教和学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人生来品性并无太大的差别,但是经过学习就可能会导致人的发展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及时的孩子施以教育,或者是教育不当,孩子天生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这些都说明了《三字经》非常强调教育和学习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2、强调教和学的有效性

“教之道,贵以专”这是《三字经》里有效教育的思想。《三字经》里所指的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之教,二是受教育之教,也就是学习。“教之道”中的“教”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层意思。“贵以专”的“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层意思,纵向的意思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横向的意思是要有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

二、蕴含先进的教育思想

1、德育为先

“首孝悌,次见闻”《三字经》中把德育放在了伦理道德的首要位置,说明了其对德育的重视,这对现代教育有积极重大的意义。在现代文明社会,一个人不仅要掌握好文化知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我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注重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榜样示范原则

所谓榜样,就是以他人的高尚品德、卓越成就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即以成功者作为学生学习的模范。《三字经》中所讲到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它就是借以这样的故事来教会孩子要懂得孝敬父母,谦让兄长。我们的教育也要善用榜样来做示范,使学生能更加轻松具体的领会所学要义。

3、循序渐进原则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还体现了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在教学中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容易的内容,后教难的内容,先让学生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再学习复杂的深入的知识,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4、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三字经》中都讲的这四民,是指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国家的发展缺其一不可,教育就要培养这四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职业,而不是局限于以前的“四民”,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就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因此,教育应该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的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三、勤学、苦学的学习态度

1、要用功学习,持之以恒

“昔仲尼,师项索。古圣贤,尚勤学。”讲孔子拜师勤学的故事,说明即使是圣贤也需要不断学习的道理。如:“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宋朝的赵中普,做了官之后还勤读论语。说明要学到老,用功到老。“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茧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狗能守夜,鸡能报晓,茧能吐丝,蜂能酿蜜,它们虽然是动物,但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本领。如果人不学习的话,就会连动物都比不上。

2、学习要不畏艰苦

“披薄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路温舒读蒲草书,公孙弘削竹抄春秋,他们没有书本和文具,但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勤勉用功。说明苦也能学,苦也要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车胤没有灯,用袋装萤火虫儿照明看书,孙康没有灯,则借雪的微弱反射之光来学习。告诉我们,再苦的情况下也应创造条件读书。“如负薪,如挂角。身虽穷,犹苦学。”买臣一边背着柴一边读书,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来读,都说明学习要不畏艰苦的道理。

3、学习要有毅力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孙敬夜读,为了使自己不打瞌睡,于是把自己的头发挂在梁上,苏秦为了使自己不打瞌睡,用锥刺自己的大腿。说明在学习中要自觉、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而言之,《三字经》中蕴含来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思想和内容是不被我们所认可的,但是却不能忽视其对当代教育的重大价值。我们要重视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的价值在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刘宏起.《三字经》简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1) .

[2]、徐梓等编注.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

[3]、王殿卿.《三字经》承传文化生命的载体[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 (5) .

[4]、王旭.浅谈《三字经》在教育史上的地位[J].理论界, 2005, (1) .

[5]、郑霖.《三字经》中儒学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J].兰州学刊, 2007, (6) .

篇10:浅谈《三字经》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一、《三字经》对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三字经》开篇提到的“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等这些话语, 郑重提醒着我们父母———人性本善和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伴随着孩子越来越早入学的社会潮流, 我们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我在教授《三字经》的同时, 也会教自己的孩子读。我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 将《三字经》中“融四岁, 能让梨”的故事改编给她听, 他听后似有所悟的样子。之后多次要求听孔融让梨的故事, 对待其他小朋友和长辈的态度也逐渐地发生着变化, 并且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也知道与其他人一起分享。感受着孩子的可喜表现, 我觉得与《三字经》是分不开的。

二、《三字经》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三字经》里说, “养不教, 父之过”。按照中国这种传统的观念,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是第一责任人,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庭忽视了这一点。“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 在寒冷的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温暖被窝,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事情。《三字经》里说:“父子亲, 夫妇顺”。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 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这是多么温馨的一种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坚持以“孝”为先, 把孩子的孝心培养放在首位, 这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开端。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长辈、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还谈得上有良好的道德吗?培养孩子的孝心,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孩子, 耳濡目染, 孩子自然懂得要有感恩反哺之心。“昔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古时候, 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不惜三次搬家;孟子不用功读书时, 她就剪断织机上正在织的布, 来教育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五代时期的窦燕山, 教育孩子很有方法, 他的五个儿子长大后都名声显赫。可见, 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三字经》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教之道, 贵以专”, 体现了作者的教育原则, 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专”。“专”有双重含义, 一是对教育者而言, 即要有耐心, 要持之以恒。二是对受教育者而言, 要求受教育者要专心致志、认真求学。“苟不教, 性乃迁”, 我们肩负着重任, 然而“任重而道远”,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十足的耐心, 持之以恒。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孩子, 有的教师因为多次对孩子进行教育毫无起色而失心丧气。教育一个人并不是三两天的事情, 而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如果我们对这些屡教不改的孩子不理不睬, 结果可想而知;假如我们学会耐心, 带着爱心走向他, 给他教育和帮助, 日复一日, 孩子的心灵总有被我们感动的一天。我们要抱着对孩子负责的心态, 为孩子的一辈子着想, 相信“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四、《三字经》对学习教育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要用功学习, 持之以恒。

如:“昔仲尼, 师项橐。古圣贤, 尚勤学。”讲孔子拜师勤学的故事, 说明即使是圣贤也需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赵中令, 读鲁论。彼既仕, 学且勤。”宋朝的赵中普, 做了官之后还勤读论语。说明要学到老, 用功到老。“犬守夜, 鸡司晨。苟不学, 曷为人?茧吐丝, 蜂酿蜜。人不学, 不如物。”狗能守夜, 鸡能报晓, 茧能吐丝, 蜂能酿蜜, 它们虽然是动物, 但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本领。说明人如果不学习, 就连动物也比不上。

(二) 学习要不畏艰苦。

如:“披薄编, 削竹简。彼无书, 且知勉。”路温舒读蒲草书, 公孙弘削竹抄春秋, 他们没有书本和文具, 但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勤勉用功。说明苦也能学, 苦也要学。“如囊萤, 如映雪。家虽贫, 学不辍。”车胤没有灯, 用袋装萤火虫儿照明看书;孙康没有灯, 则借雪的微弱反射之光来学习。说明再苦的情况下也应创造条件读书。“如负薪, 如挂角。身虽穷, 犹苦学。”朱买臣一边背着柴一边读书, 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来读, 都说明要苦读的道理。

(三) 学习要有毅力。

如:“头悬梁, 锥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这是《三字经》中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呀。孙敬夜读, 为了使自己不打瞌睡, 于是把自己的头发挂在梁上;苏秦为了使自己不打瞌睡, 用锥刺自己的大腿。说明学习要自觉、能吃苦, 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作为教师的我们,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 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结合学生的实际, 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 去教育学生, 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四) 学习当效仿前人, 年少有成。

如:“莹八岁, 能咏诗。泌七岁, 能赋棋。彼颖悟, 人称奇。尔幼学, 当效之。”南齐的祖莹八岁能咏诗, 唐朝李泌七岁能赋成棋诗, 他们幼年聪慧, 值得效仿。“蔡文姬, 能辨琴。射道韫, 能咏吟。彼女子, 且聪明。尔男子, 当少成。”汉末的蔡文姬能辨琴音吉凶, 东晋的谢道韫, 幼年就能咏下雪诗。用女子学所有成的例子勉励男子勤学成才。

上一篇:小学英语讲故事比赛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