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

2022-08-24

第一篇: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

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专题作业

单位:葛石镇石集小学

学科:小 学 语 文

姓名:徐 晶

时间:2011年10月

专题一:课程改革与教师学习

2011年8月28日 14:55浏览:16评论:3鲜花:1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 通过学习专家报告,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以前只通过看书报、刊物来了解一些教育知识,最多是记记笔记,谢谢感想,今天接触到网络学习,才感觉到原来自己已经落后那么远。面对新一轮课改大潮,如果再拘泥于原有的知识水平,不思进取,终究会被淘汰。《课标》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上课上不好,是老师准备不充分,作业错误多,是教学中有失误。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才能真正跟上教育步伐,成为现代化的教师,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专题二:多种方法识字

2011年8月29日 15:16浏览:23评论:5鲜花:1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1

1、偏旁归类识字。如:“雾、霜、霞”,“李、杨”,“蝶、蜂”,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2、谜语识字。“碧”:王大娘,白大娘,俩人坐在石头上。“夕”:“多”字一半落西山。因为学生对谜语更感兴趣。

3、加一加。如:十+早+月——朝,十字加撇为“千”

4、实物记忆:“紫”,结合紫色彩笔、茄子来记忆。

专题三:《数星星的孩子》第1自然段

2011年8月30日 14:14浏览:211评论:35鲜花:2专家浏览:4指导教师浏览:9 省专家 黄学慧于11-8-30 14:50推荐徐老师的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如"数""珍珠""撒"学生通过读课文就会很容易理解字义,通过动作,认识了字形,识字难点就容易突破了.写字指导比较到位. 指导教师 宁文学于11-8-30 21:29推荐本教学设计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一、初读感知。先自由读,再知名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地方,反复读。

二、随文识字。

1、出示第1句,同时让学生观察星空图。(1)结合图画说说“无数”是什

么意思?指导读好“数(四声)”。怎样记住它?(加一加)教师强调其结构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你还能给“数”组词吗?(数学、 数目等)

(2)句子中“珍珠”实际指什么?“碧玉盘”又实际指什么?怎样做才是“撒”?用手做“撒”的动作。能模仿句子用“像”说个类似是句子。

(3)出示卡片“珍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能分别组词吗?出示“撒”强调读平舌音,指读,齐读。怎样记?(加一加等)出示“玉”,和哪个字长得最像?教师强调是整体认读音节。

2、出示第2句。“仰起头”做动作理解怎样是“仰起头”?说说“仰”字怎样记?与“迎”进行比较,以及字形。

3、出示第3句。“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学生也学着数星星,理解怎样是“数”,指导读好“数(三声)”,记住这个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字音。将本段连起来,再读一遍,可以带着表演。

四、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数、珍、珠”。

数:左右结构,“米”的最后一笔变成点,“女”的横横变成提,右边的反文旁要舒展,与左边齐平。

珍、珠:都是左窄右宽,“王”的最后一笔变成提,“珍”的三撇有变化,第3撇最长。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学生在临写,最后展示、点评。

专题四:《草原》教学目标设计

2011年9月4日 13:46浏览:49评论:8鲜花:2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2 指导教师 宁文学于11-9-6 16:17推荐“学习作者抓住静态与动态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这一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调整为“联系上下文,揣摩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比较合适了。 《草原》教学目标设计

初定教学目标:

1、认识“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毯、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与生字相关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3、背诵课文

一、二自然段。

4、学习作者抓住静态与动态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

1、认识“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毯、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一、二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向往草原的兴趣。

3、联系上下文,揣摩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抓住静态与动态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修改理由:

目标初定后 ,由教研组所有成员研讨商榷,发现原定目标没有紧扣《课程标准》,单元导语中提到的单元重点没有得到明确体现,具体表现为:

1、《课标》要求小学高段阅读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修改目标定为“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向往草原的兴趣。

2、单元导语中要求“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结合《课标》与导语要求,设计目标为“联系上下文,揣摩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抓住静态与动态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初定目标“背诵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应该在正确朗读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不应单设,应合并在第2条中。

4、本课描写景物时抓住了草原的静态美与动态美,本人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这种写作方法的指导,所以目标特别强调“学习作者抓住静态与动态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专题五:巧设环节,达成目标

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徐晶2011年9月14日 20:30浏览:30评论:5鲜花:6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2

巧设环节,达成目标

——《装满昆虫的衣袋》观课报告

能够有幸听到李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我在观课时主要从教学环节设计的角度出发,重点思索如何能够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李老师的教学环节主要有6个,两课时完成。具体分析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李老师在导入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金布甲”事件,唤起学生对法布尔、对《昆虫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环节,其实相当于课内预习与检查。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检查字词,相机纠正错误。检查课文朗读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既有识字,又有理解,并且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得得体到位。

整体感知课文时,用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文中的小法布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个词语说一说”。既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教学目标“抓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具体体现,一举两得。

三、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李老师利用课文

2、3段,引领学生“找一找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画一画,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找词语——画句子——写感受(批注),正是老师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才让学生从本课的学习中领悟到语文的真谛。法布尔的事是一个例子,而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才

是重点目标。李老师把“作业批注”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将这个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白了“什么是批注,怎样写批注”,实现了目标“知道怎样写批注”。“终于”等词的朗读理解,引导学生发现值得揣摩的词句,达成了目标第3条。

四、精读课文,运用方法。(第2课时)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然后自学4——10自然段,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学生自学效果非常好。

五、课堂练习,情感升华。

“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 ,还装满了 ,还装满了 。”这一个练习的设计,不只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更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更容易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由具体的“昆虫、贝壳、石子”而想到“不屈不挠的信念,对科学殿堂的向往”,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李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讲故事,读著作,搜集故事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真正体现“大语文”观念,设计精妙。

总之,李老师的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今后教学的指针。借助这次研修,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一名更优秀的语文教师。

专题六:富有激励性的作文评价

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徐晶2011年9月18日 20:13浏览:48评论:8鲜花:3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2 指导教师 宁文学于11-9-21 11:10推荐徐老师的评价富有启发性,以亲切的语气进行习作指导,学生易于接受。指导内容全面,建议合理。

富有激励性的作文评价

学生习作:

滑滑板

有一次,弟弟到我家来玩,让我陪他去玩滑板车。我们拿着滑板车到楼下去比赛。到了楼下,我和弟弟比赛滑滑板。我滑呀滑,很快就到了终点。到了终点,看到弟弟远远地落在我的后面。 教师评价:

你真棒!能用这么简短的句子写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也很完整,标点符号用得也很不错。对于刚学习作的你来说,做到这些真不容易。 不过,如果你能在以下几方面动动脑筋,做些修改,相信你的文章会更好! 修改建议:

1.你的滑板玩得那么好,你是怎么玩的?怎样做才能上去,双脚如何运动,双手怎样配合保持平衡?这些动作都写出来,你的文章就生动了。

2.弟弟年龄小,玩滑板时出现什么问题?你是怎样帮他的?把你们的语言写出来。

3.玩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弟弟有没有心情变化?怎样表现出来的? 4.通过比赛,你产生了什么感受?

根据老师的提示,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研修总结

磨课,让我们共同进步

发布者:徐晶浏览量:17评论数:2发布时间:2011-10-10 20:45修改时间:2011-10-10 20:45编辑

今年暑假,我们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先是参加县级学科培训,经历台风的虚惊(对本地无影响),后是参加全省的远程研修,享受全新的洗礼。

远程研修让我们得到了真正的历练。前三天每天一个专题,为了赶在规定的时间提交作业,忙得不亦乐乎,学习的时间却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少一分钟都不让过关;有趣的是提前“胡编”作业提交,结果与要求不一致,重新追逐时间,按要求做题,边做边笑:“还要求学生按要求做题,自己不也是不按要求吗?”开学后,学习的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充分享受万籁俱静的感觉。这一切与学习为我们带来的快乐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尤其是在学习专家磨课,亲身经历磨课的过程中,我们真切领悟到研修的意义。备课——研讨——备课,观课——评课——反思,“好课在于千遍磨”。这是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让顽石通透金属般质地,让一颗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任何一堂好课都不会是个人心血的成果,它必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人推磨,有人加水,有人添豆,才磨出了这白花花的、香喷喷的豆浆。磨课的过程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磨课,让我们共同进步!

第二篇:2015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感悟心得体会

教师远程研修感悟心得体会

平阴县栾湾学校 杨秀娟

2015,暑期,研修如约而至。

曾经以为,经过连续几年的网上研修,自己已经能够从容面对。但是直到研修开始,才发现自己还是如第一次网上研修时那样的激动。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研修网络,然后“统计”――“作业”――“简报”――“学习园地”――“新闻资讯”――“课程模块”,整个流程依次进行,好像又回到了上学的日子。虽然知道每天还要到学校集中学习,这些工作到校后一样可以完成,但就是按捺不住。如果不完成这些,就觉得心里好像有什么事一样,真是“不完成不痛快”。

汗水与激情起飞,收获和快乐共舞。作业就像是自己的“宝贝”一样,是自己心血的结晶,是自己劳动的成果。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反复琢磨,反复论证,多方征求同事的意见,希望从他们不经意的谈话中求得灵感,让作业更加完美。作业上传以后,每隔几分钟就忍不住要看一看,看自己的作业有没有得到指导教师和其他县市教师的认可,看指导教师有没有给自己“优秀”,看其他教师有没有给自己评价,看自己的作业有多少人浏览了,每当自己的作业浏览次数增加或者评语增多都会非常有成就感。

因为研修,这个夏天不再单调; 因为研修,这个夏天不再燥热; 因为研修,这个夏天我们有所收获; 因为研修,这个夏天我们将会得到升华„„ 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吧!

第三篇: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专题二作业、

学习生本高效课堂的感悟

今天认真观看了视频,也潜心研读了课程文本,坐下来仔细回想这么多年走过的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专家的讲座让我真正理解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平时讲的过多,对学生了解不够,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关注课本的主要所在,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把学生教好。以师为本,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益低。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现在,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下气的暴跳如雷,埋怨学生懒惰,不爱学习。现在才明白不是生之过,而是我的过错。探求新知是人的天性,本应充满趣味,现在却让学生感到厌烦,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今后改进教学的做法:

省教育专家沈大安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积极实施郭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的策略”

一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

二、引导学生预习,掌握预习的方法

我在每次上课前都让学生预习,引导学预习哪些内容,如何找到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写下了,看谁的问题最有意义,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观念切实尊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孩子,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他们,或强制牵着他们的鼻子走。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把舞台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减少那种低效的提问和讨论,避免一言堂。“该装傻时就装傻”,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我会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正以一颗童心融入孩子,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的率真展现出来,我想只有这样,孩子们创造的潜能、创新的思维、奇妙的灵感才会如泉涌般不竭,才会爱学、乐学,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高效语文课堂。

第四篇:2016年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作业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估算》观课报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落实估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研究起来,从方法上指导起来,从意识上培养起来。

尊重学生的发现,引导其“再创造”。当我看见吴老师亲切、自然的和孩子们互动时,我心为之一颤。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这一点,是我最难学会的。在观看视频的间隙,我留意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语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吴正宪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增强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整个课堂都充满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从这些细节处,可以看出吴老师治学的严谨,对待教学的细致、对待学生个例的特别关注,都能显示出名师的大智慧。而加想起自己在课堂上常常会忽略这些细节,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虽然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一点认识,每节课还在尽力去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还是总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发展关注还是不够。课堂上不能显现出这种大气。吴老师这种“大气”的数学,才是一种“发展孩子”的数学。

我想在今后的要工作要善于积极地学习、思考,更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和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不断地反复的实践、反思、学习、探讨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最后达到了“心中装着大数学,才能上出大课堂”的最高境界。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 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很好的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知识后,已经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规律,有了一些探究规律的方法和经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就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探索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乘法还有其他的运算律吗?希望今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新的发现。

出示问题

一、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米,宽是2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生1:(72+28)×2 生2:72×2+28×2(板书两个算式)

师:同学们给出了两种办法,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计算一下。 生计算。

师:请选择第一个算式的同学,说出你的计算结果。 生:长方形的周长是200米。

师:谁选择的第二个算式,结果又是多少呢? 生:我算的结果也是200米。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这两个数算式的结果相同,我能不能在这两个算式之间写上“=”? 生:可以 板书:(72+28)×2=72×2+28×2 出示问题二:学校要换夏季校服了,上衣每件32元,裤子每件18元,四年级一班共64人,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这道题你有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结果是多少? (生计算,汇报)

生1:我列的算式是32×64+18×64,结果是6400元。 师: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的?

生2:我列的算式是:(32+18)×64,结果也是6400元。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那这两个算式看来也是相等的。 板书:(32+18)×64=32×64+18×32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两个等式,你有怎样的感觉? 生:可能有规律。 师:真的有规律吗?

二、探索交流,归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感觉到这两个等式中含有规律,下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师: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两个等式就能说明它是成立的吗? 生:不能。 师:那该怎么办? 生:找更多的这样的等式。

师:既然找到了方法,那就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式子,验证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生举例验证) 汇报: 生1:(3+2)×5=3×2+2×5 师:你计算过了吗?

生1:算了,两边的结果都是30. 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吗? 生2:(30+50)×5=30×5+50×5 生3:(24+76)×2=24×2+76×2 ……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这样的式子吗? 生:是。

师:看来同学们头脑中的那个规律可能真的存在。我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两边的结果都是相等的,可是,万一除了咱们举得这些例子外有一个不能成立?那我们举得这么多例子也就失败了。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看,我们不去计算,就能够判断两个式子的结果是否相同? (生思考) 生:老师,我能。 师:你说说看。

生:比如(72+28)×2=72×2+28×2,左边括号里算出是100,就表示100个2,右边是72个2加上28个2,也是100个2,所以两边的结果一定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你能用这个思路说说你举得例子吗?

生1:我写的是(53+22)×4=53×4+22×4,左边是75个4,右边是53个4加上22个4,也是75个4 ……

师:现在我们再来思考,有没有可能像这样的式子两边不相等? 生:不可能,两边的结果一定相等。

师:这么看来,同学们猜测的那个规律是真的存在,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你认为的规律吗?

生1:(我+你)×他=我×他+你×他 ,我和你都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我是他的朋友,你也是他的朋友。

生2:(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我。 生3:(A+B)×C=A×C+B×C 生

4、(a+b)×c=a×b+a×c 生

5、(○+□)×◎=○×◎+□×◎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努力验证了这个规律,你觉得用那一种表示这个规律更好一些? 生:第三个用小写字母的那一个。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好?

生:这样简单好记,而且前面学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也是用字母表示的。

师:我也同意你的观点,这就是咱们数学的简洁美的体现。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的分配律。读一读这个式子。

(通过读式子,完善语言表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火眼金睛,判对错。 56×(19+28)=56×19+28 64×64+36×64=(64+36)×64 32×(3×7)=32×7+32×3

2、思维敏捷,连一连。(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①(42+25+33)×26 ①20×25+4×25 ②36×15-26×15 ②(66+34)×66 ③66×66+66×34 ③42×26+25×26+33×26 ④38×99+38×1 ④(36-26)×15 ⑤(20+4)×25 ⑤38×(99+1) 师:相等的式子我们都找到了,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计算出它们的结果。 生

1、我算的是(20+4)×5=20×25+4×25,结果是600. 师:你是把两边的式子都计算了吗? 生1:没有,我是算的右边的那个式子。 师:你为什么没用左边的式子计算呢? 生1:右边的那个式子计算起来简单。

师:看来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来简便计算,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生2:我算的是38×99+38=38×(99+1),结果是3800,我算的是右边的那个式子,右边的括号里是100,38×100好算。

师:大家来观察这个式子,这是我们发现的那个乘法分配律吗? 生1:不是。

生2:是,就是把它给倒过来用的。

师:是的,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也可以用来简化计算。

生3:我算的是36×15-26×15=(36-26)×15,结果是150,是通过右边的式子计算出来的,那样简便。 师:看了这个等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们刚才做的都是带“+”的,可是这个是“-”。 师:看来我们的乘法分配律还有新的内涵呢。 补充板书:(a-b)×c=a×c-b×c 师:有没有计算(42+25+33)×26=42×26+25×26+33×26这个等式的? 生4:我算了,结果是2600,算的是左边的那个式子。 师:看了它,你有没有想说的?

生:刚才我们做的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这个题是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师:如果是4个、5个数、更多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还能用分配律吗? 生:能。

3、合理选择,算一算。 312×12+188×12 101×87 (53+47)×23

四、拓展延伸,引发思考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了乘法分配律,除法有没有分配律呢? 板书:(a+b)÷c=a÷c+b÷c ?

同学们可以课后用我们今天研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验证,总结。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和接触乘法的起点, 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是今后学习乘法知识的重中之重。因此这节课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认真观摩了赵雪丽老师的《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课,受益颇多,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乐场来进行导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用这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二、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相同加数,在说与写长长的同数连加算式的活动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确实实很麻烦,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怎样写简便再让学生交流,自主探究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获得的新知识。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王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到位。语言精炼、幽默、亲切,教学方法灵活,教师在整节课 都面带微笑,鼓励学生观察图形,寻找有用信息,并进行思考怎样列式计算,上课注意适时组织教学,及时巡视,适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

赵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生成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它依赖于教师的精心预设,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孩子的思考,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的因势利导,及时调整预案,只有这样生成的课堂更自然,更有活力,才会充满生长的力量,在以后我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向赵老师学习。

第五篇: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模块三作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阶段目标”和“评价建议”里特别强调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汉字的造型独特优美,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从学生兴趣入手,加强引导,科学训练,有效规范学生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热爱写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二、重视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

练字先练姿。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字的首要条件。具体来说,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必须从一年级抓起。教师随时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教师最好坐在学生的座位上,用学生的笔,在学生的本子上示范写几个字。这样做,不仅对学生掌握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有很大的启发,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增强说服力;然后教师把写字姿势的要求和执笔方法写在

黑板上,让学生熟记,并按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让学生养成专心、耐心、认真、整洁的写字习惯。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书写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如有的学生写得很快,但字写得不好;而有的学生写字像雕花似的,总是擦来擦去,改来改去,速度太慢,影响了做作业的速度特别在考试时,所带来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应以正确、整洁、工整、迅速为目标。

三、善于发现字形规律,加强书写训练。

在写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之间,本课生字和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会辨别和迁移。写前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后和范字进行对比、反思。要科学安排写字时间和写字次数,指导学生临笔。从读贴开始,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起笔和收笔,把握好每个字的结构特征,在头脑中形成这个字的轮廓,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讲解,最后让学生练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优化写字教学,切实提高写字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小练写出一手好字,从而终身受益。

上一篇:市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下一篇: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