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现状

2024-05-23

农家乐现状(精选8篇)

篇1:农家乐现状

农家乐现状调查

假期回家,发现家乡的面貌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的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地理上属于小秦岭余脉。这里山清水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处处令人心旷神怡的人间美景。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投资建设,如今已经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省级4A级风景区。随之而来的就是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由旅游业衍生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农家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开办农家乐的农民经常到旅客中间调查市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有的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则做起农产品深加工的生意。在我看来,农民的增收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种粮转变为依靠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落后面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在家里的这一段时间我特别对家乡的农家乐宾馆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我发现所有的农家乐宾馆都有着统一的管理,有着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饭菜都以富有农家特色的农家饭为主,服务设施比较完备。客房完全按照标准布置,配有空调,彩电,卫生间等设施。而且政府曾多次组织“农家乐宾馆培训班”,专门对农家乐宾馆和饭店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有:礼貌礼仪、餐饮、客房服务当中的基本要点。从而有效提高旅游接待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水准,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与城市接轨。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农家乐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不少旅游者比较乐于成群结队或结伴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家乐”里还在饲养的猪、羊、狗、鸡、鸭等畜禽,要求现场宰杀后烹饪。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农家乐”中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

2、景区安全令人担忧,由于大部分的“农家乐”点规模少、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自驾车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停车难。有的“农家乐”点连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也没有,有的游客甚至还被狗咬伤、猫抓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服务有待提升,虽然有政府的统一培训,但是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甚至没有受过教育,村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点的茶半个小时都上不来;饭菜做得不合要求;有的甚至不能为游客提供洗澡的地方,没有固定的车位等等。

通过这些天的调查,与经营者的交谈,我了解到家乡的农家乐宾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1、组织推动。包括景区推动,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的接待和服务。

2、政府推动。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3、精心规划,强化监管。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同时监管好每一个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细枝末节,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和乡村旅游集体的培训、教育,努力抓好落实,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乡村旅游虽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应加强进行监管和规范,促进市场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我相信只要通过政府统一管理调控,经营者的悉心经营,一定会让农家乐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篇2:农家乐现状

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观念的形成,我区以上王村为代表的“农家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沿山一带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2008年仅上王“农家乐”接待游客9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经济来源,正在形成为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为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质监职能,促进“农家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局密切关注上王村“农家乐”的发展和壮大,开展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区农家乐发展现状浅析如下:

一、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环境优美,民风淳厚。我区农家乐集中在重峦叠嶂的秦岭山北麓,东临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西邻沣峪口沿山旅游风景区,依靠环山旅游观光路,交通十分便利。依山傍水,乡村田园气息浓郁。有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勤劳、朴实的上王人抓住机遇,艰苦创业,辛勤创造,为全区农家乐的开办、发展创出了成功的经验。2003年上王两委会带领村民到歧山学习,借鉴当地农家乐成功的经验,坚定了开办农家乐的信心。开始了大规模的房屋改建和村内环境建设,将两间宅基地改成三间,把土木房改成砖混结构。户户通上自来水,又完成下水的集中排放,实现了村内道路的绿化和村容的美化。

(二)起步早、饭菜香,发展态势良好。1999年,胜利饭店为了拓宽服务业务,发展乡村一日游,经实地考察与上王村确定了合作关系,由胜利饭店定期组织游客到村里游玩,选择10户农家进行接待试点,2003年曾一度中断的服务业务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饭菜种类,价格数量和服务接待等方面对农户集中培训,饭菜可口,价格透明,明显提高了服务质量。环境的改变,文化的丰富,使这里的游客逐渐增多。据统计,2007年上王村共接待游客60万人,2008年增至90万人。五年间,农家乐经营户由2003年的15户发展到110户,平均家庭经营收入近10万元。全村80%盖起了2止3层农家小楼,经营农家乐。火起来的上王村,带动了周边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已经开始涌现了一批特色蔬菜种植户、畜禽养殖户,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加工户和旅游产品生产户。

(三)政府重视,标准化意识增强。

2006年开始,注重收集全国“农家乐”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与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联合,开展“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的调研工作。调研工作围绕上王村“农家乐”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通过与村两委会、“农家乐”接待户的交流座谈、对游客发放《农家乐游客满意率调查表》等形式,深入了解广泛征询有关情况和各方面的评价及要求。为使上王村“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创出品牌,我局在积极工作的基础上,多次邀请省、市局标准化主管领导和专家到上王村考察指导工作,以期得到领导部门的关注。经过努力,2007年,上王村“农家乐”被列入西安市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了促进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局牵头,在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的通力配合下,成立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技术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工作组多次深入上王村进行广泛细致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针对上王村的发展实际,运用标准化工作的原理和方法,起草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标准,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对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认证。为了便于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工作,我局会同旅游局组织编写了2.6万余字内容涵盖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食品卫生安全、农家乐经营规范等方面的《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手册》,发放到每个农家乐经营户手中。在宣贯实施的同时,按照自愿申请、村委会推荐、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确定了15户“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户”作为典型带动,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档次,我局又适时制定出台了《农家乐星级等级评价准则》,引导有条件的经营户不断提高,提供更高的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王村农家乐经营户的标准化意识正在形成和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成效也在不断显现。得到了省、市质监局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08年国家标准委将此项目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层次不高,特色不明显。农家乐不是农业文明的简单堆砌,而是农耕文明的沉淀和展示,是农村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浓缩和升华。而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性强,重模仿、轻创新,经营理念雷同,方式单一,体现在庭院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相似,缺乏个性化色彩。同时,受文化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局限,他们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绝大多数仍处于简单的“农家吃”水平,甚至连观光、采摘等较低层次的活动也无法开展,总离不开“换个地方打牌、换张桌子吃饭”的模式,顾客重游率很低。

娱乐于一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卫生、安全、消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农家乐一般是以家庭式经营为主,从业人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再加上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知识,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同时,农家乐管理涉及到质监、农业、旅游、工商、卫生、消防、公安、环保、文化等多个职能部门,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扶持、规范这一新兴产业,目前还未形成较为健全的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发展不规范、服务不规范、监督不规范的现象。

(三)是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须加强。农家乐是一种以群体模式出现的旅游形式,只有在统一有序、错位发展的环境中才能取得较大发展。由于群众自身的组织程度不高,有时难免形成单打独干、恶意竞争的不良局面。

针对上王村“农家乐”还处在发展和亟待规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规范经营、凸现特色、有序发展、创出品牌才是发展的应对之策。特别是政府在农家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几点思考。

思考一:农家乐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协调与资金投入支持

上王农家乐始于1999年,当年胜利饭店为了拓宽服务业务,发展乡村一日游,为农家乐的发展播下了种子。自那时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停滞于休闲和简单的娱乐、郊游等状态,没有提到一个更高的品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政府的扶持和引导。2007年开始,长安区委、区政府对上王村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扶持,投入300多万元,采取农民出钱、政府补贴“穿靴戴帽”的办法,对环境基础设施和民宅进行彻底改造,使农家乐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了游乐项目,丰富了文化内涵。由于政府有意识的扶持和引导,农家乐成为西安市的旅游品牌,使郊区农村成为都市的后花园,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思考二:农家乐开发应避免简单地照搬城市开发经验,成为城市的复制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是中央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地使农村跟城市一模一样。“农家乐”,“农家”是“乐”的前提,也是根源。因此,无论如何规划和发展农家乐,都要坚持农村本身特色,体现农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开发特色资源,挖掘民间艺术,彰显民俗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使“农家乐”文化氛围更加厚重,旅游观光价值更加突出。这也正是它吸引城里人往乡下跑的主要原因。现代都市人向往的是以休闲度假的机会,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享受属于自己的闲适心情。因此,要把吃、住、游、玩因素融合进去,将“农”字做足,将“家”字撑满,项目种类要多种多样,满足不同 闻不到花粉的香气,体验不到种菜、摘果的乐趣,听不到绿树丛中的鸟语,而是象城市一样全是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歌厅舞池、商场店铺,这样以追求与城里一模一样的农家乐发展目标,就失去农家乐的真正意义,最终会使农家乐走向衰落,因此,发展农家乐,要站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以内涵求品位,防止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贻误农村大好发展时机。

思考三:农家乐开发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上王农家乐的成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周围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但沿山其他乡村,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农民群众积极性很高,要防止一哄而上,粗放经营现象,妥善处理好一些不具备开办农家乐农户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公司+农户+基地提供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条件。

思考四:服务标准化,是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产业要出产品、产品要有标准、标准决定质量、质量关乎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通俗来说,就是满足游客体验农趣、农味、安全卫生、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等要求,将以往服务工作的经验、相关的要求,进行统一的规定,作为统一遵守的准则,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达到最佳秩序、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开展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是制定标准:围绕游客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体现特色,从环境条件、从业资格、经营场所、服务接待设施、安全卫生、经营管理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二是发布、宣贯标准:三是实施标准:四是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验证、确认。

篇3:农家乐现状

1.农家乐目前的发展

我国的农家乐从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3个主要的阶段:兴起培育阶段、引导发展阶段, 以及提升发展阶段。

(1) 兴起培育阶段。在这一阶段, 农家乐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人们开始了解这个产业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 兴起培育阶段的农家乐主要是一些风景优美、地理位置独特的农村人们以家庭为背景, 以城市人很少见的田园风光, 以及具有特色的农家生活为基础, 吸引大批的城市游客来此进行参观、休闲及消费。这一模式的成功开启, 使得农家乐迅速扩大起来。

(2) 引导发展阶段。前一阶段中的农家乐展示出了极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这一新型产业迅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说明农家乐的建立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条有力的捷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农家乐的发展模式有农民自行组织转换到了由相关部门及领导进行组织安排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产生不仅规范了农家乐的一些行为, 而且使得农家乐的发展更具有组织性、规划性。

(3) 提升发展阶段。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有效的带动了农家乐的进一步扩张。各地区均以“旅游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这使得农家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家乐不仅仅在组织上井然有序, 而且突出了各自的特色, 农家乐市场更加丰富多彩了。

2.农家乐发展现存的问题

现阶段, 农家乐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缓慢甚至滞后的现象, 严重阻碍了这一新型产业的未来发展。要想彻底解决这一现象, 首先必须找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 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一个新型产业来说,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决定其发展前景的核心。在对于农家乐这一产业的管理中, 绝大部分管理者选择任其自由发展, 并没有制定一个十分完善的制度, 对于一些发展方向, 以及应承担的义务责任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因此, 近几年随着农家乐这一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 管理也就越来越难, 甚至一度出现了混乱不堪的局面。

(2) 经营者盲目跟风。经营者盲目跟风这一现象在近几年尤为普遍, 人们开始单纯的为了利益去建设农家乐, 在我国90%以上的旅游景区甚至一些风景稍微优美的地区都能够看到农家乐的身影。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 不仅降低了农家乐的质量而且还降低了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二、城市化对农家乐产生影响的原因

农家乐是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并拥有过硬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 人们前进的步伐也就越来越快, 也正是因为这样,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渴望悠闲自在的农村生活, 农家乐顺应人们的需求开始出现在市场中。几乎所有的农家乐都是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 独特的地理环境, 以及浓郁的风俗文化为主要经营产品。人们的特殊需求与这些特殊的产品相结合, 共同推动了农家乐的发展。

1.城市化水平对农家乐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 农家乐大多数处于城市与农村的接壤地带, 因此农家乐均是围绕着城市的边界。并且,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深深的影响着农家乐的发展。总的来说, 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方, 农家乐的发展也就越好。追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化水平决定了游客的数量, 以及他们的消费水平, 而农家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游客的数量及他们的消费水平。因此, 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 农家乐的存在数量也就越多, 这是因为人们对农家乐这种产业的需求大。

2.周围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农家乐的影响

除了该地区本身的城市化水平对农家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周围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对该地区的农家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的周边城市越多, 并且城市化水平越高, 那就表明该地区来往的人口越大, 并且收入总和多。而农家乐的主要消费者就是这些大量的人口, 当农家乐所处地区的周边还有更多的城市, 那么除了本地区的消费者之外, 还有大量的周边地区的消费者。当交通的便捷性越来越高的时候, 周边城市的消费者对于农家的推动将起着一个“主力军”的作用。

3.交通的便捷性对农家乐发展的影响

一个城市的交通的便捷性是影响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那么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联系就会更加的频繁。交通的方便程度有效的决定了扩充了该地区农家乐的发展空间以及丰富的客源。我国当前很多自然环境突出的地区农家乐的发展却并不乐观,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够方便。因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交通的问题也将得到更多的改善, 这样一来农家乐的发展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中还有一个因素对于农家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就是经济。当城市化水平进入到一定得时期的时候, 地区的经济水平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有了经济, 地区的交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有了经济, 人们的消费水平将会大大的提高;有了经济, 地区的人口数量也会得到快速的增加。

三、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农家乐的发展措施

面对着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种种影响因素, 那么究竟农家乐该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发展, 笔者根据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城市化带来的优势

(1) 城市化进程中客源多。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 城镇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城镇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而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会提高当地的消费水平, 从而为农家乐的进一步扩大及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面对客源的增多, 农家乐经营者要努力找出自己的经营特色, 打造属于自己的专有“品牌”, 如地方特色小吃, 地方特色的建筑亦或是地方特有的风俗民情等。用品质拉住顾客, 让他们满意的进行消费, 这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家乐的良好发展, 同样还能够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2) 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这个地方的潜在发展水平。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 经济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绝后的。因此农家乐经营者应迅速的抓住这一发展机会, 利用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经济优势, 迅速占领属于农家乐行业的一席之地, 这对于农家乐的今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更加便捷。本着“要想富, 先修路”的传统思想,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既定目标, 首先便是解决地方的交通问题。一旦交通问题得到了解决, 农家乐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原因有两点:一是便捷的交通将会为农家乐带来更多的消费者;二是便捷的交通将会使农家乐经营者减少很多的成本。因此, 交通问题的解决是继经济发展后对农家乐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因素。

2.当地政府要加强对农家乐行业的管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农家乐自开始发展至今起起伏伏多次,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这一新型行业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关注, 也没有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因此, 农家乐要想从根本上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得到飞跃, 那么首先就得加强管理, 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于农家乐能否有秩序有质量的进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 首先得明确农家乐的经营范围, 不能大而杂, 不能大而全, 要做到小而精, 有自己的特色。

(2) 其次对于当地的农家乐数量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择优选择, 对于不符合市场规定的, 扰乱市场秩序的进行清理。

(3) 然后对于想要进行农家乐行业的人群要给予鼓励, 并请专家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 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规定的农家乐出现。

(4) 最后要有一定的奖罚措施。对于特色突出, 经营规范化、合理化的经营者要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奖励, 鼓励优秀农家乐模式, 这对于地方农家乐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一种保证。同样的, 对于不合格的经营要给予彻底的整理并使其退出该行业。

摘要:伴随着农家乐在城市中的迅速发展, 近几年农家乐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人化解压力的一种非常时尚的解压休闲娱乐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农家乐的发展已经开始停滞不前, 这其中的因素有多方面的, 如城市化水平、交通便捷性的影响等。笔者根据一些实地调查针对农家乐与农村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谢文惠, 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浅谈成都农家乐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家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93-01

成都是最早开展“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城市,也是“农家乐”旅游非常发达的城市。目前有农家乐6000多家,并已经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的示范点,三圣乡还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从郫县友爱乡农科村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87-1991年的萌芽阶段、1992-2002年的发展阶段和2003年开始的繁荣阶段。现在以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农家乐,已成为成都市乃至全国农业旅游的典范。农家乐旅游业也向着品牌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成都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一)走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前沿。成都农家乐开始走在全国的前面。一年一度的龙泉桃花节,开展形式越来越新颖。06年开展了万人结婚庆典,吸引了大量旅游都同时也把桃花节的名气向外传送。每年五月枇杷节旅游者也都在享受自己亲手摘枇杷的同时可以进行棋牌活动。三圣花乡作为4A的旅游区发展势头良好。还有现在越来越多的梨花节红提节油菜花节等等。

(二)分布广,多而杂。各种小型的农家乐星罗棋布,除一些大型正规的农家乐进行了严格的规则,基础设施完备外,小型农家乐多以户为单位,接待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如停车场、住宿、厕所等条件不具备或是不卫生。一些开办者甚至降低接待的质量谋取利益,为旅游活动带来很多麻烦,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急需加以正确引导和规划,提升农家乐的整体形象。

(三)震后竞争危机。成都5.12地震给成都旅游带来巨大损失,农家乐旅游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一些农家乐的依附设施在地震中损害,经过四年的恢复和发展有所好转,但是对部分农家乐而言还未恢复元气。于此同时,震后灾区恢复和发展,带动了水墨羌寨、神木垒景区等地震重灾区也是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加上都汶高速恢复通车,分流了成都农家乐的部分客源。

(四)活动内容单一,千篇一律。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吃饭、麻将、k歌,特别是在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单调的活动,让许多游客无所事事,特别是年轻人难以被吸引,重游的意愿不高。

二、成都农家乐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一)“农家乐”与“生态旅游区”配套开发

农家乐要想办法扩展客源。比如说在成都大熊猫基地旁边发展的北湖景区,就可以想办法和旅游机构合作,吸引大熊猫基地的客人。依附生态旅游景区,能够带动农家乐的发展。借助生态景区的基础设施,也能够改善周边农家乐的交通、生活和服务。还能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和消费意愿。

(二)采取自主经营,集体管理的经营模式

现有的农家乐缺乏统一的管理,无序经营,恶性竞争大量存在,低质高价时有发生,市场十分混乱,影响了良性发展。建议改变管理体制,在经营行为上还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经营,向游客提供休闲、餐饮、娱乐服务。但在市场秩序上要加强规范。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组织和规范。如制定行业收费标准、促销形式还有游客的容量控制。

(三)加大宣传,提升农家乐的内涵

面向全国宣传优势,将农家乐与成都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比如一些物质文化如农家编制制品等。开展多项活动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农家乐格局。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农家乐资源。打造更多的星级农家乐。完善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拓展。

(四)设置开发门槛

设立必要的开设要求,在规模上、卫生上还有人员素质要求上制定相应标准。并且控制每个旅游点从业数量,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和供需失衡。协调好产业结构,除提供餐饮、住宿和土特产销售的产业之外,还要做好本地餐饮原料的供应、产品加工和制作等工作。

(五)增加活动内容

餐饮、住宿是游客的基本需求,但是留住客人的关键在于丰富旅游内容,提供更多活动。最好增加与当地资源相结合,能够满足旅游者关于养生、放松、亲近田园的需要的活动。如江家菜地引导旅游者参与到耕种中,体会农事活动。还有参与制作的农家美食如泡菜、腊肉,以及采茶、采水果等等活动尤其受到家庭游客的欢迎。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成都农家乐的设施普遍不够健全:道路颠簸泥泞,卫生设施简陋;大部分经营个体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但事实上游客对活动设施和卫生设施尤为重视,因此,乡村需要加强改造,加大基础投入,解决好农家乐设施配套问题。

从成都第一家农家乐于1987年春天诞生起,这种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休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难的问题即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和持续性,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农家乐走在我国农家乐发展的前沿,为我国农家乐的发展积累了许多经验,尽管存在许多不足,但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尽显川西坝子恬静、闲适的田园风光。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黄露(1982— ),女,雅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20(3):63-68.

[2]杨达源,刘庆友,舒肖明.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

篇5:农家乐现状

田园风光,回归自然

一个被360°包围的绿色空间,苏州东山东湖农家乐是苏州东山东湖农场旗下的生态饭店,占地500亩,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游玩项目多、农场面积大堪称苏州第一体验式农场。农场内湖水点缀、草林葱绿,一派江南水乡风情。登观小山丘,一览农场美景,湖水依依,云雾飘渺,返璞归真,远离都市的嘈杂,融入大自然怀抱,苏州东山东湖农家乐是你在喧闹的城市中放松休闲的一片静土。住生态客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喜欢在乡村住上段时间,修生养性还不失乐趣。苏州东山东湖农家乐以太湖水产和农家美食为特色。原料主要源于自我:万顷太湖里表演着“自由式”的多个品种的新鲜水产、田间地头旺盛生长的瓜果、时节蔬菜、多种野菜,还有放养的鸡、鸭、鹅、羊等源源接连不断地充实着“苏州东山东湖农家乐”的“菜篮子”。苏州东湖农场东山东湖农家乐生态饭店以星级服务、百姓消费的经营理念来打造家常、生态、休闲的农家乐的特色餐饮风味。活动项目:亲子互动(DIY风筝、蔬菜、亲子游戏)、烧烤、户外拓展、休闲娱乐(采草莓、垂钓)、农事体验、骑单车、划船等。

苏州东山东湖农家乐饭店木质建筑与风景相结合,大气宽敞舒适!依山傍水,观景视野极好。房间宽敞明亮,立于窗台前把湖水的美景收入眼帘,把高山的气魄纳入胸怀。生态客房宽敞舒适,饭店生态菜肴绿色健康有机可口!各种特色菜肴与时令海鲜为您精心烹调,让您“美味”与“营养”兼得。

篇6:农家乐现状

1.2.1国外农业信息的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在经历了第一阶段计算机对农业科学的计算和第二阶段对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的开发后,现在到了知识处理、自动控制开发和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三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中主要发达国家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美国现在以政府为主题构建了庞大,完善,规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如美国国家农业信息库,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库,地质调查局数据库等规模化,影响大涉及信息数据中心库,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美国的农业信息化达到很高水平,虽然美国的农民仅占美国人口的1.8%,但农业信息化强度却高于工业的81.6%。美国大多数农场都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农业生产,美国的农业信息化早早迈入网络信息化时代。

德国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通过电子数据管理系统(EDV)、电视文本显示服务系统(BTX)和植保数据库系统(PHYTUMED)三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来实施。电子数据管理系统是帮助农户获得作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生产原料的市场信息;电视文本显示服务系统是通过邮局的信息网络获得农业信息服务;植保数据库系统可以联机检索农业技术信息。

法国农民可以利用电脑实施精细农业和全程实时监控技术。同时政府建立了“Internet”接力点项目,一是为青年农民提供上网获取信息的机会,二是提高农民信息技术素质。法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特点是多元信息服务主体共存,在法国农业部的《农业网站指导》中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涉农网站就有700多个。

澳大利亚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化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育方式提高农场主的信息素质以及通过市场化引导和发展电子商务等措施,使澳大利亚迅速发展成一个集生态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和服务农业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达国家。在澳大利亚有55%的农场利用网络信息开展电子商务,47%的农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销售信息,获取种植信息和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澳大利亚的(CISC)农业信息网络信息量丰富,包括农业科技,自然气象,农业政策法规和相关行业的信息等。著名网络门户“Agrigate”链接了数百个世界权威网站,并提供无偿服务。

日本提出“IT”立国的口号,在农业方面则建立了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该系统是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它借助电话通讯网络把大容量处理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互联网网络,气象预报,温室无人管理,高效农业生产管理以及个人电脑用户等联接起来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文献摘要,市场信息,病虫害情况与预报,天气状况和预报等信息。

篇7:农家乐现状

摘要: 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相信通过政府主导,制定扶持计划、加强引导、合资等方式可以使其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民俗旅游业;现状;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久居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向往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于是,渔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产业——“渔家乐”民俗旅游在日照应运而生。它的诞生,拓展了渔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打价格战等问题。

1 发展历程

1.1 萌芽阶段 日照地区的渔民一直以捕鱼为业。由于近年来渔业资源濒临枯竭,渔业生产形势已经大不如前,为增加致富门路, 渔民迈出了转产转业的步伐,积极自主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了“渔家乐”民俗旅游。第一个崛起的“渔家乐”旅游民俗村是王家皂村。

1.2 发展阶段 从开始,全区从上到下,人人都参与到旅游的热潮中,在短短的几年里,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迅猛的发展起来。其中王家皂“渔家乐”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对邻村“渔家乐”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游客市场进一步拓宽,日照海滨已经成为中原地区以及周围省市游客的目的地。

1.3 蓬勃发展阶段 目前,日照“渔家乐”旅游的发展,为渔民的收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发展现状

2.1 发展速度较快 “渔家乐”民俗旅游在其项目、内容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她的发展活力与发展前景,呈现出一片可喜的景象。

2.2 适应现实消费需求 现在日照各旅行社的报价相对较低,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优雅。二是交通发达、通讯较为方便。三是“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收费较为低廉。

2.3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为沿海的渔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

2.4 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渔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有:

3.1 盲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①盲目建设缺乏规划。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区总体规划在执行力度上还很欠缺,在发展上盲目性很大。②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目前,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速度相对迅猛,有遍地开花之势。由于组团社的报价较低,转到地接社时地接社再压价到渔家,他们之间相互竞争。③政府管理不到位机制不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渔家乐”民俗旅游户未经许可部门的许可、未接受工商、卫生、消防等部门的检查验收,擅自接待游客的食宿,存在相当的隐患。

3.2 基础设施不完善 卫生条件差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渔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3.3 从业人员的素质低 “渔家乐”民俗旅游是渔民自发创办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凭借自己对“渔家乐”的理解开展旅游活动,参与经营的渔民,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还存在“小农”经营思想,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3.4 产品单一 深度开发不够 目前渔家乐旅游产品单一,娱乐普遍以麻将、扑克牌等传统项目为主,深度开发不够[7]。

4 对策与建议

作为市、区县、乡镇(街道办)应建立四级民俗旅游管理体系,为渔家乐旅游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的扶持、保障措施或者成立一个“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协会或组织[8],通过协会或组织强化自我管理,行业自律。

4.1 加强规划培训 加大扶持力度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在开发中地方政府主导,其开发速度快,投资效益高。

①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规划与扶持。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从真心实意扶持“三农”出发,研究制定并落实好相关政策,为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条件。②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及运作模式。要促进“渔家乐”民俗旅游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就要着力提高“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③引入外资 企业出资 企业与渔家合资。要全面深入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渔家乐的规模,提升“渔家乐”旅游的档次,使日照市的“渔家乐”旅游向着大规模、高档次的方向发展。政府就要充分发挥主导功能,联合一些实力较强和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或私有企业,提倡大力鼓励外资,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资金,引入外资。加大本地旅游资金的投入,为渔家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

4.3 强化监督引导加强管理机制 “渔家乐”民俗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引导。

4.4 转变经营理念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 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渔民走出家门,学习外地成功的渔家乐民俗旅游的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4.5 丰富渔家乐旅游产品挖掘内涵 一是与教育开发相结合;二是增加科技含量;三是加强食文化的开发利用。

5 结论

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相信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农家乐现状

“农家乐”是指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业态, 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1]在浙江广阔且生态环境优美的农村地区, 集舒适惬意、参与体验、融与自然、陶冶性情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方式“农家乐”得到了快速发展。“农家乐”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都市游客前来驻足游乐消费, 使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农业稳健增效, 促进“农家乐”规范经营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新收入、新观念和给农村带来了新人流, 这种“小村庄联结大世界, 小经营开拓大市场, 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的社会分工, 点醒了农耕、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挖掘, 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 带动了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更为农村增添了城乡居民文化交流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渠道。

二、“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

据统计, 截止2009年底, 浙江全省已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 (点) 2331个, 占浙江3万个行政村的近十分之一, “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农户10877户, 直接从业人员96380人, 接待床位8.6万张、餐位61万个, 总计接待游客6412.1万人次, 同比增长15.52%, 直接营业收入44.34亿元, 同比增长20.55%, 游客在“农家乐”购买农产品等带来收入4.7亿元。[2]这说明“农家乐”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增加了“农家乐”经营户和当地农民收入, 也促进了村容村貌整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更说明了浙江全省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 从整体上来看, 浙江省“农家乐”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服务欠规范。

“农家乐”是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方式, 对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要求都较高。而“农家乐”经营户大多是村里的农户, 服务人员都雇用亲戚朋友或当地有闲村民, 他们的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均不高。为节约成本, 很多“农家乐”服务人员没有参加上岗前的正式培训或取得卫生执照而工作, 使其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都不是很强。由于“农家乐”经营户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且运作方式基本上凭农户自身的主观意志进行, 这使他们不能够在门庭若市的旺季和门庭冷落的淡季间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安排资源, 而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和收入平平。

2、“农家乐”的“农”味不突出, 倾向城市化发展, 产品同质化较严重。

特色是“农家乐”的新鲜血液和生命线, 是吸引游客注意力的亮点。但现实却相反, 乡土文化不“土”不“农”、民俗风情氛围不浓厚、农事体验活动开发不足, “农家乐”现代化气息突出, “农”味流失严重。同时, “农家乐”经营户的营销方式、管理方式基本类似, 导致“农家乐”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 造成普遍且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 最终形成激烈的“农家乐”产品同质竞争氛围和导致出现拉客销售“农家乐”产品、“宰客”、削价竞争等严重影响“农家乐”形象的不良现象。

3、“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配套设施不完善, 产业链条不长。

由于“农家乐”位于近郊地区, 除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外, 电力、水力、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消防、安全环保、游览休息等配套设施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这些“农家乐”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将严重影响“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农家乐”发展的产业链条极短, 具体表现为:“农家乐”对农家旅游资源 (如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和环境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挖掘不够, 而提供的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单一, 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仅限于棋牌、观光、采摘等娱乐产品, 缺乏文化内涵和精品, “农家乐”只处于产业链条的吃、住、游环节, 而没有将“农家乐”的“产、供、销、吃、住、娱、游、购”八个环节统筹起来, 全力发挥各自功能和优势, 吸引大量游客并提高其重游率, 不断适应并满足现代化旅游市场多层次的需求。

这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将阻碍“农家乐”的持续发展。因此, 本文从政府和“农家乐”经营户两个层面提出了“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可行建议。

三、“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设计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促进“农家乐”规范化、持续化经营

(1) 以政府政策引导“农家乐”规范化经营, 使其健康发展。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为农民, 他们未受过正式培训, 管理水平较低, 服务意识不强, 这需经营者去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素质, 还需要政府为他们的经营提供前瞻性、规范性、科学性的政策进行引导与保障。因此, 政府职能部门应明确并及时制定出与“农家乐”管理有关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标准, 以建立“农家乐”服务示范体系;同时,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乡村的道路建设;在资源的开发、安全的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对“农家乐”进行规范与监督;在资金、贷款、补助等方面支持与引导“农家乐”逐步走向自律管理的创新发展之路。[1]

(2) 加强“农家乐”开发的统一规划, 有效推进“农家乐”产业化发展。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当地特色来统一规划, 确定“农家乐”的发展方向, 制定发展策略, 开发服务项目, 推动“农家乐”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功能, 引导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实行农旅业一体化发展。“农家乐”的发展有助于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提升农产品价值, 形成以农促游, 以游利农的发展局面。

(3) 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控, 以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

“农家乐”提供的服务质量因不同时段不同游客而有所变化, 因此, 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和《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旅游服务质量评分表》, 定期对“农家乐”服务质量进行测评, 以加强动态监控来及时有效改善“农家乐”服务, 进而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

2、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提升“农家乐”服务, 吸引游客消费

(1) 维护农家设施景观, 保持服务人员整洁形象, 让农家特色有形展示更自然。“农家乐”应充分保证住宿、卫生、服务设施的完备性、现代性、乡村农家性, 以及农产品新鲜、农家菜有特色;让服务人员牢记整洁形象的重要性, 并一直将整洁形象保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乡村土地资源以及民俗文化, 让新鲜的空气、自然的景光、宜人的气候为“农家乐”所用, 开展农事体验和民俗文化活动, 让乡村农家与自然景光交融呈现给游客, 并使其驻足消费。

(2) 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经营,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 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农家乐”需进一步正式规范, 标明各项服务的价格, 各项活动设施、场所注出相关标语, 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游客到“农家乐”的交通方式, 做到活动中的各项设施及餐饮条件卫生安全;培养服务人员关心、乐于助游客的责任心, 从服务人员礼仪 (如礼貌待客) 和服务能力 (如不会因忙碌而无法提供服务) 来对“农家乐”服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服务好游客是服务人员每天的必修课, 树立游客即“农家乐”的第一利润源的观念, 切切实实为游客服务, 进一步提升“农家乐”服务及其质量, 为“农家乐”持续经营提供途径。

(3) 加强“农家乐”营销管理, 培育“农家乐”品牌, 促进“农家乐”健康发展。加强特色产品管理与经营, 培育开发特色“农家乐”;同时加强“农家乐”宣传, 极力塑造特色品牌和农家形象, 培育“农家乐”品牌, 促进“农家乐”特色化经营、品牌化发展;鼓励“农家乐”创新经营, 不断探索新型经营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以规模经营、连锁发展实现规模效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 做到环境资源为“农家乐”发展所用, “农家乐”发展不忘环境资源保护, 真正做到“农家乐”绿色经营与周边环境、资源开发、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易开刚, 俞富强.基于共生视域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 2010, (5) :85-88.

上一篇:英语句子的翻译下一篇:望洞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