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变魔镜》有感

2024-04-19

读《不变魔镜》有感(共5篇)

篇1:读《不变魔镜》有感

我在《儿童文学》里看到了这篇《不变魔镜》,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哲理,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这个王国的魔法师要闭关做做后一次的修行,他劝年轻的国王勤于朝政,不要贪图享乐,并把一个魔镜交个了国王,他告诉国王,这个镜子知道任何事情,不能乱用,到关键时候才能用,国王牢记着魔法师的话,所以国家很强盛,但是有一天国王破戒了,使用了魔镜干不正当的事,有一次破戒就会有第二次,国王一次又一次的用,国家荒废了,有一天,魔镜被打碎了,国王很害怕,因为里魔法师出关没几天了,国王赶紧又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普通镜子,魔法师出关后发现此事时在他眼前这个国家十分荒废,遍地都是因为打仗而死的死尸,魔法师很心碎,于是他就去看魔镜,问新国王是谁,镜子是普通的,显示的是他自己,魔法师真的当上了国王,有一次叛乱,老魔法师问后谁是国王,镜子里又是老魔法师。

我觉得当魔镜变成了普通的镜子,它所反映出的就只是站在镜前人的欲望。当照镜者的欲望是为了百姓为正义时,就会给人民带来幸福;当欲望是为了一己之私,就只能带来痛苦。所以,重要的不是魔镜,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我们的心是纯净的,生活就一定是快乐的.!

篇2:读《不变魔镜》有感

文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国王有一面魔镜,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它,它就能帮助你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否则就会祸害人类,危害自己。国王开始能很好地利用它,为国造福,所以,那时的国家繁荣昌盛。后来,随着国王的年迈,他利用魔镜干起了一些反人道的事情,以至于搞得众叛亲离、国家民不聊生,终于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惹得各地纷纷起义,后来起义军冲进王宫把国王给杀死了,结果一个好好的国家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看完了这个故事,感触颇深。回想历史上每个国家的兴旺衰败,感慨万千:这个国王分明可以做一个明智、受百姓爱戴的国王,可是就是因为一己私利、一时贪欲,将自己从至高无上的宝座上,推上了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断头台。而致使这件事情发生的,就是这面神奇的魔镜。

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神奇的魔镜也不例外,它既能使一个国家从民不聊生变为繁荣昌盛,又能使一个国家从繁荣昌盛变得穷兵黩武,直至灭亡。国王刚刚接触魔镜时,能够很好的用它,为民造福,致使天下归心、繁荣富强;可是由于他的贪婪欲望却使一件可以造福百姓的圣物,变成了使国家乌烟瘴气的邪件。这,是何等的讽刺,却又给我们带来启示:当一件物品能很好使用时,就可以带来无穷的益处;当用它胡作非为时,则能将你引入歧途、最终一事无成。就拿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脑来说,当自己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而身旁又没有人可以为你讲解时,你可以用到它;当自己闲暇时,可以上网浏览优秀的作文、揭秘我国的历史江山,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可是,电脑上还有一些暴力、血腥的游戏,使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更有一些极端者,为了上网,不惜偷盗,甚至杀人抢劫都做得出来。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其实,当镜子被施上魔力的时候,不仅仅可以看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到底处在何方,它更可以当作一面从没有施过魔力的镜子,从镜子中,可以看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独特的自己、一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像刚刚上映的《功夫熊猫》里的“龙之卷轴”一样――“没有秘笈就是最强的秘笈”。当自己相信自己,能从自己身上找出优点,更能在镜子中找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完善。到那时,你,已经不需要任何帮助,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就可以开出一个开阔、自由、昌盛的王国!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累一次,劳动一次,就会有无限快乐,反之,就会落个一无所获,两手空空。

篇3:读高更有感

看的多了, 不免对一些画家慢慢有了另一种新的认识。这有点像交朋友, 相处的时间长了, 一些客套、俗礼的东西就慢慢淡化。如果再能体会到一些人所难见的细微妙处, 就更能感受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不凡, 之所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绝对不是偶然性因素造成的。

对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的再认识, 亦是如此。只有真正面对他的作品时, 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画布上表现出的强烈悲剧性色彩以及对天堂乐土的人类家园的向往与追求。巨大的叶子上金黄与绿色的斑点;相同的底色上同一平面上的轮廓;深红色的沙土;橘黄色的天空———一切都在此时定格了。在第一刻就能以自己非凡的真诚和空前绝后的质朴打动人。这是什么?是被遗忘的儿时的童话、或是重新寻找天堂的传说、抑或关于天堂传说的神话……?而所有的这些感受, 如果不是数次接近原作, 反复揣摩, 用心体会, 单凭缩印到画册上的那些偏色跑调的图片, 是绝对难以体会得到的。陈丹青就一直主张, 年轻人如果有条件, 无论是靠自己的积累还是依家庭的资助, 都应该尽早的出去看看, 到欧美的博物馆中, 真正的领略一下大师的风采。

高更的生平是小说家的绝妙素材。与家庭乃至社会的决裂;市民中的革新家的悲剧;流亡远方的岛屿;与另外一个悲剧性人物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的超乎寻常的友谊和决裂;在获得世界的赞扬与荣誉前夕默默死去。一生的艰难与荣耀, 似乎都基于他所具有的狂野的西班牙人的基因和原始秘鲁人的血液之中, 正是这些矛盾的性格, 才造就了他作品中鲜活的个性特征。

高更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终生奋斗不息, 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创作主张, 曾先后几次毅然离开巴黎, 前往太平洋上的小岛。生活在近乎与世隔绝的岛国, 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他的这些观念植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 又吸收了大洋洲岛国土著居民岩画艺术中的有益成分, 并深受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的启发和感染, 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描绘了远岛上的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他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 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 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 遂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 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个人绘画面貌。作品大胆地用明朗的色块与线的组合, 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

还是让现藏于冬宫博物馆的这些作品来说话吧!

《海岸边的女人》这幅画由远及近, 以浅淡的蓝紫色配以橘红的色块表现背景的沙滩和海面, 用一种微弱、平和的对比关系, 营造了平面中无忧无虑的自由感受。橄榄绿的长裙和妇女们棕色的肌肤, 穿插在背景色块之中, 运用近乎垂直的色块的构成, 恰恰衬托出了远岛居民们质朴、直爽的性格特征。尤其是画面左侧, 那个臂挎水果篮的妇女, 直愣愣的站着, 以略带惊奇的目光, 回过头看着那个给小孩喂奶的妇女。第三个则轻松地站立着, 继续着她们平静的谈话。远方的人影也是照旧进行着自己的事情, 互不搅扰、悠然自得。整个画面的气氛非常宁静和含蓄, 人物动作、表情都很深沉, 有难以捉摸的魅力。

《拿果实的姑娘》中, 赤色的沙地、令人激动的金色阳光的斑点、简陋的茅舍、姑娘健美的裸体和稚拙的眼神, 再加上中景里两个席地而坐的女孩子那纯净、无邪的眼神、深色的树叶, 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浪漫, 透出些许耐人寻味的神秘气息。

《塔希提风景》中的红色的树叶和女人的精巧的轮廓、宁静的羊群、画中人物看似若无其事、游离不定的目光, 实际上却暗示着无尽的遐想和耐人寻味的深邃含义。单纯的平面性表现手法, 通过高纯度色彩的巧妙对比, 描绘出了如梦幻般的诗意境界。充分展示了颇具东方艺术韵味的单纯之美和装饰性魅力。

《摘果实的男人》、《向日葵》、《谈话》、《塔希提的田园生活》《偶像》等等这些油画, 无不充斥着金黄色的、浅蓝色的、绿色的———真实的远方岛屿的故事。使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远岛居民无尽的爱、质朴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精神状态。而有些作品中还能明显地看到与圣经故事有所关联, 如《婴儿》一画中描绘的情节, 很明显与基督诞生的传说很相似。但更多的还是表现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 以古代宗教故事的题材为载体, 着重强调了远岛居民与当时欧洲大陆文明的显著差别。高更在画完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以后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 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 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 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 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 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 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这分明是在给我们讲述着他所向往的单纯、宁静、和谐的天堂传说的人生理想和理想破灭后孤独、矛盾的内心感受。

高更的油画色彩明度极高。他试图以明亮的色彩来加深大自然给我们的印象。迫使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过于亮丽, 过于动听, 是的, 过于响亮。可以想见, 高更的画笔轻快地在画布上来回游弋, 轻轻的触感描绘出他那朴实、真挚的内心感受, 得心应手, 表里如一。1893年, 在巴黎举办的高更画展的序言里, 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家前往那里, 不是为了用新的题材来使自己的心灵复苏……他不屑于被我们的世俗眼光、偏见和在艺术与生活方面的条条框框, 以及我们的只知道模仿的习惯, 还有令人窒息的风景画。他想找寻自己的圣殿和前行的道路。这也说明了他为什么去到远方, 为的是忘记我们。”

高更本人其实和许多现代艺术家一样, 在给我们讲述有关色彩和阴影间的音乐般的画面, 讲述神话般的和弦。其中蕴含着类似音乐的旋律, 旋律中又容纳了喜悦、灾难、悲伤与希望等等情感的因素。使人不时地联想起色彩斑斓的波斯挂毯;布列塔尼的彩色玻璃画和中世纪教堂里的壁画, 无不笼罩着神性的伟岸光辉。通过这些画作, 高更把他那付诸毕生心血, 追寻得到的天堂乐土的神话, 毫不吝惜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美术丛译.1980 (2) .

篇4:读《永不变老的日记》有感

暑假前班级组织了阅读《永不变老的日记》的微信活动,活动方式让我感觉很新颖,假期我又认真重读了一遍《永不变老的日记》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凯瑟琳的奶奶在13岁时候写的日记,她计划将在她曾孙女14岁的时候送她做为生日礼物。日记主要讲了凯瑟琳在13岁的时候,遭遇了逃跑的黑奴,热心的她送给了黑奴一床被子。但是继母发现后让她亲自做了一床被子。

凯瑟琳有个好朋友,她叫凯西,她们曾经一起做衣服,做袜子,一起谈天南地北,可是凯西突然离世,凯瑟琳伤心欲绝,可以说是对凯瑟琳说是极大的打击,以至于在日记的最后一部分,每一个角落都流露出对凯西的怀念。

凯瑟琳的.妈妈在她10岁的时候发热病去世了,她爸爸给她找了个叫海厄姆的夫人当继母。凯瑟琳过了很久才被继母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和用心感化下敞开心扉的接受她。

篇5:读《诗经》有感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感情真挚、率直奔放的时代!

瞧, 在河之洲, 雎鸠鸟鸣, 窈窕淑女, 君子划舟, 寤寐思之, 辗转反侧。女子娇美, 男子率真, 思念与爱慕随着小河流水, 流入琴瑟美梦之中。

瞧, 崔嵬之上, 有一位征战在外, 伤怀家人, 仆疾马病的丈夫在沽酒怅饮;丈夫在外, 一位女子“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 丈夫不在, 为谁装扮呢?在水一方, 伊人却有淡淡的愁怨,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恋人的距离有多远呢?皎洁的月色,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情兮”触动一个男子的思慕之心, 浪漫的情怀穿透古今。

在书里, 借酒抒怀的思念, 女为悦己者容的坚守, 虽近却远的怅惘, 月下相思的浪漫……是如此浓厚和真实, 它让我对那个时代十分向往。几千年前的人的生活状况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异, 但不变的是情感;当现代的物质生活、道德标尺环绕着人们时, 我更加怀念远古中华大地上的情的浓烈, 爱的真挚, 思的浪漫, 怀的坦荡。

时已逝, 情犹在!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战争频仍却不失细腻诗意的时代!

《诗经》里有很多描述战争的古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真实地刻画了战士们在战争中同仇敌忾的决心。

然而, 我更多地被它多情的诗句所吸引。“我徂东山, 滔滔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 士兵的征途漫长, 士兵的归路更迷茫。想想家里“果贏之实, 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 蟏蛸在户”, 缺乏了男主人的家庭生活何其艰辛。归途中的细雨淋湿了山野, 淋湿了心情。它飘飘洒洒地穿越历史, 淋湿了我的心灵。

《诗经》里写道:“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依依的杨柳, 霏霏的雨雪, 迟迟的行道, 饥渴的征途, 伤悲的心灵化作依依的柳枝, 触佛着我们的内心的是情思。

没有惨烈的战场, 没有尖锐的控诉, 有的是作战的决心, 有的是细腻的描写, 是诗意的悲哀。生活是艰难的, 但几千年前的中国人留下的是诗意的细腻。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这是一个女性独立、自尊的时代。

读诗经时, 文中女性痴情、坚忍、自尊、不让的特质深深地打动了我。那个载驰夫人!卫国已破, 哥哥也死, 自己远嫁许国。可她巾帼不让须眉, 自己的祖国和父母危在旦夕, 她毅然“驱马悠悠, 言至于漕”, 许国大夫长途跋涉阻止, 但却不能阻止她救国救家之心。她说:“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百尔所思, 不如我所之。”你们这些大夫君子, 不要对我责备。你们一百个人所考虑的, 都不如我为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她“控于大邦, 谁因谁极”的策略最终救了卫国, 历史证明最终齐桓公派兵助卫, 并赠她鱼轩。何等的智慧, 何等的勇气, 何等的尊严!

还有那个遭到丈夫抛弃的女子。年轻时丈夫抱布贸丝, 痴心一片来定情, 年老时, “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当年海誓山盟, 如今抛之脑后。一个遭到丈夫无情抛弃的女子, 没有哀哭怜惜之相。最后那句“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几多悲愤, 几多无奈, 但还有几多果断。爱情没有了, 我们就这样完了!何等的决绝。

《诗经》里的女性展现出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现在的我。它让我想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坚忍、顽强、诗意、自强不息。

穿越了千年留下来的是精神、情感和民族的气节。我们的先人们多情、细腻、自尊、率真, 他们早早地就诗意地栖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了。

上一篇:大班区角游戏观察记录下一篇:名利勿贪,学在德行原文及翻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