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2024-05-20

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通用10篇)

篇1: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察见渊鱼”是最能精简概括韩非一生的话语。你博学广才,学富五车。然而不得韩王夜半虚席,反被嬴政激赏。也就罢,你的法、术、势就要贯于君王,却“未容君王得见面,反被杨妃遥侧目。”往日同窗今朝秦相妒你贤才,暗地伤你。再后司马迁敬你,留下了“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的语句,由此我便相信你是战国最璀璨的夜星。而你的坚忍贞节,你的“察见渊鱼”则是给小人和奸佞上的最后一课。

屈原

秋兰以为佩的屈原又该有多倜傥?

秋兰曾经告诉我:每日你行吟在汨罗江畔,与周遭芳草混了个熟络。但一往平川前却需“上下求索”则是你始终解不开的心结。

你提起手中宝剑,道:“谑灵万钧,雷霆吾引。然则,用之与孰?”然后任风穿过你略有斑白的发际。传言你在目睹了雷雨开山后整日疯癫,把秋兰丢在了脚旁,抛弃了声如变徽的楚腔楚调,像孩子一样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日,你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踏上了澄灵湍急的江水,你可真把水当成了你那心中温玉一般的路。或许,也只是因为没有了路。

当然我所说的一切是有关你这悲剧性存在的美化。但即使你懦弱到抱石投水,我仍然确信你眼眸里未失光泽,你怀中是补天神石。

朱亥

春秋战国时的纷乱,你我皆耳目有染。小隐隐于山水,大隐隐于市井。而你这粗犷屠夫,早因圣贤臻至无极而无人能评。魏公子的知遇之恩你大恩不言谢,只在恩人有难时当结草之劳。而袖四十斤铁椎之能早已足够任为大将军。一腔鲜血为知音就成了你命运的惟一注解。

此后,日落之时也就是你椎杀晋鄙之时,天边尽皆殷红。

尾语

古之先烈是离心的雪花,遁我远去。况且入手即化。我想起杰伦的新歌《兰亭序》:无花风月我啼血等一回/宣笔一撅那岸边浪千叠/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而我独缺关于你们一生的了解。

君生我未生。应作如此惋惜。

篇2: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说《古文观止》是一本好书,是因为它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的检验。《古文观止》编纂于康熙年间,至今数百年,文人墨客都以此书为圭臬,学习做人做事,学习文章写作,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读此书有三点好处:一是了解历史,特别是《国语》、《左传》、《史记》等篇目中的文章,是春秋战国、汉唐到元、明、清历史的很好记录。二是学习了对时、对事、对人的看法、做法,受益匪浅。宗臣的致刘一丈书使我知道了人要乐于安命,不作非份之求。君子要有自己的人格,因时而动,顺应潮流。三是如何写作文章,特别是宋以后的文章,更多地偏向于记事、记景,借以抒发情怀。是中国几千年的巅峰之作,宜再细加揣摩,必大有收获。

篇3: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一、激发情思,言我所悟

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出现怕写的现象,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之所以觉得无话可说,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真的无话可说,而是思路打不开,经验、情感没有被激发起来。而范文教学就能起到这星星之火的作用。比如在让学生写作具有家庭亲情主题的作文之前,可通过相似范文的朗读和讲解,达到激发学生情思的作用。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和讲解让学生明白,所谓感人的文章,其材料也不过如此之平凡,如此之简单,其中的感觉、经验我也曾经历过,那我为何不能试一试呢?

二、为我运用

范文应当经过千挑万选,对中学生的写作具有导引作用,并非好的文章就一定可以作为中学课本中的范文。范文的选择以学生基础为前提,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范文选择上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要适应学生的口味和实际水平。如果所选的范文,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在写作技巧的运用上都让学生有种高不可攀或如坠云雾的感觉,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什么”远比“怎么写”还要难解决。例如,一些报刊上的文章,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的文章,都十分受学生欢迎,如能联系实际适当采纳作为范文,效果一定不错。因为文章都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作文选上同龄人的作品,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羡慕之情,而且会产生他能写出来,我为何不能的激情。

(2)以读悟写。1以相同主题,悟不同表现形式。如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在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几个事例,几个人物,直接表现出来。而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则以一个小男孩的心理变化来间接表现。这都可以通过阅读悟出,从而使学生在写相类似主题的作文时,可以有更多的视角,做到游刃有余。2以不同文章,悟艺术形象。例如,同是以爱情为主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与《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和小二黑形象就不相同。虽然二者在爱情上都忠贞不渝,但前者是悲剧,后者是喜剧。对不同艺术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理解形成不同人物形象的深刻的社会原因,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性的好文章。

三、以范为范,注重习得

范文范文,顾名思义,就是可为榜样、模范之文。如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就是以模仿先秦两汉散文为主,宋朝以黄庭坚为始祖的“江西诗派”就以杜甫诗为模范,明中期的“唐宋派”,则以唐宋散文为宗,皆有所成。如唐陈子昂《感遇》第一首中的“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就是从曹植诗句“朱华冒绿池”中化得。如果教师不作指导,只要求学生埋头去读,自己去感悟领会,恐怕读了十年,大多数学生也是一头雾水,不知学什么。其实,模仿范文是有章可循,有实际内容可仿的。我认为应当从这几个方面来模仿范文。

(1)仿其构思立意。写文章之初,总得明白自己写什么,想表达的中心是什么。但仅仅知道中心,却不知以何种结构形式来表现这个中心,也是不行的。在表现中心意思的手法上,有的文章是小中见大,有的文章是开门见山。比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采用小中见大、卒章显志的表现方法。文章的结构形式无优劣之分,选用何种构思,由文章内容、个人习惯等决定。对于常见的构思方法,学生都应该能从范文中看得出,学得会,用得好,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在写作的实际中操练。

(2)仿其修辞。一个人的修辞水平其实是和这个人的语感紧密相连的。范文读得多,读得熟,读得深,语感必然也会得到提升。就算一个人能把各种修辞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如果没有切实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也只是白搭。比如拈连,指在某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用于甲事物的词也用在乙事物上的修辞手法,就算学生知道它的修辞定义,但却不曾读过相关语句或举出一个例子来,也是枉然。范文的阅读和讲解因为是精雕细刻,十分细腻,所以凡是修辞的巧妙的地方都漏不掉,很可能讲过一次就终生不忘。这些修辞手法也不知不觉地在以后的写作或说话中运用了起来,所以通过范文的学习来掌握修辞是一个很好的捷径。

篇4: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关键词:样例;不完整范文;完整范文;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04-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01

1 . 引言

样例(worked example)指呈现具体解题步骤、提供问题解决方法的例题。样例学习(worked example learning)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和思考,从例题中归纳出隐含的抽象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有效的样例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样例学习受到认知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邢强等,2003)。近年来,随着样例学习有效性得到普遍证实,主要研究已从探讨样例学习的加工机制转移到样例设计和样例学习者个体因素。

在有关完整样例与非完整样例的学习效果上,研究者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P a a s(1992)的研究结果是不完整样例和完整样例学习效果无显著差异。Renkl等(2002,2003)和邢强、莫雷(2003)的实验结果是不完整样例的学习效果好于完整样例的学习效果。王瑶、张奇(2012)将有关样例的研究范式推广到范文学习和写作实验研究中。他们在一篇完整范文基础上设计8篇删除不同部分的不完整范文,10组被试分别不阅读或阅读不同类型的范文,然后进行写作测试。他们发现阅读完整范文和不完整范文均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成绩,但对纠错无显著作用,而且阅读完整范文和不完整范文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王初明(2012)不仅从实证上表明,而且从理论上也论证了读后续写的促学优势。

王瑶、张奇(2012)的研究仅是对比了一次阅读完整范文和非完整范文的学习效果,没有将不完整范文的阅读和补写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王初明(2012)提出的读后续写实际上是让被试补写不完整范文的结尾,也没有比较完整范文与不完整范文的长期学习效果。

尽管范文阅读正重回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但是,所采用的范文都是完整范文。在英语作文学习中,究竟阅读完整的还是不完整的范文更能够提高大学生写作成绩呢?为此,本文拟通过一项教学实验研究探讨非完整范文的长期学习效应。

2 . 实验研究

2 .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力图回答下列问题:不完整范文学习是否比完整范文学习更能提高大学生英语作文成绩?

2 . 2 研究被试

参加本教学实验的被试为湖北某重点高校2010级机械专业和能源专业的学生。这两个班无论是英语高考成绩还是入校时分级考试成绩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本情况相同。机械班(54人)为实验组,能源班(51人)为控制组。英语写作是他们的必修课。

2 . 3 实验设计

本研究是对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完整范文阅读和补写效果进行的实验。实验前和实验后两个组的学生分别在40分钟内写一篇250字左右的课堂作文,题目同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实验后,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2 . 4 实验材料

所有范文选自L a n g a n(2007)编著的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均是典型的五段式作文,是“美国大学写作课上普遍向学生推荐的一种写法”(蔡基刚,2003)。五段式作文的第一段是引言,主要是引出文章主题,并在段尾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句(thesis statement)。第二、三、四段为中间段落,是文章的正文部分,围绕中心思想句展开,依次进行论证。每一段以段落主题句开头,支撑句对主题句进行说明。支持论点之间运用衔接手段进行连接。第五段为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模式作文的特点是观点阐述充分,结构严谨合理,段落层次分明,语言变化生动(蔡基刚,2003)。

不完整范文是在完整范文的基础上,删除其中的不同部分所形成的。它们是:(1)补充中心思想句式;(2)补充主题句式;(3)补充衔接手段式;(4)补充分论点的细节式;(5)补充开头段式;(6)补充中间段式(仅一段);(7)补充结尾段式。为了不破坏范文的完整性,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境,每篇不完整范文只删除七式中的一式。如在补充中心思想句式中,只缺中心思想句,其余部分都保留。

2 . 5 实验程序

本实验在二年级下学期的写作课上进行,共16周、32学时。笔者担任两个组的写作教学工作,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基本相同。

写作课按以下方式组织。控制组:课堂写作知识讲解+作文练习。第一节课,教师讲解写作知识后,由学生分析范文,如文章主题、结构、段落及句子衔接、闪光词句等,教师补充总结。第二节课,教师就一写作任务组织学生讨论,拟定提纲,并提供相应的语言表达,有时学生当堂完成,有时课后完成,共需完成5篇作文。课后学生参照详细的作文评估清单互评初稿,并进行反思,完成第二稿后上交作业。第三节课,教师推荐学生中的两篇好作文,由学生点评其中的优缺点,主要是优点,最后教师补充。实验组:课堂写作知识讲解+范文补写+作文练习。实验组教学与控制组基本相似,只是在学生分组讲评范文前,先根据教学要求对不完整范文分别进行上述7种方式的补写,每种补写训练两次。开始是句子,然后过渡到句群和段落。教师利用投影向学生展示好的补写作业,组织学生点评,最后回读原文,并进行比较。为保证两组的写作练习相当,实验组的学生只需完成4篇作文。

2 . 6 作文评分

本文借鉴雅各布分析量表(Jacobs et al.,1981)和英语专业四级作文评估法,从思想内容、组织结构、词汇使用和写作准确性四个方面对作文进行分项评分。

思想内容分项的满分为40分,主要考查观点是否清晰,例证是否充分,题材是否有意义,见解是否独创。组织结构分项的满分为20分,主要考查作文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清楚,过渡是否自然流畅。

本文采用量化方法描述被试的词汇运用能力。Wolfe-Quintero等人(1998)综述了大量研究文献后发现,词汇复杂性(即高级词汇与全部词汇数量的比率)与二语的写作水平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通过统计软件Range32及其词表来划分不同词频等级,将单词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分为3个等级:1级词汇(Baseword list 1)、2级词汇(Baseword list 2)、3级词汇(Baseword list 3以及3个词表以外的单词)。2级和3级词汇,也就是非一级词汇使用比例越高,说明使用者对高频词的依赖性越低,使用复杂词汇能力越强。本研究采用这一指标(文本中的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和拼写错误的词已被排除,因为它们不能体现文本的词汇水平)。

二语写作准确性测量通常有三种:整体性测量、无错误T单位总数和错误总数,但这三种测量工具的信度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秦晓晴、文秋芳(2007)的研究结果,用错误严重程度和错误总数描述作文的准确性。错误严重程度指将语法和词汇方面所出现的错误按不同程度划分为三级,分别定义为:一级错误为拼写、意义或形式上不影响理解的小错;二级错误是指那些只有在上下文的帮助下才能理解的语句;三级错误是指形式上或意义上严重偏离,并完全干扰了文本的理解的错误。笔者将文本中出现的错误一一确定错误等级,然后赋予分值,一级错误-0.2,二级错误 -0.4,三级错误 -0.8,最后计算总分。如果一个句子中出现多处错误,只计一处最严重的错误,避免以句为单位重复计算。这种方法可以兼顾错误严重程度和错误总数。

由于句法复杂性和句法多样性的测量难度较大,本文暂且不考虑,虽然句法能力对写作水平有重大影响。

从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随机抽取30名被试,将他们前后两次作文输入电脑,共计120篇。全部文章编码顺序打乱后,由两名熟练掌握大学英语写作评分指标的英语教师评阅被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和组织结构得分。不一致的评分经两人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分数。

3 . 结果

3 . 1 前测作文比较

实验前两个组的被试参加了作文测试,并对作文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表明,在作文内容、结构、词汇、准确性等方面,实验组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笔者在分析文本时发现,很多学生中心思想不明确,只有论点而无论证,条理紊乱,导致内容、结构得分都很低。另外,学生过分依赖使用高频词,非一级词汇使用仅为13%;抽象词使用较多,具体词使用较少,词汇重复率高,词汇运用非常贫乏。而且,学生写作规范意识模糊,标点符号滥用,句子主语不明确或句子结构不完整,作文错误较多。

3 . 2 后测作文比较

实验后两个组的被试再次参加了作文测试,并对作文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结果表明,在作文内容和结构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控制组;在词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在准确性方面,虽然实验组优于控制组,但差异不显著。最后对两个组的作文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无论是控制组还是实验组,在四个分项上进步明显,可见大量作文练习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3 . 3 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54名被试参加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48份。问卷调查的信度系数为a=.802,说明该问卷可信。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了解实验组学生对不完整范文补写的看法。75%的学生喜欢范文补写;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范文补写有利于掌握范文的内容和结构、习得范文词汇。超过六成的学生在自己作文时知道如何运用语篇知识,在回读原文时,会关注语言的意义及形式。72.9%的学生希望继续在写作课堂上开展范文补写活动。在对7名学生的访谈中,学生表示范文补写能降低他们写作的焦虑,增加写作的信心。

4 . 讨论

4 . 1 范文补写的益处

实验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补写不完整范文,有利于作文内容和结构分项成绩的提高。

随着语篇语言学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阅读和写作几乎是两个相同的过程,拥有相似的认知机制和行为(陈立平,2000)。因此,我们可以说,阅读和写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范文补写比单纯的范文阅读更能紧密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因为要完成好补写任务,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范文、充分理解范文,以保证补写内容与范文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为写而读,为读而写,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加大协同力度,提高外语学习效果(王初明,2012)。

范文补写将模仿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解范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补写内容,这不是简单的模仿,需发挥想象力(王初明,2012)。因此,范文补写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获取写作素材及经验,丰富文章内容。

范文补写有利于学生对语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作文的组织结构。王立非(2002)的实验结果表明,作文语篇知识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作文语篇知识面,但不能直接提高实际英语写作水平,只能慢慢起作用。这是因为学会运用语篇知识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才能将陈述性知识变为程序性知识。而范文补写将写作任务进行分解,集中训练某一项或几项语篇技能,这不仅能提高练习的密度,还能提高练习的质量。而通过样例导致的练习的质量和密度的提高必然促进技能的熟练(张春莉,2001)。另外,根据Sweller等人(1988,1994)的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通过对不完整范文的深度加工,更有助于图式的获得和规则的自动化,减轻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负荷。在紧张的作文测试中,被试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语篇知识,布局谋篇。

范文补写有利于作文准确性的提高。从实验结果可知,在作文准确性方面,实验组优于控制组。这是因为完成补写任务后,学生会将补写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的同时,观察范文是如何遣词造句、表达思想的,目的比单纯的阅读更明确。学生通过向范文的语言看齐,提高自我监察意识、培养自我纠错能力,逐渐减少语言错误(王初明,2012)。另一方面,实验组在准确性方面的优势还差一点才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语言错误是中介语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虽然互动协同理念不提倡教学中过度改错(王初明,2010),但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反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语法教学。样例研究成果表明,提供多样性的样例和利用不完整样例并不足以引起自发迁移,及时、明确的指导才能提高迁移(邢强等,2003)。语法教学虽然改变不了语法习得的顺序,但可以加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从而避免二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以提高写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二语写作水平(戴炜栋、陈莉萍,2005)。研究者发现那些语法基本功底好的学生很少会犯严重的语言结构错误。可见,有效的语法教学仍是提高二语写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笔者发现学生对写作规范的掌握比较快,经过几次练习后,学生在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因此,虽然可以少改错,但在作文二稿、三稿阶段,还是应该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4 . 2 范文补写与词汇运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词汇分项方面,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成绩明显优于前测成绩,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本教学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讲评范文时,都要分析其中的闪光词句,教师鼓励进行模仿。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范文的语言形式,并且通过“输出”来巩固语言知识,向范文的语言水平看齐,加大协同效应(王初明,2010)。范文阅读和补写创造条件,让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外语运用能力(王初明,2012)。

为什么实验组与控制组在词汇分项方面无显著差异呢?这是因为两组读的是相同的范文,阅读量是一样的,至于在加工层次上是否有显著差异,还须进一步研究。另外,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词汇知识是在与新词的多次接触中逐渐建立起来的(Nation,2001),学习者不仅要有意注意、还要能验证假设和自觉反思(Swain,1985,1995),反复使用和修正,否则不会有词汇习得。因此,学生应阅读多篇范文,重视课堂教材的精调输入和课外阅读的粗调输入(Hammer,1983),并进行大量而有效的写作练习,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5 . 结论

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作文内容和结构方面,补写不完整范文比阅读完整范文更有益;在准确性方面,补写范文也表现出一定优势,虽然不显著;在词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范文补写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以英语为外语的写作课堂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类相关的完整及不完整范文,并进行适当的范文补写练习,引导他们开阔思路、学习写作技巧、降低写作焦虑感,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同时,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词汇和语法教学在提高二语写作水平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Ham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 1983.

Jacobs H. & Zinkgraf S. & Wormuth D. & Hartfiel V. & Hughey J. Testing ESL composi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Langan J.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Sixth Ed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Nation P.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aas, F.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attaining transfer of problemsolving skill in statistics: a cognitive load approach[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4): 429-434.

Renkl A. & Atkinson R. K. & Maier U. H. From example study to problem solving: Smooth transitions help learning[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al, 2002(4): 293-315.

Renkl A. & Atkinson R. K. Struct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example study to problem solving in cognitive skill acquisition: A cognitive load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3(1): 15-27.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 In S. Gass &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5.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Sweller J.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J]. Cognitive Science, 1988(12): 257-285.

Sweller J. & Chandler P. Why some material is difficult to learn[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994(12): 185-233.

Wolfe-Quintero K. & Inagaki S. & Kim H.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writing: Measures of fluency, accuracy and complexity[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蔡基刚.大学英语高级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67-69.

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92-99.

秦晓晴、文秋芳.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7-299.

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2002(5):42-49.

王瑶、张奇.阅读范文对小学生作文成绩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5):495-501.

刑强、莫雷、朱新民.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3(2):165-170.

刑强、莫雷.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4):274-277.

篇5:古文观止学生读书笔记

不久前收到班委的群发短信,知道了又是一学期一会的读后感时间,于是从群共享下载了书单直奔图书馆,凭直觉觉得标题不错,便借了这本1987年版的《古文观止》。简朴的封面上散落有缃色的斑斑点点,书页微微泛黄,这无一不昭示着它存在了好些年头,还未阅读,心底里已增添了几分好感。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的吴乘权和吴大职叔侄二人选编的一本古文读本,从先秦到明末,共12卷,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或穿插有骈文辞赋。康熙三十四年,二吴将书稿寄给已是两广总督的吴乘权的伯父吴兴祚,吴兴祚“批阅数过”后于当年五月端阳日付梓,这就是《古文观止》的初刻本。此后,《古文观止》又经过多次翻刻。87年版《古文观止》是安平秋点校的,他以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本为底本,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再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甚至还参阅了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首页刊登安秋平的点校说明,此外还附有吴兴祚的序,吴乘权、吴大职二人合写的序和吴乘权的例言。

《古文观止》里选录的篇目大多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其中有不少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课本中出现过,每每读到,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吴乘权和吴大职二人在篇中注有不少的字音、词义、典故,部分句子的释义和自己的评注,用小字与原文隔开。适当的即时注释,能够帮人更好地理解原文,又不至于只看释文而不去思索。由于没有应试压力,再加上注释和已有的古文基础,阅读《古文观止》,不仅能温习了学过的古文知识,充实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窥见历史的片段。先秦时期,诸国混战、群雄并起,各 国国君为开拓疆土,发起各种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能臣干吏或向君主勇谏,停止不义战争、拒绝向他国借道,或出使他国,以一己之力劝退一国之师。两汉之际,帝王下诏求贤,贤臣上表献策。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雅士退居一隅,纵情山水。唐宋大家,居庙堂之高则陈书上表忧国忧民,处江湖之远则归于自然携友同游……

87年版的《古文观止》的最大特色在于二吴的评注,他们会在某些句子后面和全文借书处添加自己的观点看法,如《曹刿论战》中就有评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谋国偾事一流人,真千古笑柄”;《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中评论:“一念奢侈,饥寒立至。起手数言,穷极原委。‘奸法与盗盗’一语,透尽千古利弊”,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令人深思。

篇6: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关键词:写作兴趣乐写善写

内容摘要: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注意引导学生审题、立意训练;借鉴名家名篇,学以致用。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多种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等。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写作的方法没有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只有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老一辈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绿》,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茅盾的《白杨礼赞》等等都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 1

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留心各种人和事并认真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经过不到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08年在“保护环境”征文比赛中,七(2)班学生于慧娇、石杨艳等四人分别获市级一、二等奖。

二、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要写好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而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很少能利用网络获取写作资料和素材。因此我要求学生要每天坚持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三十分或新闻联播,关心国内外时事要闻,使自己的作文富有时代气息。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读报刊书籍,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又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积累典型素材,或者就所读内容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这样就使得学生的作文内容充实,观点新颖明确,具有真情实感。

三、注重引导学生审题、立意训练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

(3)审作文要求(包括注意事项和提示)。对于话题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三点外,还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要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拟定最佳题目、找出最佳角度、明确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

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审题,精写作。这样,所用时间不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得到培养。

四、注重引导学生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齐白石老先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习艺术离不开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尝试一下,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了茅盾的《白杨礼赞》,让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去写《槐树礼赞》,学习了吴伯萧的《菜园小记》,要求学生们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去写《一件难忘的小事》,提倡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生搬硬套,而是让学生学借鉴、学习、体会名家的写作手法。

五、注重引导学生写辩论式作文,打破常规思维

针对学生实际,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或谚语进行辩论式作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以“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好酒不怕巷子深﹨好酒也怕巷子深”等,要求学生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这其实就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个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照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代表出阵参与辩论。这样很多学生能够突破常规思维,拓宽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有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会场

面十分激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

六、注重引导学生互改作文,取长补短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在作文评改方面,我除了自己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先浏览学生的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得失之处,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以互评,也可以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最后由教师收上来再阅,选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的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就理解得更为深刻。

篇7: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高一(2)部17班:石志杰现在的高中生作文写作,主要以议论文为主。在诸多文体中,为何偏向于考查同学们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查同学们的逻辑分析,语言辩论能力。

我们从小学的看图说话到初中的记叙文再到高中的议论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写作发展路程。看图说话是引导我们习作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记叙文则更进一步考查我们感情积累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我们平时写作的随笔日记可看作是小品散文,它能够抒发宣泄我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感情培养,性情熏陶也是很重要的。议论文写作,所考查的内容涵盖了记叙文、散文里的许多要素。所以,议论文到高中时代被作为考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是值得重视的。那究竟如何写好议论文呢,什么又才算是议论文呢。

一、议论文写作的模式。中国人讲究模式,讲究规矩,“作”文更是如此。骈文讲四六,诗词讲韵辙。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先出结论,在举例论证,最后再重申结论;另一种是先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如今常用的基本上为第一种,它有开门见山的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因为表达能力欠缺等原因而产生的模棱两可,表述不清的弊端。议论文第一段,要用精炼语言概述自己的观点。(可用排比、题记、引用名言、诗句等,观点50字左右)接下来,就是论证你观点的部分,此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3-4个段落,字数大约在600字。结论用100字左右。论据论证观点时,论据与论点要相结合,不能偏离。可以把你的大观点分为几个小论点,然后加以论据紧跟议论。论据论证你的观点,方法有很多,比如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或者是历史史实。

二、议论文如何加彩加点。有些同学觉得议论文过于枯燥,没什么可写,总是写着写着就没词没句了,随便扯上一些凑字数了事。这是一个写作薄弱的环节,因为议论文本身的文体也决定了它不能够像散文那样宽松,有的写。这需要同学们加大阅读量,我说过,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字文学知识储量,我们才能有话可说。一说到坚韧不拔,不要只想到司马迁;一提到高尚不屈,不要只有屈原投江……这些被我们说烂了的历史故事,写尽了的历史人物,难得出彩。我们还有马斯洛,还有哥尔多尼,还有徐渭,还有李少春……我们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的文学力量和素养。另外,文字表达的能力更是要多读多写才能够掌握和运用的。语文的学习,浅尝辄止是不可取的。

篇8:叹为观止的短语

当时间和耐心都已变成奢侈, 我们只能靠星座了解彼此。

如果上天给我重生的机会, 我一定要选择在唐朝, 这样既不用学英语, 也不用减肥。

孤单, 是一个人的盛宴;聚会, 是许多人的孤单。

我很懒, 懒到什么程度呢?举例说明吧:我懒得去打开印钞机的电源开关。

远看像个逃难的, 近看像个要饭的, 仔细一看像个拣破烂的, 上前一问原来是美术学院的!

吃炒鸡蛋时居然没吃到蛋壳, 我感慨了:今天食堂又让新来的丫头打鸡蛋了。

篇9:《古文观止今译》评介

《古文观止》在清代本是一部通俗读物,原编选者对选文所据的版本是不太讲究的,如今再简单地搬用它就不一定适合。译注者对许多篇章都又对照了诸家文集的较好的版本,对删节不适当的地方予以复原,原据版本的文字不妥当的地方,也都参照较好的版本或后人校勘的成果予以改正。如《司马错论伐蜀》一文,出自《战国策》,但此文早已被《史记》所引用,有参照价值。其注释第20云:“西海:此指蜀川,《观止》从《战国策》鲍本作‘四海’,《史记》作‘西海’,‘四’字误。”对于先秦古籍的来历,往往为注解家忽略,或者理不清头绪,本书对《左传》、《国语》等的来龙去脉也有较清楚的说明,是能吸取前人考证的成果的。有的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近年来报刊曾引起讨论,得知苏氏虽对前人为石钟命名的解释作了批判,但其本人的结论仍不正确,注译者也能将近年学术研究的成果及时吸收进去。

对于《古文观止》这种供初学者的读物,注解过分烦琐是不必要的,不必求详求备,注解得如何繁简得当,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却不容许注释者学养的贫乏,最好能达到博闻通识。本书的注释多数条目还是够水平的。如选自《公羊传》的《春王正月》一篇,其注释不仅要求有一般古代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今文学派”的专有术语,若不懂点儿“公羊学”,如对“何言于王正月?大一统也”的“大一统”就会忽略过去,但其注释则云:“大一统:大,这里是‘强调’之意。大一统,犹言,写作‘王正月’,是强调天下一统啊。”如不理解“统”这一专门术语的含义,是不能做出这一正确的注释的。又如苏东坡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所举“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的例子,本属苏氏的误记。后人找不到出处,造出欧阳修问苏氏出自何书,苏笑说“想当然耳”的逸话来,本书在解题中指出:“所引事例出于《礼记·文王世子》,是周公的事,苏轼临考时误记为尧的事了”。使通俗读物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赞许。

书中缺点还是有的,有些错误不仅出于理解不足,而且也出于疏忽大意。极个别的地方竟有出现注解不误而译文错了的例子,是不应该的。但总起来看,本书在近年出版的同类读物中还是较好的。看来整理译注古籍,也不妨同时多出几种,不要怕撞车,可以使读者得以参照而获益,同时也促进学术的进步。至于滥出粗劣的本子,自然不在此例。

篇10:中学生写作范文观止

(一)(二)标题涵括: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标题位置: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方正小标宋(不加粗),可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列。行距为固定值30磅。主送机关位置:标题下空一行(小五号字体),左侧顶格用3号小标宋字体,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面标全角冒号。(这个适用于学院共青团委员会正式发文,对你们的要求不高)

(三)正文:正文的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两字(即首行缩进2个字符),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的文件字体用三号GB2312(不是很正式的宋体也可以),一般的文件用四号以节俭纸张。首页要有两行以上的正文,末页若无正文,只有落款,为维护公文的完整性,避免出现问题,应在末页第二行注明“此页无正文”。正文中一级序号用黑体或者楷体,楷体要加粗,黑体不要。格式需选择首行缩进2个字符,间距段前段后0.5。不能复制黏贴,容易造成排版不一。

(四)主题词:“主题词”用四号黑体,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四号小标宋,词目间空一字。(对你们要求不高,用原来的模板改下就可以了)

(五)附件:附件是指随公文转发、报送的文件或资料。它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对正文起说明、解释、补充、证实的作用,与公文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效力。公文如有附件,应标识附件说明。即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空两字三号仿宋GB字体标识“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

号和附件标题。附件如有数份,用序号标识,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六)落款:落款正文下空2行的位置,如有附件的则写在附件说明下空2行的位置,款右侧距右端需空4个字。团委、学生分会落款原则上统一不写部门名称,如“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团委学生分会”(但如作为部门材料而非学生会正式发文亦可出现部门名称)。

上一篇:社区消防自查报告下一篇:初中物理电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