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自行车比赛规则

2024-05-10

山地自行车比赛规则(共9篇)

篇1:山地自行车比赛规则

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情况介绍

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位于涟水县郑梁梅大道南侧,古黄河水利枢纽西侧,南面为古黄河,北面为郑梁梅大道,紧邻主城区、周边有郑梁梅中学和涟水外国语学校,基地内景观资源丰富。首期规划设计用地面积约为10公顷。

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是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在我市举办的第一个比赛项目赛场,市委市政府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住建局代建办必须在2014年3月20日之前完工,本工程于2014年1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代建办克服工期要求紧又恰逢冬季低温、春节放假、节后寒雪等不利因素,加班加点建设,确保按期完成上级交办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该工程在抢工的同时,狠抓质量管理,通过不合格材料一律退场,不合格工序一律返工,违反合同条款的事项一律处罚等“三个一律”方式保证了工程品质,取得了进度与质量双赢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在竣工会议上,代建办还对个别细节存在问题的整改,设计变更签证的完善、施工单位工程决算的编制、代建工程档案的收集、项目移交手续作了具体安排,为该工程顺利完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篇2:山地自行车比赛规则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合作伙伴:赞助商 策划书 XX市体育总局XX市XX自行车俱乐部 XX学院体育学院

2012年4月

日10

目录

一、山地自行车简介

二、参赛要求

三、山地自行车运动意义

四、媒体宣传推广计划

1.参与媒体

2.媒体推广活动

五、招商项目

1.赛事指定产品赞助商

2.赞助商权益

六、赛事安全预案工作

七、赛事竞赛规程附件:

(一)赛事项目内容

(二)比赛流程

(三)注意事项

(四)赛事秩序册名单

(五)仲裁委员会

(六)赛事经费支出预算

(七)规程解释权

一、山地自行车简介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了。”于是便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自行车虽然始于欧洲,但美国人发明的山地车却一扫传统的自行车概念,将一股新风吹遍全球。

二、参赛事项要求

1.参赛所需所有用品均自带,本赛事不提供车辆等;

2.参赛所有车辆必须是山地自行车,其它车辆均无参赛资格;

3.有身体疾病或不适者不予与参加比赛;

4.参赛者必须购买保险;

5.参赛选手车辆、护具(头盔、护膝、手套等)自备。所有车辆不得配有任何非人力传动、助动装置。参赛器材、护具须经组委会检查合格,没有头盔和手套不得参赛。

6.所有参赛者须自我保证车辆之质量与状况良好,且满足比赛要求,任何因车辆质量、状况或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或损失,活动组委会及主承办单位概不负责。

7.所有参赛者比赛时都必须佩带安全头盔、骑行手套等必要的安全护具;所有参赛者在比赛中必须维护公平、公正的竞赛精神,遵守比赛规则,注意安全,不做可能引起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冒险或行为。

8.不得有意冲撞、排挤,影响他人比赛及其安全。

9.自行车项目是一个较为危险性的运动,所有参赛选手应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具有一定的操车技术,身体状况良好。

10.活动属于自愿参与,出现意外,活动组织方不承当相关责任。

11.比赛中参赛选手必须遵守自行车项目竞赛规则,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

12.对上述行为,举办方有权对其行为进行:警告、降低名次、取消成绩、取消比赛资格、禁赛等处罚,因违背体育道德所引起的一切责任与后果均由肇事者承当。

三、山地自行车运动意义

1.为宏扬奥运精神,宣传自行车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自行车爱好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户外自行车的文化氛围,推动柳州市“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倡导的低碳,环保,健康、活力、时尚的理念;

2.骑自行车治疗多种疾病,自行车是克服心脏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人是死于心脏病的,骑自行车不但能借助腿部运动压缩血液流动,而且还可以把血液从血管末梢抽回心脏,还同时强化了微血管组织,这叫“附带循环”。

四、媒体宣传推广计划

1.参与媒体

XX市自行车生活网、XX市电视台、XX市日报。

2.媒体推广活动

比赛前一个月由XX市自行车生活网负责宣传,比赛前一周由XX市电视台定时插播宣传,比赛当天全程直播,XX市电视台进行跟踪报道,实时报道比赛进展状况。赛后由XX市日报将其作为头条新闻进行分析报道。

五、招商项目

1.赛事指定产品赞助商

(1)冠名赞助商1个,赞助金额30万元;

(2)指定赞助商3个,赞助金额分别为10万元;

(3)指定供应商(包括服装、饮料、户外用品、银行和保险等)5个,每个赞助的产品及金额为5万元。

2.赞助商权益

(1)赞助商是唯一可以在比赛场地周围进行一系列活动,如设置广告牌、宣传产品和出售产品等;

(2)有关赛事的广告发布享有优先权;

(3)使用本届比赛为期一年的名称、会徽标识。

六、赛事安全预案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确定相关人员及选出总责任人;

2.制定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应急措施;

(1)个人身体疾病的突发(包括中暑、痉挛等);

(2)人为灾害的发生;

(3)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4)其它突发事件发生(具体再讨论)。

3.准备进行救援的工具:医药箱、担架、救护车等;

4.比赛进行时配备车子在前方为山地车做导引,救护车尾随比赛车队行进。

篇3:甘肃省山地自行车高原训练探索

关键词:甘肃,山地自行车,高原训练,探索

自行车比赛项目早在1944 年就出现在甘肃省体育节上。 新中国成立后, 甘肃自行车竞技运动得到较快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逐渐成为甘肃省的传统优势项目。 仅在1975~1985 年的10 年间, 甘肃自行车队参加全国比赛获奖牌70 余枚 (其中金牌达30 枚) , 并先后代表国家出访法国、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谱写了甘肃省竞技体育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作为奥运会竞赛项目, 自行车比赛包括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自行车场地赛等多项比赛。 多年来, 甘肃省所获得的优异成绩多数来自于体能类比赛项目, 其中之一就是自行车项目。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自1994 年组队以来, 女子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运会上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第十一届全运会之后由于梯队不健全, 水平发挥不稳定, 比赛成绩不甚理想。 可喜的是, 男子组近几年通过强化专项技术和高原训练等使得运动成绩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科学训练是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基础。但就山地自行车项目高原训练而言, 虽然有一些认识, 但是, 还不是很系统,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 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 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 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 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1]。 当前, 高原训练已经成为国内外运动训练中的一个热点。 人们对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关系、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认识大约经历了100 多年的历史。 也可以说, 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 再认识再实践的发展过程。 在其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运动实践方面都一直存在着争议。 这主要缘于在运动实践方面有成功的范例, 也有失败的教训。 因此, 人们仍在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其规律性, 以助力运动成绩的提高。

2 对高原训练规律的基本认识

高原训练手段的运用, 其依据是期待在低氧和运动负荷双重刺激下人体生理机能相应发生适应性变化, 获得更为充沛的体能以应对激烈比赛。 研究表明, 高原训练对体能类项目非常有益, 能够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氧的利用能力等。 一般认为,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所适用的海拔高度也有所不同。青少年运动员以1200~1600m海拔高度为宜、 省市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可以考虑1700~2000m的海拔高度、 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可选择2000~2500m的海拔高度进行训练。 实践证明:2300m海拔高度是优秀运动员较为理想的训练高度 (气压太低刺激不足, 太高易引起细胞变性、 器官钝化、 高原反应和疾病) 。 高原训练周期应以大赛为轴心, 每年进行2~3次, 每次间歇3 个月以上, 过多次数和过短间歇, 会造成无氧能力丢失、器官钝化。 高原训练作为一把双刃剑, 成功与失败并存。 其有利的一面表现在对机体的刺激深刻, 可望得到超量恢复, 以提高机能储备, 最大限度挖掘机体抗缺氧和耐酸潜能及抗恶劣环境的能力等。 而不利的一面在于环境转换造成身体不适, 易出现疲劳和伤病, 力量、速度易丢失, 训练负荷难于控制等。 人体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高原训练应用于不同运动项目其具体实施方法应有所不同。

山地自行车运动是集力量、速度、耐力、技术于一体, 是人、车结合的复杂的半机械运动项目。 传统训练理论认为, 山地自行车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项目。 就运动强度而论, 属于中上强度亚极量负荷的项目。 它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耐力, 保证持续1h45min到2h的长时间高速运动的能力, 还要掌握好上肢, 躯干、下肢及全身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及力量素质来保证高速上下坡操车的稳定性。所以, 对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而言, 运用好、控制好高原训练, 就可使其运动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3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高原训练实践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队近几年一直在甘肃榆中、天水、成县和云南呈贡进行高原和亚高原训练。 每年围绕全国主要比赛进行2 次在海拔1800~2500m的高原训练, 其中冬训一般为期3 个月, 夏训为2 个月。 除根据不同比赛阶段安排高原训练外, 其他时间大多在800m~1300m的亚高原进行训练。一般采取长途拉练和定点训练来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3.1 准备阶段

上高原前的20~30d为准备阶段。 以中低强度训练打好有氧基础, 以力量耐力为主进行全面素质训练, 把运动员生理机能调节到最佳状态。 在高原由于低压缺氧、水质硬、温差大、湿度低, 人体免疫力下降, 感冒、腹泻等时有发生, 且病程长, 对运动员机体损害更为明显。 因此, 赴高原之前为优秀运动员注射胸腺肽等免疫性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3.2 高原训练的阶段安排

进入高原地区一般适应3~6d, 以调整和低强度的有氧训练为主。 之后12~13d进行低、中、高强度的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 适当进行1000km~1600km长途拉练。 定点强化速度, 应先慢后快。 中期一般安排10~20d, 每周安排1~2 次无氧阈临界值强度。 后期约为15d, 应以专项训练为中心, 以有氧、混氧为基础。 一般在离开高原, 参加比赛前把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通过运动训练实践与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证明, 一般高原训练4 周机能状况即有明显改善。

3.3 赛前离开高原的时间

根据高原训练实践, 高原训练后离开高原地区的时间非常关键。 不论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成效多显著, 如果离开高原地区的时间把握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赴平原比赛时运动成绩不升反降。 所以, 从高原到平原的时间决定运动训练成功与否。 依比赛日程, 分别尝试过提前3~6d、6~15d、21~28d、30~42d离开高原地区参赛的安排。 其中, 离开高原地区21~28d时参赛, 占取得好成绩的85%。 比如:安徽、苏州两次比赛, 离开高原地区分别为22d和21d时间, 在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整体状态比较好, 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离开高原地区6~12d时参赛, 占取得好成绩的10%。 一般表现为中等水平的优秀运动员。这或许与运动训练量、运动负荷强度及心理压力有关。

4 高原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根据比赛任务、训练阶段目标合理选择高原训练的海拔高度。 拟定进行高原训练时, 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不易盲目赴高原进行训练。

2) 根据优秀运动员的性别、 个人能力、 训练水平等因素, 在高原安排训练计划时应区别对待, 特别是在运动强度方面应科学控制。 在整体运动强度安排上, 必须把赴高原训练前和离开高原地区后的强度衔接起来, 离开高原前要做好充分的有氧耐力训练。

3) 高原训练期间, 训练课前的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活动比平原训练显得更为重要, 应引起优秀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4) 在高原训练期间, 必须进行有效的医务监督, 随时把握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及身体机能、伤病状况,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控制训练强度。

5) 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 氧分压较低, 易造成过度疲劳或运动损伤, 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难以很好地控制, 营养和恢复以及教练员对高原训练的经验和高原训练的规律的认识等因素, 尤其是高原训练后离开高原地区参赛的时间把握上控制不好, 都有可能影响高原训练的成败。 所以, 教练员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5 结语

多年来, 甘肃省竞技体育项目一般以体能类较具优势, 自行车运动队曾有“陇原铁骑”的美誉。 山地自行车自1994 年组队以来, 虽然在女子项目上取得过一些可喜成绩, 但是男子未有大的突破。 近几年, 男子山地自行车项目通过很抓管理, 强化科学训练, 特别是在高原训练方面不断探索、总结, 使得竞技水平有了较大的飞跃。然而, 高原训练作为一把双刃剑, 成功与失败并存。因此, 还有必要通过对高原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 进一步探索其规律性, 为提高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水平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甘肃地方志编委会.甘肃省体育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付远扬.高原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1-20.

[4]韩佐生, 陈耕.高原训练研究[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

[5]马福海, .青海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篇4:如何把控山地自行车

★ 选购

结实的车架,优良的零件组成,精良的组装技术是评价一辆山地自行车的主要标准,将这三个因素综合加以评定后,才能挑选到一辆好的山地自行车。

车架相当于人的骨架,有了车架才能装上各种山地自行车零件。车架由铁、铝合金等材料组成。轻、牢、弹性好等特性是车架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除了结构与材质外,车架的喷漆也很重要。好的车架喷漆均匀,而且会喷3层~4层漆,这样可使山地自行车容易保养,不易生锈。

对于山地自行车零件的要求是既轻又牢固,而且性能要好。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山地自行车骑起来才轻松、安全、方便。但是要达到以上所有条件,就需要好的材料。所以,山地自行车零件往往是左右山地自行车价格的重要因素。

好的零件如果组装不好,便无法发挥其优良性能。在购买山地自行车时,你不妨看一下各部件间的组装工艺是否到位,比如听一下有无异响,轮子的转动是否与车架存在不正常的偏差等。

★ 坐姿

上体前倾,躯干向上躬起,头部稍向前伸。双手有力地握住车把,两臂自然弯曲,支撑住上体,臀部稳定地坐在车座上。两腿做100度~170度左右的蹬踏循環,通过脚部把力量传到脚踏板,动作要顺滑有力。

掌握正确的姿势必须正确处理好人车关系,要根据腿长、臂长、肩宽、躯干长度来选择和调整车架、车座、车把。车架的高低由腿长决定,长度由臂长加躯干长度决定。

车座的高度可按以下方法决定:稳定地坐在车座上,当脚蹬在最低点时用脚后跟踩住,此时腿应刚好伸直,既不弯曲也不蹦直。车座前后和俯仰角的调整由整个身体结构决定,以舒适为准。当曲柄与地面平行时,膝关节与脚踏应在一条铅垂线上;在蹬踏最低点时,腿部应稍有弯曲。车把不应太窄,窄于肩会挤压胸部,应与肩大体一致。

当你确定了车子结构并正确调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不要轻易变动了。

★ 蹬踏技术

蹬踏时,蹬踏脚的用力方向应尽量与脚踏板运动圆周的切线方向一致,在进入蹬踏的时候应逐渐加力,在曲柄与地面平行时力量加到最大,再向下时力量逐渐减小。通过最低点后脚腕和腿部开始放松,并且顺滑放松地到达最高点,再进入用力阶段。整个循环中两腿不要左右晃动,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长途旅行时应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蹬踏,并掌握好节奏,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要用你承受不了的高齿轮比骑行,也不要频繁地变换变速齿轮。

★ 上路

集体出行时,如果你想节省体力,请尾随在别人后面,这样你前面的人所形成的涡流会牵引你前行,使你能节省20%~30%的体力。

在遇到较小的上坡时,上坡前进行加速,利用冲力快速地爬上去,可以在最后阶段使用站立式骑行。较长的上坡或山路需要你平均分配体力,保持匀速,不要急于向上冲,这样会使你过早地进入疲劳期。齿轮比要提前改变,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如果你觉得很累,不妨下车走上一段路,使肌肉放松一下。

下很长和很陡的坡时,先把车座放低些,这样会比较安全。刹车不要过猛,前后同时进行刹车,单独使用前刹会把人向前抛出,单独使用后刹会使车子打转,把人甩向两边。

长途旅行最好给车子装一个后架来放置行李,长时间的骑行,即使背上一个很小的包也会让你苦不堪言。

篇5:山地自行车作文

这种自行车与别的不同,它的带很宽,车把有一个拐弯,车子前后都有减震的功能,车胎上的花纹较深,车把和车座几乎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这种自行车骑起来不累,还可以挂挡!就跟汽车似的,前轮数字越高,就越轻,后轮数字越高,就越重。不过这个车子本来就很轻,但是很稳,可以在滑行时站起来,甚至可以站着骑!不过,这个车子也有一些对我来说不好的特点,比如:没有车筐、不能带人。

我本来没想买这种自行车的,因为我已经有一辆了,但是,看见妈妈的同事和她的儿子都骑着这样的自行车,我也上去起了一会儿,结果,我就爱上了这种自行车,我就和妈妈立刻行动起来,我立刻就买了一辆,妈妈也准备买,我当时就在那里骑了一圈一圈又一圈,然后又从那里骑回家,简直是爽极了。哈哈,我觉得骑那种车子特别帅气,有一种潇洒的感觉,能感觉到风呼啸而过,感觉好极了!

这种自行车上还有很多配套的装置,有一个可以测时速和显示现在的时间的小表,有一个可以放水杯的框架,有一个可一个小东西的小包,还有一个锁链,这些设备对我来说真的棒极了。

篇6:山地自行车介绍

同一年,Gary Fisher和他的朋友们无惧死亡的“塔马尔帕斯山之行”为全新骑行风格的诞生铺平了道路。随着 Gary Fisher 在山地领域引起的巨大反响,他的 Klunker 随后被 Mountain Bike Action 杂志评选为“历史十大山地车”之一。[2] 1976年Charlie Kelly开始推动焕然一新的下坡赛,这是第一个伟大的山地自行车活动。Charlie Kelly委托制商[3] Joe Breeze 设计并开发越野自行车,这是有史以来制造的第一批“山地自行车”并命名为“Breeze”。

Joe Breeze以Breeze为原型在1977年至1978年之间完成设计和制造了9个系列的车型,Breeze的原型车现在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博物馆收藏。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

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于是便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自行车虽然始于欧洲,但美国人发明的山地车却一扫传统的自行车概念,将一股新风吹遍全球。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喜欢,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运动受到人们的欢迎。

山地车赛事

1、全国山地自行车赛。该比赛一般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主办,由各相关城市承办,已经有四川,贵州,安徽等相关城市举办过全国性的山地自行车比赛。

2、环鄱阳湖山地自行车赛,在江西省赣州市首次举办,从赣州市内出发,一直延伸至著名的环鄱阳湖城市带。

3、江西龙虎山山地自行车赛,每年夏秋季节都有举办,一年一届,已经举办了两届,该赛事主要是体现比赛的乐趣,重在快乐比赛,因而不接受专业选手报名参赛,仅限于非专业赛手参赛,这种沿途即可欣赏风景,又可参与运动的比赛形式,很受赛友们欢迎。

4、中国南岳衡山第四届山地车挑战赛。

5、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

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自2006年起开始创办,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顶级业余自行车赛事,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多个省份的6000余名选手, 同时也是众多国内外媒体齐聚的盛会。2009年央视五套的强力加盟,进一步扩大了赛事影响力,提升了赛事品味。

6、环湘江自行车赛:这是一场国内自行车顶尖水平的赛事,中国·长沙环湘江自行车邀请赛创办于2010年,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中心、湖南省体育局、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已成功举办了两届。2012年环湘江自行车赛升级为环湘江国际自行车邀请赛,赛事规格更高,影响力更大。赛事以“低碳、环保”为主题,围绕着长沙“山水洲城”的世界级自然景色,以环洲(橘子洲)、环江(湘江)、环山(岳麓山)为亮点设计赛道,打造成风景最美、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和最具影响力自行车风云汇,充分展示了星城长沙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及幸福名城 的城市风采。

7、2012瑞安市“WIEL”杯山地自行车尖山爬坡邀请赛。

8、2012年清远奥园环大学城山地自行车邀请赛。

9、2012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

10、“redbull rampage” 由红牛赞助的世界顶尖freeride车手比赛,被誉为地表上最残酷的比赛。运动发展

在爬山单车运动中,法国选手在当今国际赛事里已发展成一股新势力,与其它劲旅如美国、澳洲等成为了此项运动中的领导者。法国首先在世界锦标赛的下坡项目(Downhill Event)中高奏凯旋曲,其中车手富尔洛斯(N.Vouilloz)及加舒特(Gachot)分别取得男子下坡赛的冠,亚军。女子下坡赛方面,舒(A.C.Chauss

MARMOT XCH TEAM CARBON on)则替法国在青少年组的赛事中赢得另一面锦标,值得注意的是,她在这组别中夺魁所做出的时间,竟然比高级组的选手所做出的纪录更快,可见法国在下坡项目中实力非常强大。越野赛项目方面,荷兰的班赞斯(B.Brentjens)力压群成为男子组冠军,女子组 桂冠则由加拿大女骑士仙黛(A.Sydor)取得。这批新加冕的世界「山路之王」,在今次征服了德国黑森林之后,将要接受一个更大的挑战--爬山单车已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排准,并已在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首次登场作为竞赛项目。发展前景

据《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据前瞻网调查,由于产业特性和劳动力成本因素,近15年来全球自行车制造产业向以中国为主的有工业制造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2013年,中国仍为世界自行车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整车生产厂、零配件生产厂分别达到500多家、700多家,世界前五大厂商主要基地均在中国。而随着世界各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自行车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随着自行车进一步的结构升级,将给行业的参与者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赛制

在山地车赛的出发点,所有选手同时出发。男子山地车赛全程为40-50公里(6-7 圈),女子比赛全程为 30-40公里(5-6 圈)。比赛的确切路程要等到比赛前一天晚上才能确定,主要是裁判要根据天气等条件来把握比赛时间。一般男子选手需1小时15分,女子选手需要1小时左右。这种令参赛选手极度疲劳的比赛还存在海拔上的变化,其高度将从海拔面升高到海拔230米左右。特点

山地车的主要特征是:宽胎,直把,有前后的减震,骑行较舒适。宽而多齿的轮胎提供抓地力,有减震器吸收冲击。近些年来前减震的应用成为标准,前后减震的车辆越来越普及。一些山地车开始使用副把,但角度上扬的横把却成为了时尚。在DH车上800mm

以上的把横已经较为常见。

MARMOT山地车

山地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行时不必选择道路,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都获得了广泛 的好评,骑车者可以在各种路面环境上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

MARMOT山地

山地车,因其坚固、粗犷、新颖的外型、缤纷夺目的色彩、优越的骑行性能,很快成为都市青年追求的时尚。

换胎 山地车,各种部件均不同于普通自行车,具有缓冲作用、抗震性能好的轮胎,牢固结实、材料刚度大的车架,不易疲劳的手把以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够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等,都使山地车更加适合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

山地车,车速一般有18速,20速,21速,24速,27速以及30速。正确运用变

山地自行车赛

速器,能应付平路,上下坡,土路,顶风等复杂路况和气候,比普通自行车快速省力得多。

长途骑行,应适时变换调速器,充分发挥山地车的特长。一般来说,应以脚下略感有力为宜,若觉得有点“空”,就应马上换高速比;相反,若感有些吃力,就应及时换成低速比。如若是能略知一二修理技术,骑上山地车的感觉简直就象个国王,在以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骑上山地车去拥抱大自然,既放松心情,又锻炼身体,成为休闲新宠。

分类

普通越野XC(Cross Country)

轻度越野车型,有很强的爬坡性能,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 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较追求轻量化与高速通过性,因此新车型多为29寸 大轮径。多为硬架,前叉行程80—120mm。

林道TR

(Trail)

骑行路线多为林间小道,因此得名,注重骑行的流畅性,多为全避震车 型,行程多为前后140mm。

全山地AM

(All Moutain)

正如其名,车辆性能平均,连续爬坡或下坡都能胜任,但都不专长,对于只想拥有一辆车但却能骑更多地形或想进行长途越野旅行的人来说是最佳选择。行程前后150—160mm。双人竞速DS(Dual Slalom)

双人曲道赛用车,因强调高速过弯,飞跳,打泵(pump一种借助地形加速的技巧),车辆多为短形成或中等行程,由土坡,林道,AM,FR车改造而来。

自由骑FR(Free Ride)

一种不拘泥于地形限制的技巧性骑行,05到10年左右风靡美国车界,产生了大量技术高超的freerider。倾向于高速高强度,借助自然地形或人工修筑的跳台来进行很大的腾越,喜欢在空中各种特技动作,行程180—200mm

飞跃DJ(Dirt Jumping)借助人工修建的场地进行空中腾越与特技动作,车辆多为硬尾,短后叉,强调强度与几何角度,车架多为co-mo钢,有较大的跨下空间。135*10mm后轮,前叉行程100mm以下。

速降DH

(Down Hill)

篇7:我的山地自行车作文

在某个星期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去捷安特自行车(giant)专卖店里买来了一辆自行车。

车是一辆以黑色为主色,以白、黄、蓝为辅色的变速山地自行车。它的车把是橡胶做的,有一个一个小颗粒,摸上去很舒适;上面有档位,左手三档,右手七档;换挡时,左手往后拧是加档,右手往前拧的加档。在平路和下坡的时候用高档,在上坡的时候用低档,使我们骑的时候更为省力。车把上还装了一个铃,是黑色的,上面有一个蓝圆圈,只要按压一下按钮,铃就会“叮”的响一声,可以告诉前面的人,后面有车。车的前轮安装有减震系统,在崎岖的道路上可以发挥作用,减少震动。我还给它装了一副黑色的挡泥板,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就是我的自行车的尾翼,尾翼后面还有一个反光灯,像一只大眼睛一样。最奇特的地方是自行车的座位,它是三角形的,中间还有一点凹下去,座位可以根据人的高低进行调节。停车时用的支架像筷子一样,又细又长,还可以锁住,免得支架不稳。此外,我的车还装了一个包,包上面还有一个河马标志,这个包牢牢粘在斜梁上,它有左、右、中三个口袋,里面可以放我的车钥匙、mp3、手套等物品。我还有一个车载音响,是蓝色的,有一根黑色的带子,用来把音响固定在车的斜梁上,音响的两侧有霓虹灯,可以根据声音的节奏发出不同的亮度。

篇8:山地自行车比赛规则

目前, 我国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发展较快, 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2014 年在仁川亚运会上山地自行车项目男女运动员分别夺得冠军。即便是这样, 但与世界高水平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我国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瓶颈不仅是运动员的体能, 更重要的是技术。尤其体现在骑行过程中, 下坡、转弯、传动、小技术衔接和全程节奏上。如何在技术上尽快提高, 使运动成绩有所突破, 是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运动训练、比赛实践, 笔者认为目前在技术训练上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技术难点, 完善训练方法

根据山地自行车人车一体的技术特点, 要培养运动员特殊的运动技巧及基本技能与动态平衡相结合的能力。 仔细研究山地自行车比赛中下坡、弯道、小衔接技术的流畅性、灵活的传动应用、全程节奏、转折、尾随、刹车等技术、技巧。加大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 时理论和运动训练实践相结合。在训练过程中, 不但要采用分解、组合、分解强化, 完善技术, 更重要的是对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动作技术教学, 使其形成技术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 避免今后对已形成的动作技术进行重新改进。尤其是强化山地自行车运动员上、下坡和高难度技术, 并且使运动员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攻破难点, 力求快速通过下坡操车技术的平衡和稳定, 预防错误动作。

(1) 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上坡技术是考验其控制人与车及身体平衡的能力。此时运动员的重心要前移, 但不要太靠前, 使车后轮不打滑, 以避免后轮失去牵引力。上坡前, 将轮盘转化成小轮。于平地骑行中相比, 身体要向车把靠近, 控制前轮的肘部弯曲下压, 适当分配体力, 控制好呼吸。无论是滑下颠簸的山地, 还是绕过路上的障碍, 必须都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

(2) 下坡时身体不要过于僵直, 手臂与腿保持松弛状态, 身体重心降低并根据路面坡度的大小将重心后移, 切勿前倾。转弯时应控制前轮, 重心前移, 向后踏压外侧踏板, 内侧踏板抬高, 行驶中注意观察, 注意前方。随时调整重心。合理应用刹车制动。

(3) 在转弯训练时,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运动员掌握不好会被甩出, 更会影响骑行的速度。离心力的大小, 直接影响转弯的速度和大小, 它随着速度的加快和半径的减小而增大。为了更好的完成转弯和节约时间, 运动员应使自己的骑行速度与转弯的半径得到协调, 并在转弯的内外侧倾斜重心。无论何种转弯, 车子的倾斜的角度和转弯应相适宜。所以, 要对比赛路线多了解。适应快, 对运动技术的完成速度亦会相应提高。

(4) 我国男女运动员, 在前轮控制技术上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而且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充分地控制前轮。控制前轮时, 应使受控制的身体压力放在前轮上让车行进。值得注意的是, 当陷入混乱时, 全身紧张, 向后拉把, 这时易造成摔跤。如果掌握好了前轮刹车技术, 就能在出发时选择更快的速度, 前轮刹车作用比后轮更大。 所以, 使用刹车手段可以更晚的拐弯和长时间保持最高的速度。转弯和死弯要灵活应用前后刹车技术、技巧, 特别是利用自身的协调性和平时积累的经验, 保证车不滑倒, 人不摔跤, 确保安全的同时发挥出正常能力。

2、全面技术训练, 提高综合能力

山地自行车不论是训练还是比赛, 一定要确保踏蹬、呼吸、全程三个节奏及灵活的选档技术。

(1) 在速比的选择上, 不要尝试采用太高的速比驾驭车, “ 高”档使膝盖承受很大的负荷, 可能会导致超负荷运动或肌肉紧张。选择低档以便能既快而又有节奏的进行。选择理想的转数因人而异, 并取决多种因素。如;进入急弯前, 首先变速较轻的传动, 以便通过后能够快速启动, 保证速度的正常进行。下坡时, 传动比应选择链条不宜吊链的状态。上坡时, 选择在自己正常踏蹬节奏的范围内。踏蹬节奏主要的要领是动作协调自然, 用力集中。在坐骑和立坐体位姿势中完善合理的驾驭车技术。

(2) 踏蹬频率是构成驾驭车技术的重要因素, 是有效踏蹬技术的综合体现。所以, 更应提高踏蹬动作的圆滑性来克服现存的速度障碍。

(3) 呼吸节奏主要在出发抢位和最后冲刺时频率加快。训练和比赛中途一般都是比较均匀, 有时在中途变速摆脱对手时也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 但应采用较深呼吸及时调整。

(4) 全程骑行节奏是集呼吸、踏蹬、传动、体力分配等综合技能的体现。在国内、国际比赛中, 甘肃王祯、安徽姬建华、云南朱永彪、江苏任成远等优秀运动员, 尤其在某一时点上状态欠佳的情况下, 通过及时调节, 如, 采用自己的节奏骑行, 较小传动、圆滑的踏蹬动作, 分配好体力等, 在较落后的位置, 调控心态, 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不像年轻运动员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 放大传动, 心理慌乱, 没有了自己的节奏, 越骑越没有感觉。所以, 在训练中应该更加完善骑行节奏。

3、对比赛路线铭记于心, 提高路线的适应能力

山地自行车的比赛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 大型赛事从报到到比赛, 运动员适应场地的天数不超过4 天。在国内还好一些, 在国外, 运动员早上训练还要乘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场地。短短的时间, 紧张的训练, 要求运动员在适应路线的同时, 一定要铭记比赛路线属于能力型还是技术型。熟悉路线应通过各个地段, 一圈有多少下坡、拐弯、难度较大的坡度、平道及上坡的坡度及距离。特别是湿地泥泞的雨雪天, 应特别小心。此外, 根据路面特点和运动员自身应有的技术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在大脑里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路线图, 以便于传动比的灵活应用和技术动作的合理完成, 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1、路面的选择

不论是平道、弯道、上下坡, 在比赛时一定要沿着自己训练时所骑行的路线进行, 预防树根, 器皿尖利物容易损坏车轮和破胎, 导致遗憾退出比赛。

3.2、弯道的选择

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在平道进入弯道、下坡进入弯道、上坡进入弯道的水平都较差。或是降低了正常的速度慢速通过, 或是速度过快导致在弯道定车, 亦或是失误下车或者摔跤。在平道和下坡, 主要掌控好自己的骑行速度, 选择切线路段并结合自己适宜的传动大小。上坡弯道主要调节好传动比, 但一定要清楚坡顶的坡度, 预防因传动过大导致专项力量不足出现失误而下车。

3.3、较复杂的高难度下坡路面

近些年, 我国山地车的比赛路线和时间同国际比赛有所接轨。比赛时间一致, 比赛路线突出了速度。但无论是国内锦标赛还是全运会, 较复杂的高难度下坡路面几乎没有, 导致国内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时, 尤其是面对欧美国家设置的路线无法骑行, 只能推车通过。所以, 增加高难度路线刻不容缓。骑行高难度下坡时, 首先要具备勇气, 必须控制好车辆, 保持车辆平衡。坡度较大时, 先把车速减慢, 下坡时保持车速的稳定性。关键是降慢速度, 并将身体移向车座后边, 重心在两脚及脚踏部位, 注意力集中, 看清路线。

3.4、小环节衔接路面

面对该路面, 一般来说, 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骑行通过, 但是通过的速度和流畅性不一。优秀运动员在此环节中, 常采用惯性和变速比技术、技巧。既调节机体, 节省耗能, 又不影响骑行速度。在训练中应采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 加强训练。

4、重视比赛出发抢道的技术训练

在山地自行车越野比赛中, 根据排名站在前一排的一般有八位运动员, 选择最佳出发位置就相当重要。这时应根据对手和前面进入山道的距离判断排位是左还是右。当出发枪响时, 要抢占有利位置。这时很容易造成运动员拥挤、下车、摔跤、受伤。因此, 在平时训练中, 要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运动员清楚, 既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又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 安全骑出并抢占有利于自己的比赛位置, 并控制或破坏对手的骑行节奏, 造成对手体力消耗或其他的意外, 造成心理压力和情绪紧张。

5、充分认识山地自行车发展的规律, 提高运动员的个体能力

山地自行车运动是一个集速度、耐力、力量及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项目。对技术要求比其它自行车项目更高。比赛路线在山丘沟壑地段, 时上时下, 时左时右, 起伏不定。有较高难度的下坡, 也有较平坦的平道, 比赛路线决定了山地自行车项目的特殊性。一般来说, 优秀运动员要有较好的心肺功能, 强大的肌体供能能力, 完善的专项技术, 良好的心理素质, 顽强的吃苦精神和勇气。根据山地自行车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 技术和体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名优秀的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应具备娴熟的驾驭车的技术。 如果驾驭车技术不娴熟, 不完善, 就不可能在比赛中顺利完成赛事, 更谈不上创造好的成绩。如果运动员体能好, 但技术差, 在训练、比赛中往往会有力使不上, 既会影响骑行速度, 又易摔跤, 运动成绩很难提高。另外, 优秀运动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运动员看起来技术水平和能力都不错, 但每次遇到比赛成绩反而不如平时训练的成绩, 特别是大型的比赛。因此, 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山地自行车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 就是要充分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6、结语

山地自行车运动是集力量、速度、耐力、技术、全程节奏于一体, 是人、车结合的复杂半机械运动项目。它对优秀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骑行技术、人与车结合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以良好的技术基础为积淀, 才有可能保障其水平的发挥。因此, 优秀山地自行车运动员欲取得优异成绩, 就必须在技术训练上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摘要:山地自行车运动是一个集速度、耐力、力量及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项目。优秀的山地自行车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要有扎实的基本技术和驾驭车的能力, 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运动训练、比赛实践, 对如何搞好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山地自行车,技术,训练

参考文献

[1]周广科.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探讨田[J].南京体院学报, 2002, (2) .

[2]包建兵.我对对山地自行车高原训练的认识田[J].甘肃体育科研, 2002, (2) .

[3]张忠秋, 阎国利, 吉承恕.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认识水平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田[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8) .

篇9:巴松措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

本次比赛由西藏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主办,西藏自治区户外协会、西藏巴松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和设施开发管理中心、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比赛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大巴松措旅游资源,使巴松措成为中国户外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欢聚之地的一个良好契机。未来几年,工布江达县将彻底改变巴松措“一岛一湖”的原有模式,举全县之力把巴松措打造成本县龙头景区,将巴松措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原生态旅游胜地、西藏知名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林芝旅游转型的领跑者和高原户外天堂。

5月2日上午,随着西藏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甘丹平措县长的发令枪响,参加本次环湖赛的勇士们如利剑发出,飞奔在环湖赛道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最终来自贵州的陆正虎,以1小时30分27秒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公开组男子冠军,来自广东的邓湖平以1小时50分57秒的成绩成功卫冕公开组女子冠军,来自拉萨的罗布获得区内男子组冠军,来自拉萨的蔡广莉获得区内女子组冠军。

全国各民族车友的环湖盛宴

本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区内的88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比第一届环湖赛选手人数增加了3倍。其中有藏族、汉族、珞巴族、苗族、维吾尔族、壮族、土族、土家族等8个民族的选手,堪称国内参与民族成分最多的自行车越野竞速赛。本届自行车越野竞速赛高手云集,其中有2011年环青海湖业余公路自行车赛冠军、2012年黄山国际山地车节22公里组冠军、2013年UCC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深圳站、济南站男子山地精英组冠军、2013年贵州六盘水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男子精英组冠军贵州车手陆正虎;2007年新疆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冠军、2011-2012年全国山地户外金标赛两届冠军、2013年甘肃临夏超级六项赛冠军,维吾尔族红牛签约车手排祖拉·卡斯木;2012年青海西宁文峰杯山地赛冠军、河南信阳公路自行车赛个人组冠军、甘肃张掖越野自行车赛冠军,土族车手魏魁;曾经挑战单日骑行500KM,17小时成功完成的56岁车手杜合军;此外,2013年第一届巴松措环湖自行车越野竞速赛季军何怀松;2013年第一届巴松措环湖自行车越野竞速赛女子组冠军邓湖平、亚军何冲,再次参加比赛。

本次环湖越野赛,正是围绕藏传佛教宁玛派神湖巴松措的环湖朝圣道路而进行,延续千年的巴松措转湖仪式,是信徒们自我修行的一种朝圣方式。选手们从位于巴松措湖尾的木巴村的景区大门出发,转道步热村,沿着朝圣之路一路碧波荡漾,松香野花弥漫中,雪山、佛塔、经幡、玛尼堆,求子洞、消灾洞等人文神迹分布沿途赛道。抵达湖头千年古村落错高村,沿湖而下转道结巴村进入公路赛段,最终冲刺湖尾木巴村终点。2014第二届环巴松措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设置赛道41公里,70%为山地越野赛道,分为专业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15.5公里和业余山地12公里,30%为公路赛道,平均海拔3600多米,是目前中国海拔最高的越野自行车赛事。这一路骑行既是巴松神湖蕴含人文宗教文化的无尽体验,也是体验藏东南风光的极致盛宴。

车友福利再次推出

自去年首届环巴松措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后执行的骑友进入巴松措国家4A级景区免票政策,得到了广大车友的热烈支持。经过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巴松措景区管委会同意,将在本次环湖赛后继续执行“骑自行车进入巴松措国家4A级景区免票政策”。

无论骑友们是从川藏、滇藏、青藏,还是新藏线进入西藏,并且骑自行车抵达巴松措国家4A级景区,都可以免门票进入巴松措景区游览,同时还可以进行环湖骑行体验。这项优惠政策旨在推动低碳环保的自行车运动在巴松措的发展,使巴松措成为中国户外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欢聚之地。

上一篇:(16.11最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优质教案下一篇:“心理安全培训活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