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2024-05-22

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通用8篇)

篇1: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一、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1、应走出家教误区

首先,教育孩子是家长一生的责任,无论孩子处于哪种环境中,都是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的,所以家长要知道自己不可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老师,以为只要有老师就行了,老师不可能把做人的道理,生活常识,知识等等全部都教给孩子,这是不可能的,老师也只是都会孩子一部分而已,大部分还是要靠家长来教的,所以父母要摆正心态,当孩子上幼儿园时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发生的事,并及时解决和究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而不是一味的全都推给老师,家长与孩子呆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受家长的言行举止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我们的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第一老师。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要一味的爱护或者一味的苛责,这都是不对的,该爱的时候就得爱,该严时就得严,要相结合才是科学的。

孩子的教育永远是一个家庭最大的问题,而做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很好的掌握好爱与严的这个度,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提什么要求都满足,有的家长对孩子对过分严厉,一点小事也要打骂训斥,这都是不对的教育方式,所以父母要好好的掌握一下这个度。

再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勿只重知识,轻个性行为发展。

家长注重孩子学到的知识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品德与性格的形成,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则不予理彩,孩子还小,还是应该更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重,防止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

2、积极配合,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首先,家长要时刻与老师进行沟通,现在一般老师都建QQ群,妈妈可以经常在群上了解些信息,知道学校的教育规划与知识要点,这样在家也可以很好的督促孩子,明确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准则,培养良好的习惯。

其次,平时家长除了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外,还可以把家里的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很好的协调好孩子学校与家里的表现,好的就表现,坏得就要改正。

3、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家长活动,重视家园联系

现在的幼儿园每学期都会有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家长要积极参加这类活,这样可以观察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老师对每个孩子的态度和关心程度也会不一样,家长去参加时也可以多注意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等方面。

此外,家长也必须用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

总之,只要家长坚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并重的原则,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

说了这么多,其实无外乎就是要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与习惯,同时要配合园方进行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要认清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有关幼儿园的教育知识

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

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2、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

说教的方法不适宜培养孩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是“游戏”。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商量。

3、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可以适时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程。孩子回到家还会向家长宣传,如果看到家长乱扔垃圾,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垃圾要分类。连很多家长都说,垃圾分类的游戏让他们很受益,以前他们都不懂得垃圾还要分类,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篇2: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段明琮家长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头脑聪明,多才多艺,学有所成,出人头地。然而,一个孩子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因素能够完成的,除了孩子先天所固有的因素外,在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孩子后天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又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因此,学校和家庭也就必然成为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融洽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也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特别是孩子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家长怎样才能配合好幼儿教师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怎样才能让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呢?这是所有家长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做为家长,今天我们有机会在班上各位老师搭建的平台上来做交流。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我们家长要正确对待。其实有些时候,老师比家长还要关心孩子们,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不论他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不论他们学习好与不好,只要是个老师,肯定都会一视同仁。即使有些差生,学习起来特别费劲,家长们都放弃了,可是作为老师还是认为孩子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不肯放弃。有时恨铁不成钢会批评孩子,我是家长的同时也是老师,说句实话,我也打过学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老师与孩子们无冤无仇,他为何会这样?那是因为爱。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数落老师,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反之你在孩子面前表示出对老师的尊敬,孩子就会特别喜欢尊敬老师。我家孩子经常回家对我说:“我们老师头发好看,指甲好看,说话好听等等。”虽然有些醋意,但也得释然,因为在孩子眼中,我的确没有老师好看。所以在这方面,我在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其实说白了我们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当然老师的表扬,我们更应该第一时间让孩子知道,前几天,王老师不是把孩子们画的作品放在智慧树上吗?当时我们看到有点晚,大概是晚上已经快10点了,可是琮琮看到以后,非要让我们给他拿纸和笔并且趴在床上又画了起来,还要我也把她的作品放在智慧树平台上让老师看,当时考虑到时间不早,就没有发。但对她说让老师看了,并且不忘鼓励孩子以后还要好好表现,多让老师表扬。

说起家庭教育,我们都有很多误区,有时害怕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正常的孩子都是玩着长大的,家长不能像练兵一样的,要求孩子一是一、二是二,有时候,孩子的“玩”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他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而已。因此,家长不要害怕孩子把一切都搞乱了,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小空间给孩子尽量的玩。脏了乱了可以重新打扫。当然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而且小孩子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家长害怕脏乱,所以坚持要自己喂孩子,从而剥削了孩子学习进食的一个好机会。其实脏了乱了都可以收拾的,就餐前给孩子穿上一件吃饭衣不就搞定了么?但是,在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的敏感时期,家长不给孩子这个机会去学习,以后孩子就会习惯性依赖父母喂食了,所以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在这方面我就做得很好,我对孩子基本上属于“放养”,很多事情只要在她能力范围之内,我从来不帮她做。做的好坏,那是她自己的事,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为此,她爸爸也很不高兴,认为我就是一个懒妈妈。事实上我就是一个懒妈妈,想培养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孩子。

我们家长自己有的坏习惯,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做,这样孩子也会学习到这种坏习惯。我在前一段时间特别爱看《奔跑吧,兄弟》,结果影响到了孩子,每天晚上孩子都要看一段时间才睡。这样既耽误孩子休息,又影响了孩子的视力,真划不来!真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以后会是个好孩子,因此,大家都想办法努力让孩子去做一个好孩子。可是,要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那可真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啊。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说哪个家长教育的好,哪个家长不好,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也要看每个孩子的性格。所以今天我在这里有“班门弄斧”之嫌,希望家长们多批评指正。

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好孩子,环境很重要,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较乖巧懂事,就认定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这些之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可是对于好孩子究竟是怎么定义的呢?其实,这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父母的标准也是不同的。适当地约束孩子和自己,有利于把孩子教育好。

篇3: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一、亲近自然教育

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带孩子去室外观察,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二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不言而喻。其实,亲近自然,家长不一定要带孩子到有山有水很远的地方去,也许门外的大树下、小区的草地上、河边的竹林里都是一次亲近自然教育的生动课堂。可让孩子看看一块小小的地方也有不少自然的宝藏在里面,家长可以指一指不同的树和落叶给孩子看,看花草、看天空云彩、看蚂蚁和小虫子,并让孩子嗅各种花草的气味,和孩子一起感觉凉风的吹拂。在散步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去注意小地方,听虫鸣、听鸟叫,等等。家长只要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即可,不需要解释太多。还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你有没有听到一种细细的声音”,并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果孩子发现一些东西好奇地问家长时,家长若不知道,那么家长可以把问题记下来,回家后再找书或一起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要记住:家长必须与孩子一起找出答案,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全过程。

二、了解自然教育

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等,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孩子了解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家长在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对种子发芽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种些豆类,让孩子观察它们的生长;再如,土豆块根繁殖,孩子观察后家长可以适当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比较块根繁殖与种子繁殖的异同。或者在大自然中捕捉些小昆虫带回家,让孩子观察它们日常的生活,在喂养时与它们亲切地“交谈”,让孩子了解小昆虫爱吃什么,不吃什么,有什么习性,它们应该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并知道保护益虫的道理。每一次的活动都提醒家长:孩子的活动要重视活动过程,尽量让孩子独立或半独立完成。热爱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善于保护并引导孩子的这种天性。要引导孩子在玩耍中认识环境与人的关系,家长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因素,以此来培养环保意识。亲近自然与自然灾害是互相冲突的,家长在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在野外怎样保护自己。大自然有可亲可爱的一面,生存竞争也有其残酷的一面。例如,走到树下要小心毛毛虫会刺人,爬到山上要当心马蜂蜇人,来到河边更要小心溺水,下雨了旷野里要防雷击,等等。毕竟,在所有教育中,保证孩子生命的安全和免受伤害是第一要义,这同样也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常识。

三、保护自然教育

所有亲近自然、了解环境的教育行为,都要归结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总目标。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也要归结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家长怎么做以后,要引导家长去观察、去总结:孩子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或改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还有哪些事可以去做?当孩子看到路人乱丢垃圾时,能向家长陈述否定的看法;当家长不经意间开大水龙头,孩子会向妈妈提出批评建议;当家长再次带孩子远足时,孩子不再吵闹,而是静静地看树下蚂蚁搬家,听枝头小鸟鸣唱,敬畏生命之重,感受自然之美。无论事有多小,家长都应惊喜:保护环境的重任,孩子们这一代会用双肩担起。亲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都是需要付诸行动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热爱环保的公民。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环保行为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家园互动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要想把正确的环保意识深植于幼儿心中,让年轻一代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家园配合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但菲,冯璐,王琼.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08).

篇4: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监督下,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但是回家后,又是另一个情况,不按老师布置说的去做,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配合起来,严格要求,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使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前预习 认真书写 认真审题 自觉检查

一、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预习是学习新课之前完成的,这就需要家长督促孩子预习。通过预习,孩子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实际预习中,家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实际,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求孩子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然后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等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引导、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做相关的习题,以加深理解,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为促使孩子按时完成预习,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孩子加以约束,与教师取得联系,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让教师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才能使孩子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严格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这样下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厌学等不良影响。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此在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上下功夫:

1、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漂亮的字体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对孩子书写进步适时表扬,鼓励孩子要写好,与以前写的进行比较,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业越来越整洁美观,就会坚持下去。

2、规范格式。数学的有些知识有着严格的书写要求,只有将它做的规范才能称得上掌握。例如:简单的直线用尺子画、数学符号的用法及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区别等等。在培养严谨的同时领悟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往往随便看一遍就直接去做。那么要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就要下功夫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的正确与否。我发现在学校时学生写的认真,但是家庭作业写的就潦草,不认真。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也要养成认真的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孩子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字迹潦草,家长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孩子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孩子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检查,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教给孩子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检验作为孩子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孩子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孩子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3]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篇5:学生家长该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退休教师:我不赞成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

“我不赞成我们的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的做法。”从事了小学教育现在已经退休的尚世荣老师说,“本来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是平等的教育者,一起心平气和地交流学生的情况、研究孩子的心得体会和方式方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的老师动辄就请家长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尚世荣分析指出,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首先是动机不纯,这不完全是为了教育学生,有时更多的是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更有甚者,还有借家长之手惩罚学生的不良动机。其次是时机不对。老师总是在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办法的时候。第三老师没把自己的立场摆正。老师一味强调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家长的责任,就应该由家长来负责,就应该由家长来解决,你做家长的责无旁贷,而作为同是教育者的老师在埋怨指责家长的时候,还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有的老师甚至把家长当孩子一样训斥那就更出格了。

■教育专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

“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肯定需要家长的配合。”北京教育学院教授邱淑琦说,“只要不是老师无理取闹,老师一旦请家长,家长就应该积极配合。”

邱淑琦教授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家长,其次才是学校。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到上小学之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上学之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

“老师请家长,家长不应该有任何抵触情绪。”邱淑琦教授说,“尽管孩子上学后的主要教育由学校完成,但家长却不能完全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家长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邱淑琦教授特别指出,如果老是请家长到学校去,家长一定要与老师的态度保持一致,否则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极坏的影响。“如果家长当面抵触老师,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没错,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便会因此一落千丈。老师请家长来,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来,就会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老师不对所以家长才没来,容易导致学生更加抵制老师的教育。这些都会让孩子钻空子,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建议,家长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找任何借口。”

邱淑琦教授特别提醒家长:老师请家长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好孩子,而不是故意找家长的麻烦。因此,一定要尊重老师,心平气和地与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与老师的教育步调一致,共同解决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篇6: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大家好:

杜老师让我在这里跟大家说说我是怎样教育孙靖远的。主要谈一谈是怎样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让这个刚入学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的小孩,改掉了一些坏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先跟大家说说孙靖远在幼儿园最后一年的情况:那个时候,幼儿园老师在家校联络本上留言:在幼儿园又对小朋友发脾气,上课听一半跑一边去玩,做操站队的时候蹲着等等。非常自由,任性。

由于孩子的爸爸工作性质,长期在外地工作。以前几个月才能回来几天。即使现在也是每个周末才回来。因此,孙靖远小时候都是由姥姥帮忙带。老人心疼孩子,惯孩子,养成了他的依赖性,吃饭都得让姥姥给喂,不喂就不好好吃。

我感到再这样下去,孩子就很难再教育了。因此,我跟我母亲谈了,提出来自己单独带他一段时间。在孙靖远上学前几个月我开始自己带他,同时也培养他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也不喂,不吃就饿着,而且过了吃饭的点再想吃,就没有。有了几次教训,吃饭就好多了,也不用人喂。

他上的幼儿园一直提倡让孩子自由地发展,不做过多的约束。所以他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能力就很差。跟大家讲一件他入学面试的事:去年的7月8日下午我带他来学校面试。当时是李校长给他做的面试。在答完第2道题后,他一下就坐到了李校的腿上,对李校说:“校长,我刚才跑地肚子疼,你帮我揉揉吧。”我当时非常得尴尬,也很紧张。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李校就那样把他抱在腿上,一边给他揉肚子,一边象聊天一样问他问题,最终还让他通过了面试。

然后李校对我说:“孙靖远妈妈,孩子是不错,但是孩子也很自由缺乏约束。上学后,希望家长能与班主任老师多多沟通,我们一起来帮助孩子进步。”

李校的做法和话语对我触动很大。因此,开学后,在杜老师与我们家长建立的“家校联络本”第一页,我给杜老师写了一封信,把孙靖远存在的问题与杜老师做了沟通。每天的联络本杜老师都仔细进行批阅,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我,我也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针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我给孙靖远讲道理,帮助他改正。

刚开始上学,他也象在幼儿园那样,站队东倒西歪,站不直或者蹲下。杜老师对他进行教育和帮助,并且不让他站排头,而是让他站到第2,第3的位置。这个办法特别好。以前我无论怎么跟他讲道理,批评他,也只能管一时,时间一长再犯。现在他在后面知道了排头站不直,整个队伍就不整齐;如果他蹲下,后面的同学不能跟着他都蹲下吧。让他自己意识到问题,比我们大人的说教管用。这次在博物馆举行校庆,当天天也热,孩子们站地时间也长。我在后面就观察他的表现,他一直都还站地不错,没蹲下,也没有捣乱。校庆结束后,我表扬他说:“靖远,妈妈真没想到你现在站队这么棒,这么长时间都坚持下来也没有蹲下,还很守纪律。”他也很开心。后来杜老师也在班级录里给我发纸条说他站队有进步。

在他跟我单独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就训练他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早晨起床穿衣服,叠被子,洗脸刷牙都要求他自己去完成。这些也是在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杜老师的好习惯早养成里面的要求。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很依赖,总是在那里等着,等我可以象姥姥那样帮他穿衣服,等到最后看我一点帮忙的意思都没有,也就自己穿了。每次有点进步我就表扬鼓励他,慢慢地,早晨也不用我再催促,自己都可以做好。

他原来玩完了玩具就扔地满地满屋子都是,从来不收拾,最后都由姥姥给收拾。为了改他这个毛病,我跟他讲,玩具玩完了,要送他们回家,从哪里拿的放回到哪里去,这样下次再玩的时候就容易找到。有的时候还很听话,要求我跟他一起收拾;但有的时候就耍赖不收拾。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拿起他的玩具对他说:“既然你不收拾,说明你不喜欢这些玩具了。那么我把它们送给别的小朋友吧!”这个办法对付他挺好用,他会赶紧都收拾好。所以现在他每次都可以做到从哪里拿的玩具放回到哪里去。

刚开学时,杜老师发给我们的“好习惯早养成---家校联系表”。这个表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养成好习惯非常得棒!一共2个月8个星期,我按照联系表上的要求让孙靖远去做,我也认真做好记录。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带着他整理书包,教给他东西都应该怎么放,慢慢地我就让他自己收拾书包,在他收拾好后再帮他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由于我再帮他检查书包,又给他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他不去认真收拾好书包,反正妈妈会再检查,漏了妈妈就提醒了。在联络本上杜老师给我指出来:靖远忘记带东西总是赖妈妈。从那以后我告诉他:“从今往后,我不再帮你检查书包,忘带东西,就让老师批评你。”没了我的再次检查以后,他自己反而可以做好。所以说老师不仅仅是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是在指导我们家长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为了培养孙靖远的自理能力,我每个月都做一个表格,上面写上他每天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和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的事情。例如:倒垃圾,叠被子,洗袜子,洗小毛巾,扫地,刷碗等等。每天做了哪些就让他自己挑勾,到了月底总结一下。做地好奖励,可以满足他一个合理的要求。没有做好或者忘记记录就没有奖励还要被批。时间久了,习惯也就养成了。有些事情他自己就成习惯去做,也不再要奖励。比如每天早晨他出门前把垃圾捎出去是他分内的事,别人替了他还会不高兴。

在他学习习惯方面:姥姥心疼孩子,在他学习的时候总是给他拿些水果或者吃的,他就一边吃一边做作业。我发现后跟我母亲说了,学习的时候周围什么都不允许放,并且要求他在开始学习之前,该喝的水喝了,该去厕所去厕所,然后静下心来学习。我还要求他每个周末的上午时间是要复习一周所学的功课,从上学开始就这样要求他,他也形成习惯,到了周末自觉去复习,没有感到是额外的作业。

再有一点就是孙靖远冲同学发脾气的坏毛病。原因是他在幼儿园最后一年,班里新来了一个小朋友。由于我的疏忽,孙靖远跟我说被那个小朋友欺负的时候,我没在意,只当是孩子们之间互相闹着玩。直到有一天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了,因为那个小朋友总欺负他,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咨询老师和其他家长,才知道那个孩子进攻过班里其他所有的小朋友。由于孙靖远长的矮小,他就最愿意欺负孙靖远。在这种状态下,孙靖远就采用自己的办法来反击,冲他发脾气,大喊大叫。那个孩子就把欺负孙靖远,看他发脾气当作每天的乐趣。因此给孩子带来了心理的伤害,只要其他小朋友稍微跟他开个玩笑,他就认为人家是要欺负他,就冲小朋友发火。

为这个问题,我很伤脑筋。上学了,我也跟杜老师为他这个问题做了沟通,让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同时我也在想办法怎么消除他的这个心理阴影。果然开学没多久,他就在跟同学玩老鹰抓小鸡的时候出现问题,冲同学发火,大喊大叫。回家后,我没有先批他,而是让他自己说说怎么回事,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再分析他的做法对不对。这样做了,以后会不会再有同学跟他玩,会不会交到朋友。后来,肖子吟的妈妈给我出了个主意,给他讲小刺猬交朋友的故事,让他明白同学都不是在故意欺负他,都是想跟他做好朋友的,大家在一起玩是很开心地事,如果再乱发脾气,就失去了朋友,没有人愿意理你。同时,杜老师也多次为这个问题找他谈心,道理他明白了,也能跟同学友好地相处。

端午节班里编五彩绳,他跟王维群一组。由于天热,五彩绳几次滑落,他的小脾气又上来了,认为同学是故意的,就冲同学发火,还说不编了。晚上我回家一进门,他就赶紧承认错误,告诉我在学校冲同学发火了,做错了。我就问他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他说明天上学去跟同学道歉说对不起。晚上我也在班级录的小纸条上收到杜老师的信息,说了他的问题,我回复杜老师,孙靖远承认错误,并且要跟同学道歉。以前他是做错都不可能认错道歉。现在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的这个小脾气也在一点点改正,并且在自己做错了的时候懂得要道歉。

孙靖远刚上学时,课堂上坐不住,有的时候会自己站起来或者趴在桌子上,老师们在同学录上给我发纸条反应这个问题,并且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多次提醒教育他。我也为这个问题跟他谈心,让他看看其他同学都是怎么做的,他应该怎么学习。通过这一年,他上课能坐住管好自己。

孙靖远在上课的时候,不愿意举手发言。侯老师曾经跟我说,他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就好象与他无关,不喜欢举手。我问他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发言,他说举手老师也不叫他,所以就不想举手发言。我让自己算算一节课40分钟,如果老师每个同学都叫起来发言,每人一分钟的话,还用讲课了吗?会了要举手,否则老师不清楚你是否学会了。道理让他自己明白,后来上课表现就好很多。老师也及时表扬他说他上课表现越来越好。他自己也很开心。

孩子在上学前,我就听过来的家长说,当一年级孩子的家长特别累,这是因为我们要带孩子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规律。

我读过一本书叫《请跟我来----当好一年级家长》,是薛瑞萍老师写的。她以第三次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为主题,用21封给家长的信的形式来与家长们沟通。她在书中提到她第一次给家长写信并且要求家长反馈信息。结果班里50多个孩子,只有30几个家长做了回复。她就说:“我们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完成作业,那么作为家长自己的第一次作业及时完成了吗?我们给孩子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做了什么样的榜样呢?”读了薛老师的文章,我就想要想孩子听老师的话,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作为家长,我就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榜样,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因此,从孩子上学以来,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为家长该做的事情,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现在社会竞争都很激烈,我们家长的工作也都很忙,在照顾孩子和工作方面难免协调不好。在孩子上学前,我也在权衡这个问题,想办法来解决工作忙和教育孩子的时间及精力上的冲突。在公司里我培养年轻人,锻炼他们单独处理问题的能力,减轻我的工作负担,留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由于工作的原因,有时候也要有些应酬的事情。我尽量都安排到中午,有的能推掉的尽量推掉,晚上的时间必须是留给孩子的,陪伴他。

曾经有一次,孙靖远对我说:“妈妈,我上学后,你陪我的时间太少了,每天早晨匆匆忙忙地走了,等你晚上回来没多长时间我就得去睡觉,咱俩见面的时间一天都不到2个小时,你能不能多陪陪我呀。”

孩子的话让我很心酸,我答应他一定多陪他。从那以后无论多忙,我一定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多陪他。孙靖远的爸爸周末回来,我也让他多带孩子去玩,多陪伴孩子。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谁的陪伴也替代不了父母。孩子还小,需要我们做父母的陪伴。他们需要我们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等到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他们长大了,不再需要我们的陪伴的时候,我们会为在他童年的时候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而感到失落的。

在薛老师的书里,还提到一个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她提出不仅仅孩子要阅读,家长也要读书。家长都不去坐下来读书,又怎么要求孩子每天去学习几个小时呢?大家还记得杜老师的好习惯早养成里也有每天要求孩子阅读的时间吧,并且假期里也要求孩子们多多阅读。老师们的教育观点都是一样的,阅读的确能帮助孩子进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在孙靖远小的时候,我会给他读故事听,一边读一边指着书上的字,时间久了,他也认识不少字。等他可以自己读书的时候,我就放手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去读。在我们家,经常出现一家三口一人一本书,互不打扰,各人看各人的。在孙靖远的床头小桌上,我也经常给他放一些书,他也习惯每天睡觉前坐在床上看20-30分钟的书。我不限制他必须看什么书,只要他感兴趣的都可以看。但是我在给他买书的时候是会仔细挑选,引导他去阅读一些有意的书。每本书他看完后,我不会马上去问他都看懂了什么,学到什么。那样做会让他感到读书是种负担,因为看完了,妈妈要考试。孩子会失去兴趣,把读书当成负担。其实我们俩在聊天的时候,他会告诉我一些事,我问他怎么会知道的,他就说是看了哪本书,书上说的。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才能达到目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孙靖远看过的每本书,我也都先自己读过,这样跟孩子交流起来,他会把你当作朋友。前段时间杜老师给我发纸条,提出来孙靖远是不是在家有默读的习惯。后来我想了想,除了语文课本他读的时候出声外,课外阅读的书还真是在默读。因此在放假这几天,他读书的时候我要求他都读出声来。我告诉他,姥姥姥爷都没听过这些故事,你读给他们听好不好。他的积极性就很高,每天很愿意读书给老人听。

我在看薛老师的这本书的时候,感到我们1。8班的老师都是这样在做的。有时与同事或者邻居聊起孩子的老师来,他们都特别羡慕孙靖远有这么好的老师。大家也都知道进了好学校也得遇到好老师的道理。我对孙靖远就不止一次地说过:”你很幸运,在你学业刚开始的道路上就遇到了这些有责任心,爱心的老师们。你现在小可能不理解,不懂。等到你大了,你再回头想想,会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

杜老师对于孙靖远出现的问题,每次都是单独给我留纸条进行沟通。我也非常重视老师的意见,每次都认真回复,把跟孙靖远谈的话和他的改正也通过纸条反馈给老师。因为我们在家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个孩子,老师看到的是很多孩子。既然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是孩子必须要改正的,是对他今后的发展有帮助的。我在教育孙靖远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也会给老师发纸条求助,老师们都会帮我一起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关于孙靖远在学数学时的粗心错和不认真检查的问题,我就多次与姜老师沟通,在学校姜老师找他谈心,在家我让他多做练习,并且自己学会一些检查的方法。

罗嗦了这么多,大家也能感到让一个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的孩子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既离不来学校老师的关注和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与老师好好配合才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缺一不可。

篇7: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人格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培养熏陶。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的责任。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时期,迈进小学的大门,标志着孩子进入了1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时期内,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有了质的飞跃。随着功课的增多,社交面的扩展,认识世界能力的增强,必然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的改变,作为孩子的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孩子。

一、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经过反复训练而达到的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需要和兴趣,不按习惯行动,人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对刚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应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知识将会遗忘,而习惯将伴随孩子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小学阶段应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1.爱学习的习惯2.学习时集中精力的习惯3.对功课进行预习和复习的习惯4.认真思考,独立解决困难的习惯。还可以指导孩子养成在书桌上学习、姿势端正、学完后将工具整理整齐的习惯,这些都会使孩子受益无穷。家长应让孩子了解到,良好的习惯是将事情组织起来,减少无谓的消耗的好办法,这样可以使孩子做事更有计划,更有效率。在家里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着制定规范,孩子先写作业,然后复习、预习、整理完书包可以看电视、玩玩具等。事实上,孩子对家长制定家庭学习规则并不反感,因为学习完以后,即可放心的玩乐,而不必担心家长又有什么学习安排。在学校里学习功课时,1种行之有效的习惯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及教科书上的内容。作业和练习题出错的地方用红笔做记号,并多写几遍。复习时着重注意有红色记号的部分。这样即可用不多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教会孩子怎么做,在开始就要求孩子一丝不苟的执行,这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其次,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用物质或精神奖励坚定孩子的信心。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长期坚持,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二、多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

放学后,值日生要留下来做值日,而经常可以看到祖父祖母拿笤帚、父亲母亲拿拖把挥汗劳动,而本该做值日的孩子却充当检查员,“母亲,这里有废纸!”“那儿不干净!”而在许多家庭里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母亲,我要喝水!”“别急,母亲这就去给你倒!”“父亲,这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别急,父亲马上教你做。”类似这种“关怀倍至”、“包办代替”每天都在发生。在家里,孩子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其实这并不是好事。一些调查资料表明:当今怯懦、怕吃苦和娇气的儿童数量显著增多,这与他们的生活过于依赖有关。美国有人曾对获得诺贝尔奖文学的各国文学家进行过一次专门调查,发现他们半数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都是在困难中长大的。有人对几十位逆境中创业的美国卓有成就的企业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之所以具有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这与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竞争意识和勇于吃苦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今天的孩子太缺乏的正是这些,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困难,没有困难的存在,就不敢迎接困难的挑战,就不会有坚强的意志,意志薄弱者是很难成材的。我们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孩子设置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比如,有的孩子不敢见生人,就应想方设法让他多见生人,鼓励他去独立办事;有的孩子懒散,不爱干活儿,就要严格要求,给他规定出作息时间表和每天必须做的家务活;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当选了干部,但又有点胆怯,不敢去挑这份重担,就要鼓励他去干、去闯,并不时了解他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在孩子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大人切不可急于去解围,应该给他们自己克服困难的时间。当孩子克服了困难获得成功之时,应该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肯定、赞扬。使他们提高兴趣,坚定信心。

三、多与老师和孩子沟通

家长要与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与老师共同商定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计划,与老师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另外每天花上一点时间,与孩子谈谈。问问孩子最近学校里搞些什么活动呀?有什么高兴的或不愉快的事吗?学习上有什么地方特别吃力吗?你在学校里表现怎么样?从交谈中,可以了解孩子最近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随时可以帮助他们。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物质上是丰富的,可精神上是孤独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需要热情的沟通和交流。在他们的心目中,父母是最亲近的、最值得信赖的人,在学校里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找不到答案,分不清是非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耐心倾听,提出建议,就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矛盾。另外,针对独生子女孤独这一现状,我认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玩耍,如:周六星期天孩子可以约好一起去广场玩,到好朋友家去做客或邀朋友到家玩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要充分尊重孩子,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1、孩子成长: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家庭发达和家庭兴旺的希望,是国家富强和社会繁荣的希望。

2、家长职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始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教育好孩子,责无旁推,永不下岗。

3、家族传承: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家规和家风直接影响家族成员子孙后世的成长。

二、家庭教育的魅力

血浓于水,亲情教育的作用是任何力量都比不上的,也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作为家长,任何时候都要对孩子的成长给予足够多的关心、关注和关爱,始终坚持用相信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南京有一位姓周(名字叫周宏)的爸爸,二十多年来,他把1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一位学识出众的高才生。其实,这位爸爸并不是教育专家,只是1个工厂的技术员。他说,第一次让小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题。作为家长,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责备孩子。但是,他却在做对的那道题上打上1个大大的红勾,然后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一道,父亲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碰也不敢碰哎。”

8岁的女儿看了十分兴奋,她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高,升初中考试时,数学居然考了99分。10岁的时候,她还写出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作品。

媒体报道了这位可敬的爸爸。他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们,拥抱和赞美他们。”

本人认为,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魅力,双耳全聋的孩子都能培养成高才生,我们的孩子都是正常人,怎么能培养不好呢?我想,关键在于,我们的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爱。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关爱未能坚持

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之前的这段时间,还根本不懂什么是父母的关爱,我们的家长给予了太多的关爱;当上学渐渐懂得和更需要大人的关爱时,父母的关爱却离他们越来越远。

2、期望值偏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精神支柱。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从入学前到幼儿园和小学,再到中学逐渐减低,失望情绪却逐渐增强。

据调查显示:在幼儿园阶段,家长期望孩子上大学,成为专门人才的占90%以上,而到了上小学则下降到70%,初中下降到50%,高中下降到30%左右。家长之所以产生失望情绪,其原因是:第一,期望片面。不少家长把“期望”仅仅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一美遮百丑。第二,定向过早。不能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过早定职业方向,过早地确定将来当什么“家”,让孩子“就范”,往往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第三,要求太多。孩子有自己的年纪和心理特点,不能要求“成人化”,硬逼孩子“入门”,盲目给孩子订“目标”,导致孩子对家长产生反感,家长的期望自然变成失望。

3、不坚持原则。教育孩子应建立在坚持原则基础之上,无原则的关爱即是溺爱,无原则的相信即是偏袒,无原则的管教即是纵容,无原则的欣赏即是娇惯,无原则的不管即是失职。最终结局是家长管不了,失去信心,让孩子自生自灭,害了孩子一生。不坚持原则的具体表现有:不教礼仪(待人接物)、不要劳动(家务和生活习惯)、不管学习(家庭作业)、偏信护短(听信孩子一面之词甚至责怪老师)、放任自由(租房、节假日外出和留守儿童)等等。

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来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度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1、建立家规。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规,良好的家风对子女的成长乃至子孙后世的教育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品行习惯。包括待人接物(家访感受)和生活习惯等。

3、劳动习惯。让孩子懂得要尊重父母和勤俭节约。

4、学习环境。让孩子体会到回家还要学习。

5、外出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出交往最易沾染不良习气。

6、言传身教。长辈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在他心目中认为,家长做的就是对的,所以家长应谨言慎行,做孩子的表率。

五、家、校教育结合

1、家长校访

家长培养教育子女,学习阶段,应特别注重进行校访,不仅能让自己和学校老师一起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子女,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他学习成长的关心和重视。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的明确。家长每次到学校想了解什么问题,都要有个目的(侧重点),比如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健康状况、性格交往方面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②、要选好时机。要和老师约好时间,稍作沟通,既表示尊重,同时可以有更好的收效。

③、了解全面。不仅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也要和有关领导以及学生干部交流,这样才能更全面。

④、实事求是。对待孩子的优劣,要客观,对优点不夸大,缺点不护短,尤其是对待问题,要清醒冷静,真诚地和老师一块研究妥善解决的办法。

⑤、言而有信。在家长和老师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要付诸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和学校紧密配合教育孩子。

2、与学校教育同步

①、注意几个关键: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班级、教室、寝室、班主任、科任老师)、时间(到校、放学)、学校对学生的统一要求等 ②、特殊时段的关注:节假日(5+2=0)、寄宿生星期七

③、学校重大措施的配合:九年级晚自习上辅导课、“课堂三不准”、重大违纪学生家长陪读制度等等。

家庭教育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彼此之间很好地协调和衔接。对于家庭来说,要把学校老师的教育经验与家庭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塑造。有些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成功;而有些家长虽然学历很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并不成功。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是否得法,而不是看教会孩子的多少文化知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家长的各种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尤为重要,下面就家长如何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茁壮成才,提供一些做法,仅供家长参考。

一、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有效教育孩子。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提供吃穿,其他事情就是学校的;或者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校学习差或表现不好,自己没有脸面到学校见老师,只有孩子争光了自己才有面子到学校见老师。其实这是1种错误的认识,孩子有不好的表现或问题,我们理应该与学校加强配合与联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问题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有利于孩子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使孩子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有意避免这种情况,就会害了孩子,给家庭教育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能采用极端的方法或手段。

有些家长对有问题的孩子采取的教育措施无效时,就放口大骂或暴打,或放任不管,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你的教育方法不起作用时,那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是强迫孩子认同你的观点或做法,或是以自己的利益出发点来教育的?对于这些孩子要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原因的根基所在,以关心和帮助孩子成长发展方面来着手,采取孩子易改易接受的方法来教育,必要时可以让别人替自己说话,做思想工作,扭转不利局面。

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学习好,获奖也多,没必要到学校去,或者认为我的孩子聪明,而不是老师教育的效果,这也是1种错误认识。往往学习好的学生,由于学习好而就把其他方面就忽视了,比如承受挫折能力差,生活自主能力不强,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去做,常依附别人等。这类孩子的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全面发展,能独立生活,能自主处理日常事务,让他更能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

三、给孩子提供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时,要注意对孩子是否安全和有利。有些家长害怕辛苦了孩子,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车、摩托等,但你们考虑过没有,你给孩子提供的交通工具是专门为方便到校或回家,还为了显示自己的阔或威风而使用呢?也要考虑你的孩子的骑技如何,能否把车驾驭得住?在往返学校的路途中路况是否好,路上的车辆多否,能否保证安全?有些使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学生,在课余带几个学生在公路上狂飙,把自己的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只图一时之快活。当不好的事发生了时,家长才后悔莫及,因此提供交通工具时,要慎重。在我们学校是坚决反对学生骑摩托车和乘坐农用车的。你的孩子有了电话可以和家里随时取得联系,但有些孩子把手机不当作和家里沟通的工具,而是1个玩耍的工具,上课给别人发短信、听音乐、玩游戏,甚至上黄色网站浏览黄色视频,或者是课堂上与QQ好友聊天,严重影响了学习,扭曲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畸形发展。手机已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1大祸害。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手机时,要弄清学生要手机的目的是为了与家里取得联系,还为了娱乐,要在孩子每月话费上分辨真实情况。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家长要慎重对待孩子在学校使用手机。

四、在家庭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1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1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1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但不要让孩子把自己骗了。

(四)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但赞美要把握住度,不能过于偏激。

(五)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五、家长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遵循“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做1个好公民。

二是讲文明礼貌,不酗酒,不说脏话粗话,不衣着不整进校园。

三是对孩子,从生活、学习到成长全面关心,全面负责,家庭和睦,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孩子创造1个安静、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四是对孩子严而友爱,不粗暴,不打骂;爱而有度,不溺爱,不纵容。五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教育孩子以鼓励为主,循循善诱;帮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始终相信“我能行”。

六是能正视孩子身上的缺点,一分为二地看孩子,并采取措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七是一分为二地看自己。家庭作风民主,能倾听孩子的意见、心声;能虚心接受孩子对自己的批评意见,闻过则喜,闻过则改。

八是能正确对待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家长之间能有话好好说;能配合学校和老师处理好发生在孩子们间的事情。

九是生活充实,精神饱满,情趣高雅。在孩子面前,不说处境如何,始终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爱学习,作学习型家长。家教水平不断提高。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只要家长对孩子教育充满信心,采用适合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方法,一定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孩子。

当今的社会教育孩子成为了现在家长的主题思想,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自己总结以下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做事先做人的精神。

现在的孩子基本是是独生子,从小要教育好孩子尊老爱幼,尊重老师的品德。告诉孩子学校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庭。同学如同兄弟姐妹,老师如同父母。

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

孩子刚刚入学还有些生活习惯要靠大人,在这时候要慢慢的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三、及时与老师沟通,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要经常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如发现任何异常,及时的纠正孩子的行为。

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的教育孩子。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意志的培养、智力的发育以致身体的状况等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孩子早日成材,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当好第一任老师。“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五、多赞扬孩子的有点。

篇8: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中职学校的教育都是三年制, 每年都会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 担负了整个三年教育的重要责任。文章主要对一位班主任所带的班级的实际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

该班级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其中有五名女学生, 女学生应当是乖巧可爱, 并且比男学生更容易管理和引导的。在新生报到后的第二天, 该班主任便接到了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在电话中这位家长说, 她家孩子性格比较外向, 比较喜欢和男孩子在一起交往, 在初中的时候由于学习较为紧张, 加之老实家长看管较严, 因而没有出现早恋的问题, 但是由于目前的学习需要注销, 因而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多多看管孩子, 避免孩子出现问题。该家长还表明会多多和老师联系、沟通。在这一问题上, 该家长还是比较负责的, 而且也很关心学生, 在开学第一天就主动同班主任联系。但是, 从这一点上也存在了一些问题。第一, 在开学伊始, 老师并没有对学生有所了解, 该位家长的要求是给老实提出了难题, 学生恋爱与否直接由班主任负责, 如果没出现这类问题还好, 一旦出现, 则就证明老师没有尽到教育学生的责任, 因而在开始家长就将责任全部推给了老师。第二, 家长的这一要求会直接让老师认为, 这位学生可能不是“省油的灯”, 让老师对其印象有所偏颇;最后从谈话中可以看出该家长应当多次同老师打交道, 在这一点上较为老道, 因而这位学生在初中应当并不乖巧, 出现的状况较多。

开学后该老师就对这位学生的关注较多, 发现其性格较外向, 喜欢表现自己, 容易自来熟, 非常讨人喜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女生的缺点也逐渐的表现出来。开学一个月后一个男生找到该老师说, 这位女生让班里的男生孤立以为女生, 并提出, 如果有人同那个女生讲话, 那么就会和那个人直接绝交。有一次, 该家长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的时候, 这位班主任向这位家长如实反映说这个女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 在操场上同一个男生追打嬉戏, 后来该男生不愿意搭理她后, 她还当着很多师生的面拼命扯这位男生的衣服, 弄的男孩也很反感。但是这位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周一上课后, 这个女生一瘸一拐的来上课, 于是便向她询问, 这位女生便说是她妈打的。该教师并没有相信。后来这位学生又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 因此, 这位老师打算向她家长反映这件事情, 而这位女生则找到老师哀求不要给家长打电话, 并说明了原因。一则是怕回家后挨打, 第二则是怕因为这件事妈妈的哮喘犯病。这位老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告诉这位女生, 打电话是为了要弄清楚状况, 让她不用担心。在这一问题上, 老师必须要弄清楚, 家长是否会因为老师的电话而打学生, 如果真的存在这种问题, 那么老师就必须对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予以干涉。

在通话的过程中, 家长表明一接到学校的电话她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犯了错误, 因而会十分紧张。通过平心静气的交谈该位老师了解到该家长确实会因为孩子在学校里的错误而经常打孩子, 并且因为这种事情她十分操心, 并说这位女生在初中时参与过很多次打架。而在上次她也用木棍打了孩子, 后来还因为伤势过重, 而把孩子送去了医院。通过交谈, 这位老师向家长表示, 在教育中, 孩子会受到家庭的影响, 在行为上大多会模仿家长的所作所为, 家长打骂孩子, 那么孩子必然会存在暴力倾向, 容易在同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并且还委婉的表示, 无论如何孩子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不能因为想要教育孩子使用了错误的手段而抱憾终生。后来该教师经常会同家长沟通, 并交流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 这位女生开始逐渐的进步, 不再向之前那样肆意妄为, 性格也逐渐的收敛, 虽然还会犯一些小错误, 但是不再像之前一样张扬跋扈了。

2 启示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可以总结出在进行教育的过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教学质量。

2.1 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与家长及时联系, 了解家庭背景, 家校密切配合。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取得家长的全力支持,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与家长的交流, 得知其母亲本身也是一个性格粗暴的人, 这对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反面教材。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不能简单粗暴对待, 需要了解真相,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也需要对孩子父母的一些错误教育行为进行纠正。宋庆龄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 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 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 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2.2对学生的教育时刻要充满着“爱”

对学生的关爱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作为教育者, 我们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16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关键期和转折点, 本身对自己人格的形成也处于一个模糊点, 如果老师不能给她指出清晰的方向, 可能接下来的人生路上会布满更多的挫折和荆棘。作为班主任, 与家长的联系也要把握度, 不能有半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向家长告状, 我们也要站在孩子的立场, 要看到她的进步并及时表扬和鼓励。教育学生时尽可能充满人情味,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为人师者的人文关怀, “要转化, 先感化。”

2.3 在学生自己身上帮助她们找到平衡点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面性——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尽量用学生的优点克制缺点, 每次犯了错后, 让学生自己用自身的优点来弥补它, 也就是积极地做很多事情来将功赎罪。对于这样的孩子, 班主任要每两天都要找她谈话, 作为班主任——行为的矫正者, 思想的塑造者, “放弃”并非我们的目标, 但是一切都需要时间, 通过我们的努力, 如果发挥她性格优势的一方面, 摒弃她性格中的很多缺陷, 使她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行, 这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3 结语

教育也是艺术,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解和观察,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是根本之道, 教育并非一朝一夕, 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累计。孩子的培养以及引导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做到的, 需要耐心。在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真正的了解孩子, 通过和家长的交流, 双管齐下, 学校教育以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重视家校联系, 共同促进学生发展.2010-5-13.

上一篇:《图形与测量》数学的教学反思下一篇:供电所的保电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