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云煤矿简介

2024-04-17

霄云煤矿简介(通用5篇)

篇1:霄云煤矿简介

济矿集团霄云煤矿简介

霄云煤矿是省、市、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距离县城约20km,交通较为便利。

井田面积:东西长8.1km,南北宽2.9km,面积23.42km。资源条件:井田大部分与局部可采煤层4层,平均总厚6.45m。其中3煤赋存比较稳定,可采范围内平均厚度3.49m,构造中等,煤层厚度适合综合机械化开采。

地质构造:井田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主采煤层赋存稳定,区内煤层瓦斯含量较低,属低瓦斯矿井,矿井建设资源条件较为可靠。储量:全井田地质储量10120.2万吨,可采储量4791.5万吨。煤种为焦煤、肥煤,煤质具有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发热量31MJ/kg左右),灰熔点高等特点,属华东地区稀缺煤种,是良好的炼焦用煤、动力用煤及化工原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41年,并配有同等能力的选煤厂一座。

开拓方式:采用一对主、副立井开拓全井田,主井兼作回风井。主井直径5.0米,垂深840米,副井直径5.5米,垂深860米。投资情况: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10.01亿元。矿井建设工期36个月,于2010年12月实现试生产。

篇2:霄云煤矿简介

自 查 报 告

霄 云 煤 矿

二○一四年二月十日 霄云煤矿生产能力自查报告

济宁市煤炭局:

2013,霄云煤矿在市煤炭局、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和公告制度的通知》(国能煤炭[2013]476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均衡生产原则,科学编制了产量预期目标,合理安排了季度、月度生产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生产,并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建立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措施以及考核标准,确保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

根据省煤炭工业局的要求,霄云煤矿就2013生产能力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对2014年生产计划进行了认真分析,现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生产情况

霄云煤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3年7月正式投产。霄云煤矿2013共计生产原煤77.3万吨,其中,1305工作面生产原煤17.1万吨,1302接续工作面生产原煤26万吨,1307工作面生产原煤28.1万吨,其余为掘进工程煤。

二、矿井采掘情况

截至2013年底,霄云煤矿三个煤量分别为:开拓煤量:1279.47万吨;准备煤量:882.545万吨;回采煤量:137.73万吨。其中,回采工作面两个,分别为一采区西翼的1307工作面和一采区东翼的1302工作面;准备工作面一个,为1306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六个,分别为一采区西翼的1309轨道顺槽、1309皮带顺槽;一采区东翼的1312轨道顺槽、1312皮带顺槽以及二采区准备大巷东翼轨道大巷、东翼胶带大巷。

三、矿井公示情况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公示制度要求,霄云煤矿在副井上井口西侧墙壁上悬挂了公示牌板,牌板内容涵盖采区个数及名称、采掘工作面名称以及煤矿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累计产量、当月计划、已完成产量等公示内容。

四、矿井机电检修及通风情况

作为新建矿井,霄云煤矿自建矿以来,逐步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等,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编制了各类计划、编制全年设备检修及大修计划,并报集团公司审批。在实际生产组织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如每天进行一次通、排、提、压、供及采掘设备的检修检查,要求科室、工区管理人员紧盯现场,确保检修质量,消除设备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每个月集中进行一次不少于24小时的矿井机电设备检修检查,春节期间进行一次全矿停产全面检修。

通过束管监测系统监测井下有害气体含量,及时采取防尘等各项措施确保井下安全。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年末进行一次风道清理,2013年核定矿井通风能力为125.1万吨/年。目前,矿井各生产系统运转正常,通风系统合理,未出现超通风能力生产和重大通风系统改造项目,未出现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情况。

五、矿井2014生产计划

霄云煤矿各生产系统运转正常。据此,霄云煤矿2014计划生产原煤90万吨,掘进进尺8600m。

附件:

1、原煤产量分解表

2、掘进进尺分解表

霄 云 煤 矿

篇3:霄云煤矿简介

山东济宁矿业集团霄云煤矿选煤厂是霄云煤矿下属的矿井型选煤厂, 设计规模为0.9 Mt/a, 入选本矿焦煤、肥煤。选煤工艺采用不脱泥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细煤泥浮选联合流程。粗煤泥采用小直径旋流器组+弧形筛工艺分级回收。实际生产中, 由于粗精煤泥灰分居高不下, 无法掺入合格精煤, 只能掺入中煤, 因此损失了部分精煤。为了回收损失的精煤, 有必要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改造。原粗煤泥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如下:

(1) 0.5~0.25 mm粗煤泥未经有效选别。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小于0.5 mm的煤泥分选效果相对较差, 灰分不易控制。原设计粗煤泥回收工艺为:精煤磁选尾矿经FX300×8水力分级旋流器组浓缩分级后, 旋流器底流中的粗煤泥直接采用弧形筛和末煤离心机回收, 作为精煤产品;而实际生产中要求综合精煤灰分不超过9.5%, 这部分粗精煤泥灰分很难控制在9.5%以下, 一般在15%左右, 高时可达2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掺入精煤产品, 主洗精煤要为其严重背灰, 不但不易控制综合精煤灰分, 而且降低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密度, 降低了主洗精煤产率。为了保证系统稳定, 只能将这部分粗煤泥掺入中煤产品, 造成部分精煤的损失。

(2) 末煤离心机不适合煤泥脱水。实际生产中, 精煤磁选尾矿水力分级旋流器底流与中煤矸石磁选尾矿旋流器底流经弧形筛处理后, 与主洗中煤一起进入中煤离心机, 经常导致离心机筛篮堵塞, 造成中煤胶带输送机严重跑水。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煤泥系统技改前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 技改方案

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煤泥系统存在的问题, 矿方委托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对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粗精煤泥灰分超标问题, 采用大直径煤泥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工艺, 并将固定弧形筛更换为振动弧形筛, 以处理粗煤泥分选机溢流;同时, 在下游新增煤泥离心机, 将振动弧形筛筛上物料脱水后掺入精煤。针对中煤离心机产品水分高、中煤胶带输送机易跑水的问题, 在主厂房二楼新增1台高频振动筛, 以处理中煤矸石磁选机尾矿旋流器底流及粗煤泥分选机底流, 筛上物料直接掺入中煤, 筛下水进入尾煤浓缩机。技改后的粗煤泥回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技改后的粗煤泥系统工艺流程具有以下特点:

(1) 因粗煤泥分选机采用干扰沉降的工作原理, 其分选精度受入料粒度范围的影响较大, 因此采用规格较大的FX610-GT水力分级旋流器代替规格较小的FX300×8水力分级旋流器组, 提高了分级粒度, 实现了底流夹细少, 分级效率高的目标, 可为下游粗煤泥分选机提供窄粒级入料, 提高了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精度。

(2) 充分利用现场空间, 在主厂房二楼新增煤泥离心机及高频筛, 分别处理粗精煤泥及粗中煤泥, 在显著降低产品水分的同时, 避免了原工艺煤泥进入中煤离心机而导致的胶带输送机跑水问题。

(3) 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 对原有系统的变动少, 系统新增循环水用量仅30 m3/h, 利用原循环水泵的富余即可解决, 未破坏原系统的水平衡。

3 技改效果

粗煤泥系统改造后解决了原中煤胶带输送机跑水的问题, 并利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掺入中煤的粗精煤泥进行分选后, 使这部分粗精煤泥的灰分降至9.5%~10%, 水分降至10%以下, 可直接掺入精煤。

3.1 技改后粗煤泥回收系统的分选效果

目前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的浮沉资料见表1, 其可选性曲线见图3。由表1可见, 未经分选前的粗煤泥灰分约为20.45%, 难以掺入综合精煤。由图3可知, 当要求粗精煤泥灰分为10%时, 其精煤理论产率为76.25%, 理论分选密度约为1.71 kg/L, 分选密度±0.1含量为10.66%, 属于中等可选性煤。

表2所示为利用格式法计算出的粗煤泥分选机的溢流、底流产率及重产物分配率结果, 粗煤泥分选机的重产物分配曲线如图4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粗煤泥分选机的溢流及底流产率分别为71.43%和28.57%。根据《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5715-2005) [1]的规定, 可计算出该计算过程的均方差, 如式 (1) 所示:

均方差的计算结果为:σ=1.168, 在规定所允许的范围内, 说明粗煤泥分选机的入料及产品浮沉试验结果的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

分配曲线拟合选用反正切模型, 拟合方程式为:

由式 (2) 可得到δ25=1.489 g/cm3, δ75=1.673 g/cm3, δp=1.565 g/cm3。

可计算出粗煤泥分选机分选过程中的分选密度δp=1.565 kg/L, 可能偏差Ep=0.092 kg/L, 不完善度I=Ep/ (δp-1) =0.163, 分选指标理想。

3.2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现场考查, 目前FX610精煤磁选尾矿旋流器的入料、溢流、底流浓度分别为11.08%、7.75%、47.45%, 计算得旋流器底流产率为35.92%, 煤泥水密度接近1.035 g/cm3 (煤泥的密度取1.50 g/cm3) 。现场精煤磁选尾矿旋流器组入料量240 m3/h, 可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精煤磁选尾矿旋流器底流中的物料量:Q=240 m3×1.04 t/m3×11.08%×35.92%=9.89 t/h。

采用粗煤泥分选机对粗煤泥系统进行技改后, 控制溢流精煤灰分为10%时, 霄云煤矿选煤厂每小时可生产合格粗精煤泥:Q=9.89 t/h×71.43%=7.06 t/h。取样时现场处理量基本维持在175 t/h, 则粗煤泥系统技改后, 精煤产率可提高7.06 t/h÷175 t/h×100%=4.03%。

目前, 因主洗系统不再为粗精煤泥背灰, 且这部分粗精煤泥的指标可灵活调节, 从而在不影响综合精煤灰分的前提下, 使综合精煤产率有了较大提升。由此可见, 粗煤泥系统的技改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综合精煤产率及综合效益的提升效果显著。

4 结语

山东济宁矿业集团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工艺改造项目的生产实践表明, 在原有重介系统中, 新增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振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工艺, 对超灰的粗煤泥进行分选, 分选效果良好, 提高了全厂的综合效益。

摘要:针对霄云煤矿选煤厂粗精煤泥灰分过高, 难以掺入合格精煤, 致使综合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 利用大直径水力分级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机对原粗煤泥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技改, 可将粗精煤泥产品灰分控制在9.5%10%, 明显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 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综合效益。

关键词: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工艺,技术改造,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篇4:霄云煤矿简介

摘要:文章结合霄云煤矿的岩层性质,根据围岩的压力和物理力学参数,针对上山上车场绞车房的位置及临近采区的开采情况,对绞车房及配电硐室采用锚网索梯喷进行永久支护。文章重点论述绞车房支护设计,结合绞车房的实际建议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使整个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轨道上山;上车场;绞车房;支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01-02

1 绞车房及绳道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详见表1。

2 巷道布置

霄云煤矿的自轨道上山变平点44m处开门施工绞车房绳道,施工28.075m长绞车房绳道进入绞车房,绞车房长度为12m,另外在绞车房中施工一配电硐室;然后与一采区上部车场检修联络巷贯通。该巷道在3煤层顶板中砂岩、粉砂岩中掘进,巷道全长40.275m。方位角为210°,巷道断面均为直墙半圆拱。自绞车房开门口向里5m距离底板4.9m处绞车房左右肩窝各有一个起重梁窝;绞车房开门口向里3.1m处的左帮有一配电硐室。

3 绞车房支护设计

3.1 巷道断面

绞车房及绳道断面均为直墙半圆拱形,共4个断面:

1-1断面:工程量为12.4m,断面净宽9.4m,净高6.1m,S净=47.84m?;掘宽9.8m,掘高6.3m,S掘=51.42m?。

2-2断面:工程量为4.0m,断面净宽3.9m,净高3.35m,S净=11.43m?;掘宽4.3m,掘高3.55m,S掘=13.28m?。

3-3断面:工程量为2.8m,断面净宽3.0m,净高3.9m,S净=10.73m2;掘宽3.4m,掘高4.1m,S掘=12.7m?。

4-4断面:工程量为25.075m,断面净宽3.0m,净高3.9m,S净=10.73m?;掘宽3.24m,掘高4.02m,

S掘=11.9m?。

其中1-1、2-2、3-3断面喷厚为200mm,最后铺底厚200mm;4-4断面喷厚120mm,最后铺底厚200mm;铺底均采用C20混凝土砌筑。

3.2 支护方式

3.2.1 临时支护。前探梁:4-4断面采用长4.5m、宽100mm、厚50mm的方钢制作,其余断面采用规格为:长4.0m、宽100mm、厚50mm的方钢制作;探梁间距不大于1.0m,允许偏差100mm,用顶板支护锚杆及吊环、大木刹刹牢固定。吊环:吊环用Φ18mm圆钢及厚20mm的A3钢板加工成矩形,吊环必须上满丝,且安设在牢固可靠的支护锚杆上,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巷道掘进过程中吊环循环使用。每根前探梁用1个吊环悬吊,吊环要上满丝;前探梁后端用特制大木刹刹牢,前探梁前端可用木块接顶,接顶要实;前探梁无严重弯曲变形且支设牢固。前探梁随迎头施工及时安设,并保证牢固可靠。4-4断面前探梁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离2.1m,最小控顶距0.3m,其余断面前探梁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离1.9m,掘进工作面距临时支护最大距离为0.3m,放炮后前探梁临时支护紧跟工作面。放炮后当空顶断面宽度小于4m时使用三根前探梁,当空顶断面宽度大于4m时根据现场增加前探梁数量。施工绞车房开门口前3.2m时,如前探梁不便使用,可采取单体支柱或木点柱进行加强临时支护。绞车房开门口3.2m位置,先用Φ20×2400mm端头细丝锚杆配合钢筋网进行支护,并进行初喷70mm封闭好顶板,两帮暂不进行支护,仅用喷浆灰进行喷射封堵一下围岩。

3.2.2 永久支护:绞车房及配电硐室拟采用锚网梯外加锚索梁进行永久支护,支护材料拟为Φ20mm×2500mm全螺纹锚杆,挂双层6#钢筋网,Φ14钢筋梯,C20喷射混凝土,喷体厚度为200mm;绞车房绳道拟采用锚网喷进行永久支护,支护材料拟为Φ20mm×2400mm左螺旋无纵筋细丝螺纹钢锚杆,6#钢筋网,C20喷射混凝土,喷体厚度为120mm。

3.3 绞车房的支护说明

根据以上计算,绞车房及配电硐室采用锚网索梯喷进行永久支护,选用Φ20mm×2500mm的全螺纹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每根锚杆用1支MSK2535、2支MSK2550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力不小于70kN;钢筋网为6#钢筋网,网片规格2000×1000mm,网孔规格100×100mm,巷道全断面铺挂双层钢筋网,先挂一层网,上好托盘、螺帽后,保证锚杆外露150mm,然后进行初喷,初喷完毕后,及时将锚杆外露端头的喷浆灰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挂二层网,待初喷凝固后,再进行挂二层网,并上好托盘、螺帽;钢筋梯为Φ14钢筋焊接制作,为方便施工钢筋梯长度采用4.1m、1.7m等规格搭配使用,巷道全断面压接钢筋梯,另外,全断面施工Φ17.8×8000mm锚索配合3m长的锚索梁进行加强支护。绞车房绳道采用锚网喷进行永久支护,支护材料采用Φ20mm×2400mm左螺旋无纵筋细丝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钢筋网为6#钢

筋网。

绞车房配电硐室,向里500mm位置,安设一U型钢梁,加强支护,防止配电硐室上方顶板因安设起重梁压力过大垮塌。

喷射混凝土强度均为C20,1-1、2-2、3-3断面喷体厚度为200mm,4-4断面喷体厚度为120mm。喷射混凝土采用PC32.5R普通硅酸岩水泥、J85型速凝剂、5~10mm小石子、中粗砂子与水混合物,配比为水泥∶砂∶石子=1∶2∶2。当围岩稳定性较好,采用先锚后喷的方式;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锚杆排距缩小为0.6m,并首先及时喷射不小于50mm厚的混凝土封闭围岩,紧接打锚杆挂网,复喷到设计厚度,初喷距迎头不得超过4m,复喷距迎头拱部不得超过6m,帮部耙装机后不得超过10m,初喷厚度为50~70mm,复喷后总厚度不低于设计厚度,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以内每班洒水2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在断层、穿煤层等地质破碎带中,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及时编制补充措施。

4 结语

总之,做好轨道上山上车场绞车房的支护设计工作,有利于维护巷道,防止巷道因压力大支护变形严重,并能有效地保证修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

篇5:霄云社区汇报材料1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给人类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将做好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摆在人们面前。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在灾害面前扮演着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等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华光社区位于金乡县城西南,鸡黍镇西李村,常住居民户、常住人口1100人,社区党员15人,低保户1户,残疾人2人,孤寡老人1人,志愿者25人。社区内绿地面积达1万平方,绿化率为50%,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适宜居住的社区。

为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普及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各级主管部门和镇政府的大力指导下,华光社区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一、加强领导、组建队伍,综合减灾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华光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社区减灾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勇同志任总指挥的减灾防灾领导组织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并制定了详细减灾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减灾目标,将“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计划。同时,在灾情多发季节实行24小时值

班轮守,确保发现灾情能够及时动员和处置。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构筑应急网络,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立足社区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社区划分为2个片区,各配置6名信息联络员,转移疏散引导员6名,应急抢险队员10名,医疗救助人员6名。确保在灾害来临时发挥作用。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更好地开展减灾工作,社区专门组织了一支由党员、青年志愿者组成的25人志愿者队伍,分布到各片区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

三是完善灾害上报系统,不断提升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坚持把灾害预防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在灾害防治中突出“预测、预报、防范”三个环节,尽可能将灾害危机化解在预防之中,使灾害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建立灾害信息告知和保送制度,完善灾害情报员网络,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以及片区信息联络员充当灾情情报员,负责灾害隐患调查和调整预报及信息沟通工作,及时上报和告知灾害信息,确保社区防灾减灾指挥部能够快速有效获取灾害信息,做出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

二、制定预案、加强演练,综合减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防灾减灾档案和应急预案,构筑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一方面根据防灾减灾档案,明确结对转移对象,联系需转移人员。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区制定了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采用一对

一、多对一的应急帮扶措施,确保在灾情发生时,他们能够顺利的转移到安全区域。大力发动

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把家庭防灾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社区、片区、家庭三级应急组织网络。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我社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了紧急状态下救助工作程序和管理机制。

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切实提高减灾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社区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从2013年起,社区防灾减灾指挥部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各分片区的应急分队成员,减灾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开展两次以上的大型应急演练,重点演练灾时应急求生、人员疏散和抢险互救等科目,三年来,共有500多人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支具有准专业水准的防灾救灾队伍。各分片区每年也不定期的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演练和宣传使社区居民熟练掌握了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增强了工作人员和群众应变、避灾快速反映能力。

三、完善减灾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华光社区根据社区的情况,把1000余平方米的小区广场设置为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1000余人。同时,在社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应

急标识或指示牌,方便居民灾时避难。同时设有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减灾宣传教育场所,在各小区内设立宣传栏等设施,并配备了必需的消防、安全和应对灾害的器材或救生设施工具等。

四、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卓有成效。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华光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防”字放在首位,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一是重点做好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的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二是制订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我们邀请有关单位为居民现场演示灾害发生及如何逃生;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社区开展减灾工作以来,居民对社区的各类灾害风险了解清楚,社区居民普遍掌握了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社区居民知晓了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部分居民家庭还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对周围社区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开展社区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社区将继续努力,开展形

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基础,提高工作水平。

上一篇:相声2012你幸福吗下一篇:以庆元旦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