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代历史名人

2024-04-14

俄罗斯现代历史名人(共8篇)

篇1:俄罗斯现代历史名人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中世纪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并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和东欧扩张。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成为欧洲列强之一,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并从(中国)清朝掠夺了15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库页岛和新疆西部。沙俄和苏联又在中国策动外蒙古独立,并吞并了唐努乌梁海,通过武力侵略和外交欺骗,加上外蒙古独立,共使近330万平方公里土地脱离了中国怀抱。然而20世纪初开始,俄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民也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以及之后的内战,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苏联时期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为了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于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

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苏联政府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采取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处置战俘的方针政策,将几十万日本战俘扣押并且运到苏联境内从事强制性的劳动。这样做不仅违背了波茨坦公告有关战俘问题的规定及盟国间所承担的义务,也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1]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改革。主要针对斯大林时代存在的弊端进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一些改革。80年代末苏联改革全面失败。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能力,叶利钦控制了俄罗斯,苏共解散国家性质改变,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剧;1991年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

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俄罗斯脱离苏联独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并成为主权国家。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未能成为诸如前苏联、现美国等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被国际承认是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经济曾一度面临困境,但就目前经济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

从俄国-苏俄是因为1917年10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获得胜利,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苏俄-苏联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苏联-俄罗斯是因为1991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演变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地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

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上述基辅罗斯时期,就是留利克王朝开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德国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在历史上曾经几经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当时德国分裂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两个国家。并于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古代历史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德意志是第一个战胜罗马帝国的民族。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近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

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进军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与,死亡5000多万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现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著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的动作,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的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相对于英美法占领区所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NATO),东德则是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华约组织。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为存续单位,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篇2:俄罗斯现代历史名人

2屈已者能处众,谦虚者能处身。

3小孩是经过跌倒再跌倒,才逐渐长大的。

4智慧越发达,人生就越是获得莫大的满足。

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

6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7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8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9一朵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是不应去摘的。

10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11大海不会干涸,人民不会迷路。

12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

13游手好闲的习惯,是人生最大不幸的灾害。

14误解和怠惰,恐怕要比作恶和欺诈还要误事。

15爱情是一首美好的歌,但它不容易谱写成功。

16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于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

17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18和时代并驾齐驱的人,永远年轻。

19光荣不登懒汉门。

20工作着的傻子比睡在床上的聪明人强。

21狂妄的人,没有正直的朋友。

22爱你的工作,但不要爱你的业绩。

23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推到明天。

24小鸟衔泥口口多,筑成树上大鸟窝。

25知识比金子宝贵,因为金子买不到它。

26为时代的伟大的目标服务,才是不朽的。

27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道路。

28一个人是在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29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

30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

31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32害怕大雨的,只不过是假花而已。

33疑问是人的天性。

34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篇3:俄罗斯历史上的彼得堡

俄罗斯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城市, 如被誉为“俄罗斯城市之母”的基辅、诺夫哥罗德、拉斯托夫、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在这些城市中, 最令人着迷、同时也最能引起学者极大研究兴趣的恐怕就是圣彼得堡 (也称彼得堡) 和莫斯科了, 尤其是彼得堡。其实, 就城市的历史而言, 彼得堡远远比不上千年古城诺夫哥罗德, 更比不上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莫斯科。从城市的起源来看, 彼得堡也不像莫斯科等城市那样自发地产生, 自由地发展。它产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 其发展带有鲜明的人为印记。然而, 在作为俄罗斯帝国首都的二百多年里, 彼得堡见证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书写了俄罗斯近现代辉煌的历史, 演绎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对话和冲突。

翻开彼得堡的历史, 我们的目光很快就会被几个重要的事件所吸引:1703年5月16日 (旧历5月27日) , 彼得一世下令建造彼得堡, 俗称彼得堡;1712年到1728年、1732年到1918年期间, 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1914年改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 全民投票恢复其历史名称———圣彼得堡。从城市建立到今天三百多年的时间里, 彼得堡虽然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但在人们心中, 永远不变的是城市深刻的人文文化内涵, 也就是城市的文化精神, 以及代表了这一内涵的名称。历史好像一盏指路灯, 领我们走回遥远的过去, 重新回到历史的起点。

一、彼得堡的建立和俄罗斯帝国的繁荣时期

彼得堡的历史和彼得大帝紧密相连, 所以它的历史是非常独特的。在史学家的眼中, 彼得堡的历史融历史真实和神话传说于一身。17世纪初, 瑞典人利用俄罗斯国内的混乱, 乘机占领了涅瓦河三角洲地区, 切断了俄罗斯与波罗的海的贸易航线。到了18世纪初, 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决心改变俄罗斯封闭的状态。1703年4月, 彼得大帝亲自参加了围攻瑞典的要塞尼延尚茨堡的战役。很快, 要塞的瑞典守军投降。为了建造向瑞典进攻的前沿阵地, 彼得和随从们于1703年5月14日找到一个适合建设城堡的小岛———快乐岛 (芬兰语为兔子岛) 。关于彼得大帝如何最终选定这个岛屿还有一个传说。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在《关于沙皇之城彼得堡的孕育和建造》一文中记载了这个传说。传说, 当彼得走到这座岛屿中间的时候, 看到空中有一只滑翔的鹰。鹰素有“百鸟之王”的美誉, 是巨大的勇气和力量的象征。鹰的出现让彼得大帝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征兆和暗示。他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纪念最高使徒彼得保罗的教堂。圣彼得堡城市名称由此得来。5月16日 (新历5月27日) 彼得率众人举行了隆重的彼得保罗要塞的奠基仪式。一座新兴城市的历史从此开始。

彼得堡完全是彼得大帝根据他执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对外战争等国家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彼得、保罗要塞的建设在彼得大帝和他的近臣亲自指挥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此后, 彼得大帝以要塞为基础, 亲自设计建造新城, 彼得堡很快发展起来。从1712年起, 彼得堡就成为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首都。迁都一事则充分表现了彼得大帝改革的魄力和与落后的莫斯科决裂的决心。在彼得看来, 彼得堡代表了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生活和先进的国家发展理念。

彼得大帝的改革不仅塑造了不同于俄罗斯其它城市的彼得堡, 而且缔造了新兴的俄罗斯帝国, 开启了俄罗斯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按照彼得大帝的设想, 彼得堡成为新兴的帝国的象征。彼得大帝称自己的城市为“帕拉季兹” (意为天堂、乐园) , “希望他一手策划、亲自监督兴建和管理的城市, 能够完全不同于东正教宗法式的莫斯科, 而成为真正的欧洲城市。”彼得堡的城市建筑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帝国的气象和豪华以及吸收东西方文明的开放精神。有的学者认为, 整个18世纪是彼得堡向西方学习以及与莫斯科公国的文化彻底决裂的重要时期。彼得堡在学习西方和模仿西方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给古老的俄罗斯注入了发展的动力和新的精神。随着各条运河的开凿和铁路的建设, 彼得堡与国内的联系加强, 工业和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在彼得大帝和其后继者的共同经营下, 彼得堡成为俄罗斯经济和贸易的中心。据资料记载, 18世纪的某个时期, 就工业的某些领域来看, 俄罗斯早已经不是经济落后的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 为俄罗斯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直到19世纪前半期, 俄罗斯经济生活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从农奴制改革到1917年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 彼得堡肩负了领导革命运动的使命, 是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彼得堡见证了俄罗斯帝国的繁荣, 也目睹了其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以前, 俄罗斯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西欧各国相比仍然缓慢。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俄罗斯在军事、交通运输和经济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农奴制的弊端, 突出了俄罗斯必须进行改革的迫切性。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以后, 宣布废除农奴制, 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然而, 改革并没有带给那些寄希望于无偿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收益。伴随着对现行制度的不满和希望的破灭, 俄罗斯各阶层的社会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要求结束沙皇专制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 革命的风暴在酝酿成熟。

“20世纪前夕的俄国, 没有一个词能像‘革命’一样更为俄国人着迷。有产者对革命的思想充满了恐惧和仇恨, 而向往自由的人却对它充满了热爱和推崇。”由于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劳工运动的出现, 俄罗斯国内的反抗运动愈演愈烈。彼得堡被推到革命的前沿, 成了革命运动的摇篮和中心。工人和社会主义者在彼得堡成立了苏维埃, 领导各个阶层的罢工运动。1905年在彼得堡东宫前发生的“血色星期天”事件, 奏响了1905年革命的序曲。这次革命后, 沙皇签署了十月诏书, 宣布成立杜马, 保证给予俄国人民更多的自由。十月诏书的签署标志着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是这个政体的主要缺陷“并不在于它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 尽管这种利益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 而是在于它不代表任何个人的利益。”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圣彼得堡的“堡”字源于德语的发音, 为了平息反日尔曼情绪, 遂把圣彼得堡改为彼得格勒。这意味着, 彼得堡很快就将结束其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的使命。诸多原因促使俄罗斯的彼得堡时期结束。史学家们认为, 一是沙皇政府采取了种种加强和维护独裁统治的变革措施, 加剧了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稳定因素的增长, 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本来摇摇欲坠的沙皇政府更加不堪一击。1917年3月, 彼得格勒发生的罢工和由于面包而引起的骚乱很快演变成军队的哗变, 4天后沙皇政府即被推翻。同年10月,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夺取临时政府的权力, 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苏联时期和俄罗斯联邦时期

革命胜利以后, 新兴的苏维埃政权虽然诞生于彼得堡, 但却定都莫斯科。从此彼得堡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可以说, 一夜之间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历史角色发生了剧变。列宁逝世以后, 为了纪念他, 同时也是为了彰显旧都的政治意义, 彼得格勒改为列宁格勒。再一次更名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彼得堡逐渐淡出国家的政治舞台, 成为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 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工业、科技和文化中心以及重要的海港和造船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彼得堡 (当时叫列宁格勒) 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希特勒曾扬言要让彼得堡从地球上消失, 命令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城市。但是彼得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被围困900多天以后, 英勇的彼得堡人最终发起反攻, 击退德国人, 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神话。彼得堡被授予“英雄城市”的称号。战争使城市面目全非, 很多建筑物被毁。战后人们将被法西斯炮火毁坏的古迹一一修复, 再现了这座城市往日的风采。

苏联解体以后, 曾经经历了辉煌与旁落境遇的彼得堡重新返回了历史舞台。全民投票恢复了标志着俄罗斯现代史开端和发展的原来的名称———圣彼得堡。2003年, 在彼得堡城市建立三百年之际, 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国内恢复旧都的呼声表达了俄罗斯人对往昔彼得堡时期俄罗斯帝国辉煌时期的怀念。今天, 彼得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城市之一”, 被誉为俄罗斯最美的城市。我们相信, 彼得堡在俄罗斯的历史和精神文化生活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罗斯思想的主要问题[M].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2]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Z].刘玉红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

[3]ЗапискиоПетербурге:жизнеописаниегородасовремениегооснованиядо40—хгодовXXвека.

篇4:“俄罗斯·历史与现代”

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办,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俄罗斯美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瓦西里·涅斯捷连科画廊共同承办的“俄罗斯·历史与现代——瓦西里·涅斯捷连科作品展”于5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精选了作者各时期的代表作共79幅,作品取材现实,又不乏浪漫、哲学色彩,具有浓郁的民族、历史与自然元素。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邓榕、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张德广、外交部欧亚斯司长张汉晖等出席了开幕式。杰尼索夫大使在开幕式上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俄中两国在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各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此次画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瓦西里·涅斯捷连科曾多次应邀来中国参加联展,非常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并为之创作更多作品,为中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据作者介绍,本次参展作品内容包括俄罗斯人物、风景和历史,诠释并表现了俄罗斯的过去与现在,希望中国观众会感兴趣。发言后,涅斯捷连科将自己创作的大幅邓小平肖像画赠送给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涅斯捷连科陪同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画展,并与大家分享了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其长期以来对绘画艺术的思考,画家生动幽默的讲解更是让大家在欣赏之余慨叹俄罗斯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

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崔姗女士表示,作为瓦西里·涅斯捷连科的多年好友,基金会作为瓦西里·涅斯捷连科的中方授权方及本次画展协办方之一,这次邀请瓦西里·涅斯捷连科来华举办个人作品展,展现他历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基金会响应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做出的具体贡献。

瓦西里·涅斯捷连科是俄罗斯最年轻的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俄罗斯肖像画第三,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据了解,1999年,涅斯捷连科被叶利钦总统授予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2004年,被普京总统授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创作丰富多彩,曾为国内外著名人士画过肖像。瓦西里·涅斯捷连科凭借扎实功底和现代理念迅速进入俄罗斯的主流艺术领域,已成为俄罗斯绘画的中坚力量。本次展览既是瓦西里·涅斯捷连科艺术创作的全面展示,也将作为见证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中俄两国文化艺术相互了解与密切交流的一段珍贵史实。

瓦西里·涅斯捷连科艺术风格成熟,他以独特的手法将自然风光与俄罗斯和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融合在一起,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戏剧感、仪式感。更具有抒情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绵绵不断的哲学思想。他用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艺术的精神变革力量,写实主义同样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不朽传统得到延续和继承,为创作的探索和发现将不断打开新天地。

篇5:俄罗斯历史读书笔记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联合共和国是目前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比整个北美大陆的面积都还大,相当于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其国土主体是一块巨大的平原,但是没有像中国的秦岭,太行一样足以对文化分界并对两侧日常文化造成影响的巨大山脉作为屏障。游牧民族对于良好的资源趋利避害的天性在没有天然屏障的俄罗斯大平原更加凸显,因此游牧民族和定居的农耕民族的资源争夺战事无可避免的。南部的草原地区更是以蒙古、伊朗为主的亚洲游牧民族进入欧洲的天然通道。

古代俄罗斯一直处在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的边缘,希腊的民主城邦、罗马的实用主义、拜占庭宗教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在古代俄罗斯的统治者身上留下了烙印。金麦里人、斯基台人萨尔玛特人、哥特人、匈奴人、阿瓦尔人、可萨人先后统治过古代南部俄罗斯。他们统治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可以总结出来的是:

1、他们都是游牧民族。

2、统治时间的长短是和他们对自身游牧性的修正程度成正比的。

3、他们一旦长时间定居,就会被新的游牧民族所击败。这些游牧民族对于南俄罗斯草原的统治为后来基辅罗斯文化兴起做好了足够的铺垫。

基辅罗斯是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族群。在历史学研究上有一种叫做原初语言及其发源地理论,认为各种语言之间是存在着以这种语言使用者的生活、文化、军事、经济、政治为主体内容的内在联系。根据这种理论,可以通过对不同族群使用的语言加以分析,得到其族群的总体。东斯拉夫人这一术语就是源于语言学,指的是说斯拉夫语族东部的一个族群团体,他们就是基辅罗斯人的主体。

基辅罗斯人建立的基辅公国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更加准确的称法应该是一个联邦),但是对于他的起源的考证面临着很多困难,原先的诺曼起源说面临着被新的史料和研究方法的批判。总之历史前进是一个繁复的过程,任何带有倾向性和主体性的理论都是不全对的。无论是斯堪的纳维亚文明,还是拜占庭文明,都对与其相邻的基辅文化产生过不同的影响。

鼎盛时期的基辅公国实在弗拉基米尔的治下,然而宗教这一永恒的话题终于被引入了历史,因为弗拉基米尔皈依了基督教,历史上流传过这样的说法:基辅罗斯人拒绝伊斯兰教是因为伊斯兰教是不允许饮酒的,然而,在寒冷的基辅公国酒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基辅罗斯人拒绝犹太教是因为他们认为犹太教是一个没有国家的失败的民族。然而历史的事实是,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比信仰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穆斯林国家和可萨人离基辅罗斯人更近,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翼,而不是非基督教世界在欧洲的前哨是明智的决定。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力的地缘政治学上的选择。这种选择导致了他与罗马天主教文明的格格不入并孤立与欧洲其他地区和其他拉丁文明。

战争和贸易的失败以及城镇因素导致了繁荣的基辅公国的衰亡。

大公办公厅、杜马(贵族委员会)、卫彻(市政议会)是基辅公国的主要政治结构。

中国的元朝在1236年越过了乌拉尔山开始对基辅罗斯人的侵略,并成为唯一一个在冬季成功入侵俄罗斯的军队。然而元朝的蒙古人始终只是马背上统治者,下马治国就不是本行了。然而蒙古对于基辅罗斯的统治是松散的,但是具有破坏性。这一点和蒙古在中国的统治有本质的区别,蒙古人在在中国是被中国文化同化了,而在基辅罗斯地区,并没有本当地文化所同化。正如普希金说的:“蒙古人是没有亚里士多德和代数学的阿拉伯人”。从此俄罗斯进入

了封建割据时代。

篇6:俄罗斯现代历史名人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这是人民自发起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革命成功后,成立了由立宪民主党组成的临时政府。

当时流亡在瑞士的列宁,在德皇威廉二世的金钱支持下,购买枪技,组织武装,并返回俄国,在十月发动了政变,推翻了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

掌握了政权后,列宁马上回过头来镇压了支持自己夺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从而使苏共,或者说,列宁独掌权力。

同时,列宁还立刻与德方和谈,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拱手割让给德方。

按照《和约》的内容,这些土地是永久割让的。只是后来一战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德军全线崩溃,俄国才意外地重新赢回了这些土地。

——关于这段历史,不妨参见2007年德国《明镜周刊》的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

此外,根据俄国学者的证实,“十月革命”进攻冬宫的浩大场面,都是后来的艺术加工;实际情况是:

一支不到两千人的布尔甚维克武装人员,占领了彼得格勒全市的战略据点,部份武装人员采取了逼宫行动,阿芙乐尔巡洋舰当时并没有实弹炮击,而是发射了一发礼花炮弹。由于主张民主自由的临时政府军备羸弱,所以没有进行任何抵抗。

列宁十月政变夺权后,为确保政权的稳定,他亲自发起并由政治局集体决定,将一批知识份子驱逐出境,还镇压了要求实行自由选举、自由贸易等的客琅施塔得水兵。

到1921年上半年,任何出版自由、集会自由、言论自由,都被认为是“致人死命的药”和“自杀”的行为。

1922年,列宁在党的十一大上表示:“凡是公开宣传孟什维克主义者,我们的法庭应一律予以枪决。”

同年8月,苏共通过了《关于行政驱逐》法令,至当年年底,有二百多万人被驱逐或被迫逃亡国外。

而对于曾经相对仁慈对待自己的沙皇,列宁则将其全家残忍地杀害。

关于迫害知识份子这段历史,2003年俄罗斯在一个展览中,专门展出了当年列宁的指示、亲笔信函、会议记录和决议,等。——在这些资料公布之前,人们在公开的出版刊物里,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篇记叙此类事件的文章。

为了打击异己,列宁和斯大林还创建了古拉格劳改营模式,并在后来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劳改营的典范。

数以千万计的人民,在劳改营中从事繁重的苦役,大量的人犯在饥饿、寒冷和病痛中死亡,其中包括许多诗人、作家、学者、科学家和艺术家。

对此,普列汉诺夫写道:“列宁为了把一半俄国人赶进幸福的社会主义未来中去,竟能够杀光另一半俄国人。”

而正是由于列宁制定的专制路线,为以后的斯大林独裁治国铺平了道路。

普京:列宁创建的苏联是人间地狱

最近,内地有网页摘要介绍了由安.鲍.祖波夫主编的《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该书用大量历史事实,指控列宁创建的苏联原来是人间地狱。

——这是2006年,普京总统提出为俄罗斯11年级(高中二)学生写的历史教科书。

首先,列宁是依靠德国供给5000万金马克(约合9吨多黄金)进行秘密策动组织,成功发动俄国十月政变,建立苏维埃政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列宁就主张俄国失败,坚持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斗争。

——实际上充当了德国对俄国战争的秘密代理人。

大约也因此,列宁干脆宣称:“无产阶级没有祖国”。

《二十世纪俄国史》强烈谴责泯灭人性的“红色恐怖”大屠杀。

列宁写过“专政的定义就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直接依靠暴力的政权”。

列宁称,“契卡”(秘密警察)在直接行使无产阶级专政,除了用暴力镇压剥削者,没有别的办法解放人民群众。

当时,全俄各地有610个契卡工作委员会,1000多个革命法庭。1918年—1922年2月,杀人不少于200万。

当年秘密警察“契卡”奉指示,“审问被告时不用找什么证据,只消让被捕者回答他是什么出身,受什么教育或职业。就能决定此人的死活。这就是红色恐怖的实质”。

因苏俄档案严密封存;正式档多半经过篡改,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仅是实际的三分之一。

列宁和托洛斯基1918年就认为,在六个月内要完全消灭商品生产,真正的社会主义就会实现。所以,“要强迫所有的工人吃苦受罪”,必须“把日常生活条件社会化,消灭家庭,吃大锅饭„„实行军事化。”

全国1600万人被迫每天工作12—16小时,仅圣彼得堡一地,从1917年到1920年有三分之一人因饥饿疾病和政治原因死亡。如,俄国中部省份,在1916年人口有6800万,到1920年仅剩下3800万。

《二十世纪俄国史》书中,把20—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说它是苏共开展的一场对付农民的斗争,当时估计有200万富农,150万中农,800万贫农,而富农乃是滋生资本主义的势力,所以要实行消灭政策:

第一类,顽固反革命分子枪决;第二类,流放或强制迁移至边远地区;第三类,赶出原住地。

1930年1月30日苏共中央记录显示,仅仅在一个多月就有20万富农被剥夺财产,60万被枪杀或遣至集中营,15万被强制迁移至边远地区。

(马克思在《**宣言》中认为,农民阶级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篇7:罗斯金名人名言

1、绝对的丑陋是没有的。

2、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3、最平庸和最无聊的东西也会惹人笑。

4、建筑学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劳动的成果。

5、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

6、上帝绝不会只赋予你使命,而不给你时间去完成。

7、一个地位越高,就越难理解“粗俗”这个词的含义。

8、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

9、聪明人常从万物中有所感悟,因为他所得到的才能本是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的精华。

10、不存在的事物可以想像,也可以虚构,但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够被发明。

11、思想的伟大不在于能否容纳琐碎小事,而在于能否用自己的影响使小事变成大事。

12、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在于没有私欲的服务,在于为亿万人的利益服务。

13、雕刻家进行创作是为了表现生活与自然的普通人,而不是为了解剖学家。

14、世上四分之三的`要求都是不切实际的,是建筑在幻想、唯心、希望和感情的基础上的。

15、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篇8:现代俄罗斯文化精神结构中的荒谬

理性之外:民间圣愚崇拜

俄罗斯文化结构中的荒谬,起源于古老的圣愚传统。在遭遇西欧文明的冲击之前,俄罗斯文化一直处于东方文明的影响之下。尽管公元988年大公弗拉基米尔受洗,使得基督教成为国教,但由于长期受到蒙古族的统辖与影响,其文明进程较之西欧诸国迟滞了数个世纪之久。不仅如此,来自东方的萨满文化也在民间文化的层面上渗入了俄罗斯的宗教中,从而形成了圣愚崇拜[1]( 前言,第 7 页 )。

所谓圣愚,按其俄语字面涵义,其一是指“愚蠢的人”; 其二是指“怪异而癫狂的人”;其三是不管愚蠢还是癫狂, 皆源于神的启示[1]( 第 17 页 )。它实际指向的是最初出现在社会生活底层的一些疯癫、神叨的流浪汉,他们赤身裸露、居无定所,看起来似乎智力有问题,但却因其言行怪异、不合常理而被视为是神灵附体的人,是神圣的先知。在俄罗斯民间社会,从13世纪起,圣愚开始成为指代基督教神性的特殊符号,广受崇拜。

在圣愚之中,同时并立着两个语境的影响因子。其一是自较为久远的圣保罗以来,在基督教传统中对于“愚拙(Foolishness)”的赞许,它后来成为基督教苦修高级阶段的教义基础,经由罗马、拜占庭而传递至俄国东正教会[2] ( 第 28-31 页 )。它是圣愚的基督教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西欧疯癫圣人的形象在神秘隐修的历史中若隐若现,但它始终都是修行的暗流而非主流,正统教会史上并未出现将愚痴或疯癫当作圣人来崇拜的现象。圣愚最初也是在东方教会中获得更多的推崇,并且当东罗马帝国衰落、拜占庭苦修热情衰退后,圣愚文化在更遥远和偏僻的俄罗斯逐渐兴盛[2]( 第 40 页 )。

其二是来自蒙古以及远东的萨满文化的影响。中外学者似乎都认同这一点:圣愚文化中那些粗鄙、俚俗、下贱乃至淫荡的部分,并不符合基督教的道德观念,应当来源于其他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乞灵的呼召、佩戴铁制金属等特征, 与萨满文化极度相似[1]( 第 169-173 页 )。

可以说,东西方文化共同的影响,浇筑出了受到特殊崇拜的俄罗斯圣愚形象。其中广为世界所知的是20世纪初的拉斯普京(Григор́ий Ефим́ович Распут́ин),他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宠臣。正是这些超出常识理解范畴的古怪的人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广泛出现,在现象学的意义上引出了荒谬的议题。

美国学者汤普森曾总结了圣愚身份的五组二律背反:智慧- 愚蠢、纯洁- 污秽、传统- 无根、温顺- 强横、崇敬- 嘲讽[1]( 第 19 页 ),它们共同出现在圣愚身上,构成了独特的悖谬性景观。正是这些矛盾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普遍共存,使得圣愚获得了疏离于普通人,同时也疏离于一般意义上的疯子或白痴的特殊身份定位。这样奇异的个体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荒谬现象。

令人值得玩味的是,假如说早期的圣愚崇拜是因为蒙昧的前现代观念在作怪,人们不能理解生活中的某些特殊现象所致;那么在彼得一世倡令改革、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以后,圣愚崇拜仍然能够在民间文化中保持兴盛,并展示出对现代性的极强抵御力,这多少说明其在俄罗斯本土文化中的深厚根基。甚至,圣愚以其作为理性反面的否定性形象,成为俄罗斯民族文化对抗西欧文明的重要象征符号。 在俄国文学的黄金年代,圣愚崇拜也通过话语的组织描述一并进入了文本中。

从歌颂圣愚到以头撞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

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在彼得改革后,成为文化界的突出问题。俄罗斯的思想家受到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结合本民族的斯拉夫文化传统,从而催生出了“俄罗斯精神”的寻根主题。站在这股潮流尖端上的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曾经历过苦役、流放等境遇,长期与底层民众厮混的经历,使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19世纪俄罗斯文化圈里对本民族文化理解得最透彻的那个人。

甚至,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个严肃地讨论生存境遇的俄罗斯哲学家。当黑格尔主义的理念“幽灵”还影响着俄罗斯思想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以那触目惊心的“恶”的生存境遇来回击理性主义的完美构想了。从《穷人》、《白夜》 到《地下室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沉地描述了平常人的苦难与挣扎,写了生存的无奈和人的无力的反抗。

对于现代的存在主义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给予了他们深刻的影响。加缪就曾经在《西绪福斯神话》一文中, 详尽评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杀”逻辑里蕴含的荒谬和生存主义光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主人公都对生命的意义发出了疑问。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现代的:他们不惧怕可笑”[3] ( 第 695 页 );又说,“我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那里发现了我们日常的焦虑。大概没有人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善于把如此接近我们、如此折磨我们的魅力赋予荒诞的世界”[3]( 第 699 页 )。人们不得不承认,法国存在主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中代入了太多他们自己的观点, 尤其当他们从基里洛夫的逻辑自杀中最终只见到了虚无的时候。

相对而言,美国人考夫曼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看法更为客观而中性,“作为一个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和他所创造出来的任何角色一样令人感到困惑;但我们决不可把他的地下室人物的眼界和观念都归属于他,因为他毕竟还是信仰上帝的”[4]( 第4页)。

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是一个教徒。他后期的作品——《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无一例外的与宗教的主题相关。因此,与其说他怀疑上帝, 怀疑基督,怀疑救赎,倒不如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怀疑上帝的正义是否就是日常理解的“善”;或者说,上帝的“善” 是否就是人类的“善”。这原本就是神正论一直在争议的话题,似乎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就是上帝的意志。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却因着这上帝的意志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之中。他们一方面深刻地在堕落的生存境遇中“反求诸己”地反思着自身的恶,并相信人应当为此受到惩罚;另一方面,他们却并没有从上帝那里获得行善弃恶的启示,相反,却在那恶里见到了上帝。于是, 上帝和恶之间的关系让他们陷于悖论之中,人的那个精神为此而疯狂焦灼着——应该说,对上帝的虔信是不会让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出任何的困惑的,上帝的正义即是正义;然而,另一方面,这个作家却总怀着悲天悯人的人本主义心境, 不能接受一个完全无视善恶伦理的生存原则。于是,到底是相信上帝还是站在人道这边,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精神裂痕。

他的这种矛盾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不可调和的,他完全可以选择要么站在人的立场上彻底地怀疑,进而否定上帝;要么站在上帝这边,把生存境遇的险恶和精神的苦难视为理所应当; 要么两边都选择,既认可上帝的正义又认可人的自由(克尔凯郭尔就是这么尝试的)。又何必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 一再为难自己的主人公,最终把人逼入那绝望的癫痫中呢? 舍斯托夫批评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在不停地“以头撞墙”; 加缪则从他的小说中嗅到了逻辑自杀的气味。这多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故意设置精神的障碍,让人(甚至包括他本人在内)不得安宁:既没有被拯救的希望, 也没有反抗的自由;但他比那重复的西绪福斯多了一点东西——煎熬的痛苦,这是疏离于人世的西绪福斯感受不到的。

这里我们见到的荒谬,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不同于克尔凯郭尔式的行动的痛苦、选择的痛苦,而恰恰是一种不选择的痛苦。这种痛苦,或许只会在那既追求有机统合又追求平等自由的斯拉夫文化的语境中才会被凸显。陀思妥耶夫斯基沉迷于这样的苦难沉痛,好像那样才能凸显他笔下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没有出路的悲剧人物的形象。

舍斯托夫敏锐地捕捉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气质里的绝望,“他们的悲剧在于不能够开始新的、另一种生活。 因此这一悲剧的悲惨程度是非常深的,且毫无出路,以致陀思妥耶夫斯基不难用自己笔下的主人公杀人的痛苦折磨作为原因,来构造悲剧”[5] ( 第 260 页 )。他把这种陀氏特有的绝望称为“地下室人的”,甚至提出这样的建议,“当任何治疗都已经没用的时候,当不能再想出任何东西的时候,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就请在地下治疗自己、关心自己、思考自己吧”[6]( 第 276 页 )。

和加缪的荒谬境遇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荒谬也是没有出路的;只不过这种没有出路的状况已经根植到了陀氏的精神里面,给精神带来了巨大的苦痛和折磨,这是加缪的境遇所无法体验的。

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这一切都是怪异而吊诡的: 他相信上帝,相信救赎,但却竭力把世界描绘成黑暗而丑陋的,一切的恶都是被允许的;人的生存则都是像身处在地下室中,阴暗而绝望。假若对生存论思想、艺术的大家关注一番,就会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些人里最痛苦、 悲观和绝望的那一个。很多生存论者都会选择背靠信仰的大树;无神论的则多半会对境遇保持距离,采取陌异化的策略来面对生活;还有极少部分会祈求超人的神秘力量,一路带着激情高歌猛进;但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却不去想办法求得救赎的,却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

舍斯托夫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学“颂扬了残酷性”, 这个概括是非常贴切的。他说陀氏的哲学是“悲剧哲学”, 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的,因为他的作品洋溢着彻底的悲观主义的基调,在那里面也没有什么英雄,只有卑微的小人物。舍斯托夫还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克尔凯郭尔是“孪生兄弟”,这也是有见地的看法,他们的思想在“荒谬”这一点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但克尔凯郭尔的哲学却不是悲剧的,因为他没有太多陀氏的那种被舍斯托夫称为“任性” 的精神品质。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任性、狂暴、绝望的精神气质中,有着与西欧荒谬全然迥异的一个面向,那就是圣愚的身影。圣愚在陀氏小说中最为典型的出场就是小说《白痴》的主人公梅思金公爵。这是一个俄罗斯文化中随处可见的圣愚形象: 白痴、癫痫病、不可思议的纯洁、善良,所有这些矛盾特点混杂于一人之身上;他还有着奇遇的经历,能一语中的地戳中旁人的心事。在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把全部的褒奖都给予了梅思金公爵,这个白痴身上总是闪现着令人自惭形秽的闪光点,如圣徒般高贵。

梅思金当然已经不再是那个底层泥泞路边摸爬滚打的疯癫圣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还给予了梅思金一个没落贵族的身份,以及良好教养的形象,完全改变了过去圣愚的愚蠢形象,反而显出了几分高贵的气息。这种取舍中多少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圣愚精神寄托的一厢情愿。

可以说,正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笔下的梅思金身上,体现出作为文化符号的圣愚,正日益远离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标志形象,朝向某种精神性象征的方向过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梅思金身上体现出的恰恰是精神里的圣愚, 而不是形象上的圣愚。陀思妥耶夫斯基借这个精神里的圣愚,他因无辜而没有分辨心,因没有分辨心而在价值观念上超越于一切人,甚至在行为上如圣徒般勿求回报地付出、牺牲,无情地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嘲弄了世人的虚伪和做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梅思金的偏爱,最终将圣愚从底层世俗的环境中剥离,转而成为哲学上荒谬问题的思考源泉。生存的荒谬中的一极,正是这圣愚式的荒谬。

舍斯托夫的荒谬性生存

对生存哲学和荒谬哲学来说,源出东正教的俄罗斯生存哲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俄罗斯哲学,是彼得大帝改革以后,在其内部,哲学的西方传统和俄罗斯民族的斯拉夫传统,始终处在张力和冲突之中;正是这两者的矛盾, 推动了俄罗斯哲学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内容又反过来,推动了西方哲学界、宗教界的思考。具体来讲,斯拉夫主义讲求的是“聚合性”(соборность),即一种建立在个体联合基础上的统一;东正教的传统则主张一个统一于上帝的基督教世界。索洛维约夫的“一切统一”哲学就很好地体现了俄罗斯的传统,他强调了存在的有机统一性: 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或原则,一切统一成功地表达了俄罗斯哲学的基本诉求,即追求完整性、有机性和统一性,反对分裂和矛盾。

俄罗斯哲学的特征,除了民族性、宗教性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精神属性。这里的精神当然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精神,而是带有明显宗教烙印的精神,即带有超越人之属性的神性的一种精神。黑格尔的精神世界更多的是概念和理念的世界,但在俄罗斯哲学看来,精神体现在人的生存之中,它是隶属于生存的,它是人对“怎样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的回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荒谬”是任性的,一种不断破坏但却不想建设的狂放的荒谬。假若结合后文的分析,我们最终将看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荒谬始终都只是激情的,它还没有变成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意志;或者说,它还没有发展完全。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想过要把荒谬变成信仰,虽然他宣称信仰上帝,也曾经努力地反对习惯和理性的种种偏见, 但或许,他始终都没有得出“上帝是荒谬的”这样极端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剧或痛苦,就是没有在根源性上将上帝或存在理解为荒谬,没有为自身的荒谬找到精神寄托。

这一点上,舍斯托夫要比他明智得多。他选择了紧紧跟随克尔凯郭尔的步伐,直接把上帝视为荒谬的,从而一了百了,不再痛苦。然而,上帝的荒谬并没有让舍斯托夫平静下来,相反,却让他比克尔凯郭尔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更骚动不安。“圣经的启示以其宏伟壮观、无可比拟的奇妙梦幻,无可比拟的荒谬绝伦,或确切地说,离奇古怪得不可思议,超过了人类可以理解和可以允许的可能性的任何范围。然而, 对上帝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6] ( 第 18 页 )。

正是这个没有什么不可能,给了舍斯托夫无限的憧憬, 在荒谬精神的领地问题上,他走得比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都要远。究其原因,多少和他设想的论敌有关。对克尔凯郭尔来说,论敌只有一个,那就是黑格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试图和那些描述美好事物的启蒙主义者、精英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为敌;而舍斯托夫想要应对的论敌,不仅仅是理性哲学,也不仅仅是世俗的观念,还包括了整个的科学界——因为在他看来,几乎全部的科学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舍斯托夫的生存哲学,就是和一切的“科学”针锋相对的,这里面也包括胡塞尔现象学这样的以“科学”标榜自身的哲学学说。

在舍斯托夫的思想图谱中,“生命之树”的理念是一切的核心基石。因为这是上帝的启示,也理应是基督教哲学的出发点。但“生命之树”遭遇了蛇精的挑战,人的命运面临了智慧果的诱惑,从而背离了上帝,收获了死亡。舍斯托夫着重放大了生命树与智慧树之间的或生存或死亡的差异,且把这种差异视为人的一道根本选择题,认为选择了科学和理性,就是选择了死亡。

那么,对舍斯托夫而言,上帝所启示的那个生存又是什么呢?是和谐、美好,或者至善么?不。舍斯托夫冷酷无情地说,“生活的法则不是爱,而是永恒和不可调和的敌意”[6]( 第 369 页 )。因为理性的真理教人认知和分辨,教人区分,拒绝承认不可知性,拒绝超出人的能力范畴之外的存在,将事物限定在狭小的区域内;生活从最初就面临着真理的诱惑和侵蚀,从而脱离了原初的纯净状态,变成苦难和不幸的。理性试图将生命置于自己的话语之下,但理性的最大问题却是无法创造生命[7] ( 第 9 页 ),而只能扼杀生命; 在这个意义上,生活,或者说生存的哲学,就是和理性的战争,就是撕掉自明性的伪装[7]( 第 11 页 ),就是彰显残酷的现实,就是向善恶分明的道德哲学说“不”,就是把“自由” 视作上帝的真理[8]( 第 143 页 )。

在荒谬的道路上,舍斯托夫或许就是走得最远的那一个。把理性和科学直接等同于死亡,这个论调,多少有着尼采的影子。但尼采公开地宣称,上帝死了,死于人的谋杀; 舍斯托夫却把自由视作上帝的,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在舍斯托夫的文本里,隐含着这样的大胆推论——人可以为所欲为,因为自由是上帝带给人的。可是,这又如何去解释那信仰之中的罪孽和负疚感呢?舍斯托夫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他没有在那原罪的问题上做任何的停留,而是强调, 不受理性、规律或者科学的支配,人就能够回到生命的伊甸园中。

舍斯托夫的哲学多少会被看成是反智主义的,因为他把荒谬完全地发展成了一种不受控制的天然的反理性精神,在那里面,创造力和破坏性并存。人类是否能够凭借着反理性、 摧毁现有的生活等方式,就可以重新回到伊甸园,这是一个问题;更何况,那个乐园的大门早已永久地关闭了。

上一篇:梦娃观后感400字下一篇:常行学校关于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