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

2024-05-02

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精选6篇)

篇1: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

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

一、医疗管理

1、要建立健全的医疗管理组织,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要有人员配备花名册,要有院领导分管医疗工作情况的记录。

2、要有计划和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并有具体实施情况记录。

3、有相应的医疗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认真学习和掌握《病历书写规范》和《疾病诊疗常规》。

4、加强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有培训情况和考核记录,要制定出各级业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进修计划,全部建立业务人员技术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履历、学历、资格证、职称证、职务、论文、继续教育等。

5、加强门、急诊管理,执行首诊负责制。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记录。

6、改善服务态度,方便患者就医。要设立便民措施、如候诊椅、开水等,要了解门诊病人对门诊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要求满意度大于85%)。

7、落实《献血法》和《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及监测管理制度,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包括用血申请、登记、报批、输血前检查和核对制度等、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50%)。

二、信息管理

要建立信息管理制度,配备综合信息人员,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卫生统计报表,开展病案管理与统计工作,逐步按ICD-10进行管理。

订有适量的医学图书期刊。

对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信息、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等信息进行管理、掌握社区的人口、疾病、死亡的动态资料,尤其是社区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措施及对策。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要列出各成员名单,制定各委员会职责、工作制度,作出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活动记录及实施效果和总结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要重点对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坚持各级医师查房制度、各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病历书写要求清晰、规范、及时、完整、准确,要有重点、有分析,要注重内涵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要完整记录各级医师查房内容和会诊、抢救、讨论意见等。

3、增强全体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医疗安全。要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制定防范措施,杜绝医疗事故隐患,建立医疗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4、严格交接班制度,坚守岗位。危重病人要床旁交接、并有记录可查。

5、实行技术准入制度,要分析其实施的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在医疗活动中要注意患方的知情、告知、同意等执行情况。

四.技术水平

(一)、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

(一)、临床科室

1、急诊医疗:包括急诊室设备、人员组成、开展院前急救情况,对社区内急诊病人24小时出诊情况,现场急救能力,要求对循环、呼吸、肾衰、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重病人作出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并负责做好转诊工作。要求写出院前和急诊抢救记录。卫技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平时进行模拟训练。

2、内、儿科:

① 能对常见病,多发病作出正确诊断及处理 ②对疑难病症进行恰当处理

③掌握传染病的诊治、消毒隔离技术和特殊转运。

3、外科;

①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缝合、包扎、骨折固定、转运等处理。

②能对急腹症作出临床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开展普外科的一般手术。

4、妇产科;

①能完成生理产科、部分常见病理产科的处理,可行剖宫产手术,②提供计划生育指导服务,掌握计划生育四项技术。③实行住院分娩,严格消毒接生。④具有鉴别高危妊娠和及时转诊的能力。

5、五官科:

①能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和部分急症。②开展初级口腔,眼保健工作。

6、中医科:

①能辨正施治内、外、妇、儿的常见病。②开展针灸、推拿、火罐等中医治疗工作。

以上各科的技术项目要建立登记薄,通过抽查一定数量的病历来了解各科的技术水平。随机提问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医技科室 1.放射科 2.医学检验科 3.功能检查科 4.营养科 1.放射科 ①胃肠钡餐检查 ②口服与静脉胆系造影 ③一般透视、摄影 ④床旁照相 2.医学检验科 ①血液学常规检验 ②ABO血型鉴定 ③交叉配血试验 ④凝血系列检查 ⑤尿常规检验 ⑥尿妊娠试验 ⑦粪便常规检验

⑧必要的生化检验,如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测定,血糖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钾、钠测定,血清尿素测定,血清氨酸氨基转氨酶(ALT、GPT)测定。

⑨常见寄生虫病检查

⑩常见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查(如:肥达式反应)

⑾血清甲肝、乙型五项、丙肝检查及HIV初筛、梅毒检查 ⑿细菌学涂片检查

⒀应开展室内监控,参加室内质评 3.功能检查科

①心电图检查及正确诊断 ②B型超声诊断,鉴别诊断检查 4.营养科 ①治疗膳食 ②能配置混合奶

了解各科人员执业资格,考查仪器、设备、试剂等。检查各科报告单、涂片质量,查技术项目登记情况,实地考察医技人员操作能力。

统计指标

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5%

2、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90%

3、病床使用率≥60%

4、年病床周转次数≥30次

5、平均住院日≤6天

6、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98%

7、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8、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5%

9、甲级X光片率≥30% 10、0-7岁儿童建卡率100%

11、预防接种率≥90%,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100%

12、围产儿死亡率≤10%(乡镇卫生院20%)

13、产前检查率≥95%,产后访视率80%(乡镇卫生院70%)

14、完成指令性任务100%

1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6、法定传染病漏报率0

17、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0

18、成分输血率≥50%

篇2: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

一、中心组织结构 文档资料:

(1)中心组织架构图和岗位职责。

(2)中心主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会议记录、纪要。

(3)中心管理人员参加管理知识教育与技能的培训记录。

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访谈医院与科室领导层管理人员,了解对管理职责的知晓情况。

二、质量管理

(1)中心主任办公会会议纪要。(2)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名单。

(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工作记录及实例。(4)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访谈院长,了解履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领导和决策职能的情况。

三、培训

组织全院性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培训的相关资料,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课件、培训签到、培训效果和培训工作记录等。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抽查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科室的医师和护士,了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培训的情况。

三、考核和整改措施

检查考核表和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周会月会有问题有解决方法)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质量管理工具、措施实施的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相关统计数据和实例。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访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医技科室主任,了解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管理与改进活动的情况。

四、行政管理规章制度

1.医院管理组织架构图和岗位职责,以及院领导分工的相关资料。2.职能部门独立设置并正常运转,有明确的职责及分工; 3.有完整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

检查办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中心最近一次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的工作记录、印发的相关文件。

(3)访谈中心员工

五、核心制度检查

文档资料:

(1)中心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17项)。

(2)中心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和实例。

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访谈内科系统、外科系统科室的负责人,了解核心制度内涵,以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了解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职责的知晓情况。

六、实施双向转诊制度

中心开展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制度、服务流程、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相关统计数据和实例。

检查方法:

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七、医疗纠纷

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 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文档资料:

(1)中心投诉及医疗纠纷管理的相关制度及处理流程。

(2)医院第三方调解制度。

(3)中心医疗责任保险投保制度及投保、报险的相关资料。

检查方法:

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实地查看:

(1)专门部门或专人统一受理、处理投诉、投诉协调处置机制的实际情况。

(2)投诉接待室,配置录音录像设备设施的实际情况。(3)随机访谈2名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了解“首诉负责制”、职能部门处置投诉职责的知晓情况。

八、实施双向转诊制度

医院是否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相关服务流程; 文档资料:

医院开展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制度、服务流程、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相关统计数据和实例。

检查方法:

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九、“三基三严”培训制度

医院制定“三基三严”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医、技人员进行“三基”水平考试,保证全员达标;

文档资料:

医院“三基三严”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课件、培训签到、培训效果(考核记录和考卷)和培训工作记录、培训总结等相关资料。

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访谈门诊、急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各2名医务人员,了解对“三基三严”基本内容的知晓情况。

(3)实地考核2名急诊科医师使用呼吸机的准确和熟练程度。

十、急救设备 文档资料:

医院急救抢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配置清单和维护保养记录。

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实地查看医疗设备数量与配置清单的符合情况。(3)实地查看急诊医学科医疗设备使用状态的实际情况。

十一、急救药品

文档资料:

(1)医院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定期检查的制度和抢救车药品的管理制度。

(2)医院药剂科和各相关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目录及数量清单。检查方法:(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抽查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病区,了解急救备用药品目录及数量清单、药品备用;抢救车药品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统一标识,以及抢救车中的高危药品的警示标识情况。

(3)访谈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病区负责急救药品的管理人员,了解相关制度知晓和实施情况。

(4)随机抽查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病区月度急救等备用药品质量检查记录。

十二、医技科室

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检验科室内、室间质控规定、流程

文档资料:

医院关于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的相关规定。检验科室内、室间质控规定、流程、记录。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实地查看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的实际情况。

十三、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履行知情告知义务,保护患者隐私。文档资料:(1)医院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相关管理制度。

(2)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督导检查工作记录或工作总结。

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查阅2份术后患者病历,了解是否记录术者及麻醉师访视患者的相关资料。

(3)查阅2份输血患者病历,了解是否记录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相关资料。

(4)查阅2份涉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患者病历,了解是否有书面告知的相关资料。

(5)访视2名患者或其近亲属,了解对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知晓程度。

十四、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建立医患沟通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文档资料:(1)医院医患沟通的相关工作制度,包括医患沟通的内容、形式和工作记录等。

(2)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3)医院医务人员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课件、培训签到、培训效果和培训工作记录等的相关资料。

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相关文档资料。

(2)随机访谈2名医师,了解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

十五、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文档资料:

(1)医院规范诊疗行为的相关规定。

(2)医院关于检查类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阳性率指标及相关资料。检查方法:

(1)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2)随机抽查医学检验、CT、超声检查单各2张,了解患者症状与所进行的检查相适应性的情况。

十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医疗技术(包括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

文档资料:

(1)医院医疗技术管理相关制度。

(2)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档案。(3)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4)医院手术分级与准入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

(5)医院落实手术分级与准入管理工作制度的具体措施、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等。

(6)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准入的相关规定及工作流程。(7)医院准入的医疗技术目录及准入的相关资料。

(8)医院对准入的医疗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工作记录和工作总结。检查方法:

查阅上述文档资料。

十七、医疗安全防范处理。

1、建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2、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3、制定和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

篇3: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

1.1 资料来源

从《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中,选出医疗质量的11项评审标准[2],参照11项评审指标,分别收集了某医院2005~2010年的数据作为预审的样本。

1.2 资料分类

将11项医疗质量评审指标[2]分为两类。一类为医疗质量和效率评审标准指标,共7项;另一类作为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指标,共4项,见表1。

1.3 评审方法

按表1、表2的分组资料,以卫生部、浙江省规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各项指标为准,运用综合评价法原理,正指标计算公式:Yij=Xij/Mij[1];逆指标计算公式:Yij=Mij/Xij[1](式中:Yij为i组j项指标数值,Xi为年份指标值,Mi为年份指标衡量标准值),分别计算出医疗质量、效率预审指数,见表2。

1.4 计分公式

按表3的预审指数,每项评审内容包括若干评审要点,每项总分设3分,各要点评分时,也按3分计算。评审项目最后得分=该项各评审要点得分总和评审要点项数的方法[2],分别求得近几年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见表3。

1.5 评审结论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ΣYij(即质量、效率指数与管理指数的和),用计算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与评审既定值M进行比较,当Ii j≥M时,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水平超出既定标准,表示较好;当Iij≤M时,医疗质量的综合实力较弱,要按PDCA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狠抓医疗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005~2010年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预审结果显示,只有2010和2005年超过省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医疗质量、效率综合评价指数中,只有2010年达省级标准水平以上。医疗管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只有2005年达省级标准水平以上。6年中,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只有2010和2005年达省级标准以上,说明医院医疗质量的各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等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分析时,我们发现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如平均住院日、术前带床日等,有逐年向优发展的趋势,但部分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如甲级病历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几乎无任何改进趋势,更甚至于越来越偏离省级标准。这其中有人为评判因素造成,但这也充分说明医院医疗质量的上述方面未引起管理层重视或管理尚不到位。因此医院的医疗诊疗能力、质量、综合管理[1]指标体系,在等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审中尤显重要。

3讨论

很明显,单纯从床位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治疗效果等指标方面,反映医院的医疗能力和质量水平已不能完全展示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水平。因此,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医院医疗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是完全符合医疗市场发展趋势的,对今后的医院建设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合各项医疗质量指标数据可以发现,医院已贯彻实施了医疗质量、效率管理工程,从而使住院患者疗程缩短、床位周转加快,有效地运用了等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也充分显示了医院优质、高效、节能、低耗的管理水平。但在某些医疗质量(如无菌切口感染率、手术并发症率等)综合管理水平上,还有待于按PDCA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等级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评审,明确了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强化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意识,同时也培训了医院管理人员,更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意识和群众满意度。等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挖掘医疗潜力,合理配置医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综合管理水平,为医疗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有别于其他专科医院。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诊疗能力、质量、综合管理”的各项指标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次调查所收集的11项评审标准[2]是等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审中的核心指标。运用等级医院综合评价法评价一所医院的医疗质量综合达标水平,可为医院的等级评审和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依据。

参考文献

[1]熊巨全,董军.医院管理与医学统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杨敬,马伟航,杨泉森,等.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10.

[3]徐天和,苏颀龄,田凤调.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统汁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37.

篇4: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审标准

【关键词】JCI;卫生监督;医疗安全;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21-01

医疗机构监督的目标就是避免不安全因素对社会及医务人员、患者的不利影响,降低医疗风险,构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国际医院评审标准(JCI)的核心理念[1]就是降低风险,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且对医疗机构的特点和服务有明确的目标和详尽的要求,对医院管理中起到了强大的向导作用,也对医疗机构评审制度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JCI简介

1.1 JCI背景及内容

国际联合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的分支机构,于1999年首次推行了医院认证计划,于2014年4月1日正式执行《联合委员会国际医院管理标准》(第5版)[2]。在前4版健康教育、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及患者得到医疗护理服务连续性等内容的基础上新增和修订了部分标准,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医院管理者对本院所有的合同负责,并在院内服务从业者的资质方面审查更为严格,更加注重患者对服务的感受和患者合法的权利[3]。

1.2 JCI特点

JCI标准是WHO认可的评价医院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球最高且最权威的标准[4],其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改善相应的医院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的持续改进。JCI标准最大的特点在于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同时JCI标准也对后勤保障人员、临床工作人员、医院管理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JCI认证是医院规范化管理与安全管理的标志,也是商业保险机构赔付医疗保险费的最基本条件,只有通过认证的医疗机构有资格得到国际医疗保险赔付[5]。

2 中国医院评审工作发展现状

自1989年11月卫生部发布《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和《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至1998年8月发布《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6],我国经历了对评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第一周期的积极探索,总体来讲取得不错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诸多不足。2001年6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组建“医疗机构评审课题组”,结合中国国情,确定以“安全、质量、绩效、服务”为主题的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工作探索,于2003年编写了《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并选择北京范围内4家三级医院展开试点工作[3]。2011年5月发布《优质医院创建工作方案》,至2012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100所、"区域优质医院"300所和"优质县医院"500所。2012年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基本目的,继续推行《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评审标准更加具体化。

3 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监督的作用

3.1 为我国医院管理质量的不断改进提供了向导

JCI内容中强调,保证患者安全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的根本保证就是质量管理和不断的改进管理流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国际医院评审标准为理论依据,医疗监督机构对领导及管理层、医务人员、医疗仪器与设施和各种医疗资源进行全面的、持续的监督,对医院的所有医疗服务进行统一和协调,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可有效地持续改善医疗安全状况和缓解医患关系。

3.2 为“以患者为中心、公益性为导向”的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JCI内容明确地指出保护患者及家属的权利,管理质量的改进来保障患者安全,标准中还强调了要患者参与评估,采用透明化医疗护理服务,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教育,这些方面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内医院通过以此来作为目标,处处以患者为中心、公益性为向导,可使医疗机构更趋于人性化的服务,并通过安全、细致的服务满足患者需要。

3.3 促进国内医院建立健全意外事件上报体系

JCI中强调,意外事故的上报,其目的是通过资源信息的收集,为医疗机构提供改进其医疗系统和医疗流程的依据,而不是用于追究责任,同时国际医疗评审内容提倡并鼓励职工参与事故上报系统,医疗监督机构可以此为鉴,要求医院健全意外事件上报体系,及时、准确地将意外事件及发生原因进行报告,并对资源进行分析归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完善可追溯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类似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3.4 参与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培训

JCI内容也明确提到了要对员工的持续培训进行加强,以做到人员的配置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层次分布合理。对此,医疗监督机构可参与对医疗人员的培训中,将在监督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客观并且及时的向对应的医疗机构反馈,保障医疗安全,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晓均,杨秀峰.我院信息化建设中开展JCI认证的实践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305-307.

[2]朱丽辉.基于 JCI标准的护理人员安全思维的培养与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6):4511-4513.

[3]王吉善,戴晓娜,陈艳萍等.学习第5版JCI标准的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3):46-47.

[4]黄晓花,戴晓娜,吕娜等.JCI评审下的医院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及运作[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2):43-44.

[5]张绍蓉,缪春玉,曾琴等.基于JCI标准的全员护士标准化岗位培训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89-91.

篇5:一级医院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章 患者安全.........................................................2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2

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2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3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3

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3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4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4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4

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4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4 第二章 医院服务.........................................................5

一、医疗服务可及和连续性.............................................5

二、维护患者与家属的权利.............................................5

三、患者的诊疗与护理.................................................6

四、麻醉和外科治疗(开展手术的医院必选)............................7

五、患者与家属的教育.................................................8 第三章 医院管理.........................................................8

一、医院领导和管理...................................................8

二、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管理...........................................9

三、药品管理和使用..................................................10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10

五、人员资格与教育管理..............................................11

六、设施管理与安全管理..............................................12

七、病案与信息的管理................................................13 第四章 统计指标........................................................13

一、资源配臵。......................................................13

二、工作质量。......................................................14

三、工作效率。......................................................14

四、患者负担。......................................................14

五、资产运营。......................................................14 各类一级医院,能为所在区域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或专科诊疗(急诊、门诊、住院)服务,公立医院应按照政府指令和要求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设臵符合本地“卫生区域规划”及卫生部“一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基本标准”全部条款的要求,初评医院为取得许可正式执业3年以上。

第一章 患者安全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一)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如: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管理。

(二)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等2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三)完善关键流程(如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四)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工具,重点是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如腕带)。

(六)职能部门要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一)在住院患者的常规诊疗活动中,应当以书面方式下达医嘱。

(二)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当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 时补记。

(三)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开展手术的医院必选)

(一)择期手术的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三)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臵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

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一)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与使用要求,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二)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 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评价制度。

(二)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一)评估有跌倒、坠床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一)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二)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一)有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二)有激励措施,鼓励不良事件呈报。

(三)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一)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作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二)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

第二章 医院服务

一、医疗服务可及和连续性

(一)医院应根据患者的诊疗需求和本院的功能任务及医疗资源情况(能力与设施等)来决定患者是接受门诊服务、或紧急救治、或接受住院治疗、或转往他院。

(二)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三)患者在院治疗的各个阶段,应明确一名执业医师负责患者的治疗。

(四)有制度和程序来规范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的转院、转诊或出院过程。

(五)为患者提供就诊接待、引导、咨询服务,就诊的环境清洁、舒适、安全,候诊区、医技部门、住院病区等均有明显、易懂的标识,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措施。

(六)有各类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严格服务收费管理,方便患者就医。保障各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加人员的权益。

二、维护患者与家属的权利

(一)医院有相关制度保障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其权利。

(二)医师应采取恰当方式、使用易懂语言,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代理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臵、医疗风险、替代医 疗方案等,并获得其同意,说明内容应有记录,并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三)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四)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医患沟通等培训,相关医务人员能够知晓并遵循。

三、患者的诊疗与护理

(一)由具有法定资质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按照制度、程序和病情评估/诊断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同质化服务。

(二)患者的诊疗与护理服务应用疾病诊疗与护理规范、临床路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等,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和使用药物及医疗器械的行为。

(三)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四)规范会诊管理,明确院内会诊职责,提高会诊质量和时效。

(五)临床检验服务及时可靠,由具有资质的卫技人员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合格的设备及试剂,及时提供基本的临床检验服务结果,满足临床需要。

(六)医学影像等服务及时可靠安全,由具有资质的卫技人员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合格的设备及制剂,及时提供基本的医学影像等服务(X线摄片、超声、心电图等)结果,满足临床需要,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七)为出院患者提供较详细的出院小结和康复指导意见。

(八)护理人员配设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依据《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等文件要求,规范护理行为,措施落实到位。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九)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指南与质量安全指标,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四、麻醉和外科治疗(开展手术的医院必选)

(一)依据医院功能任务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的“一级技术”框架内,实行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资格准入和授权管理制度。

(二)实行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订手术与麻醉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均应记录在病历中。

(三)患者手术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术前诊断、手术目的和风险、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诊疗方法等。

(四)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医院建立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五)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选择与使用时机符合规范。

(六)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将手术的全过程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手术切除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

(七)做好患者手术后治疗、观察与护理工作,并记录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中。

五、患者与家属的教育

(一)为本服务区域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如疾病预防、营养指导、安全用药、康复运动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

(二)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三)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第三章 医院管理

一、医院领导和管理

(一)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无院中院;按照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校验和发布医疗广告。

(二)医院与中层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决策执行机制,并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履行职责,实行管理问责制。

(三)院长负责组织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与计划,医院规模和发展目标、经营方针与策略,与医院的功能任务相一致。

(四)在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的框架内开展诊疗活动,及时修订完善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五)由具备法定资质的经本院注册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不准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范围执业,不使用未经卫生行部门批准的诊疗技术及已经废止诊疗技术。

(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报告、救治、预防等任务。

(七)公立医院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医疗资源与能力,承担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并符合其规定的要求;并不提供特需服务。

(八)公立医院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培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任务。

(九)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社区突发事件、传染病、自然灾害等其他灾害。

(十)对委托服务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二、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管理

(一)院长与科室领导负责制定与实施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确定其在重点工作中的责任。

(二)制定与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三)卫生技术人员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至少每二年一次组织考核。

(四)根据医院医疗资源情况,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医院执行文 件,实施教育培训。

(五)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参与能力。

(六)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三、药品管理和使用

(一)在医院功能任务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的框架内,设臵药剂科以及配臵药学人员,建立医院药事管理组织。

(二)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基本药品目录框架内,规范采购、储存、调剂及保障供应。

(三)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有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规范处方(用药医嘱)开具、抄录、审核、调配、核发、用药交待和监测等行为。

(四)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进行管理,要求医师、药师、护士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

(五)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观察用药过程,监测用药效果,按规定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并将不良反应记录在病历之中。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一)至少有一名或多名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监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这些人员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和考核获得监管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资格;医院领导能为其提供足够资源支持感染预防与 控制工作的实施。

(二)依据其参与医疗服务的程度对职工、医生、患者(或其家属)及其他人员提供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与教育。

(三)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监测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四)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活动。

(五)消毒工作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隔离工作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医疗废弃物处理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符合感染管理要求。

(六)在需要时,按照“标准防护”的要求获得并正确使用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其它用品。

五、人员资格与教育管理

(一)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人力资源配臵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临床服务的需要。

(二)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执照、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认定、聘用、考核、评价管理体系,建立专业技术档案。

(三)每个员工接受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保持或提高各自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四)贯彻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 要求,建立与完善职业安全防护与伤害的措施、应急预案、处理与改进的制度,上岗前有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六、设施管理与安全管理

(一)医院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实施设施管理与安全检查,用制度与流程保障患者、家属、来访者和员工在安全可靠的硬件环境中提供或接受诊疗服务。

(二)至少一名或多名有资质的人员负责监督医疗环境、设施相关风险管理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三)具有高危物品储存和使用制度与流程,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处理医疗废物。

(四)医院消防系统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定期演练;灭火器材、压力容器、电梯等设备按期年检。

(五)实施医疗设备定期检查、调试和维护程序,并记录结果。有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培训,对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

(六)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

(七)教育和培训所有员工,使其知晓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设施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

(八)加强医用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和低值耗材的采购记录、溯源管理、储存、档案管理、销毁记录、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的管理。

七、病案与信息的管理

(一)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书写门诊、急诊、抢救、留观及住院患者的病历,按规定保存病历资料,保证可获得性,加强安全管理,保护病案及信息的安全性。

(二)采用疾病分类ICD-10与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 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建立科学的病案库管理体系,包括病案编号及示踪系统,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

(三)严格执行借阅、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制度,防止丢失、损毁、篡改、非法借阅及使用,避免泄露患者隐私。

(四)医院信息系统能够连续、系统、准确地采集、存储、传递、处理相关的信息,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和服务提供包括决策支持在内的技术支撑;符合国家及卫生部相关的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按照政府的要求,支持卫生信息的区域共享和交换。

(五)建立本服务区域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六)建立医院运行基本统计指标数据库,保障信息准确、可追溯。

第四章 统计指标

一、资源配臵。

1.实际开放床位、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质量。

1.年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年急诊人次、留观人次。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3.年住院手术例数、年门诊手术例数。4.年住院患者死亡,年自动出院例数。5.年住院手术例数、死亡例数 6.年住院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7.年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8.本服务区域年入户或出诊服务例次。9.本服务区域年接受健康教育指导人次。10.本服务区域年预防接种人次。

三、工作效率。

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5.本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比例。

四、患者负担。

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五、资产运营。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人员经费支出/百元业务收入。5.资产负债率。6.固定资产总值。

篇6: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三类指标

指标要求 评审方法 评审项目 分值

一、基本条件 250

(一)科室设置 60

1、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1、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0 中医科。

2、查看卫生行政部门批复文件。

3、现场查看。20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2、医技科室至少设有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统计(档案)室。

3、行政科室 30 住院床位总数20-99张。

(二)床位设置 60

(三)人员配备 实际开放床位数(或编制病床数,两者不同时取高

1、查看政府人事编制部门批复文件。

1、定员 20 值)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1.4。

2、查看机构人员花名册。

3、查看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证书。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之比不低于85%。

2、卫生技术人员 20 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护士和

3、人员职称要求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卫生技术人员。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现场查看土地使用证、建筑许可证。

(四)房屋面积

≧1000平方米。

1、基本设备:心电图机、洗胃器、电动吸引器、呼

1、现场查看。

(五)设备配置 吸球囊、妇科检查床、冲洗车、气管插管、万能手

2、每缺少一样设备扣1分,扣完为止。术床、必要的手术器械、显微镜、离心机、X光机、电冰箱、药品柜、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洗衣机、常水、热水、蒸馏水、净化过滤 60 系统等。

2、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床1张、床垫1.2条、被子1.2条、褥子1.2条、被套2条、床单2条、枕芯2个、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病员服2套。

3、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无相应必要设备的诊疗科目将不予批准开展。

二、医院管理 300

(一)医疗组织管 50 理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人员配备合理,查看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1、成立组织机构 5 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有一位院领导分管业务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抽考部分医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基本

2、学习法律、法

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规 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1

3、制定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院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和工作计查看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5 和工作计划 划,并组织实施。

4、健全岗位职责

1、现场查看各类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8 和工作制度

2、抽考部分医务人员学习掌握情况。

5、完善诊疗操作健全完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查看相关文件制度汇编。8 技术规范 和医疗质量标准。加强门诊和急诊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执行查看工作制度及执行情况记录。

6、门诊和急诊管 5 首诊负责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理 记录。落实《献血法》和《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

1、查看工作制度、保养记录。输血技术规范》,建立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及监测

2、抽查医技科室报告质量。

7、输血管理 8 管理制度,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包括用血申请、登记、报批、输血前检查和核对制度等、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90%)。

8、业务人员技术要有培训情况和考核记录,要制定出各级业务人员查看培训计划、考核记录和业务人员 培训 继续教育制度和进修计划,建立业务人员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履历、学历、资格证、职称证、职务、论文、继续教育等。

(二)信息管理 20

1、现场查看传染病登记本。掌握人群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建立健全传染病登

2、现场考查工作人员传染病数据网络

1、传染病报告 6 记报告制度,登记合格率≥95%,漏报率0。直报操作。配备综合信息管理专(兼)职人员,按规定及时准查看卫生统计部门工作评价。

2、信息管理制度 4 确地完成、上报各种卫生统计报表,对信息及时收集、储存、分析、反馈与利用。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管理与统计工作,逐步现场查看病案管理情况。

3、病案管理制度 6 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管理,要求门诊有病历,按标准书写完整住院病历。

4、图书管理制度 4 有图书管理制度,订有适量的医学图书期刊。现场查看。2

(三)医疗质量

安全管理 90

1、有全院质量管理方案,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全查看相关资料。院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方案,进行全员质量教育,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1、健全质量管理提出改进意见。体系

2、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列出各成员名单,制定各委员会职责、工作制度,作出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活动记录及实施效果和总结等。

1、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增强全院人员医疗安全意识。

1、统计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和具体责任。

2、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制定措施加以防范,及时发

2、查看医疗缺陷管理工作措施。

2、医疗安全预 15 现和纠正差错事故苗头。

3、了解医疗事故、差错的处理、整改情况。防与管理

3、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要及时上报,正确处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3、坚持核心工坚持医师查房、病例讨论、危重抢救病人床旁交接

1、现场查看工作制度执行情况。10 作制度 班等诊疗护理核心工作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2、抽考医务人员核心制度掌握情况。实行技术准入制度,要分析其实施的安全性、有效现场查看新诊疗项目技术的准入审批情况。

4、实行技术准

性、适宜性,在医疗活动中要注意患方的知情、告入制度 知、同意等执行情况。

1、住院病人按标准书写完整病历,病历书写要求清

1、现场抽查上架、运行病历质量。晰、规范、完整、准确、及时,有要点、有分析、2、统计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

5、加强病历质注重内涵质量,完整地记录各级医师查房、抢救、15 量考核 会诊、讨论等意见,不得弄虚作假。

2、建立病历质量检查考核制度,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5%,甲级病历≥80%,杜绝丙级病历。

1、按照1988年卫生部《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

1、查看控感组织工作方案、各种规章制度、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供应室达标验收批复。织的暂行办法》的规定成立控制感染组织,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

2、现场查看,抽考卫生技术人员理论知识 和操作技能。

2、建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与无菌操作规定,有院内感染控制教育制度,医护人

3、统计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率、6、严格控制医年褥疮发生次数。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和进行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院感染

3、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有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分娩室等)的保治措施,消毒供应室应达到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的要求。

4、要求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医院感染率≤ 3

7%、年褥疮发生次数

0次。

1、坚持卫生技术人员全员参与“三基”训练,“三

1、查看“三基”训练计划。

2、统计“三基”考核合格率。

7、“三基”、基”考核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培养 10

3、现场抽考医务人员徒手 “三严”培训 “三严”工作作风。心肺复苏急救操作。

2、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四)财务管理 25 现场查看人员资质、科室设置情况。设有财务科或专职财会人员,财会人员须持有会计

1、科室、人员 5 资格证书。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符合会计制度。

2、会计凭证 5 现场查看。建立会计档案和管理制度。

3、会计档案 5 查看会计档案及相关管理工作制度。会计监督审计制度健全。

4、审计制度 5 现场查看。严格遵守财经、物价纪律,不乱收费。现场随机抽查价格标准及收费情况。

5、财经物价纪律 5

(五)药品设备 35 管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加强

1、抽查上柜、库存各10种以上药品。对药品采购、使用、保管的管理,杜绝伪劣药品,2、审查当天的药品发放差错情况。不使用国家淘汰药、过期药及霉变药。

3、查看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精神

1、药品管理使用 20

2、杜绝发药差错,差错率≤4/万。药品的管理记录。

3、严格执行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1、设专人或兼职人员对全院设备进行管理,有医疗现场查看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设备保管、使用、保养、定期维修制度。

2、医疗设备管理 15

2、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

3、对贵重设备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1、一般物资实行定额管理。查看相关工作记录、现场情况。

2、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报废手续健全。

(六)总务管理 20

3、能保证水、电、取暖、被服、膳食供应。

4、各种设施维修及时。

1、医院建筑符合卫生学要求,对旧建筑有维修制度,查看房屋维修记录、现场情况。

(七)建筑管理 10 对不合理建筑有改造计划。

2、不得使用危房,尤其不得在危房中从事医疗活动。(八)安全管理 30 查看工作方案、检查记录。建立健全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制定平时的和紧

1、安全管理人员 6 急情况下的安全管理方案,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并方案 定期检查。

2、配备必要的消现场查看。6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定期检查,保持完好。防设备 有对高压力系统、手术室、放射室、配电室等高危查看相关管理措施。

3、高危设备管理 6 设备与区域的特殊安全管理措施。4

4、替代光源、备照明系统发生意外时,有安全可靠的非开放替代光现场查看替代光源和备用电源。6 用电源 源和备用电源。要制定医院发生火灾、水灾等重大突发事故处理预查看事故处理预案。

5、重大事故处理 6 案。

(八)环境管理 20 重视保持院内清洁卫生,有保洁制度及措施,有专现场查看。

1、保持清洁卫生 4 人负责。门诊、病房等医疗区禁止吸烟,保持整洁、安静。

2、禁止吸烟 4 重视院内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有与医院占地相

3、环境绿化 4 适应的绿化面积(包括室内外花木种植、立体绿化)。对污水、污物等医疗垃圾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进现场了解情况,统计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型及无害化处理率。

4、医疗垃圾处理 4 行无害化处理,要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型及无害化处理率100%。现场查看。

1、门诊噪音不高于50分贝,病房、手术室噪音不

5、噪音、照明达高于38分贝。标

2、手术室一般照明为100米烛,工作面积综合照明2000-3000米烛。

三、医疗技术 250

(一)临床科室 180 技术水平

1、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

1、查看急诊接诊情况登记。

2、对辖区内急诊病例24 小时应诊。

2、查看有关典型病案了解情况。

3、能对循环、呼吸、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

3、抽考医务人员相关技术知识。

1、急救 30 及其他一般急危病人做出初步诊断和进行维持生命体征的抢救处理,并组织好转诊。

4、卫技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平时进行模拟训练。

1、正确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1、查看有关典型病案了解情况。

2、并能对疑难病症进行恰当处理与转诊。

2、抽考医务人员相关技术知识。

2、内、儿科 50

3、掌握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消毒隔离技术和特殊转运。

1、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缝合、包扎、骨折固定、转

1、查看有关典型病案了解情况。运等处理。

2、抽考医务人员相关技术知识。

3、外科、30

2、对急腹症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3、完成普外科丁类手术,开展部分丙类手术。5

1、能完成生理产科、部分常见病理产科的处理,可

1、查看有关典型病案了解情况。行剖宫产手术。

2、提供计划生育指导服务,掌握计

2、抽考医务人员相关技术知识。

4、妇(产)科 30 划生育四项技术。

3、实行住院分娩,严格消毒接生。

4、具有鉴别高危妊娠和及时转诊的能力。

1、能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和部分急症。

1、查看有关典型病案了解情况。

5、五官科 20

2、开展防盲、防龋、防聋等初级保健工作。

2、抽考医务人员相关技术知识。

1、能辨证施治内、外、妇、儿的常见病。查看门诊登记本和中医治疗房屋设备。

6、中医科 20

2、开展针灸、推拿、火罐等中医治疗工作。

(二)护理管理 30 技术水平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查看相关文件制度。

1、责任制护理 2 行责任制护理。医院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士长负责制。查看相关文件制度。

2、护士长负责制 2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

1、查看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汇编。

3、护理常规和程,正确书写五种护理表格(体温单、医嘱单、医

2、抽样统计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5 操作规程 嘱记录、护士交班、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85%。

4、护理质量管理查看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制定并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理论,做好病房

1、随机抽查护理人员知识理论和操作技术 管理和分级护理,严格执行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掌握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100%,一级护理合格率≥80%,2、统计一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

5、护理技术水平18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以上合格标准均为80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分)。急救药品完好率。

2、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急救药品和器械的使用,急救药品完好率100%。

(三)医技科室技 40 术水平

1、了解人员执业资格。

2、考查仪器、设备、试剂等。能够开展一般透视、摄影、胃肠钡餐检查、口服与

3、检查各科报告单、涂片质量。

1、放射科 10 静脉胆系造影。

4、查技术项目登记情况。

5、实地考察医技人员操作能力。

6、查看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相关资料、证书。6

能够开展血液学常规检验、ABO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凝血系列检查、尿常规检验、尿妊娠试验、粪便常规检验,必要的生化检验,如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测定、血糖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钾、钠测定、血清尿素测定、血清氨酸氨基转氨酶(ALT、2、医学检验科 20 GPT)测定、常见寄生虫病检查、常见传染病的血清

学检查(如:肥达式反应)、血清甲肝、乙型五项、丙肝检查及HIV初筛、梅毒检查、细菌学涂片检查;应开展室内质量监控,参加市级以上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并达到合格以上成绩。能够开展心电图检查及正确诊断、B型超声诊断、鉴

3、功能检查科 10 别诊断检查。

四、医德医风 65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

1、查看相关文件、会议记录。

(一)办院方针 5 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2、查看医务人员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笔记。位。

3、查看各项优质、人性化服务措施。

4、查看廉洁行医措施、防治商业贿赂

(二)职工思想坚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职

长效机制资料。教育 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贯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廉洁行医措施,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奖惩分明。

(三)医德医风

2、提倡敬业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

建设 责。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各项人性化优质服务活动。

4、有健全的廉洁行医措施、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

(四)满意度测建立健全群众和社会监督制度,辖区患者对医院的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5 评 满意度≥85%。

五、统计指标 135 达标标准 实际情况

1、入、出院诊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5 断符合率

2、手术前后诊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90%。5 断符合率

3、病床使用率 5 病床使用率≥70%。

4、年病床周转年病床周转次数≥30次。5 次数

5、平均住院日 5平均住院日≤9天。7

6、门诊处方书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98%。5 写合格率

7、门诊病历书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5 写合格率

8、住院病历书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5%。5 写合格率

9、设备利用率 5 设备利用率≥80%。

10、甲级X光片甲级X光片率≥30%。5 率

11、特殊检查阳特殊诊断设备检查阳性率≥20%(主要指B超)5 性率

12、围产儿死围产儿死亡率≤10%。5 亡率

13、新生儿乙肝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100%。5 疫苗接种率

14、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漏报率0。5 漏报率

15、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7%。5 率

16、常规器械消常规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毒菌合格率

17、成分输血率 5 成分输血率≥90%。

18、无菌手术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 口感染率

19、褥疮发生率 5 昏迷、瘫痪病人褥疮发生率0%。20、护理技术操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作合格率

21、护理文书书护理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85%。5 写合格率

22、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100%。5 合格率

23、一级护理一级护理合格率≥80%。5 合格率

24、急救物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5 完好率

25、三基考核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5 合格率 8 9

26、医疗责任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0。5 事故发生次数

上一篇:互派挂职锻炼管理办法下一篇:卖毛豆的女孩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