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2024-05-23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共8篇)

篇1: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论机电运输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从井上到井下,从采掘到辅助,无论供电系统、是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运输提升系统,还是采煤工作面的采掘系统,乃至通讯监控系统。哪一个环节在机电方面出现故障,都会不同程度的给生产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从而带来重大的损失。一台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就有可能引起各种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重大事故。所以机电在煤矿企业生产中占到了相当重要的位臵,只有认真抓好机电管理工作,保证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才能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失。我认为,保证安全正常的生产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视机电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抓好机电工作,严格机电管理体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机电人员的配备,根据不同配备相应的人员,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做到正常生产,安全生产。要始终把机电工作作为保证正常生产、安全生产的关键去抓,时刻不能放松和马虎,要重视各项机电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明确责任,赏罚分明,始终如一。

二、提高机电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能否让机电设备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而且最关键还在于管理和操作者的素质,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煤矿环境差,情况复杂,在设备的使用上要极其重视。若管理不好,操作不当,不仅会损坏设备本身,影响矿井生产,而且还会带来严重后果,威胁到整个矿井的安全,特别是一些防爆设备的使用操作非常关键。如高电压大负荷电路的停送电,在停电的时候,要先断有灭弧装臵的断路器,然后再断隔离开

关,而在送电的时候要反过来操作,否则将会引起强烈的电弧,若在有瓦斯和煤尘的井下变电所发生这种现象,不仅烧毁隔离开关和供电设施,而且有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因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程 序及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让每台设备在良性状态下运行,这对矿井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

矿井机电设备由于经常工作在潮湿和粉尘污染严重的场所,设备的磨损严重,再加上潮湿空气中的一些酸碱腐蚀,常常会过早的老化、损坏,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减弱,安全系数降低。所以应当经常进行检查、修复,保证设备的完好。消除只顾眼前的利益,将就着干的思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和疲劳状态下运行的现象,狠抓检修质量并规定严格的检修真实度。在每次停产检修前,都要制订细致的停产检修计划,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经机电、安检等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审批,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完善设备检修质量实现责任制,保证每一台设备的检修质量,促进机电 设备完好、安全运转,降低机电事故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合理、正确的使用,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现代化矿井的机电设备和设施越来越多,机电工作人员也随着增多,因而首先应健全专业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实现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做好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使矿井机电设备的防爆和安全等各项日常工作有人管、有人问、有人检查督促,使机电工作走向健康稳定的轨道上来。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一切因素的前

提,所以矿井应当重视机电工作人员的素质。抓机电管理工作应先抓好人这一因素,应对机电工作者严格要求,经常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育一支懂技术、懂专业,具备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机电工作队伍,使各项工作得以安全顺利的进行。为此,矿井应当形成一个以机电矿长为龙头,自上而下层层落实责任的管理体系。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下,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人,使每个工作者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自己的工作关系着全局的重要性。特别在防爆工作管理中,应当设臵专门的防爆设备检查组、小型 电器组。

综上所述,抓好机电管理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只有管理好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等工作,才能使矿井的一系列设施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矿井的财产及人身安全,我们应学习国内外先进煤矿的成功之处,尽力避免各种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力保矿井“以机保安、以机保煤”。

篇2: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 刘国强

[专业:矿业工程(第四期)]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当今煤矿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高产、优质和安全的效果。认真学习并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学习;执行;方针

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煤矿多数是地下作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重大动力灾害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装备不良、科技水平低等因素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监察方式不能从政府层面实施有效监管,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难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体系构架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基本相似,也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奠定了体制保障。在这一体系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也出现了很大改观。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出现,而且呈现乡镇煤矿最高, 国有地方煤矿次之, 国有重点煤矿最低的特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的监察、监督方式仍有许多方面的不足:

(1)在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下,要完成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任务,目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

(2)目前的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

(3)现有的垂直安全监察体系导致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不报

2.2煤矿开采生产技术落后,特别是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与世界煤炭开采技术差距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综合技术是有差距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乡镇煤矿中,有1/3甚至更多的煤炭是依靠落后工艺方式生产出来的。这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大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经营管理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先进、高效,这缘于美国管理层

1面的基本技术、管理方法是成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的企业结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法治的传统,使美国煤炭企业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机构精干,权力分散,生产经营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严格的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还在延续上世纪八十年代总承包制,可以说层层承包是大部分煤矿的选择。由于受煤炭经济长期不景气影响,在国内能赶上美国煤矿管理的煤炭企业很少。

2.3煤矿生产过程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加剧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率。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 %以上。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 规律,即在100 起事故中,有88 起纯属人为引起的,有10 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 起是人难以预防的,即所谓“天灾”。同样,煤炭行业80 %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

我国国有煤矿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8—10小时之间,其它煤矿的从业人员工作时间还会更长。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大了误操作的概率,增加了事故机率。

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展(1)煤矿安全措施的人性化研究;(2)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可用性研究;(3)煤矿生产重大灾害的预防(警)管理支撑体系研究,开发相关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刻不容缓。

如何实现从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

其次、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

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我们电力建设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就我们公司整体来说,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

3、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议

3.1应用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改变目前对危险源的单纯的人工监察方式

在煤矿开采现场,使用传感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动态数据采集,将数据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终端软件,可以对各煤炭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并实现自动预警。

3.2 应用信息生物识别技术,建立煤矿入井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改变目前的事故报告体制,事故隐瞒不报现象

在各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具有精度高、对使用者侵犯性小、适用人群广等特点,而且由于没有传统意义上隐私权的担心,技术更容易获得用户的接受和青睐。目前在各行各业以各种形式推广应用,也给使用者带来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种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这种趋势正在以较快速度递增。因此,通过建立煤矿入井人员检测生物识别技术系统,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入井人员上下井唯一的识别问题,并使煤矿事故监测可以做到无漏报无隐瞒,有利于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层次,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便可构成如附图所示的国家级煤炭生产人员安全监测多级管理网络系统。

3.3使煤矿安全检查方式从单纯的外部监察,转变为企业内在素质、观念和能力的提升,实现煤炭生产的本质安全

(1)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准入制。

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的准入制,重点对煤炭行业

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等进行核准监察,是实现煤炭行业生产本质安全的根本措施。

(2)应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方式,实现人、机和环境协调。

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综采设备性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其可靠性大大提高,然而综采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却没有带来矿井产量、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同种型号设备的生产效率与国外相比相差较大,这主要是影响采矿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作业可靠性没有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改善工作面环境,提高人的作业可靠性对于提高整个综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另外从设备角度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设计管理,显示装置的信号适合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减少因信息传递混乱而引起的人为失误;控制装置要操作简便、省力;显示器、控制器的布局要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人体防护用品要安全可靠;有缺陷的工具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3)引入新的健康和安全标识、指引体系,推广先进的PDCA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通过贯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切实执行,将被动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4)在煤炭行业引入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HSE是勘探开发论坛组织最早提出,将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建成一个动态管理体系。在煤炭行业引入HSE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制定全国统一的《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实施程序编制指南》,在全行业加强HSE的理念和方法培训,逐步在各个煤矿企业推行HSE标准认证,建立HSE动态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能力,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应对安全问题和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促进煤炭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安全生产模式研究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篇3:谈企业管理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华煤公司加入中国华能集团大家庭,实现二次重组,这给华煤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华能企业管理的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又给华煤公司的管理带来新挑战,况且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消褪,确保生产安全、经营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的新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安全工作、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华煤公司结合近年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研究矿井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适时提炼总结出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按照“零起点、零过程、零目标”的工作要求,形成了“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工作现场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工作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死角,安全管理零漏洞,‘三违’处罚零情面,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等安全零理念体系,推广运用于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收到很好的效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华煤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1年,全公司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8起,死亡3人,轻伤5人,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10,千人负伤率0.36,杜绝了二级及以上生产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

1 有效提高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认真做好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以“零开始”为工作起点,以“零事故”为奋斗目标,以“零容忍”为工作态度,杜绝松懈麻痹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

安全生产工作“从零开始,向零奋斗”,是安全工作的真谛,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规律,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的必然承诺!作为一名安全工作者,更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环境的变化而把好安全关口,打牢安全基石。我在煤炭事业中工作30年了,深刻理解安全工作就要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每时每刻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1.1 要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作安全工作的第一需要

安全,是家庭的天,是家庭幸福与快乐的基石。从思想上教育广大职工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和谐矿区的实现,让事故远离我们。树立起安全在我们心中,安全在我们手中的责任意识,让全体职工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1.2 加强对广大职工安全培训力度作为安全工作重点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应用能力和工作责任感,通过考核奖惩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检查、监督,目的就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永远不让事故重演。

1.3 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工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改善作业条件,规范岗位作业标准,使各种安全标识齐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按照“四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严格管理。要求广大员工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1.4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

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任务、职责,通过奖惩调动各专业兼职安全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只有牢记安全工作是永不过时的话题,把安全工作纳入班组的日常管理中,不要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5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和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

企业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经常开展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共同构筑安全大堤。企业可以开展像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或者开展像岗位练兵、事故预案的实地安全演习等活动。同时企业应该坚持好的安全生产做法和办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将安全生产意识灌输到企业员工头脑当中。

2 结语

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实际上是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有效保障措施,涵盖了“人、机、环、管”等多个方面,容纳了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包含了作风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抓手,安全精细化管理的主线,是华煤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创新性举措。华煤公司全体员工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创造了一系列的佳绩,成了全国煤海的又一颗新星。

参考文献

篇4: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5-0138-01

目前,在我国的煤矿企业中,生产调度是管理工作和生产技术相结合的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级调度室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非常复杂、繁琐,具体如下:协调和联系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调整煤矿生产中的不合理工作;消除和发现生产中的不利因素;检查生产进度和生产状况。因此,煤矿调度是煤矿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和重要部分,是协调和连接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重要枢纽和桥梁,同时也是保证生产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法宝。

1 从煤矿企业中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特点研究调度 工作的重要性

1.1 工作的连续性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因此,与之相对应的煤矿调度工作也不能间断,调度人员在工作期间不能擅自离岗,更不能无故离职[1]。为了确保煤矿调度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煤矿企业大多安排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保证调度的连续进行。煤矿调度工作指挥能效的提升,能够快速推进煤矿生产工作,保证煤矿生产规划和生产任务的顺利达成,而且可以有效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煤矿调度工作特性有利于发现和解决煤矿企业中的各种问题,调度工作室也被称为第一值班室。

1.2 严格的时间性

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调度工作中,对于煤矿企业中的各种问题和各类矛盾,调度工作者必须能够快速、及时地反应,并将具体情况上报给煤矿企业的高层领导。除此之外,调度工作者还必须将高层领导的指令信息以及生产计划按时传递给煤矿企业的基层工作者。煤矿企业一旦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调度人员就必须和时间赛跑,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切身利益都必须用一分一秒来计量。基于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调度工作者必须端正工作态度,本着负责、尽职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在事故来临时,才能做出有效、准确、及时的反应,进而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发展时长,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3 信息的权威性

在煤矿企业生产中,调度部门是最为核心的管控机构,对煤矿的日常作业和生产进展有着很强的指挥性。在生产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各类生产技术信息、生产计划信息、生产进展信息都会汇集到调度部门。因此,煤矿企业的调度部门所处理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严格性的特点。虽然,在我国大多数的煤矿企业中,调度部门是一般的管理科室,但是,每一层机构都必须贯彻和执行调度部门的要求。

1.4 知识的综合性

煤炭生产调度要接受、处理、监控各类生产信息,这就要求每一个调度工作人员都必须掌握各类安全生产知识,也只有如此,才能在调度工作中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这种准确及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鉴于此,一名合格的调度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防范、安全策略、安全技能、安全知识,而且还要详细了解和熟悉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2 从煤矿企业中生产调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调 度工作的重要性

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性有:第一,煤炭生产多采用井下运作的生产模式,一线工作人员要在地底下几百米的深井中劳作,生产环境和工作环境比较差[2]。

因此,电、光线、水等严重缺乏且受限,同时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比如,产煤时的灰尘会直接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地底下散发的瓦斯气体甚至还会直接扼杀人的生命。与此同时,还存在岩石坍塌、地下水渗漏等众多不安全、不安定等要素。这些都让煤矿安全称为煤矿企业管理运行中的重中之重。

第二,煤矿生产的操作工序繁杂,工作类别多。在实际的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各个系统、繁杂的生产环节,调度部门都要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而且还要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难题和矛盾,让煤产业的运行高效、流程稳健、工作顺畅,进而保证煤炭生产的持续性和连续性。

3 从调度工作的职能角度研究煤矿企业中生产调度 工作的重要性

调度对于非正常作业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措施,并且要进行实时检查和监督;必须制定出关于事故扩大的处理和防范措施;必须根据现场生产的变化进行协调和组织。

3.1 组织协调

煤矿企业中的组织协调就是根据具体的生产作业要求实时监督和检查生产作业的准备工作、进展状态,并且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影响生产计划的消极因素,不断修正薄弱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善于修正煤矿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协调和配合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形成企业生产中的科学体系。组织协调的意义在于能够消除安全生产中的脱节现象,协调和组织各个生产部门以及每个生产环节,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上传下达

顾名思义,上传下达就是将上级的指示或者要求准确传达给下级部门,并且将下级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按时汇报给上级部门。在煤矿调度工作中,上传下达早已司空见惯,调度部门的这项职能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密切相关。上传下达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高层领导准确真实地了解一线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尽快排除安全隐患,制定相关措施。此外,由于上级部门的决策意见可以准确传递到基层部门,这样可以快速安排事故处理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3 应急处置

通俗来讲,应急处置就是指对煤矿的井下和井上发生的一系列危害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事故所作出的应急处理和行为。在实际的煤矿企业生产中,要想做好应急处置,必须把控好以下两个主要环节:第一,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将灾害危及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第二,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相关救援单位,比如医院、救援队伍、消防部门等等,并且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能够准确无误地实施,进而保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3]。在我国很多大型的煤矿安全事故中,就是因为很好地进行了应急处置,才有效避免了事故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

4 结 语

总而言之,煤矿调度工作在煤矿的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煤矿企业高效运行的屏障。煤矿调度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决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好坏,因此,煤矿企业的调度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调度工作,充分发挥调度组织、调度协调、调度指挥的作用,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本文从煤炭生产的特点、煤矿企业调度工作的特性、煤矿企业调度工作的职能三个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调度管理的重要性,以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峰,刘炳法.浅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山东煤炭 科技,2012,(6).

[2] 李坡来.浅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时代报告,(学术 版),2011,(9).

篇5: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目的和意义

安全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安全管理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创新管理是促进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创新安全管理,要变事后处理型为问题发现型管理模式,运用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上,为生产发展与生命安全建立坚实的屏障。

二、方法和手段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创新。

首先必须对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类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很难真正落实到位。其次,要不断完善安全保证体系,使之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二是要坚持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三是要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四是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奖惩兑现;五是要认真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制度。

(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创新。

1、注重加强对生产一线、重点岗位及新进厂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

2、要加强对重点岗位工人以及特种行业作业人员的安全学习培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积极开展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安全管理技能。

(三)安全文化工作的创新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教育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真正把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安全文化浓厚氛围,促进生产安全和稳定发展。

(四)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和“事故责任查处制度”,充分调动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高度责任感,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对不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漠视安全规程违规生产操作生产所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依据相关法规规定追究事故责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队伍自身建设,强化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并注意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不断强化和增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局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安全职责。

三、前景与展望

篇6:护理管理安全的重要性

【摘要】 通过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她们的法制观念、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落实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更深、更广的角度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医院应最大限度地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这是现代优质护理所首先应做到的。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杜绝隐患是摆在管理者和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管理因素

1.1.1 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护理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2 上级监控缺乏力度 管理者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专题会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1.1.3 对护士教育培训不足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不够及培训管理监督不力等。这不仅是发

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当前护理科学和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这些方面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1.1.4 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护理人员素质不符合职业要求

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个人素质是指护理人员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当这些素质不符或偏离了护理职业的要求,就可能造成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病人身心带来不安全的结果或不安全感。

1.2.2未严格执行职责、制度、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编制缺乏,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对危重、意识丧失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对药物剂量不清楚、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和失误。

1.2.3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熟练 随着护理新观念、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涌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对低年资护士而言,由于她们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熟练,平时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跟不上,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有的护士不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理论知识匮乏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且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从而未及时给病人用药和处理,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方法,致使护理工作滞后,影响医疗效果。

1.2.4 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书写不规范 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患者的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导致与患者产生冲突。由于护士忙于应付各种常规治疗,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地将护理活动记录,下班时回顾性地记录,致记录内容出现粘贴、涂改现象,甚至关键的内容漏写;记录内容过于简单,千篇一律,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

1.2.5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欠缺,忽视病人心理变化

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患者态度生硬,对病人反常的情绪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做必要的心理疏导,有的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良后果,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1.2.6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值班。一些护理行为有时仅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全都做到让患者签字或知情。或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由于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好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1.2.7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交流

由于人员的统配不足,对病人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而不注重与病人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患者不理解,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患者不满意。1.3 患者的因素

1.3.1 患者或家属期望值过高 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医院期望值过高,心理承受力差,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如出现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反复,就会不信任医生,怀疑诊断错误,更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甚至拒绝治疗,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3.2 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容易产生不良心境,可能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冲突。1.3.3 患者的自身素质 由于部分病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对护士工作不理解,易出言不逊或有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2保证护理安全的措施

2.1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 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应以身作则,成为学习、执行、落实制度的模范。凡事有预见性,努力作到“三预”、“四抓”,即:预查、预想、预防和抓容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不能一味的回避,甚至推卸责任,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解决,防微杜渐,让大家在别人的教训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2.2加强各种规章制度、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安全护理与法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全体护理人员定

期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加强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见习护士的安全管理,学习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广大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使全体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在实施护理行为的过程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和纠纷。2.3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多途径的监控体系 医院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临床护理组长为主体,全体护士共同参与的护理安全检查体系。定期监控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护理部、病房护士长随机对科室护士进行护理制度、职责及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提问,加大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同时利用晨会时间不定时在科室督促护理规章制度和重病人护理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各种信息;通过夜查房加强夜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定期分析不安全因素,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消除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4开展护士礼仪、服务态度培训 在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为语言不当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因此应组织全员参加礼仪培训,制定了各种岗位的规范语言,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管床护士每天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弥补护士沟通不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5加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鼓励护士参加专科、本科等再教育,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并主持专业讲座和业务查房等;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观念;对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让每位护士均能准确、熟练、规范的完成护理操作,从根本上防止了因操作不熟练或失误,而发生的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2.6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要求护理人员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培养护士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遵循护理文书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来记录文字内容,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病人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7加强沟通,依法行使病人的权利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应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同情病人,因人施护。在交流过程中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结合病人的情况,向病人解释;遇到护患双方有意见分歧时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贴关心、理解病人,提高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从而杜绝护理纠纷。

2.8推广人性化服务,创造和谐护患关系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声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张整洁的床铺,一段礼貌简洁的入院介绍,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充满责任心,对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种解释工作耐心,使护理人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造和谐护患关系。实施人性化服务是安全护理的有利保障。小结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前提。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2] 林菊英.现代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7.[3]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51.[4] 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8 [5]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45.

[6] 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篇7: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开拓开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开拓开采设计以及煤矿的开采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对矿区进行勘探、规划、安排和布置。在对矿井进行技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对矿井所在区域的地质、开采装备、技术、工艺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以此为煤矿的开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在煤矿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守三个原则,即技术应用合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以及机械化原则。在设计巷道时,尽量简单方便,保证所采用的设备能够遵守技术运用合理化原则,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而这些都需要以技术为基础保证,经过技术方案的比较、技术论证的分析等而选择最优的方案。煤矿的设计需要围绕着矿井或者是矿区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是否具有长期的寿命为中心,因此在进行开拓开采的设计时候,技术管理工作便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2.2技术管理在煤矿事故的防止作用

在煤矿开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井下环境十分恶劣,而火、水、煤尘、顶板、瓦斯等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在开采中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配合也对事故的发生率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若是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不合理,便会容易导致故障、事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还会引发灾难,给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煤矿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煤矿的开采环境具备许多无法消除的危险因素,只是危险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排查,检验其中存在的隐患并进行消除,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隐患存在的数量以及程度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成正比,隐患数量存在的越多,程度越深,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便越大。因此,必须要彻底消除煤矿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每一个隐患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基础工作的强度,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此充分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除此之外,在开采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顶板初次和周期来压问题、钻空顶和断层问题等隐患,对此应该制定临时措施,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手段。在技术管理中,矿井所面临上述问题还需要进行定期分析,通过理论、经验、实验等对事故相同隐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便于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

2.3“一通三防”的重要作用

在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是人们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而其造成的后果却十分严重。对此,必须要做好“一通三防”的工作,将重点放在技术管理、合理控制煤尘和瓦斯的方面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一通三防”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从管理层到普通的员工,明确责任,提高制度的落实力度,对煤矿的生产进行共同管理,严格控制设计、成产环节、措施审批、隐患处理等方面;

(2)做好通风技术管理。矿井的通风不仅是煤矿所有工作的基础,而且还能有效避免煤尘,对于灭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合理改造和调整通风系统,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好无损,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爱护设施的意识,保证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

;(3)加大“一通三防”的资金投入,保证完善的通风设施。

3加强煤矿技术管理的对策

3.1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煤矿开采不仅受到开采条件和地质因素的限制,而且还受到工艺落后、装备陈旧、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影响。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采煤工艺,不断创新煤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但是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可行性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能盲目进行开采;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改善新技术和新设备,避免新隐患的形成,使新工艺、新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3.2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大量的煤矿安全生产表明,如果缺乏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便无法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开展技术管理的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上都给予极大的关心、支持、帮助,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以此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以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之中,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

4结束语

篇8: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 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好煤矿安全生产, 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各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 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 环节众多, 因此, 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 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 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 相互适应, 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在对煤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煤矿的矿产职工的人身安全, 而且关系到煤矿的正常运营,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 涉及到多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的运转都关系到生产的稳定性。在对煤矿的管理过程中, 技术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对于煤矿的技术管理, 它是煤矿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渗透到了煤矿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 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的技术管理对于在生产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统筹各项管理工作, 所以煤矿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们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 所以要想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就要将煤矿的技术管理放到首要的位置来对待, 只有将煤矿的技术管理正常的运行起来, 才能做到煤矿的安全生产, 水平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

2 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支撑

对于煤矿的开拓开采, 是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设计方案的, 要进行合理的科学设计, 才能有计划的、有规律的、科学合理的进行开采。煤矿的开采, 是要经过科学合理的验证, 进行前期的技术勘察, 将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汇总, 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 根据相应的科学原则制定出合理的开采方案。在对煤矿的开采进行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的考虑到各项因素的存在, 是否会对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开采前期的各项因素, 而且要对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故考虑周全, 万一发生突发状况,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补救, 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开采的过程中要采取先进的开采技术, 使用先进的开采设备, 将开采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的配置。以上这些都是需要技术的管理, 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将开采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 合理设置每一个环节的流程。

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 巷道布置力求简单, 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技术可行、其次要经济实用, 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 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 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 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 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 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 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 煤矿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 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在生产过程中, 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或事故, 甚至可以酿成大祸, 严重危及工人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只有通过不断查处生产中的隐患, 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 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在开采过程中, 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 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 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和钻空顶等这些短期隐患, 应明确责任, 制定临时措施, 加强管理, 使其尽快消除。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 不仅要有定期分析, 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性, 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 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4.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

责任制,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 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4.2 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 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

防灭火工作的基础, 在具体工作中, 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 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 管好用好通风设施, 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 杜绝人为的破坏, 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4.3 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 配齐通风防尘设施,

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 该花的钱, 坚决花, 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 做到万无一失。

5 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我们国家充分的重视人权, 积极的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 所以在发生一系列的煤矿安全事故之后, 我国越来越将煤矿的安全管理放在了首要的位置。那么在对煤矿的安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人在生产活动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对生产环节进行控制, 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 煤矿的技术人员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在煤矿的技术管理上, 技术人员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安全制度的建立, 安全规范的执行, 都是要依靠技术人员来完成的。技术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 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还要对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违规现象进行制止, 发挥监督作用, 动员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工作程序, 将安全生产的意识深刻的灌输到每一个人的头脑当中,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遵守安全生产程序。

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就要对技术人员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福利保障。重视技术人员的地位, 重视技术人员的建议, 在生活上和工作中给予技术人员一定的特殊待遇, 充分的发挥技术人员的带头作用。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完善, 相应的规章制度上健全, 成立以技术总工程师为总负责人的领导班子, 在行政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秩序, 完善管理流程, 为我国的煤矿事业做出贡献, 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利的环境, 稳定社会的秩序。

摘要:我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煤矿业发展的很迅速, 而且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 煤矿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也非常的重视煤矿业的发展, 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我国的煤矿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 在一些煤矿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出现了几率较高的煤矿事故, 给我国的煤矿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 也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因为煤矿业都是在矿井下进行生产作业的, 生产环境非常的危险, 极易出现事故的发生。对于这些事故的发生, 煤矿的技术管理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由于对煤矿的技术管理不够到位和管理不善, 出现了煤矿事故的发生, 所以一定要加强煤矿产业的技术管理, 尽量的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在煤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管理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的意义, 分析了技术管理的作用, 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高度危险性事故,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1.1.[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1.1.

上一篇:企业并购案例风险分析下一篇:服务员优秀员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