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生活的小技巧

2024-04-24

断舍离生活的小技巧(共16篇)

篇1:断舍离生活的小技巧

1、拿出塑料袋将房间明面上的垃圾收集,为下步打扫工作做基础

2、整理床面,被子叠好,床面铺平,除尘刷将细小灰尘扫到地面

3、整理桌面,将物品摆放整齐,小物品收入抽屉或按大小规则排好,桌面全抹干净

4、整理厨房,卫生间,洗浴室,规则垃圾收集丢掉,台面用洗洁精配抹布擦干净,物品摆放整齐

5、清扫地面,尘土垃圾收集,过后用拖布拖两遍,打开门窗快速风干

整理归纳小技巧

1.熟能生巧,重复的事情做多了,会越来越顺手。每个休息日,我都会把家里从内到外收拾一遍,洗、收、叠衣物,整理书架,扫地拖地,清扫厕所,收拾杂物,收拾床和桌子等,每周都重复一次,久而久之,也就越来越快了。

2.学会分类,同类的物品都放一起。居住时间越长,攒的杂物越多。比如耳钉耳坠项链、眼镜太阳镜、手办、玩偶及其他小玩意儿、衣服鞋子,散落在各处,总觉得房间小。

后来把耳钉这类首饰用透明袋装好,放到小盒子里,药品统一放大塑料袋,玩偶都放在衣橱最下层,兔子的兔粮零食玩具和药也专门隔出一小块干燥的地方放置等,空间突然就变大了。

3.刻意练习,每次收拾完,在心里想一下哪些物品还可以有更好的去处,收拾顺序可以怎么样再优化,怎么样擦桌子更好更快等,多次刻意练习下来,用时越来越少,做得越来越好了。

4.每次只收拾一个区域,该处收拾完以后,再收拾另一区域。比如说我会把所有衣服都叠完后,再去收拾书架,而不是叠一下衣服,觉得书架没整理好,去弄书架。同时做两件事,两件事都做不好。

篇2:断舍离生活的小技巧

一、你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1)整理前先思考一个问题:自己为什么想要整理,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好越具体越好,它不仅仅是引导你整理的终极目标,也是一种吸引力磁场强度的转变。那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理想生活的样子,自己整理好的房间是什么样子?

在思考自己理想生活的样子时,如果没有太具体的画面,不妨试着看看室内设计杂志、收集一些图片,结合自己喜欢的风格,用心去感受自己生活在舒适环境中的场景……

(2)为什么想过那样的生活

当我们清晰联想到自己理想房间、理想生活的场景后,不断地去追问自己为什么。

你为什么想要整理房间?为什么想要那样的房间、那样的生活?为什么想要那样的沙发?为什么想要那样的飘窗?

试着给自己找到答案,并努力去实现它!

二、物品丢弃的原则

(1)物品弃留的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丢弃的可能是因为已经完全坏掉了、或者少了一个零件、也或者样式过时等,其实最难的是一些没有太强烈理由的物品,比如爱人送的、某个纪念日礼物等类似此类掺杂着特殊感情的物品。

(2)过渡计划来解决

针对些许难以舍弃的物品不妨用以下方法去权衡:第一,一整年都没用的物品就丢弃;第二,准备一个临时收纳箱,定期检查。

(3)丢弃的物品不要让家人看到

丢弃物品时,最好从自身开始。丢弃个人觉得无用物品时,不要给家人看到,以免引起家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4)别把自己不要的物品送给家人

有时候当我们觉得某些无用东西丢了可惜时,可能会想要送给身边的人,但这也无形之行增加了家人的负担,也借情感之名绑架了他们的空间。

(5)拥有它是否幸福,是否觉得心动。

权衡物品时,可以把东西拿在手里,认真感受,留下让你心动的东西,其他的毫不犹豫的丢掉。

三、物品整理的顺序

物品整理的顺序:一、丢弃物品;二、设定物品的位置

(1)在丢弃之前,先将同类物品集中起来,进行一次性判断。

比如我们下决心整理衣橱,就需要把家里所有地方的衣服全部取出来,逐一取舍,留下心动的衣服,这样我们也能够掌握现在自己到底拥有多少物品。

(2)禁止从纪念品开始整理

很多舍不得丢弃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物品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感情上的东西,这类珍贵的情谊赋予了物品特殊的意义让人难以取舍。所以当我们想要对物品进行一次性留存或丢弃判断时,要从难度低的物品开始。比如衣服。其次是书籍,文件,小物品,最后才是纪念品。

整理东西的小技巧

1. 设置一些置挡板

可以说这是最轻松最快速的,也是小女生又美观又可以自己完成的方法,利用一些挡板,既可以扩大了空间,又可以有很多地方被很好的利用。比如卫生间,阳台将一些零碎的东西摆在上面,自然就空出了更多空间来放别的东西了。

2. 置物架

置物架的摆放,可以使房间变得更加立体和有趣,特别是一些高矮不同的架子,随随便便往角落里一放,又是一个可以收纳的空间。有阳台的朋友可以用来摆放自己种植的绿植和小花之类的。无意中增添了许多清新的感觉。

3. 门背后收纳

我们通常会忽略了门背后的空间,我们可以在门背后设置立体的置物框,又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可以收纳,又很清爽,最重要的是经济又好用。

4. 有特点温暖的墙纸

通常出租屋里的墙都不会太干净,我们要为了自己住的舒服一点,墙纸就是很好的改造装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屋子里整体感觉来选择墙纸。仔细贴完后,就可以遮盖住墙上一些脏乱的痕迹了,又能让整个屋子里焕然一新。

5. 改变旧家具

出租屋里都会有些旧的家具,又难看但是房东又不让扔掉,自己也找不到合适的空间去买一个新的。那么就要动手来改变它了。桌子的颜色和样子又丑又笨,我们可以上网淘一张好看的桌布来进行装饰。又可以遮住原有的颜色,还可以改善自己的心情。

6. 饮水烧水一体机

辛苦的忙碌了一天工作,回到家累的没有力气了,又想立马可以喝到水可是又太麻烦了。那么饮水烧水一体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热水速度快,水桶就在桌子下,不用费力气的抬水桶。而且还比饮水机干净。很方便。

7. 精致的小摆设

篇3:断舍离:不只是生活术

在经过物质上的初步断舍离之时,人的思维也在经历断舍离的过程,摒弃“越多越好”的执念,获得和这个物质世界抗衡的力量。

生活往往被注入不同的智慧,当我们感到困惑、停滞不前,也许应该好好考虑为生活做减法的整理术,拨开物质的迷障,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日本是一个善于整理、收纳的国家。就像具象的城市里一尘不染的街道,行色匆匆却井然有序的行人,抽象的一丝不苟的企业文化,都在彰显着这个国度的严谨和一丝不乱。日本的家居整理收纳术也早在几年前就掀起了一股生活新风潮,日系的整洁、简约成为不少人在家居设计与布置时的首选风格。

而近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的“断舍离”,同样诞生于这个有着整理、收纳传统的国家。如多数人一样,笔者在初次听到这个陌生词汇的时候,也以为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又一种日式收纳术。但在读了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7月)之后,方知如果只是用“收纳术”来概括断舍离的内涵的话,是过于简单而片面了。

将“加法”变成“减法”

山下英子自称是“杂物管理咨询师”,从字面上看,似乎就是一个与物品的收纳整理相关的职业。但如果从这一职业的英文名称clutter consultant来理解的话,意义就要深远得多。英文单词clutter除了有“杂物”的意思之外,作为名词代表“(不需要的东西)杂乱、混乱”,作为动词时表示“到处乱丢,(无用的情报)塞满脑子”,所以clutter不仅指代着现实中的杂物,更代表了抽象概念中的杂乱状态。因此,“杂物管理咨询师”就是在“断舍离”的理念引导之下,不仅指导人们对物品进行整理,更指导人们对内心的情感、观念进行整理,而绝不是简单的物品收纳术而已。

现代社会中,物质极度丰富,信息极度泛滥,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有用或无用的物品以及信息,对于经济高速发达的日本也不例外。而在传统的日式收纳术中,运用的方法主要就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将家中杂乱无章的物品有条理地放入固定的收纳空间/工具中。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杂物只会越来越多,固有的不断增加收纳空间的“加法”式解决方法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试想一下,家中的物品越来越多,你只能不断地购买各种收纳工具,而当家中的空间被越来越多的收纳箱占据的时候,属于你的生活空间,还剩下多少呢?

“断舍离”所宣扬的“减法”式生活方式,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创始人山下英子自认不是一个善于整理收拾的人,也曾经对家中杂物成堆的混乱状况束手无策。但在长期修行“冲道瑜伽”的过程中,从瑜伽中所倡导的“断行、舍行、离行”的行法哲学中得到启发,提炼出“断舍离”的概念,就是“把自己从执着当中解放出来”。

不再以物品为主角

很多人在整理杂物的时候,往往都会想着“这个还能用,扔了多可惜”,“那个还是留着吧,或许哪天就能用上了”,到头来每个东西都有继续留下的理由。在山下英子看来,这种想法是以物品为主角,考虑的都是把物品舍弃是不是“可惜”,而不是这些物品对于“我”来说是不是有用。而断舍离的理念倡导的是,对待物品时,考虑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来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在此基础上,断舍离将概念具体到关系轴和时间轴,也就是在实行断舍离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某样物品对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有用的,对于用不着的物品就果断舍弃。这样结合关系轴和时间轴筛选出的物品,就是在当前情况下自己确实在用的东西。

与此同时,山下英子也说到,“时间是由不断持续发展着的若干个当下组成的”,所以对于“当下的自己”确实有用的东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断舍离也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物品,以保证周围空间的物品始终是自己当前所需要的。根据相同的概念,在物品“进入”空间之前,以断舍离的理念进行思考,就能避免因为考虑“或许将来会用得上”而购买现在并不需要的物品了。这实际上也就是从源头上“断”绝了杂物,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不时“舍”弃非必需品,如此“断”与“舍”的交替中,逐渐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从而达到“离”的状态。

以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为核心,是断舍离的根本,即使对于被舍弃的物品,山下英子依然强调其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她建议人们在将物品丢弃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断舍离》)。同样的,在将物品赠予他人时,应该表达出“请收下”而不是“我不要了所以才给你”的意思,这样以对方为考虑的中心,才能够让人高兴地接受赠予。事实上,断舍离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物品循环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只有让物品“被使用”,才能实现物品的价值。

以“住育”为目标

家中堆积了太多破烂玩意儿会影响运势,且不说这种说法是不是带点迷信色彩,但混乱的家居环境的确会影响居住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因此,断舍离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达到“住育”。

日本有“食育”的说法,指的是“培养一些了解食物的知识、掌握选择食物的能力、实践健康饮食生活的人”(《断舍离》)。相类似的,“住育”也是为了培养有着健康的居住环境意识的人,将居所打造成轻松愉快的地方。一个明亮整洁的居所,对于人们的举止、表情、行为都会有无形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山下英子提倡大家都尝试着使用更高级的物品,从而提升自己的层次。有些人宁愿用着随便买来的普通杯子,也舍不得将珍藏在柜子中的高级杯子拿出来使用,“那么好的东西怎么舍得用”,“万一摔坏了怎么办”这种念头只会让你继续将好的物品束之高阁,从而成为“没用”的物品。这种念头说明你都认为自己配不上使用那样的物品,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可能获得提升。山下英子的建议是,尝试着使用一些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或许刚开始会不太适应,但随着在使用上逐渐顺手,在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会随之提高。

事实上,断舍离虽然围绕的是物品和人之间的关系,但在处理物品的同时,人的思维也在经历“断舍离”的过程。摒弃“越多越好”的执念,从发现身边的杂物变少了,住所变得宽敞舒适了开始,你会发现,更多看不见的变化正在发生。这就是断舍离为我们的生活所注入的智慧。

篇4:断舍离生活的小技巧

A、客厅收纳

这块区域通常被用来招待客人,所以若是整体看上去乱糟糟的话,一定会给人留下糟糕的印象,因此对于客厅的收纳整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鞋柜、置物架、等来扩充收纳空间。例如:在门口处放置一款立体鞋架,既可以增加存储空间,也可以在上面放置盆栽,一进家就会有个好心情;

2.充分利用墙壁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墙面的置物架,摆放各类心爱的小物件;

3.边边缝缝巧利用。选用一些夹缝收纳盒,巧用沙发边等夹缝空间,使整个客厅变得十分干净简约又不失时尚

B、卧室收纳

在卧房中,各个季节的衣物、被子之类是否都堆放在一起,想找现在需要用的衣物,是否无从下手?

柜子内部空间有限,分类整理巧收纳。

1.衣柜中只挂应季常穿的衣服,备用衣物可以使用透明收纳柜分类存放,防尘,且方便寻找;

2.内衣裤、袜子应放专门的分类收纳格里,既整洁又一目了然,方便拿取;

3.被子与冬季衣物,可以使用压缩袋装起来之后放入扁平的箱子,放在床底或者柜顶,既节省空间又方便翻找,这样整间卧房的收纳就显得温馨而整齐啦。

C、厨房收纳

在厨房,各种瓶瓶罐罐、锅碗瓢盆、蔬菜水果,各种东西堆满了我们的厨房。

怎样让厨房变得整齐而又干净呢?

1.一款多层叠加的立体置物架是最好选择,厨房各种调味品与蔬果可以按不同分类进行摆放;

2.利用橱柜下面的空白空间,选用挂钩将各种厨具、水杯挂起来,不仅整洁大方,拿取时也一目了然;

3.巧用夹缝空间,选择合适夹缝尺寸的抽拉式收纳柜,可以增加厨房存储区域,既美观又实用;

4.优化抽屉的收纳空间。在抽屉内放各种小隔板,将各种调味品或刀、叉、勺等分区纳入其中。

D、卫浴间收纳

由于这块区域潮湿较易滋生病菌,所以在归纳整理时,千万不能忽视。

1.对于日常用的洗漱用品,可用收纳架来摆放,保持通风且看上去整齐而干净;

2.巧用马桶边及墙面空间:铁艺收纳架,墙面置物架等,不仅节省空间,更扩充了收纳空间,整个空间显得通透明亮。

卧室收纳小技巧

1、增添墙壁挂钩

卧室收纳讲求的是私密与开放并存。除了通过衣柜、斗柜、搁架,这些储物家具来收藏衣物之外,挂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收纳方式。衣物、饰物的取用可谓是信手拈来,再便捷不过了。

2、开放式搁架

卧室里也需要些空间用来摆放一些装饰品或者书籍,不仅方便使用,而且也有利于营造浪漫的氛围。

3、嵌入式的收纳

不要限定于原有的空间格局,内嵌式收纳设计能充分利用墙体空间的面积,根据实际需求去规划功能区,更适合小户型的卧室。这种一目了然的设计,不仅让空间展现小中见大的效果,同时还会提升空间整洁感。

4、巧用床下空间

为了解决卧室的收纳问题,一些床具的设计可以将不常用的床品、衣物等放置于床箱中;若是没有带储物功能的床,一些高度适宜的储物篮筐能很好地隐藏于床下,而且取用方便。

5、床尾空间的利用

如果卧室面积够大,可充分利用床尾空间。一些毛毯、靠包、家居服也能暂时放置一下,平时一些杂志、书籍也可以放在小凳上以便下次取阅。

6、墙面空间巧利用

尽量使用立面空间,如果卧室里需添加一些其他的功能区,可以采用搁架的方式进行扩容,而一些透明材质的运用则还有放大视觉感的作用。

7、采用组合家具

这款床具本身与床头柜相结合的多功能家具,既是大大节省了空间,又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巧妙增加了室内的存储空间。

篇5:人生术《断舍离》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断、舍、离是必须的,若你当断不断、当舍不舍、当离不离,宇宙能量自然会制造事件逼你断、逼你舍、逼你离,所以,表面上是灾难,事实上却是上天帮了你一把,把你逼上了梁山,才能激发出后面无穷的可能。

——台湾著名占星师 唐立淇

刚读了两章就忍不住动手行动起来了!只以现在的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其它多余的事物,思路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

——读者 Annie

篇6:断舍离作文

第二天,我带着一百个不情不愿,被迫开启了半年一次的“丢丢丢”模式。我首先拉开床底下的大抽屉,翻出了从上学开始就“折磨”我的各种试卷。在妈妈这次强硬的态度下,很不情愿地把它们从文件夹里抽出来,放在了地上。但是,只过了一会儿,我就已经被内心越来越强烈的“酸爽”感觉给“控制”了。“《直通车》扔不扔?”“扔!”“一年级品德课本扔不扔?”“扔!”……我一边回答,一边在内心里吐槽自己,感觉自己像一个冷血杀手,正在“残忍”地“杀害”各种“濒危”“生物”。

可是,当我翻出自己原来画的绘本时,我犹豫了:到底扔不扔呢?如果扔了,我真的觉得很舍不得;但如果不扔,这本子又打又占地方。唉,到底扔不扔呢?这是妈妈说话了:“算了,这个留着吧!这是你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于是我把它放到了抽屉里一堆书本的最底下――压箱底的宝贝儿。整理到最后,把两大包东西拉倒废品回收站一称,整整十六斤!卖了八块钱呢!我滴个乖乖,我是垃圾生产者吗?咋生产了这么多废品?

篇7:光感生活新智慧:学会断舍离

让你断不了、舍不得、离不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它们不仅让你周边环境凌乱,连心情也跟着闷闷不乐。你只要对杂乱和过去大声说句“谢谢你,对不起”,轻盈的光感生活就会从你眼前开始!

Step1 归纳

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最需要整理的是哪些物品,不同的人总会把钱浪费在不同的地方。

Step2 筛选

当你了解了自己的消费取向,需要整理的物品就清晰了很多。谁都希望陪伴身边的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物质,而不是堆砌在房间角落里的一团烦恼。那么,谁去谁留,是你正要做的抉择。

·在决定物品去留的时候,不再用物品做主角而是用自己当主角进行判断!

·“不要好可惜,总有需要它的时候”—— 以物为主角思考

·“它还适合我吗?没有它我会难过或不便么?”——以自己为主角思考

Step3 舍弃

舍弃比买入更需要勇气,但她是你整理中的关键步骤。在归纳筛选后,清理势在必行!

·扔!虽然简单粗暴,但是也落得痛快。

·赠或捐。这种方式更环保更节能,你的闲置也许在其他人眼里却是值得珍惜的。

·闲置物市场。把舍弃的心痛指数降到最低,可以用它们换回银子或者别人的闲置。

人际篇

你需要几个步骤把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人和事好好清理一番,让生活回复清静,让心情更舒爽明朗,制造属于自己的舒适圈。

懂得放下心中的执念

山下英子,“断舍离”概念的提出者,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她大学期间开始学习冲道瑜伽,接触到瑜伽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她将这种放弃心中执着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人际关系、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

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的理念也不仅针对物品整理,还进一步指导人们整理感情和情绪,所以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物品的整理术。现代社会中,过度丰富的物质、无孔不入的情报、繁琐的人际关系,这一切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烦恼和沉重的负担。隐藏在“断舍离”背后的“减法”式方法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过说实话,固有的“加法”式解决方法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没有意识到“加法”式方法在根本上存在缺陷,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断舍离”的理念,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快乐起来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特别是收纳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与普通收纳术耗费精力、导致疲劳的事倍功半相比,断舍离能为人们省出时间、空间和精力,也就是事半功倍,从而创造清爽、余裕的好心情。

篇8:《断舍离》经典语录

2.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3.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4.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 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5.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集在物品上的状态……收纳这些东西,不过是在做垃圾分类。

6.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7. 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8. 集中一点,做到完美。

9. 让人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要的。

10.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11. 看不见70%, 看得见50%,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10%。

12. 自立、自在(卷)、自由(是否便于选择)

13. 察觉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14. 尽情享受与物品的相遇,缘尽了就潇洒放手。

15. 留下物品前先思考“我要不要用,而非能不能用”。

篇9:《断舍离》读书笔记

我想大多数人在整理家务的时候都会在内心吐槽:东西太多了!整理起来太累了!可是这许多东西不正是自己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吗,想扔不舍得扔,整理又懒得整理,有的时候咬咬牙收拾一下,下次再整理的时候发现又多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而原来的东西一直在某个地方生灰发霉,长此以往,自我感觉空间越来越小,直到压得你透不过气来。

物品如此,人的内心也是如此,常常陷于一段挫折的经历,一次失败的感情,一段逝去的光阴中难以自拔,一方面让自己痛苦,不仅有可能忽略当下生活中的风景,还有可能失去更为重要的东西,另一方面让身边的人痛苦,自己的消极情绪慢慢地将那些爱着我们的人推离我们身边。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篇10:《断舍离》读书笔记

有些东西是对过去的回忆。我见过有的人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工资条;有的人保留着出游的机票和景点的门票;有的人保留着女友手织的毛衣。很多人认为这些东西带有感情色彩,虽然现在几乎不会再翻出来看,但是他们觉得到了老年后,可以晒着太阳翻翻这些东西,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

还有些东西是将来可能用到的。我见过有的人买了无数的抽纸,卫生间放不下,就堆在床底下;有的人把买菜送的塑料袋塞在柜子里,即使和垃圾桶不配套也舍不得扔;有的人保留着好几年都没穿过的衣服,总觉得明年穿得着。他们需要自己的东西永远处于充足的状态。

其实,以过去和未来作为时间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真正美好的回忆始终留在你的内心深处,根本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提醒,因为你从未曾忘记过它们。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下。

认为东西将来有用舍不得扔,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体现。与其整天担忧未来,不如节省心力磨练自己的技能,我们要让自己越来越好,做一个理性的乐观派。

篇11:断舍离生活的小技巧

我的父母都已到了耄耋之龄,他们有一群非常忠诚的朋友,彼此间经常交流读书的感受,又因为这群长辈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受日本教育,常读些日文书。有段时间,我发现这群父执辈的朋友们在谈论“断舍离”这一观念,并开始整理身边的物件,比如清除一辈子阅读的书籍、一大叠的照片,等等。这个举动让我相当惊讶:我没想到在那样一个年龄,人会用这样的方式整理自己沉淀一生的物件。从母亲那里,我知道日本出版的一本名叫《断舍离》的书。

选择在读书会读这样一本书,是因为我希望学员们通过这本书,获得一点和这个物质世界抗衡的力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天我肚子非常饿,经过一家卖蛋挞的店,想买两个蛋挞,可他们不肯卖我,因为他们都是八个一盒售卖。我想了一下,决定饿肚子也不要买蛋挞。如果八个一盒的蛋挞已经封装好,我却要单买两个,是我强人所难,可这是一家现烤现卖的店,蛋挞烤好后放在架子上,客人要买的时候才封装起来。我能够接受他们用1.5倍的价钱卖一个蛋挞,但如果非要一次买八个,在我看来这是商业强迫我做多余的消费。这个世界以商业的方式进行人的需要和非需要之间的买卖的时候,有一部分虽然叫做诱惑,但更大的一部分,就是我在蛋挞店所感受到的被强迫的消费。八个一盒的蛋挞只能吃两个,剩下的六个就是多余的负担,没办法立刻送给别人,时间久了食物也会变得不好吃,这也是一种浪费。

我有比较健全的面对商业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很厌恶这个世界不把一个人或一个物真正的价值让我们知道。每个东西都是买一杯再加一杯半价,或者一个东西捆绑另一个东西再来标价。我们这个年代(1960年)的人,见识过价值本身,但在商业时代出生的人,面对这种商业的法则是很不公平的,一边我们是教他们独特,另一边他们面对的东西没有一样是独特的,因为全部绑在一起。

商业的这种方式需要防备的是它会造成非常错乱的价值观。当人在选择一个物的时候,他只看到自己节省了多少钱,而没有看到他所消费的东西的价值是不是健全。以价钱来讲,两瓶酱油会比一瓶贵十块钱,没有人会买一瓶,可是如果买两瓶回去,在使用时间上是受牵制的,在新鲜度上也是被控制的。我真的很希望这是一个不二价的世界,每个东西都有它单一的存在,这样的话,对消费者来讲很自由,我需要五瓶的时候就买五瓶,我需要一瓶的时候至少知道它的价钱是真的,而不是永远都在受一种利诱。

当人生所有的东西都是被利诱的时候,就学会精打细算,慢慢地,就会忘记什么是真的价值。从物质再回应到人所付出的心力,大部分人也会失去那个判断力,一个人要付出多少才能让大家感到他是真的尽心尽力?这是比知道物的原本价值更让我担心的地方,可这种认识又是基于对物的认识。对物的认识,呼应了我一直以来希望和比我年轻一些的人谈“珍惜”的初衷。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如何,都要很珍惜人力,很珍惜物资,从这个角度来了解断舍离就不难了。

有珍惜自然也有过多,过多了就要舍弃,可是“珍惜”和“过多”中间,该怎么去做一个非常清楚的厘清?如果先建立了珍惜的观念,可能很多物就不会拥有了。纯粹以物质和生活的丰富度来讲,一定要具备一种能力的人才能来谈断舍离,这种能力就是要非常了解“什么物质在运作生活的功能”。我一直跟和我学做菜的年轻人说,“你们不要再买小家电了,买了也不会用”。以我做菜的经验来说,用的东西都是非常简单,简单是因为我了解每一样东西可以发挥多少作用,如果不了解功能,根本不可能断买的念,这个念没断,跟物中间就没有舍的关系,没有舍,跟“过多”就没有离的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读者很容易只把关注点放在“物”上,可是 “物”只是我们跟生活的界面,不能舍弃的物跟人的情感是没有断的,要断情感并不是说变得无念,而是要知道什么是“满”,满的东西再多就要溢出来,溢出来就会弄糟你的人生和感受。我很喜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一段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并不是要断五色五音五味,断驰骋畋猎,而是在那些够好的时候就要停下来,可是如果你对生活都没有一个很透彻的认识,又怎么知道最高点已经到了,应该停下来呢?

所谓的断舍离并不是要把生活丢得空空的,所以我才说,一定要非常了解生活的本质和生活的功能,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观念,如果不了解对应于生活的需要的话,很可能会丢错东西,丢错了就会再买。

在这个年代谈这本书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我们失去了太多的生活实务面的功能,比如外食那么多,厨房里的器物对很多家庭来讲就充满了象征性,就开始多余起来了。这本书里当然没有谈到这个观念,这是我自己看的,作者只是写到,你不舍得用一个很贵的餐具只是把自己降级,我的想法是,有些东西你不要取,但如果你有就尽量用,好好的趁这个机会审视自己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

篇12:《断舍离》读书笔记

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是不一样的,俩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精神上的才重新思考,一个是物质上的重新认识。断舍离的思想会帮你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是不一样的。

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复杂而又优柔寡断的,只有承认这些,对我来讲“断舍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篇13:《断舍离》读书笔记

我觉得在一个家庭里,对于断舍离式的对物品的丢弃和整理,也不用过分执念断舍离,毕竟家庭其他成员的思想意识能否达到同样高度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先从自己的物品自己做主为原则,毕竟我们的家庭是个多维度的空间,其他人的生活习惯也要尊重,过分的对所有人的物品搞断舍离,也是一份执念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篇14:断舍离美文

“断舍离”的重点,就是明白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渴望。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就深谙这一道理。梭罗在短暂的一生中试图鼓励人们简化生活,不为繁纷复杂的世象所迷惑。他毅然舍弃了光鲜体面的工作,只携一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畔。瓦尔登湖宁静安然,梭罗在那里自耕自种,自饮自食,过着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没有世俗的喧嚣,没有外物的纷扰,这是他理想中的生活,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正是因为梭罗认准了这份渴望,毅然舍弃了多余的事物,才收获了这一方清澄。

“断舍离”能为人带来安宁,同时,它也是排除干扰,潜心专研必不可缺的法宝。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言:“日光不经透镜曲折,集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将心思分散于他物,就无法达到至臻至善的境界。钱钟书一生专注学问,对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高额聘请,他不为所动;对于读者的采访求见,他果断拒绝,他仿佛是名与利的绝缘体,树立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标杆。试想,倘若他随大流去追名逐利,又如何有那么多著作问世?

只是,道理虽然简单,行动起来却十分困难。明明是负重易疲惫,放下一身轻,可又有多少人仍然拖着沉重的行囊在世艰难行走?或许是因为欲壑难填,或许是因为杞人忧天,或许是因为留恋过去……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们应当明白,历史长河中,我们仅仅是沧海一粟,一切琐碎的、多余的、迷人的事物,终究会随时光的流逝而消逝,我们又何苦让它们再加重我们负担呢?

篇15:她们这样“断舍离”

整理重点:衣服/数不清的纸袋和塑料袋

“很早之前我就整理了好几包旧衣服,打算送到旧衣捐助点,但一直没有行动,都堆在衣柜里,塞得满满的。看了此书,我果断拎着三大包衣服放在小区的垃圾桶边,不消三分钟衣服就被人捡走了,心里既轻松又愉快。”

“我发现原本看起来挺干净整洁的家,其实一直堆满着垃圾,在厨房的角落、柜子的角落、床底都塞满了各种纸袋和塑料袋。这四年来,我不断囤积各种袋子,大的,小的,塑料的,纸质的,食品袋,超市的环保袋,商场的购物袋……我总是担心没有袋子用,可是囤积的袋子比用掉的袋子多得多。通过断舍离,我收拾出三大包垃圾袋,估计有300个袋子,难以想象我一直和这些垃圾生活着,而且还为此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因为有的袋子我还折叠地整整齐齐的)。以前,男友让我丢掉这些袋子的时候,我总是不愿意,总说,以后可以用的。看着丢掉的垃圾袋很快就被别人捡走了,我的心里还很不舍,但是却很坚定:我不要再做那个攒垃圾袋的女人了!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断舍离的原因,它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华丽的文字,却让你充满行动力,让你认识自己,看见自己与物品的关系,让你改变自己,爱惜自己,活出一个更轻盈更自在的生活姿态。”

小狐狸:“断舍离”让你斩断那些不纯粹的、伪装的“恋”,还原你一个纯粹的世界。”

整理重点:别人(包括旧情人)赠送的礼物

“我是个完全无法丢弃物品的人。对我来说,每件物品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回忆,似乎只有好好地收藏它们,让它们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样貌,仿佛才是对物品们深刻的爱。于是,我的东西越积越多,几乎占据了我的大半生活空间,我在逼仄的空间中穿梭,也在不断积累的物品里变成了一个“恋物癖”。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样持续“持有”的过程中,也在渐渐失去什么。”

“我总觉得,无论是恋爱,还是恋物,只要动用了情感,所有的行为都值得被允许和被理解。然而……被喜爱的物品,其实与恋人一样,是必须认真且慎重对待的。一个物品若长久被忽视,即使它真的承载了某些情感,也会在你长期的忽视中被渐渐消灭。”

“我试着开始整理占满我房间的物品。丢掉了不会再穿的衣服鞋子,丢掉一些看似有用却从未用过的日常用品,将不再看的书和杂志或卖掉或送给喜欢他们的朋友……我竟然在一晚上丢掉五袋东西。而之前被塞到爆的空间,终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露出了它该有的面貌。我才意识到,我的一些观念,也在慢慢地被改变了。”

“我想,真正的“恋”,必须是经过时间萃取后,还依然存在于那里的坚定。那是一场面对,是赤裸裸的,抛弃掉任何掩饰后的坦诚以待。你必须直面对方的本质,丢掉所有外界的伪装和粉饰,然后让自己说出一句,你还是很喜欢和它在一起。这样的“恋”,才是真正的恋,是值得永存的恋。”

“原来我们曾被那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恋”分散了注意,蒙蔽了眼睛,在“断舍离”之后,我才得以腾出空间,站在开阔明亮的空间里,去享受真正适合我的“恋”。太近的距离,往往只能是沉溺,而不是理智的爱。”

““断舍离”并不是残忍的抛弃,相反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的、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它也不是无情,相反却带着一种温柔,让你在舍弃之后,更加珍惜被你亲手留下的人与物。 “断舍离”其实并不是悲伤的告别,而是一次与自己以及与被留在你世界里的人与物的崭新相遇。”

SOFIA:“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

整理重点:衣服

“事实上,我的东西,尤其是衣物,档次参差不齐,既有Prada、Ferragamo、D&G之列,又有DIESEL、Timberland、MAX&Co.、新秀丽、Furla之流,更有一大堆无名无姓的某宝廉价货。某种程度上甚至觉得窝在家中时,廉价货更加随性舒适,不怕搓揉。”

“曾经我妈看着那件因为腹部有个小洞而被扔的羊绒衫,说补补还能穿。我蛮激动地问她,谁还穿补过的衣服出去啊,既然不穿,放在那里也占地方啊,明明有新衣服,干嘛还留着旧的呢。如果我不立即下定决心,没准儿明天还会反悔,真的会让我妈补好了,然后继续收藏在家里,只是,依然不穿。”

“断舍离所依据的标准是自身,是这个物品和自己之间是否有必要产生关系。而不是因为这个物品本身,例如可能有用而选择留下。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我真心希望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能精简起来,优而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

D君:“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的没有自信。”

整理重点:书 /衣服

“最开始,我是切实地受困于我购物狂的恶果,所以一心只想着“丢东西”。丢了一部分以后,我有了两个感悟:“东西太多了!”,“丢到一定程度的话不是又要买了吗?”

“后来我才发现搞错了重点: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数量不是重点,自己的需要才是重点。我意识到我对自己的很多事情没有清晰的定位,例如穿衣的风格、阅读的风格、做事的风格等,也就是说,我对自己其实并不了解。”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我处理了2抽屉的衣物、近一半的护肤品和彩妆、1/3的鞋子,还有各种零碎东西,但我生活的环境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并且我一直没意识到这点,直到上周末,我下班回家走进自己的书房,发现书桌的桌面连个放包的地方都没有。”

“我不是一直在“舍”吗,为什么书桌还能乱成这样?”

“依照《断舍离》,我再次认真清点自己的物品,发现自己没有预想的处理得多的原因很简单:很多东西,例如笔,如果慢慢用,估计几年后也能用得完,所以在处理时就会默默把它们放在清理名单之外。到这,我才明白书里强调“现时”的意义。”

nlc202309040927

“我用周末2天的时间再次清理我的房间,基本丢了书桌里2/3的物品,然后按书里的标准重新摆放,生活真的顿时轻松了!并且真的不太会有再变乱的可能。”

“我震惊于清理的效果。然后看见旁边4个满满的书柜……但我很难能下手清理。我站在书柜前一个晚上,问自己:为什么不行?它们都是好书——定义下“好”:名著,应该留吧。诗词,也留好了。经济学,真的还要看?心理学,之前看得还记得多少?社科类,真有必要读?旅行类,好像已经没兴趣了吧?英语,真的需要这么多本吗?日语,还打算学吗?

“整个晚上我都在纠结,没有结果。我知道唯有文字能让我真正冷静和深入思考。而现在,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没有自信。大学四年过得非常懒散,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荒废了四年时光,所以一定要努力追赶、拼命学习。书于我,意味着知识。买书在潜意识里,意味着得到了知识。所以清理书,就是在清理知识,清理让自己更好的可能性。而这,基本就等于“剥夺自我”。”

“对于截至目前的清理活动,我的感触很深:

1、知道一个道理和使用一个道理真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读书真的要“用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感悟。

2、也许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只要能真正吃透几条就行。例如断舍离的道理,如果真正掌握并运用在各个方面,那么,肯定至少能在“物”的方面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将减少多少烦恼和麻烦啊!

3、由以上两点可以推断:书真的不用读太多,但要读经典,然后不断地体验、重复、深入思考和触类旁通才是王道。

4、清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丢掉了包袱,重新发现了自己。”

王路:“要想从根本上同往日告别,卸下心上的枷锁,关键不在断掉舍掉一些物件,而在断掉舍掉物件包含的故事,承载的心情。”

整理重点:过往

“可是,故事被蚀刻在心里了,哪能那么容易断掉呢。纵然物件丢弃,心上的刻痕还在。终究是无可如何了。假若心上的刻痕能被岁月风干抹平,物件的在与不在,丢弃与未丢弃,倒也无关紧要。”

“《红楼梦》里,贾宝玉吵着嚷着林黛玉死了他就做和尚,惜春打小想着将来长大了剃掉头发做姑子,妙玉也一直住在栊翠庵,可他们却都不是天生禀赋里就有一段“断舍离”意思的人。有这个意思的人,倒是薛宝钗。为什么?因为宝钗的房间符合less is more的精髓,连贾母看了都叹“太素净了些”。一个真正简洁明净的人,天生也不存在要断要舍的困扰。因为他的生活中本没有太多的繁冗之事耗费心力。正如慧能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是呢,断舍离是为那些因为物品过于丰富而带来了烦恼的人准备的,我等考虑这些问题,有点为时过早。故而,断舍离之难,第一难在要有东西可断可舍,秃子出家,自然不必提“削发”二字,穷人也不宜在墙上贴“俭以养德”来粉饰。第二难在要硬下心来敢断敢舍。毕竟,同过去的万千牵绊告别,同周遭的纷纭人事撇清关系,也是需要莫大勇气的事。”

篇16:读《断舍离》有感

曾经通过意象对话的觉察、体验,领悟到现实空间的清理对于调节内在心灵的效果,也在对来访者的工作中引导其通过感受与物品的关系而启动了他主动整理、归纳、调节的意愿,并且因此而看到他在现实关系的互动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当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名《断舍离》时,心中不由一阵悸动,斩“断“不必要的物品的流入,“舍”去形同废物的物品,“离”开对物品中的执着与依赖,让“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的世界”变得有序、和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怀着消遣和印证的心态,没想持卷若珍,感悟颇深。它不是简单的收纳整理之术,而是引导人去面对与物的关系,觉察内心,回归感受力,直面困境,激发选择的动力与智慧。书的内容本来就让人感觉到清晰、透彻和温暖,可见这个“断、舍、离”的修炼不是取利获益的术,而是真正在作者自己的身上,显现出了修炼的效果。如果用意象来描述我透过这本书看到的作者的内心,那一定是窗明几净,清爽透亮,没有繁复多余,但并不单调匮乏,整体格局上透着美与细致。

“断舍离”是一种尊重,不是简单的舍弃与选择,而是将物归于其适当的地方,物尽其用。它所营造出一种“余裕”,是一种视觉感观的舒适,更是内心具有弹性的需要,也为内在的美与自在腾出了必要的空间。“断舍离”更是让我去审视我们因物品的困扰而消耗的时间和能量,通过主动的清理,而非被动的接受,对自己承当起必要的责任,把注意力不要只放在缺失的地方,而是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断舍离”更是相信和接纳的态度,把内心开放给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上一篇:让灵活就业困难人员淋浴补贴阳光下一篇:模拟电子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