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理工作的反思

2024-05-02

对护理工作的反思(精选10篇)

篇1:对护理工作的反思

护理工作需要多反思

对于护理工作来说,规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督导方法,要想把护理工作做好,还需要我们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其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真正运用到临床工作当中。比如学习六步洗手法,是要使大家在掌握方法以后,在工作当中养成一种正确洗手的自然习惯,可是大多数人在检查时会按照步骤来,实际操作中为了省时省力,经常忽略这些细节,工作忙时更为突出。而其他的操作呢,注射、取血、给药我们都遵守操作规程了吗?我们是否用慎独的精神来规范了我们的护理行为呢?

巡视病房、病情观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精神科。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和自知力的缺乏,患者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行为,因此,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及时了解和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预防护理差错及意外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防止养成重操作轻观察、重有形事物轻无形事物、重表象轻实质,重机械观察轻分析思考的不良习惯,避免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重点不突出,不知道患者可能发生哪些潜在问题。此外,护士还要熟记各班工作流程,对新入院、五防、病情变化等重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从察言观色中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对整个病房做到运筹帷幄,防患于未然。怎样不断完善自己的观察技能,当好患者生命的守护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沟通是各项治疗的前提,沟通能力是医学模式转变对护士这一社会角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护士的一项重要技能,如同会打针、输液、插管一样,是每位护士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良好的沟通能解除患者由病痛带来的焦虑、恐惧、紧张等消极心理情绪;能取得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与患者相互理解中妥善解决各种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练硬“沟通”这项软业务来优化我们的服务,用和蔼可亲的语言来化解家属的疑虑、担忧和恐惧,用真诚适度的表情获得他们的理解、信任与配合。对受精神症状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折磨的患者更需要我们用倾听包容患者,用爱心感动患者,用移情理解患者,用真诚赢得患者。我们做到了吗?

临床工作中许多应急情况护士是首当其冲地面对着。许多应急措施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冷静、热情、乐观,更需要知识、技巧以至于技能的配合,因此对护士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否沉着、冷静、果断、有序地配合医生抢救?面对突然冲动的患者能否机智、勇敢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当患者家属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工作,矛盾一触即发时,能否一语中的,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在这些关键的时刻,妥善处理事件的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日渐提高,不仅需要管理者善于加强对护士全面素质的培养,更需要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切切实实让临床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篇2:对护理工作的反思

急救护理教学团队在“护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急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学习领域,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行业专家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本课程的创新与特色之处在于围绕护士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中心,依托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了以救护流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实施了任务引领式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救护过程的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学习成绩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具体实施如下:

一、形成设计理念与思路

通过市场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端正思想、明确学习目标,认识到教学内容即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任务,学习的过程即为工作的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以此为指导思想,梳理出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依靠院校共建,工学结合、以培养护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急救护理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以护理人员职业要求为标杆,以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为平台设计教学内容;以急救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模拟救护情境为先导;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校内与校外教学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课程首先成立课程设计小组(课程设计小组成员由护理专家、行业主管、职业教育专家和专兼职教师组成),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护士职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急救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急救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融入紧急救助员、医疗救护员、急诊护士、ICU护士等相关工种职业标准,选取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急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场所、环境、过程、方法及手段等)设计,选择能胜任本课程教学需要教师队伍,创建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校内外实训条件,确定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形成课程标准。

二、探索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急救护理三大情境17个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模拟教学、情境演练进行,课前组织学生参观急救中心、急诊科、ICU等实际工作环境,并考察每一场境的护理工作任务,让学生有些感性认识,熟悉急救护理工作岗位要求;课中,通过具体的情境案例,组织床边教学或让学生在MicroSim inhospital或ACL8000等模拟软件所搭建的模拟医院中引领任务,通过PBL分组讨论,由本组学生代表在模拟医院中实施救护,根据救护流程的评价让学生更直观的熟悉救护流程,老师根据出现的情况予以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随后教师在模拟人上实施模拟仿真救护,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予以实施,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每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通过自评、互评和考评,检测学生对本阶段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情况;课后的临床见习:让学生感受临床实际岗位需求,与岗位对接;最后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再次在实践中提升应急救护技能。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院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拟定了急救护理课程教育的学习领域,将应急救护技能的培养,作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实施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实验实训基地”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1)PBL教学法: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症课程我们采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角色扮演法: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分别将教师和学生以及项目分组,每组教师和项目固定,学生按规定要求进行轮转换位思考,并体会护士所承担的不同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练习操作能力,始终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新鲜感,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利用MicSim in hospital模拟软件,采用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启发式教学法:根据急救护理的特殊性,为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应急救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我们借助模拟软件和模拟人实施启发式教学,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活动。

(5)模拟教学法:护理实训中心利用先进的第二代SimMan综合模拟人、MicSim in hospital模拟软件、安妮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型人、高级综合急救训练系统、Microsim inhospital等医学模拟培训系统构建模拟医院,搭建医学模拟平台,实施模拟教学。使临床上各种救护场景得以再现,把仿真情境教学推向又一个高度。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急救护技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本课程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式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选取对09级和10级护理学生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予以评价。具体如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后续的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工作中很快融入职业岗位,本课程对于同类课程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3:对护理工作的反思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临床护理,带教

在现有教育研究领域中, 反思性教学研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反思性教学[1], 并对该教学应用师范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了研究, 随后这种教学改革像风暴一样迅速席卷并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教育界。受到西方反思性教学思潮的影响下,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便开始学习反思性教学的理论, 并逐渐开始对其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了研究[2,3]。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研究能力, 现结合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工作经历, 将反思性教学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分析如下。

1 反思性教学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影响

1.1 反思性教学改变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师单一身份

反思性教学使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身份不再单一, 不再单纯为教而教, 而是带着一定的研究目的, 这是一种有理性策略, 大大加强了教学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这就赋予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新的角色定位, 改变了教师在教育理论界的被动地位, 从只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被动灌输到积极主动的自主反思思考。因此说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有效地促使常规单一的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的新型学者的身份的转变[4]。

1.2 反思性教学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专业自主化的影响

研究者大都认为, 反思性教学解放了教师的价值观, 从而使教师迅速成长,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自身修养, 使其更自信、站的高度更高, 从而使他们更能长远地指导他们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取得更高的教学成就。反思性教学使老师们的专业知识更丰富, 专业化教学更自主, 大大有利于专业的自主发展[5]。

1.3 反思性教学赋予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丰富的想象、创造和继续发展的能力

因为反思性教学的影响, 带教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并且做到了边教学边反思, 所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想象创造能力。假如一个带教教师既能快速增长经验, 又能自觉地不停的反思, 那么他的进步就不会是一种短期阶段性的现象, 而会是一种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6]。

1.4 反思性教学是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道德感增加和优良职业品质形成的重要手段

大家都知道, 教师的专业品质是评价教师内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反思性教学恰恰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品质发展。这说明, 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 还大大优化了教师的内在美。这种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是责任感的体现, 更是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象征[7,8]。

2 反思性教学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学生的影响

2.1 反思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经过反思性教学方法教育的学生, 思维发散、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强、有强大的自信心、并对真理的求知欲有明显提高, 可以说使用前、使用后差异显著。反思性教学是如何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呢?在反思性教学课程中,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学习思考, 甚至根据带教老师给出的具体案例、自己分析设置的临床情景。有时还能根据具体的学习要求, 不断从网络、书籍或期刊等媒体或资料中汲取营养知识, 并将应用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当然, 在实际查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疑问、不懂的地方, 这就要求学生互相帮助, 积极讨论。这些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是大大了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寻求真理的热情[9]。

2.2 反思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必须多学科相结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角度分析问题是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理性和审慎是临床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是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和博采众长是解决各种临床问题的必要手段。假如在临床实际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就会让学生感到置身于临床实例的真实情境中, 身临其境的学习和操作能大大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真正做到理解所学知识, 真真切切地做到学有所用, 这对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有不可言语的好处。通过反思性教学在各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让学生们敢于怀疑和创新,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所以说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开放了思想, 而且还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10]。

3 总结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所以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而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老师在这方面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慧敏, 于瑞英, 赵孝英.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专业素质与培训实践状况调查[J].现代护理, 2003 (11) :69-70.

[2]陈玉英, 黄美清, 彭利芬, 等.分层次带教模式下提高护生对执行层次带教老师满意度的探讨[J].家庭护士, 2008 (13) :85-86.

[3]赵坤, 姜安丽.反思性教学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11) :55-57.

[4]梁晓坤.借鉴美国护理教学经验改进临床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 2005 (3) :25-26.

[5]刘爱清, 宋效兰, 朱登萍.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探讨[J].现代护理, 2006 (11) :101.

[6]李慧, 王惠, 珍史蕾.临床护理教师综合考评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4) :15-16.

[7]苏沂, 张勤.影响男护生临床带教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1) :59-60.

[8]张素丽.分享互动式教学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5 (19) :1776-1777.

[9]沈慧珠.规范化带教程序在控制教学环节质量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 (1) :47-49.

[10]林月.循证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5) :84, 131.

篇4:对“减负”工作的反思

一、学生负担重的表现

1.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为了突出素质,就出现了什么都重要、什么都要学的倾向。这样在教科书的使用、课程的安排上就表现出带有倾向性的观点,比如要和国际接轨、必须学好外语、增加体育课的课时……组织编写各种读本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小学一年级各种课本和练习册共9种,五年级竟多达15种。这样就产生了书本多。有了课本,就必须要上课,因此就出现了课程多的现象。

2.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还表现为作业多、考试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个学科可供学习的内容不断膨胀,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却有限。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在重组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原来是所有学生必学的,可能在新课改当中就把它调整为是不必要的,或者是学生自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出于各种担心,还是会把一些教材里没有的东西补上去,这样的确增加了学习的内容。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社会对学生也多了很多新要求。比如说三十年前小学阶段不用学英语,而如今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已经渗透到小学阶段。同时,其他课程的要求又没有减少。

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还表现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一所好的学校,肯定具有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势。为了使孩子能进一所理想的学校,家长都在想办法给学生“加餐”。有偿家教、辅导班就是家长特别看重的途径,从而产生补习多、竞赛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的现象。

二、如何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

1.要使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充分地调研,针对目前学校工作的实际、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研究,改变工作作风,真正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有效地指导,不能只靠发文件。制定有指导意义的课程设置纲要,严格规定教科书的使用,合理设置课时计划,删减一些形式性的教材,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减负的作用。

2.切实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可以通过必要的测试进行。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对学校工作的评价,降低成绩因素的比重。引导学校、家长、社会改变对学生评价只看成绩而忽视能力的倾向,比如可以尝试“分层作业”、“我的作业我要做主”等方法。

3.尽可能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这几年政府也在不断强调这个问题,但实际还是在拉大资源不均的差距。目前,政府和教育部门所提出的省级标准化、中心学校、定点学校、非定点学校评比:实-际还是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是先重点后一般,导致条件好的学校越好、条件差的越困难,好的教师不断地向好学校流动,使资源差距更大。

要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门要下功夫了解学校的实际,从基本配置做起,按照学校需要合理配置,不搞统一标准。教师配置考虑年龄结构,按岗配置。这样在资源配置基本一样、师资配置基本均衡的条件下,才能使学校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减负”,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提质”。只有把负担减下去,把质量提上来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准确地说,减负不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政府、学校、教师观念的转变才是真正的减负。

作者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滦村小学

篇5:对学生工作的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1、自身指导学生工作的理论水平不高,对学生身心规律发展认识不够。

2、学生工作总体设计方面欠缺,缺乏系统的思考和设计。

3、有好人思想,怕得罪人。

4、班主任和学生管理上,出现了滞后现象,总是发现问题后再去改进, 未做到未雨绸缪,象救火队长。

5、学生管理员的管理上,没有过多的.深入基层去发现工作上的问题,班主任与学生管理员出现脱节管理现象。

6、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不够,进取精神需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学校改革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对学生工作站位不高,眼界不宽,考虑处理问题就事论事,思路不宽。工作激情不够,工作亮点不多。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时在工作发展思路上唯条件论,有时从客观条件上找原因多,从自身工作思路、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努力程度不够。有时在统筹全校、分工协作、主动配合、围绕中心、协调发展方面还不够好。对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敏锐力不够。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靠老经验办新事情,在思考、决策和处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运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不高,只限于做好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就行了,缺乏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时工作上习惯于依葫芦画瓢,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只会埋头做事,不会主动思考,想办法、出点子较少。

8、政策执行力不够强。相互配合不够,效率不高,存在工作部署多,督促检查少,致使不少工作有布置无动作,有要求无效果。

9、深入调查研究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够,服务意识不强。虽然每天都下班级,但不够深入。在了解情况时,研究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等方面不深入,解决学生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少,习惯于在办公室想事做事,习惯于常规式、本本式地工作,与学生沟通思想少;听取学生意见少;对重点工作研究多,对科室同志身边的一些问题关心少、关心不够。

二、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反思, 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加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自觉做到“多学习、多实干、多补位,多奉献”,努力做为学生服务的带头人,做学生信赖的贴心人。

2、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多听其他老师和学生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3、进一步强化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学生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千方百计为学生解难事、办实事。

4、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增加工作实效。当前面对学生工作的新要求,敢于担当、务求实效,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工作、完善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5、严格自律,加强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已,要求科室成员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在工作中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办事。

6、 对于班主任的培训应该有计划, 有目标, 有监督, 有考核, 有落实。

7、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及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8、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及自我看书学习,并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既分工又能够有效合作。

篇6: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从自己选择护理学专业到现在已有四年的时光。四年,我从一个懵懵 懂懂的学生到走上临床的实习生再到现在的准护理工作人员。一路走 来,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对护理工作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首先,护理工作具有平凡性。毫无疑问,每个护士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一些平凡的事。例如:整理床单位,为病人量体温,测血压,为病人翻身,打针输液等等。诚然,它是平凡的,但是平凡 的事务只是护理工作的基础部分,虽看似平凡却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体温可以间接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翻身可以预防压疮的产生......因此,虽然基础的护理工作平凡,但也不可或缺。

其次,护理工作具有实践性。护理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学科。虽然,我们进行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最终应用于临床的还是操作实 践,而理论则是指导实践的凭据。无论是穿刺,安置胃管,安置尿管,还是观察病人的病情,与病人沟通交流,都是以在实际情况中实践为 主的工作。因此,护理工作也是十分强调动手能力的。

再次,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工作自然具 有自己的特点。或许,有的人会认为护理工作就是根据医生的医嘱办 事,完全是医生工作的一个附属品。事实却不尽如此。在临床上,我 们是直接跟病人接触的一线人员,护理工作人员扮演着医生的“眼睛” 的角色。另外,医务工作者跟护理工作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举个简 单的例子,医生很关注一个病人的伤口情况,大多考虑用什么药物来 抗感染,而护士则更多的采取保持皮肤的清洁,指导病人进食合理的 饮食等来促进伤口的愈合。由此可见,虽然医护工作必不可分,但是 护理工作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专业性。

最后,护理工作具有创新性。对于这一点,护理杂志上发表的各类文 章,各种关于改进护理工作的小发明就是最好的证明。输液器,留置 针,甚至砂轮,头皮针都是经历了一个个护理工作人员的改进创新才 更方便应用于临床。所以护理工作并不是平凡得一成不变,一味地照 章办事,因此,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 索,善于创新。

篇7:对工作责任心的反思

杨翊

“责任胜于能力”,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赞同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教师,我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教师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热爱每一个学生。当我们有了这种责任意识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抱怨什么工作负担,不会将工作当作一种应付的任务。

在工作当中我们更要关注细节,从一点一滴做起。责任不是停留在口头,而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教育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具有突发性。而且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容不得我们疏忽。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这些变化,及时的给予学生引导。如,学生作业没做,同学之间发生争执,上课无精打采,睡觉,卫生打扫不好,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寻衅滋事,通宵上网,打架斗殴等,我们都应事先弄清事情原由,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我们班上有一个男生,以前很厌学,而且脾气不好,跟班上同学经常闹矛盾,同学们也不愿意跟他交往,在家对母亲也是大吼大叫,甚至离家出走了一个星期,于是在他回到学校的那天晚上,我找他深谈了一次,我们聊了大概有两个小时,他也向我敞开了心扉,主要是跟他的继父合不来,经过这次交流以后,他完全改变了,变的比以前

有礼貌多了,也不迟到旷课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他交往了,他母亲也打过我几次电话,说经过这次事情以后,他的儿子有了很大的改变,她感到非常欣慰。这件事情也让我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同时也更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教师。只有我们处处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言传与身教并重,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获得教育的真正成功。

篇8:对护理工作的反思

1 资料与方法

1.1 查房方法与内容

查房由护理部组织, 科室护士长主持。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大科护士长、被查房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参加晨会交班后进行分组床头交接, 检查当班护士核心制度的落实, 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选择疑难危重患者或新开展特殊治疗的病例进行查房, 查房时由管床责任护士对患者现存护理问题, 实施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汇报, 然后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并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边缘学科、专科护理进行提问。查房过程现场点评, 坚持查房与指导相结合、查房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对措施落实到位的给予肯定, 对护理的不足与偏差及时纠正, 并要求护士注重落实护理细节。

1.2 护士长问卷调查

通过护士长了解开展护理副院长参加护理业务查房对优质护理工作的影响,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护士的主动学习热情是否提高, 病情观察能力提高是否有所体现, 评判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护理措施落实是否更到位,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对后来科室查房互动发言的积极性和启发。每个条目分“显著、一般、无”三个级别评价。2013年4月对临床护理单元护士长发放30份调查表, 进行问卷调查。

1.3 对比查房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患者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教育、解答帮助、环境及制度的宣教等。每个条目分“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级别评价, 选择非常满意、满意的表示满意, 选择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表示不满意。护理部每季度对各临床护理单元调查1次, 按检查当天住院患者的30%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发放调查表实施查房前共868份, 回收有效问卷率为100%;实施查房后共959份, 回收有效问卷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业务查房对优质护理工作的影响

共回收护士长调查问卷30份, 回收率为100%。护士长认为护理副院长查房后优质护理的各项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显著提高比例最高的前3位是:对科室的查房有启发、护理措施落实更到位、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见表1。

2.2 护理业务查房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患者满意度从查房前的97.00%提高到查房后的98.43%, 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 但护理副院长参加护理业务查房后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1.43个百分点。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业务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 实现优质护理的一项重要途径, 王洁等[2]认为通过专业性的护理查房可激发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热情。我们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互动形式查房, 了解护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激发护士的求知欲, 增强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护理副院长查房后护士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

3.2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改进护理业务查房的内容与形式、拓展护理业务查房的内涵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3]。通过护理业务查房使护士有机会参与、讨论、分析护理问题, 通过互动问答, 发挥了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临床指导作用, 提高护士共同学习的主动性, 使护士病情观察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而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使护理措施落实更到位, 危重患者护理更安全。由此可见, 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人员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途径, 护理副院长参加查房及现场点评, 从深度、广度提升了专科护理水平, 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3

采用客观真实的案例查房本身就是一个拓展知识的过程, 互动交流, 彼此分享经验, 启发思维, 有助于共同进步[4]。每次查房后都进行现场点评, 要求护士从整体观念和换位思考角度来护理患者, 注重护理细节和患者需求。本组有80%的护士长认为, 通过护理副院长的查房对科内查房很有启发, 摸索出更多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 修订更完善的操作流程, 使患者获得更满意的服务。另外, 患者看到领导亲临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感受到关怀, 住得放心, 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了。

参考文献

[1]雷向华, 林燕文, 李卫伶.坚持护理业务查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6) :274-275.

[2]王洁, 霍孝蓉.护理查房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3) :1183-1185.

[3]姚荷娉.护理业务查房的临床应用[J].甘肃中医, 2009, 22 (8) :49-50.

篇9: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督导;反思;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39-01

教学督导是高校内部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基本制度,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教学督导机构。 “督”就是监督、检查,“导”就是指导、引导。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就是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管理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教学质量。无疑,教学督导制度对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许多院校在这项制度的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以及认识上和理念上的偏差,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其正常职能的发挥。本文拟就教学督导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1 教学督导的职能和作用

现代督导理论认为,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桥梁作用:教学督导人员深入课堂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及时发现教学组织管理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和管理职能部门反馈信息,提供咨询,提出建议。同时,督导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对各教学一线单位的成绩做出一定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改进工作的依据,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

1.2 督促引导作用:与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机关不同,督导人员可以长时间的深入教学一线,一方面,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倡导良好的教风。另一方面,通过教学督导,全面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管理,规劝和纠正违纪现象,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1.3 评价作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困难而复杂的问题。由于督导人员在身份等方面的客观性、旁观性以及权威性,使得他们的评价结果相对较容易为人们接受,因而常常作为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为许多高校采纳。

2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常见的典型问题

我国的教学督导制度,是从西方引进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教学督导制度无论从督导理论还是督导实践体系上,都还很不成熟。在教学督导理论的研究中西方特色的印痕较重,适应我国教育国情的研究比较少,整个教学督导理论体系的研究还不成熟、不全面,尤其是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督导实践体系研究。因而在具体的督导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运行机制不明确,制度不健全: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教学督导队伍,并制定有相关“督导条例”,但由于没有独立的组织机构,而且教学督导人员的责、权、利等关系问题没有明确定位,或者定位不准确,使得督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2 督导职能过于宽泛:关于督导职能的范围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一些高校从一开始就从制度上明确了督导的全方位职能,要上管政策、下管对策,既管领导,又管教师学生,等等。由于督导职能严重超宽超限,造成事实上的越位,因而在实践中或困难重重,或难以为继。

2.3 督导人员素质结构不合理:许多高校在选聘督导人员时,都注重从已经离退休的老教授或管理干部中选择。这种方式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考虑到精力、体力和知识更新和督导工作的特殊要求等等因素,清一色的退休老教授组成的督导人员队伍结构仍存在不少先天的缺陷。

2.4 督导方式简单粗糙: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机关的配合外,还需要教职员工的充分信任。但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在有些高校中,往往是以“找问题”、“查漏洞”的方式来开展督导工作,只“督”不“导”,这种工作方式,一方面容易与行政机关职责不分,出现越权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极易引起教职员工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使得督导工作无法发挥其效能。

3 加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对策

3.1 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等等。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必须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督导人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特别是提高督导人员在教学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督导的功能。

3.2 加强督导队伍建设:由于教学督导涉及高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督导人员应当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修养,能够把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具备先进的管理思想,善于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与问题;拥有民主意识和公平公正的作风,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因而,这就要求教学督导人员在总体上应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很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是教学研究专家、学科专业教授和教学管理专家的“三统一”。

此外,应加强对督导人员的培训。可采取定期培训、发放资料、外出交流考察等方式,帮助他们熟悉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有关教育理论及管理制度,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使督导工作更具有原则性和方向性。

3.3 改进完善督导方式:督导工作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督导方式。要改变过去以“督”为主的工作方式,加强“导”的力度,在“导”字上下功夫。督导人员要彻底改变把督导工作的内容单纯看成主要是挑刺、找毛病的观念,而应是通过检查、督促,着力于正面指导和引导,通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所形成的锐利目光,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组织示范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帮教,真正促进被督导者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行以引导、倡导、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前瞻型督导”、“榜样式督导”,有效提高被督导对象内因的变化,变“要我变”为“我要变”,全面提高教学督导效益。

3.4 加强督导自身评价:督导机构作为整个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开展的好坏也应和其它部门一样纳入学校的考评体系之中,应探索恰当的方法手段对其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督导质量效益进行评价。只有将教学督导工作置于监督之下,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才能提高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使教学督导工作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丽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探析.《三峡大学学报》,2007.6

[2] 胡亮,周小冬,庞康利.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职业圈》,2007年第21期

篇10: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反思

摘 要:我国目前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罪犯结构、特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努力实现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从而保证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罪犯;教育改造;创新。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的工作方针。教育改造,作为我国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我国监狱制度的一大优势。2008年11月***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监管场所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教育改造方法,强化心理矫治,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真正使服刑人员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同志的这一论述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

首先,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监狱本质特征和特色的需要。注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与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的本质区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狱的特色。只有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才能充分体现这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本质思想,才能充分显示出我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看家本领。

其次,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适应国际斗争形势的需要。“监外一阵风,监内势必一层浪”,狱内的改造与反改造斗争,必将随着国际斗争风云变幻而趋向尖锐和复杂。要保持监狱改造秩序的长期稳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出应有贡献,必须认真加强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只有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坚定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未雨绸缪,应对自如。

第三,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适应押犯新情况、新特点的需要。当前,在押犯人数不断增加,押犯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重刑犯、暴力犯、流窜犯、“三假犯”(假姓名、假住址、假身份)增多;涉黑、涉毒以及“法轮功”邪教案犯也不断增加。这些罪犯恶习深、思想顽固、心理阴暗、行为怪僻、危险因素多,增加了改造难度,给监管改造和教育改造都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为此,监狱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特点,采取新对策,以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第四,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稳定监管改造秩序,促进监狱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确保监管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仅靠装备先进和人盯人的战术是不够的,根本的办法要靠强有力的教育改造工作,从而实现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另外,要保持监狱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也离不开对罪犯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造工作,加强对罪犯的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监狱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监狱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教育改造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方面不断创新,为新时期教育改造工作向纵深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教育改造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监狱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充分发挥“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核心功能。

监狱要实现改造罪犯的功能,必须依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这两个手段。要实现《监狱法》规定的“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个根本目的,监狱的工作中心就必须回到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上来。

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改造罪犯的功能被削弱。我国的监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刑罚执行部分,即严格意义上的“监狱”;第二部分是生产经营部分,即监狱企业;第三部分是为社会服务的部分,即“小社会现象”。目前这种“三位一体”的监狱特征是历史的产物,由于财政保障不到位,为了监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弥补监狱经费的不足,监狱及监狱警察把大量的精力放到监狱构成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上,尤其是放到了生产经营上。在这种功能多元化集于一体的监狱体制下,使监狱职能出现“异化”,监狱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改造工作上来,削弱了教育改造的功能。

(二)押犯结构的变化与监狱警察队伍素质的不适应减弱了教育改造工作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罪犯构成日趋复杂,教育改造难度确确实实在增大,暴力犯增多,胆大妄为、铤而走险的增多;危顽犯增多;有较高文化层次,原是领导身份的罪犯增多;罪犯的思想更为复杂隐蔽,在服刑改造过程中其功利性改造思想突出。这些变化,对监狱警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监狱基层直接管理罪犯的警察主要是警校毕业和其他非法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懂管理的多,学过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的人不多,基层教育型的警察偏少。另外,监狱警察的知识更新不能及时,而源源不断的罪犯把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带进了监狱,罪犯群体中的知识和特点是动态的,而我们的警察知识结构相对于社会而言是静态的。许多一线警察综合素质较差,在此情形下,教育改造工作是很难奏效的。(三)财政保障不能到位与教育投入少的矛盾导致开展教育工作的有限性。尽管《监狱法》已明确,国家将保障监狱教育改造经费。但是,由于目前财政保障不能完全到位,加上监狱经济困难,以至于监狱经费紧张,更难落实教育改造经费了。以某省为例,该省监狱经济困难,罪犯教育经费不纳入财政预算。罪犯教育费每月人均5元只是一个政策,有政策而无来源,教育费仅靠监狱自己解决,因而实际用到罪犯教育上的钱往往是少之又少。在没有投入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罪犯开展的教育活动只能是少搞或者是不搞,开展教育受到了限制。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一直是我国对罪犯矫正的两大手段,其中教育改造手段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监狱的特色,是社会主义监狱性质的基本特征。然而,上述原因制约了当前教育改造工作效能的发挥,影响了监狱工作方针的贯彻执行。

(四)罪犯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教育效果不佳。原有教育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赋予新的内涵,做到与时俱进,而是更多地沿袭了传统的罪犯教育内容和方法,导致罪犯教育改造效果总体不甚理想。实施中除了着重投入时间量,还应该着重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教育模式,行之有效的方法内容,对教育效果追求上的务实。在监狱的实践中常常存在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空洞抽象,重“政治教育”轻“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对道德的审视和重塑,缺乏真正深入罪犯内心的内容。教育方式单

一、简单,脱离社会现实和罪犯自身实际,仍停留在说教、强制灌输接受层面,缺乏双向交流互动,无法调动罪犯自我革新的“内因”,当然也难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云南省某监狱编在扫盲班、小学班的罪犯,虽然成绩合格,但待办理出监手续时,不会写自己姓名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罪犯连摁指印也找不着地方。

三、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途径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粗浅认识,笔者就强化和改进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教育改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率先垂范,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监狱领导应当把教育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带头承包转化危顽犯,带头做个别教育工作,经常参与教育改造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改造工作的考核力度,尽可能硬化教育工作制度和教育工作考核细则,采取不定期考核与季度考核相结合,按照考核的结果,认真地给予奖罚。建立教育激励机制,加大对个别教育能手、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力度,在立功、提拔、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倾斜,营造一种做教育工作光荣,人人争做个别教育能手,争当教育先进工作者的氛围。

(二)加强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的罪犯素质教育。现在社会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我们的特殊教育也应当跟上去,跟上时代的步伐。罪犯素质教育内容,是全面提高罪犯的整体素质。首先是思想素质教育,它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应该加大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针对重大的政治、政策性问题及时搞好应时性的专题教育,法律教育、监规监纪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旨在纠正恶劣的思想和行为。第二是文化素质教育,由于《义务教育法》在部分地区没有很好地落实,新入监的文化层次低的罪犯仍占很大比例。文化素质是基础,一定的思想教养总是以一定的文化素质为基础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对思想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提高罪犯文化水平,进而增强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提高罪犯自我教育能力,也能拓宽思想教育途径。文化教育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必备条件,技术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文化水平。目前部分监狱警察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抓文化教育对大部分文化低的罪犯而言,技术教育成为空中楼阁。文化教育以扫盲和提高为主,应当将监狱的基础教育计划列入当地政府教育计划范围内,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欢迎社会教育力量进监办学,鼓励罪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第三,抓好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罪犯职业技术素质。罪犯职硬骨头业技术教育的好坏,是罪犯能否最终完成再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我们改造成果的重要标志。技术教育不仅仅考虑监狱生产需要,还要考虑罪犯回归的需要,要让罪犯多学几门实用技术。积极开展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实用性强的服装裁剪、美容美发、电脑电视、电工、机械修理等培训班,使罪犯学得一技之长,提高技术素质。此外,罪犯素质教育还要重视罪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营销能力、社交能力的培育,使罪犯在相对封闭的一个时期回归社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重新做人。

(三)扩大教育改革工作开放程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这是国外许多监狱已推行的做法,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矫正人员由社会上的心理学、社会学等专家组成,组成社区矫正机构。事实上,社会志愿者教育罪犯有着特殊的效果,社会志愿者与服刑人员是特殊的朋友关系,他们从内容到形式,从语气到形象与监狱警察不同,可以达到监狱警察达不到的教育效果。让社会了解监狱,让社会志愿者参与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是提高教育改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今后监狱教育社会化的趋势。目前至少应建立三种网络,一是地方政府、机关、团体建立帮教联系网络,对罪犯家庭的实际问题,应当尽可能帮助解决,消除罪犯后顾之忧,使罪犯安心服刑;二是与社会知名人士、大专院校、心理专家等社会志愿者建立帮教网络,定期对罪犯进行帮教;三是与罪犯亲属建立帮教网络,经常与罪犯亲属沟通情况,用亲情感化罪犯。(四)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载体

对罪犯开展的教育改造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既要坚持不懈地对罪犯进行系统的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又要在教育内容中注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时代气息,使之丰富多彩,入耳人脑;既要坚持正规系统的课堂化教育,又要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的需要,结合罪犯的思想改造、生活实际组织起有效的系列化的专题教育和辅助教育;既要剔除僵化教条的陈旧教育内容,又要防止忽视思想教育、本质改造的偏向。如监狱在对罪犯的出监教育活动中,要开设“当前就业形势”、“人际关系的处理与调试”、“出狱生活指南”等课程,强化和提高罪犯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训练罪犯回归社会后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和侵蚀的能力。

过去那些相对封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做到信息和知识的及时传播,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造罪犯的需要,也满足不了罪犯及时了解社会的欲望。可结合监狱工作的实际,让罪犯走出高墙,去观察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把网络用于罪犯的教育改造中,使罪犯在监狱中能够利用网络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知识以了解社会。如可开展亲情录像、网络谈心等形式,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以吸引罪犯更多的注意力,真正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发挥监狱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改造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程部主管工作总结下一篇:办公室文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