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

2024-05-15

浅析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共8篇)

篇1:浅析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

【摘要】:我国自2008年12月出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通过对买部分家电的补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确实调动了部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但是这部分财政补贴在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对经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分析在此中财政补贴的负面效应,并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字】:家电下乡财政补贴

一、家电下乡政策简介

家电下乡是一项农民得实惠的好政策。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自2008年12月1日起, “ 家电下乡” 在三个试点省份推广,农民购买下乡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类产品, 可按产品销咨价格的获得财政补贴。

二、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的创新之处

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可以说是让三方受惠,正是因为它有以下的创新之处:

(一)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调动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直接拉动消费。

(二)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所在。

三、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的一些负面效应

(一)一方面经销商在抱怨在限价的情况下利润很低,一千多元的电器,进价与差价只有几十块钱,还要交税,还要包送货上门,赚不到什么钱,影响到经销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部分农民仍然抱怨价格过高,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一些主要消费因素如诚信导购、产品多样性、售后服务保障等满意度较低,都只在50%左右。

(二)扭曲价格体系,影响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格的传导机制,使得社会资源达不到最有配置。巨大的财政补贴确实能给一部分农民带来好处,但很可能带来更多的扭曲与混乱,比如为了甄别手续的真伪,政府又将设立新的审批程序与机构,在对证件的鉴定问题上政府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等等。

(三)打破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自负盈亏,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优胜劣汰。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成本、销售和利润的相互关系,导致企业经营成果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主观努力,影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难以调动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家电下乡”由于招标期限过于短暂和招标门槛过高,把众多中小品牌家电厂商排除在外,而这些小品牌厂商在农村经营多年,对那里的消费十分熟悉,并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因此,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四)加重了财政负担。适度的财政补贴是必要的,但超过财政承受能力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财政补贴过多,首先削弱了国家财力,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其次,挤占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再者,财政补贴刚性强,难以压缩,会导致赤字增加引发通货膨胀。

四、提出一些解决方法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针对农民对家电质量和维修服务的要求,政府应该严格监督定点生产企业,严格把好质量关,提高产品的质量,不能让他们因为想拓宽利润空间而不顾产品和服务质量,还要引导经销商售后进行很好的维修服务,不能卖出去就不管了。还可以适当的扩大农民对家电的选择范围,是农民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自主选择。

(二)加强对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这一项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要确保补贴的财政资金到了农民手

中。政府应该及时出台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同时监督企业和农民的违规行为,使得家电下乡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环境下顺利推广。比如制定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的办法条例,明确补贴资金的审核与发放办法,并对审核内容、审核工作程序,甚至包括退货审核等,均作了具体要求和明确规定。同时要求各地健全补贴审核拨付机制,确保及时将补贴资金兑付到农民手中。建立监管考核制度。省商业厅、省财政厅定期对各地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还积极探索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利用多种监控手段和渠道,掌握本地区家电下乡进展动态,包括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网点建设与维修服务、企业履行承诺和举报投诉督办制度等。

(三)政府可以适当放开价格或者给产品一个价格区间,从而使得制造商和经销商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另外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已不能靠价格低的产品所能满足,所以政府也应适当扩宽招标的标准,适当加入高档次产品,使得更多的农民享受的国家的惠民政策。此外,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对农村市场的消费是非常熟悉的,也吸纳了最大数量的农村就业人口,所以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也不容忽视,也应该给予参与竞标资格,公平的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家电下乡”应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下,让所有符合国家家电上市标准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对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这样的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也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并可以保障广大农村消费者的自主选择。

篇2:浅析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

经管学院0905班田茜茜

摘要: 我国自2008年12月出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旨在拉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已在各省市全面实施。过对买部分家电的补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确实调动了部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但是这部分财政补贴在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同时也对经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实施的正负面影响以及制约因素,提出了确保“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有效实施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字:家电下乡财政补贴 影响分析 制约因素分析

一、家电下乡政策简介

家电下乡是一项农民得实惠的好政策。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自2008年12月1日起, “ 家电下乡” 在三个试点省份推广,农民购买下乡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类产品, 可按产品销咨价格的获得财政补贴。

二、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的创新之处

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可以说是让三方受惠,正是因为它有以下的创新之处:

1.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调动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直接拉动消费。

2,.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所

三.家电下乡的消极影响

1.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

鉴于“家电下乡”政策带来的巨大商机,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浑水摸鱼,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搞假冒促销,将收购来的废旧家电,换上新壳后销售给农民。一方面随着现在模具等工艺的发展,造假能力的提高,想从外观上识别翻新家电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获取信息渠道较少,弄不清指定的网点、品牌、型号等情况。同时商家和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农民很难对假冒伪劣产品加以区分,结果导致农村市场很有可能成为垃圾产品的集散地。

2.家电企业盲目“上马”,供大于求

企业和商家都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他们都想借“家电下乡”的政策大发横财,而且我国国内的企业都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在政策的引导下,许多企业纷纷“上马”,在短期内盲目的加大生产力度。由于面向的消费群体是农民,这些产品也都是低端产品甚至是将被淘汰的产品。这就带来了一定的危机,一旦

农村市场趋于饱和,就会有大量的产品积压。使得本来是出于缓解家电业产能过剩而制定的政策,反而导致了更多的产品积压。对于家电行业,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灾难。

3.误导农民的消费行为

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我国现在的农村并不富裕。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家庭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日常的食物消费,恩格尔系数极高,家电产品在这些农民的眼中并不是必需品,甚至是奢侈品。在这个时候推出“家电下乡”,会对农民的消费行为产生误导,引导农民超前消费,对于农民来说,这种消费观念的形成是很危险的,因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是未来的生活、养老、医疗保障。因此在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的时候,诱导农民消费,其实是在透支未来。

在。

四、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1.产品不适合农村市场

由于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的营销重点都是城市市场,很少涉及农村市场,对农村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对家电下乡准备不足,推向农村的产品很多都不适合农村的需要。实际上,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城市里很受欢迎的产品在农村可能会受到冷落。比如很多针对城市的家电都带有智能化的功能,在城市很受欢迎,但是农民本身知识水平不高,他们需要的可能是简单易用的产品。而且功能越复杂,发生故障的概率越高,而农村的维修服务又比较落后,因此受冷落是理所当然的。

2.相关手续繁琐

目前“家电下乡”大都是“事后补贴”,购买人先付全款,在购买后30日内,持购买产品的发票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志、购买人储蓄存折(或粮食直补专用存折)等相关材料,到乡镇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办公室申报补贴。这种补贴方式需要层层审核,手续繁杂。有的农民买了一件产品,补贴要等一个月以上才能到手。手续的繁琐影响了农民对“家电下乡”的热情,许多农民往往因为手续繁杂放弃了购买计划。

3.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也是限制“家电下乡”实施的重要因素。因为一般的家用电器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例如电视机需要比较稳定的电压和有线电视信号,电冰箱需要不间断的电源供应,洗衣机离不开自来水供应,电脑需要成熟的网络建设等等,但是目前农村这些基础实施还比较落后,电视信号弱、收看效果差、电网老旧、电压不稳定、电费相对较高,自来水普及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除此之外,部分农村不通公路,即便有也由于无人保养路况极差,无形中抬高了家电的物流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家电的下乡。

五、提出一些解决方法的建议以供参考

1.针对农民对家电质量和维修服务的要求,政府应该严格监督定点生产企业,严格把好质量关,提高产品的质量,不能让他们因为想拓宽利润空间而不顾产品和服务质量,还要引导经销商售后进行很好的维修服务,不能卖出去就不管了。还可以适当的扩大农民对家电的选择范围,是农民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自主

选择。

2.加强对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这一项专项财政资金的监管,要确保补贴的财政资金到了农民手中。政府应该及时出台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同时监督企业和农民的违规行为,使得家电下乡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环境下顺利推广。比如制定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的办法条例,明确补贴资金的审核与发放办法,并对审核内容、审核工作程序,甚至包括退货审核等,均作了具体要求和明确规定。同时要求各地健全补贴审核拨付机制,确保及时将补贴资金兑付到农民手中。建立监管考核制度。省商业厅、省财政厅定期对各地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还积极探索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利用多种监控手段和渠道,掌握本地区家电下乡进展动态,包括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网点建设与维修服务、企业履行承诺和举报投诉督办制度等。

3.政府可以适当放开价格或者给产品一个价格区间,从而使得制造商和经销商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另外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已不能靠价格低的产品所能满足,所以政府也应适当扩宽招标的标准,适当加入高档次产品,使得更多的农民享受的国家的惠民政策。此外,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对农村市场的消费是非常熟悉的,也吸纳了最大数量的农村就业人口,所以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也不容忽视,也应该给予参与竞标资格,公平的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家电下乡”应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下,让所有符合国家家电上市标准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对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这样的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也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并可以保障广大农村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参考文献:

篇3:浅析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

家电下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惠农强农, 带动工业生产, 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是分析家电下乡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从中总结出一些启示, 为今后类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

1. 私自留存、收购或借用农户身份资料申领补贴

一是私自留存、复印农户身份资料申领补贴。该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户需要提交身份资料给代审代垫网点, 网点具备复印农户身份资料的权利, 然后利用复印的农户身份资料虚开发票、伪造销售情况, 或将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给城市居民, 向财政部门申请补贴。该情况占用了农户可享受的指标, 使得农户的利益遭到严重损失, 严重违背强农惠农这一目标。不利于促进消费, 严重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是收购或借用农户身份资料申领补贴。该情况除会损害农户的利益, 不利于促进消费之外, 在收购、借用农户身份资料时候, 农户同收购、借用方实际上已达成了共谋, 农户基于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将个人资料出售给收购方, 以获取部分利益。在农户同收购、借用方共谋的情况下, 违规行为的查处难度将大大加大, 查处成本将大大增加。

2. 以非家电下乡产品作为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申领补贴

生产厂商或经销商通过抽取、私自购买、违规申领、倒卖、伪造标识卡, 或者通过上级奖卡、返卡等违规形式获得标识卡损害了农户的利益, 以非家电下乡产品替代家电下乡产品, 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产品价格偏高, 次货劣货充斥农村家电市场。以非家电下乡产品作为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使得中标产品生产厂商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挫伤合法生产厂商的积极性。

3. 产品价格紊乱

部分销售商利用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不了解, 将规定的最高限价当成全国统一价, 或隐瞒最高限价, 销售价高于中标最高限价, 一些销售商甚至规定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不允许议价, 不能享受店内统一折扣、优惠, 造成家电下乡产品价格虚高, 家电下乡补贴前转至销售商口袋, 农户利益被蚕食。

三、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

1.“代审代垫”方式造成监管难

“代审代垫”方式使得销售网点既掌握了农户的资料和资金, 又具备补贴审核发放权, 这为销售网点单方骗补提供了条件。目前虽然通过电话回访增强对“代审代垫”方式的监督, 但效果并不理想。

2. 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

当前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在管理权限设置和查询功能上存在缺陷。在权限设置上, 管理部门只有本辖区的查询权限, 这与家电下乡可跨区域申领补贴的政策不符, 给审核造成了困难。在查询上, 管理部门无法通过系统查询到过往申领补贴产品的销售网点信息, 这给发现投诉后的追查工作造成了困难, 从而使一些疑似骗补行为无法得到证实。

3. 执行监督政策不够具体

如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依据、办法、程序和权限还不够具体明确, 缺乏可操作性。此外, 电话回访制度也存在不足, 政策中未对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做出具体规定。

4. 基础政策执行部门资源不足

首先, 人员不足。家电下乡工作量大, 加之分布不均匀, 一些财政所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 每月销售量却达上千台, 很难配备专人负责家电下乡业务。其次, 经费不足。开展“家电下乡”网点和工作人员培训, 购置计算机、复印机、电话机、装订机和档案柜等硬件设备, 用于“家电下乡”资料录入、回访调查和档案装订、保管, 均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

5. 一些网点的经营模式不利于监管

部分销售网点是“家电下乡”产品市级总代理商, 在各县区均有分销商, 但各分销商代垫的“家电下乡”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0页) 补贴不在所在县区申领, 而由总代理商在其所在地财政所申领, 导致对各分销商的监管存在困难, 补贴核查也很不便, 同时也加重了总代理商所在地财政所的工作量。

6. 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了解不足, 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自我权利保障意识不强

虽然这两年通过宣传, 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目前了解普遍比较浅显, 对于家电下乡产品的一些具体政策缺乏了解, 而且他们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有限, 往往只能通过销售网点的介绍来获取, 这为部分不法销售网点误导农户提供了机会。同时, 农户自我权利保障意识不强, 没有意识到保护自己身份资料的重要性, 发现商贩违规行为时缺乏投诉意识, 对电话回访配合不够, 这给不法商贩违规操作、套取补贴提供了机会。

四、几点启示

家电下乡政策是我国开展消费补贴的一次尝试, 时间周期长, 涉及面广, 资金量大, 对财政资金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今后类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

1. 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重职权的划分

不相容业务要相分离, 特别要避免将补贴审核、资金发放、原始资料保管集中于某个部门或某个人, 通过合理的分工, 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政策执行机制。

2. 制定的政策要具有可操作性

政策文件是基层部门办事的依据, 如果政策制定的不够具体、全面, 基层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 特别是遇到较为特殊的情况时, 便没有了操作依据, 事情也就很难办好。

3.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共享、即时查询、快速传播的优势,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于执行面向大众的政策、强化资金管理、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就必须充分做好政策执行的需求分析, 依据需求设计功能模块。

4. 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宣传

惠民政策的关键是群众参与, 只有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利用政策, 惠民政策才能发挥出惠民、导向作用。因此,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媒介加大宣传,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 做好政策信息咨询、发布和公开工作。

5. 构建有效的政策执行体系

篇4:“家电下乡”:内需政策的典范

“家电下乡”涵盖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按产品价格的13%给予财政资金补贴,但对补贴产品有最高限价的设定,例如手机不超过1000元。补贴财源的主要部分80%由中央负责,其余20%由省级财政承担。

由于国际经济萎缩形势相当严峻,一向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主力的出口面对极大阻力。“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即在于消化相关产业的过剩产能,维持相关产业的营运,从而减轻失业的压力。在去年12月1日开始试点的山东等三省一市,过去一年家电销售增长幅度达30%。因此估计,在未来为期4年的全国“家电下乡”实施期间,将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并且一浪高过一浪之际,各国政府不约而同且几乎都采取凯恩斯的积极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尤其是积极财政政策。但这种政策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容易掉入“为支出而支出”的陷阱,连发达国家都未能幸免。20世纪90年代,日本为了刺激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的景气,动辄斥资数以百亿计的美元投入基本建设,结果不但未能阻止迄今为止已长达17年的经济衰退,反而留下一堆没有经济效益的公共设施,包括使用率偏低的机场、港口,以及一座连接古宇利岛(人口仅361人)、造价2.5亿美元的大桥。台湾也出现了不少乏人使用最终是养了蚊子的“蚊子旅馆”和“蚊子机场”。

因此,为了扩大内需,扩大政府支出及补贴都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相关的支出能否避免浪费,同时更能兼顾到国家现阶段发展的其他目标。即以“家电下乡”为例,除了可以通过补贴,拉动消费需求,充分利用产能之外,还可以拉近城乡差距,使城乡家电普及率差距由目前的近20年缩小为10年。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只是补贴了税收,调动的却仍是民间部门的资源,确保了效率,这样的政策即是一个创新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扩大内需政策。

有几个标准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内需政策的良窳。简单地说,如果一个政策,除了可以在避免浪费下真正拉动需求之外,还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换言之,既拉动了短期需求,又增长了长期供给潜力。

(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换言之,在拉动需求的同时,又能兼顾环保、生态及社会和谐。

(3)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

(4)有利于促进改革的深化。

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可以在“家电下乡”之外,再举出如下的一些例子,供大家参考。

(1)扩大对政府机构、企业及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及教育培训上的支出及补贴。长期而言,人力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保障。新加坡即采取过针对企业投资于教育培训支出的抵税政策。

(2)“三农”改革必然会释放出大量农村劳力,人数可能数以亿计,除可借由扩大基础建设以吸收劳动力之外,更可推动长达二三十年的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造林计划(种树,是相当“劳力密集”的“产业”),以创造庞大就业机会,又有利于环境生态。

(3)大规模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城际之间是铁路及高铁,城市之内是地铁与轻轨),既创造就业,又节能环保,还提高生产力。

(4)以民营及公营双轨齐行的方式,大规模投资于教育、医疗和住房等三大公共产品的建设,既拉动内需,创造就业,保障民生,又改善分配差距。

篇5:国家家电下乡政策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9年2月1日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广。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家电下乡产品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热水器(含储水式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九类,摩托车已经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

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如下:彩电3500元,冰箱(含冰柜)2500元,手机1000元,洗衣机2000元,壁挂式空调2500元,落地式空调4000元,储水式电热水器1500元,燃气热水器2500元,太阳能热水器4000元,电脑3500元,微波炉1000元,电磁炉600元。

实施中补贴产品及最高限价如有调整,另行公布。

第三条 享受补贴的每类家电下乡产品每户农民限购2台(件)。

第四条 本细则所称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补贴的资金。

第五条 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财政部将中央财政应负担的补贴资金按比例预拨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应当落实地方应负担的补贴资金并及时转拨。中央财政将与地方财政定期清算。

对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5.12”汶川地震51个重灾县,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上述地区可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对家电下乡补贴力度。

第六条 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山东、青岛、河南、四川等4个省(计划单列市)执行到2011年11月底。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执行到2012年11月底。其余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2009年2月1日开始,执行到2013年1月底。

第七条 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供销总社、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家电下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的职责及本细则规定,共同组织实施家电下乡工作。

第二章 家电下乡产品生产

第八条 家电下乡产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家电下乡产品标准和招标文件,产品标准应当包括质量、节能、环保、耐用、安全及农村适应性等内容,并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

第九条 生产企业投标时应当签署承诺书,在家电下乡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作出明确承诺,中标后应当与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协议书,明确权利和义务,并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

企业的产品投标价格,应当充分考虑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合理税费和利润,以利于调动销售环节的积极性。

第十条 中标生产企业应当切实履行承诺书和协议书规定的义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家电下乡产品要求组织生产。严格控制生产流程,保证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安排好生产进度,保证家电下乡产品充足供应。

第十一条 中标生产企业应当按规定对家电下乡产品逐一加制统一的产品标识卡及号码,保证产品与标识卡一一对应,并及时将生产、发货信息录入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

第十二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督促中标生产企业严格生产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家电下乡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中标要求。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履行质量承诺。

第十三条 各级质监部门要按照质检总局的统一工作部署,根据生产企业属地监督管理的原则,将家电下乡产品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加强对中标企业的巡查和中标产品的质量抽查,督促企业贯彻落实国家“三包”规定。及时受理举报投诉,严查生产企业各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之名制假制劣、翻新废旧家电产品、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

第三章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

第十四条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企业通过邀请招标方式确定,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推荐销售企业。

第十五条 销售企业投标时,应当针对家电下乡制定完善的宣传、配送、售后服务、价格管理、监督等措施,确保家电下乡销售渠道顺畅。中标后应当与财政部、商务部签订协议书,明确权利和义务,并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

第十六条 中标销售企业所属销售网点,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销售家电下乡产品。

销售网点备案的基本条件:(1)必须是中标销售企业的直营、加盟或授权的网点;(2)必须具备开具税务发票的条件并照章纳税;(3)必须具备销售信息审核录入系统条件;(4)销售规模及服务水平居所在地区的前列,具备送货、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服务能力。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具体的销售网点备案标准和程序。对符合备案标准的,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备案申请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同一网点不得重复备案,严禁以网点备案为条件向企业收费。

第十七条 中标销售企业要严格履行承诺,并对所属各销售网点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行为承担责任。

中标销售企业要根据家电下乡产品市场需求,组织货源保证供应,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家电下乡流通体系。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监管,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对销售网点统一的工作要求,杜绝乱涨价、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中标销售企业不得限制或禁止其他中标家电下乡产品进入本企业流通网络,不得以备案为条件向网点收费,要合理考虑销售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

第十八条 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必须为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开具税务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产品型号、价格、产品标识卡号、购买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等信息。

销售网点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统一的“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张贴统一的家电下乡产品公示栏和农民购买须知,在产品公示栏中明确公布该网点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具体型号和中标最高限价,设立专柜,并配备专销人员。积极向农民宣传中标产品型号、价格及申领补贴流程等政策。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价格不得高于产品中标价格以及市场同期同类产品价格,但可以随成本下降及供求因素按低于中标价格销售。

第十九条 中标销售企业及销售网点要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及时、准确录入发货、收货、销售等信息。对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也应当在系统中如实录入。

第二十条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中标销售企业及销售网点的监督管理,防止地方保护和市场垄断,协调中标生产企业的产品供应及中标销售企业的网点建设,维护家电市场流通秩序。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销售网点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政策宣传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以及开展促销活动情况;(2)履行投标承诺和中标协议以及提供销售、服务等情况;(3)使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和销售信息录入情况;(4)发票使用情况等。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均应当设立投诉电话和信箱,受理农民及企业的举报和投诉,接到对销售网点的举报投诉后,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查清事实并予以处理。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公示公告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销售网点违规信息以及举报投诉处理等情况,应当通过网络、媒体等向社会公告。

第四章 农民购买与补贴申报

第二十一条 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到悬挂有“家电下乡指定店”标牌的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2)每个家电下乡产品都附有与产品唯一对应的“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粘贴在产品说明书封面的指定位置;(3)每个家电下乡产品都粘贴有专门的家电下乡产品标识;(4)应当索要正规发票;(5)查看要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价格是否超过该产品的中标最高限价。

第二十二条 申领家电下乡补贴应当备齐以下材料:(1)购买产品的发票;(2)购买人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或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3)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4)购买人粮食直补专用存折。没有粮食直补专用存折的,可用其它储蓄存折。

第五章 补贴资金审核与兑付

第二十三条 补贴资金由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审核兑付。

第二十四条 分步实施家电下乡补贴审核兑付程序简化改革。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山东、青岛、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率先进行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兑付改革试点,实行销售网点代理审核并录入补贴相关信息,乡镇财政所确认并兑付补贴资金的办法,其他地区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推行,具体时间另行确定。

第二十五条 改革试点地区补贴资金的审核兑付程序:

(一)销售网点在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应当查看其相关身份证明,对符合补贴条件的,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产品的销售及补贴备案信息,录入信息应当包括:购买产品发票号码、购买人信息(含户口簿户主姓名和身份证号、购买人姓名和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产品标识卡号、储蓄存折银行账号(有粮食直补专用存折的应当用粮食直补账号)等。储蓄存折银行账号姓名与购买人或户主姓名应当一致。暂时不能实行网上审核录入的,可以进行纸质表格审核登记,到具备条件的销售网点或乡镇财政所进行网上录入。

(二)销售网点必须留存产品标识卡、购买人户口簿(户主页及本人页)、购买人身份证、购买产品发票、储蓄存折等复印件,并在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上述资料提交指定的乡镇财政所办理补贴兑付手续。

对于非农民消费者购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不得以任何借口索取和留存产品标识卡及其复印件。

(三)乡镇财政所对销售网点提交的相关材料,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确认完毕,并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农民的储蓄账户。相关复印件留存备查。

(四)县乡财政部门应当将补贴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同时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监督检查,防止骗补行为的发生。根据补贴资金兑付情况,县、乡财政部门要会同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宣传、农业、环保、供销、税务、工商、质监等家电下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下简称“家电下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销售网点代理审查情况进行抽查,并与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对于异常数据或疑似骗补行为应当及时核查。每个网点半个月至少抽查一次,抽查比例不小于兑付补贴资金的10%。抽查内容包括家电下乡产品进销存情况、销售的真实性、发票的真实性及税收缴纳情况等。

第二十六条 非改革试点地区补贴资金的审核兑付程序:

(一)销售网点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农民购买信息录入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暂时不能实行网上审核录入的,可以进行纸质表格审核登记,到具备条件的销售网点或乡镇财政所进行网上录入。

(二)销售网点在网上录入销售信息后,农民应持购买产品发票、购买人身份证、户口簿、产品标识卡以及储蓄存折(有粮食直补专用存折的应当用粮食直补存折),及时向指定的乡镇财政所申领补贴。

(三)乡镇财政所应当及时受理审核。不符合补贴条件的,应当当场告知;符合补贴条件的,自农民申领补贴之日起12日内,应当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农民的储蓄账户。乡镇财政所应当留存发票复印件备查。

(四)具备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实行销售现场集中审核方式。县乡财政部门要会同家电下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人员联合下乡,积极创造条件在销售网点现场受理农民补贴资金申请,方便群众。

第二十七条 为便于乡镇财政所兑付补贴资金,各地要在乡镇财政所设立“家电下乡补贴专户”。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通过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将预拨的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拨付到“家电下乡补贴专户”。乡镇财政所审核兑付后,应当及时到县级财政部门报账。家电下乡政策执行到期后,应当撤销“家电下乡补贴专户”。

第二十八条 不管是改革试点地区还是未改革试点地区,由于银行网络不健全、地广人稀等原因实行“一卡通”、“一折通”方式兑付补贴资金有困难的,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可实行销售网点代理审核并垫付补贴资金的办法,销售网点再与乡镇财政所进行补贴资金清算。具体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各地要积极开拓思路,本着既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又方便农民群众及时领取补贴的原则,创新补贴资金审核兑付办法,加快补贴兑付进度。

第六章 产品售后服务

第三十条 中标生产企业要切实履行投标时关于售后服务的承诺,即售后服务“三包”规定、售后服务电话、5日内解决家电产品故障、5日内难以解决的应当提供备用机,对地域广大和农户分散的乡村开展巡回维修服务和集中培训服务等。

第三十一条 中标销售企业要增强网点的销售服务功能,严格履行流通企业承诺,严格执行国家“三包”规定,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物流配送体系,提供适合农民的售后服务,设立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负责所售家电的安装调试、使用辅导,要做到包教包会;满足用户服务要求,实现县市用户24小时之内、乡村用户48小时之内、偏远乡村72小时之内上门服务。

第三十二条 各级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督促中标销售和生产企业加强和改善售后服务,特别要做好灾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的售后服务工作。

第七章 市场秩序监管

第三十三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家电下乡产品行为。

第三十四条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以及商务部门“12312”举报投诉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协会分会、“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投诉站(简称“一会两站”)的覆盖面,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投诉举报,切实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以“家电下乡”名义销售伪劣商品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防止假冒商标家电商品流入农村市场,维护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篇6:浅谈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

相信我们在进入一些家电商场的时候,常常都会看见商家在一些家电产品的价格上面贴有这样的一些标语:该产品参与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在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就会产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比如说这个家电下乡政策的定义是什么,那些消费者可以参与这个政策,它又是在怎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有什么样的一个作用等等的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近段时间的去一些资料和仔细观察,我得到了以下的一些信息:

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式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作为一种转移性只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的角度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因而经济状况都较前有所改善。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补贴运用的好坏与否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7年,商务部、财政部制定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并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实行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大家电下乡的小规模试点。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推行,并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也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经济状况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根基。家电下乡,就是从政策上给予农民优惠,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然而,家电下乡,实际受益的,难道仅仅是农民吗?我们就此对这一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提出家电下乡政策的经济背景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1.9%。这明显超过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持在8%左右的目标。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但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容易导致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引发产能过剩,而经济过于依赖出口不可避免地将加大贸易摩擦。家电产品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由此产生的针对我国家电产品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一切都与我国内需萎靡不振有关。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货币政策由“稳健”直接改为“从紧”,这意味着投资增速将降低。拉动内需问题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随着农村购买力的较快增长,农村消费随之不断扩大,目前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农村消费环境、发掘农村消费潜力正当其时。我国的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72%,农村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过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

1元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因此,实施“家电下乡”,既可转移出口能力,减少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又可消化家电行业的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与单纯控制出口相比,这种方式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有利于企业发展,更有利于就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财政补贴总是直接或间接与价格变动有关,不是财政补贴引起价格变动,就是价格变动导致财政补贴。因此,家电下乡财政补贴会影响资源配置,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和其他的经济活动。

其正面效应有:

(1)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农村消费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出口明显下滑。尤其是家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成为必然。我国有9亿农民,占到全国人口的70%,农村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庞大的消费市场。郑凤田认为,“只要农村内需启动,可以换回国家整体经济再快速增长30年”。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是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农村消费的一个政策手段,通过家电下乡,把农民需要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推向农村市场,可以扩大内需,刺激农民购买的欲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据《中国财富》的测算,连续4年将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农民需求量最大的产品“下乡”,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

(2)有利于消化家电业产能过剩,促进行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特别是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家电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出口,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家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出口受阻,大量产品积压。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消化家电产业的产能过剩,建立一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生产、流通体系,还能促进家电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自身抵御危机的能力,找到新的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3)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

家电下乡的推行可以使农村的家电拥有量大大提高,不仅有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能增加农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包括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就业信息等等。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搜寻信息的成本虚高,严重影响农民的增收。家电下乡能很好的畅通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此外家电下乡的推行还能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体现。

其负面效应有:

(1)扭曲价格体系,影响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价格作为经济杠杆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合理的价格是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化来实现的。财政补贴改变了相对价格体系,掩盖了商品的真实价值。价格背离价值,使价格杠杆固有的调节经济、引导竞争、资源配置等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格的传导机制,使得社会资源达不到最有配置。巨大的财政补贴确实能给一部分农民带来好处,但很可能带来更多的扭曲与混乱:首先,那些本来没有条件购买家电的农户,为了不吃亏,可能采取“先买后卖”(甚至与销售点合谋、开具假发票)的做法,赚取补贴;其次,为了赚取更多的补贴,可能出现假离婚、假分家之类的现象;再次,为了甄别手续的真伪,政府又将设立新的审批程序与机构等等。

(2)打破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自负盈亏,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以实现优胜劣汰。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成本、销售和利润的相互关系,导致企业经营成果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主观努力,影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难以调动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家电下乡”由于招标期限过于短暂和招标门槛过高,把众多中小品牌家电厂商排除在外,而这些小品牌厂商在农村经营多年,对那里的消费十分熟悉,并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因此,受到的冲击也最大。“家电下乡”应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下,让所有符合国家家电上市标准的企业都参与进来,这样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并可以保障广大农村消费者的自主选择。

(3)加重了财政负担。适度的财政补贴是必要的,但超过财政承受能力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财政补贴过多,首先削弱了国家财力,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其次,挤占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再者,财政补贴刚性强,难以压缩,会导致赤字增加引发通货膨胀。据报道,在目前的“家电下乡”计划中,彩电的价格每台限制在1500元以下,冰箱2000元以下,手机则在1000元以下,每户购买的每类补贴产品数量最多为2台。以全国有2.5亿农户,政府共需要补贴3000亿元。就河南一个省份,截至2008年11月20日为止,全省已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40万台,销售总额17.8亿元,兑付补贴1.09亿元。如此巨大数额的财政补贴,将影响其他支出事项的安排,削弱了国家宏观调节经济的功能,妨碍了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的功能,同时影响经济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

综合上述两方面看,家电下乡有利有弊。

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企业和农民来说都是利好。家电企业可以趁家电下乡打开广大的农

村市场。家电下乡将直接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应是一个双赢结果。农村也似乎可以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大契机。

从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购买价格13%的财政补贴来看,家电下乡政策肯定是一项惠农政策。

首先,中标企业的产品都是质量有保障,经过国家监测,并设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不必有后顾之忧。同时生厂商将在原有产品型号上进行改进,增进一些实用新型等功能,使得产品更适合农村的生活环境。其次是商家受益:推广家电下乡,能够促进家电生产、流通和农民需求的有机对接,有利于消化家电产品过剩产能,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

农民受益商家受益,刺激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拉动了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不过,现实中已经发生的种种问题,如果政策上实施不当,家电下乡产品能否真正使农民获得优惠,这不能不让人心存疑惑。

人们开始质疑,为什么在有些地区,下乡家电含财政补贴的实际购买价竟高于城区实际购买价格几十元甚至数百元?而“家电下乡”招标产品价格高于网店等其他渠道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与这项惠农政策之初衷相去甚远的这样的价格扭曲现象如果不是政策操作不当造成,还能是什么?

财政补贴家电下乡政策,是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将补贴品种和型号、补贴的比例、补贴资金的负担等政策设计好,将补贴流程设计为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确保补贴资金及时拨付给农民是最关键的。已有许多农民担心,目前的报销程序太复杂了,而且到最后还有可能拿不到补贴,这样将损害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如果在全面实施后还是这种状况,就不值得期待。他们心目中值得期待的“家电下乡”政策是:“产品质量要好,补贴能够真正拿到手。”农民还担心政策落地的问题,如果政策不能落地,家电下乡只能是走个形式而已。已经出现过有些地方扣农民补贴款的现象,导致农民买了下乡产品,却拿不到补贴,久而久之,很可能是富了乡镇财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

部分商家利用家电下乡产品为企业打广告,但不愿意卖家电下乡产品。补贴款项在农民购买产品之后迟迟不能兑现,甚至出现销售网点克扣补贴现象。此外,也有部分农民利用家电下乡政策购买家电下乡的产品,得到补贴后,又转卖的案例。这些问题都会很严重的影响家电下乡政策的顺利推广,而且也会打击农民和商家的积极性。

虽然对企业自身来讲,把在城市部分因为消费观念改变或者技术改革而影响销售商品带到郊区,从营销上来说是为了让产品找到更好的受众群,能够物尽其用,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各企业能够把自己优质一线产品以低价为农民兄弟服务,“家电下乡”的本

质是为了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商家需要保证的是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都可以让消费者放心。政府应该及时出台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同时监督企业和农民的违规行为,使得家电下乡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环境下顺利推广。

其次还应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和办法,在各地区都建立专门的销售通道,建立厂家与商家的直接联系,组织销售点,并实行产品质量跟踪制和责任追究制,以防止劣质产品趁机“下乡”。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正确、合理、有序地消费,以防止出现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的现象,避免给广大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

篇7:家电下乡政策宣传

家电下乡政策宣传

一、实施家电下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实施家电下乡,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探索,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二、江苏省可以享受财政补贴的家电下乡补贴品种有哪些?

目前,江苏省家电下乡补贴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电磁炉9类。此外,为进一步发挥家电下乡政策作用,根据国务院第91次常务会议决定,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的通知》(财建[2009]972号),允许各省(区、市)在现有9类补贴产品之外选择一个新增品种纳入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范围,江苏省确认新增品种为——电动自行车。

三、家电下乡政策,农民具体能得到哪些实惠?

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能够享受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以发票载明的销售价格为准计算),且根据农民消费

水平和消费需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规定了最高限价,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得超过该类产品的最高限价,每类产品每户每类产品补贴数量不得超过2台(件)。江苏省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实施时间为4年,即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

四、家电下乡政策的补贴对象是谁?

家电下乡补贴对象是江苏省具有农业户口,并购买补贴类家电产品的所有人员。家电下乡政策中的农民是指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工作的农民、牧民、渔民以及农场、林场和渔场职工。

五、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如何申领补贴?

我市农民在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网店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凭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户口本和农民身份证明、本人身份证、和产品发票在当地经销商进行补贴审核备案,符合条件的由经销商当场垫付财政补贴。

六、外出务工农民是否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并申请财政补贴?

家电下乡产品是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招投标确认的,进入江苏省的家电下乡产品与其他省份并不相同,外

出务工农民不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并申领补贴。

七、哪些车辆可享受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农民购买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指定品牌型号的1.3升及以下排量微型客车、轻型载货车和摩托车(购买摩托车需要经当地车管部门批准上牌方可享受补贴)

八、汽车摩托车下乡的补贴标准和实施时间如何规定? 补贴标准为所购买车辆销售价格的10%,最高封顶5000元,摩托车销售价格的13%,最高封顶650元。汽车补贴时间为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摩托车补贴时间为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

九、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如何领到补贴?

购买人凭新购车辆的机动车销售发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行驶证或机动车登记证书,购买人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购买人储蓄存折(可以用粮食直补专用存折)到当地户口所在地财政部门进行资料备案(将资料录入信息系统),符合政策规定的财政所会在七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打入补贴农民指定的信用卡或

篇8:浅析家电下乡的财政政策

1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农民对“家电下乡”反应冷淡

“家电下乡”政策是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全国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但从调查到的情况来看, 农民对这项支农惠农政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 对补贴反应冷淡。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

(1) 农民生活水平低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障措施不健全、未来收入增长预期难以确定, 是“家电下乡”难的主要原因。10年来, 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253.4元增至5153元, 2010年可能超过5500元, 虽实现大幅增长, 但收入水平依然较低, 且分布不均匀, 东部较富, 中西部较穷, 而中西部农村人口远多于东部。另外, 农村生活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农民最担心的问题是养老和医疗, 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才刚起步, 并不完善, 覆盖范围小、补贴额度低, 并不能解决后顾之忧, 再加上收入增长预期难以确定, 大多数的农民宁愿选择储蓄, 而不是为了一点补贴把钱花掉。

(2) 农民消费观念落后

农民受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较大, 储蓄意愿较强, 购买意愿不足, 很难接受新事物, 有着量入为出、节俭第一的优良传统, 攒的钱主要用来盖房子、供子女上学、娶亲嫁女和将来养老, 不必要的东西一般不买, 财政补贴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还有些人持观望态度, 希望等以后急用时再买。

(3) 农村基础设施差

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较差。交通不便利, 流通渠道不畅, 服务体系不健全, 通信设施落后, 电网虽已覆盖农村, 但电价高, 电压不稳, 停电更是常有的事。因为电价高, 空调、冰箱、电磁炉、热水器等买得起用不起;电压不稳, 有些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损害也较大, 一旦损坏, 维修又是一大头疼事;没有自来水, 洗衣机带不来多少方便;大部分的农村没有宽带、没有有线电视信号, 电脑不能正常上网、彩电也只能接收有限的几个并不清晰的频道等, 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力度。

(4) 产品可选性小

虽然有531家中标生产企业提供的10大类、1000多个型号的中标产品可供挑选, 但相对于9亿农民的异质需求来说, 选择余地依然较小, 况且, 所有型号的产品并没有也不可能摆在每一家指定销售网点的柜台上, 尤其是三、四线以下的县、镇级网点, 品牌不全、品种不全、型号不全、货源不足、脱销断档是很正常的现象。最高限价也影响了一部分人的购买情绪, 因为超过限价部分是没有补贴的。

(5) 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部分中标企业借“家电下乡”之机, 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中标要求的产品, 违规操作以赚取不义之财, 如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 兜售积压、过时、不合格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等。中消协2009年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 下乡家电维修率高达12.6%, 平均每8件家电就有1件出现过维修。

(6) 售后服务不能保证

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服务态度不好、有限范围的送货上门、维修网点少、维修周期长、维修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不能保证等, 服务不满意率接近三成。要想在全国农村建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就连海尔、美的、TCL这样的企业也很难做到, 且成本高昂。

(7) 价格不明

财政补贴是以中标价格为基础, 中标价格是以中标时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企业可以自行下调价格而不能上调价格。这从表面上看很合理, 但前提是:招投标时的市价没有被哄抬;市价自招投标后没有发生变化;各地的市价都一样;不存在比市价还低的促销价。实际上这四个前提不可能同时具备, 于是就出现了补贴后的价格比市价低不了多少, 甚至比市价还高的现象。虽然政府有时也对中标价格进行调整, 某些企业有时也调低价格, 但总赶不上市场的变化, 价格到底是高是低, 谁也说不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以真正低于市价13%的价格买走下乡家电。

(8) 渠道不畅, 监管不力

现阶段的农村销售渠道, 商业网点少、流通环节多、运营成本高、服务功能差, 中标流通企业的直营、加盟或授权网点很难覆盖全国所有的城镇, 更没有能力在全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下乡”。既然家电很难“下乡”, 那农民就只好“进城”, 这就提高了农民的购物成本。另外, 网点监管不力, 也给一些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9) 中标企业没充分发挥促销宣传作用

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但依然有一些农户不清楚指定网点设在哪儿、都销售哪些家电、购买流程是什么样的、售后服务标准是什么、农民工在外地买家电该在哪儿领补贴等。政府拥有多种宣传渠道, 宣传效果较好, 但政府的大力宣传使大部分的中标企业产生了依赖性, 为节省费用不去主动促销, 只在家里坐等“现成”, 结果降低了宣传效果。

1.2 财政补贴被变相瓜分

截至2010年11月, 全国累计销售下乡家电10497.98万台, 销售额2196.67亿元, 发放财政补贴200多亿元。财政补贴的直接对象是农民, 但农民是弱势群体, 市场信息不灵, 很多人满足于13%的补贴, 却不清楚补贴的基数价格是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 应该得到的实惠并没有完全得到, 甚至还成了拉动内需的埋单者, 惠农政策在执行中变了味。

(1) 中标生产企业获得了市场和实惠双重利益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但营销成本过高, 并不是家电大鳄们的主要目标市场。现在有政策铺绿色通道、有各级政府在做免费宣传、有财政补贴来提高农民的购买积极性, 借“家电下乡”开拓农村市场, 已成为众多家电企业的共识。不少中标企业借政策“东风”, 获得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高增长, 如青岛海尔, “下乡”第一年就战果辉煌, 2009年在国外收入下滑26.33%的情况下, 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8.46%、净利润增长近50%的战绩。

企业的本质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 中标生产企业并不仅仅满足于家电下乡的促销作用, 而是钻政策和市场不兼容的空子, 获取“政策性价格优势”, 在市价下降等情况下依然按中标价格销售, 虽然价格较高, 但补贴了13%以后, 依然显得便宜, 而对于利润不大的品种型号, 则“脱销断档”以避免高昂的流通及售后服务费用。对此, 国家和政府的监督作用很难发挥。这些处于市场优势地位的中标生产企业获得了市场和实惠双重利益, 是“家电下乡”的最大赢家。

(2) 中标流通企业是被动的财政补贴瓜分者

家电下乡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主要是因为流通环节多、基层网点分散、库存资金占用大、物流配送成本高、售后服务困难等, 另外, 基层销售网点大多数是个体类型的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实行定期定额征税方式, “必须开发票”也就意味着要缴3%的税, 无法隐匿税款还得代垫补贴资金, 远不如销售其他产品划算, 这大大降低了基层网点的销售积极性。中标生产企业为促进销售, 只好通过让利来增加流通企业的毛利率, 而这一部分支出, 最终还会利用价格策略, 变相落实到财政补贴里。

(3) “骗补者”也分得了一杯羹

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销售网点都有可能违规操作、参与骗补, 但主要的骗补者是非农业户。这些城镇居民借用农村户籍亲朋好友的户口簿、身份证等, 购买下乡家电。销售网点为增加其销售额, 默许甚至怂恿城镇消费者骗补, 而网点直接垫付补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方便, 有关部门审核不严格, 又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如果是串通行为, 监管部门就很难辨明真假, 抽查也没有用。有的城镇居民结婚办喜事, 用的全是“下乡家电”, 农村亲戚多的城镇居民还可以借户口本给朋友、同事用, 甚至还出现了出租农村户口本的现象。

1.3 “家电下乡”加剧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随着“家电下乡”的进一步推进, 名牌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差距被继续拉大, 家电企业两极分化趋势正在加剧。

(1) 名牌生产企业强者愈强

由于招标标准较高, 到目前为止, 仅有五百多家生产企业中标, 还不到家电企业总数的1%。2010年1—11月, 中标企业共销售下乡家电6730万台, 销售额合计1504.1亿元,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倍和1.8倍。如“下乡大户”海尔, 在2011年投标中, 12类697款产品全部中标, 截至2010年8月, 已累计销售下乡家电500多亿元, 年总销售额增速维持在50%以上。另外, 长虹、美的、海信、格力、创维、新飞、TCL、康佳、联想等受益于“家电下乡”, 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2) 中小生产企业弱者愈弱

在“家电下乡”政策下, 中小生产企业无论是否中标, 竞争劣势都会更加明显。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和补贴的发放, 未中标中小企业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已拥有的农村市场正被那些中标名牌企业挤压和占领, 中标的中小企业也因产量、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弱势, 在信息闭塞、辨别能力弱的农村, 很难获得市场份额, 在2009年的中标企业中, 就有13家累计销售额不足万元, 另有14家销售额为零。在全国电器家电公司名录中收录的9.7万家企业中, 99%以上都是些中小企业, 其中不乏成长性好、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品牌, 但没有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他们很难像海尔、美的、格力一样发展成名牌。

2 改进建议

惠农强农、扩大农村市场最根本的方法是, 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 大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等, 但这些都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去实现。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有:

2.1 调整财政补贴范围

建议有三条:一是扩大家电下乡产品范围, 增加品种和型号, 将农民常用的大家电、小家电都纳入补贴范围;二是将“家电下乡”扩大到“机电下乡”, 将农民更需要的农用车辆、农用工程机械和加工机械等生产性产品也纳入补贴范围, 可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更大;三是不应继续提高某些高端产品的最高限价, 富裕的农民群体不应享有更高的补贴额, 补贴的效果也不会太大。

2.2 修改财政补贴方式

补贴的基数价格应是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 而不是中标价格或企业自主调整的价格。应在中标价格范围内, 以协商好的价格为基数补贴13%, 并由销售网点当场垫付。如果补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农民就不会轻易把户口簿、身份证等借给别人用, 就算暂时不需要也可等以后再买, 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骗补。修改补贴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 中标企业不再有“政策性价格优势”, 这可大大缓解因“家电下乡”政策导致的不公平竞争, 真正实现“企业得市场”, 而不是“得实惠”, 从而使国家的财政补贴政策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公平有效地执行。另外, 全国统一补贴13%欠妥, 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距较大, 各地区贫富也不一样, 同样的补贴率对各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一样的, 不应一概而论。

2.3 免征家电下乡产品增值税

基层销售网点大多是定期定额纳税人, 通常利用只开收据不开发票的方法来隐匿税款, 这是销售非下乡家电及其他行业产品时的惯常做法。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必须开发票, 超定额部分要缴3%的增值税, 这会导致基层网点利润下降甚至亏本, 严重影响其销售积极性。四川省商务与税务部门共同出台的“使用专用发票免税”政策值得借鉴。“家电下乡”是特殊政策, 应特殊对待。

2.4 充分发挥中标企业的促销宣传作用

促销宣传应由各级政府、中标生产企业和中标流通企业联合进行。中标企业应充分发挥促销宣传作用,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习性, 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消费特点, 采取如宣传单、文艺节目、路演、电影晚会、大篷车下乡等店外推广模式, 营造氛围, 扩大销售。

2.5 政府、社会和企业多方联合, 齐抓共管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是中国的一大怪现象, 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及执法人员权力寻租、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政策本身有缺陷、政策执行监控不力等原因造成的。为使“家电下乡”政策真正的利民、利企、利国, 首先, 要求国家政府不断完善补贴政策, 加强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法人员和中标企业的监管, 保持政令畅通, 多开展一些如“家电下乡质量行”等活动, 对弄虚作假、坑农害农、扰乱市场秩序的中标企业, 取消其中标资格并予以严惩;其次, 地方各级政府应有效贯彻落实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 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 工商牵头, 财政、商务、质检、物价等部门联动, 社会参与的“一会两站”宣传与监管模式, 将消费者协会分会设立到乡镇一级, 将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设立到行政村和销售网点, 各级监管人员要层层签订责任状, 实行谁监管谁负责制度, 并及时处理投诉举报;最后, 中标企业要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 严把质量关, 严查假冒伪劣, 杜绝骗补行为的发生。

摘要:“家电下乡”是国家支农惠农、扩大内需、带动生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 利民、利企、利国, 但在执行中却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实惠;财政补贴被变相瓜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进一步加剧。为此, 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对政策进行有效调整, 并完善落实配套监控措施, 以有效实现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家电下乡,财政补贴,中标企业,销售网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家电下乡操作细则》的通知[Z].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 200904-23.

[2]财务部、商务部:关于印发《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的通知[Z].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 2009-11-03.

[3]商务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家电下乡流通网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Z].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 2010-06-28.

上一篇:《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卷下一篇:食堂燃气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