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

2024-04-20

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共16篇)

篇1: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

湖北瑞成建信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

一、中暑症状

1、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二、预防措施

1、各生产班组主值及管理人员在生产作业现场巡查,发现有上述症状的员工立即将其换下作业岗位并安排至现场主控室及休息室等有空调处休息、降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安排救治。

2、各生产班组作业现场每日晨会组织员工学习高温防中暑及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知识。

3、中兴通公司应在每日员工上班时作好现场饮用水的供应工作,确保生产现场有充足的饮用水、大麦茶等解暑饮用水并负责发放生产现场防中暑药物,对中暑人员进行救治,发现重症中暑人员立即送医院救治。

安环部宣 湖北瑞成建信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三、需重点关注的作业人群

1、室外作业人员、室外巡检人员;

2、电焊工、检修工等作业人员及密闭、半封闭空间内作业的员工;

3、室外检修作业现场尤其是室外高空作业人员。

四、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扣,平卧休息;

(6)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有条件可用30%酒精擦身降温,还可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7)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8)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并立即通知医务室及时送医院治疗;

(9)重度中暑者由现场发现者立即通知医务室,由医务室立即送医院急救。

安环部宣

篇2: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发生中暑相关症状。

一、中暑的表现: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重度中暑:可分三型:

(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重庆做人流医院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二、中暑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中午高温时应减少户外工作。如必须进行户外工作,则应每小时饮用500ml及以上水或茶水。

6.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7.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三、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如盐汽水等,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篇3:防中暑预防、急救措施

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私家车,人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与汽车产生关系。这也使得幼儿遗忘在车内的概率大大上升。炎热的夏天,封闭的车箱就像一个蒸笼,孩子被遗留在车内的悲剧却一再重演,让人揪心。杭州市急救中心医教培训科科长鲁美丽提醒各位家长应该引以为戒,她说,爱他,就别把他单独留在车内,哪怕只是一分钟!

太阳暴晒时,车内温度有多高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

2013年有媒体做了个实验,在夏天下午1点半到3点半之间,将一辆车放在没有遮挡物的地方曝晒2小时,结果显示:仪表台温度最高为84.8摄氏度,方向盘温度为68摄氏度,主驾驶座椅温度为66摄氏度,空调出风口为64,6摄氏度。

高温的结果是车内打火机等物品爆炸,甚至可能引起汽车自燃。所以提醒各位车主,夏天车内不要放置打火机、香水等危险物品。

还有研究表明,车内温度越高,驾驶者反应越慢。温度每升高5摄氏度,驾驶者犯错误的概率就会提高50%,反应时间将减缓22%。同时,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会损害车内人员的皮肤,加速车内饰、仪表盘等的老化。所以夏天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爱车停在阳光下曝晒。

温度太高,车内中暑会要命

鲁美丽科长说,汽车长时间被阳光直射曝晒时,一旦不通风,里面就成了“闷罐”,呆在里面休息容易中暑。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肉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体温升高、导致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直至死亡。一旦中暑病人进入昏迷状态,也就是表明大脑功能已受到严重损害,病情极其危重,如不及时处理就会死亡。

对于儿童来说,密闭的车厢则更危险。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实验证实,在汽车车厢内温度达到45摄氏度的情况下,如果把3岁幼儿放在车内置之不理,只需13分钟孩子就会中暑。在美国,从1998年到2010年,发生253起幼儿被遗忘在车内的事件,平均每年20起。据《今日美国》杂志近日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车内中暑是美国14岁及以下儿童在汽车非撞击事故中死亡的第一大原因,2013年美国共有44名儿童死于车内中暑,2014年减少至31名。

此外,儿童被留在车内还可能会发生以下危险:密闭的车厢内空气不流通,孩子可能因为缺氧窒息,也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另外年幼的孩子会因为空间密闭产生极度恐惧心理,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紊乱,发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

发现车内有人中暑后尽快转移至通风环境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那么,如果我们看到有孩子被单独留在高温的车里,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杭州市急救中心医教培训科科长鲁美丽说,请及时报警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果遇到被锁在车上的孩子已经昏睡过去,应该第一时间想办法打开车门,将孩子解救出来;同时报警和呼叫救护车;然后将孩子移至阴凉的环境,检查他的状况:如果有反应有呼吸,给孩子喝凉盐水,没有盐水时也可以喝水,并用凉水打湿他的身体以帮助降低体温;如果没反应也没呼吸,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鲁美丽科长提醒读者,高温季节,外出乘车也要注意预防中暑的常识。如果发现车内乘客中暑,症状轻微的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要尽快将中暑者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的环境,将其衣领解开,多饮凉盐水,并采用冷毛巾敷身体、往身体上洒水等物理方法降温。当中暑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必须送医院急救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另外,驾车者自己也要当心。如果驾车者从空调房骤然进入高温下的汽车里,温差太大,也容易引发中暑。通常驾驶员会在驾车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中暑症状,发现中暑后,驾驶员应尽早下车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自己放松下来。平时最好在车里准备些可以舒缓暑症的用品,如风油精、藿香正气水、含盐分的清凉饮料等。如果处理及时,往往可以在数小时内恢复。重症中暑者,最好立即就医,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车内中暑不止发生在夏天

很多人认为,车内中暑只会发生在酷热难耐的夏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国内外有很多案例表明,即便在春秋季,车内也可能发生中暑。

国外通过实验得以证实,在27摄氏度的车外气温下,检测到汽车在太阳下60分钟内,车内气温从初始的27摄氏度上升到50摄氏度,车内温度足足上升了23摄氏度,其中的80%是在头30分钟。当户外温度达到30摄氏度左右时,不用10分钟车内便能达到致命的高温。

因此,各位爸妈应充分认识到:不仅是夏季,即使是春秋季,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爱他,就别单独把他留在车内

粗心的看护人把幼儿遗忘在车内的情形时有发生,如何防范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鲁美丽科长提醒家长,绝不要将婴儿或幼儿单独留在车上,在车窗半开或引擎还在运转且开着空调情况下也要慎重。如果是新手父母,还没有适应家里多了一位新“成员”,或者是比较粗心大意的男士,要想办法提醒自己车上有孩子,例如可以把钱包或手提箱放在后座上,确保下车时孩子不会意外留在车里:平时在司机视线里摆个孩子最喜爱的玩具,提醒车内有孩子。养成锁车离开前,前前后后检查车内的习惯。绝对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看护的车里玩耍,教育他们车内不是玩耍的地方。始终锁好车门和后备箱,并将钥匙放在孩予够不到的地方。

知识链接;儿童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在车上安装儿童安全坐骑

儿童特别是2~5岁的小朋友,一定要在车后座上安装安全座椅。孩子坐好后,父母帮助系好安全带。

14岁以下孩子不要坐在副驾驶位置

建议不让孩子坐副驾驶位置。14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身材娇小者应该坐在安全座椅上。

不要让孩子在车内玩耍

有些孩子很调皮,喜欢在车内动动这里,碰碰那里,无意中可能会打开什么装置,甚至是车窗车门,非常危险。

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一来孩子年龄小,力气小,开门容易回弹伤到孩子,夹着手。二来现在马路上车辆太多,孩子有时不注意看周围路况,很容易被其他车碰到伤到。

别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

有的孩子乘车时喜欢把手、身体探出车外,甚至把头探出天窗。这时如果家长不注意或者汽车自动关闭窗户,就会夹伤孩子,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车内温度合适

一般来说,车内温度应该维持在22摄氏度左右,因为这个温度值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如果车上有老人或小孩,则应把温度定在25摄氏度左右更为合适。

篇4: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定稿]

什么是中暑?

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2010年7月,“中暑”被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释义)中暑俗称发痧,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造成中暑的原因:

室内高温作业,通风差 户外露天暴晒作业,致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 工作强度过大

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中暑的征状

先兆中暑: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轻度中暑:

体温在38℃以上,面色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重度中暑: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怎样预防中暑:

★出行躲避烈日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和乳制品 ★保持充足睡眠

★谨防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如打翻热水瓶等引起烫伤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肝火也随着气温往上蹿,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祸端„„

医师提醒,“情绪中暑”可能衍生灼伤、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意外。因此,在炎炎夏天,市民除了要做好防高温中暑的准备,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应劳逸结合,清淡饮食,多饮水以调节体温,多吃清火的瓜果蔬菜等,给心情也降降温。

预防中暑的6种方法:、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2、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3、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冰袋里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4、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5、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6、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突然中暑的防御方法:

1、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

2、解开患者衣领散热。

3、辅以含0.3%盐的清凉饮料,补充盐分和水分。还可在患者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中药。

4、对于热衰竭患者,可以通过吃橘子来补充钾。经过这些处理,一般30分钟到数小时就可以恢复。

重症中暑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就是热射病。

这是由于头部受阳光直接暴晒,使得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体内热继续。高温环境中出现高热41℃以上、不出汗、意识障碍、皮肤发紫时,就应该考虑患者是否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中暑症状,死亡率可达5%到30%,一旦出现热射病,在就地抢救的同时,要毫不犹豫地通知就近的医疗机构(拨打120),由医生来抢救。

中暑降温小常识:

常识一,该如何补充水分?

1、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中,使血量增加,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人体的渗透压降低,影响水代谢,使水分吸收速度变慢,再者,喝多排多,使得大量盐分流失,破坏血液中盐平衡,很容易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引起肌肉痉挛。

2、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补充。一般在运动前可以按如下配方将水饮料备好:每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这样既补充了水分,也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

3、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出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咳漱症状。常识二,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医学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炎夏,容易疲倦和烦躁是安然入睡之大敌。夏天应处事冷静,不宜激动,使神经处于安静状态,做到“心静自然凉”,因而会收到降温、尽快入睡的效果。

因为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常识三,及时补充水分

科学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来喝一杯凉开水(约200毫升),接着,一口一口地喝水,一般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临睡前最好再喝一杯,老年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再喝点水。一般夏日一天补充7杯-8杯水。补充水分要注意两点,一是除了早晨和临睡前一杯水外,一般饮水最好分多次饮,慢慢地喝,不要暴饮;另外,喝水要及时,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同时,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常识四,全面均衡适量营养

据医学观察,当代都市人脂肪、蛋白质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太少。要想安度盛夏,当务之急是要调整膳食结构,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毫不犹豫地将烹调用油量降下来,严格做到每人每天烹调用油1-2汤匙。成人每人每天1只蛋、1瓶牛奶、50克豆制品、50克水产品、50克肉和300克粮食,已经能满足人体一日对蛋白质需要了,太多对健康无益。

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 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常识

五、避开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

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常识

六、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常识

七、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常识

八、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常识

九、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常识

十、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常识

十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篇5: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篇6:夏天中暑的急救措施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篇7:炎热夏季防兔中暑六措施

1.绿化降温。在兔舍周围栽种多种阔叶树木和葡萄等藤蔓植物,在舍间种植低矮的牧草,以遮挡阳光,减少太阳对兔舍的直接照射。据有关资料报道,每100公斤阔叶树的叶片,可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120000千卡。茂密的树林可遮阳。绿化面积比未绿化面积降低辐射热4~15倍。

2.凉棚降温。对于室外架式兔舍,可就地取材用柴草、树枝等搭建凉棚,以遮挡阳光,制造阴凉来降温。农户用石棉瓦做屋顶的,可加盖一层稻草、麦秸和遮阳网。兔舍窗户、运动场要挂上遮阳物,以此隔热降温。

二、散热防暑

1.通风降温。炎热季节,将兔笼摆放在背阳、通风处,便于空气对流、散热降温,打开门窗,开设地窗,安装风扇等,还可以配合增加湿帘,以加强通风降温效果。

2.刷墙降温。不同颜色对阳光的吸收率和反射率不同。黑色吸光率最高,白色反射率很强,所以对兔舍顶部、南面和西面等受到太阳光直接照射的舍内外墙面,可用石灰水刷白,以减少兔舍吸热,起到隔热降温作用。

3.降低饲养密度。降低饲养密度是减少热应激的有效方法。饲养密度不要过大,要给每只兔留有活动的余地,每平方米兔笼饲养密度以在10只左右为宜。同时泌乳母兔要与仔兔分笼饲养,定时哺乳,这样更有利于仔、母兔防暑。

三、用水防暑

1.洒水降温。炎热的中午和傍晚,可对兔舍地面、墙壁、房顶、承粪板等处泼洒凉水进行降温。洒水量以湿润不积水为准。

2.供足饮水。夏季兔对水的需求是冬季的两倍,所以要给兔供足清洁饮水。为提高防暑效果,饮水中应添加1%的食盐或小苏打或维生素C。

3.湿砖降温。取1~2块普通新砖,浸入冷水(井水最佳)中数分钟,待砖块吸足水分后放入兔笼内。由于砖温度较兔体表温度低,因而能起到帮助兔体散热降温的作用。

四、瓜类解暑

1.西瓜皮、黄瓜解热祛暑。西瓜皮和黄瓜味甘性凉,在炎热的夏季每天给兔适量添喂些新鲜洁净的西瓜皮或黄瓜,不仅适口性好,而且兔采食后具有解热、祛暑、利尿、止渴的功效。

2.苦瓜汁止渴消暑。苦瓜微苦带有甘甜味,炎热的夏季可在兔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新鲜苦瓜汁,兔饮后能有效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具有生津止渴、消暑解热和促进兔食欲的功能。

五、药草解暑

夏季养兔经常适量采些野生药草喂兔,不仅有营养,而且能防治兔中暑的发生。能防治兔中暑的常见药草有:马鞭草、牛筋草、车前草、鱼腥草、牛百藤、希莶草、乌蕨、玉叶金花、石荠葶等药草,这些药草均有祛热解暑、降低兔体温等作用。

六、中暑的治疗

1.综合治疗。当兔舍、笼内温度超过30℃时,各类各种年龄的兔均易发生中暑。兔中暑后,其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废绝,常卧,口流涎水,口腔黏膜、眼结膜充血潮红;严重病兔伸腿伏卧,四肢呈阵缩性抽搐,很快死亡。综合救治方法:一经发现兔有中暑表现,应迅速将兔移置阴凉通风处,用凉水冷敷头部,并配合用冷水或淡盐水内服,或灌服藿香正气水2~3毫升,或灌服十滴水3~5滴,或喂服少量人丹,或用大蒜汁、生姜汁少许滴鼻。严重病兔可针刺耳静脉,选尾尖、脚趾间等处放血,针、药兼施疗效更佳。

2.偏方治疗。①山苍子根5克,研为细末,加入少量食盐,开水冲服(灌服)。②鱼腥草50克,洗净捣烂取汁,冲开水调匀灌服。③丝瓜皮、落地花若干,洗净水煎成浓汁,给兔内服。④菠萝1只,捣烂挤汁,凉开水冲匀后给患兔灌服。或取西瓜瓤适量,捣汁,给患兔每只每次内服20毫升。

篇8:女人产后中暑的急救措施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注意事项

1.一般产妇感觉口渴、多汗、恶心、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时,就应考虑为中暑的先兆。

[ 转自携手健康网急救频道 http://www.xsjk.net/jijiu ]2.产妇高温的适应能力较低,所以产妇的居室一定要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但不要让产妇直接吹风,被褥不宜过厚,可以用凉席,穿薄一些的夏季衣裤,多饮水等。

篇9:中暑的类型及急救措施

热天容易中暑,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这时就很容易引起中暑。专家指出,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起病急骤,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其次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

1、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可将病人移送到清凉通风处,给予含盐的饮料如冷开水、绿豆汤、汽水、盐茶水等或服用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建议各车间、项目公司、部门购买1—2包食盐,放在办公室,以备不时之需。)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轻症服用含盐饮料即可,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3、中暑痉挛轻症服用含盐饮料;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若患者出现口腔内出现大量唾沫,应寻找木棒、塑胶棒等物品先将患者口腔撑开,再用手或其他工具将患者的唾沫抠出,避免患者呼吸道堵塞而窒息伤亡,同时避免救助人员自身受到伤害。

篇10:防中暑措施

一、容易引起高温中暑的作业

◆炼铁、炼钢、轧钢、炼焦、铸造、锻造

◆陶瓷、搪瓷、玻璃、砖瓦的制造,纺织、印染作业、锅炉作业

◆夏季露天作业,如在建筑工地、码头作业时

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高温中暑

三、中暑后的早期症状及特异性临床特征

◆早期症状: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轻度中暑:除早期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体温急骤升高等现象

◆重度中暑: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痉挛、脑水肿

四、预防措施

◆进行上岗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胃肠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肝、肾疾病,明显内分泌疾病,出汗功能障碍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加强营养,准备含盐份的清凉饮料(要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创造一个合理、舒适、凉爽的休息环境 ◆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特殊高温作业(如修炉)场所,应配有隔热、阻燃和通风性能良好的工作服,并设置空调等降温措施

◆ 定期检测作业环境气象条件

五、高温中暑的处理

◆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虚脱时应平卧

◆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对于重症中暑的病人,应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将其包裹并给强力吹风,以增加蒸发散热;或用冰块降温(若病人出现寒战,应减缓冷却过程,不允许将体温降至38.3oC以下,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还应该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风扇向患者吹风,按摩患者的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 及时送住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六、去医院就医时应向医生提示的内容

◆从事过的职业及时间

◆目前工作的种类及作业场所环境

◆症状出现的时间及类型

篇11:中暑急救法

预防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于10点至16点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症状

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署: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轻度中暑: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C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措施

夏季天气炎热,非常容易中暑,有的人面对中暑却茫然无措,下面让专家教你如何来应对中暑。

第一,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安静的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第二,应将昏倒的患者迅速抬到环境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一方面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擦身。

同时,还可以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民间的刮痧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上述治疗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

第三,病人清醒后,可适当喝些凉开水,最好是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药品。

篇12:预防中暑应急措施

一、定义

中暑: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低血糖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度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二、事故预测

由于高温作业(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引起的中暑事故;夏季装卸引起的中暑事故(如成品车装车、配件卸车搬运等); 密闭空间内作业引起中暑事故(如:密闭设备内作业、喷漆作业场所通风不畅等);

三、防止中暑事故出现的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2、充足的清凉解渴饮用水,最好是20-25度内的。

3、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

4、防暑降温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凉茶、冰镇绿豆汤等);

5、其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外出办公时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设定过低;多吃各种瓜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等)

四、应急救援措施及方法

1、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

2、有中暑先兆的,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3、强烈的阳光照晒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中暑的抢救方法。

4、应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

5、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或淋浴,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

6、有条件的用酒精擦身以加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

7、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水中降温,救助者要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或把病人衣服用水浸湿。

8、神志清醒者,应喂服清凉饮料、糖盐水及霍香正气水、人丹或十滴水等清热解暑药(公司备有应急救援物资,各班组长作业时负责从安全部领取并妥善保管)。

9、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等,以促使病人苏醒。

10、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五、过度疲劳导致中暑的抢救方法。

1、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2、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

3、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以促使病人苏醒。

4、病人苏醒后给予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六、救援注意事项

1、患者如有呕吐症状,应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2、救助者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不断的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

3、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淡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此时若病人再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后果将更加严重。

4、物理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同时也可避免因皮肤很快冷却而引起皮下血管过度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

批准:贾雨6.13 审定:王玉营6.12

会签:王刚 姚均伟

制造中心精益办

2016.6.12

6.12 编制:单海明6.12

篇13:防溺水急救措施

发现有溺水的人,会游泳并且会急救的人要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如果你只是会游泳不会急救就不要强行的去救人,可以救比你体重小的溺水者。

将溺水的人从水里救出后,边上的人要用纸或者当时能够拿到的清理物品,清理出溺水者鼻腔及口腔里的泥土和其他的异物。有假牙的要取出假牙并将其舌头拉出。

清理鼻腔、口腔后,对于有领口、腰带的溺水者要松解领口和腰带,女性的溺水者还要松紧裹的内衣及胸罩。

倒水,电视里常用的是按压溺水者的腹部,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你的膝盖顶溺水者的肚子。对于体重较轻的小孩还可以用肩顶其肚子的方法将水倒出。

将水倒出后溺水者还没有清醒就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了,这个急救的步骤需要专业培训的人操作,如果周围的人都不懂的心肺复苏的方法就立即送医院。

防溺水急救措施

习城乡南五庄中心小学

篇14:中暑的急救方法

一般处理

发现身边的人有中暑症状或中暑倾向,应该马上将其转移到阴凉而且通风的`地方,松开患者衣领,并使其采取仰卧位进行休息。尽可能找到含盐的凉水或饮料给其饮用,饮用后静卧休息一段时间。

物理降温

中暑之后,患者的体温可能会高达40摄氏度以上,此时应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尽量使其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可以将患者浸泡在约4摄氏度的水中,浸泡时轻轻按摩患者四肢,使其血液循环加速达到散热的作用。还可在患者的头部、腋窝和腹股沟处放置一些冰袋,然后打开电风扇向其吹风。降温一段时间后测试患者的肛温,如果降至38.5摄氏度,则可停止降温。

药物降温

除了物理降温法,患者还可以服用药物进行降温,常用的降温药物为氯丙嗪,它能调节人体体温中枢,并帮助血管和肌肉松弛,有很好的降温效果。通常将适量的氯丙嗪加入补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并密切监察患者的体温和血压,症状缓解后可停止注射。

对症治疗

篇15:中暑如何急救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是中暑的先兆。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处置。如果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的病人,要根据现有条件给予降温处理: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里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快散熱,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温,救助者要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

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救助者还应不时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凉饮料、糖盐水以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的人中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的内关穴以及合谷穴(虎口)等,促使病人苏醒;出现呕吐的,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如果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大量活动过度疲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应尽快就医;待病人苏醒后给予足量的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篇16:中暑急救常识

中暑分为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和中暑高热四种类型。

㈠ 诊断要点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等,此时离开高温环境,略事休息,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体温在37.5℃以上等,休息3-4小时后常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并伴有昏厥、痉挛、高热等。

㈡ 中暑急救

1、将轻度中暑者移至附近阴凉通风处,解衣平卧休息,用湿毛巾置于额部,口服含盐清凉饮料,仁丹、十滴水、麝香正气丸等。

2、肌肉痉挛者,用中等力量按摩。

3、体温升高、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①4℃水浴法:将伤员除头部外,浸在4℃水中,若无4℃水,用凉水也可以,并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使热能尽快散发;②有条件时可将伤员置空调室中,室温调到25℃左右、或用电扇直吹,并于头部、腋下、腹股沟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同时用冷水擦浴全身。

上一篇:XX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bgp路由协议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