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

2024-04-15

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共6篇)

篇1: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建筑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部门:

为加强公司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的管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司的资产安全,防范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桂建集团办字﹝2007﹞29号文件,结合本公司实际,经公司研究决定,现将《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年十月八日

主题词:司法案件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公司领导,办存。

公司办公室年10月8日印发

(共印10份)

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的管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司的资产安全,防范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办字﹝2007﹞29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诉讼仲裁纠纷案件,是指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发生的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仲裁程序及劳动仲裁程序解决纠纷的案件。

第四条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的管理权限

(一)公司法律事务处负责公司各类诉讼仲裁纠纷案件的处理和管理工作,二级公司及分公司办公室负责其本公司的法律纠纷案件处理和管理工作;公司法律事务处应当加强对二级公司及分公司的诉讼仲裁案件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二)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司、二级公司和分公司及法律事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本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避免或者减少法律纠纷案件的发生,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诉讼仲裁案件的处理,由公司法律事务处统一负责,公司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根据本公司诉讼仲裁案件处理工作的需要,切实解决好有关经费问题。

第七条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诉讼仲裁案件原则上由本公司法律事务处处理,也可以选聘律师事务所代理。

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选聘律师事务所代理下列诉讼仲裁案件的,应当事先征得集团法律事务部门的同意:

(一)标的额占公司净资产10%以上的诉讼仲裁案件;

(二)标的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诉讼仲裁案件;

(三)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仲裁案件;

(四)涉外诉讼仲裁案件;

(五)可能引发群体性或者系列性诉讼、仲裁的诉讼仲裁案件;

(六)集团法律事务部门认为应当由其统一安排处理的其他诉讼仲裁案件。

第八条公司发生诉讼仲裁案件,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立案法律文书之日起5日内书面向集团法律事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二)受理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三)处理方案等。

下列诉讼仲裁案件,由公司报集团公司审核后,由集团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一)标的额占公司净资产10%以上的诉讼仲裁案件;

(二)标的额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诉讼仲裁案件;

(三)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仲裁案件;

(四)可能引发群体性或者系列性诉讼、仲裁的诉讼仲裁案件;

(五)其他涉及公司重大权益的诉讼仲裁案件。

第九条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纠纷需提起诉讼的,由所属部门、二级公司及分公司作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处理意见,报公司法律事务处审核,法律事务处具体办理有关法律事项。

第十条 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为被告、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仲裁被申请人的纠纷案件,相关部门、二级公司及分公司收到法院或仲裁机构通知后,应在当日内向公司法律事务处报告。

第十一条各配合部门和人员要协助法律事务处或接受委托的律师做好案件情况分析、相关证据收集、对案情的保密等工作,拟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做好应诉或参加仲裁的准备,妥善处理诉讼仲裁纠纷案件。

第十二条重大的、疑难的诉讼仲裁案件,法律事务处可组成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第十三条公司胜诉的法律纠纷案件,对方没有履行的,公

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会同法律事务处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十四条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公司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案件,应认真组织分析论证,认为法律文书确有错误的,应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报经公司法律事务处和分管领导批准后,通过法律程序申请再审、申诉或抗诉。

第十五条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公司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案件,一旦进入执行程序并被采取强制措施,相关部门立即报告公司法律事务处和分管领导。

第十六条诉讼仲裁案件办结后,二级公司、分公司应当自收到生效裁判文书之日起五日内将生效裁判文书和本公司对裁判结果的意见报公司法律事务处。公司五日内汇总后,按有关规定上报集团法律事务部门。

第十七条公司建立统一的诉讼仲裁案件统计分析制度。二级公司、分公司每季度将本公司发生并处理的诉讼仲裁案件进行全面统计,并上报公司法律事务处。公司汇总后,按照有关规定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十八条公司、二级公司及分公司应当自诉讼仲裁案件结案后15日内,将诉讼仲裁案件进行整理并移交公司档案室统一管理。

第十九条对处理诉讼仲裁案件成绩显著的相关人员,由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应当报告的事项不按规定要求报告;

(二)未经批准,擅自选骋律师事务所代理诉讼仲裁案件的;

(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诉讼仲裁案件处理职责的。

第二十一条行政复议案件的管理,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公司法律事务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

各项目部、**、**:

为了规范公司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控制和救济机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和集团公司《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局集团******有限公司章程》、公司《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现予印发,望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二○**年**月**日

**集团**有限公司 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控制和救济机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和集团公司《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集团**有限公司章程》、公司《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法律纠纷案件是指各类诉讼、仲裁案件和可能引发诉讼、仲裁的各类事件。

第三条 公司及所属项目部、**、**的法律纠纷案件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法律事务部是公司法律纠纷案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法律纠纷案件处理的管理、协调、指导、检查、监督等工作。

第五条 法律事务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职责,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避免或者减少法律纠纷案件的发生。

各单位应当重视法律事务部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防范法律风险意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消除法律风险。

第二章 工作职责与管理体制

第七条 公司处理法律纠纷案件,由总法律顾问在其职责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统一领导;诉讼(仲裁)案件由法律事务部统一管理并协助配合,由项目、分公司经理具体实施并全权负责;非诉讼(仲裁)案件由法律事务部和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处理,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八条 总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

(一)决定处理法律纠纷案件承办人和代理人;

(二)审批法律事务部报送的案件处理方案;

(三)审批法律事务部报送拟选聘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四)统一安排法律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其他工作。第九条 法律事务部的工作职责:

(一)协助项目、分公司经理收集整理案件证据材料,协助并指导项目、分公司经理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提出初步处理方案;

(二)审核法律纠纷案件初步处理方案,制定并向总法律顾问报送法律纠纷案件正式处理方案;

(三)组织对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处理方案进行论证;

(四)向总法律顾问建议案件承办人和代理人,并对其办理案件的过程进行管理;

(五)对项目、分公司经理提出的选聘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建议进行审核后报总法律顾问进行审批,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六)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备案、协调等工作;

(七)建立案件卷宗,进行统计分析;

(八)总结法律纠纷案件的经验教训,加强和改进法律风险防范工作;

(九)其它具体工作。

第十条 各单位法律纠纷案件涉及的项目部、分公司经理为法律纠纷案件的具体实施者,工作职责:

(一)收集整理案件证据材料,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提出初步处理方案并向法律事务部报送;

(二)及时向法律事务部提交发生或可能发生法律纠纷的信息和有关文件、资料以及纠纷相对人的相关资料等;

(三)在法律事务部的协助指导下,以案件代理人的身份,调查案件事实、收集证据,全程参与法律纠纷案件的办理;

(四)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选聘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建议并报法律事务部进行审核;

(五)负责配合法律事务部总结引发法律纠纷案件的经验教训,加强和改进法律风险防范工作;

(六)其他需要参与和配合处理法律纠纷案件的工作。

第三章 法律纠纷案件处理

第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重视和完善法律纠纷案件处理程序,保证在充分分析和论证基础上处理法律纠纷案件,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第十三条 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必须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根本原则,并应遵循以下具体工作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及时性原则,即法律纠纷案件发生后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三)处理方式灵活多样性原则,即诉讼、仲裁与非诉讼协商等方式相结合,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寻求既有利于解决纠纷又维护企业利益的处理方式;

(四)时机性原则,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采取诉讼、仲裁手段予以维护的,应综合考虑案件审理、执行等相关因素,注意把握提起诉讼、仲裁的恰当时机;

(五)经济性原则,即权衡诉讼、仲裁成本与收益,进而合理决策;

(六)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原则,即要重视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特别是经济活动中应尽量避免被诉、被申请仲裁案件的发生,积极采取非诉协商的方式化解被诉、被申请仲裁风险。

第十四条 各单位有关部门收到起诉书、仲裁申请书等法律文书,应当及时转交涉案项目、分公司经理处理,并报送法律事务部。

涉案单位有关部门或非法人单位报送材料包括下列内容:

(一)起诉书、仲裁申请书等法院或仲裁机构送达的法律文书;

(二)基本案情介绍,包括案由、当事人各方、涉案金额、争议的焦点等;

(三)已采取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四)案件证据资料情况及涉案业务的经办人员对案件事实陈述的书面材料;

(五)具体经办人员及联系方式。第十五条 法律事务部对法律纠纷案件发案情况进行登记,并应当为法律纠纷案件建立专门卷宗,收集、整理和保管案件相关文件资料。

第十六条 法律事务部管理法律纠纷案件时,应当首先拟定案件承办人,并报请总法律顾问审批确定。

法律纠纷案件的办理实行涉案项目、分公司经理负责制,涉案项目、分公司经理为办理案件的第一责任人,案件承办人原则上由涉案项目、分公司经理担任。

案件承办人应全程、亲自参与案件处理,对法律事务部负责并向其汇报工作。

第十七条 案件承办人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选聘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建议,并报法律事务部进行审核和总法律顾问审批。

第十八条 法律纠纷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总法律顾问批准可以聘请法律中介机构进行代理。

(一)重大法律纠纷案件;

(二)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双方争议比较大,或者涉外案件;

(三)涉及群体性及系列性,社会影响较大案件;

(四)单位内部有多种不同处理意见;

(五)对审理(执行)地司法环境比较陌生;

(六)受到比较大的外界干扰;

(七)单位内部缺乏案件处理人力资源;

(八)单位法律事务部门认为需要聘请法律中介机构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案件承办人可以单独或与法律中介机构相关人员共同接受委托,作为案件代理人,依法履行代理人职责,按照法院或仲裁机构有关通知要求及时提交证据、参加案件审理并办理各种法律手续。

案件代理人必须有一名为单位内部人员,且法律中介机构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

第二十条 案件承办人和代理人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证据等各种涉案资料,办理相关法律文书,向法律事务部提交案件的初步处理方案或代理意见。

法律纠纷案件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协助配合案件承办人和代理人调查案情、收集证据。

第二十一条 法律纠纷案件实行评审制度,即在案件开庭审理前或与对方协商处理前,由法律事务部对案件初步处理方案进行评议、审核,形成案件正式处理方案,报总法律顾问审批。

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案应当由法律事务部组织相关部门,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共同对处理方案进行评审。评审的方式为书面评审和会议评审。

案情简单、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的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案,可以不进行评审,由法律事务部审核后,报总法律顾问决定。

第二十二条 案件代理人在处理诉讼、仲裁案件时,应重视提起反诉、证据提交、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法律时效确认等重要诉讼权利,以及工程款优先受偿等合法权利的运用。注意权利的程序性、时效性和时机性,保障有效行使;重视被告主体资格的确定、诉讼请求的设计、审判思路的引导等诉讼技巧和方式方法,避免或减少单位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第二十三条 经总法律顾问批准采取非诉协商方式处理的案件,法律事务部和案件承办人在处理具体工作时,应以互谅互让为方针,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准则,积极促成法律纠纷案件的协商解决。

在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解决纠纷期间,案件承办人不应停止以诉讼、仲裁方式解决法律纠纷案件的准备工作。对通过协商仍不能解决的法律纠纷,案件承办人应及时向法律事务部提出建议,由法律事务部报请总法律顾问决定。

第二十四条 法律纠纷案件处理结案后,案件承办人、代理人应向法律事务部提交结案报告,依据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对案件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初步处理意见。

第二十五条 诉讼、仲裁案件败诉而可以采取上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再审等救济程序的,应采取穷尽救济程序的原则,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 法律事务部按季度编制法律纠纷案件统计表,并对发案原因、趋势、处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完善防范措施的建议,并于次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将统计表上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

第四章 内部经济纠纷的协调处理

第二十七条 为了维护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减少讼累和不合理的支出,我公司与集团公司所属其他单位之间发生经济纠纷,应由争议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总法律顾问出面友好协商解决。

第二十八条 争议双方协商仍不能解决纠纷的,应由争议双方以书面形式共同或单独向集团公司提出申请,请求协调处理。

争议双方共同向集团公司提出协调处理申请的,或争议任何一方向集团公司提出协调处理申请并同时书面通知争议另一方的,均应视为向争议对方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因此中断。

未经集团公司协调处理的,争议双方不得直接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第二十九条 协调处理申请书应包括争议双方、争议事实与理由、请求处理事项和争议各方领导出面协商处理的情况等主要内容,以及与争议有关的证据材料。

第三十条 经集团公司协调处理,争议双方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签署书面和解协议并按诚实信用原则履行。

第三十一条 争议双方逾期不履行和解协议,权利方可向集团公司提出执行申请。由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执行组,报经总法律顾问批准同意后,有权通知财务等部门协助执行和解协议或处理决定书。

第三十二条 争议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无法做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由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向争议双方出具终止协调处理的书面通知,争议任何一方可按有关的法律规定,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第五章 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备案与协调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法律纠纷案件,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仲裁或者可能引起诉讼、仲裁的案件:

(一)涉案金额超过500 万元人民币的;

(三)可能引发群体性诉讼或者系列诉讼的;

(四)其他涉及公司重大权益或者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第三十四条 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实行向集团公司报送备案管理制度。公司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案件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或收到起诉书、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由其法律事务室部面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备案。

对于未进入诉讼、仲裁程序的其他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应在纠纷发生后1—5日内由其法律事务部书面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备案。

第三十五条 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可以对公司的重大法律纠纷处理进行协调、指导、检查、监督,必要时可以直接参与案件的处理。

第三十六条 所属集团公司、公司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备案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起诉书或者仲裁申请书、受理(应诉)通知书等(如适用);

(二)基本案情介绍,包括案由、当事人各方、涉案金额、主要事实陈述、争议焦点等;

(三)处理措施和效果;

(四)案件结果分析预测;

(五)法律事务部门出具的法律方案。

经集团公司备案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处理完毕后,公司应当及时向集团公司报送书面结案报告和判决书、裁决书等法律文书。

第三十七条 公司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报请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协调;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经过协调,认为需要报有关部门协调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报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一)法律未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

(二)有关政策未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

(三)受到不正当干预,严重影响企业合法权益的;

(四)其他需要集团公司协调的情形。

第三十八条 公司报请协调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文件除包括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案件发生后处理、备案情况;

(二)案件影响分析;

(三)案件代理人的工作情况;

(四)案件涉及的主要证据和法律文书;

(五)需要集团公司协调处理的重点问题。

第六章 恶意法律纠纷案件的通报

第三十九条 恶意法律纠纷案件是指与各单位存在工程分包、材料供应等业务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利用其居住地、权力、地位、社会关系等各种优势、或采取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等手段,采取在签订合同、协议或补充协议时,合同履行中另行约定等方式,以合法形式进行恶意索赔、达到获得非法利益等各种纠纷案件。

第四十条 发生恶意法律纠纷案件,公司应全力收集证据、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并在案件发生的20日内将法律纠纷案件情况及相关证据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报送资料内容参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第四十一条 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对于报送的恶意法律纠纷案件进行调查、分析,确认为恶意法律纠纷后,对于进行恶意法律纠纷的单位或个人,建立恶意诉讼黑名单,并向公司发出警示通报后,公司在选择合作方时,不得与通报中所列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任何业务往来。公司与通报中所列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合同或协议尚未履行完毕的,应协商解除;无法解除的应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第七章 奖 惩

第四十二条 公司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将对避免或者减少法律纠纷案件的发生,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单位合法权益做出重大贡献的法律事务部门或机构、法律工作人员、承办案件的项目、分公司经理等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三条 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如在法律纠纷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过错行为,该过错行为涉嫌违反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由法律事务部向公司分管领导及主管领导进行汇报,在公司领导批示同意后将该法律过错行为移交公司监察审计部查处。

第八章 附 则

篇3: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案件中, 由于不同案件的特点不同致使办理此类案件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尽相同。结合侦查部门实践, 总结案件共性, 办理公司、企业犯罪案件重点、难点如下:

(一) 取证难。

公司、企业犯罪案件往往案发时间滞后, 很难获取原始证据, 加之涉及利害关系人、甚至是证人自身的职务或财务, 导致取证工作很难开展。

1、获取、勘查证据难, 重在会计资料勘验。

从犯罪分子造成危害后果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往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 而且, 总是由其他机关先进行一般的调查, 直到发现已经涉嫌犯罪, 才向公安机关报案, 或者是公安机关在对其他经济案件查处过程中才发现犯罪事实, 造成一些证据不能及时提取, 致使经侦部门的工作显得被动。

2、获得证人配合难, 重在排除证人心理干扰。

询问证人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措施, 由于经济犯罪案件存在大量证人, 他们旁观甚至参与了经济犯罪活动, 对经济犯罪的各个环节有感性且较为清楚的认识, 因此证人证言在证实经济犯罪事实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经济犯罪侦查中证人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安全的考虑, 往往通过消极的手段拒绝作证——或是拒绝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询问, 或是拒绝到场, 或是询问时对关键事实予以回避, 对侦查部门查清案件事实造成认识上的困难, 严重时还会导致无法认定甚至错误认定。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有强制证人作证的相关规定却没有强制证人作证的具体操作流程, 对于拒绝作证也没有相关处罚措施。加之知情人因害怕遭到打击报复而不敢做证, 导致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损毁证据, 因此, 侦查人员的取证工作比较艰难。

(二) 难辨真伪, 重在发现作案工具中存在的瑕疵

此类案件涉及大量的书证、物证,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会计资料的勘验, 因为会计资料不仅是对公司、企业资产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反映, 也是外界了解公司、企业的一扇窗口, 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中大部分具体案件的实施都必然要引起公司账目的变化, 因此侦查人员要围绕案件涉及的关键经济活动, 对会计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 而财会报告由很多相互之间有联系的表、书组成, 在这些表、书的背后, 又有大量的账目需要审核, 资料极多, 工作量也相当大。正因为如此, 犯罪嫌疑人利用这点往往通过在这些报表中弄虚作假, 提供虚假信息实施不法行为, 加大了侦查难度。

(三) 涉及领域宽, 协作难

由于此类案件涉及许多专门知识, 侦查人员不可能是精通各科知识的“全才”, 对一些专有领域可能很陌生, 需要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才能彻底查清案情。有的案件在发案之初已由一些职能部门进行过查处, 涉案证据也需要在这些部门的配合下才能调取, 所以, 侦查人员应注重适当求助于其他相关部门, 以便提高办案效率, 保证办案质量。例如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案件, 除金融、建筑等主要领域外, 在旅游、房产等行业中也时有发生。

(四) 作案手段隐蔽, 重在选择切入点

此类犯罪案件单位犯罪较多, 涉案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作案手段比较隐蔽, 各种人员的职责义务盘根错节, 作案前后一般都会隐匿、毁弃证据, 订立攻守同盟, 制定一系列反侦查措施, 侦查难度大。例如在华南、西南地区, 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件多发。主要犯罪手法:由工商代办机构垫资为其虚报, 并收取注册资本金1%-3%的手续费;由会计师事务所为未实际缴纳注册资本金的企业制作虚假验资报告, 骗取工商登记, 从中收取2000至4000元不等的好处费。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后, 其法人代表大肆借贷后逃匿, 对当地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可见, 正因为犯罪分子如此狡猾、诡秘, 我们就要着重剖析各种案件常用的手段和案件的证据规格, 选好侦查切入途径, 做到稳、准、狠, 不给犯罪分子逃脱机会。

(五) 与其他犯罪案件相伴而生, 定性难

侦查部门办理这类案件在定性方面有一定难度, 重点在于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界限。由于发案时间滞后, 加之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往往涉足多个公司、企业, 犯罪手段诡秘, 是否涉嫌犯罪, 涉嫌一罪还是数罪, 从立案环节到侦查终结阶段, 都是侦查人员要考虑的头号难题。例如, 在办理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件中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必须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这三个最重要、最典型的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如果行为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非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非重大虚假内容, 则即使欺诈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证券, 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也不构成此犯罪。

二、办理公司、企业犯罪案件重点、难点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侦查部门实践中办理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办案人员应高度重视, 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进而有效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

(一) 做好调查访问工作

在此类案件中, 通常涉及较多相关人员, 这些人员对于案件事实, 在不同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及时获取有证据价值的证人证言, 对案件诉讼具有重要的意义。侦查人员应该深入公司、企业内部, 询问、调查相关人员, 包括上市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经理及其他工作人员、财务主管人员, 了解该公司的一些基本财务状况,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侧面调查, 如向会计事务所等机构调查取证, 或采取秘密侦查手段, 获取公司董事会或相关会议内容、财务会计报告原件或复印件, 以便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证据体系。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知情人员名单, 逐一走访, 对其中对案件有证明作用的知情人员, 选择可能突破的人员重点反复询问, 并进行外围调查和证据收集工作, 注意是否存在其证言的前后矛盾之处, 必要时进行国家法律、政策的宣传教育, 使其解除疑虑, 如露真情, 注意制作询问笔录。构成共同犯罪的, 要追究刑事责任。

(二) 灵活运用强制性措施, 固定证据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案件涉及的书证和物证较多, 尤其会计、统计资料是此类案件的主要证据形式, 也是证据调查的主要对象。在侦查中, 凡是能证明犯罪事实的有关账证资料、实物等都应提取封存, 一是要保持原貌, 二是要防止嫌疑人毁灭、隐匿证据。具体而言, 针对可能隐匿会计资料的行为, 由于会计资料涉及到许多经济方面的问题, 财会人员都不会销毁而是置于认为比较安全的犯罪嫌疑人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以便分赃或继续其他非法活动提供依据, 所以着重对住所和办公场所进行搜查;针对隐匿资产的行为, 着重对财务部门、仓库、厂房等重点场所进行搜查并对涉案物品进行扣押;针对可能被非法转移的公司、企业银行账户、存款, 要及时进行冻结。同时, 根据查账的情况, 摸清资产、债权的来龙去脉, 顺藤摸瓜, 查出可能被隐匿、转移的资产或现金, 并作为证据进行保存。

(三) 委托有关部门鉴定

对于此类案件的侦查中, 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 而这些虚假信息往往具有一定专业性, 侦查人员难以辨别, 必须借助相关的鉴定, 如司法会计鉴定、审计鉴定等刑事科学技术鉴定手段来揭示其虚假性。具体来说, 对可能虚假的证明文件如验资证明、评估报告等先进行对比鉴定, 以核查其是否系伪造、变造, 对确系验资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还须重新进行司法会计鉴定, 以核查其是否存在徇私舞弊、非法出具或被骗出具等事实, 对于有关财产所有权证明文件如银行存单、对账单、产权证明、土地使用证书等进行司法鉴定等等。例如在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案件中, 对于证券市场证券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是否发生波动, 也应该由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鉴定以确定其是属于正常波动还是异常波动。

(四) 调查犯罪嫌疑人业务活动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的犯罪大多是特殊主体犯罪, 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同其业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许多涉及公司、企业案件, 犯罪嫌疑人可能是公司、企业或是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股东、企业领导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 也可能是清算组成员。无论是哪类人犯罪, 他们的犯罪活动同其营业范围、职权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由公司、企业犯罪的营作性特点决定的。因此, 犯罪嫌疑人往往存在于一个确定范围之内, 其犯罪活动在他们经营活动或经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有所反映。

(五) 建立联合办案模式, 有效整合办案力量

针对办理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会涉及多个行政监管部门, 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特点, 经侦部门应结合前期掌握的犯罪事实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 大胆突破常规, 可采取多部门联合参加专案组的工作模式, 由检察、工商、证监、银监等多个部门选派专业人员共同开展案件侦查工作。积极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 在案件侦查工作思路的确定、专业疑难问题的分析解决、协助调查取证、部门沟通协商等方面都会取得良好效果。同时, 专案组内部还可建立专业人士组成的案件智库组, 针对案件中的专业疑难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咨询讲解, 这样对案件的侦查工作会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

(六) 秘密侦查, 打击、保护相统一

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 应本着一方面打击犯罪、一方面保护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原则, 争取各级领导、政府的支持, 减少地方干预, 形成良好的办案条件。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企业稳定和保障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出发, 公安机关针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后, 可能会引起企业内部和群体性受害者思想波动, 积极制订相关预案, 随时搜集掌握社会对公安机关办案工作的反映, 并请证监会等协作部门密切关注股票市场、证券交易所等区域, 对出现的波动情况及时向我们通报。同时,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 为了稳定需要, 可建议维稳办等有关部门成立稳定工作小组, 及时妥善处置可能出现的问题, 确保大局稳定。在办案过程中, 严格保密制度, 控制社会知情面;在调查取证时对受害群众面对面的调查尽量减到最少;同时在对企业内部的一般涉案人员、知情人调查时, 对他们都要做积极的思想稳定工作。

摘要: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是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但涉及的具体案件种类多, 而且呈高发态势。文章针对此类案件的发案率高, 涉及数额也不太大, 和其他经济犯罪往往交织在一起的显著特点, 提出办理此类犯罪案件的重点、难点, 进而分析侦查对策, 使侦查部门办理该类犯罪案件时能够在理论上日臻完善, 在实践上解决相应问题, 为其能有力地打击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 提高破案率。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公司犯罪,重点,难点,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祥民, 徐洪江, 丁金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1.

[2]丁英华.公司犯罪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1.

[4]马兵.经济犯罪案件侦查[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10.

[5]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经济犯罪案例选编 (四)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公司法新类型纠纷案件解析

一、有限公司“隐名股东”的权益是否能得到保护?

在实践中,经常有投资者与他人签订一份委托合同,委托他人以他人的名义出资,而投资于一家有限公司。这样,受托者成为“显名股东”,在公司工商注册中被登记为股东,而实际的出资者并没有出现在公司工商注册资料中,成为“隐名股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真正出资者的隐名股东的权益能否得以保护呢?

这个问题曾经长期得不到解决,大多数司法判决均不承认隐名股东对公司的权益,而认为应由显名股东对隐名股东承担责任。但最近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做法。司法机关认为,如果有限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知道实际出资人的出资,并且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果不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法院保护隐名股东在有限公司中的股权,但要求隐名股东应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也就是说,只要真正出资人做到让大多数股东明确其出资,而公司认可其行使股东权益,如参与分红的,则其股东权益应得到确认,其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确权诉讼,确认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

二、股权转让合同已签,但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该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

根据公司管理有关法规,股权转让应办理工商登记部门的变更登记,但在实际的公司投资经营活动中,经常有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但一直未能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这样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如何?

我们认为,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和效力应当依照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定。工商登记只是股权变更的公示形式,不作为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因此,一般来说,股权转让合同一经签署,即对合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也就是即行生效。当然,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履行审批程序还是必要的。

那么,如果股权转让合同没有得到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合同是否能履行?

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他人转让股权的,应当根据公司法规定征得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如果股权转让未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或认可的,则股权转让方应向受让方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如果受让方事先知道双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合同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同意的,转让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另外,如果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公司不配合办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的,股权受让方可以要求法院确认其持有的股权。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一定是“有限的”吗?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财产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股东责任有限的鲜明特征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并不一定是“有限的”。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维护社会公众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相应法律和司法判决要求有限公司的股东除了出资以外,还要承担公司的其他债务。

以下是几种极有可能让司法机关判决“有限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情形:

1、股东出资不足或抽逃资产的

司法实践明确,如果股东在有限公司成立时出资不足或是在公司成立后抽逃资产的,即使有限公司仍作为法人独立存在,但股东还应与公司一起对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应以出资不足部分或抽逃资产部分为限。

2、公司业务、资产与股东的业务、资产混同,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在公司与其大股东间资产、业务不分、债权人很难明确要求其中一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时,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司法实践认定有限公司的“独立人格”已被股东所吸收而不再独立,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股东虚假清算

篇5: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有关问题之诉讼主体问题

1、资产管理公司按照总额转让形式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能否作为原告起诉债务人

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时所采用的方式主要两种,即逐笔转让和总额转让。前者是按照帐面的借款逐笔与银行签订债权转让协议,这种方式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逐笔通知债务人进行确认,而经过债务人确认的转让,一般不会发生诉讼主体资格之异议。但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国有银行的债权,涉及的贷款金额有一万多亿,债务人近一百万户,如果要求全部进行逐笔转让,逐笔确认,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特别在农业银行转让的债权中,很大一部分是采用总额转让的形式,即按照债务人或者按照借款阶段,以帐面债权总额不分具体笔数进行转让,这样资产管理公司通知债务人也不可能逐笔进行确认。于是就出现债务人对转让债权中总额转让不予确认的情况。此时,资产管理公司就面临着对没被确认的债权是否具有诉权,是否能基于总额转让协议起诉没有确认的债务人。对此笔者认为,只要总额转让协议成立,应当承认资产管理公司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这是因为在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债务人恶意逃废债务的情况下,给予资产管理公司诉权,可以通过实体审查,以司法手段解决债务人恶意逃避拖欠国家债务,有利于国家的正当利益和支持资产管理公司正常运行。

2、判决生效进入执行阶段后,银行将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新的债权人,能否依据判决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债务人已对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表示确认,但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不是案件的原告,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使一些法院在执行程序中难以操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银行作为强制执行申请人向法院递交执行申请的同时,将债权转让协议一并递交法院,由法院将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执行申请人进行立案。

3、银行起诉后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后,资产管理公司是否可替代银行承受原告的诉讼地位

实践中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的审理思路是法院以银行已不再是债权人为由驳回银行的起诉或由银行撤诉,再由资产管理公司另行起诉。应该认为,这样的审理思路符合债务案件的一般审理原则,但在审理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这样的特殊案件中,无疑会带来许多程序上的麻烦且增加诉讼成本。对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有所创新,实践中有所突破。一般认为,诉权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利,起诉、撤诉是当事人处分权利的具体表现。当事人既然在诉讼中能够行使撤诉等权利,那么也能够在诉讼中因实体权利转移,将已行使的诉权一并随实体权利的转移而转移,从而实现诉讼中的诉权转移。这是因为诉权的基础权利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请求权转移,诉权应当也可以一并转移。事实上,诉讼中的诉权转移在《民诉法》中也有类似规定,例如原告在诉讼中死亡,继承人可以承受已死亡人的诉权成为案件的原告。这其中,继承人虽不是案件的最初原告,但由于原告死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诉讼法律关系的变化,使继承人承受为案件原告。当然,继承人承受死亡人诉权成为案件的原告,法律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参照这一法律精神,将在诉讼过程中因资产管理公司受让银行债权,从而作为承受方成为本案的原告,也不失为是一种实践中的尝试。对此做法,最高法院在2000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已有表述(见此次会议中李国光副院长的讲话),因此银行在诉讼中将债权转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就可以原告的资格参与诉讼,这样不仅不损害债务人的权利,而且有利于银行脱离诉讼的缠绕,有利于调动资产管理公司追讨债务的积极性。当然这样做必须符合二个条件,一是资产管理公司提出申请;二是经法院审查许可。具体做法可以是发生债权转移后,法院裁定中止诉讼,通知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应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债权转让协议证明自己的诉讼权利,经法院批准后以受让人身份替代银行取得原告地位。

4、资产管理公司在各地的办事处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篇6:公司诉讼案件管理规定

彩印机5台,共计经营额190000元,从中获利。

争论意见:

案件本身所要调查取证的均已齐备,但是在上报法制科以后,由于大家对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修订)》的内容的不同理解,却使案件的定性处理方面有了不同的见解,在多方面的论证后,形成了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该当事人的行为属于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行为,虽然《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已于2005年修订,在《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擅设分支机构如何处理的情况下,既然没有明文证实《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已经废止,因此,仍可按照《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定性处罚;

第二种意见:该当事人的行为属于冒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名义。虽然不是以“分公司”的字样出现在经营活动中,但是其构成形式符合《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修订)》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即“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当事人设立未经登记擅自设立以其他字样出现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其机构性质仍是属于分公司性质。当事人未经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名义在异地从事经营性活动,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修订)》第八十条的规定,予以定性处罚;

第三种意见:该当事人的行为属于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但是不适用《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二条处罚,因为《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是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制定补充性质的行政规章的,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继修订后,由于其母法开始修订,在没有作相应调整之前,不适用《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条款来定性处罚。该当事人的擅设分支机构的行为应该属于违反登记事项的规定,建议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修订)》第七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

分析探讨:

对此案件个人认为,赞同第三种意见的定性处理。其原因是:

1、关于《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是否适用的问题,上面第三种意见里已经有所阐述,而且对于《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的出处,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均无从考证,此条款实际上是国家局在执行《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实施过程中,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即“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因为《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而制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本意就是“为了确认公司的企业法人资格,——”,所以《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是作为一种补充意见在规章中体现出来,而且在《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金额设置上,也是相对参照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所指向的企业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处罚金额。因此作为一种补充的规章规定,在其母法修订后,老的规章在没有得到新的修订意见以前,不能再予以适用。

2、“未经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名义在其登记住所以外的场所从事经营性活动,即构成冒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名义”,如果如此简单的认定认为不妥。对于《条例》第八十条的规定,个人认为应该是这样理解:此条款实际上是作为保护公司名称权的条款出现,所针对的是否存在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义及其分公司名义对合法拥有者造成侵害或者造成与其相关单位和个人市场上的误导欺诈行为。对于下列行为适用《条例》第八十条:(1)个人在未经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擅自以该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2)非公司性质的企业法人在住所外设立分支机构时,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对于已经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如果他们未经登记擅自在住所以外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不管他们以什么形式的分支机构出现,都应该认定为是分公司,由于其分公司的行为在民事、行政关系中所承担的主体仍然是由已经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来承担,因此,认定其分公司冒用分公司名义不符合立法本意,而且从此次《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修订内容来看,对于未按照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行为,在实施经济处罚之前,要求执法单位给予当

事人限期整改的机会。个人认为,对于已经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擅设分公司的行为应该作为未依法办理有关变更登记事项的违法行为来定性处理,先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为妥。

对于此案的最终结论,目前仍然没有,分局法制科已就此类案件的定性处理向市局请示,但是作为案件本身的处置方面,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管理中应该注意:

其一,对案件本身的处置方面结案时间过长;2005年的案件由于不同的原因,拖延至2006年年初方才处理,在法律法规的适用方面造成适用不当。比如,2005年12月28日以前告知的案件,我们完全可以依据修改以前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处罚,但是,由于案件的告知拖延至2005年12月28日以后,其做出处理的引文方面就遇到新旧抵触的问题,而且类似一般性的超营、改变经营住所等有关涉及登记事项变更的违法行为,在新适用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必须先对其做出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方可实施经济处罚,为此,年初,我们对2005年已审批的2起擅自变更登记事项的案件重新做出新的处罚意见,对其行为仅做出“限期登记”的责令,改变此前曾做出的经济处罚的处理意见。因此,对于办案单位来说,上述的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办结,而使得案件本身遭到重新处理,一方面增加了办案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办案单位在加强办案的同时应该合理的运用工作时间和空间,加快办结案件的速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案件得到快速的出处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可以是的办案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拖入到新的案件的办理中去,两者应是个合理的循环,否则只会造成恶性循环,案件越积越多,办理时间越拖越长。

上一篇: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会议主持词下一篇:上级文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