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新“高考改革方案”纯属误读

2024-04-21

熊丙奇:新“高考改革方案”纯属误读(通用2篇)

篇1:熊丙奇:新“高考改革方案”纯属误读

熊丙奇:新“高考改革方案”纯属误读

摘要:舆论将教育部部长对《纲要》有关内容的“重申”,理解为教育部确定新方案,反映出民间对于真正落实、推动《纲要》,明晰具体的改革任务、步骤、时间节点、责任的期待。

1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近期确定高考改革方案。随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除了教育部长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有关高考改革部分的论述外,教育部并未对外公布有关所谓的“高考改革方案”。

确如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所说,教育部长在《学习时报》上谈到的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并不是什么新方案。这其实就是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所描述的高考改革思路,包括引起媒体关注的“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都是《纲要》的原文。

然而,这并无“新意”的改革思路,却被理解为“高考改革方案”,耐人寻味。一方面,按照常理,在《纲要》颁布半年多之后,教育部长再次提及高考改革,大家自然会推想,这应该是落实《纲要》的进一步行动,不会停留在重复原有的《纲要》表述层面;另一方面,这表明,虽然国家《纲要》历经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在媒体上广为讨论和传播,且已颁布半年,但对于其具体内容,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于是,综合这两方面因素,闹出“误会”。

这当然不能怪公众对《纲要》没有全面掌握,而是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反思。早在制定规划纲要过程中,不少人士就指出,对《纲要》,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关注多,有关教育学者、专家关注多,而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却参与很少;社会公众虽然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但他们往往是对一些具体措施很感兴趣,比如中学是否文理分科之类,而对于系统的`改革方案,却不甚了解。这除了要加强《纲要》的宣传、讲解之外,更需要建立让一线师生、公众参与改革推动、落实的机制。这不但可以提高师生、公众对《纲要》的关注度和了解程度,更是让《纲要》能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

而对《纲要》的落实,在社会中也存在这会不会变为“墙上规划”的担忧。原因是,《纲要》本身,明确了改革的目标,还缺乏明晰的改革路径。以高考改革而言,“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减轻学生负担,可是,有的科目,究竟是哪些科目?这种多次考的成绩,究竟在高考录取中派怎样的用场?推行多次考后,集中录取制度会不会调整?等等,都是未知数。

舆论将教育部部长对《纲要》有关内容的“重申”,理解为教育部确定新方案,反映出民间对于真正落实、推动《纲要》,明晰具体的改革任务、步骤、时间节点、责任的期待。但愿教育部能重视这种民意诉求,在中,加快完善具体的改革方案,让《纲要》尽快落地。

与此同时,有必要改变目前以教育行政机构为主导的改革模式,切实建立师生、社会公众参与改革决策、改革落实、改革监督的改革机制,这将促进有关《纲要》所制定的改革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且,这本就是《纲要》所提到的“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

篇2:熊丙奇:新“高考改革方案”纯属误读

■焦点观察

对于大学来说,办在何地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要有教育理想。请看国外办在小镇的名校,请看当年中国的西南联大

“一流城市,一流大学”,这是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在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时所提的口号。其涵义有二:一是一流城市,需要建设一流大学,如果没有一流大学,很难成就为一流城市;二是一流大学,要依托一流城市建设,离开了一流城市,大学要建成一流很难。

这个口号很具迷惑性,从教育和文化角度说,大学确实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同时也可为城市的文化繁荣注入活力;而从大学办学角度分析,城市可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包括为学生提供实习等实践机会。

可是,如果就此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却极有可能陷入功利办学的误区。一方面,城市在建设大学时,希望大学能对城市有现实回报,比如在本地招收更多的学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此一来,一流大学就不是为全国、全世界服务,而变成了为当地服务――按照一流城市,一流大学的思路,大学要是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城市要大学来干什么?

另一方面,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希望从政府处获得资源,或者在当地寻找办学资源,这导致大学寻求办学资源的渠道极为狭窄,也造成大学对地方和政府的严重依赖。这带来两方面后果,其一,大学会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为城市资源丰富;其二,由于政府掌控着学校的主要办学资源,大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严重缺乏,进而很难办出特色,也难以成为一流。

我国的大学建设就出现了上述问题。过去间,国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建原有的全国重点大学,地方政府为全国重点大学投入一定的办学经费,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全国重点大学都出现一个现象,即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急剧上升,有的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甚至超过50%,全国重点大学俨然成了地方大学,这显然与一流大学生源的多样化严重背离。在城市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还有一个战略是“产学研一体化”,把大学作为推进这一战略的中心。大学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可是,却必须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在“产学研”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大学迷失了方向,产、研变为了重要任务,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才培养。

另外,我国大学的办学资金来源十分单一,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募捐极少,这就决定了大学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可以获得更多办学资源。几年前,我国内地省份在地级市兴办了一批本科院校,现在这些学校都想搬迁到省会城市办学,原因就在于学校在中小城市,吸引不了生源,而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也不多,加之地方小,学生实习机会少,所以,大学还是想办在大城市里。

这和国外大学的发展模式,很是不同。在美国,有不少一流大学,并不在大城市,而就在小镇上。比如,前些年位列福布斯排行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就在一个小镇上。笔者曾去参观的卫斯理女子学院,也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之所以学校办在小镇上,也能办出一流,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很广,不局限于向地方政府伸手(政府的拨款在学校的收入经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其次,学校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专注于学问,而不是陷入浮躁的`社会之中。很多人会担心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书呆子,没有动手能力,可实际情况却相反,由于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比如上一门课,要阅读近10本书,撰写若干篇课程论文,参与很多讨论课。完成了学校的学业,学生就培养起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不高,学生才会逃离课堂,跑到校外去实习。这才让学校所处的环境,对学生们很重要――如果学校学不到东西,还关在那里出不去,恐怕要憋出毛病。

上一篇:企业家精神人民日报下一篇:坑爹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