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多能培训

2024-04-12

一专多能培训(通用7篇)

篇1:一专多能培训

一专多能培训工作汇报

公司一专多能培训工作自2008年6月开始正式展开,在一不增加员工,二要确保正常生产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受训人员的自身努力和相关人员的辛勤付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不仅营造出了目前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将主控室人员从原来的8人精简到现在的6人,各项运行指标的控制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一.一专多能培训的目的

公司成立初期,每运行班组由11名人员组成,虽然该配置属于专业化较强的设置,但是为了强化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的模式,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据员工的培训意愿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公司决定开展一专多能培训。

公司希望借助这种培训方式,首先使值长和副值长掌握机、炉、电三个专业的运行操作技能及化学水处理知识,然后使其他运行人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能在专精一个专业的基础上,掌握一个或两个其他专业的技术,这样逐步将运行班组成员都培养成全能值班员,提高生产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增加运行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二.一专多能培训的内容

一是结合不同工种特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举办锅炉、汽机、电气三个主要操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应知应会”技术培训,多数员工都是放弃休假时间参加培训。二是业务能力较强的运行操作师傅参与培训工作作为带班师傅。三是培训内容贴近员工实际,重点放在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故障处理的应急能力的实践操作上,员工一致反映培训效果良好,使培训效率大为提高。我们还举办了以提高正副值长管理水平的值长一专多能培训班,为公司值长整体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

公司根据生产运行实际,确定的发展规划框架下的培训需求。在调查员工个人的想法和培训意向后,平衡集体和个人之间的权益,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一专多能培训方式采取如下:

1.自学:综合机、炉、电各专业特点,员工文化程度、自学能力等情况,自学这种学习方式应该是“一专多能”培训的主要培训方式,特别是值长,由于其个人素质相对较高,工作安排又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基本采取了这种学习方式。

2.外请教师授课:在适当时段安排外请教师对各专业理论进行授课,外聘教师以设备制造厂具备多年培训与实践经验的老师为主,授课内容通常为各专业中的重点和难点。

3.跟师傅: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师傅”一起工作,观察“师傅”是如何工作的,并从中学到一些新技能。它不仅锻炼了员工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学识。除值长外,其余运行人员的“一专多能”学习都采取这种方式,并且将考核结果与带班师傅的带班津贴费直接挂钩。

4.讨论交流:这种方式较为灵活,公司将根据“一专多能”培训情况不定期举行一些专题讨论交流会,由生技部相关专业专工为培训人员进行解惑,答疑,通过这样一种较为宽松的学习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交流时,培训人员需要提前准备,能够带着问题来交流。5.换岗顶岗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进行换岗顶岗值班操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让受训者更深入学习所学专业的技能。换岗顶岗学习时,公司有相关规定来明确责任和义务,保证生产运行正常。

影响一专多能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培训环境、受训意愿、培训前的准备、教师水平以及学习气氛等。公司在培训过程中非常注重培训实施的实际效果,我们尽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聘请有经验的讲师,严格规范学习纪律,这些工作使一专多能培训成效显著。另外公司还安排专人负责培训人员的沟通工作,对培训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培训计划:首先制订一专多能培训计划,再分解到月度培训计划,按月实施,每个月末的时候做月度培训总结次月培训计划,如果有培训计划没有落实的需要说明原因及确定再次培训的时间。

培训考核:对学员的学习进度进行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及现场操作等方式来实行。

培训评估:培训评估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公司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地改进一专多能培训工作,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评估通常采用书面调查或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进行,可以在运行人员上班期间个别了解,也可以在早会或交接班会议上交流,必要时还可举办专门的技术交流会来了解培训情况;同时学员各阶段的考试成绩也成为培训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司综合一专多能培训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对培训工作做出评估报告,并将情况反馈给相关授课老师和人力资源进行研究。

三.一专多能培训的历程

1.2008年5月公司领导层召开了关于一专多能培训的专题会议,明确了培训目标、对象、内容、时间等事宜。之后生技部召开了一专多能培训的协调会,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各专工。经过半个月的资料整理,汇编以及对《一专多能培训管理办法》的讨论,6月份开始正式进行一专多能培训的相关工作。

2.2009年至2012年,公司根据的一专多能培训计划,组织运行人员进行各个专业的技能培训,主要有值长和副值长的专业技能强化,机、炉、电三个岗位的交叉学习等。

3.2013年至今,公司在进行一专多能的培训过程中,加强了对副值长的培养工作,从运行班组里挑选经过一专多能培训且掌握了所学专业的同志,进行副值长的跟岗学习。另外公司也开始从检修班组选拔人员进行运行专业的培训,使一专多能培训的对象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一专多能培训的问题

1.培训时有人迟到,考试时有人缺考,部分人员对一专多能培训不理解。解决办法:首先从制度上规定了培训、考试等相关内容的要求,然后通过简报、橱窗等宣传手段普及公司一专多能培训的意图,逐渐将开始的“要我学”变成了后来的“我要学”。

2.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部分学员未认真学习,有懈怠情绪。

解决办法:公司设立了培训风险金,将学员培训及跟岗阶段每月20%的奖金作为培训风险金,给参加培训的员工一定的压力和约束力,使学员在思想上更重视培训。学员在通过考试后可将预扣的风险金补回。3.培训人员报名踊跃,学习意向混乱。

解决办法:公司会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然后进行摸底考试,结合一专多能的报名情况,选拔合适的人员进行定向培训。对于报名后未能安排跟岗培训的人员,发放培训资料鼓励其进行理论知识的自学。4.由于倒班原因使部分人员无法参加外聘教师的培训课程。

解决办法:将外聘教师的授课过程录像并制作成DVD光盘,组织漏课人员在多功能厅观看录像,对于家里有条件的员工鼓励其借阅DVD光盘,回家观看。5.一专多能的员工回到自己原专业的岗位后,对其他专业技能逐渐生疏。解决办法:公司逐步改变了运行管理方式,安排一专多能的员工在不同岗位轮值,巩固各专业技能。

五.一专多能培训引出的思考

1.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员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仅要告诉员工进厂房要穿长袖工作服,要戴安全帽,穿劳保鞋;还要告诉他们厂区内不可以抽烟,不可以随意接电,危险作业不可以单独行动等。

2.培训不是散漫地前进,而是按“日程表”有计划地推动。公司通知说下周三有个老师要来做安全培训的课程,要求大家踊跃参加,结果张三说下礼拜三老婆要到医院检查身体,李四说女儿要出嫁,王五说腰痛要去医院看看„„如果培训不做日程表,就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3.实战型培训教材要靠自己编写。每个岗位都是不一样的,都会遇到很多特殊的问题,把这些收集起来拿给员工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因此除了运规、运行原理性教科书、设备技术协议和说明书、各类图纸外,我们也会自己编写一些教材。

六.一专多能培训注意事项 1.培训内容是否与实际挂钩,是否能很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行。培训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安全和生产,但不管是哪级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培训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培训内容、方式创新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2.技术骨干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公司有技术能手和技术尖子,但如果未能很好地组织他们开展传、帮、带活动,就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技术骨干作用。3.如何转变员工的学习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总有些员工会存在“铁饭碗”思想,不能认清当前形势,这就需要公司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4.培训教材选择以及培训考试的内容都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培训的作用,真正用于带动生产。

5.一专多能培训虽是注重个人多专业的技能培养,但是首先应确保有一个专业达到精通水平,这在培训对象的选择和培训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6.一专多能培训应与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相结合,公司应积极引导员工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使员工既能根据公司需求,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又能保持理性的头脑,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

我公司一专多能培训工作,虽已实现了制度化、流程标准化,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但仍需紧跟需求、持续改进,努力将公司打造成富含绿能经验且有中环特色的培训园地。

篇2:一专多能培训

培训班的请示

中心领导:

为了改善物业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物业公司本着挖掘员工潜力、发挥“一岗多能,一人多岗”的效用,拟组织员工参加水电工和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一般情况下,根据国家相关培训补贴规定,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政府可补贴50%培训费,现我司联络到上海德略人才教育(培训)发展中心,在该教育机构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享受补贴55%培训费。故拟选择该教育机构开办培训课程。

此次培训课程的内容为水电工和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工程部中有不少是由原安保部员工充实而来,急需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大楼管理部相关员工在工作中也应具备对楼宇内设施设备进行安装维修的作业能力和安装技能;公司安全工作小组胡培强和安保部陈冬在日常安全节能监督检查中也需具备水电工相关作业能力。经组织动员和筛选,工程部21人(其中12名员工分别报名水电工和中央空调操作员),大楼管理部7人,公司安全工作小组2人,共30人愿意接受此次培训教育。此次培训课程,水电工培训费用为2830元/人,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培训费用为2640元/人。分两个时间段进行,水电工培训拟安排在今年12月份,中央空调操作员拟安排在明年第一季度。

为鼓励员工“一岗多能,一人多岗”,顺利完成培训课程并通过国家资格证书考试,以缓解因招工难用工难造成的工程部岗位人员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拟建议此次培训课程费用先由员工垫付55%,考试合格后政府补贴55%培训费退还员工本人,剩余45%培训费(水电工28017元,中央空调操作员23760元)由公司教育经费列支,并在培训班开班前支付给培训机构。

妥否,请领导批示。附件:岗位技能培训人员名单

物业分公司

篇3:感悟电视人:一专多能,多才多艺

记者型主持人就是这种能高度深入节目、报道意识强、采访主持见长、及编播于一体、一专多能的全方位人才。作为电视台的工作者, 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因为地方电视台资金和人手有限, 在对人员的使用上会很紧张, 一个人要从事多项工作, 比如会让他去现场采访, 充当记者的角色, 也会让他去讲解现场, 主持文艺汇演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人手不够了, 还要参与到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做编辑工作, 这种客观要求使他们更有机会参与各项工作, 更有机会身兼多职, 一专多能。为培养全方位媒体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一、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可以成为一专多能的全方位人才?

简单的说, 记者型主持人就是电视媒体的全方位人才, 他们是电视传播的第一人, 由于记者这种特殊的位置和职业的新闻敏感性使他们对自己的主持方向, 有一定的发言权, 记者型主持人要善于在新闻采访中体现记者的权威性, 用生动的语言把采访活动推到屏幕前, 把现场报道客观真实地展现给观众, 并加以点评, 使观众能清楚地看到他的采访技能和新闻敏感程度。那么, 主持人的素质又要具备哪些呢?主持人不是简单地读出别人的稿件, 也不是简单地把普通话说标准, 做到口齿清晰, 当然更不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地讲话, 记者和主持人工作的交集导致了全方位人才的产生。概括来说, 要求把自己深入一线捕捉到的线索、感受到的事件、掌握的信息等用自己的语言编辑成稿件, 用个性化的思想来主持, 拉近和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 具有文化内涵和业务功底, 并能统筹全局。

二、有素质还要有要求, 全方位人才要高标准严要求。

1记者要有新闻敏感性。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是记者型主持人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反应能力, 这是对记者最基本的要求。而记者型主持人要求就更高, 头脑中要有明确的脉络, 具备一线采访的现场感, 用记者的视角组织串联词, 继而当他走近演播室播出讲述的时候又能更好地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2要尽量亲临现场深入节目全过程。柴静, 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 她在非典最严重的时刻, 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为了解开矿难的真相, 她不顾危险一次次到现场, 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自面对黑社会的威胁……2003年, 柴静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 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很多记者都是这样为了媒体事业不顾个人安危, 在洪水中伴着摇晃的镜头采访, 在地震中伴着惊心动魄的晃动解说, 正是具备这样的素质和对自身的高标准要求, 才一次次展示了全方位人才的风采:深入一线最危险、最困难的现场, 既有全方位的大局意识, 又能注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全方位的电视人才要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以其犀利和敏锐、坚定与顽强, 为电视观众留下最珍贵最真实的瞬间。

3多重身份多个角色的新闻工作者。编辑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 工作任务、内容也不一样。多重角色多重任务的性质, 不能单纯只考虑主持人的串联词, 更不能只考虑写好稿件就完工, 它要求具有电视节目的整体意识。宏观上具有全方位编辑意识、节目意识, 微观上又要仔细感受个别细节, 每一个小环节都尽可能考虑周全、到位。

三、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一专多能、多才多艺记者型主持人不仅限于某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字正腔圆、操作熟练等, 更多的在于新闻点的发掘和表现, 现场的驾驭与解说等, 这都是电视人需要真正具有的素质, 而不是显露于熟练之上的浮华, 要有思想、有知识、有品位、有内涵、有个性, 给人以成熟、稳重、自信之感,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一种现代化的新闻观念。丰富的采访经历和多读书是提高自身素养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正因为有十多年的一线记者经验, 有长年工作中不间断的学习, 才有今天的白岩松、柴静。再聪明的人也不能逾越实践的积累和认真的学习, 只有脚踏实地, 不断丰富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不断完善自己, 才能成为观众满意、同行认可的新闻工作者。

优秀的编辑记者, 在报道采编中要体现编辑主导;辑主意识, 作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形象声音要尽善尽美地体现在屏幕上, 把二者魅力完美结合, 是全方位人才的必备。而这样的内在魅力源自日积月累, 机智灵敏的反应, 总的来说, 作为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者要从每一次采访每一次主持做起, 完善自己。一专多能, 更好地服务媒体、大众, 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博学多才, 不仅可以胜任编辑记者的岗位, 还可以担当主持人的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媒体宣传者, 要多才多艺, 还要掌握新技术, 这样才可以更好完成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工作。全方位新闻工作者, 要有编辑统观全局的头脑、要有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敏锐眼光、要有主持人的专业素质。一专多能, 多才多艺, 脚踏实地, 努力拼搏, 做一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电视人, 优秀的媒体工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 电视媒体发展飞速。记者、主持人和编辑工作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主持人能说会道, 语言幽默诙谐, 行为大方, 记者干练敏锐, 能写能编辑。身兼多职一专多能的媒体人在实践工作中比单纯的主持人或编辑更技高一筹。

篇4:“一专多能”与“多能一专”

关键词:音乐教育;“一专多能”;“多能一专”

对人才的类型,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与区分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专门领域具备了专门知识、技术和技能,通常被称之为“专才”;如果具备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则常常被称为“通才”。

显而易见,“专才”与“通才”是相对而言的,通才教育注重人才对未来职业的广泛适应性,是“多能一专”;专才教育则注重人才对未来具体职业的针对性,是“一专多能”。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中,有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两个比较传统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应分别突出“一专多能”与“多能一专”。

一、“多能一专”是音乐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我国独立意义上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那以后,一批专业音乐家开始积极地理性参与,至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高师音乐教育,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过多地、非理性地效仿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一度提出“一专多能”的教学理念,这实际上与音乐表演专业“一专”的教学理念很贴近,最终造成了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没有明显的区别,使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在应承担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所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只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趋于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师音乐教育在进一步探求理性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出一批富有学术创新价值的音乐教育学专著,开始把音乐教育当做教育来研究,逐渐形成了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队伍。

进入21世纪的高师音乐教育,作为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办学主导方向的专业,其发展前景中已经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具体表现为:高师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大众化”趋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新“课标”引领趋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方案》所赋予的国家标准化趋势。其主要表现形式有3个方面。1.开办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迅速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只有师范大学或师范学院开办音乐教育专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以培养音乐艺术表演人才为主旨的艺术院校和音乐学院也开办了音乐教育专业,担负起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任务。如今,各类院校都争先恐后地开办了音乐教育专业。2.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迅猛增多。例如:山东省1990年以前,全省仅招150~200人的音乐学专业学生,而目前招生人数高达3000人。3.报考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数剧增。山东省在1990年以前,全省报考人数在1000人左右,近几年的报考人数都在四五万人以上。加上文理科成绩相对较差的高中生,也加入报考音乐专业的行列之中,千军万马争报音乐专业之势愈演愈烈。2002年5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对普通中小学的艺术课程、课外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学校艺术教育的保障、奖励与处罚等,都作了具体的富有指导性的明确规定。21世纪初,国家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教育法以及课程(教学)计划中音乐学科的目的、任务而指定、颁布的指导性文件”。中小学音乐“课标”的艺术教育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其特色价值表现在音乐审美体验、音乐创造性发展、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交融以及文化艺术传承等音乐教育内涵科学和谐发展上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或者说办学宗旨,是为广大中小学校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课标”规定的具体目标和教育达标要求,毋庸置疑地引领着当代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全程中的新趋势。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都作了明确的政策指导性规定。《课程方案》科学理性地切入了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艺术层面和文化域面,是全国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新“课标”优化实施的实践支撑与理论后盾。它为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教育的改革、为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合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

当前,在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同时,面对中小学音乐新“课标”的引领,面对高等学校音乐学《课程方案》的实施规则,高师音乐教育的业内人士感到步履艰难。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改革才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中锐意改革,在改革中稳步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可行途径。重新构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明确地把审美和情感教育确定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因此,新的音乐学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实现课程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体现在“多能一专”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实现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目的。

2006年7月,信阳师范学院在鸡公山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该校音乐系提交的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是在充分分析论证了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后制订的,是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发展趋势的。但是,这种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些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布局的暂时失衡、学生专业性不够明显、专业素质偏低等现象。这些现象要求教师对在校接受专业教育的学生,应努力强化音乐学学科本身的“双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育及人文素质的全面塑造。培养方案中把音乐学概论、基本乐理、视唱等课程安排在大学第一、二学年,使学生对基本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基本技能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此外,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出“多能”。然后在大学第三、四学年进行所谓的“一专”的训练,把培养方案分成钢琴、声乐、器乐、舞蹈、作曲理论、音乐史学等6个方面,使学生在“多能”的前提下进行“一专”的学习,使学生在横坐标得到更宽发展的前提下,纵坐标的某一点也能达到相对的高度。

二、“一专多能”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

在专业介绍上,音乐表演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专业文艺团体从事演唱或辅导工作的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这种界定说明音乐表演培养的是专门人才,也就是“专才”。早在20世纪初,音乐表演专业就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专利”。20世纪70年代,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普及,一些综合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也开始开设音乐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方面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吸收自己的音乐教育(音乐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面的培养,弱化了本专业的提高。这一现象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存在。为了界定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使之与音乐学培养模式有较明显的区别,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重新审视了音乐表演专业,制订了新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2004年5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艺术教育专业专家论坛上,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冯光钰指出,区别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的培养模式,可以简单地说一个是“多能一专”,一个是“一专多能”。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有一项专业技能,而该项技能水平要相对突出。在保证该专业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要注重“多能”。由于音乐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而各学科又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既学习主科又学习其他学科,并把他们之间有机地进行联系,这样对主科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对音乐表演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只强调突出一项专业技能的音乐表演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所以,音乐表演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在强调“一专”的同时注重“多能”。

篇5:一专多能培训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三重温、三竞赛、四献策”活动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由于天然气和化工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给天华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压力,新项目建设在推进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适应外部形势变化,努力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实现集团公司下达的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标,让公司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根据集团公司工会相关文件精神,天华公司工会在各基层工会、分工会和广大职工中组织了装置检修“四比”劳动竞赛和为企业降本增效争做贡献劳动竞赛活动。按照“三重温、三竞赛、四献策”活动和“三降二减”活动的要求,以多能工培训为载体,在公司掀起了新一轮劳动竞赛热潮。

一、活动主题鲜明,明确了竞赛的最终目的由于今年装置检修时间较长(前后75天),为了调动各参战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装置检修任务,保证装置检修以后能达到安全、稳定生产的要求,实现各装置最佳经济运行。公司工会要求各单位在参与检修工作中围绕全员生产保全这条主线,在竞赛过程中树立标杆意识,以5S管理为契机,全面推行精益管理。通过学习,转变职工观念、心态、意识和行为,以精益思想武装职工的头脑。通过培训掀起找标杆、学标杆、树标杆的热潮,主动寻找与国内、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对具备条件的单位要求利用检修的实战机会和停车较长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能工培训或岗位交叉培训,促进职工的业务素质提升与公司快速发展的形势相适应。

二、结合单位实际,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各单位按照公司工会统一部署,相继开展了以“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环保、比物耗成本”为主题的检修“四比”劳动竞赛活动。通过比进度看检修计划的按期完成率。考核计划项目和临时追加项目完成进度是否适应经过审定批准的进度计划。看各单项工程形象进度和最终完成时间是否满足整个检修计划工期的进度要求;通过比质量看单元工程的优良率。考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和执行有关规程规范,通过自主管理避免发生质量事故,将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的内涵落到实处,保证各个检修工程的质量满足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通过比安全环保看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安全环保指标控制率。按照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目标和检修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检修期间责任区和作业点不出现任何安全环保事故,保障设备、机具不受到人为损坏,参战作业人职工伤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为零;通过比物耗成本看检修项目物料消耗同比降低率。鼓励职工多提合理化建议,通过在装置检修过程中实施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尽量降低物耗,杜绝因管理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物料浪费现象。

在为企业降本增效争做贡献劳动竞赛活动中,各单位通过装置工艺操作和维护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的实例对职工进行工艺操作及维修技巧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在公司内掀起新一轮多能工培训热潮,各工艺车间在熟悉掌握自身岗位操作规程和工艺技能的前提下,抽调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培训教员,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公司各装置不同的工艺操作和维修特点,利用工余时间对班组职工进行跨专业的机械、电气、仪表和分析岗位的技能培训,经考核取证后承担相应的工作,通过多能工培训

挖掘职工的潜能,进一步提高职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车间与车间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努力实现人力资源效率使用最大化目标,让职工在企业的发展中自身也得到发展。

按照“三重温、三竞赛、四献策”活动要求,公司以“安康杯”竞赛活动、“百日安全生产” 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近年来全国突发性安全事故的案例,公司工会组织员工参加了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为主题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得到公司各单位及员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本次竞赛共印发试卷1900份,竞赛采用笔答形式,各二级单位均按竞赛要求时间交回试卷。公司工会按照竞赛评选规则,评出了6名优秀组织者奖,同时,以抽奖方式对答题全部正确的参赛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合成车间等单位班组在参与竞赛过程中还结合装置特点,在职工中开展了我的行为无双违(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我的岗位无重大隐患、我的责任区无事故的“三无”活动,并根据复习资料内容由各班负责安全工作的副班长重点对新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讲解;尿素车间还组织了一次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通过化学事故预案演练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相关单位管理人员、班组长和职工掌握各类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熟悉各自的工作职责,提升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锦华公司利用多能工培训契机,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安康杯活动、百安活动、五标体系运行等有利时机,开展了一线员工、外聘员工、新进厂员工、实习大学生等人员的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的学习教育活动,特别五标贯标试运行中,清理完善了厂规厂纪、生产规程、安全环保等制度,组织力量编写了《三胺操作手册》,加强了一线操作工对机电仪化等专业的维护规程、作业指导书、作业票证等进行了专题学习,苦练了干部员工的内功,提高了员工的遵章守纪的意识和能力。上半年以来组织有关“三重温”的学习培训12次,参学320人次,40多课时,无一起安全环保事故、操作事故、意外事故的发生;富邦丁二醇车间制定了半年培训计划,利用月度考试,对操作规程、安全环保规定、厂规厂纪进行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当月绩效考核。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做到会想、会学、会干。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目标,从而促使装置生产运行的效率最大化。

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公司广大员工对安全生产应急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活动有效地宣传和普及了应急知识,提高了从业人员应急避险意识。同时对公司各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广大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0月14日~17日,四川化工控股集团公司举办了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工技能竞赛。来自集团公司所属各相关企业的24名化学检验工参加了本届技能竞赛,天华公司选派了六名选手参赛。经过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比拼,天华公司职工谢敏、杨娜、潘丽君、刘敏一举夺得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名,并被授予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天华公司荣获本次竞赛团体第一名。通过参与竞赛,在职工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为职工技能素质的提升搭建了平台。

三、注重竞赛实效,实现了装置的降本增效

在竞赛过程中,各工会、分工会把活动的开展与当前形势教育、危机教

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岗位技能培训、多能工培训、师带徒等活动结合起来;与精益生产、节能降耗、五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等工作结合起来;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结合起来。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对单位职工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当期绩效、评优晋级、评先选模等挂钩,实行奖惩逗硬,落实兑现。

自开展竞赛活动以来,由于职工综合技能的提高,各单位、各工种之间密切协作,克服了装置停车检修时间长、天然气供气紧张、价格上涨以及销售市场疲软等诸多不利因素,公司大化肥装置检修的停开车创下历史最好纪录。今年与去年比,停车时间缩短1.5小时,只用天然气8.06万方,节约天然气7.79万方,节约量是去年停车总用气量的49.1%;缩短开车时间6小时35分,只用天然气34.98万方,节约天然气44.3万方,节约量是去年停车总用气量的55.8%,把同时节约的蒸汽、电等算在一起,按公司消耗,可多生产尿素840吨,约合130万元(1600元/吨)。今年仅大化装置装置检修费用762万元,与去年(历史上最少的)相比就节约372万元;

公司大化肥装置在8月1日至8月7日一周内产出尿素14044吨,创下了装置建成投产以来周产最高纪录,期间,装置平均运行负荷115%,最高时达117%,最高日产量达2054吨,实现了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

富邦BDO装置平均单日产量较去年同期高,而消耗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并在6月15日创出BDO单日产量最高纪录119.6吨,精制工段负荷达153%,目前稳定在110%负荷运行。

锦华公司以优化生产运行为重心,拉开了第二轮多能工培训,采取多能工培训普通职工,技术员上大课,机电仪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主要

培训机械、仪表、分析等于3个专业的维护技能以及部分安全环保和消气防知识,通过“三重温、三竞赛、四献策”活动和“三降二减”活动确保公司的增产增收。截止9月8日装置共运行168天,产量达16246吨,实现了一个100天长周期运行纪录。

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给天华公司的“三降二减”目标任务,1~6月份本年对上年同比,维修费用较去年下降15 %,财务费用较去年下降15 %。

1~8月份共生产合成氨 160174吨,完成年计划的 57.21%;尿素 278654吨,完成年计划的 56.87%;BDO 13216.07吨,完成年计划的 62.93%;三聚氰胺15541.75吨,完成年计划的 62.167%。

篇6:关于警察一专多能的思考

行政诉讼高洁2011211057

一专多能也常被说成是一专多长。一专多长的人才也就是现在时髦的词语“复合型人才”。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一,警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创新能力 实战技能 沟通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交际能力 岗位能力 业务素质能力

这些能力如何体现和培养

三,这些能力有什么作用

四,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群体性事件突发频率增加,拆迁事件中惨案频发,仇富心理带来社会不稳定,打架滋事案件多发,故意伤害杀人案件居高不下。公安工作的任务加重的同时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警察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面临如此众多的社会问题,对警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共和国预备警官,我们在校期间就应该着重于培养自己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警务工作。警察也应做到一专多能,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一,新形势下警察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作为警察应该具备过硬的实战能力。人民警察实战技能是指警察在执行警务行动过程中应具备的体能、技术、心理素质以及合理运用技战术制止犯罪、捕歼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能力。由于警察实战技能直接运用于执法实践,因此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从狭义上讲,人民警察实战技能是指警察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在执行职务中遇到不法侵害行为时,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或在不准、不能以及来不及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情况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尺度内,运用徒手制服擒获抗拒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专门技战术,是人民警察为保证顺利执行职务而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项重要警务技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凶器;警械对徒手;警械对凶器;使用武器。其中徒手格斗实战技术是警察实战技能的基础。

要培养过硬的实战技能,在警察培训时期就要注重对体能的训练,坚持跑操。开设警体课,搏击课,散打课等相关课程。聘请专业的人员对学警进行培训。对于工作岗位的警察也要定期进行体能考核,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第二,警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随着警务工作任务的加重,警察的压力也随之加重。警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事件,在处理各类案件的同时,警察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考验。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警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能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情绪,行为方式等。在危机时刻要能临危不乱,冷静处理突发事件,果断进行

正确处理。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培养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应做到对警察职业的全面认识,热爱本职业,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心理疏导,多参加积极有益的活动,培养阳光向上的性格。对于警察来说,工作与生活应有明确的界限,不要将工作中遇到的负面事件影响带入生活中。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第三,警察应具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是一个与人有频繁接触的职业,在平时的警务工作中,警察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获取信息,从而得到线索,破获案件。在接待人民群众的报警报案时也要善于沟通交流,及时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警察内部也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交流信息和资源。这就要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容忍他人犯的错误。宽于待人,严于律己。新时期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警察职业不仅具有急、难、险、重的特点,而且具有与人打交道多、受环境干扰大、要求主动自觉性程度高的特点。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对民警能力素质的要求,既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员工,也有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决定了民警的深层个性特质比其表层知识和技能对公安工作绩效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民警的潜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工作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

交流沟通能力对警察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

日就能培养好的,需要长久的注重,对自己性格进行规划,改掉不良的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促进警民和谐,共同发展。

第四,警察的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社会治安的现实,要求培养警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警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方法,寻求侦查破案的新方法。

加强警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从日常工作中创新、加强心理训练、培养广泛的兴趣。

最后,警察业务专业素质的培养。警察作为执法人员,必须懂法守法,起到表率作用。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不管是被害者还是犯罪嫌疑人都要保护。杜绝刑讯逼供,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据,确保实体和程序都合法。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号法律知识,对警察的培训审核要将法律素质纳入其中,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不能做一个执法却不懂法的警察,在警务工作中要以理服人,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而不是仅仅以强制手段去执行任务。在招警中,要注意招警人员的素质,不能招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员,警察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对警察的岗前培训中一定要严格审核,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

二,警察能力培养的意义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人才强警之路才是长久之道。上述多种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提高警察素质,建立警察能力培养模式。这即为警察自身识别才干,发挥优势,岗位位成才和组织发现、培养、评价、使用人才提供了双向选择的科学依据,又为民警价值与组织效能实现双赢创建了良好的平台,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警的潜能和创造力;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强队伍活力和战斗力。

首先,过硬的实战能力是作为警察必备的能力,过硬的实战能力能使警察在危机时刻做出正确的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制服犯罪分子,也能够很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人民警察作为共和国的卫士,理因加强自身的实战能力,为保卫祖国人民做出贡献。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每年人民警察负伤和牺牲的事件,很多人民群众甚至不理解警察的行为,发生袭警的事件。人民警察客观方面,警察处警或执勤很少佩带警械,而袭警者大都携带武器。在袭警者面前,警察没有还击的能力,甚至没有防御的能力。2006年10月北京袭警案,追捕罪犯的警察就是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被犯罪分子用钝器击打致死的。主观方面,警察即使有防御能力和还击能力,也不会实施积极防御或主动还击,他们只能进行有限的消极防御,将伤害尽可能减至最低。因为警察的还击或防御很可能被判定为“过度使用警械”,他和他的单位将因此受到严厉的处罚。当前我国对警察开枪的处分,很像古代监狱对入狱者的惩治。新入狱者要吃“一百杀威棒法”,开枪的警察有错没错都得准备检讨书。既然携带警械而不能使用,一旦被劫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警察已经习惯于不佩带警械,以致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时几乎完全不设防。不设防的警察不具有威慑力。因此加强实战能力不仅要靠警察自身,也应该靠强有力的客观后盾。

第二,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是从事人民警察这一行业所必备的。警察每年的自杀人数也不在少数,说明这一行业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接触犯罪现场的血腥场面,对警察来说也是一种心理的考验,在和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接触中,警察自身也经历着人性的考验。因此要做好这一职业必须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第三,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关系警察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公安承诺公民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拨打110求助,但这并不能代表警察只能的泛化,警察应和公民做好沟通,说明警力的有限,应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老百姓一个没带钥匙就要警察去翻墙进屋。这样会使警力紧张的状况更加严重。

篇7:一专多能培训

摘要:近年来,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数量逐年升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国家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中创办时间最长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巨大的挑战下,必须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改变学生传统思想中对“一专多能”的认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的普及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就业市场环境变化、受社会欢迎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一专多能;培养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中“一专多能”的释义

1.1、传统思想上的“一专多能”

当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一转多能”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学生普遍认为“一专”是指精通并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既有“一技之长”;“多能”则是在掌握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学习与体育相关的运动项目并掌握其基本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

1.2、新时代下的“一专多能”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能精通并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而且能通宵本专业之外的运动技能,具有扎实、全面和牢固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教学基本技能,这是“一专”。“多能”是指在本身所学的体育专业之外,具有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文化知识、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广博的现代科学技术等能力。这才是新时代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专多能”,它能让学生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写得以生存。

2、“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2.1、具有突出的专业技术技能

根据上文中“一专多能”的`释义中得知,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一专”主要是专在“体育”上。首先,要全面掌握体育专业的“三基本”,即“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与其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要“专的宽、专的深、赚的全面”;其次,掌握娴熟的教学基本技能,能正确的使用体育场地以及场地;最后,在平常的运动中,熟练掌握一些营养保健、紧急救护、运动康复等相关知识。

2.2、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长期以来体育专业学生给人的感觉能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改变人们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认识。“科学文化知识”是指那些不与体育挂钩的知识。当今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岗位等必须要经过考试,开自己的俱乐部也需要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知识。总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2.3、具有优秀的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思想教育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高校在组织教学中必须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性,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

3、“一专多能”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

3.1、专项能力和体育专业知识

高校体育学院都会设置专项课,根据学校的硬件设备的状况来设置专项的种类。本校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专项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健美操、体操和武术八大专项。大学四年,对自己所学专项勤加练习,提高技术技能,掌握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在毕业以后可以拿得出手。除了自己的专项之外,也要通宵其他的体育专业知识,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等等。

3.2、思德教育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是担任体育教师一职,有些学生会这样想:“我们是体育教师,只负责学生体育活动这一块,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不由我们来管”,学校一定不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大学期间要注意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时刻记住: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3、大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

大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现在“多能”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要仅仅围绕体育进行学习,一定要多学习一些非体育的知识,利用多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

3.4、科研创新能力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其培养途径可通过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体育运动实践锻炼,体育科研方法课、查阅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总结、参加社会实践和专题讲座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创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脱离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

3.5、体育社会活动能力

在学校内不但要有组织各项运动比赛的能力,而且在社会上依然可以协调各种关系,组织群众参加体育赛事,并能做好裁判工作。另外还应具备社会指导员、身心健康咨询、给不同人群制定运动处方、体质状况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3.6、其他能力

运动训练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外语阅读能力、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等。

4、“一专多能”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依据“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摒弃专才思想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设计出特定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设置、训练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等,实施特定的人才培养的过程。我国先后提出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其中在第5套中明确指出了其教学计划培养规格:

(1)思想品德要求;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以及课余锻炼、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具有从事体育科研的能力;

(4)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4.1、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完全学分制诞生于19世纪美国的教育改革,它是以学分为课程教学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课程和修业年限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极少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完全学分制。两种学分制的区别在于,完全学分制在选择课程方面的自由度更大,一般没有严格的修学年限的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为了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4.2、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

高校不仅要在课程结构设置上要合理,而且更需要教师有高质量的教学能力。首先,要抓好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科学的设计好个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加强对体育各专业之间的学习,实现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拓宽学生非体育知识的知识面,为体育专业学生补上原本薄弱的知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习和运用知识。

4.3、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育教育专业更离不开实践,采取课内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感受社会的竞争,积累更多经验去适应社会,最终达到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4.4、其他

通过“第二课堂”全面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内的各种群体性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的课外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团结意识、风险意识、计划组织、敬业精神等素质。

5、结论

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把“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当做首要任务,结合其培养目标,运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在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宝.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及实现途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5.

[2]范斌.高校体育专选课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3.

上一篇:凶恶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下一篇:95598工单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