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药材种植联系

2024-05-21

山东省中药材种植联系(精选7篇)

篇1:山东省中药材种植联系

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

收购方(甲方):

***

种植方(乙方):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药材种植、收购的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产品基本要求及质量要求:

1、产品名称:

,乙方需按照甲方要求对产品进行处理方可提交产品。

2、内在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提出的无公害要求。

彦合药材经销站

3、外在质量:剪去枝叶部分,只留根部、除净泥土、杂资。

二、订单执行要求

1、乙方必须按甲方所要求的面积种植,如乙方需扩展种植面积,需通知甲方并经甲方同意,否则甲方有权拒收超范围以外的产品。具体种积面积及规划,乙方需向甲方书面申请。

2、本合同签订回收种植面积

亩。

3、订单保护价15元/kg(干品货)当市价低于该价格时,按此价格回收,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双方按市场价作参考,另行按协商价格回收。在此条件下,甲方不得拒收,乙方不得私自外卖。

三、发展具体措施

甲方负责繁育优质种源,有偿提供给乙方,并为乙方提供免费技术指导,乙方负责按甲方技术要求规范生产。

1、甲方为乙方提供种子 公斤(按每亩用种3公斤计算)。在此合计款项:(¥:)人民币。此款在签订合同时由乙方支付该种子费用的一半给甲方作为订单,余款在种子装车发货前结清。

2、在整体生产环节中,甲方对有可能发生的病害防治环节及除草剂使用实行有偿服务。如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绝收,风险由乙方自行承担。

3、乙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其他生产用具,如农具、机械等由乙方自行负责,尽量符合甲方的建议指导要求。、交货方式时间及地点:

1、交货地点和时间:

,运输费由 方自行承担。

2、包装

织袋。

3、检验方法:甲方在收购现场对乙方的药材进行当场检验,剔除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药材后计算重量。

4、结算方式:甲方在收进乙方药材后

日内现金支付货款或汇款至乙方提供的银行账号。

五、违约责任:

1、乙方迟延交货或甲方迟延支付收购款时,按照每亩地 的标准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2、乙方交付的产品不符合约定要求的,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但甲方应交货在 日内电话通知乙方,否则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要求。

3、甲方未按约定收购乙方符合要求的产品时,应承担由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

六、不可抗力

如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乙方绝收的情形由乙方自行承担损失。

七、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或申请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解决不成时,依法向喀喇沁旗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双方有未尽事议,双方可另行签订附件,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果。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收购方(盖章):

种植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种植人: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电话:

电话:

帐号:

帐号: 签订日期:

****年**月**日

期:

****年**月**日

签订地点:

签订日

篇2:山东省中药材种植联系

收购方(甲方):

种植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

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药材种植、收购的有关

事宜达签订本合同:

一、产品基本要求及资量要求:

1、产品名字:,乙方需按照甲方要求对产品进行处

理方可提交产品。

2、内在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提出的无公害要求。

3、外在质量:

二、种苗提供和回收方式。

1、种植所需种苗或种子由甲方提供给乙方,每公斤方

必须在种植期限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交于甲方收购,所产生的产品种苗及

种子不得对外出售和外流,一经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并赔尝甲方10000元

整。

2、乙方必须按甲方所要求的面积种植,如乙方需扩展种植面积,需

通知甲方并经甲方同意,否者甲方有权拒收超范围以外的产品。具体种

积面积及规划,乙方需向甲方书面申请。

3、合作种植期限。从月日至

4、本合同签订回收种植面积

三、交货方式时间及地点:

1、交货地点和时间:运输费

由乙方自行承担。

2、包装标准:

3、检验方法:甲方在收购现场对乙方的药材进行当场检验,剔除不

符合质量要求的药材后计算重量。

4、结算方式:甲方在收进乙方药材后日内现金支付货款或汇款

至乙方提供的银行账号。收货价格以当年的市场行情所定,最低保护价

为每公斤。

四、违约责任:

1、乙方迟延交货或甲方迟延支付收购款的,应当每日按照迟延部分

价款的标准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2、乙方交付的产品不符合约定要求的,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但甲方应在日内通知乙方,否则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要求。

3、甲方未按约定收购乙方符合要求的产品的,应承担由此给乙方造

成的损失。

五、不可抗力:如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当事人一

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经核实可全部或部分免除责任,但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六、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或申请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解决不成时,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双方有未尽事议,双方可另行签订附件,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果。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具有同等效力。

收购方(盖章):种植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种植人:

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

电话:

帐号:

签订日期:

签订地点:

盖草能

乙烯利

篇3:专家把脉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道地药材”是指实践证明质量优、疗效好、地域性强的中药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先恩举例说, 同是黄连, 四川产的所含有效物质比湖北产的高2.3%。地理、生态的许多因素, 如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和地貌都影响到光照、气温、土壤和降水, 对中药材的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甘草、麻黄适宜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钙质土上生长;栀子偏好南方酸性土壤;雪莲花、蒲公英、肉苁蓉、锁阳能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 而人参、三七、黄连、细辛等只有在微弱光照条件下才能长好。如果违反传统, 随意跨地区种植药材, 加上缺少种植经验, 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大量发生, 导致产量低下, 药材品质也会大打折扣。

二、买种苗找可靠“龙头”

李先恩特别提醒农民, 买种苗不要轻信药材种苗商贩。他曾看到, 有些商贩把山茱萸的产量和收购价都夸大了几倍, 这些商贩还与农民签订“正规合同”, 可合同期只订了3年。李先恩说, 实际上3年内农民不可能赚到钱, 因为山茱萸要生长6~7年以上才能结果, 结果时合同已经失效。又比如番红花, 卖种子的大都介绍番红花到处都能长, 但实际上除了江浙一带, 其他地区种番红花, 会由于不开花或开花很少而收不到药材。李先恩建议农民朋友, 为防止受广告和合同欺诈, 最好与本地信誉好的公司合作, 按药材生长周期签订合同, 由他们作为龙头带动, 种苗、栽培技术和销路都有人统一负责, 不然农民作为个体经营者, 靠自己生产销售, 面临的市场风险就太大了。

三、别把药材种成木柴

药材种植技术不规范:该掐顶时不掐顶、该剪枝时不剪枝、该采收时不采收、不该采收时乱采收, 都会使中药材质量出现问题, 导致收益下降。同仁堂的顾问、中药专家金世元教授曾发现, 五六年才能长成的杭白菊、三七, 有的农民却提前采摘;根茎类药材应该在花开前或花谢后采收, 有的药农却在花期采收, 结果上市后连专家都认不出来。有的农民看到时价不好, 就把药材留在地里继续生长, 等着涨价, 但像板蓝根、白芷、当归一类药材, 当年不收就会抽薹开花, 做药用的根就会“发柴” (即严重木质化) , 失去药用价值。

专家还介绍说, 有的中药材不能连茬种植。比如地黄, 种一茬后得停种~年;一块地种过人参、西洋参后, 几十年都不能再种, 否则产量至少会下降一半, 病害严重。

四、力避盲目跟风

篇4:山东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7(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1-0114-03

中药材是我国中药方剂和成药的原料,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组成,其中植物类药材占90%左右。全国应用的药材种类有1 000~1 200种,其中野生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栽培药材的供货量占药材使用总量的70%以上,药材种植已成为我国药材的主要来源。

中药材种植是山东中医药行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已成为山东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依托。

1 山东中药材种植的现状

1.1 山东在全国中药材生产体系中的地位

山东有中药材资源1 470种,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 299种,约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大量收购的中药材有390多种,地产药材200多种。

目前全省种植中药材已达70余种,大规模栽培的也有近20种。中药材在地面积已达12×104 hm2左右,约占全国药材总面积的10%,其中山东已成为全国金银花、山楂、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等的主要栽培产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再加上丰富的传统植药经验,使山东生产的中药材药性足、色泽正、质量上乘,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口碑好、走货顺畅,深受广大药商和中药生产企业的青睐。

1.2 山东中药材种植的特点及分布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项目的实施,以及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县建设的推动,山东中药材种植面积由上世纪末的(2~2.07)×104 hm2,迅速扩大至现今的12×104 hm2。中药材产业效益也已达到40亿元左右。

许多县市纷纷制定适合当地特色的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将中药材种植列为继水果、蔬菜之后的又一个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好项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后,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套作等栽培模式已逐步成为山东发展中药材生产的重要方式,中药材的种植效益不断提高。

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中药材为金银花,面积在5.33×104 hm2左右;其次为山楂,面积超过3.33×104 hm2。丹参的种植区域最广,种植中药材的各市(地)均有;其次为黄芪、板蓝根、桔梗和金银花。山东的优势地产药材有金银花、桔梗、黄芩、丹参、西洋参、芍药、栝篓、北沙参、徐长卿等。

全省除聊城、德州、滨州未有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外,其余14个市(地)均有不同规模种植。根据山东中药材种植分布状况,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

一是临—日—潍—淄区,此区的药材种植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9.5%,是全省中药材生产的主要区域,以临沂市为中心,东临日照,北接潍坊、淄博,其中临沂市的种植面积就达全省的75%。区内群山连绵,丘陵纵横,具有悠久的植药历史和良好的植药传统,优势特色药材主要有金银花、山楂、丹参、黄芩、桔梗、黄芪、徐长卿等。

二是济—泰—莱区,该区以泰山为中心,东俯莱芜,北连济南。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仅占全省药材面积的2.5%,主要种类有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芪等,特色药材有栝篓、党参、柴胡、白首乌、黄精等。

三是威—烟—青区,主要是胶东半岛,包括威海、烟台、青岛,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仅占全省的3.6%,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丹参、黄芪、黄芩、太子参、桔梗等,特色优势药材主要是西洋参、北沙参等。

四是菏—济区,主要包括菏泽与济宁,山东唯一的国家级药材市场——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就位于该区内。该区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芍药、红花、地黄、半夏、栝篓、金银花、丹参、板蓝根等,其优势特色药材主要是芍药、红花、半夏等。

五是东营区,主要药材为罗布麻。

2 影响山东中药材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

中药材生产虽属涉农行业,但并不像粮食种植那样受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支持,也不享受国家所给予的优惠和补贴政策。在完全决定于市场调节机制的情况下,种植中药材的效益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2.1 市场流通体制不健全

当前山东中药材的市场流通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是由传统药材产区的药商、药贩及各种中药材协会等社团组织进行中药材收购和转卖,目前这仍是中药材市场流通的主体。二是公司加农户的协议方式,这种联合方式比较松散,其运作的效果主要决定于公司规模大小和实力强弱。

2.2 市场需求波动较大

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成方配伍用药,二是中成药的原料,三是植物药的原料,四是保健品的原料,五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作为配方用药和中成药的用量比较稳定;作为植物药的用量则主要受对外贸易的影响,波动较大;作为保健品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动物饲料添加剂并不对中药材的市场容量构成较大影响。此外,一些特殊事件像流行病的发生,如2003年世界范围内非典的大发生,导致了中药材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价格飞涨,药材短缺。

2.3 中药材生产的特殊性

中药材的生产供应同粮食作物相比一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即一方山川生一方药;二是中药材大多为多年生,根类药材如丹参、桔梗等一般为两年,芍药一般为3~5年,生产周期较长;三是品种多,单品种用量少,种植面积小;四是栽培管理与收获技术要求有别。

因此,中药材市场的变化比较复杂,把握的难度大,俗称“鬼行市”,少了是药,多了就是草,一文不值,这就是中药材市场的最显著特点。

3 山东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对策

3.1 山东中药材种植的发展方向

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药材。金银花、桔梗、丹参、黄芩、黄芪等都是山东中药材的主要种类,需求量大,竞争力强,市场空间潜力较大。这些药材需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药材质量,稳固和提升品牌的彰显力,打造山东优势名品。

二是巩固发展传统道地药材。像长清的栝篓、莱阳的北沙参、菏泽的丹皮等都是山东传统的道地药材,在全国药材市场久负盛名,是山东宝贵的药材品牌资源。近些年来,因市场波动等原因,面积萎缩严重,但这类道地药材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山东中药材生产发展的方向之一。

三是灵活发展小、冷、散、背药材。这类药材常常是需求量少,种植面积小,但缺之不可,其市场价格往往波动很大,像旱半夏,价格低时20元/kg左右,价高时可达60元/kg以上。根据当地特色,把握其价格波动趋势,灵活发展这类中药材,也是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

3.2 发展中药材种植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一是必须遵循中药材生产的地域性要求。中药材生产是山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的传统习惯,发展中药材种植要与粮食、林果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整体效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的农业生态及自然环境,与中药材生产的地域性要求相结合,尽可能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势特色药材,尽可能不要跨纬度引进外地药材品种进行种植。

二是要综合评判比较效益。一方面中药材种植并不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由于中药材人工驯化的历史较短,野生性较强,收获时大都未能实现机械化操作,用工较多,因此中药材的种植必须与当地粮食、蔬菜等作物进行比较,以确定中药材种植的适宜种类和方式,确保种植效益。

三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市场资源,密切联系当地的中药材合作组织、中药生产企业、药商、药贩等,掌握市场信息,完善销售渠道,保障中药材适时顺利销售。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芬,苏学合,闫树林,等.桔梗根型的特征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6,4:25-27.

[2] 王志芬,苏学合,闫树林,等.不同产区桔梗生长发育特性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6,6:26-27.

[3] 王志芬,苏学合,单成钢,等.不同产区桔梗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7,6:57-59.

篇5:山东省中药材种植联系

摘要:中药材是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发展持续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工作进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探讨了中药的种植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獻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06

中药材是我国制备中药方剂、成药的原材料,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与药用矿物。其中,植物类的药材约占90%。全国应用的药材有1000~1200种,其中野生药材种类占据约80%,栽培药材种类占约20%。栽培药材的供货量则超过药材使用总量的70%,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我国药材的主要来源。

1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

1.1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供应,主要依靠的是野生资源。自20世纪中叶,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栽培和养殖的药材品种,其生产量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截至2012年,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140万公顷(不含林下种植面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药材品种达616个,种植养殖品种近在300个,其中生产供应以栽培(养殖)为主的近200种,占常规使用品种的40%以上,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以贵州省为例,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具有卓越品质的天麻、太子参、杜仲等多种中药材资源,享有“黔地无闲草,草草都是宝”的美誉,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科技部挂牌验收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实施“中药材基地县建设工程”,中药材种植面积实现突破,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稳步推进。截至2012年,全省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达130余种,覆盖贵州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辐射药农214万人,其中太子参种植面积达到1.867万公顷,金钗石斛种植面积达到0.267万公顷,均是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

1.2 发展困境

1.2.1 科技支撑薄弱,中药材质量不达标 贵州省的中药材生产通常长期处于自由的发展状态,良种的选育基本上空白,品种的退化和混杂较为严重;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人才较缺乏,导致中药材的种植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难以深入开展,影响中药材的种植质量与产量;贵州省的中药材种植者大多为农民,其种植的科技水平较低,且没有龙头企业履行技术跟踪服务,导致种植者片面追求中药材的产量,滥用化肥、农药,造成中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同一地块重复种植同种中药材,也会导致质量下降。

1.2.2 采收不规范 采收时间的不同,往往直接影响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的中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含量就越高;有的生长到一定时期,含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呈下降趋势;有的在某一季节或某一时期含量较高,其他季节和时期均较低。因此一些药农违反采收规律,盲目采收,就会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1.2.3 中药材种植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 由于中药材种植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导致其主导产品的优势不明显,生产经营中药材的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不足以支撑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有些虽然前景看好,但是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基地建设零星分散。另外有一些品种处在试种阶段,当前还不能大规模种植。

1.2.4 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我国中药材的良种繁育仍然水平较低,栽培药材良种的推广率低于10%,基本以“自繁自育、自用”为主。施肥打药、灌溉排水、收获时期等田间操作尚处在传统经验阶段。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播种、除草、采收、初加工等环节主要依赖人工完成。

2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建议

2.1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中药材质量

通过加大科技的投入,大力支持中药材的育种,积极推广优良品种,由政府财政部门安排专门的优良品种,进而推广补助经费,鼓励基地、药农示范优良品种;运用重大项目平台,将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注重培养能够承担中药材种植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国家重大项目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贵州省高校、科研院所中药相关学科体系建设,为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对药农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培训,让药农根据中药材生理需要和土壤状况进行施肥。

2.2 培植和优化中药材生产基地

对于中药材的种植培育,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要有重点的选择有发展基础的乡(镇)建立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发展一批专业村和种植大户,通过带头、示范,以点促面,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

2.3 防治病虫害,预防农药残留

夏季是中药材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以农业措施为主,尽可能选用生物制剂或昆虫天敌进行防治;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的要求,控制施用量和次数,掌握好施用间隔期和最后一次用药时间;严禁使用国家禁止在中药材生产中使用的农药。

2.4 提高种植效益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提高药农的经济收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增加药材的种植效益,必须攥紧科技这把金钥匙。要把科学技术运用到中药材生产中去,严把选种、育苗、移栽、管理、加工、收藏等关口,提高药材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增加种植效益。

3 结语

中药材种植是中药产业的最基础,良好的基地环境、质量溯源安全意识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通过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药材种植业现状、存在的关键问题,把握其发展脉搏,进而保障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振杰.中药材种植业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05):53-55.

[2]周飞跃,卢凤君,张佑林.中药种植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15(02):76-79.

篇6:今年适宜发展种植的中药材

天冬又叫明天冬、天门冬。近年野生资源减少,而家种天冬发展缓慢,因此成为近二三年市场上畅销货。2007年初销价还只是22~24元/千克,年底已升到28~30元/千克,尚可大力发展种植。

百部目前仍依靠采挖供药用,而人工种植尚未起步,2007年已出现供不应求,销势不断看好,去年初销价5~6元/千克,目前已升至7~8元/千克。2008年可发展种植。

鸡骨草又叫广州相思子。近二三年来因受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挤压。生产出现萎缩,产不足销,2006年年初由6.5~7.5元/千克升至年末10~12元/千克,2007年再升至18~19元/千克。目前市上货紧,供求缺口还较大,2008年可扩大种植面积。

半夏又叫旱半夏。原为靠采挖野生供药用,虽野生变家种而获成功,但生产发展缓慢,提供商品有限,价格多年居高不下,目前销价50/千克左右,2008年可以大面积发展种植。

猫爪草前几年因生产萎缩,野生资源枯竭,上市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成为近年热点品种,目前销价高达85~95元/千克。而这两年种源严重不足,生产恢复慢,2008年有种源的产地,可尽可能扩大种植面积。

砂仁又叫春砂仁。近年由于云南发展橡胶生产,使大面积的砂仁被毁,在地面积锐减,上市量大幅度下滑,而成为2006年以来市场走俏品种,价格不断往上攀高,2006年1月还只是52~54元/千克,年末便升到70~75元/千克,2007年升到98~108元/千克。目前市场缺口大,2008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大面积发展种值。

天麻又叫赤箭。由于前些年产地和商家库存大,市场上销势欠畅,价格偏低,产地生产萎缩,经多年消化,库存已薄,再加上以天麻开发出中成药,保健品品种增加多,天麻需求量迅速增加,2007年销势转畅,从年初50~80元/千克升至年末80~125元/千克。2008年可进行恢复性生产,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龙胆又叫北龙胆。主产东北三省。2005年前由于产地盲目扩大种植,导致出现产大于销,价格跌入低谷,2006~2007年种植面积锐减,到2007年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品种,价格从2006年44~46元/千克升至2007年65~75元/千克。2008年适宜恢复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种植。

水半夏又叫戟叶半夏。水半夏是以水稻田种植的品种,近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大力扶持,调动了产地群众的积极性,水半夏生产被粮食生产所挤掉,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2007年市上出现供不应求,销势加快,价格上扬。年初销价还只是65~7元/千克,到年末产新后价格升至11~11.5元/千克,2008年,产地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巴戟天又叫巴戟、鸡肠风。由于前几年价格偏低,产地药农只挖不种,使在地面积不断减少。进入2006~2007年市上出现供不应求销势转快,2006年年初14~16元/千克,年末升至18~20元/千克,2007年再升至28~30元/千克。2008年华南各省可以大面积发展种植。

了刁竹又叫徐长卿。前几年因市上价格过低,种植无效益,产地纷纷弃种,面积锐减,2007年市上货量不足,价格上扬,年初销价9~10元/千克,年末升至16~17元/千克。产地应恢复生产,扩大种植面积。

甘草又叫甜草、国老。是中药材中销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品种之一。近年甘草用途不断拓宽,需求量增加,市上销势和价格也十分看好。甘草根深叶茂,还有固沙作用,可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一方面可保持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恢复沙漠地区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丹皮又叫牡丹皮。前些年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再加上生产周期较长,产地种植面积减少,导致2007年产地货源不足,1月销价13~15元/千克,年末便升至20~22元/千克。产地应恢复和发展生产,扩大种植面积。

山豆根又叫广豆根。目前仍采挖野生供药用。由于野生资源减少,药用量增多,供求矛盾较为突出,是近几年来市场上走俏价坚的品种,稳定于18~20元/千克之间。山豆根野生变家种已获成功,适种地区可大面积发展种植。

篇7:中药材GAP立体种植模式

二、中药材与果园、林木的套种模式:我国有大面积的山区、丘陵及平原地区开发的果园、树林,如何利用其空间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种植,是施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措施。如何利用林、果间的自然环境,合理地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套种一些喜湿耐阴、荫蔽惧晒的草本、灌木类药材,如正在推广的“成龄果园套半夏”、“速生林中种柴胡”、“幼龄果园套白术”、“高山林下种天麻”等,都是较成熟的栽培模式。适合林果间作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有西洋参、紫菀、金银花、灵芝、黄连、砂仁、细辛、麦冬、石斛、千年健、茯苓等。

三、药材与药材的套种模式:药材间的套种,是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按照各自最佳生态习性,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材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一般要注意高秆和低秆、株型庞大与瘦小、阔叶与窄叶、平行叶与直立叶的搭配,在根系上,深根性与浅根性中药材套种,多年生和短期收获的药材搭配,喜阳的高层药材和耐阴的低层药材套种,均可使土壤、水分和养分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内蒙古博物院作文500字下一篇:仓储机械设备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