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以德树人

2024-05-14

简谈以德树人(精选8篇)

篇1:简谈以德树人

简谈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侯明月

20111154020114

简谈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讲的“德”,当然包括学生的道德操守、独立人格、健全心理等传统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心领会。

而人们在经过长期蕴蓄形成了关于德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追求,即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就有重立德的传统。《大学》第一章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修明最高最大的德行,“止于至善”是要把这种高尚的道德修明到最完美的境界。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都是把道德放在首位,把立德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作为教育对象的主要对象 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很大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需要有人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养必然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所以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教师的修养、人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成长,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乃至终生。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德为范。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要热爱和尊重学生,努力发挥教师的导向性作用,严格律己,用优秀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来温暖和呵护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习惯。

篇2:简谈以德树人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做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我感到很幸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德树人成就最美》。

四年前,我刚出大学校门,想象着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样子——穿得漂漂亮亮的,下面一群天使般的孩子,个个扬着小脸专心听讲„„但那年秋天,伴随着秋风,我美丽的幻想被无情地吹走了:我来到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农村初中,而且还是这样的大山里。

偏僻的山村学校,条件艰苦的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教室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而不是瓷砖,教学楼也不是想象中的高楼,而只是掉了漆的三层小楼,仅仅五分钟就能逛完整个校园,更艰苦的是连个水龙头都没有,吃水还得去水池里提,更不要说每天的洗漱用水了,梦想中的鸟语花香,美丽校园原来只是个梦。当天晚上我失望了,这远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我想要放弃,但一个念头闪过,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为了享受么?不!为了我心中的那个坚定信念——教书育人,所以我坚持留了下来。

至今,我仍然清楚的记得我初上讲台时那份紧张与惶恐,但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我又为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崇高的职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放弃的念头完全不见了,我开始享受这种感觉。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不熟悉初中教材,我每天晚上都要钻研教材到很晚,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式的改变,都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程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因为我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要自己先有一桶水。后来我做了班主任,深知自己责任更加重大,在自己慢慢摸索领悟的同时,不断向学校老教师请教,从这些山区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们履行着教师这份良心活,我们又怎能说教师不伟大呢?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孩子们天真渴求的面庞,我们又怎能说教师不幸福呢?

教学是一项要求严谨而涉及广泛的工作,每一节课既要有逻辑上的严密,又要有内容上的完整。现在我从事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由于之前的经验积累,处理班级事务方面会轻松一些了,但小学生毕竟和初中学生不同,他们更需要引导和关爱。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铺设适当的梯度,放开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进一步钻研的兴趣。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同学的鼓励,我相信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不只要在教学上严谨,更重要的是对要学生关爱,“爱”让我的工作更加富有色彩。老教师们从教几十载,时光荏苒,不变的是对每个学生的热爱。爱学生,爱他们青春的脸庞,爱他们善良的天性,爱他们鲜活的想法,这也成为了我教师事业乃至生命的动力,它让我能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打败潜伏的倦怠,在每一堂课上鼓起新思想的风帆,在每一个和学生交流的场合传递给他们鼓励和信任的力量。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授受,而成为一种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实践。

对学生的爱让我的注意力超出课堂,指向每一个拥有“情感接发器”的生命个体。我记得这些“苦”:为一个身染重病的学生感到心疼,为一个不善于和室友相处的学生感到焦急,为一个学生的无心向学、终日昏沉而忧心;我也无法忘记这些“甜”,为学生的多才多艺感到喜悦,为学生取得各种成绩和奖励感到骄傲,为学生的成熟与成长感到欣慰。

爱学生就要关注个体不同,在我现在所担的班上,有一个智商有点问题的小女孩,由于家庭影响,她甚至连自己的穿衣和个人卫生都照顾不了,每日衣服脏乱不整,头发不梳理,像个小男生一样。我看见了实在是不忍心,于是向周边村落搜寻一些年龄大的孩子不穿的衣服,又买了袜子拿给她,教给她基本的生活常识,衣服鞋袜要自己勤洗,头发每日要梳理,现在的她看起来也像个漂亮小姑娘了。看到她脸上浮现的笑容,我也感到很自豪!

孩子们都拥有无比敏感的心灵,他们能近乎精确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付出是多还是少,对他们的情感是诚挚还是淡漠。他们会自觉尊重“有爱教师”的劳动,热情与之合作;他们愿意向其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面对孩子们向我投来的求知的眼神,向我倾诉的纸条、QQ,我充满了一种被信任的快乐和使命感。无论工作有多么琐碎繁重,心中总有一种力量在激励着我,那就是“每个孩子的进步是我不忘的初心”。

正因为爱学生和学生的爱,我的教师梦才富有了生命个性的色彩:“红色”是彼此传递的正能量,洋溢的热情;“蓝色”是理性思辨,不一样的思考角度;“黄色”是青春迷思,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与奋争;“橙色”是知行合一,笃定前行„„原来我的梦是如此密切地和学生的梦交织在一起,而彼此之间的纽带,就叫做“爱”!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仁心、没有诲人不倦的耐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公心,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的疾呼,许多教师不缺知识,不缺方法,缺的是爱心,缺的是责任心。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关注人的成长。

“每个人都需要爱”,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阳光。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要将我所知的全部教给我的孩子们,因为我要对得起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那些对我如此信任的心灵。

篇3:高校辅导员“以德树人”路径探析

一、高校辅导员“以德树人”的背景及意义

高校学生是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其素质能力高低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也关系着我国各行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供给。在高校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中,高校辅导员群体与其联系较为密切,能够给学生“立德”施加积极的影响。而从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上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文化间交流的频繁,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上更加多元化,高校辅导员要想在学生思想领域进行引导,就需要树立起“以德树人”的工作理念,宣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感受到辅导员亲切可感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自觉接收并吸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道德观念,辅助其走出私利化及自我化的误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相应的思想教育及道德教育工作。

另外,在高校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背景下,树人的途径不再简单局限于专业知识的重点灌输,而是在总结诸如马加爵、药家鑫等不良事件经验后,各高校更加注重将德育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而高校辅导员通过贯彻落实“以德树人”的理念,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各类需求,化解学生在参与学校各类事务时的消极及抗拒心理,从而为学生个体素质能力的提高起到良好助推[2]。

二、高校辅导员“以德树人”路径探究

(一)强化自身的师德建设,提升自身个体素养

高校辅导员要实施“以德树人”策略,首先要对自身的道德素养进行提升,自觉践行习总书记所倡导的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创新改革理念要求,通过自我学习及知识更新等途径,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及思政教育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及个体素养的培养上,应突出强调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及培训,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对自身所肩负的各类工作事务及其职责加以明确,然后通过构建辅导员学习、考核、激励机制,让辅导员可以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各类知识,便于其在后续的学生管理及师生交流中及时调用。而在高校辅导员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可以综合采用研究学习、自主学习、组织学习、案例学习、示范学习、思政讲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在网络学习平台的辅助下,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文化修养,进而反哺其道德素养。

(二)密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在实践中以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生命力及活力在于师生的沟通交流,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及思政教育成效也体现于高校各类实践活动中。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有着较多的实践活动机会,在参与高校的一些集体性的实践活动时,高校辅导员可以适时地通过组织与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感知实践重要性的同时,能够与辅导员建立起“知己”、“朋友”的情感关系,最终再经由高校辅导员的“情理”疏通,获取思想及精神上的认同及鼓舞,在高校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中,自觉矫正及规范自己的思想及行为。例如,在班级管理、寝室查访及专业实习中,高校辅导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征,然后选择相比较为温和的工作方式,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也通过情感交流及心理疏导来化解,以避免因工作方法的强硬死板,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

(三)将以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学生的信念教育及爱国教育中

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相应地,高校学生应树立起理想信念及爱国信念,这些信念的生成既是学生学习工作的重要动力,也是高校辅导员地位作用的具体体现[3]。高校学生处于三观形成及巩固阶段,其在价值观取向上较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交叉影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联系较为密切,“以德树人”的方针决定了辅导员应注重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信念教育及爱国教育,通过在班会讨论、思政专题学习、线上线下网络平台互动中,向学生宣传及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获取“中国精神”及“中国梦”的精髓,在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怀的结合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树立“以德树人”的理念是时代发展及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以德树人的实施路径上,高校辅导员应注重从自身道德及专业素养的积淀、高校实践活动的引导、爱国及信念教育的跟进等方面入手,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个体素养俱佳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健雄.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98.

[2]刘献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J].中国高等教育,2014(3):62.

篇4:以德润生 立德树人

全员德育,以德树人。学校全员德育的核心举措是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高中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多,有的生活习惯差,抗挫折能力不强;有的亲情缺失,情感淡薄;有的出现自闭倾向,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在此背景下,学校于2011年元月起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全校所有教职工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

为顺利推进全员德育,学校集思广益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学生导师考评方案》,本着“学习上指导,生活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的原则,要求教职工与所辅导的学生进行常态化的真诚沟通与交流,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成长进步。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学校特别成立了家长学校,并将家长会的召开确定为学校工作常规:每天晚上一个班级的走读生家长会;每学期一次年级走读生家长会;每年一次高一新生家长会,请家长进校观摩教学活动,到食堂与孩子共同进餐,全面感知学生校园生活;坚持开展暑期“课外访万家”活动,通过家访和家长会,深化“四个一”建设:送去《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讲孩子一个真实的成长案例,送一本《家校联教手册》,写一份家访心得体会。

活动德育,以德润身。学校注重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让活动过程变成德育过程,把“活动德育”贯穿于每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成长的快乐,让“德”字浸润其身,感化其心。学校德育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形式多样的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如三峡大坝、屈原祠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福利院敬老教育基地,消防、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其中,以走进大自然的远足采茶活动规模最为浩大。每年4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分三批开展“亲近自然、远足采茶”活动,让学生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青青茶园中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自主德育,以德正身。学校信奉“生活即德育、德育即生活”的理念,改变过去一味说教、管束的传统做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养成好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习惯成为美德,力求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谦谦君子、大家闺秀。

自主德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全体学生轮流参与的值周班工作。每周一个班利用课余时间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值周班有三大任务:榜样示范、信息反馈、日常保洁。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只要是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重点地段都有值周班学生的身影。值周班既展示了学生青春、文明、阳光的风采,又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加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值周班现已成为学校展示文明成果的窗口。

自主德育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文明示范寝室的创建。政教处通过寝室长培训、寝室文化评比、展示寝室幸福公式等活动,每月开展示范寝室、“十佳”寝室、“十佳”寝室长评选、表彰,形成健康、文明、进取的寝室文化,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未来,学校将继续落实“让每一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高举素质教育旗帜,走“德育为先办教育,特色引领促发展”的办学之路,让学校更有朝气、让师生更有活力、让校园更加美丽、让教育充满智慧、让师生更加和谐。

(作者单位: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

篇5:以德树人 与爱同行

与爱同行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更是教师的自身修养的体现。对于师德,我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第一,带好班级,德育先行。

德育最好的钥匙是“爱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关怀启导学生,与其交心交友,就一定能使每个孩子有所进步。

我班学生李文,是转来的学生,也是班里最让人头疼的孩子,打架骂人,顶撞老师,简单的常用字都不会写,别说其他科了。面对这样的学生,简单地说教根本不管用,只能慢慢地去感化。一次某个老师让他写检查,他写了几个字就停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说:“老师,发出怪声音的‘声音’怎么写?”当时我心里一惊,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写!但我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耐心地一点一点得教他把检查写完。还有一次,天气有点冷,我问他怎么只穿一个半袖,他说校服外套挂开了一个大口子,没法穿。于是我给他缝上了,看着脏得不成样子的校服,我感觉这孩子真可怜,他住小饭桌,平时也没人给他洗衣服什么的。他小声说:“老师,我还以为你们都很嫌弃我呢。”我说:“怎么可能呢,在老师心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时候不知道一些事怎么做而已。多跟别人学学,你会变成一个人人喜欢的孩子。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这种公平的师爱,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使他有了改变的动力。现在经常听到他说:“老师,你们的垃圾桶用倒吗?老师,我去帮他们扫楼梯„„”看到他的进步,我由衷地高兴。

人性本善,只要我们用爱心滋养学生,他们心中那颗小小的爱的种子也就会生根发芽,慢慢长成大树,他们的优秀品质也就逐渐成形、坚固。这正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收获。

第二,师德修养还表现在以仁爱为出发点的教育机智上。

教师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也必然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我们要机智面对,巧妙化解,不能简单粗暴。这使我想起了网上流传的群殴教师事件:某老师要求学生交卷遭拒,双方发生争执,多名学生围殴老师。毋庸置疑,这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可是为什么还出现这种事件呢?现代社会早已不是“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时代了,面对一群被社会大环境浸染过的学生,我们能做的只有以仁爱为根基,以沟通为前提,恩威并施,宽严相济。这才是教育管理的不二法门。

我班学生小凯,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在屡次教说之后,收效甚微,我决定稍微惩罚他一下:让他抄写《中学生行为规范》,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一点点改正,如果能坚持一周就有奖励,就这样他慢慢改变了,各方面都有进步,我及时表扬了他,他信心更足了。

其实如果我们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们沟通,调整自己的频率,和他们产生共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三,师德修养还表现在教学中艰苦付出,一丝不苟,并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任初一数学,坚持周周清的原则,每周至少测试一次,加班加点批改,争取当天出成绩。在学生还沉浸在对试卷问题的讨论和渴求答案的氛围中时,就及时反馈给他们。虽然有的孩子因为得高分而喜笑颜开,也有的孩子因为马虎丢分而惋惜心痛,但他们肯定会互相看看卷子,问问这个题你是怎么做的,那个题我为什么错了„„此时此刻每个孩子求知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要真诚,都要强烈!他们都在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考好!

老师持之以恒的坚持,争分夺秒的工作,都是孩子们的榜样,促使孩子们的这种求知心态不断被激励、被强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学习品质,这正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6:以德树人,创新教育理念

鲁贡镇毛闷小学

王鑫

都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难道不是吗?能塑造出人的人,世上除了母亲就是教师,我们虽然没有这么伟大,但我们肩负着一身的重担——育人。教师有才就够了吗?还必须具备师德。要教书育人最重要的是师德。那要怎样才能做到以德树人,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国家未来之栋梁。下面是我认为教师应该要做的几点。

一、以德为范

从教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深知教师的艰辛,但我们不能忘了教师重在一个“德”字。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教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养必然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教师的修养、人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成长,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乃至终生。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德为范。

二、以德树人,用爱育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教育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人才是长久之计,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用“心”教书,用“爱”育人。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师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冰心老人曾说过:“爱是教师的基础,爱是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教师要在育人过程中努力做到真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教师要以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所创新。我们不要总是以书本的方式,先辈们的伟大事迹为典范,对所谓的德育教育进行宣传和宣扬。却总忘了,这只是书本上,那些死记硬背的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上有着重要意义,却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没有切实体会上的意义。现代教育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提高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篇7:以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

麟游县镇头初级中学 孙志远

德,汉字,古同“徳”。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作为一名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那么“以德树人”,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违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以端正的态度教育学生们,以自己本身为榜样,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一,有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应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思想。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求老师要无微不至的关爱、管理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信仰去感染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体魄。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其次要 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作为百年大计之本,教师作为教育之本,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而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是始终坚持共 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就像一颗颗小草,需要教师这个园丁去浇灌、呵护。但教师在浇灌中使用什么样的水、何种肥料,都影响着小草是否能够健康生长。因此教师自身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理想信仰以及在新形势下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就会让每一名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篇8:简谈以德树人

1 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学院十分注重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法制教育, 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观念, 提高依法管理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 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1) 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 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和任用时考察的重要内容。学院按计划定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精读法律原文、学习案例、听法学专家的辅导报告、观看电教片, 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宪法》《高等教育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和其它教育、行政法规、规章, 把法纪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列入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计划中, 并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管理学校各项事务。

(2) 始终坚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从严管党、从严治党, 首先就要严明党的纪律。院党委经常在各种文件和会议上强调,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党员意识,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各项纪律。学院党委成员带头坚持以党纪国法、校规校纪规范自己, 用群众是否满意警示自己, 结合《党纪处分条例》《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的学习贯彻, 模范地遵守和维护《党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内条规以及院党委制定的《党委成员勤政廉洁守则》, 模范地遵守和维护党的决议、决定和方针政策。近年来, 由于党员干部都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严格要求自己, 因此, 学院没有出现过违反党纪、党规现象, 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和奖励。

(3) 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学院严格要求每个党员都必须接受党组织和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监督。各党支部经常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 监督党员履行义务, 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和校纪校规。同时, 努力完善监督机制, 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 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 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最大程度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并特别注重保障和尊重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凡属学院的重大决策和决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能公开的都严格依照法律和规定广泛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让这些事项在阳光下运作。

2 坚持院务公开, 强化内部管理,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师生员工的利益

把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理念贯彻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师生员工的利益, 是学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1) 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中, 学院都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招生政策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等, 明确主管领导、招生部门、招生工作人员的责任, 建立权责一致、严密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 强化招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遵纪守法与廉洁自律意识, 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和侵蚀, 杜绝招生工作中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收费方面, 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收费项目和标准都通过网站、招生简章等形式向考生和社会公示,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把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充分体现在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办学环节中。

(2) 紧紧围绕教学、科研、服务等工作, 把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学院的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做到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学院办公室、人事、财务、后勤、纪检等部门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为重点, 坚持院务公开;学院各项决策、规定、重点工作落实和完成情况有监督检查;财务管理全面、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干部选拔、教师录用、职称评聘、奖金分配、评选先进等严格坚持公开、公正、平等、透明的原则;基本建设、仪器采购、大数额的经费支出等都坚持集体讨论、公开招标;各部门负责人不定期深入到师生员工中倾听意见、建议, 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并受到师生员工的好评。

3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全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大战略选择。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和谐校园建设, 并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努力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近年来, 学院党委先后在学院组织开展了“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目标, 努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发展”“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学院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做好本职工作”“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多项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 有效整合了学院内部各种力量和资源, 形成了全院师生各尽所能、和谐奋进的发展合力, 营造了催人学习、激励奋进的学习型组织气氛。使广大教师自觉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育人能力;管理和服务人员以真诚管校、拿真诚助师, 对事公平、遇事不推诿, 努力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 创造科学、民主、和谐的管理服务氛围。校园环境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特点, 为学生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空间,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个性的充分发展。通过开展构建和谐校园活动, 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不竭动力, 有力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院的发展。

4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大力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学院把法制教育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 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

一是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法》《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各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及学院关于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结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 科学制订教学计划, 充实教学内容。将法制教育寓于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 使法制教育从单线型转变为网络型, 构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法制教育网络, 多方面、多渠道增强法律意识、渗透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 巩固法制教育效果。

二是根据不同年级, 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在低年级, 开展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包括治安管理条例、民法、刑法等教育) , 使低年级学生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在高年级, 开展劳动法、合同法、市场经济法等法律教育, 使高年级学生走出校门后, 在就业、创业过程中,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在正当、合法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时, 能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同时, 坚持把固定的课堂教学与灵活的专题讲座相结合, 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坚持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抓住大学生心理特征, 采取观看案例展览、组织模拟法庭、开展知识竞赛和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教育教学方式, 并发挥职业道德、创业教育、形势政策等有关课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熏陶。

四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自我教育。在法制教育中,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力, 开展一系列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开展社会调查、法律征文、开设法制宣传园地、与校广播站联合开办法律专题栏目、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使其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和社会价值, 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明确纪律与自由、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维护自己、集体和国家的合法权益, 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

五是坚持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得到全面贯彻。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坚持“三贴近”原则,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通过学习道德模范、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广泛、深入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养成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 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做到知行统一、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积极进取。

5 坚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上一篇: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下一篇:繁花似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