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贴画第一周教案

2024-05-04

布贴画第一周教案(精选5篇)

篇1:布贴画第一周教案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

寨子镇大安小学张国芝

教材分析: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独自在荒山植树,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孤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故事。课文由景导入,山上“郁郁葱葱”的树为后来体现老人为青山的付出打下伏笔;接着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示出一位快乐的植树老人;之后在我和老人的谈话中,更是对老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老人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情怀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

3、理解“粗犷、闲适、流溢、兴趣盎然”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2.通过学生预习,并借助文章语言环境,让学生自主理解“粗犷、闲适、流溢、兴趣盎然”等词语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劳、善良、纯朴、执著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重难点分析: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

2、理解“一个人”和“一幅画”的内涵。

3、学习作者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表现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特点,注重写作训练。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读读记记“粗犷、闲适、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植树老人美好的心灵。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出示一幅画(画中有山,山上的树很多,郁郁葱葱、无边无际地绿着,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接成一条线。一间孤独的小石屋。)师: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出示一幅画:一位手指着远处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绿树的老人,这位老人和这样一幅美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板书:《一个人和一幅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最近有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栏目中告诉人们:大声朗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让人产生自信,体验成功。现在就让我们大声朗读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间检查认读把读错,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教师巡视指导)3.生词检查(1)出示:

衔接 景致 流溢 凝望 端详 闲适 粗犷 咯嘣 啃着 难熬 猎奇 涂鸦 笑呵呵 光溜溜 黑油油 粗拉拉 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漫山遍野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 指生朗读,分析词意。(2)词语我会用

形容数量多的词语:漫山遍野……

形容不明白、无法理解的词语:莫名其妙…… 词语填空:

(1)山上的树很多,()()地绿着。

(2)“这两天,班长动不动就发火,真是()。”同学们埋怨。“他也是为了咱们好,咱们得多理解他。”学习委员()地说。

(3)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的既正确又美观。(投影仪投影)

(4)认真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书写:衔 熬 涂(可以用形近字来对比记忆)在练习纸上写课后生字,组内评出写得最美观的字,教师投影展示。

老人创造了郁郁葱葱、漫无边际的绿树,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从远处衔接成了一条线,可老人的生活却是难熬的,在孤独的石屋中涂了一幅涂鸦画。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那位老人欣赏那幅画。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有感触的句子:

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批注。(小组交流,指导朗读)(1)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

(2)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壅上土,蹲在旁边用两只手执着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

(3)那铁锹的木把光溜溜的,在太阳下一闪一闪地,跳跃着银白的光亮。

(4)那是一大块黑黑的、干硬的窝头。他“咯嘣、咯嘣”地。使劲地啃着,啃着…

(5)老人激灵了一下,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蛰俺,把俺蛰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蛰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 ……

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的老人。

2、反馈交流

生各抒己见:一个勤劳、乐观的人

一个生活艰苦的人

一个憨厚、朴实的人 一个爱树如子的人 一个坚强执著的人

一个孤独寂寞的人

……

3、朗读课文,小组推荐。(伴音乐)

四、作业及拓展

1、熟读课文,书写课后生字及词句积累中的词语,句子。

2、拓展延伸:观察身边的人,写一段话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篇2:布贴画第一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学方法:诵读法 感知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0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3 教学目标:朗读古诗,了解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王绩遥望山野,看到秋色一派秋色颇浓的景象,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随缘而归,他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诗人王绩的《野望》,再来回顾一下这秋色的美!

二、走近作者:

那么,王绩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诗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近作者。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爷爷。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而这首诗歌就是他托病辞官归田后所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师范读两遍,注音及划分节奏。

3、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4、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东皋:作者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依:归依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4、学生自由选择两句诗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对诗句。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集体诵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本诗通过对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当时孤寂、苦闷的心情。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全诗的大致内容

五、板书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六、作业:熟读古诗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3 教学目标:朗读古诗,把握诗人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赏析诗句: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讨论思考:(下面的这些问题可以同桌、前后桌就近共同探讨解决,然后推举一个同学准备发言。)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东皋”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也隐隐传达出作者的归隐之意。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注意“树树”和“山山”传达出的景色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讲解。“树树”是每一棵树,说明是深秋。“山山”是每一座山,是起伏的连山,层峦叠嶂。这两个叠词用得非常好,写出了秋色的苍茫和广阔。)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中哪几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这两句中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很好,对牧人与猎马进行了特写,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几个词初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你可以试着换个词,却是不能够的,看似很俗,细想起来那画面却是如现眼前,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所以作者的用词是自然而精警的。

(引导学生归纳这两联的写作手法,体悟作者光色交融,远近交错,动静结合的写景妙笔)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作者采用什手法来传达这种情怀的?

王绩没有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在这里作者巧用典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而且还要跨越两千多年去寻找知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旷古的落寞,旷世的情怀啊!

三、精读课文,写作探究: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诗歌讨论思考:(就近讨论)

1、本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它在诗歌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这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一改南朝以来诗风的奢华艳丽之风,给人以朴素清新之美,“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很是难得。

2、这首诗是唐诗中的什么体裁,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首诗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律诗特点)

四、小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黄昏山野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诗人流露出孤独无依的苦闷忧郁和政治上不得志的迷茫失望。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此诗及注释。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4 教学目标:初读古诗,概括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三、重点词语注释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茂盛的样子。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范读两遍,学生听读,正音正字,划分节奏。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请个别学生读,师生评议。

5、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6、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7、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意。(分任务)

四、小结

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古诗《黄鹤楼》,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大致诗意?

五、板书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作业:熟读古诗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4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感悟作者情感。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2、研读古诗,感悟情感。

提问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一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提问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提问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提问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六、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5 教学目标:朗读古诗,把握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有不少被写进了古人的诗篇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教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基础知识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长河:指黄河。

3.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4.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概括内容

提问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提问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分别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二、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全诗的大致内容

三、板书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作业:熟读古诗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5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教授新课

目标导学

三、诗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目标导学四: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提问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小结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六、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6 教学目标:初步朗读古诗,把握节奏。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释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三、基础知识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江:长江。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蜀地,把蜀地称作故乡。万里:喻行程之远。

四、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范读两遍,学生听读,正音正字,划分节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6、请个别学生读,师生评议。

5、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6、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7、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意。(分任务)

四、小结

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古诗《渡荆门送别》,那谁能给大家朗读一下?

五、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六、作业:熟读古诗

七、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6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二、诗歌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提问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提问3: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提问4: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提问5: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五、小结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六、板书

七、作业: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八、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7 教学目标:初读古诗,把握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三、基础知识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没(mò):隐没。足:满足。

四、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范读两遍,学生听读,正音正字,划分节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8、请个别学生读,师生评议。

5、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6、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7、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意。(分任务)

五、小结

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古诗《钱塘湖春行》,那谁能给大家朗读一下?

六、板书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作业:熟读古诗

八、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7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诗歌赏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览全湖之胜。只见绿杨阴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九、感悟全诗,释难释疑

提问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提问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看出的?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提问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提问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十、小结

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十一、板书

九、作业: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篇3:布贴画第一周教案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行政秘书,角色意识

高校行政秘书是高校日常行政事务的直接承担者, 其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运作的效率以及高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行政秘书在高校运作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 高校行政秘书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但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来看, 大部分高校行政秘书对自己职位的认识不够, 也没有相应的角色意识。因此, 引导高校行政秘书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并提高其角色意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对策

1.1 引进与强化高素质人才是关键

由于高校行政秘书的工作是从属性、服务性的, 因此他们缺乏光荣感和责任心, 能胜任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又在该岗位上努力奉献的人不多。加之工作量大, 为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他们多是疲于应付各项工作, 导致其个人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难以突破, 因此行政秘书们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需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当今, 高校间的竞争表现出的是综合实力的竞争, 本质上是管理人才的竞争, 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形成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要进一步清晰人才工作发展方向, 明确人才战略目标。“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高校要培养优质的学生, 就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乃至高素质的教育管理人才, 通过高效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因此, 引进高素质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 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 不仅教师, 还有管理人员。

1.2 增加培训机会, 提高培训质量

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 还需要对行政秘书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 经可靠数据表明, 经过培训的人比未经培训的人进入工作状态更快, 工作的准确率更高。现代人力资源本理论认为, 企业员工的智力、技能、经验与品德是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员工的智力水平、专业技能、品行道德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校也同样如此。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不仅是现实的需要, 而且更具有战略意义。

一方面, 增加培训机会。多数忽视了在高校里面有一群特殊的人群, 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却缺少培训的机会, 甚至是校内组织的培训机会。大多数高校行政秘书都是临时抽调任职, 缺少培训就意味着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工作能力各有高低。

另一方面, 提高培训质量。一旦争取到培训的机会, 就需要真正提高培训质量。思想认识需要完全到位, 受培训的行政秘书如果持着消极的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的质量。师资队伍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培训的需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校秘书教育培训的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些情况影响下, 必将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只有提高培训质量, 才能真正提升高校行政秘书队伍建设的水平。

1.3 提高领导水平, 加强管理能力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 将更多时间及精力放在抓组织协调和统筹管理上, 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对于行政秘书的工作水平, 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的管理水平。

要加强领导的管理水平, 必须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要不断地提出好点子。不仅需要不断充实理论功底, 而且加强工作实践, 为出好点子创造条件, 这样才能让想法既有指导意义又有操作意义。二是要持续地抓好统筹指导。首先要统筹兼顾, 分清主次;其次要统筹人力, 是人尽其才;最后还要提高利用率, 用最少的财物办最多的事。三是要做好协调调度。要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以及其它群体的关系, 为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融洽的人文环境, 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化解矛盾纠纷。四是要树立好威信。遇事要沉着冷静、从容自信, 做事要干练有魄力, 坚决保证政令畅通。遇事要沉着冷静、从容自信, 做事干练有魄力。

高校行政秘书, 一般是领导的左膀右臂, 是领导的得力助手;而作为领导, 一般是高校秘书的榜样, 是高校秘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 提高领导水平, 加强管理能力, 对各方面都百利而无一害。

1.4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所有工作的保障,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完成工作的前提条件。高校, 是一个人治的小社会, 更是法治的大环境。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让每件事情的完成有了依据, 让每个人的行为有了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 个人行为凌驾于规章制度约束之上,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 在高校中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是管理高校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2 促进高校行政秘书的提升并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2.1 服务意识

高校行政秘书首要的角色意识是服务意识。这是由该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共同决定的。具体地说, 高校行政秘书始终是秘书职业的一个分支, 这就决定了其为上级领导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性质。

因此, 服务意识是高校行政秘书首要的服务意识。首先, 高校行政秘书作为高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其直接服务的对象就是高校领导。进一步说,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为高校领导处理各种事务, 为高校领导的日常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更为关键的是, 高校行政秘书能够更多的接触高校领导。这就表示, 高校行政秘书是高校教师、高校学生与高校领导之间沟通的桥梁。换而言之,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从教师和学生处收集相应的信息, 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传达给领导。

因此,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拥有足够的服务于高校领导的意识, 简化高校领导的日常工作, 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 帮助高校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 进而促进高校良好的发展。

其次, 高校行政秘书也必须拥有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的意识。一方面, 教师作为高校的灵魂, 教师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因此, 高校行政秘书有义务服务于高校教师, 为高校教师提高便利的服务。其主要包括帮助教师查阅各种资料、帮助教师向高校领导反映情况, 并妥善的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关系。换言之,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尽力为高校教师打造舒适的教学环境。

另一方面, 从某种意义而言高校的行政秘书直接服务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高校的核心与主体。换言之, 高校所制定的工作计划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因此, 高校行政秘书也必须有服务于学生的意识。特别是针对于新生, 其对于高校生活并不适应, 也对高校拥有诸多疑问。此时, 高校行政秘书就必须热忱的对待学生, 耐心的解答学生的提问。针对部分拥有不良情绪的学生, 高校行政秘书也要负责开导学生, 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2.2 积极的学习意识

同时, 在新时期中,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拥有积极的学习意识。一方面,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 高校行政秘书需要处理的事务也在逐步增加, 也就间接的提高了高校行政秘书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 在时代变化的潮流中, 新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在不断涌现, 这就需要高校行政秘书拥有足够的素质和能力驾驭新的技术与理念,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针对于秘书这个职位来说, 高校行政秘书需要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交流能力、信息收集整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行政秘书学习秘书专业的基础知识, 包括秘书学、文书学、公共关系管理学等等。

其次, 高校行政秘书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在高校行政秘书的日常工作中, 其直接负责与高校领导进行交流与沟通, 负责处理高校领导的日常事务。因此, 高校行政秘书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 高校行政秘书才能够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明确教师和学生表达的意思, 并将其进行整理后传达给领导进行决策。

同时, 高校行政秘书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有效的表达才能够对下发布领导的决策, 对上反映下级汇报的情况。

2.3 艰苦奋斗意识

最后, 高校行政秘书的工作内容决定了该职位需要一定的艰苦奋斗意识。高校行政秘书作为高校领导的有力助手, 其对于高校的正常运作与进一步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 它需要高校行政秘书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 在第一时间收集高校发生的情况, 并经过加工整理后向领导汇报。

由此可以看出, 高校行政秘书的工作体现出该工作时效性的特点, 需要高校行政秘书时刻关注高校内外的情况。因此, 这将是一种极大的负荷, 需要高校行政秘书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作为支撑, 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3 结语

总的来说, 高校行政秘书是高校行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职位, 它不但是高校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桥梁, 更直接影响到高校正常的运作和进一步发展。因此, 高校行政秘书必须拥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积极的学习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在此基础上, 高校就应该以上述角色意识作为选聘行政秘书的必要条件, 或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月.加强高校行政秘书队伍建设[J].秘书, 2008 (6) .

[2]汤向东.高校秘书队伍在高校中的工作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 2009 (5) .

[3]胡红.高校院系行政秘书的职业化塑造[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83.

[4]单国雷.做好新时期高校院系行政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35.

篇4:小班科学教案第一周

教学内容:常规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要求幼儿懂得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教学重点: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难点:

要求幼儿懂得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音乐。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2.师:“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大家真高兴,我们向好朋友问好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交谈假期里的趣事。2.安全教育。(播放课件)

(1)、小心火炉,烤手时小心烫伤,不推不挤。(2)、上厕所要排队。(3)、户外活动要保护好自己。教师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3.(播放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使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结束部分

篇5:餐饮第一周教案

课 题 项目一 餐饮概述

任务一 餐饮部基本概况

【引入新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就餐的方式逐渐从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我们外出就餐一般选择的地点有餐馆、酒店等等,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什么是餐饮,什么是餐饮业及分类。

【提出任务】 任务一 餐饮业概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

(1)吃饱(2)吃好(3)吃出花样(4)吃上异国风味:中华美食,法国大餐,意大利菜式,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5)光顾餐厅 词语解释: 1.筵席:坐具的总称(铺之为筵,筵上供人坐的为席)2.尊:盛放酒的器具

3.俎(zǔ):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4.笾:盛放果实的器具 5.豆:高脚盘

6.肴殳(xiáo)混杂 肴殳旅成市:中原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相互渗透,混杂成市 中国餐饮业发展概述:(1)考古发现

(2)最早的聚餐形式——筵席

(3)夏商周三代——餐饮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4)汉代与西域的交往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5)唐宋尤其是南宋时期餐饮业已具相当规模(6)晚清以后的五口通商使沿海城市出现西菜馆

(7)建国之后,出现了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为代表的中国菜

一、中国餐饮业何时发展为一个独立行业,其特点是什么?

1.夏商周三代,约公元前256年饮食特点:

1、菜肴丰盛、精致 :《周礼·天官》所述“八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记载了黄河流域的北方风味食品;《楚辞·招魂》中则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南方风味食品。2.厨膳格局已形成

出现了烹调食谱——《周礼》等典籍记载着:如何选择食品原料;如何去粗取精进行细加工;形成刀工、配菜的时间、空间格局;调节火候和五味调和;运用多种技术加工不同的食品。3.讲究就餐的礼仪——按等级确定了筵席食品和数量 4.音乐助餐已出现

5.专职服务人员、服务机构出现 课堂思考:

二、中国餐饮业何时已具相当规模,其特点是什么?

(1)坐椅而餐;(2)酒席规模大、分工细、组织全; 大型宴会菜品多达220个,满汉全席,菜品180余道。(3)各类饮食店出现(分类较细);(4)各种档次酒店出现(高、中、低档);(5)宴会与旅游结合(出现提供膳食的游船)。

三、中西饮食文化从何时开始交流?

(1)晚清以后(1616年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五口通商,西方文化蜂拥而至。

(2)1800—1900年,上海、北京、广州出现经营西餐的蕃菜馆、咖啡馆、面包房。如:上海福州路的“一品香”西餐馆,北京“醉琼林”、“裕珍园”

(3)1900年法国人创办了北京饭店,供应法式西餐。1863年,英国人建立的华厦首家涉外饭店“利顺德”大饭店竣工开业,它是津门最早英式建筑,其餐厅供应西餐

(4)四大菜系:鲁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苏菜(包括江、浙、皖地区);粤菜(包括闽、台、潮、琼地区);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区)。

(5)八大菜系:鲁(德州扒鸡、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苏(金陵盐水鸭、叫花鸡)、粤(龙虎斗、东江盐焗鸡、脆皮烤乳猪)、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樟茶鸭子、鱼香肉丝)、浙(西湖醋鱼、东坡肉、荷叶粉蒸肉)、闽(佛跳墙、荔枝肉、炒西施舌)、湘(吉首酸肉、冰糖湘莲、面包全鸭、腊味合蒸)、徽(火腿炖甲鱼、奶汁肥王)。十大菜系:鲁、苏、粤、川、浙、闽、湘、徽、京、沪。

四、餐饮业的范围

(一)餐饮业:指以从事饮食烹饪加工和消费服务经营活动为主的行业。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1.宾馆,酒店,度假村,公寓,娱乐场所的餐饮部系统:各种风味的中,西餐厅,酒吧,咖啡厅,茶座; 2.各类独立经营的餐饮服务机构:社会餐厅,酒楼,餐馆,餐饮店,快餐店,小吃店,茶馆,酒吧,咖啡屋;

3.企事业单位餐厅及保障部门的餐饮服务机构:企业事业单位食堂,餐厅,学校,医院餐厅,军营的饮食服务机构。

(二)推动餐饮业快速发展的四大因素

第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加。

第三,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居民增加了在外用餐的消费支出。第四,餐饮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质量提高活跃了市场。

(三)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客人家外之家”的饭店,其两大功能就是为客人提供膳食和住宿服务。1.餐饮部是饭店的重要组成部门:生产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

2.餐饮部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酒店声誉,是树立饭店高品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饭店业的先驱斯达特勒先生曾说过:“现代饭店从根本上说,只销售一样东西,那就是服务。”

3.餐饮收入是饭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门

4.餐饮部的经营活动是酒店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5.餐饮部是酒店用工最多的部门 任务二 餐饮部组织机构

一、餐饮部组织结构:饭店餐饮部的规模、大小不同,其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

(一)小型饭店餐饮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分工不宜过细。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二)中型饭店餐饮部组织结构:分工更加细致,功能也比较全面。

(三)大型饭店餐饮部组织结构:结构复杂,层次多,分工明确细致。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二、餐饮部各部门的管理职能

(一)餐厅部

餐厅部是为宾客提供食品、饮料和良好服务的公共场所。根据其所提供的食品、饮料和服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零点餐厅也叫点菜餐厅,是饭店的主要餐厅,供应中西菜点。

(2)团队餐厅:主要供应团队包餐,也安排了适当的西式菜点。

(3)特色餐厅又称风味餐厅

(4)自助餐厅是一种快餐厅,它主要供应西式菜点,但也供应中式菜点,具有节省用餐时间、价格低廉、品种多、风味不同的优势,颇受宾客的欢迎。

(5)客房送餐-饭店为满足宾客的需求,就要为宾客提供客房送餐服务。

(6)外卖部:主要向本地居民、住在饭店公寓内的宾客或饭店观光的宾客提供的特色烧烤、风味菜肴、各地点心面包,加工包装和新鲜水果、蔬菜等。

(二)宴会部

宴会厅接受宾客的委托,组织各种类型的宴会、酒会、招待会等活动,并根据宾客的要求制定菜单、布置厅堂、备餐铺台、同时为宾客提供完整的宴会服务。

(三)厨房部

厨房部是饭店的主要生产部门,负责整个饭店所有的中式、西式菜点的烹饪,负责厨师的培训,菜点的创新,食品原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及餐饮部成本控制等工作。

(四)采购部

采购部是饭店餐饮部的物质供应部门,它根据实际需要以最有利的采购价格,按时保质保量地为餐饮部组织和采购所需的物品,特别是食品原料和酒类饮料等。然后将采购进来的原料送入仓库,分库妥善保管。

(五)管事部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负责打扫厨房、餐厅、酒吧等处的清洁卫生及所有餐具、器皿的洗涤、消毒、存放、保管和控制。

(六)西餐厅: 扒房、西餐厅、咖啡厅、酒吧、茶室 【分析任务】

餐饮概述作为《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开篇,内容相对较少,学习记忆起来难度不大。

【学生跟学】

首先,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观看相应的视频短片,对短片进行分析和评价。

【完成任务】

通过对餐饮概述的学习,要达到学生对餐饮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课堂上提出的随堂练习,做到学生之间相互评析,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上一篇:很烦很累的心情说说下一篇:当代政治制度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