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钢生产线

2024-04-13

杭钢生产线(共5篇)

篇1:杭钢生产线

加热炉:为全梁式步进炉,有效长度29.6m,有效宽度12.7m,额定加热能力为180t/h,最大加热能力为200t/h,其作用是对

钢坯进行加热。燃料为高、焦炉混合煤气,热值1900x4.18KJ/m.粗轧机组:短应力轧机,平、立交替布置,共8架,为RR472HS轧机。

一号飞剪:,最大剪切力为9500kg,最大剪切直径为Φ100mm,最低剪切温度为900℃。中轧机组:短应力轧机,平、立交替布置,共4架,为RR455HS轧机。

钢坯堆场:面积2400㎡,可存放钢坯2.2万吨,钢坯规格为200mm*200mm*12000mm和160mm*160mm*12000mm,单重分别为3.653吨和2.338吨。钢种主要有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铆螺钢、弹簧钢和轴承钢等。

精轧机组:短应力轧机,平、立交替布置,共8架,为RR445HS轧机,各机架间均设气套活动装置。

穿水冷却装置:用于Φ24~55mm系列产品的轧钢温度控制。

二号飞剪:最大剪切力为60000kg,最大剪切力矩13500kgm, 用于切头、切尾、事故碎断和头尾取样。

剪定经机组:预应力轧机,平、立交替分布,共4架,前三架为CGA180/100轧机,最后一架为PRS320轧机。

涡流探伤仪:实时对产品表面进行热态检测,能检测出成品近表面的折叠、擦伤、翘皮等缺陷,对于周期性缺陷会给与警报提示同时具有数据的记录储存、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在线测径仪:测量轧件直径Φ24~55mm,可以实时动态显示所轧制棒材断面的外形尺寸,并具有记录、分析、报警和打印功能,测量精度为±0.02mm.打捆机:共两台,最大直径Φ550mm,双道打包一分钟完成。

成品称重装置:系锟道式双称台成品电子称,最大称量为10T,随成品长度不同自动选择单称台或双称台工作模式。

篇2:杭钢生产线

在强调了安全问题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杭钢电炉炼钢厂,电炉炼铁厂以高炉为核心,我们主要看了高炉和其它附属设备。高炉参观实习,老师先带领我们从安全通道进入厂房,以便只走一次就能把炼钢厂和连铸车间看完。首先我们进入初炼炉的控制室,金色的铁水从炉口喷射而出,灼人的热气透过隔离板告诉我们里面的高达数千度的高温。带队工程师告诉我们,初炼炉的作用是废铁经过熔化后去除里面的杂质,根据对钢材不同功能的需要调节钢材的成分,加入镉,镍等元素。

我们从控制室出来后,穿过一些通道我们到达了连铸车间,在通道上可以看到连铸后的带着巨大热量的方坯,远方闪烁的火花。虽然我们离那些炙热的连铸坯很远,依然能感觉到其巨大的热量。

通过工程师的讲解,我了解到,铸造我们看到的连铸坯要经过铁水——转炉——钢包——连铸等基本流程。这些连铸坯将被送到不同的加工厂进行进一步加工。

高速线材厂

参观炼钢连铸车间后我们就来到了杭钢高速线材厂,在车间我们看见从连铸车间送来的钢坯在该车间经过一些轧机后逐渐变窄变长,最后就成了线材。在这个车间最让我震撼的是轧钢时,轧钢的生产自动化,偌大的一个工厂,工作间里的工人却很少,生产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如粗轧机,斯太尔摩线分别由意大利,瑞典进口,集卷和运卷机是国际知名的摩根公司生产的。生产出的线材由P/F链运送,完成检测等工作。

杭钢历史陈列馆

在一线的工厂参观后我们来到了杭钢的历史陈列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杭钢发展历史,了解了杭钢是如何自建厂以来一步一步地将杭钢从一个高炉的小炼铁厂发展成如今及钢铁,房地产,贸易流通,环境保护,酒店餐饮,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黄金开采冶炼等产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杭钢有了大体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钢铁生产的主要设计及工艺流程、运输和车间布置、厂区路网。认识杭钢,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归结为以下几点:

1.钢铁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不管从其车间生产设备,还是工作人员,还是其所关联的行业;

2.钢铁企业里面分工明显,里面人才很多;

篇3:杭钢集团抓实安全管理升级

建立安全职责体系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杭钢集团从建厂起,在安全管理理念上就不断融入新的内涵,积极进行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杭钢集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于1959年,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企业特色”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杭钢集团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理念,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管理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载体,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明确“一岗双责”等措施,切实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有效分解,并逐层落实。

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升级方面,杭钢集团对安全专业管理考核办法实行了诸如生产岗位的伤害事故与事故单位领导班子连挂考核,单位领导班子与月度专业基础管理工作连挂考核以及劳务项目和委外工程安全管理、“一岗双责”落实等工作与“零事故”奖励挂钩考核等考核办法;并加大了专业安全检查评价力度,车间工伤事故、严重违章和重大事故隐患等列为创建“安全生产标杆车间”的一票否决条件,旨在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突出和强化领导者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

杭钢集团中轧厂就紧扣基层和现场两个环节,推行工段安全工作“互查制”的监督约束管理;推行专业检查组与区域责任“连带制”的安全管理责任一体化;推行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当班调度员现场检查指标“量化制”的安全重点落到现场;推行劳务工安全管理与班组长“联保互保制”等手段、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此外,杭钢集团储运公司以“干部不能发现问题是不称职的干部”为管理理念,坚持副科级以上管理干部与班组安全活动责任挂钩,每月深入现场查找并落实整改1项事故隐患或查处纠正1起员工作业不规范行为,并都与各级管理干部责任挂钩考核,以强化各级管理干部的管理责任意识,也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为摸得着、看得见的行为。

完善安全管理系统

为进一步确保实现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杭钢集团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从而建立起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安全机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多年的运行表明,长效的安全机制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安全专项整治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一是着力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推进规范各级安全管理工作。杭钢集团按照体系运行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管理制度“废改立”的更新,对现行文件进行疏理、调整,根据管理体系各项要素,对体系工作所涉及车间一级的11项要素,制定实施了49项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标准。

二是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杭钢集团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炼铁、炼钢、轧钢、危化等单元安全标准化要求,通过组织班组长和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标准化培训,进行标准化工作试点,逐步加以推广,推进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基础,从而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着力深化安全隐患查找治理行动,落实预防为主。杭钢集团在现场安全管理上,前移管理关口,下移管理重心,树立起“隐患就是事故”的管理理念,通过实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事故管理责任连挂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加大了预防为主的工作力度。尤其是2009年以来,杭钢集团抓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契机,采取新举措,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在强化各级危险源日常监控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重大危险因素管理,有效监控冶炼、液体金属、煤气、放射源危险化学品等重大风险因素,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到位”;并通过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定期组织工艺、技术、生产、设备、交通等系统和煤气、行车、电气、危化等专业的各级危险源技术小组开展安全检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隐患排查治理上的作用,确保各级危险源安全受控;同时,严格隐患整改闭环考核和重复性隐患的检查考核与单位领导班子连带责任考核,强化对事故隐患的动态管理。

对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杭钢集团热轧带钢厂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的管理理念,全面排查安全生产机制的薄弱环节,并实行了隐患整治“24小时复令制”,整改率达到100%。杭钢集团储运公司在积极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违章、隐患以及工作失误造成影响和后果与各级管理干部责任挂钩考核,并在《专业经济责任制》和《科级干部履职责任追究考核制度》上予以着重体现,进一步提升了各级管理干部进行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杭钢集团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确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依靠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以有效规范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推动规范基层安全管理。这是杭钢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一个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

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以强化安全培训教育为促进手段,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能力。企业安全的基础是广大的员工,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准、工作技能、安全素养等综合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反映,更是企业长治久安发展的必需前提。杭钢集团通过观念转变和考核激励措施,员工的培训教育已经从以往的“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据统计,2010年,全公司除全员安全教育和员工业余进行学历学习外,共培训企业负责人(包括二级单位)、车间主任、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4 058人(近企业一半人员),员工职业资格持证率接近100%,操作工人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超过岗位工人数的11%,培养了大批岗位需要的骨干力量。

另一方面以争创“安全生产标杆车间”和“安全生产示范班组”为载体,推进基层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杭钢集团从1988年开展安全合格班组建设活动以来,发展到现在争创“安全生产标杆车间”和“安全生产示范班组”、以及以推进员工综合素质建设的争创“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员工”活动,都为车间、班组、员工搭建了一个深化班组建设自主管理工作的平台,基层各具特色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员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推动基层自主安全管理体系逐步成熟,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安全稳定发展。比如杭钢集团煤气车间6号气柜组,在争创“学习型班组”活动中提出了“以我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理念,培植了员工对安全自愿、自需、自求的意识;焦化厂干熄焦班组员工撰写的《干熄焦锅炉安全管理与运行》获焦化厂专技论文一等奖;昌兴电炉公司EAF炉丙班,针对冶炼安全总结出了《防止EAF炉钢水大喷》先进操作法等。截至2011年4月,杭钢集团全公司评选出“学习型班组”114个,其中“优秀学习型班组”10个;100名员工获“知识型员工”称号。

2011年4月27日,杭钢集团召开一季度安全环保委员会会议。一季度杭钢集团安全生产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实现重伤及以上事故、职业病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轻伤事故共发生3起。杭钢集团从多年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夯实基层基础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尤其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具有杭钢集团特色的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安全平稳较快发展。

篇4:杭钢“非钢”之道

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钢)正在跳出地理位置和环境保护之限,演绎一个钢铁增长神话。2006年,杭钢的非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8.15亿元,利润6.12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双双超过钢铁主业,杭钢也因此连续第四年排名全国最大企业百强行列。

四大“金刚”

长期以来,杭钢集团钢铁主业发展受限于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在征地上受限,产能瓶颈无法突破。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1998年,董事长童云芳决心在做强主业和做大非钢产业两个方面实现突围。

当时与浙江省冶金总公司的合并重组,杭钢几乎在一夜之间接受了一批非钢产业企业。如何在非钢企业建立适应市场化需求的企业制度,经营好非钢产业,是一道难题。

童云芳认为,解决非钢企业杂、散、差问题,必须坚持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原则和方向,这不仅是非钢产业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也是集团管理体制创新和非钢企业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不过,由于当时杭钢资金和人力受限,杭钢在多元化上异常小心,量力而行,“有进有退”。“我们在1998年的时候还不能把大量资源投入到非钢产业。那个时候主业还需要大量的投资,要进行内部改造,我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资到新的钢铁企业,现实条件不允许。”

1998年杭钢确定多元化方向后,杭钢非钢产业发展进入了风起云涌时期。

杭钢首先侧重扶持与主业关联度较高的贸易产业,和具有较好基础的酒店业,并大举进入具有多方位发展优势的地产业,以及高成长性的环保产业。同时退出冶金机械等行业。

童云芳解释了确定这四大非钢产业的原因:“我们始终把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掌握足够的资源、是否具有技术领先性作为重要依据,只要我们经过调研和论证具备介入和发展条件的,我们就会积极介入,重点扶持和培育。”

2004年杭钢集团成立了杭钢置业、杭钢商贸和杭钢旅业三大专业集团,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的运作架构,提高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优势产业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2005年,按照专业集团“分步走”的整合思路,杭钢工贸公司和杭钢国贸公司合二为一,两家公司合并后从市场业务、经营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和重组,为产业集团内部资源深度整合,提供了制度保证。

童云芳说,目前非钢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日趋规模化,并且形成了专业领域内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几年来,非钢产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杭钢。

在杭钢四大非钢产业中,童云芳评价说,贸易流通业是非钢产业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具备做大做强实力的一个产业,目前有3个亿的利润;房地产业通过整合后具备强大的发展后劲,杭钢成立了4个房地产公司,其中有两个是股份制的公司,杭钢未来将转移到独资公司;酒店旅游产业对于提升杭钢品牌度,有较大的作用;环境保护产业正处在规模扩张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反哺钢铁主业

尽管非钢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不断壮大,但童云芳在采访中不断强调,钢铁仍然是杭钢的命根子,适度的多元化最终还是要落到钢铁主业上来。

“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我们实施适度多元化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第二、第三支柱产业,达到主业与非钢产业共生共荣,互相促进,最终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童云芳说。

2007年3月21日,杭钢通过拍卖方式将深圳的一家控股的地产公司股份,成功转让万科企业股份公司。这笔投资当年是8400万元,时过几年,成交价高达10.05亿元。

“2006年我重组了宁波钢铁,我就是用这笔房地产的钱来投宁波钢铁。”童云芳说。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前身是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注册成立。后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中,该项目被叫停。

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由杭钢集团牵头重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2006年7月,杭钢以第一大股东身份,与南钢、唐山建龙等三家著名民营资本共同成功重组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2007年6月8日,宁波钢铁正式投产。这家新型混合制钢铁企业的主体厂区坐落于宁波市北仑区,占地2.3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规模为年产400万吨。

宁波钢铁项目总投资为170亿元(含外汇1.875亿美元),首期投资90亿元,资本金36亿元,杭钢集团共持有宁波钢铁有限公司43.85%的股份比例,需投入资本金15.786亿元。而这笔钱都是来自杭钢非钢产业的盈利。

篇5:杭钢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三-

——杭钢企业文化的回顾与解读

2007-04-0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试用手机平台 资讯监督

风雨历程,杭钢已走过了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五十年。探究杭钢五十年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之魂,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与时俱进,具有杭钢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杭钢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杭钢生产建设、改革发展的原动力、助动力和推动力,“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杭钢精神已成为全体员工的精神支柱,成为企业的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

经过五十年的提炼积淀,继承发展,杭钢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紧扣时代、较为系统的优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历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1957年,在省委、省政府“勒紧裤带定要建个钢铁厂”的号召下,杭钢的创业者在野草丛生、荒冢遍地的半山脚下,白手起家,建起了浙江省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第一代杭钢人怀着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赤诚之心,怀着为国家创造财富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担起了为浙江省建设钢铁基地的重任。“勒紧裤带定要建个钢铁厂”,是杭钢人艰苦创业的誓词,是杭钢人无怨无悔的追求,是杭钢人大智大勇的宏愿,是企业文化的原生态,是杭钢精神在当时的最为鲜活和生动的体现。

创业是艰苦的,但尽管创业艰辛,杭钢人依然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据记载,建厂初期杭钢就有了自己的技术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体育协会、职工业余大学和业余教育委员会,在1959年3月就办起了自己的报纸《半钢通讯》。

在杭钢初创的火红岁月里,培养和锻炼了浙江第一代钢铁工人,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涌现了一批生产能手和英雄模范。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有的同志为了建设杭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因工殉职的炼钢工程师肖国华;有为了抢救煤气中毒的工人兄弟而牺牲的炼铁车间副主任梁福正、龚阿芳,他们的英勇业绩,已被载入《浙江省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烈士英名录》。武昌钢铁工业学校毕业的青年技术员何多友,当年曾写下激动人心的诗篇:“虽然\我们不生在半山\但我们准备在这里干一辈子\牺牲自己的一切……” 表达了浙江钢铁工业开拓者们崇高的献身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杭钢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的理念逐步渗透进杭钢广大员工的心田。1987年,根据职工代表的提案,在八届一次职代会上,将“团结、文明、实干、创新” 正式确认为企业精神,这反映了当时杭钢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这一时期,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杭钢成立了文联,举办了“钢城诗会”,省内外30多位诗人集聚杭钢,创作了150多篇诗歌、散文;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杭钢举行,国内众多著名棋手在杭钢对弈;连续十几届的“杭钢菊展”,轰动了杭城;《杭钢志》和《杭钢年鉴》的编纂,记载了杭钢的历史,也传承着杭钢的文化。《厂之魂》、《耕耘者的足迹》、《文明礼貌手册》等文化产品传播了企业精神,弘扬了正气;《杭钢报》也从《半钢工人》,经过《半钢通讯》、《半钢报》、《红色杭钢》、《杭钢通讯》等沿革发展,最后于1980年5月正式定名,并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了报头。它在营造昂扬向上、凝聚人心的舆论氛围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了杭钢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

1995年,杭钢集团公司成立以后,《杭钢》、《浙江冶金》、《古剑扬天下》等刊物和书籍的改版和出刊,使杭钢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扩大,以其优秀品质和独特魅力得到了各子公司的认同。杭钢艺术团成立,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杭钢花巨资购回流失海外的越王古剑,并捐赠浙江博物馆,表现出了杭钢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这一义举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也扩大了杭钢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杭钢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进入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三大识别系统趋于完善,形成了具有企业特征和时代气息的新理念,“是钢铁就要成脊梁”的企业价值观;“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企业精神;“创造财富,贡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诚信,双赢”的企业道德;“托起杭钢就是托起我们自己的未来”的企业格言。精心设计了视觉识别系统,并规范使用。提炼了行为识别系统,“尽心尽职、守法守信,勤学勤为、创效创新”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公司加大了企业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功能齐全的健身中心、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厂史陈列馆开馆展出,网球场落成,轧钢区、电炉区文化中心揭幕,老年活动中心建成等。厂区和生活区经过大规模整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绿色杭钢工业游”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有声有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新世纪升国旗仪式、职工体育运动会、“钢城之恋”青年集体婚礼、杭钢组歌、烟花晚会等,充分展示了杭钢人的风采。文化产品丰富多彩,报纸刊物越办越好,《与时代并进》、《皋亭春色》、《钢铁脊梁》、《企业文化手册》、《杭钢颂》等一大批文化产品相继问世,《杭钢报》也由黑白变成全彩,小报改为大报,充分展示了杭钢文化的成果,使企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已经形成,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竞争力大大提高,经济指标显著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据统计数字显示,“十五”期间集团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89.38亿元,利税74.56亿元,利润45.16亿元,累计上缴国家税费48.28亿元,分别比前43年(1957—2000年)增长134.65%、66.58%、156.88%和54.80%。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03.98亿元,利税19.80亿元,利润10.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7%、24.97%、13.52%。员工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形成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企业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良好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几年,杭钢荣获了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冶金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杭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领导重视,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落实。集团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设施舍得投入,各项企业文化活动公司领导都亲临现场,并多次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和在公司会议上讲话,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作出部署并及时研究、指导、协调各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将各单位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党委工作考核内容。

二是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集团公司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企业理念大讨论和企业理念的解读与宣传,出刊企业文化知识专辑,开辟有关栏目,发表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性报道、文章和经验介绍等,较好地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编印的《企业文化手册》发到每位员工手中,使企业理念深入每位员工心中。

三是结合实际,注重与企业管理的融合。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以管理文化为重点,将企业文化融于企业管理之中,从而与企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企业管理以文化的内涵,创造一种文化与管理高度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四是突出特性,注重继承传统上的不断创新。提炼的企业理念就是在继承杭钢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富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色。各二级单位在宣传集团公司企业理念的基础上,企业文化建设也结合各自的实际,不断创新。酒店文化、贸易文化、校园文化、服务文化等,也为本单位员工所认同。

五是广泛发动,引导员工全员参与。公司开展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理念的征集和提炼,都发动员工广泛参与,形成的理念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企业标志也交广大员工投票评选确定,使企业理念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开展各项企业文化活动时,也尽量吸引广大员工参加,使更多的员工能受到教育。

杭钢的企业文化传承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伴随着杭钢的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展望未来,杭钢文化也将在做强做优做大杭钢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实际,能激励和凝聚人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企业文化。

结合企业目标,不断融合创新。集团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确定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和“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目标,多元产业协调发展,“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已经确立。构建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将是集团公司未来几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同的企业往往有不同的文化,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磨擦。因此,要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有效整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吸收融合其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更优秀、更有生命力、更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企业文化,为实现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强劲的动力。

突出管理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效。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突出管理文化,以管理文化为重点,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的质量、安全、生产、设备等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赋予企业管理以文化的内涵,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效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以管理文化为重点,也避免了企业文化的表面化、空洞化的倾向,使企业文化有了坚实的落脚点,与员工的实际工作和切身利益紧密相联,从而增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杭钢生产线】相关文章:

生产线05-14

总装生产线06-04

串联生产线06-10

制药生产线清洁生产的实现09-11

生产线承包合同05-09

生产线组件方案05-12

矿渣粉生产线05-06

自动灌装生产线06-02

物料输送生产线06-13

生产线管理细则范文06-15

上一篇:从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升自己下一篇:创建学习型家庭,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