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与家长沟通

2022-08-14

第一篇:孩子如何与家长沟通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

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七、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八、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九、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勿以亲友做对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还什么都不会,你怎样才能赶上人家啊?”“楼下的那个妮妮实在太不像话了,去年读一年级以来,数学从来没考及格过,将来你可别这样。”读大班的小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提小涛、妮妮,原来大家常常在一块玩,可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他们一块玩了。

点评: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

“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其他人。

第二篇: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沟通是什么?智新超越教育认为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思想是否达成一致,感情是否通畅呢?下面来看一个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智新超越教育想问父母,听到孩子说话时„„你真的有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孩子说完吧!这就是“聆听的艺术”。

1.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听话不要只听一半,认真耐心地听孩子讲完。

2. 不要过于主观,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孩子所说的话上头。

3、以宽容鼓励的心态来倾听,尊重孩子的讲话。

只有你认真的聆听了孩子的讲话,你听懂了、听明白了,才可以更有效的做到亲子沟通无障碍。

第三篇:家长应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网友:“我孩子今年9岁,学习成绩不好,大人说什么都不听,老是以她自己的想法做,我们说她一句,她还你十句,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教育方法不对,还是孩子哪里出问题了,请您帮帮我!”

专家:我认为,发生这种情况,更多的责任应该是家长,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提出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不应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孩子身上。特别是当家长要求过高,而孩子能力达不到时,加之家长急于求成,会给孩子心理造成较大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会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寻找保护的方式方法上,她发现只有“顶嘴”才是保护自己的唯一选择。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孩子内心是十分孤独的,父母如果不能成为9岁孩子心灵上可以信赖的人的话,谁又可以成为她倾诉的对象呢?

其次,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善于发现、欣赏她的闪光点,并能在她憧憬的世界中帮助、引导、支持她梦想成真。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地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最后,家长应该学会包容孩子的各种想法。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梦想更多地是来自她的兴趣爱好,因此,即使实现这些梦想并不现实,家长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更不因她中途放弃梦想而责备她,家长应该在实现孩子梦想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告诉孩子为了实现梦想是需要努力和毅力的。也就是,梦想的实现与变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做一个成功人的优良品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孙诚)

第四篇: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尊敬的各位家长:

青春期孩子如何教育 现在有很多家长对自己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

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因此,家长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需求,才能正确教育孩子。 合理的物质需求: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露水。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

男孩、女孩的书包上挂满了明星图片,谁的生日请大家去吃饭;很多男孩会在群体里学会抽烟、喝酒。女孩学会化妆、染发。其实他们是想通过这些仪式,向成年人看齐,在小群体里标榜自己、显示自己。而成年人却感觉他们是逞强。

朋友的交往需求: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 对异性关注的需求: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 获得帮助的需求: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这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孩子们有很多的迷茫,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揭开谜团。他们仍然需要帮助。 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第五篇:5.1《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发言稿

如何与孩子沟通

管教孩子,要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平等沟通,讲究秩序和制定规则,让孩子在父母的正常约束中健康发展。否则,没有效果还好,如果激起孩子逆反,或者反效果,就真是得不偿失了。所以,了解孩子很重要。

一、了解孩子的主要方式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你了解孩子吗?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可能很多父母会说,了解。

天天和孩子相处,生活,怎么会不了解呢?

这话没错,但有意思的是,当孩子是小宝宝的时候,我们最了解。我们知道宝宝何时该吃奶了,何时该拉臭臭了,甚至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我们都了如之掌。而当有一点点意外发生,比如吃多了,或者排便习惯改变了,我们都能马上觉察到。

而当孩子慢慢长大,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上了初中,甚至高中„„一直到长大成人,身为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了解了。这其中的困惑在于,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却不是孩子心里真正表现出的东西。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长大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看法,而我们父母虽然与之朝夕相处,但了解的只是他们的习惯和行为,而对于孩子内心里的东西,你又知道什么呢? 你知道他看过什么书?以及他完后会想了什么吗? 你知道他接触过什么人,以及相互带来的影响吗? 甚至,当父母炒了菜,你会在意这是否适合他的口味吗?还是只是依据习惯来判断? 很多很多„„

你是否与孩子交流沟通过?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沟通是了解孩子的主要方式。沟通,也是我们人与人,夫妻之间互相了解的主要方式。说来简单,可是,很多人却因工作的压力,情绪的多变,和日复一日的机械化生活而忽略了。 如果你常常与孩子沟通,那你可以骄傲的告诉自己,我了解孩子,我能管住孩子,他在我的监护内,可能你还会说,我喜欢他这个样子,或者我为拥有他自豪。

刚才提到了监护一词,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监护是父母的责任。

当然,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父母的期望很难与孩子的表现相持平。所以,很多父母会试着要求或做出改变,但这一切的基础,你,要了解孩子!

否则,你累,孩子累,徒劳无功,孩子开始逆反,生活开始走样。 所以,要常常与孩子沟通。

二、与孩子沟通要明白的问题

我经常碰到很多妈妈说,孩子上初中后,不让管了,自己把门一关,根本不让张张嘴,否则就给脸色看。 一脸的无奈与伤心。

其实,生活并不是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发展,只是孩子们长大了,他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喜欢别人打扰,只喜欢自己一个人享受。 而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心里总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天空,安详而静谧,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所以,尊重孩子的这个感觉吧,不要去打扰他们。或许,孩子们已经知道你要说什么,或许他只是想静一静,或许他现在并不需要父母的劝慰,甚至爱与拥抱。

但是,这并不是说明,我们无法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

一个有良好亲子关系的父母,尊重和有耐心有父母,总会有办法与孩子沟通,而且尽量做到,谈话里有轻松和快乐,也有笑声与泪水。 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无论何时,孩子永远在他们心里。 现在返回来,继续说孩子在青春期以前会怎样?

这里我跟大家谈管教孩子的艺术主要针对于初中前,即孩子青春期前,小学里的这一阶段。

孩子在青春期前,大家记住,他们还是小孩子,碰到什么事,比如困难或者害怕的东西,甚至老师们的批评,不管男孩女孩,会很喜欢哭鼻子的。不用太在意,特别是男孩子,有的父母会认为,这样太女孩子气了,动不动就哭鼻子,简直让人抓狂!

可是,当他一旦进入青春期,你会为这个想法后悔,那时候不但不会哭鼻子,还有可能把你气的要命!

男孩子永远是男孩子,他们身体里的男性荷尔蒙是与生俱来,天生的,不容改变。身为父母尊重男孩的成长规律吧,不要嘲笑,不要讽刺,不要挖苦,不要粗暴,只要让他明白,他是男孩!男孩终究会长大的。 既然在未长大前,那与孩子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这个时候,很少逆反,很少对抗,只有调皮,玩闹,不懂事,和注意力有时候总不那么集中。

比如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多十分钟左右,十分钟以后,开始调皮,不听讲,所以,老师们会常常换一些方式,或者做一些花样来重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但随着年龄增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自控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家长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想要小孩子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如果做不到,就生气或者惩罚,那就是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说白了,这样的教育是简单粗暴,缺少方法的,时间长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会被扼杀,可是有的父母却还蒙在鼓里,认为孩子不听话呢。

所以,耐心和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就是父母所需要的。 耐心慢慢修炼,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会做到。 方法呢,很简单,哄多于理,即讲道理要在哄好的基础上。 科学的态度呢,比如要实事求是,不妄加推测,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等等,这是即将谈到的问题。

三、与孩子沟通需要哪些原则及注意事项

有的人或许不以为然,认为与孩子沟通太简单了,就是说话嘛,但是可怕的是,随便问几个孩子,大部分人对父母都有隐瞒,孩子越大,对父母隐瞒越多,甚至严重到后来,不喜欢跟父母多说一个字。 我始终记得有好几起案例,如果和父母沟通良好的话,悲剧都可以避免。

一个13岁的小姑娘,被人塞到手里纸条,要求打纸条上的电话,小姑娘害怕,打了电话,被约到一网吧,后被强奸。而这只是才开始,直到半年后,终于不堪骚扰而离家出走,父母才发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另一个悲剧也类似。小姑娘被人诱骗,回家后不敢说,结果被人拐到其它地方,被迫卖淫。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实例。

而现实中,也有多少孩子离家未归,或者发生了事情不敢告诉家里,长期下去,出了问题,爸爸妈妈才发现。而这时候,虽可以补救,但为时已晚,一些不好的后果已经出现了。

可是,孩子却一直生活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呀,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虽然这跟孩子的涉世未深,不明事理有关系,但更主要的,身为父母,我们完全可以尽量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甚至,孩子长大后,也少些顶嘴,对抗和打骂。

父母怎样才能和孩子快乐幸福的沟通,父母怎样才能做孩子的好朋友?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那应该如何做呢?又要注意哪些原则呢? 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这远远不够。

不要非要表现出,我虽然是你父母,但我多么照顾你的想法呀?太虚伪了!孩子一眼便知,而且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心里却厌恶反感。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当成他的一个同伴来跟他一块交流,或许很无知,很可笑,但父母心里要明白,孩子毕竟是孩子,他能理解和学到的就这么多。

甚至,当你最后以一个长者身份语重心长的劝慰时,孩子都会慢慢远离,而这之前你努力表现的“低姿态”都变成了一场作秀! 我们的孩子太聪明,太敏感,你可以无视那些道理,但却不可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

你制定了平等规则,孩子遵守,你也要遵守。如果有越权,要征得孩子理解。那样,父母才真正处在了和孩子平等的立场上。 但请放心,孩子毕竟是孩子,所有规则掌握在父母手中。 二.别忘了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爱他。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甚至高于自己生命,但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却不如心里的感觉。而身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心里的这种感觉。 很多孩子心里有事,都不喜欢告诉父母,即使是让他们害怕恐惧的东西,也喜欢一人背负。因为孩子明白,如果告诉父母,这意味着什么?批评,苛责,痛骂,甚至挨打„„

父母管教严格没有错,但因此孩子害怕而远离却不行。

孩子是未成年人,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生出来的,无论孩子对,或者错,或者漂亮,或者丑陋,我们都只能接受。这是一种爱。 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只喜欢接受对,排斥错,而这种错误却原本是孩子正常成长过程中本来就以被允许犯的错误。 于是,慢慢的,不管是正常的错误,还是非正常的错误,孩子都不敢说了。即使心里恐惧,也只能憋着,得不到排解和释放,最终出现问题。 孩子们最终分不清,哪些错误是正常的,哪些错误是非正常的,反正,对他们来说,父母都会恼怒万分。

其实,有时候犯错反而是父母获得教育机会和孩子得到教训的好时机。可是,被很多父母简单粗暴的态度抹杀了。 三.多些理解,少些道理。

所以,和孩子沟通时,不管好,或者坏,多些理解,帮助孩子分析出现的问题,或者可能发生的问题,孩子的思维总能调动起来,或许孩子想到的觉悟会大大出超出父母的意料呢。

事情在没有理顺前,只讲道理,就是一种语言垃圾,效果根本不理想。 四.少些反对,少说“不”。

很多事情可做或者不可做,有时候无关是非,只是时间或者安排上的问题,那就多些耐心,少些反对,不要总是“不行”,“不可以”,多用支持的态度,多用几个转折句,相信,更容易和孩子产生共鸣,彼此的交流也会更加有趣。 五.多些快乐相处。

很多父母工作很忙,或者只专心于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会忘了与孩子多多相处,孩子被忽略后,再交流也会有陌生,那种距离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要多多做些亲子游戏,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一块参加一些活动,都是亲近孩子,并和孩子进行快乐沟通的基础。

四、贴心提醒:(以下摘自网络)

(一)慎用批评

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选择时间

吃完晚饭的7点钟正是孩子想告诉你很多事的时候,你也许有一大堆的碗要刷,但你最好留在餐桌前,耐心地倾听。大人们总计划着下一步,而孩子们只注重现在,要遵守他们的时间表。

(三)创造机会

“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们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们一起打完篮球,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

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对他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当你真的需要问问题的时候,也要少用“为什么”,这个词往往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四)控制反应

比如,尽管当儿子告诉你他没有被校足球队选中时,你和他一样很失望,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否则,会造成以后他只报喜不报忧的后果。

(五)奖励诚实

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你必须首先对他向你承认错误的诚实表示肯定。孩子们最担心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失去父母的爱,所以你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养成主动承认错误的好习惯。

(六)尊重隐私

即使对于最开放、最友好的父母,孩子还是有他们自己的秘密,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学着和父母分离,越来越多地依靠朋友。我们应该做的只是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需要,你永远在他们身边。

(七)及时弥补

不管我们怎样注意,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及时弥补就显得极为重要。要肯放下架子,向孩子承认错误。

(八)替他保密

想象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把你告诉她的最隐秘的事传给了其他人,你的感受会怎样?孩子们也是一样,这可能是你失去信任最快的途径。

上一篇:化妆品品牌调研报告下一篇:化妆品店开业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