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的双龙洞说明文

2024-05-23

金华的双龙洞说明文(共9篇)

篇1:金华的双龙洞说明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编排在北京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9册第5课中。文章是按游览顺序,先后写路上风光、外洞、孔隙和内洞,最后写出洞。另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溪流。文章段落分明,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凸显了游记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实真挚。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游记的写作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学习通过描写感受把一个意思说具体的方法。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分析:

学生可能读懂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来写,能够找出明线,但暗线(溪流的走向)可能找不出来。培养概括能力是五年级培养和训练的重点,但学生往往不能进行提炼、精简、概括。对此,我扎实的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景点的特点,在学习外洞特点时引导学生把多种不同的答案通过进一步读书,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最精简的答案,再概括孔隙和内洞的特点时定会学以致用。真正的培养了学生概括的能力。学生不容易真正的理解孔隙的矮、窄,当人躺在小船中,到底距离岩石有多大的距离?内洞到底是怎样的奇特,这些都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边读边想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感知,以及利用图文资料,从而真正体会到孔隙的矮、窄,感受到外洞的奇特。学生地处平原地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包含1个多音字:系)及新词,认读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游记中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理解“记”在题目中的含义,交流叶圣陶、溶洞(包括石钟乳和石笋)资料 二.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字词的学习情况

读音:盆栽 突兀森郁 额角 孔隙 蜿蜒 系着 孔隙 浙江 词句:进 孔隙 挤压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指明读,结合句子说说“明艳”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中描写了几处景点?(路上、外洞、孔隙、内洞)

2.找出课文是用哪些语句把游览的景点连接起来的,用数字标在句首,连

3.用“~~~~~~~~”画出描写溪流的语句,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小结提升:文章按有这样的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叙述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游览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和角度都非常清晰。四.划分段落,体会沿途景物描写的作用 1.根据游览地点给课文划分段落。

2.自由读这一部分,想一想:叶老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①看到:

花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树——结合“花”一起理解。如果学生没有同时谈花和树,则引导:仅仅是山上的花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吗? 山——沙土粉红色,独具特色,一谈而过。

溪——“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学生可能从“宽、窄”“缓、急”、四个“时而”体会到溪流形状、声音的变化,可追问:为什么溪流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就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指导朗读:这“宽、窄、缓、急”的溪流多像一首欢快的乐曲,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请你读出溪流的变化。

②感受到:“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导读:各色的映山红、粉色的山、深绿、淡绿的植被。作者用一句话把看到的画面全部展现在读者眼前,难怪“眼前一片明艳”。请你把想象的画面读出来。

整合:山中有数有花还有水,所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自由,你读着有什么感受呢?(美)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会用两个段落来写沿途的见闻吗?(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很浓,心情舒畅,对景物的赞叹。)3.小结写法:作者就是这样不需华丽的词藻,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实的叙述给读者,这也是叶老的写作特点。五.总结 六.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2.找来两篇游记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第二课时(展示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

2.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双龙洞各景点的特点。3.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能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难点:学习、体会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叶老的《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回忆他都介绍

了哪几个景点?(路上 外洞 孔隙 内洞)让我们跟随着叶老的脚步继续游览外洞、孔隙、内洞。二.读懂内容,体会写法

(一)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想一想,景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二)自学研讨,学伴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共享。要求:先说景点特点,再读句子谈对词句的理解。外洞——大 1.学生可能说“大”

①学生可能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带着感受读。

②引导归纳修改:外洞“大”,还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如果学生用书中描写大的具体词语或句子填空,则引导归纳:你们觉得哪个同学归纳的更精炼、更准确?修改填写的表格。

【设计意图:指导概括的过程是培养概括能力的过程。】

2.带着想像品读。都来读读这句话,试着读出外洞是这么大。(自由读,指名读)小结:叶老就是用这样一句很平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外洞的特点。过渡: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是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孔隙又是什么特点呢? 孔隙——狭窄、低矮

1.从“孔隙”词意感受“小”:“孔隙”是什么意思?(窟窿眼儿;缝儿)你们读了“孔隙”这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呢?

2.归纳特点:学生容易说“小”,或“矮、窄”。如果学生开始没有谈出后两点,师在学生体会小船进出和进洞感受时点拨。①学生可能从只有小船进出读出孔隙“小”,随机出示:

A学生能从只有小船才能进出、并排仰卧、用绳子拉进拉出等谈孔隙很小或低矮、狭窄。

B师画图配合演示小船进出方式进一步体会:师配合演示,边听边看,体会到了什么?大家都来练习读一读,看谁能把小船进出孔隙的过程读清楚。(自由读,指名读)

过渡:你们还从哪感受到孔隙的特点?

②学生还可能从乘船进洞的感受谈孔隙“小(”或“低矮”):我怀者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A学生容易从“仰卧、自以为„„才„„可是还„„,从„„到„„到„„没有一处不贴,挤压、要是„„准会”等处”感受到孔隙的小或矮、窄。

B引导换词体会:随学生谈到“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补充出示并点击变

这里的“贴”字还能换成什么词?(如挨、触)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好?(体会到是紧紧地挨着,从而感受到孔隙的低矮)都读一读这句话,体会着必须紧紧的挨着船底的感觉。

【设计意图:品字品词是语言的感悟的重要训练内容。同时,也是学习准确运用语言的过程。】

③学生还可能从进洞感受体会到孔隙的“矮、窄”

A学生容易抓住“眼前昏暗、都朝我挤压、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体会到孔隙的低矮。读出你的感受。去掉最后一句话,你来对比着读一读,有什么体会吗?(叶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非常清楚。)你们都练一练,一边读一边想像着自己在乘船进洞。(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学习从不同方面描写景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利用对比读体会作者的感受,同时了解写法——运用真实感受具体描写,为读后仿写做好铺垫。】 3.整合全段,感受写法。

①指名分工读,(前部分女生,后部分男生),大家认真听,边读边想像这情境,想想叶老是怎样写孔隙的特点的,我为什么请两位同学这样分工读?

②小结写法:叶老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真实实的写了下来。

4.你们说孔隙的意思是“窟窿眼儿,缝儿”,那么这里为什么称为“孔隙”?(体会是与群山、内外洞相比较它的确是太小了。)【设计意图:在整合全段内容中梳理写法。】

过渡:我就是这样仰卧在小船里,穿过低矮狭窄的孔隙到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内洞——黑、大(宽广)、奇„„

1.学生容易谈到“黑、宽广(或大)”(板画)①学生可能从“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体会内洞“黑”。一读而过。②还可能从“内洞一团漆黑……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引导结合“在内洞走了一转……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联系在一起谈。谁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内洞的大?

齐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叶老是怎样写游记的。这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游览)这就是游记的特点!

【设计意图:整合全文;学习游记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三.体会写法,仿写“孔隙” 1.学生审题:课后4题。

2.回忆叶老描写“孔隙”用了什么方法。补充出示仿写内容: 3.执笔写话。

4.交流修改,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把读写结合落实在课堂,突出实效。】 四.总结提升 叶老曾说:“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今天从这一篇课文,我们有所领悟。五.课外阅读建议

读一读叶老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继续了解岩洞的奇异,感悟游记的写法。六.课后作业

1.学习“孔隙”写法,完善仿写内容。2.修改表格。附板书: 5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

篇2:金华的双龙洞说明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5、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

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

听朗读录音。

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

1、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3、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6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多读也不少读)

三、课堂作业

1、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随时发问。

2、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二、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1、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色彩多明艳啊。

3、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

三、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来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宽”“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板书:宽、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4、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1、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

2、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3、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情?

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

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来吗?

复述或者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涵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

2、结合课件(或图片),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小组内交流评议,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明观看顺序,读一读,感觉这样写条理就比较清楚了。

(2)、指名看着图像,试着给图配音,描述洞内景象。

三、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结出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组读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推荐课外阅读

像这样的课文,记录了作者游览过的地方,你读了,仿佛跟着作者在游览观光,这就是游记,你喜欢读吗?都读过哪些游记?你都摘记了精彩语段吗?能背记这些精彩语段吗?

六、课堂作业

1、背诵、摘录精彩语句。

2、指导造句;

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形态变化时可以运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蹈动作时而……”,“我的心情……”等)

篇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解读

清晰、简洁的叙述线索。文章先简要介绍了去双龙洞的时间和双龙洞所处的地点, 接着从去双龙洞的路上开始写起, 盘曲而上的公路,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这明艳的景物, 描写时笔触轻松明快, 作者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一路欣赏风景, 很快便来到了双龙洞。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老老实实写起, 先写了首先到达的外洞, 接着写自己怎样仰卧在小船上从外洞进入内洞, 再写在内洞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参观完毕, 作者还不忘交代一句自己以同样的方式乘船出了洞。由于游览的顺序就是写作的顺序, 因此文本的叙述线索是十分清晰、简洁的。学生从中懂得, 写游记散文时, 如果以游览的顺序作为写作的顺序, 可使文章结构非常清晰, 写作的难度也因此会有所降低。

有详有略的场景描写。相比而言, 关于外洞的描写比较简单, 而从外洞乘小船去内洞的过程和内洞的景象写得比较详细。这是由于外洞的特点主要是宽大, 只要突出其宽大的特点就可以了。而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却选择了详写, 这是因为从外洞到达内洞并不是简单地走过去就可以了, 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比较有特点的过程, 给每一个进出双龙洞的游客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也不例外。同样详写的还有作者在内洞的所见所闻。这是由于内洞不仅是“双龙”所在地, 还有许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石钟乳和石笋, 而这些也正是没有去过双龙洞的读者最想了解的地方。文章的结尾部分描写从内洞返回外洞, 由于与从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是一样的, 因此作者只作了简略交代。

洗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写游记, 把话说清楚、说准确是很重要的。能把话说得准确、清楚又很洗练是一种语言功底。叶圣陶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正是表现了这种功底。

如, 作者描写去双龙洞的路上迎着溪流而行: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时而急, 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四个“时而”, 与“宽”“窄”“缓”“急”相组合, 强调了溪流随山势而变的主要特征;作者描写溪流声是“时时变换调子”, 这里的“时时”一词不仅表现了溪流声的多变, 而且区分于前面的“时而”一词, 使得语言富有变化, 整句话读来语调明快, 富有节奏。

再如, 作者描写内洞中石钟乳与石笋的样子: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 形状变化多端, 再加上颜色各异, 即使不比做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

能够根据各自的形状和颜色引发联想的石钟乳和石笋让人惊叹, 但作者却认为“即使不比做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即使……也……”的表达方式强调了石钟乳和石笋由于“形状变化多端”与“颜色各异”给观者带来的美好感受。

身临其境的表达效果。衡量游记写作的水平,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看它能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应该说, 本文达到了这样的表达效果。

如, 作者在表现自己仰卧在小船上从外洞进入内洞时, 这样写道:

眼前昏暗了, 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读这样的句子, 读者也仿佛在一片昏暗中感受到山石的逼迫和挤压, 甚至听到了自己略带紧张的呼吸声;那“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的担心, 也似乎不是多余的, 心里也会不由得嘱咐自己, 绝不可以将头“抬起一点儿”, 哪怕只是“稍微抬起一点儿”都不行。

再看作者描写外洞的宽敞:

走进去,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周围是石壁, 头上是高高的石顶, 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

如何表现一个地方的宽大?如果用具体的数字来描绘, 对许多人来说, 空间的大小可能依然是比较模糊的。但这里调动了读者的生活经验, 让读者去想象一个能容纳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会的大会堂有多大, 这是在读者的生活经验范围之内的, 是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描述, 就使读者如同身在洞中, 感受那外洞之大。

根据以上解读, 笔者建议将本文作为一篇习作例文来教, 即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阅读学习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因此,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根据这个教学重点, 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教学步骤:

第一板块:游览双龙洞

这一板块主要是通过初读课文, 理清文本叙述顺序, 即作者的游览顺序。

1.初读课文, 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帮助学生梳理以下基本顺序, 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在路上———外洞———从外洞到内洞———内洞———出洞

作者的写作顺序也是游览顺序, 作者就是按照自己的游览顺序来写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本文清晰、简洁的叙述线索。

2.再读课文, 思考: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略?

略写的部分:外洞与出洞。

详写的部分: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与内洞。

3.默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写得简略?有些地方写得详细?理解作者有详有略的场景描写。

第二板块:细赏双龙洞

这个板块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理清写作顺序和内容详略的基础上, 抓住作者详写部分的内容, 领略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

1.从外洞到内洞:

(1) 读课文第5自然段, 即作者描写从外洞到内洞的部分, 思考:作者是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 想象作者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

假如你就在那只小船上, 你仰卧在上面, 小船马上就要进入那个到达内洞的孔隙了, 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假如现在你独个儿仰卧在小船上, 工人开始拉船头的绳子, 你已经驶入了孔隙, 此时你的感受如何?结合以下重点句来讨论:

眼前昏暗了, 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假如现在你仰卧的小船驶出了孔隙, 你来到了内洞, 此时你的感受又如何?

通过上述情境的创设, 感受作者洗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及其令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效果。

2.内洞:

(1) 作者在内洞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象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2) 作者认为那些石钟乳和石笋“即使不比做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 为什么?

外洞给作者的主要印象是宽大, 透过内洞的描写, 内洞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结合相关句子来说明, 感受作者洗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及身临其境的表达效果。

第三板块:游记写作

按照将本文作为习作例文的教学定位, 这个板块是在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基础上, 借鉴、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写一篇游记。

篇4: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官室、器皿,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篇5:游金华的双龙洞

游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马浩雷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小导游小雷。今天我就带你们去咱大浙江的金华双龙洞玩一玩。我们今天一道去的有三辆红色大客车,一百来个小朋友呢。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现在到了双龙洞的洞口,郁郁葱葱的树木挡住了炎炎夏日,像一把把遮阳伞,挡住了一个大火球,有像开空调般的凉爽。

来到洞口,一下子豁然开朗,就像是乘着多拉A梦的时光机从隧道钻出来到大草原,贪婪地吸着这用不尽的空气,享受着一派自然的清新。这里的宽敞那么惹人爱大概是与我们来的方式形成对比吧。你们大概无法想象水与石的距离有多狭小。我们四个人一组平躺在小船上,眼前漆黑一团,个个都非常紧张,生怕脑袋上的石头压下来。因为只要稍一抬头就会撞到石壁。小船在黑暗中前进了大约三十秒,我们就来到了内洞。这样的滋味恐怕只有身临其境才会知道。

随着大伙儿“哇”的叫唤我才从刚刚的旅程醒来,才发现又进入了另一个梦。这个梦就像在仙境,这里五光十色,怕是那些光里石里都注满了玉液琼浆;又像是一个童话世界,哪里都有一个我们想不到的故事,真是大开眼界:到处都是石钟乳和石笋,在彩灯的照射下又神秘又美丽,栩栩如生,有“龟蛇大战”、“天狗望月”、“天马行空”、“青蛙盗仙草”……

说起“龟蛇大战”,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两条小蛇精偷偷地潜入了双龙洞,被一只神龟看到了,就与它们大战了三百回合后。神龟输了,它便想要逃跑,可是它的壳太重了,跑不快来,只好把壳丢掉了,躲在了水里。我们听得入迷,然后不禁对这洞府有了别样的.敬意,好像看到了遥远的古代那只卸甲神龟,而今我们依然被他庇护着……

双龙洞可不徒有美景哦,这仙人的府邸当然有其妙处。内洞冬暖夏凉,在这三伏天里也只有十五度,冬天你也尽可以脱去外衣享受这自然天成的温适。这样的避暑胜地你还不动心吗?

我们走呀走,突然听到万马奔腾,转而如雷轰鸣,震耳欲聋。乍一抬头,却见一道瀑布从天而降!我们每个人在瀑布前拍照留念。

篇6:《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哪里的景色是怎样的?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3.讨论理解:“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4.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5、过渡: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检查自读情况。

(l)出示电脑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①读一读,说一说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②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额”字。

(2)指学生轮读课文,随机正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4)教师小结: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探究2、3自然段。

(l)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b.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c.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交流对第3自然段的理解。

a.教师: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

b.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

C.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5)小结:第2、3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写得有声有色,充满了对沿途景物的爱,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写会生字词。

2.搜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第2、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吧!

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景

1.自学第4-7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外洞、孔隙、内洞都看到了哪些景象,有什么感受?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经过说清楚的,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船的“小”,由外洞到内洞的“窄”,注意学习这种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师:课文中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

(让学生各谈自己的理解,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

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①出示电脑课件,欣赏内洞的神奇美景。

②感情朗读第6、7自然段。

③质疑问难,合作解疑。

a.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

(学生可能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太像”。经过争论可逐步得出结论:此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b.课文中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

C.“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照应上文“泉水”。

4.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这段讲什么?

(乘船出洞)

三、总结全文

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四、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先分小组设计“外洞”、“孔隙”、“内洞”处的解说词,再轮流担当导游。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说一说。

五、课外作业

把金华双龙洞的迷人景色讲给家长听。

六、教学反思

第一,课堂应该注意师生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篇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4.读课文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龙身体,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形状?)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

(二)研读环节研,了解内容。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不急,我们通过绘制游程图了解作者游览的景点。(师板绘双龙洞示意图)你能在文中把老师点下的地点名称圈出来吗?动笔找一找。2.谁来说?(师板书地点)

3要是能连起来说一说就更好了。我们对照课文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

4、学生展示。

5、你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金华、罗店、入山、洞口是去双龙洞的(途中),外洞、空隙、内洞是正在(游洞),出洞是按原路(返回)。

(三)品读环节,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通过游程图,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但游记文体不但要交代游程,还要写清在游览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你觉得在游洞过程中,哪一处的感受最为惊险呢?(孔隙)

(一)重点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1.理解“孔隙”词义,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

2.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体现孔隙窄小的句子。

3、我们来交流你的体会,谁来读你划到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群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一句写的是什么?(小船)有多小呢?(两个人)能坐着吗?为什么?这一句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还写出了什么? 请你读一读,读出小船的小,孔隙的窄小。

(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具体写孔隙的窄小。)

课件出示句群2: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观察月字旁的字,有什么发现?有那些身体部位?凡是能挨着船底的部位都写出来了,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孔隙的(窄小)。请你读一读。全班读。

课件出示句群3: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感觉),有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担心。

(作者用自己游览的感觉具体写孔隙的窄小。)

三、运用评价环节

创设情境引读:我们就随着叶圣陶坐小船,过孔隙,去感受感受。

游客们,我们来到孔隙,看见到这里只能坐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生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那该怎么躺呢?(生读: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游客们,你们都是怎样唐的呢?(生读: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行了,那就开船吧。

工人拉着绳子,船在孔隙中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你有什么感觉?(生读: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游客们,你能不能动?你敢不感动?因为我有感觉(生读: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要是把脚稍微翘起一点儿,准会„„要是把臀部稍微拱起一点儿,准会„.要是把肩背稍微耸起一点儿,准会„„

好了,游客们,出了孔隙了,刚才过孔隙的经历,你想说什么?生说 师生共同小结写法:叶老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

5、双龙洞的其它几个景点又是怎么写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四.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同学们,在咱们安康也有出名的香溪洞,我们去香溪洞,会经过哪些景点呢?请同学们仿照课文一边交代游程,一边写见闻和感受的写法,写写香溪洞。

六、板书设计

游 记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 程

小船小 见 闻

孔 隙 : 窄 小

感 受

篇8:金华的双龙洞说明文

一、范文系统

范文系统, 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标准或选文原则选取的课文系列, 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语言材料。

(一) 编写内容

从内容上看, 两套教材都从原文中直接摘录, 几乎没有改动。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处不同。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排队等候, 又仰卧在小船里, 出了洞。”人教版是单独为一段的, 苏教版是和上文在一起构成最后一段。人教版将出洞的内容独立成段,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文章按顺序写游记的写作方法, 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章法。苏教版的编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加连贯、紧凑。

(二) 编排体系

编排体系的不同是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

第一, 所在年段。人教版将该课文编写至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三课, 而苏教版却将其编写至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四课。由此可知, 苏教版认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以及鉴赏更加适用于六年级的学生,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及知识积累,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 精读比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在两种教材中都属于精读课文,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选文都是以精读为主体。然而, 人教版第三学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比例达到了1∶1。苏教版则简化课型, 只在第三学段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 这样的安排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又叫导学系统、提示系统, 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诠释等等。

(一) 提示语

1. 人教版的提示语。

第一, 单元导语。在第一单元开始时, 人教版教材做了这样的导入:“阅读下面的课文, 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 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语表达感情的。”明确了学习重点。

第二, 提示语。在课文中, 人教版使用了“我能体会到这种感觉”“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两处气泡框作为提示语, 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启发思维, 体现出了民主平等、自主互动的教材编写观念。

2. 苏教版的提示语。

苏教版的奇数页的右上角都有标注课文的序号和标题, 偶数页的左上角标注了教材分类, 如课文、习作、练习等, 方便学生翻阅和使用教材。

(二) 图像

图像, 直观性强、生动形象,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1. 插图。

人教版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插图设计上过于单薄, 而苏教版则配以6张图片。溶洞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景观, 很多学生都不曾见过, 插图可以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

此外, 在课文的页面设计上, 人教版全部使用的是白纸黑字, 偏向成人化。而苏教版则搭配了清新的淡绿色边框, 给学生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细节处理很到位。

2. 装饰性图像。

人教版教材用可爱的卡通钢笔、麦克风表示“抄一抄”“读一读”, 替换原有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则遵循化繁为简的编写理念, 装饰性的图像符号相对较少。

三、知识系统

识字板块是本文知识系统的主要体现形式。

(一) 识写分流

识写分流, 是指将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 一类是只识不写。在本课中, 人教版编排了6个只识不写字, 13个能识会写字, 而苏教版则只安排了6个能识会写字。人教版所给的识字任务量要比苏教版大得多。这与该课文的教学年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苏教版的识字版块也体现了其简约的编写原则, 只列出了要求掌握的6个生字。人教版虽然数量上显得较多, 只识不写和能识会写的两个部分有大量重复, 在本课中重复率竟达到了百分之百, 显得有些累赘。

(二) 写字指导

在写字指导方面, 苏教版比人教版更为细致。在课后练习中, 苏教版还有专门设计的“描红”字帖版块, 让学生通过描红、仿影和临帖的实际操作, 掌握写好字,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练习系统

练习既是积累知识的手段, 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 两套教材也各有特色。

(1) 对于品词品句的练习设置, 人教版要抄下来, 苏教版却不作要求。人教版的练习较为传统, 通过抄写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 从而关注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苏教版的练习强调感悟、积累、实践, 侧重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2) 人教版中的练习提示、作业要求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 例如在对本课中, 人教版要求“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还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显得亲切自然。苏教版中则是“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直接明了, 单刀直入。叙述简洁明了, 但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免有生硬之感。

(3) 人教版的练习大都是围绕着课文来展开的, 例如在说一说的环节, 人教版是这样提示的:“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 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而苏教版对此环节设计的较为自由, “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不限定说话的主题, 给予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4) 苏教版的练习形式更加丰富, 在本课的最后一题还设置了“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这一项任务,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片段品评

师: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两名学生看了一眼课本,然后迅速举起了手,眼睛发亮)

师:李××和汪××的眼睛告诉老师“有情况”,没有发现的同学再轻声多读几遍。(紧接着,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

生:我发现这个句子用了四个“时而”,说明溪流是在不停地变化的。

生:我发现这个句子写溪流的变化时,用到了两组反义词:“宽—窄”和“缓—急”。

生:我也发现了这两对反义词,但我比他说得更具体:“宽”和“窄”是写溪流的形状变化,“缓”和“急”是写溪流速度的变化。

生:我们老家的小溪就是这样的,那水好清好清。

生:我外婆家在苏州的周庄,她家门前也有这样的一条小溪。

师:那这些小溪在流动时有没有声音啊?

生:(齐)有。

生:有好多种声音,可好听了。

师:金华的小溪跟我们老家的小溪一样,声音都非常好听。听——(师轻而慢地描摹)它在随着溪流的变化“时时变换调子”。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用几个“时而”和几组反义词把你听到的小溪的声音描述一下呢?

(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写)

生1: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

生2: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大,时而小,时而远,时而近。

生3: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重,时而轻,时而快,时而慢。

生4:老师,可不可以用两个字的反义词?(老师赞许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洪亮,时而清脆,时而单纯,时而杂乱。

生5:老师,我写的话比较多一些,能不能读一读?

师:当然可以。

生: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石缝间跌落的溪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还有一些溪声忽高忽低,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溪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师:你让老师仿佛听到了不同的溪水在歌唱。让我们把叶圣陶爷爷的句子及刚才写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学生读得非常动情,读出了溪声的美妙动听。)

【评】此处所析句子,虽不是文章的第一重点,但不失为训练语文能力的优质资源。本节课上,教师抓住“溪声时时变换调子”这一文本资源,精心设计拓展练习,既是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体悟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遣词达意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在“美妙动听的溪声”中得到升华。

上一篇:公司对标学习的心得体会下一篇:论文写作意向范文