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

2024-04-18

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精选6篇)

篇1: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

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丽荣

内容摘要: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营销的主渠道,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城市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 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指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农产品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是批发商品流通的主体,不从事商品买卖,而是为批发商品流通买卖的双方提供服务;农产品批发市场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一般以批发交易主体为主,由同业工会出面集资兴办、运营和管理的。

其主要功能有:商品集散功能。批发市场可以吸引和汇集各地的农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交易过程,然后再把农产品发散到各地。价格形成功能。由于它具有较大范围内聚集农产品的功能,所反映的是大范围内的生产力水平和供求关系,因而形成的价格具有权威性。供求调节功能。较集贸市场而言,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作为供需均衡的纽带和流通的“蓄水池”。信息中心的功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具有公开、完整、真实和及时的特点,可起到信息中心的作用。交易结算功能。交易结算的功能在于保证成交商品的价值最终的实现。而通过银行介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则增加了交易结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交易种类划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可分为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是指进入市场的只是一种或一类商品,如蔬菜批发市场、肉类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皮毛批发市场、中药材批发市场、木材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等。综合批发市场是指同一市场交易多种农产品。

按市场所处的位置划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分为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地建立的市场,销地批发市场是在农产品消费量较大的地区建立的市场。按市场主持者的职能划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分为服务型市场和经营服务型市场。服务型市场的主持者主要是提供交易场所,进行业务咨询,提供信息,提供生活安排、行政监督的各项服务,不搞自营业务。经营服务型批发市场除了具有上述服务型市场所具有的功能之外,还从事议购、议购代销、代销、代储、代运等业务。

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现状

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营销的主渠道,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在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兴建和发展起来。截至2004年11月,山西省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84个,年成交量987.9万吨,成交额达106.5亿元。

近两年,山西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建立部、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残留检测和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并与全国市场信息联网,为客户和农民提供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行情信息,正确指导农业结构的调整。如新绛县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使全县形成了蔬菜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格局,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5000多亩发展到30万亩,总产量由1500万公斤增加到12亿公斤,同时还带动了本县20万亩苹果、露地油桃、大棚油桃和庭院香菇的发展,全县财政收入三分之一来自蔬菜产业,蔬菜种植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另外,太原、运城、长治等地还相继开通了本市范围内的“绿色通道”,组织各类农展会,促进了本地农产品的流通,解决了农民活动半径小、信息不灵、决策盲目、运输困难等问题。

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城市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型批发市场少,交易规模小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有农产品批发市场184个,但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2家,年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也不过9家,大部分年成交额在千万元左右。从全国范围来看,深圳布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20亿元,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也高达100多亿元,而山西省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太原市桥西综合批发市场,年成交额仅达到13.6亿元,其次是山西长治紫坊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12亿元)、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格富达农产品批发市场(7亿元左右)、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振华蔬菜批发市场(6亿元左右)。市场交易规模偏小,一方面造成交易成本的总体增加,另一方面也使批发市场的信息导向功能和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

批零兼营普遍,交易手段落后 目前,山西省纯粹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为数不多,一般是批零兼营。许多批发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严重缺乏现代批发市场应有的规范与效率。交易手段落后,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是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全省184个批发市场,95%以上是一对一的对手交易。采用拍卖、网络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的很少,远期合同交易更少。由于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因此,其产生出来的价格信号普遍不具备应有的良好导向功能,相反,还经常产生某些消极的作用。根据蛛网理论,农民生产决策依上期价格而定,但交易价格却取决于本期供求状况,生产决策和产品上市间存在一定时差。而这个时差往往会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很大的风险。在缺乏科学分析下,批发市场现货价格甚至还是农产品“买难”和“卖难”周期性循环出现的重要诱因。

服务功能不足,服务意识不强 批发市场作为一种组织形态的市场,市场的提供方应该在组织商品流通方面提供较好的服务,不但要为买卖双方提供好的交易场所,而且还应该为买卖双方提供相关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在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提供停车、储存、包装加工场地等服务设施和具有商品分级整理、加工包装、质量验证、结算、委托购销、代理储运、信息提供、代办保险、生活服务等配套功能。而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设施普遍不足,服务功能单

一。很多市场只是提供集中交易的场地而已,稍好一点的配有一定仓储设施,供客商存放货物周转之用。调查结果显示,批发市场内经营户在货物运输方面大部分以自运为主,经营户认为运输环节费用高是影响正常经营的主要问题。而从目前批发市场的竞争来看,批发市场能否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已成为影响批发市场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之一。

市场交易者的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由于山西省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在原集贸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大量的个体农户、中间商及零售商都可自由进入市场,他们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缺乏专门的经营知识,且大都不具备法人资格,在业务经营上存在着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交易主体分散,单位交易费用过高,无法通过交易次数的集约化和商品储存的集中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和节约交易费用。目前,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缺乏代表农民整体利益的中介组织,入场交易的卖方多为农户自主形成的联合体,这样的联合体缺乏组织,谈判地位弱。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分散从事农业生产,很少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签订购销契约,从而使形成的真正利益共同体少之又少。同时,农民作为交易一方,数量大大超过了中间商业组织,不可能充分掌握整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对当地市场的供求信息了解也是集中在过去和当前,不可能对价格的走势有明确的判断,从而使自身讨价还价的能力削弱,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运销商提出的价格,使得农产品流通中的风险大多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区域经济-[飞诺网FENO.CN]完善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对策建议

完善市场内部秩序

由于大多数批发市场是由集贸市场演变而来的,往往缺乏有效的交易管理机制,因此要加快完善批发市场的相关立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交易行为,切实保障市场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目前我省个体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关键在于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组织。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者利益的合作组织是批发市场制度完善的可靠保证。日本的农协、美国和欧共体的销售合作社都是在组织农产品集中进入批发市场的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时间,培育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大型农民合作组织是农产品市场组织建设的重点。另外,大型承销商的培育也是批发市场发展中健康活力的体现。随着交易主体的培育,要逐渐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

逐步引入拍卖交易机制

农产品实行拍卖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交易方式,它具有透明度高、信息集中、价格合理、交易规范、成交迅速等优点,也比较适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方向。因此,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逐步引入拍卖机制。首先要加快拍卖交易的硬件建设。为了保证交易效率,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易大厅,成熟稳定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以及其他的设备如仓库、冷藏库等。其次要规范拍卖交易程序。完善拍卖交易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为农产品拍卖交易提供制度基础。最后要完善货款结算和信息机能的强化,实现“四流”顺畅。信息流、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及时、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发布,是引导农产品大批量迅速集散的基础,而完备、安全的结帐、转帐等金融服务体系,又有力地保障了物流的顺畅。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为现代批发市场,不仅取决于其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创新,还需要

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加以支撑。因此,建立起与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相适应的配套服务体系显得非常重要,如金融结算体系、商品检测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加工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目前从整体来看,批发市场信息的数量不足,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得不到信息的指导;信息质量差,信息包含的要素不全、不准确、不及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因此,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网络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信息服务功能,有效地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导向功能和辐射功能。同时,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耗、不易久存的特点,对运输和储存设施要求很高,需要快速周转,与之配套的物流设施建设必须超前。

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

农产品批发市场除少数盈利水平较高外,大多数市场盈利能力欠佳,难以支撑市场软硬件等服务设施的更新改造,新建或对现有市场实施改造、扩建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据了解,日本在中央批发市场建设中,政府补贴占总投资的40%左右,其余部分通过发行地方债券、银行贷款解决;而建设地方批发市场,国家补贴1/3,都道府县再补贴1/3。因此,政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硬件建设、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信息收集传输建设等方面应给予积极扶持。

参考文献:

1.祝合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

2.杨建华,刘文剑.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研究.广东合作经济,2005

3.廖艳华,蔡根女.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05

篇2: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

由于旅游目前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俗以及水平的不同,土特产品也各具特色。因此说,土特产品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浓缩着地方风土人情,对旅游吸引力有重要的影响。“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这首山西民歌《夸土产》广为传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早就了山西无数的土特名产。有效的开发土特产品市场,有利于增强山西旅游吸引力,提高山西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增加就业途径,传播山西的传统文化艺术。

一、山西旅游土特产品市场分析

随着山西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山西特产与游客在旅游市场上见面,促进了旅游购物的进展。当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选购的山西土特产品有三类。

食品类土特产品:东湖老陈醋、杏花村汾酒、太谷饼、稷山麻花、寿阳豆腐干、闻喜煮饼、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大寨黄金饼等。

手工制品类土特产:平遥佛光漆器、五台山台砚、霍州面塑、霍州古瓷、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侯马蝴蝶杯、稷山螺钿、太原玉雕等。

农副产品类土特产:大同黄花、稷山板枣、清除葡萄、上党党参、晋城红果、清徐葡萄、太谷壶瓶枣、汾阳核桃、蒲州青柿、沁州小米等。

山西旅游土特产品各具特色,但其生产分散和营销落后,一些土特产很难被消费者熟知,有些高档次的土特产品甚至还没有形成品牌,从供需的角度来讲,这与现在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市场很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品种类型多样,但档次低,质量差

特色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优势,档次就是区分度。山西省土特产品种类多样,但质量差,档次低,没有很好的区分度。首先,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土特产品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导致特色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来。由于土特产品的进入门槛低,因此许多生产商都争相挤入这一行列。目前,一些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的生产商基本上属于劳工密集型企业或手工作坊式的,甚至还停留在剩余劳动力阶段,容易被快速大规模复制和模仿,产品在形式上互相雷同,未能适应旅游者的需求。其次,山西土特产品的生产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档次普遍相对偏低,科技含量低。山西受利益驱使,一些旅游商品商家瞄准旅游消费这个巨大的市场,但特色明显、品位高的商品少,粗制滥造、包装简陋、以次充好的产品居多,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给山西旅游目的地形象造成了极大程度的破坏。另外,少数已开发的产品形象和包装水平不高,缺乏更新、优化和改造,对入晋游客的吸引力也不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山西旅游土特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山西省共有产醋企业3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产醋企业仅有30家左右,占全省产醋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10%。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许多企业不惜降低售价,大价格战,导致陈醋市场呈现出“低价格、低品位、低档次、无特色的弊端”。

2、生产经营规模小,压阀能力弱

土特产品基本上是资源型产品,其生产和加工大多是由小作坊式经营的个体商户完成的,规模较大的生产加工企业很少。由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制造水平大多以手工和半机械为主,成本低、工艺差、厂房小,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例如,山西省300多家陈醋企业,经国家质监局核准可用“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产品的只有17家企业。甚至一些地方小作坊借山西土特产的招牌圣山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再生产商重仿制、轻研发。缺乏相应的研发专业人才,致使各地特色土产品创新研发能力相对滞后。从设计规划环节来说,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被忽视,缺乏有力的包装推销手段而未被充分发

掘,很少有企业吧产品的生产于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得土特产品难登大雅之堂。并且山西缺乏大型的土特产品购物中心,省内销售市场又缺乏统一管理,而且价格混乱。

3、管理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土特产品是山西旅游商品市场的主打产品之一。然而由于地方政府认识错位,没有意识到土特产品在旅游商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旅游土特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缺乏规范和指导,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行业形象。笔者经调查发现,太原市一些专门出售山西特产的超市,所售产品几乎都打上了“山西特产”的字样。但这些特产的共同点是包装标识不全。而且店主承诺若对包装不满意,可以随时根据购买者的需求进行改装,可见,山西土特产市场中,有许多生产和经营条件低劣的集体和个体进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山西土特产品的营销策略

山西旅游土特产品想要在旅游市场中走出长远发展之路,需要在营销策略上座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1、产品策略

从生产商来说,要开发的新产品需要将产品与当地的旅游文化相结合。目的地的旅游吸引要素可能有很多,但旅游者不可能都有印象。重点要生产与旅游文化和相关类型的土特产品,这样就可以与旅游地的旅游文化相呼应,与旅游地旅游文化相统一。在“原汁原味”的开发理念和保护为前提的开发原型基础上,加大土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以期满足旅游者的现代消费心理。山西土特产的生产,目前大多是中小企业和手工作坊,有几家甚至有数十家同样的企业提供同样的产品,造成行业混乱、市场分散。大多企业在一个地区,使用统一地域名称,销售相同的产品,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分。隐私,要树立起品牌才能让消费者辨别清楚,产生信任和忠诚。在创立品牌的过程中要迎合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准确定位产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顺应市场的需求,采取规模化、产业化的推销手段,凸显自己的品牌优势,争取广大消费者。并且要采取品牌保护策略,注册商标,以避免其他生产商仿冒、影响其形象。在包装上,目前山西的许多土特产品外包装粗糙、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借鉴其他产品的包装美学,让土特产品换新颜,包装不仅要符合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又要能体现出产品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如:来到平遥的人总会想到哪里的土特产“平遥冠云牛肉”,山西陈醋的坛子包装也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定价策略

土特产价格是营销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山西的许多土特产由于缺乏品牌包装和营销运作,加之小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价格往往定的很低,产品利润也很低。近几年,山西老陈醋综合售价一直在2~2.5元/kg徘徊,有些小醋厂的价格更是在1元/kg以下,吨醋利润不足5%。其实,产品价格只要定的适当,既能增加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有能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同的土特产品应该树立不同的定价目标和定价标准。

首先,土特产的成本、市场的需求情况、市场的竞争状况的诸多因素都是土特产品定价的基础。在制定价格时,要依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其次,要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在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中,并不是价格低的产品就一定好销售,很多时候消费者的购买中往往会存在“便宜没好货”的心理。因此,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适当分开档次,差别定价。初级产品的价格可以定的低一点,以期通过低价来占有市场。而深加工的东汉品和独具山西特色的产品可以定高价,并通过品牌的塑造和包装策略来展现高价格。但这种差别定价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商家要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并依据市场需求关系的变化,及时灵活的来调整产品的价格。

3、销售渠道策略

营销渠道是产品从制造商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形成的通道。营销渠道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生产者价值的实现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合作制经济组织的经营模式,将分散的生产商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在营销渠道总体建设上,要注意“扁平化、集中化、强控制、高效率”的原则,促进各参与组织紧密联系和合作,提高营销渠道的营销效率。陕西土特产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一种分散的地需爱率模式,生产分散,销售分散。销售渠道的分散不利于价格的管理,不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陕西土特产企业可以通过代理商、分销商做市场,共同投入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建立集厂家和商家共赢的利益联合体u,使厂家对市场网络、渠道等资源的掌控运用处于主动地位,促进集约化经营。再有,改善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逐渐改善目前山西旅游产品的销售,建立多样化、标准化、多层次的产品销售场所,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产品销售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服务水平,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4、促销策略

促销是为了简单的产品销量,提高品牌影响力来逐渐增加销量。促销的方式上主要有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人员推销。山西的许多土特产品很少作广告,因为他们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关靠产品质量而不进行宣传是不够的。由于不注重广告的宣传,使得产品没有知名度,市场开拓不开,产品也销售不出去。土特产品为来开拓市场。必须借助广告的宣传和造势,因为广告是品牌建设的主要手段。能将新产品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使消费者及时了解产品的性能作用,购买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各地应根据本地产品的不同特点,金额学的进行广告策划、广告定位,要着力挖掘土特产品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巧借广告树立品牌,开拓市场。

此外,还可以记住节庆活动、旅游节日、土特产品展销会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2009年9月在开战“平遥国际摄影节”活动的同时,开幕了“首届山西名优特产节”。这一活动向国内外游客宣传、展示、推荐了山西名优农副土特产,促进了山西名优土特产品对外贸易和流通。例如,我们可以借助每年举办的五台山国际旅游节、平遥国际摄影节、榆社云竹湖休闲旅游垂钓节暨全国垂钓大赛、中国(晋中)社火节等节庆活动,来举办一两次山西名优特产展销会,借机吧产品推销出去,扩大土特产品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是山西土特产企业从分散经营走向产业化、规范化的必然选择,山西土特产品想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全面、准确的为产品未来的发展定位,运用正确的市场策略来评定优势和劣势,充分的挖掘特色优势,扬长避短,不断创造新的市场,突出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运用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充分发挥他的地域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山西土特产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让山西土特产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开生《整合资源科技创新促进山西醋产业做强》

2.刘得钦、杨学雄《云南土特产市场营销策略》

篇3: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现代物流园区,发展对策

在当前山西省的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耕地面积几乎很难再增加的现实情况下,迫切需要依靠现代物质、现代科技等要素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是农业物流园区的其中一种,是农产品流通的高级形式,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服务,它将众多经营农产品及农产品物流的企业集聚到一起,通过实现农产品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进而解决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已经成为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主要途径。农产品物流园区作为农产品物流网络最重要的节点,它的发展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物流网络功能的有效发挥。

1 山西省发展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有效解决山西省农产品营销中的产销衔接问题

目前,山西省农产品流通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市场为中心辐射源的小循环+大循环的多重循环格局,形成了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为载体,以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集散、现货交易为基本流通模式,以原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营销客体的简单商品流通格局,但面向零售终端的区域内部农产品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农产品大宗物流与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建立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把农民生产的分散农产品集中到物流园区,通过精加工,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进行管理。此外,有一些生鲜农产品可以通过物流园区精加工送到大型超市,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高效配送,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与质量,从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2 有利于推进山西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流通企业的整体发展

山西省的自然环境较差, 坡耕地占了绝大部分, 农业基础薄弱, 使山西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的成本都高于周边省份, 而且生产成本每年还在以10% 的速度递增, 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 山西省不可能向其他省份一样大规模地发展大宗粮食种植业。所以,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园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已成为山西农业发展的迫切问题。同时,农产品物流园区所具备的集散、规模和整合功能。能够吸引农产品流向物流园区,依靠园区的综合服务等功能配套系统,整合相关的生产基地和流通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3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农产品物流园区通过引进检测、加工、冷冻、冷藏、包装等技术和设备,开展示范,加强培训,并密切与农产品生产者沟通,促进农产品按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开展农产品生产的质量检测监控,及时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同时,在流通渠道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从而有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1.4 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如果说每个参与农产品流通的环节能吸纳十个农民劳动力,一个农产品物流园区若能容纳一百家物流企业,那就会有一千个人就业。山西省如果能打造这样二十个平台,就可以提供至少两万人就业。这样一来,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一个物流园区所辐射的区域能降低40%以上的成本,进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2 山西省发展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具备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基础条件——农产品资源丰富

山西省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盛产各类蔬菜、干鲜果及小杂粮。另外,制种业、草食畜业等特色农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山西省的11个省辖市都有各自的优势农产品。比如在山西省的忻州市,蔬菜、干鲜果和小杂粮等经济作物的栽培具有一定的规模。忻州和定襄的优质甜糯玉米、夏甘蓝等,西部的莜麦、马铃薯、葵花、胡麻、杂豆,还有五台山和管涔山的野生蘑菇、蕨菜、苦菜、沙棘等天然食品都是特色产品。该区域山区污染少,可以大力发展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生产物流园区。如朔州市的应县、山阴县、怀仁县、朔城区的平川区, 发展粮油、糖菜等种植业, 并依托种植业发展以奶牛、肉牛、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可以建造循环型的物流园区,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带动贸易、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2.1.2 具备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山西处于战略性的“中介区位”,面临着难得的“中介机会”。这里的中介区位是指山西可以利用位居中部、通南达北、联东接西的有利条件,这里的中介机会是指由运距优势、近邻优势、成本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伴生优势等所形成的产业发展、区域分工、区域贸易方面的独特发展机会。比如,山西省长治县的“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项目,从建成到2012年,将立足长治、晋城,面向华北,以绿色蔬菜为主、其它农产品为辅;建成以本地优质农产品经营为特色,以电子化交易为手段,以加工配送业务为支撑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到2015年,建成集现代交易,加工配送、信息服务、检测检验、储藏保鲜于一体的蔬菜、粮油和肉蛋奶并重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服务半径延伸到260公里,服务对象延伸到省内主要城市和河南、河北的临近城市。

2.1.3 具备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优势

今年年初,山西省启动实施了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即按照交通连线、产业连片、公共服务共享的思路,使新农村逐步成片成规模,上档升级。面对政策优势,为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2.2 劣势

2.2.1 认识不够,观念落后,缺乏整体规划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还停留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阶段。对物流园区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整个山西省的农产品物流产业也缺乏一个宏观协调机制。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在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

2.2.2 农业物流组织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山西省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对物流需求不足而且分散,这制约了物流园区的发展。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涉及到的货场、仓库、运输车队、装卸搬运队伍、包装厂、铁路专用线等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相互之间横向联系不多,物流设施设备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2.2.3 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

山西省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有效连接起来的网络,使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而且,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在信息处理环节,过程控制自动化和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视频、卫星定位、射频、条码识别、传感等技术还没有普遍应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相对滞后。

2.3 机会

2.3.1 农产品物流受到重视

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提出“开拓农村市场, 搞活农产品流通,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农业物流发展规划。山西省近五年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地制定了“加快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农业物流发展战略。

2.3.2 农业发展自身的要求

随着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农产品生产者风险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 农产品卖难, 农民增收难,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等诸多问题出现。要使农产品“货畅其流”, 增加农民收入, 有效的途径在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提高农产品在流通中的附加值。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作为供需中介,能有效平衡产销问题。

2.4 风险

农产品物流园区在建成后也难免会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竞争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

2.4.1 竞争风险

农产品物流园区主要经营以蔬菜、果品和水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而这些产品是市场化经营。一方面,国内外商家依靠自身雄厚的财力、先进技术和品牌的影响力,进入市场后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体系和配送中心。再者,大型连锁超市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配送体系。最后,目前占主体地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短期之内继续保持优势。可以预测,农产品配送市场会出现激烈竞争的局面,会给物流园区的可持续运营带来较大风险。

2.4.2 经营风险

物流园区建成后,加工配送经营流动资金占用量较大,经营的农产品季节性强,产品质量要求高。如蔬菜和肉类的保鲜、保质问题都很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控制不严,会影响自身的声誉,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另外,配送市场不很稳定,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等等,这样会给物流园区的经营带来风险,会直接影响经营效益。

2.4.3 管理风险

农产品物流园区建立初期,也是以仓储、运输为主体,创造的经济利益受限。另外,物流园区运营中采取的经营方式逐步由传统交易过渡到现代交易方式,如拍卖、电子网络交易等,如果参与管理的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会遇到交易混乱等问题。如果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尽快协调解决,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交易的正常进行。

3 山西省发展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对策

3.1 明确功能定位是发展前提

山西省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充分依托各个区域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农产品资源基础和物流市场需求,加强与周边省市、发达地区沟通联络,建设立足山西、服务中部的区域中转、分拨、当地配送、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管理等全面统一的集约化、效益化物流园区。

3.2 分区域、分阶段可持续是发展关键

首先通过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突出各地发展优势,确立区域发展重点。近几年,山西省农业建设过程中实施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政策,涉及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的产业分布于各个区域,以此为基础建设物流园区,以便发挥物流园区的规模与集聚效应,同时,园区具备公共的信息平台,定期发布该区域以及国内外最新农产品信息及国家有关宏观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园区统一建设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再整合园区内企业物流资源,提供进货、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商检等物流服务,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技术服务中心开展各种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培训,为园区内企业和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另外,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全年性、生产的地域性和消费的全局性、农产品特别是果蔬类农产品的易腐性和自然灾害、社会因素的影响等,决定了物流园区应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分阶段建设,有利于规避一些风险。

3.3 政府调控和服务支撑是发展保障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规划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在宏观层面上规划农产品发展布局,引导发展方向,将农产品物流发展纳入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构建山西农产品现代化物流市场的管理机构体系,维护市场秩序,监督法规执行情况;在微观层面上给农户和企业自由发展的空间和相应的自主权,协调农产品现代化物流体系标准化建设,培养当地农产品现代化物流人才,建立山西农产品现代化物流研究基地,对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及相关企业给予技术及资金上的帮助和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山西农产品现代化物流市场的参与者权责明确、共谋其利。另外,在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物流园区必要扶持。物流园区的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公益性强,只有政府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才能完成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作。总之,农产品物流园区对于优化山西省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将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是一项投入资本巨大,回收期长,短期经济效益差的投资项目。因此我们在建立物流园区的时候,还有很多事项需要谨慎考虑与分析,如对于大宗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以及蔬菜等时鲜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问题,选址、规模确定、功能定位、运作管理、风险规避等诸多内部管理问题,这就需要在日后的研究分析中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陈代芬,郑红军.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06.

[2]吴谋可.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J].商业时代,2010,01.

[3]金茹,施祖美,王健.物流园区建设问题的初步研究[J].物流科技,2004,10.

[4]孟蝶,韦恒东.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J]物流科技,2008,09.

[5]李晓倩,穆毅.对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冷思考[J].物流科技,2006,01.

篇4:浅谈山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统一规划管理

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统一管理,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受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很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乡村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信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依据不同的情况统一规划,有区别地制定开发方案,因地制宜;同时,加强旅游地道路交通、服务接待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积极探索,挖掘资源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在挖掘和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提高其文化附加值,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品味,营造独特的消费气氛,使旅游者满心欢喜地进行精神消费,这是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加强自然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如文人墨客在此创作过的文学作品、此地一直流传着的动人传说、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等等,都是自然景观中孕育的文化内涵;其次要加强人文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要将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传统节日等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开发为旅游产品,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点,如平遥古城的民俗游、正月花灯游。

三、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开发应扬长避短,在“保持本色”的同时要“突出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根据太行水乡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可以精心设计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勞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逛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利用山西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资源条件较优越、基础设施较完备的乡村地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要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应与当地自然、人文景观风格相一致,保留本地特色,保持村庄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体现“人住农家院,享受田园乐”,这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

四、乡村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虽然乡村旅游包含的内容不少,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基本上还不包括生态旅游,而它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在此。生态旅游是以观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为目标,通过为旅游目的地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公众提供环境和文化教育等方式,有助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旅游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只有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好山、水、寺庙、村景和各种古迹遗址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才能使山西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

乡村旅游丰富了我国的旅游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乡村的地方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就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当前山西省旅游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提升山西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山西乡村旅游文化,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最终实现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

篇5: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

以蔬菜为例,近年来,河北省蔬菜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辐射到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区,北京市场占到50%左右,天津的40%以上,居外埠进京津蔬菜市场份额之首,但是其效益却大大低于山东省。尤其是在精特菜和包装菜的品种份额上。目前京津市场鲜活农产品以无公害食品为主,约占50-60%;绿色食品为辅,约占20-30%。京津市场鲜活农产品总体发展趋势是高质量、高档化、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内在品质的改良、花色与用途的多样性、方便食用性、时间和空间上均衡供应甚至外观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除集团消费外,多数直接进入超市经营。而河北省供应的产品仍以不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为主,如蔬菜供给的60%-70%都是销售在农贸市场的。

河北省永清、青县、固安实际供应的蔬菜虽然很多,并且直接送入京津超市,但很多用了北京的品牌。其实河北省共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72项,优质产品42项。如“青青”、“青健”、“绿野”、“绿龙”等蔬菜品牌,“潘官营”、“福成”、“千喜鹤”、“双鸽”等畜产品品牌,“居海”、“海赏”等水产品品牌。但是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基地区域性强、品种单一。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产品监控成本高,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服务不到位。基地市场小、带动作用不强,缺乏大型对接京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园区。

目前河北省鲜活农产品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强有力的部门协调,资金分散,效率低下,政策、资金、技术、信贷等各方面政策不统一。如蔬菜生产归农业厅技术站管理,基地产品市场归农业厅市场处管理,各种农产品物流园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归商务厅管理。现在全省仍没有对市场、生产、物流全程监控的统一机构,商务厅不知道生产信息,农业厅不知道市场需求信息,更没有对市场需求的整体追踪分析。各委厅局依据各自标准资助所管环节的建设,产业环节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产业支持力量分散。同时,河北省目前缺乏针对当地地方特色与优势的农产品区域规划与布局,造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很好地发挥区域优势与产品优势。

针对现有跨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中冷链的不足情况,基于实际调研分析,得到基于冷链的生鲜农产品跨省物流模式。通过冷链物流的有效整合,能够使得生鲜农产品全程处在低温环境中。生鲜农产品的各类初级生产主体都能得到有效的集中、集散和配送,整个物流渠道得到了有效的规范,相邻节点之间的有效协调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精品、高档品类变得不再难以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收入。

3 发展对策

从以上物流模式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3.1 尽量缩减中间环节,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主干网络

不管是省内还是跨省的物流运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就会相应的减少,冷链设备就可以删繁就简。

要缩减冷链物流的中间环节,“产销直挂”就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运作模式,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为零售企业大批量的`供应。而主产区与消费地之间一般由于某些原因不易做到产销直挂,物流配送中心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中和这个问题。

(1) 建立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将城乡连接处发展为蔬菜、水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的集散地,建设起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储存、配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储运成本,缩短了物流时间

(2)构建以合作社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散户农民不管是生产蔬菜,还是水果,都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专业的合作社,可以将大家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也能获得更为可观的收入。

(3)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较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在处理鲜活农产品上,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更加具有优势。

3.2 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面广,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农民通力合作。

我省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借鉴经验,向先进省份学习,向发达国家地区取经,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措施。从实际出发,制定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政府应加强冷链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制定并落实行业规划和行业规范。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加强与政府与相关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之间的联系。相关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3.3 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优先发展特色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先打响品牌,再带动普通。建立多种形式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我省的生鲜农产品市场做活、做大、做精。

参 考 文 献

1 杨光华,林朝朋,谢小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第6期

2 鞠红. 商业储运与养护[J].北京:科学出版社,

3 王方舟.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篇6:论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一、市场营销的含义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市场营销决定应该生产什么产品,制定什么价格,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出售产品或做广告。

市场营销管理

体系包括:分析机会,决定市场,市场进入决策,发展市场营销策略,实施市场营销活动。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营销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二、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十几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之中,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

挥着积极作用。

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农产品营销创新

(一)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

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先导为了实现诸如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农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农产品储运、销售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南,应当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任何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也称营销管理观或市场营销观。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指南,也是为经营者在组织和谋划企业的市场营销时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二)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即营销组合的创新)

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指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推销与促销等手段来实现扩大销售。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则通过协调市场营销即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创新,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探查”、“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4组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探查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第二,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4组合。由于四大策略各自包含若干个具体策略,形成各自的亚组合。如产品策略中就包括诸如产品组合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包装策略、品牌策略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等。因此,高绩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在于这四大策略的灵活

运用和不断创新,而且在于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每一个亚策略,形成动态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为顾客需求服务。

第三,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

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㈠农产品营销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农产品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出生、成长、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不能只顾经营现有的产品,而必须防患于蔚然,采取适当步骤和措施开发新产品。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任务。新产品开发过程一般包括新产品构想的形成、新产品构想的筛选、概念产品的形成与检验、经营分析、制出样品、市场试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新产品开发成功以后,还需上市成功,这意味着新产品被消费者采用并不断扩散。

新产品开发是从营销观念出发所采取的行动,因此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试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市场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再新也没有意义。消费者对奇形异彩农产品需求,使一个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动向,如乌骨鸡、七彩龟、黑小麦等农产品虽分别属鸡、龟、麦类,但因为其颜色特别,药用价值较高,不仅市场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高。因此,新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㈡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所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没有决策权,如我国曾长期实行过的酿粮棉油国家统购统销价;另一类是农产品经营者定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农产品定价目标与程序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是否具备定价权力为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的调整。如价格折扣与折让,即实行让利。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促销定价。通常利用节假日和换季时节进行所谓的“大甩卖”、“优惠酬宾大减价”和“买一送一”活动,把部分产品按原价打折扣出售,以促进销售。

㈢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是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于体现某个销售者或某钟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并使之与其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借以促进销售的记号。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农产品的识别功能上,虽然农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能够首先通过品牌传导给消费者,但品牌尤其是品牌的功能,更多的是它的市场影响力,是它带给消费者以信心,它在带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品牌的这种特殊功能构成了品牌农产品所特有的市场竞争力。任何农产品加工企业都不能忽视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创驰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高价格的基础,驰名品牌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驰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品牌是吸引新消费者,留住老消费者的有利武器;品牌能够提高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效率;品牌是促进产品扩张,促进贸易的有力杠杆。

⒈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创牌既是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品牌。

⒉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

⒊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

随着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农产品包装将成为必然趋势。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包装,一流的价格。而我们国家的农产品则是一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新加坡进口的中国果菜与美国果菜包装有明显的差距,他们是印制精美的标准包装箱,而我们的则是蛇皮袋、麻袋之类的原始包装,价格差距可想而知。

⒋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除了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宣传,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如我省砀山县财政出钱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专门宣传“砀山酥梨”这一品牌,效果显著。

⒌做好名牌保护工作

提高商标意识,提高品牌质量,注重品牌保护。龙头企业一方面应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求得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信誉,提高产品质量,珍惜和维护品牌信誉。

㈣农产品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中直接能够进入生活消费及工业生产的种类并不多,因此,农产品加工是不可或缺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产业的延伸和农产品价值增殖的必要过程,是每一个经济体不可缺少的环节。农产品通过加工增值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投资办加工企业不仅获得了农产品的增值部分,同时也获得了加工的收入。80年代,江苏省兴化市不少乡镇的大葱卖不掉,烂在田里,倒进河里,造成河水污染。近几年,本地农民先后投资办起了十多家大葱加工厂,加工脱水葱、方便面调料出口到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全市大葱面积由万把亩猛增到40多万亩,每年增收几千万元。可见,农产品的加工也在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它。

㈤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顾客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营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把促销策略灵活运用,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㈥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我国农产品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管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渠道效率较低,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损耗严重使蔬菜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包装措施,容易腐烂变质,这使得农产品的采购量和实际销售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中毛菜到净菜一般有10-20的损耗,这也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物流成本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抬高,势必影响农产品向外地市场的扩散。农产品是否能及时销售出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渠道是否畅通。营销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可以有效保证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平衡。因此,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策略,不仅要求保证产品及时到达目标市场,而且要求选择的销售渠道销售效率高,销售费用少,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有待延伸,走垂直一体化道路。一方面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利润点,开拓发展空间,快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渠道环节,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并降低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福利也有着积极意义。

2.改造升级原有的渠道组织,提高流通效率。主要是要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批发市场在交易方式、管理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要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流通半径,使之满足地区间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要。农贸市场则要继续推进超市化改造,改变过去农贸市场“脏、乱、差”和“食品安全无保障”的状况。

3.加强对渠道体系的梳理和调整,提高渠道绩效。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对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体渠道链条进行梳理再造,消除农产品流通不畅的瓶颈制约,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畅顺高效运转,提高其整体运营效率。

4.发展国际化营销渠道,把国内的产品销售出去,解决国内农产品卖难现象。同时采取网上销售、远程运输、窗口直销等现代营销手段,激活流通,拓展市场。

㈦农产品包装策略

在现代商品社会,包装对商品流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商品能否以完美的状态传输到消费者手中,包装的设计和装潢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乃至商品本身的市场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不断加快。为适应这种变化,包装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需要,通过更人性化的包装设计让人们生活更舒适、更富有色彩。因此在农产品的包装上,我们要制定它的策略,因为选择不同的包装策略将得到不同的包装效果。

1.突出食品形象的包装策略

突出食品形象,是指在食品包装上通过多种表现方式突出该食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内部成分、结构如何等形象要素的表现方式。这一策略着重于展示食品的直观形象。

随着购买过程中自主选择空间的不断增大,新产品不断涌现,厂商很难将所有产品的全部信息都详细的向消费者介绍,这种包装策略通过在包装上再现产品品质、功用、色彩、美感等,有助于商品充分地传达自身信息,给选购者直观印象,真实可信,以产品本身的魅力吸引消费者,缩短选择的过程。

2.突出食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包装策略

突出食品用途和用法的策略是通过包装的文字、图形及其组合告诉消费者,该食品是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哪种场合使用,如何使用最佳,使用后的效果是什么。

3.展示企业整体形象的包装策略

企业形象对产品营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从产品经营之初就注重企业形象的展示与美誉度的积淀。

4.突出食品特殊要素的包装策略

任何一种商品化的食品都有一定的特殊背景,如历史、地理背景,人文习俗背景,神话传说或自然景观背景等,包装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特殊要素,能有效地区别同类产品,同时使消费者将产品与背景进行有效链接,迅速建立概念。

㈧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农产品绿色化营销策略是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通过制造和发现市场机遇,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目前,各国民众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环保意识迅速增强,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向往。绿色农产品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改善生存环境。当今世界,人们对绿色农产品越来越青睐。世纪之初,我国己全面启动“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的“三绿工程”。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奏响绿色主旋律,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畜和蛋品。我们要把握机遇,发展农产品的绿色营销。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不仅是营销部门,整个企业都应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营销观念,从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到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始终贯彻“绿色”理念。

2搜集绿色信息,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及时收集农产品的绿色市场信息,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发现和识别消费者“未满足的绿色需求”,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和具体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3制定绿色计划,农产品绿色营销计划是企业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的依据和在营销过程中的环保努力方向。

4开发绿色资源,在农产品绿色营销过程中,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5生产绿色产品,6应用绿色技术,在农产品营销活动中,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部门为依托,大力开发以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促进人类健康为核心的农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技术体系。

7产品包装绿色化,农产品包装绿色化策略有节约和简化包装、摒除有毒包装、采用可降解包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等。

8采用绿色标志,在农产品的营销活动中,选择具有权威性的符合目标市场要求的绿色标志十分重要。

9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价格意味着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免费的,产品的价格需要反映环境资源的价格。由于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增加了投入,因而成本一般高于普通产品成本,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价格要高于非绿色产品价格。

10开发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包括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人员推销和营业推广。

11开辟绿色渠道

农产品绿色营销在其流通各个环节中必须保持其产品的“绿色”。

12弘扬绿色文化

13.引导绿色消费

上一篇: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高分技巧下一篇:公司年会的主持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