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征文

2022-12-18

第一篇: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征文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至理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也有共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反面。怎样才能教育孩子有所作为呢?下面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在一定的心理气氛、心理环境中成长,环境对他们认识世界、判断是非及情绪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应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以高雅的趣味,文明的举止,使孩子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教育。从对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孩子厌恶的家长行为有:加作业不让娱乐;对成绩期望过高;搓麻将影响学习;搜书包压制自由;闹矛盾家庭不和;打(骂)孩子任意发泄。由此看来,家长必须端正教育思想,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创设和睦、协调、民主氛围的家庭环境,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呢,家长还应多关心、爱抚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受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应该急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他们的自尊也会逐渐降低。所以要让孩子相信自已,相信“我能行”。如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多湖辉教授,小时候非常淘气,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还差点被校方勒令退学,可后来却成了大学教授。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时,他不无骄傲地说:“这得归功于我的母亲。”小时候,母亲常对他说:“你呀,现在不爱学习,可是,总有一天你会喜欢学习的。”“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这点,妈妈最清楚。”当时,他自己并不相信,因为母亲说的话与现实情况相差太悬殊了。可是每次他遇到挫折时,母亲总是这样充满信心地鼓励他。“不知从何时起,我也这么想:说不定将来也许会这样。”他说:“特别是我面临那些惨重失败时,母亲的话总是在脑海中浮现。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家长的鼓励和自信,使孩子在无意之中树立起了”我能行“的信念。此外,还要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在成功中树立自信,在自信中获得发展。要让孩子获得成功,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如果把目标比喻为一只”桃子“它应该是”跳一跳能摘到的“。如果目标太高了,孩子经过努力仍然达不到,他就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如果太低,没有一点挑战性,也无法激起成功的欲望。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作为家长要要尊重孩子和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下面把“自然结果教育法”中的一个经典事例奉献给大家—威尔逊要到山里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情况,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之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那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也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大家反思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我敢保证,很多父母会立即动手给孩子塞进去,不仅如此,恐怕还会放进更多的东西了。)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尝试中获得经验,

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但这些经验却会在他今后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因些,我们的家长如果要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该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面对各种问题,时间长了,机会多了,他们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这样一位母亲:他三岁的小女儿不仅活泼可爱,而且有着较强的模仿欲,因些,妈妈吃完饭收拾碗筷时,三岁的女儿也试图学着妈妈的样子干家务,可是这个妈妈却让女儿坐在那里别动,因为怕女儿摔破了碗,怕女儿划破手。你说家长错在哪里?错在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利。这样起码有三个副作用:一是动手的机会失去了,剥夺了一次智力锻炼的机会;二是一次发展生活能力的机会失去了,剥夺了一次生活能力养成的机会;三是打击孩子的求知欲。后来,这位妈妈听了一个幼教专家的观点之后,她欣然改变了做法,孩子5岁就能洗碗,自己洗手绢了。对于缺少的,只要给予就不少了;可是对于由于过多地给予而缺少的,只能少一些给予。对此,家长还是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保持一点爱的距离。

又如:香港巨富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见地。他非常注意对孩子人格与品性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长到

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让孩子列席旁听,还可让他们插话“参政议政”,主要是学习父亲“不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后来,两个独生子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了,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的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了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在这方面,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堪称楷模。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他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反对孩子们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他让孩子们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临行前买了一匹好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父亲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二战”打响后,罗斯福的四个儿子都上了前线。父亲病故了,他们还都坚守在自己各自的军舰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父亲送行。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然而,我们不少家长”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要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结果独生子女难独立,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应成为家长重要的必修课。如:美国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一是练胆教育从幼儿开始。美国家长深知,人之初胆本小。要想孩子长大后胆子大,就必须从幼儿练起,因此,美国家长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让孩子独居一室。等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以驱逐对黑夜的恐怖。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卧室给孩子一个吻,说句:孩子好乖,晚安。然后就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拿着布娃娃或塑料枪之类的玩具甜甜地进入梦乡。二是从小就让孩子接受自立训练。普天下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美国家长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爱不是在表面上,而是体现在内心。

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让他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习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让孩子自己吃。孩子看到父母做事,或跟小朋友一块做,不支缠着父母做。父母外出游泳,把幼注的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牵着自己的孩子。三是让孩子适应环境接受锻炼。美国家长等到小孩子到6岁以上时,便会带他们到山区旅游。每每遇到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最快或最慢的地主,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对他们讲明道理,并教孩子

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总是让孩子自己走。途中遇到陡崖峭壁,就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应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幼儿遇到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四是指导孩子使用工具,有句俗语说得好:“艺高人胆大。”美国家长也深知这个道理。为了让孩子获得一些生存技能,美国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认识工具和电器。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应学会用这些工具,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就可以自己动手去修理。”工具包里有榔头、螺丝刀、板手等。父母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

五、六岁的孩子就让他们学会使用煤气灶、高压锅和洗衣机。家里物品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五是教孩子进行自我保护训练。美国家长一方面鼓励孩子在人生旅途中要胆大,无拘无束去创新,去开拓进取。同时,也告诉孩子社会上也有骗局和陷阱。因此,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父母带孩子上街时,随时随地都会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及其它注意事项,指明那样走容易出现危险,只有这样走才会安全。为了让孩子在遭遇突发情况时避免受到伤害,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还让孩子牢牢地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譬如父母单位的电话号码、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的急救电话等等。在野外迷了路时,父母训练孩子利用树叶的疏密来判断方向,如何区分哪些是可以食用的野果,野菜。

三、注重引导,培养兴趣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如强调考试必须前3名,弹钢琴要过8级,不仅要能歌善舞,还得是体育健将,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都在这不到这一要求。当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时,就开始唠叨,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孩子心里就蒙上一层阴影,丧失了自信心。有一位他的儿子前两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家长,他的教子经验是是基本上不向孩子提什么要求,而是重在培养他的兴趣,启发他的思维。他的儿天生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一方面加以鼓励赞赏,另一方面认真回答并引导他思考,有时还和儿子一道查阅资料。所以儿从小就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富有创新意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良好习惯。他的儿子在幼儿园时,看到其他小朋友拉小提琴,也跃跃欲试,于是那家长就让他学习小提琴。学了一段时间,儿子厌烦了,认为没时间玩。家长也没强近他学,而是买了一套小提琴教程的VCD在家里放给孩子听,优美动听的旋律在家中回荡,儿子仿佛受了感染,家长乘机劝说他照着碟片练习,自由安排时间,儿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开始在家中自学。直到高中毕业,儿子每天都在学习之余拉拉小提琴,不仅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的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做大量习题,每天记日记,做一些无谓的重复劳动,好像不如此就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结果使孩子疲于应付,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这个家长,他的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没买过课外资料,高中每科也只有一本。他主要教育孩子上课大胆提问题,大胆思考,不迷信老师,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小孩子上课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学习效率高,而且也锻炼了口才。由于孩子作业不多,因此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象棋、打乒乓球、玩电脑、旅游和同学聊天等,同时,还要求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如名人传记、科普、历史、教育等题材的书。

四、平等相待,加强沟通

经常听到有 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争气。其实这也与家长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是无知的,不批评教育孩子就不能成才,往往把自已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结果经常是做一厢情愿的事情。有一位家长当他的孩子遇到那样或那样的问题,他就会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共同讨论协商;家里有什么事,也常常请儿子出主意。有时也会不耐烦,也会发火,过后也会及时向儿子表示歉意。有人说过,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孩子把父母当成仆人或者顶头上司。只有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沟通,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他有什么心思、委屈、困惑才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同时,家长也要抽时间参与幼儿的活动,陪他玩,;无论什么游戏都要有兴趣,在玩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在到教育和

培养的目的。对于孩子的提问,简单的重在启发,有点难度的就和儿子共同讨论,共同查阅相关的资料。家长也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了解一些新事物,如孩子和你谈论某某歌星、球星、国际热点问题,你一点都不知道,会让孩子失望。

五、捕捉时机,加强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少教育有利时机,抓住这些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享受成功喜悦之时。经过努力,孩子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产生愉悦的心情。些时,孩子是最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应该及时地祝贺孩子的成功。同时,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提出一些具体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老师家访或家里来客时。家长千万不要一个劲地向老师或客人叙述孩子的缺点,不要说:孩子真笨;这孩子开不好了。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定势,也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应向老师或客人讲述孩子在家的闪光点,使孩子产生满足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如在这个时再向孩子指导出缺点,孩子通常能愉快地接受。

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每当这时,孩子的情绪是最低落的。如家长再训斥孩子,极易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便孩子一蹶不振。这时,家长应从中肯定孩子的可取之处并加以指导,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孩子树立自信心。

同伴取得成绩时。此时,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心境:或羡慕、或嫉妒、或漠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把取得成绩的同学作为学习目标,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把握的时机还有许多,诸如集体活动时,外出游玩时,孩子过失时,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家做有心人,捕捉时机有效教育,事半功倍。

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是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家长只有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有针对地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并使教育获得成功。

第二篇: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有的家长单纯的认为请家教就是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考试成绩很差,跟不上。请个老师给补下课,跟上班里的同学就行了,然后等孩子的成绩稍有好转,马上就停下来不教了。感觉分数比以前提高了,就可以了。有的家长呢,认为孩子做不出作业,或孩子不肯做作业,上学时交不出作业,老师要批评,没办法,所以才不得已去请家教,有的家长,甚至把老师长期请在家里,陪孩子做作业。

家长的这些做法都不是很正确,其实请家教,并不一定是为了给孩子补下课,那么简单,其实一个好的老师,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同时还是一个好的心里老师,不但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书育人,还会让孩子学会为人处事,提高孩子对待生活和学习的认知的能力,在学习上能够做到有效,高效,轻松愉快。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挖掘学习潜力,培养学习兴趣。从心里学的角度上,还会培养孩子学会调节心情,管理自己的情绪,应付各种不愉快的事情。

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常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间的距离,愿意与子女谈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要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健康成长。

继续追问:

在心理方面能不能再多一点

补充回答:

初中生家长教育孩子首先需要以身作则。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

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错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现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隶。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压力,不可能个个同学都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大部分同学是学习一般的学生。

当子女与学校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偏袒子女,也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学校老师的立场上批评子女。要替子女设身处地着想,要学会倾听子女倾诉,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子女的错,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错,更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子女交流,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果确实不是子女的错,而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分担子女的压力,而不是与老师一起对子女施加压力。儿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长的呵护。

初中生家长教育孩子切忌唠叨,学会倾听,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所谓代沟的。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子女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逆反的一个阶段。子女生理发育迅速,长成半个大人,个头与父母差不多,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父母的那些说教也听了10多年了,听烦了。加上学业压力大,这个阶段的子女,一般都会非常讨厌唠叨的家长。

对子女多鼓励,少批评,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多一点宽容。少年儿童只有在鼓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下面我谈谈在家庭中我是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首先,在思想品德方面,我经常告戒她要讲文明懂礼貌,特别是对老年人要有礼貌.在公共场所要讲究卫生,不要乱丢果皮,垃圾要放到垃圾箱里.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则等.如发现有不对之处及时给她指出,讲明道理,及时改正.第二,在学习方面,我让她在学好自身的功课之后,要多看课外书.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让她参加一些由幼儿园举办的兴趣班,比如识字班,书法班,绘画班,看图说话班等等,尽量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这为以后的上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上学之后,我又让她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课外学习班,比如毛笔书法班,趣味数学班,电脑班等,以增加她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她的一切潜在才智.另外,还给她买一些课外读物和智力玩具,以扩大她的知识面.第三,在生活和动手能力方面,我尽量让她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经常让她去做,比如扫地,洗小手帕,洗杯子饭碗,自己洗脸唰牙,穿衣服穿鞋子,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等等.另外还给她买一些剪纸,沙画之类的让她做.以培养她的生活和动手能力.在做以上事情时,一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去批评她骂她,因为你一旦批评了她,她的积极性就可能会消失,应该先表扬她,再耐心地指出她不对的地方,帮助她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她的积极性,做好每一件事.第四,在娱乐和活动方面,在休

息天当她完成好家庭作业,复习和预习好课文,看过课外书之后,允许她看一会儿电视,动画片和玩一会儿电脑游戏.平时一般不允许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做到早睡早起,加强身体锻炼.我有空还经常带她去爬爬山,逛逛公园,每年带她出去旅游一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增加她的自然知识.

第一:抓大放小。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按您的要求做。

第二: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于他们沟通,不能居高临下的命令或指责。第三: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到底,要让他们知道您的权威性。

作为一个孩子来说,孩子不听话,一大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教育问题。要么从小过于苛刻,让孩子在长年的心理压力积累下,长大后逆反心理加剧,不能自控的反抗。有的是父母过于纵容,让孩子结交了坏朋友,或者恃宠而骄,从来就听不进去别人的忠告。如果是前一种情况,还好逆转,毕竟心结在父母那里,慢慢的减轻压力,就可能会赢回孩子的心。后一种情况就比较困难,毕竟多少年积累的性格是不会再一朝一夕就改变的。至于说不孝敬父母,其实再坏的孩子,都是在乎自己的父母的,只是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说甜言蜜语。如果父母真的出事,他们一定是最痛苦的,爸爸妈妈在我们孩子们的心中,地位永远不会变,何况现在的社会,独生孩子多,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时候家长真的该看看自己这么多年,在孩子身上如何教育影响的。爱是世界上最宽容的事情 。不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有很多别的妙招:

第一个妙招:去超市限额购物,教育孩子有计划的花钱办事。

常常看到有些父母带孩子买东西,由于孩子要这个要那个父母不给买,于是孩子满地打滚,父母又打又骂高声呵斥,那个场面又尴尬又无奈很丢面子我们不妨在带孩子去超市之前和孩子君子约定讲好条件: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你可以自己挑选你需要的物品,但是价钱不要超过十元钱(这个可以根据家里的条件定孩子花费的数额,或多或少均可)很多孩子会在超市里精打细算,买吃的用的或者玩的要是超过你规定的数额,一般还和你商量征求你的意见如果你要是默许了他超额的那一点钱,他会很高兴,觉得这是意外收获,悄悄有了感恩之意。

第二个妙招:十个愿望只满足六七个,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生活中,孩子会和父母提出很多的愿望对此,父母要记得不要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满足太少了不好,会挫伤他的自信心满足太多了也不好,他会觉得一切来的很容易满足一半多一点就行对于不能按孩子要求做到的事情,要给出合理的解释注意这样做的父母,会让孩子知道:做事情要讲道理,不是什么事情都以你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你要是实在改变不了别人,最好学会去适应别人会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和他周围的人相处的习惯一般孩子会在学校或者其它群体中,很有修养善解人意,会比较遵守纪律,会有很强的亲和力不会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就脾气急躁暴跳如雷大动干戈,他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事情。第三个妙招:设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给孩子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

大多数孩子是缺乏主见的孩子的人生理想,一般都是从小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做父母的常常和孩子谈论一些将来要达到什么目的的话题,会给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孩子会把父母的希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不同时期的孩子,父母们都有既定的目标

比如儿童时期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少年时期上一所放心的小学;青年时期进一所管理严格的初中;初中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然后,争取高考考上一所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工作后,你可以告诉孩子,你期待孩子有什么样的成就。

忠告:你可以培养孩子对于你设定目标的兴趣,但是要是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请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横加干涉比如你说:孩子,我特别想去北京看看,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也有点舍不得花钱去要是你可以考上一所北京的大学,不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理想了吗?我们这样去还很光荣如果孩子说:我一直向往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我希望到那里去那么父母就应该顺其自然给孩子指明努力的方向,常常给他们提出参考意见,而不是限定孩子未来必须按照父母的旨意做。

第四个妙招:学做家务事,让孩子掌握做事技巧和独立生存的本领。

父母要敢于善于乐于和肯于让孩子学做家务,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做家务时遇到的难题孩子在洗衣做饭洗碗打扫房间置办家用等过程中,可以逐步养成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有效的处理问题的好习惯还可以学会用统筹法精心设计好做好每件事情所用的时间一般学习很好掌握知识快的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很有创意的方法反之,会做家务及其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会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有自己独特的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其实学习累了做做轻微的家务活,就权当休息运动了,还可以借此给大脑充氧,一举好几得,父母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孩子将来上大学出国或者到远方工作,可以让孩子具备很好的独立生存的能力,遇见事情自己不憋手还会成为受家庭欢迎的人。

第五个妙招:看到优点和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给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记得小时候,常常听到父母在外人面前表扬我,说我的语文和数学学的比其它学科好,于是我就特别用心的学习这两科我现在一方面把数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一方面用写文章来充实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那时父母的表扬,给我学习这两科很强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肯定比如有的孩子字写的不好,你可以在某一天他写的稍微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对他说:你今天的字写的很认真,比以前好看多了尤其是这个字,怎么写的像个书法家啊?!孩子的字会越写越好的关于这一招就不多说了,大家都能理解的透册看得懂请大家切记:父母要是希望孩子在哪件事情上突出出色,你就在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理由也要找到理由表扬鼓励他!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会,虽然我经常这样去教育和要求她,但我的孩子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为我和她妈妈平时工作比较忙,她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经常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而爷爷奶奶对她又非常宠爱,使她存在着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我现在正在逐步逐步地让她改正,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三篇: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

摘要: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不能把一切推给学校。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所谓养、所谓教育,不过是这样一句话。家长希望子女成龙,首先就要尽父母的职责。

关键词:家长,“资格证”,关心,耐心,自信心

引言:现在的孩子都是在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的,在家庭中,一个孩子成了所有人的核心。孩子一出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造幸福生活的条件,造就了现在的娇男弱女,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畏缩不前,碰到挫折就抑郁逃避、脾气暴躁、情绪低落不知怎样去做,更不主动从自身做起,寻找解决办法。难道我们用尽全力、尽己所能就为培养这样的孩子吗?

正文:

我是个刚刚踏出学校门的老师。这个身份的转变,让我对有些现象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在这里主要是对那些不懂教育,也可以说是不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的人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读到了太多这种失败的教育了。

例如:

(1)一个安徽阜阳的父亲说到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一直偷偷往他的喝水杯里放铅笔芯末想要“毒”死他的时候,一个七尺高的汉子在失声痛哭;

(2)一个成都来的8岁孩子,光二年级就转了三回学,最后被学校强行转到特殊教育学校……她漂亮要强的妈妈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小时候人见人夸的聪明宝贝,怎么竟然会变成一个“弱智”儿童?妈妈欲哭无泪,觉得无颜见人------她已经好几年没带孩子回过娘家了;

(3)还有一位内蒙古包头的母亲生拉硬拽着孩子来参加我的课程: 孩子不愿上学,也不愿回家,从来不跟她交流,只有在伸手要钱的时候才跟她说话,说急了还跟她对打,老公则埋怨她没把孩子教好……母亲绝望了,对整个生活都心灰意冷。

这些都是多么失败的事例啊,他们是那么的真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难道还不足以令我们提高警惕吗?

现在的家庭,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例如:

有的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每天送幼儿园都又哭又闹…

有的孩子胆小,怕生人,不爱说话,也不爱跟同学玩,甚至有轻微的忧郁症… 有的孩子自制力差, 光知道玩游戏,不爱学习,一提到学习就讨价还价… 有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是一上考场就考砸,越来越没自信…

有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娘娘腔,很苦恼,不知怎么安慰…

有的孩子无论做作业还是其他事情总是磨蹭、拖拉、丢三落四,永远得要大人跟在屁股后头提醒…

这些都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当在孩子出生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和骄傲的父母,在仅仅过去几年之后,心头肉变成了心头刺,无比开心变成了无尽闹心,无上骄傲变成了无地自容,甚至感觉生不如死!

所以,我认为:做父母也需要取得“资格证” !不懂得孩子 ,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其实,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但是这老师也不好当啊.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孩子们在吃、穿、用、行方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别是现在,可以说几乎没有多少来自外界的苦让孩子吃。然而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与时俱进,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安逸的生活条件恰恰弱化了人的许多能力。我们要知道被家长过细过多的照顾,反而造成了他们现在的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这种教育结果与家长愿望南辕北辙的现象是任何人都啊不愿见到、难以接受的。那么如何使孩子从小就不惧怕困难挫折,有乐观、自信的品质呢?

第一,我认为说的再多再好,不如给孩子作出好样子,并做到平等。此所谓大家说的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应该做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我们就要总是赞美他;不好的习惯慢慢改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要多重视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还要 正如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一个好榜样。那些要孩子忙学习,自己却忙于打麻将的家长,叫孩子心理如何能"平衡",即便孩子不说,那嘈杂的环境,甚至是污言秽语的环境,如何教育好孩子!所以我奉劝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不要吸烟,搓麻将,放电视或大声喧哗,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我觉得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就要放下"家长"的架子,真正把孩子当朋友,要多鼓励,不轻易放过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而加以表扬,以树立孩子的信心和自尊.孩子犯了错误,千万不能以打骂代替教育,要帮助孩子分析或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指出错误的危害之处及严重性,告诉孩子以后怎样少犯或不犯此类错误的方法.其实施教方法很多,但润物细无声,平时的正面引导,潜移默化的和风细雨式教育将是事半而功倍。

第二,要做到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有人会说,这谁都会,还用你在这里啰嗦。许多家长也会说,我们一直在爱孩子呀。我们省吃俭用,我们费尽心思,都是为了孩子呀。我们一直在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可是家长何曾想到,你们的爱给了孩子什么?娇弱、任性、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谁都不曾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付出予以回报,不让孩子付出一点的劳动和爱心。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许多能力和权利,我们把孩子圈在爱的海洋里。用蜜圈养他们,我们的爱过了头是溺爱。我们要的是关爱不是溺爱。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唤,这个呼声在中国的上空飘荡了近一个世纪。如今有许多家长正是用溺爱吃掉了孩子,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品质、能力和精神。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它们的区别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才是真正的爱,而完全用情感去爱就是溺爱,用理性去爱,就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实现你的爱,如果仅仅用情感去爱,就只能在溺爱中迷失方向。

这里说的关爱除了关心孩子的吃喝玩睡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用命令或粗暴语言对待孩子;(2)保守孩子的秘密;(3)尊重孩子的隐私;(4)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5)尽量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6)答应的要兑现,一时办不到的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不能一味迎合乱表态;(7)教一些孩子自我防卫技巧;(8)有意无意地向孩子讲一些心理 生理知识等等。做到关爱孩子的每一天,别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需要格外关照孩子.

同时,关于对孩子的教育我认为还应该保持家庭的和睦安静祥和温馨的气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要学会拒绝。会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会爱孩子,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就要果断地对孩子说“不”,其实拒绝也是一种爱。孩子摔倒了拒绝扶他,要鼓励他,让他自己站起来;孩子不吃饭要拒绝喂他,现在的家长生怕小孩饿死了,就千般哄,其实我觉得没必要,这样只会纵然孩子更任性,当他饿了自然会找吃的,当他要吃时再表扬他一下,那他下次就更愿意吃了;当孩子有一定能力时拒绝帮他做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当他做错事时拒绝替他承担后果。有时痛苦的经历反而能历练孩子,增强孩子抵御失败和伤痛的能力。拒绝包办代替,让孩子自立;拒绝过分关爱,让孩子自强。因为我也是从那种情况过来的,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第四,就是要有耐心。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我记得费朗西斯·费奈隆说过: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照顾孩子的人所必备的唯一的条件,我会回答是耐心,对孩子的脾气、理解力和进步都应有耐心。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心烦意噪,火冒三丈,用骂声或巴掌来制止孩子;有的家长想尽办法哄孩子,用物质刺激孩子,或让孩子提条件,以便制止孩子。孩子哭闹必有原因,家长只有找着根源仔细分析,耐心地去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为什么路要自己走,为什么不能买遥控车,为什么不能打的,为什么要多吃蔬菜和饭,少吃零食等。而且家长对自己的道理一定要耐心地坚持,当孩子过了脾气,他不会再坚持而家长的耐心坚持也就成功了。

第五,要培养孩子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学习成功的精神支柱,也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作用。首先家长要言行一致,要为孩子培养自信心做出榜样。家长遇到困难不要悲观失望、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乱发牢骚,如果这样做会通过模仿、感染的形式传给孩子,孩子越小感染的程度越重,模仿父母的能力越强,父母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克服困难充满信心,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基础。其次,积极鼓励、表扬孩子。如肯定、赞许、赞扬、期待、激励、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等。切忌当孩子失败或做错事时夸大措辞、批评打骂、讽刺挖苦,或者态度冷漠、不理不睬、任其发展。

第六,家长要配合老师,作好学校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学以后,可能家长的工作很忙,常是早起晚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可以经常通过孩子了解他在班上和学校的情况,也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在学

习上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

第七,学会倾听。倾听既是家长教育子女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教育子女一个好的方法。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才是教育,只要沟通到位,教育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要使沟通顺畅,家长必须要学会和掌握倾听的技巧。那么如何正确的应用倾听艺术,使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

二要允许孩子申辩、解释。

三要善于运用倾听的净化作用,协助孩子及排解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第八,家长还要懂得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要知道,教育也是一门科学。现在许多家长不学习关于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不注重教育孩子的科学性。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玩好、吃好、穿好、学好就可以了。不知道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是几岁,不知道孩子是从何时有了自我意识的,不懂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不知道让孩子从小尝试适当挫折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家长常常不知道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可悲的是许多家长没有学习意识,常常认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也挺好。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方法,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那么你的教育就不会有的放矢,就会走许多弯路。家长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只有这样才会教育出健康的孩子。

第九,让孩子尝试困难和挫折。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尝试困难和挫折,孩子自立自主精神较差,抗挫的能力较差,日趋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削弱了孩子应具备的忍耐力,心理承受力和坚忍不的意志力。众所周知,人的一生总有坎坷,我们的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是苦难,什么是挫折。他们成长道路一帆风顺。当孩子长大成人,遇到困难就无所适从,就害怕胆怯,甚至逃避。孩子没有建构起面对困难的心理应对机制,没有相关的经验。许多人因此失去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萎靡不振、自怨自哀。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远比一个经不得风吹雨淋的名门学子更有前途,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有坚实的抗挫能力。

我们要知道,哪个伟人不是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才见到的彩虹啊?可见,孩子只有在逆境中成长,才能承受人生的坎坷。

参考文献:

孙京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中央编译出版社

于平《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鲁迅《狂人日记》《新青年》月刊

陆惠萍《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第四篇: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蔡玲

成都市双水小学家长学校培训教材——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蔡玲

根据一项对国内10000多个家庭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孩子对自己父母教育方式不满意。有31.09%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气与自己谈话;有18.05%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侮辱自己表示不满;有5.16%的孩子指责父母经常威胁、打骂自己。应当说,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无能的表现,最愚蠢的父母都不应该威胁和打骂孩子。父母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文化程度再低的父母,都能够给孩子讲理,工人能讲出工人的理,农民能讲出农民的理,但都不能打孩子。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所有职业中,有两种职业的工作是最不应当失误的。一是医生治病,一旦失误把人治死了,生命是无法挽回的;二是教育孩子,一旦教育失误,把孩子教坏了,也是很难弥补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往往就一个孩子,如果孩子不能成才,不仅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而且对将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很多的麻烦。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8 000万独生子女,这是人类生命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因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庭对自己孩子能否成才的关注,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成长本身的问题,也关系到父母亲晚年的幸福,以及家庭的荣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往往比一般家庭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得总体

上对孩子的教育愈来愈重视。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就必须要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真正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也就是说,父母应当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很强的教育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孩子都是第一次,缺乏经验。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制定好自己教育子女的计划。对人的教育是不能做实验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不仅需要家长有很强的责任心,对社会、对家庭、对孩子负责,也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光凭善良的愿望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艺术。说它是科学,因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说它是艺术,是因为由于面临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实施教育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

家庭教育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彼此之间很好地协调和衔接。对于家庭来说,要把教育专家、学校老师的教育经验与家庭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有这样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制定孩子早期教育计划的重要性。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将自己的孩子实施超常教育计划,使其八九岁通6国语言,通晓数理化,9岁上大学,14岁获哲学博士,16岁获法学博士。根据教育自己孩子的经验体会,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卡尔·威特的教育》。

20世纪初,另一位父亲按此书教育自己的孩子威廉·詹姆斯·塞德

兹,使其上小学仅一年就毕业,11岁考入哈佛大学。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塑造。有些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成功;而有些家长虽然学历很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并不成功。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是否得法,而不是看教会孩子的多少文化知识。因此,家庭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条件,制定好培养孩子的计划。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做父母的需要吸取别人家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能别人家的孩子学弹琴,我的孩子也弹琴;别人家的孩子学画画,我的孩子也画画;别人家的孩子上学跳级,我的孩子也非要跳级。依着葫芦画瓢,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绝对不行的,是不会成功的。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于任何其他孩子,天生的条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每一个孩子未来智力与才能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相同的,父母必须在研究与了解孩子这些特点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教育计划。虽然家庭教育的原则和规律是相同的,但由于教育的对象不同,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来说,家庭制定早期教育计划的方法和步骤主要是:

(1)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确定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时机和方法;

(2)了解孩子的智力特征,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一门兴趣爱好为主,确定引导和开发的时机和方法;

(3)了解孩子健康特征,确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时机和方法。比如,少年大学生冯珑珑的父母,从孩子喜欢画画中,制定了培养孩子的计划;少年大学生田晓菲的父母,从孩子喜欢诗歌入手进行培养;少年大学生曹宇的父母,从孩子喜欢下棋开始培养超常智力。所有优秀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有计划、按步实施,做到因“材”施教。

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时,很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自主地发展。对孩子一定要启发和引导,千万不要强制,不要抑制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

最近,许多报刊都报道了上海14岁少年丁磊的成长经历。他小小年纪已经取得了两张文凭,11岁时拿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大专文凭,14岁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专业自考本科文凭。丁磊在自学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证明了人类具有很大的学习潜能,早期教育确实能够充分开发和发挥这种潜能。也反映出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方法,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丁磊家庭为他制定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并不可取。

首先,丁磊父亲主张“先学最重要的东西”,“以后不够用了,缺什么再补什么”。在这种“急用先学”的思想指导下,丁磊所学习的主要是针对需要通过考试的知识。由于大量采取自学的方式,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学习,丁磊只是勉强通过了初中的毕业考试,以后就再也没有上学校学习。从这些可以判断,丁磊所学习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虽然前面有些知识进度很快,也学得很深,但是以牺牲其他

知识的学习为代价的。这对他下一步的学习,以至将来搞科学研究,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后劲不足。我们还记得中国科大少年班的情况,刚开始招收的少年大学生,都只是一门或几门功课拔尖,到了大学后,学校不得不用一二年的时间来为他们补习中学、甚至小学应该学习的知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采用拔苗助长的方法,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是基础教育,很难区分哪些知识是重要的,哪些知识是不重要的。通常认为,只有在明确从事的职业和科研方向之后,才能确定所学知识的重要程度。

其次,丁磊从小学时就经常不去学校,初中毕业后就始终在家自学,没有同学的群体,与同龄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缺乏与社会的交流,尤其是孩子平时游戏、玩耍的活动时间很少。这样对于一个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是否有点残酷,严重时会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种隔离式教育方法,虽然能够提高一些学习效率,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总体上是不利的。

“博士家庭”的母亲李振霞老师曾经说过:“我有一个学生,不让孩子上学,也不让他接触社会,放在家里自己培养,不让他接受学校的教育。我看过这个孩子,瘦瘦的,不是一个综合发展的孩子。这种教育方法是很狭隘的,即使是父母很优秀,也不可能对孩子有全面的教育。孩子还是要进入学校、进入社会,这样他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广的。”

与“丁磊现象”、“哈佛女孩刘亦婷”等天才教育的观点相反,一批

所谓反“天才”教育的观点正在形成,其代表作有:《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等。《我平庸,我快乐》一书的作者提出:“宁要快乐的傻子,也不要忧郁的天才”,“要想成龙,就要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要想快乐,就不能指望孩子成龙。”作者认为“平庸即快乐、天才必忧郁”,认为“望子成龙是万恶之源”,这种推断未免过于简单,这种观点未免过于极端。要知道,“天才”未必忧郁,绝大部分“天才”是快乐的,他们从自己学习成长的努力中得到乐趣,他们不仅现在是快乐的,而且他们的童年多数也是快乐的。然而,平庸未必快乐,童年不参与竞争,不去拼搏,没有成就感,有什么可快乐的?长大后落后于他人,能快乐得起来吗?只能是一种悲哀。望子成龙本身并没有错,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但不是说非要每个士兵都去当元帅。不想考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同理,不能认为每个学生都能进清华、北大。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是对的,但不要逼子成龙。

因此,对如何教育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各种教育方法要吸取积极有益的部分,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计划更周密,方法更科学。

第五篇:教育孩子,家长该如何做

作为家长您应该这样做

昌邑新村中学王世林

家长朋友,您可知道,作为父母,您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小的时候,您的孩子都是信任、尊重您的,您与孩子的交流能够充分激发孩子内心的那份被重视、被关心的感觉。那时,孩子们能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渐渐长大,您是否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您是否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您交流?尤其是当您和他谈话时,您是否发现您的孩子会表现出不耐烦?有时还会向您发脾气、大声吼?您知道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吗?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很多是您的原因,请您想一想,在以前与孩子的交往中,您的孩子是否曾经试图和您进行过解释什么,而您却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解释?当您发现孩子情绪异常时,您是否认真的询问过他?特别是您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是否说过伤他自尊的话?我想,这些问题在您的身上肯定存在并且发生过,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小问题,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的上进心,使孩子不愿意和您交流,产生了上面的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怎样做呢?

家长朋友,或许您每天的工作很忙,可能每天身体很疲惫,但是,请您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听孩子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事,问问孩子今天都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如果您的孩子较大,也可以和他谈谈您自己的的工作情况,和他说说自己的感受,必要时可以征求他的意见,听听他的见解,让您的孩子真切的感觉到他的存在对你十分重要,他是这个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可能您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请您不要着急,只要他能认真地听您说就可以了,不要过分强怕他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培养他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那么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您的孩子就会形成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

家长朋友,您的孩子和您说过学习的情况吗?您的态度如何?是否在听了孩子的成绩后对他发火,大声呵斥?在您的孩子犯了错误向您诉说时,您是否对他暴跳如雷?如果您这样做了,那您就错了。因为这样只能是让您的孩子以后不敢和您说实话,养成撒谎的习惯。孩子和您说,是因为他信任你们,想从你们那儿获得帮助,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大声的呵斥,甚至是……。您想以后他还会和您说吗?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地听孩子的诉说,并心平气和的帮他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他正确的对待和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能从您那儿获得帮助,以后有问题就会和您说,您也能和他平等交流,避免问题的发生。

我们还要注意,对孩子的关心不能只局限在物质上,精神上的帮助实际上更重要,有的家长认为不缺孩子的吃、穿,不缺孩子的钱花就是培养孩子,养育孩子,可是他忘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忽略了精神的需要,就会让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养成攀比心理,只知道物质上的需要,而精神空虚,试想,孩子还会勤奋学习吗?还能艰苦朴素吗?孩子的发展方向还会正确吗?所以,作为家长,物质上的满足要放低,而精神上的满足要提高,这样才能让您的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朋友,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您们倍加留心,时刻注意。

上一篇:基础会计学实验指导书下一篇:基层纪委委员如何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