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诚信议论文欣赏

2024-05-14

高中诚信议论文欣赏(精选8篇)

篇1:高中诚信议论文欣赏

41、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42、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

43、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4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46、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47、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

4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5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5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53、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

54、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5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56、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5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5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6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篇2:高中诚信议论文欣赏

一、如何进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对于许多高中美术教师来说, 欣赏教学尤其是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教学要比实践教学难上许多,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 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相关史料的讲述, 使得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 能够吸引学生一定的兴趣, 故而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但是在讲述现代艺术作品的时候, 却缺乏相关资料, 再加上现代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很难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衔接, 这就导致了学生一时难以跨越现实角度与欣赏角度之间的障碍, 影响了欣赏教学的效果。人对于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的形成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来形成。因此, 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与审美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内在的情感内涵, 通过不断地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来达到审美欣赏中的继发性作用, 并最终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价值与评价

1. 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因为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上的, 所以审美价值必然会具有客观性。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 由于地域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别, 人们有可能会出现差异很大的价值观。对同一作品在实际的欣赏中, 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 当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或朋友时, 再愉悦的形式也不会让其感觉到丝毫快乐。与之相反, 如果一个人遇到愉快的事情了, 即使是在大雨滂沱的时候, 也会感觉到欢乐, 畅快淋漓。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 一幅山水国画很难被一位西方友人接受, 而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 不管有多少美学知识, 也感觉不到棋盘中形式的美丽。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那么它就能感知和体验大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 甚至能够将平常的信息转换成美的体验。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选择欣赏材料, 并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选材不好, 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学设计高于学生的鉴赏水平, 那么有可能无法展开。所以, 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多方查阅资料, 还要具体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欣赏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课来。

2. 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评价的功利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 不但要引导欣赏关注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还要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社会功利性, 这是由人潜意识中对审美判断的利害判断决定的。

作为一个具有思想与意识的人, 在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 必然会受到自己潜意识内的伦理价值、认知价值以及利害判断的影响, 就比如若是将宏大壮观的战斗场面看做艺术的话, 尽管其场面宏大而震撼, 但是我们却难以接受, 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伦理价值与道德判断知识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艺术。

此外, 在高中美术教师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 由于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阅历与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美术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修养, 用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来对待学生对审美的感受与评价, 对学生耐心引导, 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评价。

3. 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尽管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 但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评价却带有主观上的多样性, 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审美的行为是由审美主体产生的, 必然受到审美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所以审美评价的行为就必然具有主观的成分, 而正是这些主观成分造成了审美评价难以统一。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 要使学生明白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引导学生去进行审美感知和评价, 通过不断锻炼, 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观, 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美术教师如何知道学生进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一般来说, 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统一体, 即含有作品形式与作品内容的多重性内容。这就致使绘画作品具有显出和隐处两种内容, 不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欣赏与审美评价。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绘画作品的评价时, 首先要使学生分清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容的主次关系, 把握其中的主要成分, 然后通过不断的感知分析过程, 培养学生对作品形式因素的直觉, 使学生的直觉由感性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此外, 美术教师在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对绘画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不能是指令性的, 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分析与评价, 只有运用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才能够比较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这些艺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评论高手。

综上所述, 高中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素质培养与审美评价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欣赏教学, 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 通过审美感知与审美评价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与审美评价能力, 最终把学生的欣赏水平与审美评价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

摘要:高中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与审美观方面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欣赏活动本质上是欣赏的对象与欣赏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高中美术教师要从欣赏水平与审美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 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笔者从如何进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美术教师如何知道学生进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三方面做了详尽的叙述。

篇3:浅议高中音乐课欣赏与教育

关键词:音乐欣赏 人生感悟 潮流

虽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通过音乐特长而进入高校学习,但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在高中阶段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压力,更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然而,现有的高中音乐课,很多课堂仍然停留在教唱几首流行歌曲上,学生对音乐课的喜欢很多是基于一种偶像崇拜,而并非真正是在理解音乐,领悟音乐。那么,如何上好高中音乐课,让高中学懂得

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并能够从音乐中感悟人生呢?

一、让音乐启迪人生感悟

音乐大师贝多芬说:音乐能够使人心灵的火花迸射出来。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钢琴奏鸣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贝多芬的音乐不仅旋律优美,更主要的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而透过一个个音符,我们不仅应

该让学生能够欣赏作曲家高超的表现手法,更应该让学生从中获得人生感悟。

二、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学生的个性差别及欣赏能力的不同,对每首曲子所选择的欣赏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欣赏的感受也不一样。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首乐曲给学生听,听完后要求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黄昏,乡间的小路上,人们在自由自在的散步;有的说这是在一个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位老妇人正在一座木房子里给孩子们讲故事等。对于学生的这些创造性思维,这些丰富的想象,我总是用赞许的目光来鼓励他们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以使他们的想像力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尽情的去感受欣赏音乐时的美感,进而调动他们在欣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音乐欣赏所涉及范围比较广,古今中外供可欣赏的名家名曲实在很多,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要精心选择材料,所选乐曲要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考虑到他们的欣赏能力,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的投入到欣赏中来。其次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欣赏水平,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进行。我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听标题音乐,后听无标题音乐;先听中小型且内容较为具体鲜明的曲目,后听篇幅较大内容较抽象,哲理性较强曲目。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学生大多比较喜欢欣赏故事情节比较强的作品,且欣赏能力不断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相识,只能依附音乐音响这个客体,在对它的欣赏中举行和实现的。因此欣赏既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出发点,又是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和重要手段。可以说,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音乐教诲的最终目的。怎样准确界说音乐欣赏教学呢?音乐欣赏教学即因此音乐作品为前言,以乐器音响为载体,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情绪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三个条理上逐渐升华,终极到达“完满自我”的人文精神田地。

三、学会欣赏顺应潮流

从人的身心生长规律的角度来看,高中生正处于身心生长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情绪弥漫,想象丰富,心田生存趋于庞大,审美生理趋于浪漫,这种生理特性使得他们尤为喜欢音乐,对音乐欣赏的需求更为猛烈。据考察,如今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在清闲时间里最想做的事即是听音乐,音乐已成为他们生存中不行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陪同并促进他们生长的基本要素之一,还有学生曾发表叹息:没有音乐的生存即是没有生命。但令人忧心的是:他们所热衷的并不是由专家们全心选编的课本音乐,虽然新课本中也根据时代特性和学生年龄特点,融入了少量优秀的通俗音乐,但对于“追星”到达狂热水平的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却是“没意思”、“没兴趣”、“听不懂”。显然,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更不要说感动,熏染他们的心灵了。

如果一味地恪守着传统,单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善更新,不光会与时期脱节,教师的教学之路也会越走越局促。在此,我们必须通过以下十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传统音乐教育跟现实脱节的问题。1.以音乐审美为焦点,培养学生优美情操和健全品行。2.以兴趣为动力,引发学生音乐兴趣,享受音乐。3.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4.着重促进学生天性化生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运用自己奇特的要领学习音乐。5.珍视音乐实践,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6.鼓励音乐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7.提出学科综合,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8.弘扬民族音乐,增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9.明确多元化文化,树立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10.完满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目的的设定,表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生长为本”的人文精神。可见,新课标新课程给音乐教学最基础的要求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这也给音乐教学提出新使命和新要求。作为我们音乐教师首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以音乐本体为焦点,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修筑新的音乐艺术教学。让高中生学会欣赏音乐,懂得并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1999.5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2

篇4:浅议儿童美术作品欣赏

一、注意儿童的年龄差异与美术表现力

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有顺序和阶段性, 如同婴儿“三翻、六坐、八爬”的生理规律一样, 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要经过1岁半左右的涂鸦阶段、3岁左右的象征阶段、5岁左右的图式阶段以及8岁以后的写实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特征, 和身心的发展相吻合, 每一阶段的表现内容和能力状态很难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超越。如图式期阶段 (年龄范围5——8岁左右) , 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自身的观察、理解与多次实践, 开始以较为固定的样式描绘事件, 他们的美术作品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如他们会在画中强调表现某一意图, 而不顾及画中形象的大小、比例、内容等是否合理, 还会以色彩、线条、图形等在画面上进行装饰性的描绘。因此, 我们要客观合理地对待儿童的作品与表现, 把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建立在掌握儿童各年龄阶段美术特点及表现规律的基础上。

二、认识儿童美术的本质, 了解其表现规律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 造型是视觉艺术的语言。在实际生活中, 许多成人在观赏儿童美术作品时, 最大的偏见就是认为儿童画得不象。其实这种只关注表象的观点和态度并不适合于欣赏儿童美术作品。每个孩子天生就有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他们爱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画下来, 这是他们认识世界, 表达思想情感的另外一种语言。由于年龄的关系, 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 不会象成人那样理性的进行表现, 而是凭着感知在描画, 是在人类本性的驱动下, 自由信笔挥毫, 因此, 他们的美术作品毫无做作之气, 超越了表象和外形。大胆奇特的想象, 夸张变形的造型, 自由自在的表现, 五彩缤纷的色彩, 正是儿童纯净美好自然天性的最佳表现, 稚拙、纯真才是儿童美术作品的最显著特征。所以, 在欣赏儿童美术作品的时候, 我们成人必须掌握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 摒弃用欣赏成人美术作品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美术作品的观点, 而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其作品含义, 否则就会打击、挫伤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过早地扼杀孩子的艺术天性。

三、作品表现是否贴近儿童自身生活, 体现儿童个性与风格

儿童美术作品终究是儿童自己的创作, 他们也有自己具体的经历和感受。现在很多儿童美术作品存在内容空泛、表现雷同、形象概念化等问题, 这就是脱离现实生活感受, 忽视儿童个性特点, 过分追求画面效果和技法表现的结果。每个儿童的年龄、性别、民族、生活环境、性格、智力等等情况都不相同, 就形成了儿童自己的个性, 这种自身个性的差异使每个人对事物产生的看法各不相同, 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则是每个儿童体现出来的风格。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等美术构成因素有着自己的特点, 对于绘画的效果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态度。我们成人不能用自己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或风格来规范和要求所有的儿童。而是要重视儿童美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儿童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以及儿童自己的态度, 哪怕这种认识感受, 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幼稚的。我们要包容孩子各种不同的表现, 重视他们的生活感受, 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 让儿童描绘自己身边具体的生活, 表现自己熟知的事物, 小中见大, 才能使其美术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再现浓郁的生活情趣。

四、情感、态度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艺术的表象是形象, 其本质是情感和态度。美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身心和谐的创作活动, 儿童的美术作品, 既折射出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 也掺合了自身的情绪情感, 没有严格的对错好坏。我们要尊重、允许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 使美术活动更适应儿童的能力与发展水平。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时, 身心很投入, 在不断地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表面看是一个孩子在画画, 实质上是一个孩子在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儿童美术是孩子自我思想表现的一种方式, 承载着他们情感的变化, 反映着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体现着他们与周围事物的情感关系, 是他们心灵写照的一面镜子。有情感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因此, 我们在欣赏儿童美术作品时, 要看到孩子专心、耐心、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工作的习惯的养成, 并及时予以真诚的肯定。儿童的美术作品被认可和接受的同时, 孩子能体察到自身的力量, 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五、美术作品是否富含创新意识, 充满想象力

纵观儿童的美术作品, 最使我们激动兴奋的便是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丰富奇特的创造力。美术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他们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与理解, 由于他们少有传统和经验的限制, 所以能够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符合系统来反映生活印象, 表达思想认识, 宣泄情感体验, 而他们自己的这种表达事物的符合系统是儿童自己的发明创造, 是自己想象的结果, 儿童时代是生命力勃发的时期, 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美术水平的高低标准并不是完全是看谁临摹的像。儿童一味临摹成人的范画, 有碍儿童独立观察和思考, 有碍儿童自己的绘画语言的发展。儿童的绘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儿童绘画作品应该看其是否是独立思考来完成, 是否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是否表现出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表现出别人没有表现过的内容, 表现出新的创意。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是评价儿童美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美术作品是否较好地表述儿童的情趣

趣味性是指儿童美术作品的内容风趣活泼, 画面生动有趣。儿童高于形象性的思维, 天真丰富的想象, 自由奔放的情感, 大胆个性的创造, 使他们的美术活动和美术创作更加生动有趣, 充满稚拙的美。这种稚拙和童真虽然略显粗陋, 但却如同儿语一般天真可爱, 充满有趣的内容和幻想。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但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那份童真与稚趣, 这也正是成人美术作品所无法替代的。进行美术创作既是儿童自我表现的另一个舞台, 也是他们倾吐内心的另一种语言, 他们乐用这种方式表达思想, 宣泄情绪, 想象、创造自己的多彩世界。儿童生动、独特、充满童趣的作品丰富了我们的视角, 成为令世界惊奇与羡慕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要充分保护这份天真与稚拙, 对儿童的一切内容健康

云南重彩对中国传统线描的传承

孙同良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昆明650300)

摘要:云南重彩于80年代出现在云南, 由丁绍光、蒋铁峰等一批云南画家创作出来, 其技法与艺术特征是以中国传统重彩画为基础, 结合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创作出来的。其构成画面的重要的三个因素:线、色彩、形式感, 其中云南重彩中的“线”是对中国传统线描的一种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线描;云南重彩;技法;艺术特征

云南重彩画出现于80年代初, 由丁绍光、蒋铁峰等一批云南画家以中国重彩画为基础, 结合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特点, 同时以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特点为题材创造出的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形式。云南重彩画在绘画形式上一方面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同时也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特色, 线、色彩、独具特点的造型是构成云南重彩画画面形式的三个主要因素, 而其中“线”作为云南重彩画画面构成形式的重要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云南重彩画中的线是具有中国绘画独特审美特征的线, 中国传统线描是中国绘画中“线”的主要表现形式, 而云南重彩画中的“线”的审美特征与技法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线描的特点的。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线描与云南重彩中线条的传承关系, 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技法的传承

中国线描技法中, 最重要的勾线技法是“中锋勾线”, 中锋勾线是中国画线描的基本技法, 其技法特点是在勾线过程中保持落笔、行笔、收笔的力量均匀, 墨线的墨色浓淡粗细需要保持一致, 用笔需饱满有弹性, 线条浑厚圆润, 结实有力量感。中锋勾线并不是用线去描轮廓线, 而是表现出物体的本质结构为主。中锋勾线不仅仅是讲究均匀工整, 更重要追求线条本身的力量感和韵律感。虽然中锋用笔线条粗细墨色具有一致性均匀性, 但表现不同物体时所呈现出来的韵味在各不相同, 有的如铁丝曲盘、刚硬劲瘦;有的如春蚕吐丝, 均匀柔和;有的如行云流水, 婉转轻盈。

云南重彩的线条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线描十八描中的“铁线描”的技法风格。“铁线描”是中国传统线描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线描形式, 其技法是以“中锋行笔”的勾线技法为主, 其线条外形如“屈铁盘丝”, 故其名为“铁线描”, 清代王瀛描述铁线描的特点是:“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 没有丝毫柔弱之迹, 方为合作”。“铁线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代表画家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他们的线条风格与个人审美相结合,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是这样描述这几位大师线条风格不同特点的:“陆探微精到润媚, 新奇妙绝, 名高宋代, 时无等伦。”“顾恺之之迹, 紧劲连绵, 循环超忽, 格调逸易, 风趋电疾, 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所以全神气也。”“张僧繇点、曳、折、拂, 依卫夫人笔阵图, 一点一划, 别是一巧, 钩戟利剑森森然。”虽然, 他们的线条风格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的技法特点都是以“中锋行笔”为主。而云南重彩继承了“铁线描”的技法特点, 线条以中锋进行勾线, 线条流畅紧致, 粗细一致, 秀劲圆润, 劲道有力。如著名云南重彩画家丁绍光在其重彩画中就使用了“铁线描”的技法, 线条如“曲铁盘丝”, 线条力量感与视觉冲击力及其强烈, 同时线条与形象、色彩完美的进行了结合,

的、自发的、主动的美术创作活动, 都要给予赞许和鼓励。

孩子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主人, 他们用图形表现客观世界, 反映他们的智慧, 我们必须从儿童的角度来阅读、理解他们在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 才能为儿童自然出现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儿童美术给我们创造使其重彩画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极富艺术与装饰效果。虽然, 云南重彩在线描特征上与传统线描有一些差别, 但是其主要技法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线描的“中锋行笔”的技法。

二、艺术特征的传承

在艺术形式上中国传统线描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 历经各代画家的改进, 使得中国线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特征。中国传统线描讲究“骨法用笔”的审美意境, 在保持线条风格的基础上同时要求线条在刻画物体本质造型的准确性与概括性, 从而达到“增之一笔则多, 减之一笔则少”的艺术境界。如何理解云南重彩中线条的艺术特征, 就必须从中国传统线描的艺术特征入手。

由于中国各朝各代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不同从而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线描描法。在明代就有人把历代不同特点的线描归纳为18种, 通称“十八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混描、橛头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蚯蚓描。虽然“十八描”只是对中国历朝历代各种线描特征的一种概括, 但是通过这种归纳总结, 使中国线描更能系统化、直观化的进行理解与学习。通过对“十八描”的学习, 可以看出, 不同艺术家的个性不同所展现出来的线条特征也不尽相同, 从而得出不同特点的线描其实是中国历代画家情感外在表现的具体体现。这里简略的列举一些主要画家的线描艺术特征: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线描如“春蚕吐丝”“游云浮空”;吴道子的线描“天衣飞扬, 满壁风动”“虬须云鬓, 数尺飞动, 毛发出肉, 力健有余”而有“吴带当风”的美誉;阎立本铁线描, 曲铁盘丝, 充满力量感;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线描刻画细微, 温润流淌;宋代李公麟更是把线描创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而在中国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线描以“铁线描”“游丝描”为主要线描形式, 线条圆润流畅, 同时他提出了“寓意于物, 不可留意于物”根据不同的对象以不同的线条进行表现的这种观点, 使物与线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 从而使中国线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以上这些艺术家的线条特征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线描遵循着“骨法用笔”“应物象形”以及艺术家个性在线条上进行反应的艺术特征。云南重彩在线描的特征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线描的“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夫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必全乎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 而归乎用笔”的艺术特征。线条一方面以中锋勾线的“铁线描”技法为主, 在画面形式上以中国传统“以线为骨”的方式支撑画面结构, 线条传承了中国传统线描的圆润流畅、曲铁盘丝等艺术特征, 同时在表现物象上也继承了中国传统线描的“寓意于物, 不可留意于物”“以形写神神形兼备”“超以象外”“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表现形式, 使得云南重彩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云南重彩画的发展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与传承的一种表现。在当下21世纪, 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传统艺术与全球其它艺术的融合不可阻挡, 云南重彩的出现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 但是“为有源头活水来”云南重彩画必须扎根民族文化这个前提下, 才能在全球文化中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

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就让我们用心去欣赏作品中的纯真和童趣, 以及那个为所有人营造的童话世界吧。

摘要:孩子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主人, 他们的美术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自己的本能表现和客观表现, 我们成人必须从儿童的角度来阅读、理解他们在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 才能更好地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5:浅议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艺术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对人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抓住典型的作品,把对美的学习深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真善

美,体会到真正的、完整的人格魅力。

一、促进老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新课标要求在美术欣赏的课程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教学生如何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美术与自然和社会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进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世界,把握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广阔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美术老师要有更高的文化学识修养,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要求,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

美术欣赏课程与文化课程不同,它不需要学生掌握过高的专业知识,只要求其掌握进行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初中学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与启发

美术欣赏作为一门欣赏类的学科,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分析与欣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从经典的美术作品中感受人文修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在对作品的欣赏中,老师要启发学生多方面调动自己的思维与经验对作品进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逐步的作品欣赏中,对作品的学习更加全面、准确、丰满。

美术欣赏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等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程进行改革,让高中美术欣赏课积极、健康地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季菊美.高中“美术鉴赏”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科学教育,2007(6).

[2]李永波.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素质的培养.科学教育,2007(3).

篇6:高中诚信议论文欣赏

1.当前我校考试诚信机制存在的不足

我校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向来注重学生的诚信教育, 考试诚信取得一定的成就, 近几年来学生考试作弊总人数不断下降。 但是与此同时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依旧屡禁不止, 据统计2011—2012学年学生考试作弊62人次, 2012—2013学年学生考试作弊45人次, 2013—2014 学年学生考试作弊58人次, 2014—2015学年学生考试作弊34人次。

2.考试诚信机制构建的探索和策略

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主要和他们心存侥幸、对考试作弊后果认识不足、缺乏是非观念与道德观念、盲从心理和虚荣心作怪等因素有关, 也与学校的诚信建设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 因此, 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考试诚信机制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1开展诚信教育, 增强诚信意识。

(1) 加强新生始业教育。 当新生刚进校时, 通过几起由于考试作弊而无法毕业、无法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无法出国申请研究所的真实事例, 给新生敲响警钟, 让其感受到诚信应考的重要性。 (2) 搞好学生考前的宣传教育。 每次考试前都要加强学生的考前教育工作, 要求学校各学院召开学生诚信考试会议、监考教师会议, 尤其是重点加强监考教师培训, 要求监考教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 严格考场管理:考前要宣布考试纪律并重点加强考场清场和学生证件的核对;在考试过程中, 应及时提醒、督促学生遵守考试纪律, 对有违纪、作弊动机的学生, 应警告在前;一旦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 监考教师就应立即终止其考试, 收回试卷。

2.2实行全程监控, 确保考试公平。

2.2.1发挥视频监控的作用。 考试期间学校全面启用标准化考场监控设备, 24小时录制考场信息, 对整个考试前后的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 考试时安排专人观看监控设备, 实时了解、检查考试情况。 同时设置监考视频回放功能, 考场监控设备的确认结果, 作为查处学生违纪行为的有效依据。

2.2.2.违纪作弊处理从速。 对于考试违纪作弊的学生, 学校实行零容忍态度,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并随时在学校网站、微校园和生活园区电子显示屏上进行违纪作弊学生的通报, 通过这些举措对那些心存侥幸、 试图违纪作弊的学生发挥震慑的作用。

2.2.3组建专门巡视组。 期末考试期间, 学校专门组建一支由校领导带头, 全体机关中层干部、各学院院长、书记积极参与的考试巡视队伍, 他们在整个考试期间认真检查考试工作安排、监考教师履职情况及学生的考风考貌, 有效督促整个考试工作的开展。

2.3改进证件核对, 杜绝考试作弊。

2.3.1采用彩打的形式, 把学生照片直接打印在学生证上, 杜绝学生撕照片找人替考的行为和想法。 信息中心可以在网上发布通知, 在一定的时间内给那些校园卡磨损严重或者学生本人想更换照片的学生提供服务。

2.3.2采用双证考试的机制, 即学生须携带两种印有学生照片的证件参加考试, 证件类型包括学生证、校园卡、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社会保障卡、户口本等有效证件。 这样当监考教师仅看证件无法分辨学生是否是本人时, 可以凭借另一个证件确认, 同时也给学生携带证件提供更多的选择。

2.4改革考核形式, 注重能力培养。

当前对于不同的课程考核形式, 可以采取不同的监督策略。 (1) 采用开卷形式的课程考试。 由于开卷的特殊性, 学生可以携带课本等规定物品, 监考教师在监考时很难发现学生考试违纪作弊, 因此采用开卷形式的课程, 建议其进行随堂考 (多题多卷的形式) 或者大作业形式考核。 (2) 采用机考形式的课程考试。 首先, 改进机考系统, 使得机考过程中, 学生的学号、姓名均显示在显示屏上;其次, 加强考生的信息核对, 从学生一进入考场就开始核对学生信息;再次, 做好考生的考场登记工作, 要求每位学生在考场登记表上进行签字确认;最后, 任课教师在批阅答案时注意是否存在答案雷同现象[1]。

2.5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考试诚信档案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 加大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并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对于有不良考试记录的大学生, 在其今后的评奖评优、推荐入党、各项先进评比中, 实行“一票否决”制, 并同时在学生档案中增加考试作弊的处理文件, 通过各项措施, 增加考试的作弊成本, 减少或消除考试作弊的发生。

3.结语

为了构建一套良好的考试诚信机制, 减少并杜绝学生考试违纪作弊, 近几年来, 我校坚持把考风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学生作弊手段更新、花样层出的现状, 不断摸索考风整顿的措施和方法, 多管齐下, 逐步构建监控闭环, 在考试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 高校考试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我校的考试诚信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坚持把考试诚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上和诚信制度上通过学校和学生的不断努力, 形成合力, 从而在构建考试诚信体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摘要:当前考试诚信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校虽然在学生的考试诚信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存在问题。本文从开展诚信教育、实行全程监控、改进证件核对、改革考核形式和构建学生诚信档案等方面出发, 就如何有效地防止学生考试作弊、构建现代高效的考试诚信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现代高校,考试诚信,考试诚信机制

参考文献

[1]樊铁美.课程模块条件下的选课管理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 10:40-41.

篇7:浅议诚信缺失

关键词: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2006年11月20日,彭宇和徐寿兰老人的冲突,今日,再无人敢扶路别跌倒的老人,他们总是会说出“万一他讹我怎么办”的话语,然后趋而避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去哪了?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一名患有肾结石的小孩,拉开了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的序幕,人人都知道了三聚氰胺和三鹿奶粉。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则,是中华名族的一个优良传统。古就有曾子杀猪,晏殊树信,皇甫绩守信求责的故事,而今这一向来被奉为圭臬的传统道德像一条遍体鳞伤、备受侵蚀的大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

社会不诚信现象产生,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

首当其冲,便是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基础建设的薄弱,社会规范、制度安排的不成熟、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真研究信用问题,没有完善的管理信用立法,没有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没有信用管理中介服务机构,更没有开展有关信用管理的全民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这使得我们的社会信用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显得相当脆弱。从经济学上讲,如果一个社会在社会规范、制度的安排上使得守信的收益不明显,而失信行为的成本远低于其收益,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信用制度和相应的信用监督奖惩机制,信用优良主体得不到相应的肯定鼓励,给予优良的待遇,必然会导致优良主体最终放弃优良原则。这种经济学中的“格雷欣法则”(劣质驱逐良币),不仅在经济生活领域,在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同样适用。这也正是我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失范问题的关键原因。

其次是源于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的薄弱欠缺和社会舆论媒介的引导和监督的乏力偏失。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呈现出日益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更为严峻、更为紧迫的新局面。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人往往比较看重的是物质效益、经济效益,而精神效益、社会效益被摆在第二位,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要求常常是被忽略的。“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础,由此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但由于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革,使得适应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调整和创造相对于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包括“诚实守信”在内的许多道德原则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被忽视、淡忘甚至被抛弃。同时,诚信的维系离不开舆论媒介的引导和监督。这几年,舆论媒介对激励先进、倡导诚信、鞭挞落后、揭露黑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由于出于错误的思想指导(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出于利益的考量,舆论媒介此时常常不能及时有力揭露制止虚假不实现象。

社会诚信的重建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不仅是国家和政府,更是我们每个人每个集体的责任。

第一,健全法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防范和治理失信,仅仅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诚信纳入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环境,维护和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要结合我国实际尽快颁布制订有关规范诚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的惩处力度,通过严厉的制裁措施,加大失信者的经济成本,使其无利可图,以起到震慑作用。

第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使失信者无处藏身。要建立各类企业、组织、个人的诚信信息的征集和公开机制,建立统一集中或政府、行业、信用中介机构三个层次的资信数据库,及时有效地向全社会提供和发布信用信息。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中介组织,为客户提供规范的资信调查服务和信用评估服务。通过信用信息网络化,使失信者无处可躲,无机可趁。

第三、加强舆论监督,让失信者身败名裂。舆论监督是全体公民获得知情权,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力量。在揭露市场欺诈和弄虚作假、维护公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对诚信者的社会褒扬和对失信者的舆论谴责,促进社会形成更好的诚信氛围,使失信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加大失信者的道德成本。

第四、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和关键,政府的公信力对全社会影响极大。要社会讲诚信,首先政府要做好表率,领导要以身作则。任何政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各级干部都应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坚持诚信原则,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部门的公信度,取信于民。组织部门应当把诚信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8:浅议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呢?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感知、体验所听到的音乐音响,可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其次,音乐欣赏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而且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说,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又一难题。认识困难是为了克服困难。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掌握的方法,音乐欣赏课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可以达到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的。我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视听结合,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例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时,可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让学生边听边看。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对儿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绪颇有裨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让儿童跟音乐边听边动,有利于儿童对音乐情绪的感受。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动,允许他们摇头晃脑,模仿吹奏等动作,并随乐曲情绪变化作时大时小的摆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二、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如欣赏二年级《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作好开场白,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同学们,现在开往森林王国的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律动进入教室,这时我采用多媒体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还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的飞出,高唱着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听辨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虽然没有看见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这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同学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程的感染力。

在欣赏歌曲时,学生还能借助歌词基本理解,但欣赏乐曲就比较吃力了,有时乐曲已经结束,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只能用"好听"或"不好听"来评价乐曲,这是因为音乐比较抽象,不象美术那样具体直观。因此,我在组织教学时,尽量借用直观的事物如:录象、幻灯片、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激发其欣赏兴趣,从而把学生引向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中来。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了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夜色茫茫的田野,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在绿色的田野里歌唱、欢舞的情景。这样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了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许许多多的音乐作品是经过锤炼、考验的艺术生命力较强的精品。例如《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等。学生欣赏后,可以开扩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创设情境,确保课堂有鲜活力。

低年级的欣赏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才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在让二年级学生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前,我先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描绘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在林子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有小鸟、小猴、杜鹃和小鹿,还有骄傲的兔子和勤恳、谦虚的乌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们马上就被图画的内容所吸引。接着,我马上把话题一转,说:“这些情景啊,同学们是通过看了这幅画才知道的。其实除了用图画能画出树林里发生的故事外,我们还能用音乐来讲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吧!”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音乐怎么讲故事?怎么能听懂它呢?此时学生有了要听的欲望,教师便可“趁热打铁”,有效地进行欣赏知识的传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教育管理年总结材料下一篇:中秋为主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