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在痴情壮美的古筝里散文

2024-04-20

绝唱,在痴情壮美的古筝里散文(共3篇)

篇1:绝唱,在痴情壮美的古筝里散文

我非常熟悉那些山,闭着眼也能看见它们的清晰面容。长得都不高大,也不陡峭,这座和那座相连,那座又和另一座对接,此起彼伏,像波波相连并缓慢鼓荡着的波浪似的,渐渐向远处铺展,延伸。山都太普通,连个响亮的名字也没有,更别说特别的风景了。山上的植被也极普通,草是茅草,树是洋槐树。

茅草是不用人种的,年年岁岁按季节自枯自荣。洋槐树虽然需要人种,却极好养活,植树季节,随便挖个半米多深的坑儿,栽上一米来高的树苗儿,浇一桶水,就再不用管。它们自会把根深深扎入泥土或石头缝隙里,听风沐雨迎霜雪,仿佛只是眨眼间,就从婴儿长成青少年,把一座座山,一条条沟坎,还有村子里的街巷角落占满。

洋槐树真是个慢性子,发芽儿那么迟,桃花杏花梨花都开满树,杨树柳树的叶子也都展开了眉眼,它们还一如既往地沉睡,整座整座的山也跟着沉睡,稀疏寥落,苍茫而荒凉,像被冬天施了魔法,再也醒不来。性子急的人还以为它们都死了,伸手折一小断细枝子下来,细细看那断面,断面上是极淡极淡的湿润的绿色,那是洋槐树暗暗蕴藏着的冲破魔法的力量。

直到桃花杏花梨花芳菲尽,杨树柳树的叶子也已经密匝匝显出成熟风韵,洋槐树才慢悠悠打个呵欠,伸个懒腰,再猛然抖抖身子,唰地一下,将魔法抖落,枝头的嫩芽儿也就都趁机跑出来。一起跑出来的,有叶子的芽儿,也有槐花的芽儿。细小的槐叶芽儿和槐花芽儿站在枝梢上,在东风里颤悠悠地荡漾,一个转身,便绿满整棵树。一座座的山,也都呈现出清醒活泛的绿。那是一种极新鲜极纯净的绿,直让人心慌意乱神不定,不知如何是好。

然而更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是槐花儿盛开时的景象。

四月底,五月初,槐花儿们简直失去控制,开疯了。她们连成串,挤成堆,淹没了叶子,把树枝压得低垂下来,一棵树挨一棵树,都是白色。整座整座的山也都成了白色,风一吹,像翻滚起伏的浪花般,颇具震撼人心的气势。

她们不停地把清甜的香味儿发散到空气中,每缕空气里都带了这样甜滋滋的味儿,不管在山上,还是在村子里,只要一吸气,就能闻见。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总是没来由地心生欢喜。

槐花儿的脾气性格那么好,长在树上好看,采下来好吃。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和玉蜀黍面混在一起捏槐花饼,蒸槐花苦累。我喜欢槐花苦累。将槐花洗净,拌到玉蜀黍面粉里搅匀,上锅蒸熟,松软甜香,滑嫩可口。也有人做槐花儿粥,或是槐花儿汤——不管怎么做,槐花儿都不恼,尽心尽力地配合,温顺体贴,既好吃,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

槐花儿一开,花间的蜜蜂自然少不了。它们整日里嗡嗡嘤嘤,从这朵花儿飞到那朵花儿,又从那朵花儿飞到别的花儿,绕来绕去,最后又去拜访最早去的那朵花儿——它们把自己弄糊涂了,不知道哪朵采了,那朵还没采。

这样的槐花儿盛宴,自然也不能少了人。

几乎全村儿的人都上了山。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在树上,有的在树下。大多数人都没吃早饭,来到槐花儿跟前,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便撸下一把,一张嘴,全塞进去,咯吱咯吱大嚼起来。这口还没咽进去呢,手又塞进了第二把,腮帮子撑得鼓鼓囊囊,都倒不过嚼来了。也数不清咽进去多少把鲜嫩槐花儿,空了一晚上的胃才终于填满,人们也才腾出空来,边把撸下来的槐花装进背篓、篮子,或是布袋,边和临近的人说些闲言碎语,或是逗笑取乐。顷刻间,整座山上的嗡嘤声更响亮起来,分不清哪些是蜜蜂翅膀发出来的,哪些是人嘴里发出来的。

槐花儿采回家,留下些趁新鲜做饭,其它的,都摊到院子里或房顶上晒干,再装到袋子里存放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待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帮人度过难关。脱水的槐花儿也是喂猪的好饲料,搓一簸箕倒进半锅井水里煮熟,便是猪的一顿好饭。过年的时候你尝尝那猪肉,肯定能尝出一缕槐花香。

半个月的花期一过,槐树便安静下来,整座整座的山也安静下来,此时,便是槐叶的天下了。它们像槐花一样,长疯了,一束束新叶子争着往外生,新的叶芽儿刚冒出来,旧的叶子便已经变厚,颜色也由浅绿变成深绿。整座整座的山也变成深绿色。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成熟繁茂的绿。蝉从藏了好几年的地底下爬出来,躲在这些深厚的绿色里,一张嘴,便扯着没发育好的嗓子破声跑调地宣布:夏天到了。

我喜欢秋初的槐叶。

秋初的槐叶,不像春天的那么娇气,不像夏天的那么霸道,而是像一个中年的女子,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性情变得湿顺谦和,也把前行的步子迈得慢下来,从容地发芽儿,从容地生长,每片叶子都尽力舒展开,极优雅。若站在树下,抬头向上望,一对对叶片薄而透明,在逆光里呈现出梦幻般的绿,伸手摸一摸,温软润泽,恰似婴儿的肌肤。

我坐在槐树坑的边沿,和别的孩子说我的来处:那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我爹来山上扫雪,扫啊扫啊,突然听见咯哇咯哇的泣哭声。跟着哭声找到一个洋槐树坑前。我爹把坑里的雪扒开,见树边上躺着个女娃娃,赶紧用棉袄裹住,抱回家。那个女娃娃,就是我。

别的孩子听了,张大嘴,瞪大眼,万分惊奇。接着也都讲了他们的来处,有的是从茅房里找见的,有的是从猪槽子里找见的,有的是从房子仡佬里找见的——哪个都不如我的来处干净。有个孩子说,怪不哩你这么白,日头也晒不黑,躺在能开白槐花的树下,盖着白雪,哪里还能黑?我便更加得意起来,越发觉得槐树和槐树坑亲切。

这时候的槐叶,也像当初的槐花一样受人青睐,采回去,可以做槐花那样的饭。虽不及槐花香甜,到底也能果人腹,大多时候,是果猪的腹。猪,也便能多长些肉。

这时的槐树枝杆,也最结实。谁家买了新铁锹,需要根铁锹把儿,谁家编新了篓子,缺个篓子系儿,谁家的新镰刀也要配个崭新的把手——便都去找槐树要,拣挺直顺溜,粗细合适的砍下来,去旁枝,去皮,修光,按需要造型,做出来的物件儿又趁手又经使。

秋色渐浓,槐叶渐黄,满山的槐树林里飞舞起黄蝴蝶,翩翩然,缤纷异常。人们又都汇到山上来,背了背篓,扛了筢子,把落叶筢到一起,收回家,当作烧饭用的柴火。

槐叶落尽,也就入了冬,槐树开始冬眠,一棵又一棵,一座山又一座山,都沉寂下来,荒凉寥落,亦有些悲壮的意味儿。

下雪了,像当初槐花凋零的时候一样,一片又一片,纷纷扬扬,慢慢堆叠,槐树便成了雪树,山也成了雪山。

雪停的时候,天也晴了。我约了别的孩子,一起去山上找娃娃。我们在没脚的雪地里走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上了山,都停下来,屏着气,侧耳倾听娃娃的哭声。此刻,正是半下午。没有风,阳光从西边的半天空斜照过来,把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把我们的影子也拉得很长,水墨画的境界。雪反射了太阳的光,星星点点,比钻石还亮,刺得人睁不开眼。听啊听啊,什么声音也听不见,四周安静极了,好像整个世界都在雪的怀里沉沉入睡。

我不甘心,想着娃娃们恐怕也睡着了,睡着了自然就不哭。便跑到槐树坑里去刨雪,刨了这个刨那个,希望刨出个正在槐树底下甜甜酣睡的娃娃。别的孩子也和我一样,起劲儿地刨。

直到太阳落到西山头,空把棉衣棉鞋弄得湿透,什么结果也没有。没刨出女娃娃,也没刨出男娃娃。

槐花儿开了又落,槐树们越长越高,我越长越大,也才终于明白,雪底下的槐树坑里是没有娃娃的,那是大人对孩子探索生命之源的敷衍。尽管如此,也减不轻我对槐树习惯性的依恋,一见它们,便心生亲切。

又是一年的秋天,盖新房的人家一下子变得特别多,人们开着拖拉机到村子里来收购槐木做建筑材料。当时,所有的槐树已分给私人所有,谁家都不想错过这个发财机会,争着上山去锯树。我家也不例外。我和两个妹妹都上学,太需要钱。

周末,我也上山,帮娘收拾锯下来的槐树枝,把它们整理成大小一致的捆,拖下山,再用独轮车推回家。

我正跑来跑去忙得欢,猛然发现一棵槐树上有槐花儿,这真是太神奇了,槐花都是春天开,它怎么秋天也开了?再去看别的树,居然也都有。有的开得多些,有的开得少些,掩映在槐叶里,伶伶俐俐,极纯净的白,虽不如春天的旺,也挺惹眼。我摘下一串,先拿在手里把玩欣赏,再揪一朵尝尝,不如春天的甜,却也别有一番清凉滋味儿。

上了年纪的人议论,槐花儿反着季节开,不寻常,恐怕要有大事发生。

一棵又一棵槐树被锯倒了,先是大人腿粗的,再是大人胳膊粗的,或者更细的,都倒下来。即便自家人不锯,也会有贪财的人趁了月黑风高夜偷窃。一天天过去,渐渐的,整座整座的山像是人脱去了衣裳,光了身子,露出或浑圆或弯曲的曲线,站在这个山头,就能望见站在那个山头上的人。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秋天过去,山上稍粗些的槐树都不见了,连那些树根也被人刨出来,运回家当劈柴,只剩下些落尽叶子的小树,一眼看过去,空荡荡,像没娘的孩子一样,无依无靠,天可怜见。

第二年春天,这家的牛,那家的羊,都到山上吃小槐树上刚发的芽儿。

四月末,五月初,没看见雪样的槐花整山整山地开——从此,多少年过去,再没看见过整山整山的槐花开。

山失去了洋槐树,也就没人能挡得住雨水冲刷山体,缓坡冲成陡坡,宽路冲成窄路,窄路冲成断路——就像人没有衣裳保护,极容易碰破皮肤,伤及肌肉,血淋淋的疮口,不知何时能愈合……

我慢慢地明白,那年秋天,槐花儿反着季节开放,是无言的抗议,是对生命的不舍与依恋,是一曲充满无奈与忧伤的绝唱。多少年来,这绝唱以荒芜凄凉的姿势在山野间游走,低吟,希望有人能注意听,并明白其中的警世之意。

本文作者:曹淑风(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篇2:绝唱,在痴情壮美的古筝里散文

一、吟味品读感受语言音韵之优美

正如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 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 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汪曾祺本人也说过“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重要因素”, 因此散文要多读, 在读中才能体会到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体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

《葡萄月令》通篇都采用口语叙述的方式, 介绍了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 没有华丽的辞藻, 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描写。这时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多读, 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 然后“心通其情、意会其理”。

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 文中很多句子亲切自然。比如很多句子以第二人称娓娓道来:“下过大雨, 你来看看葡萄园吧, 那叫好看!”“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都搬了吧, 那也不够用啊!”“可是你得快来!明天, 对不起, 你全看不到了。”“哦, 下了果子, 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读到这些句子时, 仿佛感到作者正在与老友谈心、交流栽种葡萄的经验。反复吟咏这些语句, 就能品味出文中那温暖至极的人情味。

看似平凡朴实的语言, 但仔细品味却又妙语连珠。所以像这样的文本, 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可以有选择性地范读, 也可以有代表性地反复读, 读出语气、读出趣味、读出作者的情感, 读出语言的真味。

二、涵咏比较揣摩文辞语言之精当

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一经赏析常常会支离破碎, 意境全无, 学生对于文章的语言之美之妙往往“只可意味难以言传”, 或者一旦言传出来就毫无美感可言。这可能与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强有关, 也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有关。对于一篇散文, 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增、删、移、换、比较等手段去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 品味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

比如在赏析《葡萄月令》的语言这一教学环节中, 教师就先作了一个赏析示范:“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该怎么说?

生: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

师: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 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么写呢?

生:文中的句式和标点的使用有强调的作用, 突出了葡萄的特点。

师:有道理。听老师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读:“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像一颗一颗绿玻璃料做的硬的纽子。”“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语意有何改变?感情一样吗?

生:感觉作者观察特别仔细, 把葡萄生长过程中每一点小小的变化都捕捉到了, 感觉作者特别关心葡萄似的。还有, 短句读起来更富音韵美。

……

在赏析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恰当时候、恰到好处地对个别词句进行变化、比较, 就能引导学生发现平淡语言外表下的独特的意蕴。长期这样引导训练, 就能让学生找到品味语言的方法, 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生1:“黑色的土地里, 长出了茵陈蒿。碧绿。”一句中, 句式上巧用倒装, 强调“碧绿”, 黑土地、碧绿茵陈蒿, 几个简短的句子, 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富有活力生机的画面, 这也是葡萄出窖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样表述“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碧绿的茵陈蒿。”就过于平常了, 少了一点韵味。

生2:“树醒了”“树枝软了”“树绿了”, “醒”用拟人的手法, 把树写活了;“软”写得很形象, 也很富动感;“绿”写得富变化感、色彩美。几个词为我们勾勒了一副春回大地的流动变化的画面。而且句子简短,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音韵美。如果用长句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汪曾祺说过:“语言像树, 树干树叶, 枝液流转, 一枝摇, 百枝摇, 它是‘活’的。”“文章的语言看上去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有如‘老翁携带幼孙, 顾盼有情, 痛痒相关’。”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涵咏、比较、品读、玩味, 琢磨其中的一句话, 一个词, 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 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只有这样, 文本才会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语文课堂才会逐渐变得充实而有味。

三、咀嚼玩味品味文章情韵之悠长

言是思想的载体, 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 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要想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还得品其语言想见其为人,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

《葡萄月令》是一篇状物散文, 它描写的首先是物, 但其次又不是物, 因为字里行中融入太多只属于作者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因此它写的可能还是“人”。正如徐卓人在《永远的汪曾祺》一文中这样写道:“把葡萄这颗小小的生命一月月写来, 竟然写出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得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咀嚼文字, 玩味语言, 带领学生沉入到言语的世界中,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的独特魅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韵味。

在《葡萄月令》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设计了“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环节, 让学生通过品析语言, 咀嚼词语去看描摹文字背后的那个“人”。而学生在品读中发现, 文章无论是写葡萄的生长还是劳作的现场, 作者都是一边儿描摹着, 一边儿在欣赏着, 带着浓厚的兴味。特别是有这么几个场面描写“不大一会, 小叶就变了颜色, 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 绿了。”“葡萄粒长了一点了, 一颗一颗, 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浇过了水, 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 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若不是用了善于鉴赏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去看去听, 岂能细致微妙地捕捉?

总而言之, 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在玩味语言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作者写作技巧之精, 还能体悟到字里行间蕴含的那份至真至美之情。不管语文教学多么需要“人文”, 语言始终是走进文本深处的最重要的“抓手”, 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 就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摘要:散文教学离不开品读语言, 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语言为抓手,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地朗读, 揣摩咀嚼玩味, 沉入到语言的世界里, 从音韵到词韵到情韵, 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 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独特的魅力和文本蕴含的丰厚的人情韵味, 从而让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

关键词:散文,语言,品味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论[M].江苏文艺.1994.

篇3:在古筝艺术里寻梦的女孩

在视频里寻找情感支点

俞骁函早在读学前班中班的时候,跟着班主任王老师学古筝。初学时,俞骁函只是觉得好玩罢了,手指轻轻一拨,琴弦就会发出铮铮的声音。没过多久,她就完全迷恋上了古筝,不仅在学校里练得格外用功,就连晚上睡觉,手指也会不自觉地弹拨着。

7岁那年,俞骁函参加在萧山举行的浙江省首届“群星杯”古筝分级大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有这么多选手的大赛。走上赛场时,妈妈的心怦怦怦跳得像要快飞出胸腔了,她说:“女儿那么小,她的身高才只有古筝的一半长。”那次俞骁函弹奏的是《红星照我去战斗》。小女孩一上台,就从容地弹起曲子。琴音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把曲子主人公冬子当时激动的心情都抒发了出来。演奏结束后,俞骁函获二级银奖。此后,俞骁函每年都要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每次都获大奖。有人问她:“你小小年纪在演奏时,怎么会投入如此多的情感?”俞骁函朝人家扮个鬼脸说:“那还不简单?我在弹曲子前,都要看视频的,视频里的人如果皱着眉,那他肯定心里难过了,如果他开怀大笑,肯定开心着。”原来玄机在这里啊。

美玉是这样雕琢的

2010年8月,俞骁函赴新加坡参加国际华人艺术节,一曲《香山射鼓》让老师耳目一新。当得知这位气定神闲的小姑娘才只有9岁,并且此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时,老师大为吃惊,特意走过来对俞骁函的妈妈说,这样的一块好料不雕琢太可惜了,她的乐感和表演能力特别强。前年8月,俞骁函应邀赴北京参加“校园未来星”第8届中国优秀特长生活动,同时获古筝类小A组特别金奖。赛后,评委同样对俞骁函的妈妈说,这孩子是块料,一定要好好培养。

2012年9月,俞骁函去杭州拜了古筝演奏家顾晓燕为师,在顾老师那里接受专业的训练,一个月2次,风雨无阻。一年下来,俞骁函的技艺又有了新的飞跃,以前在她身上更多显现的是音乐天赋,现在又加上后天的雕琢,越发显出一种音乐质地来。今年7月5日起,父母索性把俞骁函送到顾老师家,让她住在顾老师家里,接受更为纯粹的古筝艺术的熏陶。在此之前,俞骁函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可是为了学古筝,小女孩还是把对家和父母的眷恋留在了心底。她跟妈妈约定,一星期回一趟家。乳燕离窠,最是伤情。每到傍晚,特别是太阳落山的时候,俞骁函就想家想得心慌。有时候,她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用手机给妈妈打电话,打着打着,她开始哭了,哭着哭着,她跟妈妈嚷着要回家。再哭着哭着,她又抽抽噎噎,嚷嚷着还是不回家了,她要跟顾老师学古筝。有一个星期天妈妈带俞骁函去浙一医院看眼睛,一见到妈妈,她开心得又跳又笑。中午妈妈带她吃饭时,她面对满桌子的美食,却连筷子也懒得动。吃过午饭,妈妈就要回嵊州,又要把她一个人留在杭州了。在顾老师家门口分手时,俞骁函咬着嘴唇低着头跟妈妈说再见,自己却头也不回地冲进顾老师家的卫生间,在里边把眼泪哗啦哗啦地流了个够。

专业的训练让俞骁函的演奏技艺突飞猛进。在“群星杯”古筝分级赛中,她演奏的是《茉莉芬芳》,那优美委婉的旋律,细腻温柔的感情,仿佛一丛静美的茉莉花正在流淌沁人的芳香。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绝唱,在痴情壮美的古筝里散文】相关文章:

人生绝唱哲理散文04-19

千古绝唱抒情散文07-11

写痴情的诗句04-11

痴情的蛤蟆美文04-20

痴情的暗恋情书04-22

痴情告白的经典语录04-12

没必要的痴情诗句04-26

小痴情男人的个性签名04-09

劝别人别痴情的诗句04-15

很痴情的唯美古风句子04-23

上一篇:煤炭工程资料管理下一篇:逃离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